第二章
这片茫茫无边的林子啊,不知梦见了多少次的地方,原来这么荒凉。球球到了黑乎乎的密林深处,听到老野鸡凄厉的叫声,吓得紧贴在母亲身上,一动不敢动。她一路都在讲那只流浪猫,孩子勇敢的父亲,说:“孩子,像你爸那样,什么都不要怕。”走啊走啊,她打听一只鹌鹑:“看到一个瘦高个子、脸上有道伤疤的男猫了吗?”鹌鹑说:“没有,你往北走吧,男的都在北边打仗。”她又走了一程,问一只红脚隼:“看到一只特别勇敢的男猫了吧?”红脚隼说:“仗打得多凶啊,他不是牺牲了,就是转移到河西了……”
从秋天寻到冬天,还是没有踪影。她不敢想男猫已经牺牲。“你爸转战河西了。”她对球球说。
铺满冬雪的林子里行进艰难,找不到一点吃的东西。当西北风刮起来的时候,搅得高高的雪雾随时都会把她们母子埋掉。她不得不放弃这段行程,要等到春天再次上路。
在那个村子里,老太太盼啊盼啊,最终也没有等到她和球球归来。老人就在这个冬天离开了。
她和球球回到村子,只看到一间空空的小屋,门上挂了一把大锁,院里是一人多高的荒草。
她们最后找到了村外的一座坟丘。
整个冬天,她和孩子就徘徊在那个小院和坟包之间。
春天来了,冰凌化了,她和球球又一次上路了。经历过一次次磨难,她差不多像一只老猫了,步履艰难,再也走不快了。
直到春天快要结束时,她们娘儿俩才算走到了河岸。这儿没有桥,只有一只瘸腿老獾在摆渡。她打听起那只勇敢的男猫,老獾告诉:
“我用这只小船送他两次过河!最后一次他像我一样,一条腿折了。他已经是个将军了,身上有好几处负伤……”
老獾说不出瘸腿将军是死是活,只说他要在,也一定是转战河西了。当老獾听说母女俩要过河时,吓得叫起来:“这可不行!河西的林子比这边密上十倍,去不得!”老獾说如果自己让母女俩上了船,那就等于害了她们。
可她绝不放弃河西之行。最后她和老獾商定:让她独自过河吧,孩子留下。老獾答应了。她流着泪做最后的叮嘱:“看在孩子爸爸的份上,你照料孩子一段时间吧。如果我回不来了,你就把她送给村里人,要找一个最好的老太太,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瘸腿老獾忍住眼泪说:“我一定按你说的做!一定!”
这个故事的结尾让人悲伤——老獾和球球一直在河的东岸苦等,直到最后,直到绝望……
隔壁小院里只有春兰这一只小猪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它的身个仍旧没有变化,只是胖胖的,再也没有奶腥气了。它常常被家里人抱在怀里,而且可以随便上炕。“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干净的小猪,香喷喷的。”虎头妈抱着它过来串门,一只手总是捏弄着它的蹄爪。
春兰只要落地,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球球。如果球球不在,它就会发出咕咕的叫声,然后四处寻觅。它们在一起时格外高兴,相互做一些让对方愉快的事情,还在耳边咕咕哝哝。谁都不怀疑它们之间可以顺畅地交流。
球球和春兰有时要避开我们所有的人,在房前屋后溜达一会儿。黄昏时分,它们常常要一块儿走向村边的沙土路,然后再折向杨树路——肯定是在散步。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学校的老校长才会这样散步:缓缓地走到村边沙土路,然后再折向杨树路。
它们有时走得很远,一直向北,走进林子里。
有一次它们很晚才归来:春兰嘴里叼了一朵大蘑菇,直接交给了外祖母。“原来它们采蘑菇去了,不过千万要注意安全——林子里有妖怪的,”外祖母说。
外祖母那天晚上就用它们采来的蘑菇做了一大碗汤。这是我吃到的最鲜美的汤。
由于我们的坚持,虎头父亲终于允许春兰在球球窝里过夜了。我注意过,它们蜷在一起时,有一多半时间是相互搂抱的,就这样进入了梦乡。早晨,第一缕霞光照在小院里,它们总是最先跑出来迎接,全身都给染成了彩色。
这一夜我把它们抱到了炕上。我和它们整夜相挨,听着它们的呼吸声,嗅着它们的体香——球球身上有一种菊芋花的香气,而春兰是一股淡淡的槐花香……
春天终于来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季节,槐花开得扑鼻香,林子唰一下变绿了。可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季节,竟会发生一件可怕的事情——我远在城里的舅母来了,光是她的模样就吓人一跳!
