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姐妹双喜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星期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从这天开始,张自强和李冬梅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铺,虽然仅有一万多一点的本钱,就这一万多块钱,要让他们在这个城市生根发芽了。人生就是许多巧合的拼凑,如果没有韩素梅的误时,也许张自强和冬梅就住不了祥和宾馆,如果没有住进祥和宾馆,冬梅也许就不会去黄雅莉家做保姆,如果冬梅没有去黄雅莉家做了保姆,那张自强一定不会去消防支队烧锅炉,也就更不会给支队送菜了,没有送菜这件事情,张自强也许就不会沿街去卖菜,冬梅不进黄雅莉家做保姆,就不会认识夏晓光,也许也不会有张自强晚上卖小电子玩具这个事了。当然,冬梅从家里走出去那一刻,就没想过会一辈子打工,也许也会开店,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顺利了。一个国庆中的五天假期,冬梅和张自强收拾了屋子,拉了床,买了货架子,进了货。在张志强和黄雅莉回市里的那个晚上他们一起去了张自强那里。张自强已经从那个一天也见不到太阳的小屋子搬出来了,住在超市的二楼。看着整齐的货架子,还有货架子上零落的货物,当然,时间紧凑,还有好多货没上架,但是格局成形了,张志强也竖起了大拇指。黄雅莉还开玩笑说就张自强和冬梅这效率,趁她们回家把她们家搬空都不成问题,大家都是笑,但是是由衷的替他们俩高兴。
长假结束,黄雅莉负责给冬梅办理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的经营手续,夏晓光联系同学负责给超市做牌子,张自强和冬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批发商进货。十月中上旬,所有进程都完备了,十月十八号,冬梅超市正式开业了。开业那天也很简单,没什么仪式。上午九点左右冬梅带着亮亮到了店里,她们在店门上贴上了金日开业四个大字。十一点半左右,夏晓光和朋友开车来的,送了一块装饰镜子,里面有时钟、山水画的流水生财画,一插电就可以看到流水听到流水声。他们把画挂在收款柜台的墙上,晓光留下了,他朋友开车走了,冬梅和张自强竭力挽留也没留住。接着张志强和黄雅莉也来了。冬梅也通知素梅了,直到十二点素梅也没来。十二点,夏晓光点燃了事先摆好的六挂鞭炮,宣示着冬梅超市正式开业。来超市买东西的人是络绎不绝,过了饭点儿了,冬梅在超市旁边的一个酒店订了午餐,可是暂时却走不开,五个人也都不急着吃饭,尤其是小亮亮,在屋里乱跑着,特别开心。直到十二点半,稍微有一会儿的停歇,冬梅让张自强赶快锁了门,大家才去吃饭。午饭也很简单,饭桌上大家都说厨师做的菜没有冬梅做的菜好吃。吃饭中间,韩素梅和她哥哥来了,从年初到锡盟,冬梅和张自强一直没见过韩素梅的哥哥,大家寒暄几句,素梅给他们带来一个招财猫,市场上应该卖百十来块钱。冬梅热情招待大家,话不多,却句句不掉地。韩素江在村里也认识张自强,他只知道他叫臭小,在老家家里也见过冬梅,倒是很少言语,今天一见,来来往往几句话,他就发现,自己的妹妹确实不及李冬梅,蓦然想起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面智斗一场戏里说阿庆嫂的那句话,这个女人哪不寻常。韩素梅开始还有些寂寥,但很快就释然了,毕竟冬梅是自己的朋友,毕竟张自强是冬梅叫出来打工的,也许,一开始就无缘。快吃完饭的时候,黄雅莉从包里拿出两万块钱,说是借给张自强做本金的,啥时候有啥时候还,这让冬梅和张自强很是感动,也让韩素江兄妹俩很是吃惊,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仅仅半年多,冬梅就能在锡盟做这么大的事,交这么真诚的朋友,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吃了饭,有单位上班的都走了,张自强、冬梅、亮亮还有素梅四个人去了冬梅超市。