虎头和小双吃惊地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吓人的舅母?”我没有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刚刚春天呢,她就穿了短裙。她的嘴、眼皮、手指甲,随处都涂了颜色。她走在街上,所有老人吓得都不敢吸烟了。我想他们一定疑惑:这是不是一个女妖爬上了岸?
其实她不光不吃人,而且对人还忒好,一见面就亲我的脑壳,亲外祖母,亲所有家里的人,还亲球球——她的眼睛久久不离球球,大呼小叫说:“天哪!”
她说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猫:“美极了!小天使!天哪……”
舅母是出差路过这儿。她只住两天就要走了,离开前哭哭啼啼,最后对外祖母提出了一个可怕的要求:
带走球球!
还没等外祖母表态,我立刻嚷道:“不行!不能……就不能!”
舅母在我的喊叫声里掩了一下嘴,后退了一步。她看看球球,又看看外祖母。
一阵沉默之后,舅母垂下了眼睛。这会儿我才发现她长得挺好看的——眼睫毛真长。她哼哼唧唧,细声细气说:“我太喜欢她了……要不这么着,我先养她一年半载的,等孩子放假就去城里,再把球球捎回来……这样还不行吗?”
说实话,我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我最后将求助的目光盯住外祖母——我可不想与球球分开那么久;还有,我想到了春兰……
外祖母摸摸我的脑壳说:“舅母这么久没来了,就听她的吧!再说不过是一年半载的,你到时候去抱她回来。”
我问:“春兰怎么办?还有春兰……”
外祖母笑了:“哦,真是的,她们是一对儿……这样吧,今晚让她们睡在一起,明天……”
舅母如释重负,马上过来拥住我说:“好孩子,这样总可以了吧?你也该进城看看了……”她放下我又抱球球,还狠狠地亲了亲球球。
就这样,球球在这个春天离开了我。
虎头和小双后来狠狠地责备我,说那个舅母是个“女妖”:“她长了血红的嘴……”我为舅母辩护:“那是擦了一种胭脂……”最让人难受的是春兰——她真的病了。她每天都来我们的小院徘徊,可是谁都不理。过去我们一喊“春兰”两个字,她立刻卷动尾巴,昂起头来。现在她总是低头嗅着,寻找球球的痕迹。有一天她躺在了球球的窝里,再也不想出来。
虎头父亲费了很大力气才把春兰哄出窝来,搓着手对外祖母说:“你们家球球害苦了我们家春兰!”
这样过去了一个多月,春兰瘦成了一把骨头。她只吃很少一点东西,走路摇摇晃晃。外祖母不时送去好吃的给她,她嗅一嗅,还是不吃。后来她只躺在自己的小院里,不再来我们家。外祖母说:“春兰伤透了心……”
倒霉的春天过去了,接着就是秋天。这会儿苹果熟了,瓜也甜了,最好的季节也就到了。这是我和虎头小双大显身手的时候,也是看瓜的老人最头疼的时候。每年的这个季节我们都要弄出一些故事。比如上一年,一个看瓜的老人睡着了,醒来发现不仅丢了许多瓜,还被人连同看瓜的铺子一起抬到了一个水塘中央。村里人都说这事就是我们仨干的——怎么可能呢?我们仨可抬不动老人和铺子。
可是因为球球的离开,我们在这个秋天都变得不那么起劲了。虎头和小双鼓励我说:“快些去城里吧!你可真沉得住气啊!”
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去城里的事情了。我找来一张地图,仔细研究了许久,将所经路线和主要地名一一记下,这才知道舅母出差的小城离我们的村子只有二十华里——从那儿乘汽车到另一个小城,需要走五十华里,然后再坐上火车,可以直接去她的大城。
从我们村子到那个大城,一共是一千一百零十四华里。
我对外祖母说出这个计划,并跟她索要路费——这后一条是不得不做的,因为我多年来积攒的钱共有六元八角五分——虽然也算一笔了不起的积蓄了,但既舍不得用,又担心满足不了这次远行的花销。
外祖母说路费不成问题,但时间有问题。“你该在放寒假的时候再去啊!”
我心里焦急,可是无言以对。她说的当然有道理。我思念球球并且担心她的孤单,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喜欢那个大城,也不相信她会忘了我们大家——特别是“芳邻”家的春兰。
在等待的日子里,我把许多时间消磨在春兰那儿。我像抱球球一样抱着她。我们面对面看着,彼此熟悉眼中的一切。我不得不说:春兰憔悴了。
秋天越来越深入了。树叶扑扑下落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看秋天就要过去了,可是离寒假还远得很呢!我又一次跟外祖母提出去大城的事,外祖母先是不吭一声,后来横了横心说:“去吧!”
她半夜都没有睡,忙着包裹一些东西,零零碎碎整了一大包。她叮嘱我见了舅舅和舅母怎样说、送他们什么礼物等等。她特别将路费包好了放在桌上,才回屋里睡觉。
我却一夜没有睡好,脑子里全是球球,还朦朦胧胧梦见了一只男猫——一身戎装,腰上是皮带,皮带上拴了长刀和枪。这是我想象的那个林中英雄,球球的父亲……天亮了,我搓着眼睛去看窗外的天色,刚一抬头就被吓了一跳。
一个翻毛疵疵的什么怪物,隔着窗户向我吼叫。我几乎闻见了它身上逼人的臭气。我有些慌,急急寻找什么,想在这个怪物打破窗子的一刻用来防身。我摸到了一根棍子。
窗外的怪物不停地扑打窗子——越扑打越无力,最后竟然摇晃了一下,从窗台上跌落下去。
我赶紧奔出屋子,手里紧攥那根棍子。
一只通身糊满脏泥、挂带了碎屑的怪物倒在那儿。它显然快死了,已经奄奄一息了。
我嫌脏,不愿靠得更近,就用棍子拨弄了一下——只正眼瞧了一下,我就啪的一声扔了棍子,喊起来:“球球!球球!”
我一连喊了好几声。外祖母被惊醒了,披上衣服跑出来……这时我已经不顾一切地抱起了球球。
她在我怀里一点点睁开了眼睛。“这是怎么了?这真是她?我看看!”外祖母到我怀里扒拉一下,马上叫道:“可不就是嘛!是球球啊,老天爷,她是怎么回到这儿的?老天爷,这是做梦吧孩子?”
当然不是做梦!我和外祖母越来越明白:这可一点都不是做梦……
球球真的回来了——本来我黎明就要启程,可她还是赶在了我的前头……接下来我设法清洗她浑身的泥巴和脏物,可是太难了。她瘦得只剩下皮和骨头……
球球勉强喝过了一点汤汁,舔了舔我和外祖母的手,昏睡过去了。她整整睡了两天两夜。
夜里我紧紧搂住她,泪水在眼眶中旋转。我一遍遍梳理她的毛发,小声地询问——不,球球,你别开口,别说一句话。你还有许多时间,那时你再讲城里的事情吧,讲这一千多里的奔波……
球球不喜欢城里的一切,从人的眼神到四周的气味。可是她没法选择。舅母的胭脂那么刺鼻,她偏要时不时地抱紧她亲吻。球球对这样的人无法拒绝,只有苦苦忍受。除了女人,还有一个两岁多的男孩,他常常像提一条布袋一样随意抓起她,有时还像背一条布袋那样将她扔上肩头。
女人亲吻她的额头、嘴巴,咕哝说:“都说猫儿嘴里有细菌,我就不怕!这么白的小牙啊,哪有什么细菌!啧啧咂咂!”女人亲过了,满意地抿抿嘴。女人不知道,这样做过之后,球球总要躲到一个角落里吐一下。
城里到处都是飞扬的灰尘,人的眼睛看不见,球球却能看得一清二楚:它们在空中、屋里,在所有的地方悬浮、游荡,谁都没法避开。而在那个海边就不是这样。她躺在飞扬的灰尘中想着心事,不让泪水滴下来。
女人几天之后宣布:“‘球球’,这名字太土气了,从今以后改改吧,就叫‘玛丽’!”她将这两个字写下来给旁边人看,却直接唤她“麦累”——一开始球球不解,后来才知道在外国人那儿就是这样叫的。
“麦累”,球球就是不答应。“麦累,”球球还是不答应。“坏了,这小家伙看不住自己的名儿!”女人嚷着,揪揪她的耳朵说:“你要像看住自己的东西一样,看住自己的名儿!”