噼噼啪啪几声鞭炮,简简单单一顿午餐,一个店开业了。到了超市,张自强开了门,只有小亮亮奔奔跳跳的进去了,张自强、冬梅和素梅三个人站在门外,看着上面白色的牌子写着红字:冬梅超市,再看看玻璃门上贴着红纸金字:金日开业,三个人谁也没说话,尤其是张自强和冬梅,这是他们的梦,这也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冬梅在锡盟紧锣密鼓的把店开了,而在牛角沟,也开始了锣鼓喧天。这几天李光茂一家人格外忙。自从过了国庆,农活基本都歇手了,吴有才开始差张彩莲到李光茂家商量吴德贵和李春桃的婚事。李光茂一家人也感觉没有再拖下去的理由了,当然村子里有不少订婚几年才结婚的,又结了婚几年才典礼的,可那些都是因为男方家没有钱,吴有才家不一样,有钱,就什么都有了。有了李光茂的回音,吴有才开始找人算日子,当地农村人讲究三六九,当地的一个阴阳先生也许是掐指一算,九月有三个黄道吉日,九月初三,九月十三,九月二十六,这里说的都是农历。幸亏冬梅开业那天没找阴阳先生,十月十八号那天是不是开业的黄道吉日还真难说。吴有才一家人一盘算,初三、十三都有些赶落,要盘算客人,要写请柬,要送请柬,要张罗酒席,事多着呢,主要是新房的家具、电器都还没买,新人的首饰、衣服也都没买,最后吴有才爷俩决定九月初三去李光茂家下大茶,双方协商,九月二十六举行结婚典礼。这在当地,男方家决定新人九月二十六结婚典礼,那女方家一般会是在九月二十五这天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作为聘闺女的宴席。
农历九月二十五这天,李光茂家里是热闹非凡,远亲近邻欢聚一堂,都在庆祝春桃找了一户好人家。郑春丽还是大厨,主要负责酒席上的蒸丸子、肉篦子、扣肉等,看着大家热热闹闹的场面,她却有些失落,这家大女婿是大队书记的儿子,有门有面的,给李光茂长脸,从李光茂各桌敬酒笑口不合就能看出来,可她家自强呢?房子、家具、电器、彩礼、三金首饰,还有很多她都不敢想,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冬梅娶进家呀,哎,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不敢多想了。主厨就两个人,昨天备了一天的料,今天做一天的菜。别看李光茂平时好像蔫不拉几不招人待见,可今天坐席的有八十多号人,这在农村也是大席面,男人、女人、孩子分开吃,每桌十二道菜,四个凉菜,八个热菜。李光茂很少和人打交道,可今天村里的书记、村长、队长都来了,他知道,这不是冲他来的,是因为他闺女嫁给后沟书记吴有才的儿子,是因为村里的大能人田玉山也来坐席了。过年的时候是他儿子田旺来拜年,这在以往都是八杆子够不找的事情,今年都来了,为什么,还不是他李光茂生了三个好闺女。这一天,李光茂来来回回红头满面,春风得意,那牙就好似租来的,就没在嘴里藏一会儿。他想着,大闺女嫁给后沟书记吴有才的儿子,二闺女嫁给大能人田玉山的儿子,明年秋菊高中毕业,会嫁给谁家的儿子呢?酒喝多了,他实在是想不起,没事,秋菊还小,慢慢等,兴许能等来乡长的儿子呢。李光茂一直在得意着,春桃却一直是郁郁寡欢,这么快就离开家了,她有点不愿意接受,主要是吴有才那个家,想到那个家里的那三个女人,她真有些胆怯,幸好,这一年接触下来,吴德贵还不错,虽然有点老实,但也知冷知热,对她还不错。冬季的北方天太短,下午五点多,太阳就落山了,可酒席还没完,大多数的人都下了桌,远远近近的都陆陆续续回家了,除了春桃的几个姑姑和姨姨舅舅都没走,姑姑们没走是想和春桃奶奶多呆几天,姨姨舅舅们是想在三天回门儿的时候看看女婿,还有就是村里书记、村长、队长、田玉山以及几个村子里的人还在陪李光茂喝酒,厨师、打杂的、上菜的等也都才入了席,大家吃完饭,又是八点多了。郑春丽回家的时候,春桃娘跟着送出来,两个人唠着出了大门口,春桃娘看左右没有人,拉了一下郑春丽,“臭小她娘,我家二女是和你家臭小一起出去打工的吗?”
“这——”郑春丽迟疑了一下,不明情况的看着春桃娘。
春桃娘拍了郑春丽一下,这是她的习惯动作,“我没其他事,这次大女结婚,二女寄来五百块钱,说是忙,回不来,我就是不知道她在忙什么,你家臭小有来信没有,他们到底在忙什么?”