球球讨厌这个洋名儿,但心里还是承认: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在海边小村,无论是种麦子、割麦子还是打麦子,都累极了。所以,大概,连城里女人也知道——“麦累”!女人从外面捎回一盒罐头,喊着“‘麦累麦累’”,打开给她吃。一些小豆子一样的东西。她嚼了嚼,真不难吃——不,好吃极了。她的眼窝发热。她想到了春兰。以前她吃到好东西,总会留一些给春兰。
夜里,她想着和春兰一起讲故事的情景——她们望着一天星星,说啊说啊,有时会说到天明……而在这里,窗外几乎看不到一颗像样的星星,它们都模模糊糊的,沾满了灰尘。
凌晨时分好像听到了春兰的声音。她搓一下眼睛跳起来,什么都没有。她再也睡不着了。窗外传来无数嘈杂,这大概是飞扬的灰尘在叫唤,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刚来时她要用两手堵住耳朵,后来才发现这有多么傻——嘈杂声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永远不会停止。
“听说你是乡下来的,你叫‘麦累’?”邻居家的一只白色雄猫在凉台隔壁问她。
“我叫‘球球’。”她回答。
“那种土名儿就算了。你知道我叫什么吗?我叫‘乔治’!”雄猫闭闭左眼,又做出一个飞吻的动作。
她赶紧缩回身子,一颗心怦怦急跳。她小声叫着:“天哪,这儿可没有‘芳邻’,这儿只有花花公子!”本来她最喜欢的就是凉台了,可是从今以后她要远远地躲开那儿。
女人一家上班时就把她锁在屋里,这等于关进了一座监狱。她无法将自己的抗议告诉他们,就趁开门时猛地闯到屋外,顺着楼梯往下疾跑——他们慌了,喊着“‘麦累’!‘麦累’!”她故意不理,心里说:“还不到时候呢,离收麦子还早着哩,喊什么‘麦累’!”
她跑到楼下,在楼前空地上大口呼吸。他们随后就冲下来,一把抱起她。男人和女人一块儿轻轻拍打她、抚摸她,说:“还好,没有跑远。‘麦累’,你如果找不到家就糟了,那就变成野猫了啊……”
她有许多时间想念春兰,想念那三个少年,想念老奶奶。她一有机会就挣脱,就下楼。这是她鼓起勇气的一次次抗议。她这样做终于见效了,男人对女人说:“她大概野惯了,总关在屋里不好——以后带出来散步?”
女的摇动耳环,皱着眉头说:“好吧!”说完又抱起她,用下颌按在她的额头上说:“‘麦累’,你只要听话,别乱跑,我就带你去见客人、参加宴会!你听到了吗?”
她能明白大致的意思。她盼着到更多的地方,只要别关在这个倒霉的监狱里就好。
在家里,那个小男孩胡乱拽她、捏她,还摸来摸去。她的胸部被他无数次按住,被搔弄。她想呼喊,想回击,但男人和女人就在一旁,她不得不忍住。
有一次小男孩又在耍弄她,而这会儿正好没有大人在场,她就抡起巴掌,左右开弓,狠狠地抽了他几个耳光。
小男孩哇哇大哭,男人女人一齐跑过来。男孩指着她喊:“‘麦累’,她抽我耳光!”
球球目不斜视端坐一旁,对一切充耳不闻。
小男孩还在喊。他们终于不耐烦了,说:“不会吧,人家‘麦累’好端端的。”
从那以后,小男孩总是躲着球球了。她昂首阔步从他跟前走过时,他就缩一下身子,生怕挡住她的去路。
球球最高兴的就是跟这一家人出门散步。那一般是晚饭后的一段时间。走出一条巷子就是宽宽的马路和人行道,再走一会儿就是一条水渠——沿着渠岸可以去一个小广场,那儿总是有许多熟人,他们说话时,球球就能独自玩耍了。
她在这儿认识了三五只猫、一只兔子,还有一只喜鹊、一群麻雀。有一只母猫穿了奇怪的背心,而且是紫花布做成的,沿后背那儿有一溜扣子。这是她所见过的最奇特的装束了,当时差点失声叫出来。那只母猫叫“棉棉”,看看她说:“一看就知道你是新来的,乡下的吧?进城结婚吗?哦,有机会让你见见我家先生……”
喜鹊有点瘦,羽毛灰暗。球球在海边见过多少喜鹊啊,它们个个胖得像圆球,一身羽毛黑白分明,就像刚刚洗过澡一样!
球球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这群麻雀:浑身脏黑就像刚从烟囱里钻出来一样!而她印象中的海边麻雀,一个个清纯洁净!她忍不住对它们说:“你们长了翅膀,能飞多高多远啊!怎么不一口气飞到海边林子里去?”
那群麻雀互相看着,嘁嘁笑。一只最脏的老麻雀喝斥它们,说:“离她远些,一个傻瓜!”
那只兔子对球球表现了最大的友善。它向她讲了自己的主人有多么仁慈,说:“别人家都把兔子杀了吃,他们不,他们把我当宠物养起来,就像对待你们一样!”
球球说:“本来就不该杀!那些人多么狠!兔子和猫就该一样……”
兔子立刻抱起双手作揖:“多谢了姊妹,要知道我们出身不好啊,就是该杀的命。不过听了你这一席话,俺死也知足了!”