郑春丽还是做不准,张自强倒是写信回来说开了一个商店,叫冬梅超市,过年也许都回不来,还说冬梅过年的时候会回来,过了年会把她接到市里。但这些话应该冬梅一家人都不知道,那么,说什么这话都不能从她的嘴里说出去,孩子们的事八字还没见一撇,她不能贸然的说这些,李光茂今天和田玉山那热乎劲儿就意味着冬梅的终身大事还是未知数,不能说。她犹豫了一会,笑着对春桃娘说,“倒是也写信,但是很少,信里也是报喜不报忧,具体干啥也没说,哎,就是说了咱也帮不上忙不是,他怕给我添堵,所以从来不说什么事情。你也别担心,你家闺女个顶个的好,看今天大女出嫁多气派,明天人家男方来娶亲,更风光。你也忙了一天了,快回去早点休息吧,我也回家了。”说完她转身走了,春桃娘独自怔怔的站了一会儿,也转身进了家。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六日,一大早,李光茂一家人就都起床了。秋菊帮姐姐梳头,整一个新娘子的发型,其余的人都在忙活各种迎客的事情。八点半左右,吴德贵家的娶亲车来了,一共是三辆小轿车,具体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村里人也不懂,只是听说娶亲奔驰和桑塔纳不能在一起,有着奔丧的意思,不过,一个小小的县城,能有几辆奔驰?更不会借给别人娶媳妇用了。忙忙呵呵,耍耍笑笑,春桃的几个弟弟妹妹想法设法阻拦车出动,也是要买路财,其实,也就是增加一些热闹的气氛。来回押喜车的是双方的妹妹,虽然都年龄大了,也就是走个过场。上马饺子下马面,春桃吃了娘亲手煮的饺子,含着泪上了车。张彩莲是久经沙场,连说带砍,掏点钱意思意思,都是为了喜事再添点喜气。在一阵鞭炮声中,婚车开动了,后面跟了一辆李光茂家借的农用四轮车,用来在酒席完事后接送亲的人回来。这里讲究来单回双,来的时候是张彩莲,吴德贵的小妹妹,还有吴德贵一个嫂子,回的时候加上春桃、秋菊,也有春桃的一个哥哥,一个嫂子,还有春桃的姑姑。这天的天气是阳光明媚,天空上是一碧如洗,连一片白云都没有。这里人们有个说法,婚礼当天看媳妇,就是说天气越好,说明新娘子越好,当然,说的是人品,回门那天看婆婆,也是天气越好说明婆婆越好。没多久,喜车就到了后沟,村中央有一口井,看见婚车进来,井口边上有两个人用红布遮住井口,又是一阵鞭炮声中,婚车驶进吴有才家的院子里。
当婚车驶进吴有才家的院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常谚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吴有才家娶得第一房媳妇,虽然吴德贵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吴德富,但是吴德富在乡里工作,有对象了,结婚却还是遥遥无期。吴有才家的亲戚连大人带孩子也有上百号人,整个后沟村村子里来吃席的也有上百号人,加上乡里、旗里的公务人员,足有二百三四十号人。春桃她们一下车,就看见半个院子的人,村子里不兴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什么的,吴德贵抱着春桃就往屋里走,仅仅十来步,吴德贵抱着春桃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丢盔卸甲,足有十来分钟,两个人才到了新房。再看两个人,吴德贵脚上的鞋没了,脖子上的领带没了,胸前的新郎花饰没了,春桃的鞋和袜子都没了,赤着脚,还好,胸前的新娘花饰还在。有送亲的,就有陪亲的,吴家早就准备好了。新媳妇一上炕就开席。新媳妇进门,先洗脸刮脸,洗脸简单,刮脸就要家里家境不错子孙满堂的老奶奶级的人物用两根线在新娘子脸上过一下,把脸上长的汗毛去掉。可在吴德贵的新房,洗脸差点弄出事,新娘子洗完脸,洗脸水一般由小姑子倒掉,这里风俗,一般洗脸水要倒好几次,每次倒一点,新娘子给钱,给一点,再倒掉一点,在以前,开始是往脸盆撒硬币,现在也就是给三五十块钱,就能倒完,春桃很大方,折了五十块钱挂在脸盆边,吴德美也没有去动脸盆,只是在看,僵持了一会儿,春桃又折了五十块钱挂在脸盆边,吴德美端起脸盆,边走边说,“娶了个媳妇花了那么多钱,谁还在乎这点钱。”说完,走到门口汆的一声,把水都倒完了,然后回了新房,把脸盆梆的一声扔在地上。一旁送亲来的春桃的姑姑不让了,“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嫌花钱多你吴家别娶媳妇呀,还这点儿钱,你还指望倒洗脸水够你嫁妆呢?”这时,吴家找的总管过来了,左右逢源的说了一些好话,终于平息下去了,可在春桃心里结起了疙瘩。
新娘子刚在娘家吃了上马饺子,这又来婆家吃下马面,面条很长,意味着长长久久。新郎新娘先得赶紧吃饭,等到菜都上齐的时候,新郎新娘该去各桌敬酒了。在此之前,总管负责花钱把刚才从新郎新娘身上抢走的东西都赎回来,这些也就是图一个喜庆,没人闹得婚礼就显得冷清了。当总管在里屋喊谁拿新娘子的鞋了,站在门外的吴德美冒了一句,一双破鞋谁稀罕呢,她说完,旁边有几个人陪笑,这句话被上厕所回来的秋菊听见了,她狠狠的瞪了吴德美一眼,然后进屋了。
二十多桌酒席轮着敬酒,酒席散了,吴德贵和春桃累得只有喘气的份儿了。送亲的人开着四轮车回牛角沟了,吴德贵和春桃在父母的屋子里抢着吃了一口,新房里还有很多姑娘小伙子等着闹洞房呢,春桃想想就发愁。他们吃完饭,和大人们打招呼,要回自己的屋里,吴德美又冒出一句,“明天早点起,还有很多客人今天不走,明天早上要吃饭。”
吴有才赶紧圆场,“没关系,今天你们也累了,晚上那伙年轻人还要耍呢,明天晚点起床,睡到自然醒再起。”
“那明天的活你干呀?”吴德美冲着她爹喊。
吴有才有些挂不住了,“你个死妮子,二十多年了,你干过啥?瞎操心。”
春桃不想听她们爷们儿之间的拌嘴,什么话也没说,扭身走出去回自己的屋子里了。吴德贵生气的看了看吴德美,“哎,牛俊峰怎么就不要你呢?要是人家要你,赶紧把你嫁出去。”说完也扭身出去了。牛俊峰是后沟数得上的年轻人,人长得精神不说,主要是能干,初中毕业后就和家人在村子里开了一家豆腐坊,又开了一个小卖部。没几年的时间,家里盖起了五间砖瓦房,买上了农用四轮车。就是一直没娶媳妇,吴德美喜欢牛俊峰,吴德美她娘也找人去问过,人家牛俊峰回话说要趁年轻干点事,不急着结婚,言外之意就是没相中吴德美。其实,去年吴德贵和李春桃换了贴,牛俊峰就想今年差人去牛角沟找李冬梅提亲,可不巧的是,刚过年,冬梅就去打工去了,这让牛俊峰也曾郁闷了一阵子,这个事,后沟的人都知道。
春桃回了屋子,心情总是好不起来,可那么多人都在嬉闹着,她也只有强打精神陪着。这阵儿,春桃娘家送亲的人和家里等的人都在一起议论今天的事情,大家都骂吴德贵家里那几个婆娘。聊到很晚,大家都要各自离开的时候,春桃姨姨说了一句话,“今天是秋菊听到那个小妖精说的话,也就没事了,这要是让冬梅去了听见,非在吴家大闹一场,然后领着她姐姐回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声就是!
新婚第二天,经过一天一夜的忙碌,吴德贵和春桃起床就八点多了。春桃起来洗漱收拾自己,吴德贵起床后把昨晚弄得乱七八糟的屋子也收拾干净,八点半多一点,他们一起去了父母的屋子。她们刚进外屋,就听见里屋吴德美在说,“什么时候了都还不起床,就等着吃现成的。”
吴有才训吴德美,“这关你什么事?现成的也不是你做的。你哥娶个媳妇,看把你骚撩的,昨天人还没丢够?今天还要继续丢人?整天拉一张臭脸,给谁看?”