除了散步,一家人真的信守诺言,带她串门去了。她先后到过不同的家里,认识了十几个猫和人,还有狗。那些一天到晚关在家里的狗,见了来客兴奋得乱跳——有一只母狗第一次见她,就悄悄伏在她耳边说:“我爱死你了!”
她赶紧躲开了,回头看它,见它的眼睛湿润着,拉出长长的舌头,口水哗哗流着。她吓坏了,终于明白:这是一条有病的狗。
从秋天寻到冬天,还是没有踪影。她不敢想男猫已经牺牲。“你爸转战河西了。”她对球球说。
铺满冬雪的林子里行进艰难,找不到一点吃的东西。当西北风刮起来的时候,搅得高高的雪雾随时都会把她们母子埋掉。她不得不放弃这段行程,要等到春天再次上路。
在那个村子里,老太太盼啊盼啊,最终也没有等到她和球球归来。老人就在这个冬天离开了。
她和球球回到村子,只看到一间空空的小屋,门上挂了一把大锁,院里是一人多高的荒草。
她们最后找到了村外的一座坟丘。
整个冬天,她和孩子就徘徊在那个小院和坟包之间。
春天来了,冰凌化了,她和球球又一次上路了。经历过一次次磨难,她差不多像一只老猫了,步履艰难,再也走不快了。
直到春天快要结束时,她们娘儿俩才算走到了河岸。这儿没有桥,只有一只瘸腿老獾在摆渡。她打听起那只勇敢的男猫,老獾告诉:
“我用这只小船送他两次过河!最后一次他像我一样,一条腿折了。他已经是个将军了,身上有好几处负伤……”
老獾说不出瘸腿将军是死是活,只说他要在,也一定是转战河西了。当老獾听说母女俩要过河时,吓得叫起来:“这可不行!河西的林子比这边密上十倍,去不得!”老獾说如果自己让母女俩上了船,那就等于害了她们。
可她绝不放弃河西之行。最后她和老獾商定:让她独自过河吧,孩子留下。老獾答应了。她流着泪做最后的叮嘱:“看在孩子爸爸的份上,你照料孩子一段时间吧。如果我回不来了,你就把她送给村里人,要找一个最好的老太太,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瘸腿老獾忍住眼泪说:“我一定按你说的做!一定!”
这个故事的结尾让人悲伤——老獾和球球一直在河的东岸苦等,直到最后,直到绝望……
隔壁小院里只有春兰这一只小猪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它的身个仍旧没有变化,只是胖胖的,再也没有奶腥气了。它常常被家里人抱在怀里,而且可以随便上炕。“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干净的小猪,香喷喷的。”虎头妈抱着它过来串门,一只手总是捏弄着它的蹄爪。
春兰只要落地,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球球。如果球球不在,它就会发出咕咕的叫声,然后四处寻觅。它们在一起时格外高兴,相互做一些让对方愉快的事情,还在耳边咕咕哝哝。谁都不怀疑它们之间可以顺畅地交流。
球球和春兰有时要避开我们所有的人,在房前屋后溜达一会儿。黄昏时分,它们常常要一块儿走向村边的沙土路,然后再折向杨树路——肯定是在散步。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学校的老校长才会这样散步:缓缓地走到村边沙土路,然后再折向杨树路。
它们有时走得很远,一直向北,走进林子里。
有一次它们很晚才归来:春兰嘴里叼了一朵大蘑菇,直接交给了外祖母。“原来它们采蘑菇去了,不过千万要注意安全——林子里有妖怪的,”外祖母说。
外祖母那天晚上就用它们采来的蘑菇做了一大碗汤。这是我吃到的最鲜美的汤。
由于我们的坚持,虎头父亲终于允许春兰在球球窝里过夜了。我注意过,它们蜷在一起时,有一多半时间是相互搂抱的,就这样进入了梦乡。早晨,第一缕霞光照在小院里,它们总是最先跑出来迎接,全身都给染成了彩色。
这一夜我把它们抱到了炕上。我和它们整夜相挨,听着它们的呼吸声,嗅着它们的体香——球球身上有一种菊芋花的香气,而春兰是一股淡淡的槐花香……
春天终于来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季节,槐花开得扑鼻香,林子唰一下变绿了。可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季节,竟会发生一件可怕的事情——我远在城里的舅母来了,光是她的模样就吓人一跳!
虎头和小双吃惊地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吓人的舅母?”我没有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刚刚春天呢,她就穿了短裙。她的嘴、眼皮、手指甲,随处都涂了颜色。她走在街上,所有老人吓得都不敢吸烟了。我想他们一定疑惑:这是不是一个女妖爬上了岸?
其实她不光不吃人,而且对人还忒好,一见面就亲我的脑壳,亲外祖母,亲所有家里的人,还亲球球——她的眼睛久久不离球球,大呼小叫说:“天哪!”
她说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猫:“美极了!小天使!天哪……”
舅母是出差路过这儿。她只住两天就要走了,离开前哭哭啼啼,最后对外祖母提出了一个可怕的要求:
带走球球!
还没等外祖母表态,我立刻嚷道:“不行!不能……就不能!”
舅母在我的喊叫声里掩了一下嘴,后退了一步。她看看球球,又看看外祖母。
一阵沉默之后,舅母垂下了眼睛。这会儿我才发现她长得挺好看的——眼睫毛真长。她哼哼唧唧,细声细气说:“我太喜欢她了……要不这么着,我先养她一年半载的,等孩子放假就去城里,再把球球捎回来……这样还不行吗?”
说实话,我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我最后将求助的目光盯住外祖母——我可不想与球球分开那么久;还有,我想到了春兰……
外祖母摸摸我的脑壳说:“舅母这么久没来了,就听她的吧!再说不过是一年半载的,你到时候去抱她回来。”
我问:“春兰怎么办?还有春兰……”
外祖母笑了:“哦,真是的,她们是一对儿……这样吧,今晚让她们睡在一起,明天……”
舅母如释重负,马上过来拥住我说:“好孩子,这样总可以了吧?你也该进城看看了……”她放下我又抱球球,还狠狠地亲了亲球球。
就这样,球球在这个春天离开了我。
虎头和小双后来狠狠地责备我,说那个舅母是个“女妖”:“她长了血红的嘴……”我为舅母辩护:“那是擦了一种胭脂……”最让人难受的是春兰——她真的病了。她每天都来我们的小院徘徊,可是谁都不理。过去我们一喊“春兰”两个字,她立刻卷动尾巴,昂起头来。现在她总是低头嗅着,寻找球球的痕迹。有一天她躺在了球球的窝里,再也不想出来。
虎头父亲费了很大力气才把春兰哄出窝来,搓着手对外祖母说:“你们家球球害苦了我们家春兰!”
这样过去了一个多月,春兰瘦成了一把骨头。她只吃很少一点东西,走路摇摇晃晃。外祖母不时送去好吃的给她,她嗅一嗅,还是不吃。后来她只躺在自己的小院里,不再来我们家。外祖母说:“春兰伤透了心……”
倒霉的春天过去了,接着就是秋天。这会儿苹果熟了,瓜也甜了,最好的季节也就到了。这是我和虎头小双大显身手的时候,也是看瓜的老人最头疼的时候。每年的这个季节我们都要弄出一些故事。比如上一年,一个看瓜的老人睡着了,醒来发现不仅丢了许多瓜,还被人连同看瓜的铺子一起抬到了一个水塘中央。村里人都说这事就是我们仨干的——怎么可能呢?我们仨可抬不动老人和铺子。
可是因为球球的离开,我们在这个秋天都变得不那么起劲了。虎头和小双鼓励我说:“快些去城里吧!你可真沉得住气啊!”
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去城里的事情了。我找来一张地图,仔细研究了许久,将所经路线和主要地名一一记下,这才知道舅母出差的小城离我们的村子只有二十华里——从那儿乘汽车到另一个小城,需要走五十华里,然后再坐上火车,可以直接去她的大城。
从我们村子到那个大城,一共是一千一百零十四华里。
我对外祖母说出这个计划,并跟她索要路费——这后一条是不得不做的,因为我多年来积攒的钱共有六元八角五分——虽然也算一笔了不起的积蓄了,但既舍不得用,又担心满足不了这次远行的花销。
外祖母说路费不成问题,但时间有问题。“你该在放寒假的时候再去啊!”
我心里焦急,可是无言以对。她说的当然有道理。我思念球球并且担心她的孤单,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喜欢那个大城,也不相信她会忘了我们大家——特别是“芳邻”家的春兰。
在等待的日子里,我把许多时间消磨在春兰那儿。我像抱球球一样抱着她。我们面对面看着,彼此熟悉眼中的一切。我不得不说:春兰憔悴了。
秋天越来越深入了。树叶扑扑下落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看秋天就要过去了,可是离寒假还远得很呢!我又一次跟外祖母提出去大城的事,外祖母先是不吭一声,后来横了横心说:“去吧!”
她半夜都没有睡,忙着包裹一些东西,零零碎碎整了一大包。她叮嘱我见了舅舅和舅母怎样说、送他们什么礼物等等。她特别将路费包好了放在桌上,才回屋里睡觉。
我却一夜没有睡好,脑子里全是球球,还朦朦胧胧梦见了一只男猫——一身戎装,腰上是皮带,皮带上拴了长刀和枪。这是我想象的那个林中英雄,球球的父亲……天亮了,我搓着眼睛去看窗外的天色,刚一抬头就被吓了一跳。
一个翻毛疵疵的什么怪物,隔着窗户向我吼叫。我几乎闻见了它身上逼人的臭气。我有些慌,急急寻找什么,想在这个怪物打破窗子的一刻用来防身。我摸到了一根棍子。
窗外的怪物不停地扑打窗子——越扑打越无力,最后竟然摇晃了一下,从窗台上跌落下去。
我赶紧奔出屋子,手里紧攥那根棍子。
一只通身糊满脏泥、挂带了碎屑的怪物倒在那儿。它显然快死了,已经奄奄一息了。
我嫌脏,不愿靠得更近,就用棍子拨弄了一下——只正眼瞧了一下,我就啪的一声扔了棍子,喊起来:“球球!球球!”
我一连喊了好几声。外祖母被惊醒了,披上衣服跑出来……这时我已经不顾一切地抱起了球球。
她在我怀里一点点睁开了眼睛。“这是怎么了?这真是她?我看看!”外祖母到我怀里扒拉一下,马上叫道:“可不就是嘛!是球球啊,老天爷,她是怎么回到这儿的?老天爷,这是做梦吧孩子?”
当然不是做梦!我和外祖母越来越明白:这可一点都不是做梦……
球球真的回来了——本来我黎明就要启程,可她还是赶在了我的前头……接下来我设法清洗她浑身的泥巴和脏物,可是太难了。她瘦得只剩下皮和骨头……
球球勉强喝过了一点汤汁,舔了舔我和外祖母的手,昏睡过去了。她整整睡了两天两夜。
夜里我紧紧搂住她,泪水在眼眶中旋转。我一遍遍梳理她的毛发,小声地询问——不,球球,你别开口,别说一句话。你还有许多时间,那时你再讲城里的事情吧,讲这一千多里的奔波……
球球不喜欢城里的一切,从人的眼神到四周的气味。可是她没法选择。舅母的胭脂那么刺鼻,她偏要时不时地抱紧她亲吻。球球对这样的人无法拒绝,只有苦苦忍受。除了女人,还有一个两岁多的男孩,他常常像提一条布袋一样随意抓起她,有时还像背一条布袋那样将她扔上肩头。
女人亲吻她的额头、嘴巴,咕哝说:“都说猫儿嘴里有细菌,我就不怕!这么白的小牙啊,哪有什么细菌!啧啧咂咂!”女人亲过了,满意地抿抿嘴。女人不知道,这样做过之后,球球总要躲到一个角落里吐一下。
城里到处都是飞扬的灰尘,人的眼睛看不见,球球却能看得一清二楚:它们在空中、屋里,在所有的地方悬浮、游荡,谁都没法避开。而在那个海边就不是这样。她躺在飞扬的灰尘中想着心事,不让泪水滴下来。
女人几天之后宣布:“‘球球’,这名字太土气了,从今以后改改吧,就叫‘玛丽’!”她将这两个字写下来给旁边人看,却直接唤她“麦累”——一开始球球不解,后来才知道在外国人那儿就是这样叫的。
“麦累”,球球就是不答应。“麦累,”球球还是不答应。“坏了,这小家伙看不住自己的名儿!”女人嚷着,揪揪她的耳朵说:“你要像看住自己的东西一样,看住自己的名儿!”
球球讨厌这个洋名儿,但心里还是承认: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在海边小村,无论是种麦子、割麦子还是打麦子,都累极了。所以,大概,连城里女人也知道——“麦累”!女人从外面捎回一盒罐头,喊着“‘麦累麦累’”,打开给她吃。一些小豆子一样的东西。她嚼了嚼,真不难吃——不,好吃极了。她的眼窝发热。她想到了春兰。以前她吃到好东西,总会留一些给春兰。
夜里,她想着和春兰一起讲故事的情景——她们望着一天星星,说啊说啊,有时会说到天明……而在这里,窗外几乎看不到一颗像样的星星,它们都模模糊糊的,沾满了灰尘。
凌晨时分好像听到了春兰的声音。她搓一下眼睛跳起来,什么都没有。她再也睡不着了。窗外传来无数嘈杂,这大概是飞扬的灰尘在叫唤,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刚来时她要用两手堵住耳朵,后来才发现这有多么傻——嘈杂声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永远不会停止。
“听说你是乡下来的,你叫‘麦累’?”邻居家的一只白色雄猫在凉台隔壁问她。
“我叫‘球球’。”她回答。
“那种土名儿就算了。你知道我叫什么吗?我叫‘乔治’!”雄猫闭闭左眼,又做出一个飞吻的动作。
她赶紧缩回身子,一颗心怦怦急跳。她小声叫着:“天哪,这儿可没有‘芳邻’,这儿只有花花公子!”本来她最喜欢的就是凉台了,可是从今以后她要远远地躲开那儿。
女人一家上班时就把她锁在屋里,这等于关进了一座监狱。她无法将自己的抗议告诉他们,就趁开门时猛地闯到屋外,顺着楼梯往下疾跑——他们慌了,喊着“‘麦累’!‘麦累’!”她故意不理,心里说:“还不到时候呢,离收麦子还早着哩,喊什么‘麦累’!”
她跑到楼下,在楼前空地上大口呼吸。他们随后就冲下来,一把抱起她。男人和女人一块儿轻轻拍打她、抚摸她,说:“还好,没有跑远。‘麦累’,你如果找不到家就糟了,那就变成野猫了啊……”
她有许多时间想念春兰,想念那三个少年,想念老奶奶。她一有机会就挣脱,就下楼。这是她鼓起勇气的一次次抗议。她这样做终于见效了,男人对女人说:“她大概野惯了,总关在屋里不好——以后带出来散步?”
女的摇动耳环,皱着眉头说:“好吧!”说完又抱起她,用下颌按在她的额头上说:“‘麦累’,你只要听话,别乱跑,我就带你去见客人、参加宴会!你听到了吗?”
她能明白大致的意思。她盼着到更多的地方,只要别关在这个倒霉的监狱里就好。
在家里,那个小男孩胡乱拽她、捏她,还摸来摸去。她的胸部被他无数次按住,被搔弄。她想呼喊,想回击,但男人和女人就在一旁,她不得不忍住。
有一次小男孩又在耍弄她,而这会儿正好没有大人在场,她就抡起巴掌,左右开弓,狠狠地抽了他几个耳光。
小男孩哇哇大哭,男人女人一齐跑过来。男孩指着她喊:“‘麦累’,她抽我耳光!”
球球目不斜视端坐一旁,对一切充耳不闻。
小男孩还在喊。他们终于不耐烦了,说:“不会吧,人家‘麦累’好端端的。”
从那以后,小男孩总是躲着球球了。她昂首阔步从他跟前走过时,他就缩一下身子,生怕挡住她的去路。
球球最高兴的就是跟这一家人出门散步。那一般是晚饭后的一段时间。走出一条巷子就是宽宽的马路和人行道,再走一会儿就是一条水渠——沿着渠岸可以去一个小广场,那儿总是有许多熟人,他们说话时,球球就能独自玩耍了。
她在这儿认识了三五只猫、一只兔子,还有一只喜鹊、一群麻雀。有一只母猫穿了奇怪的背心,而且是紫花布做成的,沿后背那儿有一溜扣子。这是她所见过的最奇特的装束了,当时差点失声叫出来。那只母猫叫“棉棉”,看看她说:“一看就知道你是新来的,乡下的吧?进城结婚吗?哦,有机会让你见见我家先生……”
喜鹊有点瘦,羽毛灰暗。球球在海边见过多少喜鹊啊,它们个个胖得像圆球,一身羽毛黑白分明,就像刚刚洗过澡一样!
球球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这群麻雀:浑身脏黑就像刚从烟囱里钻出来一样!而她印象中的海边麻雀,一个个清纯洁净!她忍不住对它们说:“你们长了翅膀,能飞多高多远啊!怎么不一口气飞到海边林子里去?”
那群麻雀互相看着,嘁嘁笑。一只最脏的老麻雀喝斥它们,说:“离她远些,一个傻瓜!”
那只兔子对球球表现了最大的友善。它向她讲了自己的主人有多么仁慈,说:“别人家都把兔子杀了吃,他们不,他们把我当宠物养起来,就像对待你们一样!”
球球说:“本来就不该杀!那些人多么狠!兔子和猫就该一样……”
兔子立刻抱起双手作揖:“多谢了姊妹,要知道我们出身不好啊,就是该杀的命。不过听了你这一席话,俺死也知足了!”
除了散步,一家人真的信守诺言,带她串门去了。她先后到过不同的家里,认识了十几个猫和人,还有狗。那些一天到晚关在家里的狗,见了来客兴奋得乱跳——有一只母狗第一次见她,就悄悄伏在她耳边说:“我爱死你了!”
她赶紧躲开了,回头看它,见它的眼睛湿润着,拉出长长的舌头,口水哗哗流着。她吓坏了,终于明白:这是一条有病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