吴德贵怕吴德美说出更难听的话,急忙推门进了里屋。
“饭都做好了,你才过来了,属猪的?”吴德美冲着吴德贵喊,其实是给春桃听得,春桃不傻,她刚想还嘴,吴德贵急忙接过了话,“没人让你伺候,明天回门回来我们就自己做着吃,我们想五点起来做饭就五点起来做饭,想中午起来做饭就中午起来做饭,就不劳驾大小姐操心了,你还是操心一下怎么嫁出去吧。”
“你咋说话呢!”吴德贵他娘从外屋进来,在吴德贵背后拍了一下。
“也是,小俩口自己做饭,想吃啥就做啥,这样谁也不影响谁,家里也清净。”吴有才说着,给家里的几个没能回家的亲戚都倒上了酒。
春桃也没再说什么,这刚典礼,自己心里怎么这么堵得慌?哎,以后的日子!
长假结束,黄雅莉负责给冬梅办理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的经营手续,夏晓光联系同学负责给超市做牌子,张自强和冬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批发商进货。十月中上旬,所有进程都完备了,十月十八号,冬梅超市正式开业了。开业那天也很简单,没什么仪式。上午九点左右冬梅带着亮亮到了店里,她们在店门上贴上了金日开业四个大字。十一点半左右,夏晓光和朋友开车来的,送了一块装饰镜子,里面有时钟、山水画的流水生财画,一插电就可以看到流水听到流水声。他们把画挂在收款柜台的墙上,晓光留下了,他朋友开车走了,冬梅和张自强竭力挽留也没留住。接着张志强和黄雅莉也来了。冬梅也通知素梅了,直到十二点素梅也没来。十二点,夏晓光点燃了事先摆好的六挂鞭炮,宣示着冬梅超市正式开业。来超市买东西的人是络绎不绝,过了饭点儿了,冬梅在超市旁边的一个酒店订了午餐,可是暂时却走不开,五个人也都不急着吃饭,尤其是小亮亮,在屋里乱跑着,特别开心。直到十二点半,稍微有一会儿的停歇,冬梅让张自强赶快锁了门,大家才去吃饭。午饭也很简单,饭桌上大家都说厨师做的菜没有冬梅做的菜好吃。吃饭中间,韩素梅和她哥哥来了,从年初到锡盟,冬梅和张自强一直没见过韩素梅的哥哥,大家寒暄几句,素梅给他们带来一个招财猫,市场上应该卖百十来块钱。冬梅热情招待大家,话不多,却句句不掉地。韩素江在村里也认识张自强,他只知道他叫臭小,在老家家里也见过冬梅,倒是很少言语,今天一见,来来往往几句话,他就发现,自己的妹妹确实不及李冬梅,蓦然想起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面智斗一场戏里说阿庆嫂的那句话,这个女人哪不寻常。韩素梅开始还有些寂寥,但很快就释然了,毕竟冬梅是自己的朋友,毕竟张自强是冬梅叫出来打工的,也许,一开始就无缘。快吃完饭的时候,黄雅莉从包里拿出两万块钱,说是借给张自强做本金的,啥时候有啥时候还,这让冬梅和张自强很是感动,也让韩素江兄妹俩很是吃惊,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仅仅半年多,冬梅就能在锡盟做这么大的事,交这么真诚的朋友,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吃了饭,有单位上班的都走了,张自强、冬梅、亮亮还有素梅四个人去了冬梅超市。
噼噼啪啪几声鞭炮,简简单单一顿午餐,一个店开业了。到了超市,张自强开了门,只有小亮亮奔奔跳跳的进去了,张自强、冬梅和素梅三个人站在门外,看着上面白色的牌子写着红字:冬梅超市,再看看玻璃门上贴着红纸金字:金日开业,三个人谁也没说话,尤其是张自强和冬梅,这是他们的梦,这也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冬梅在锡盟紧锣密鼓的把店开了,而在牛角沟,也开始了锣鼓喧天。这几天李光茂一家人格外忙。自从过了国庆,农活基本都歇手了,吴有才开始差张彩莲到李光茂家商量吴德贵和李春桃的婚事。李光茂一家人也感觉没有再拖下去的理由了,当然村子里有不少订婚几年才结婚的,又结了婚几年才典礼的,可那些都是因为男方家没有钱,吴有才家不一样,有钱,就什么都有了。有了李光茂的回音,吴有才开始找人算日子,当地农村人讲究三六九,当地的一个阴阳先生也许是掐指一算,九月有三个黄道吉日,九月初三,九月十三,九月二十六,这里说的都是农历。幸亏冬梅开业那天没找阴阳先生,十月十八号那天是不是开业的黄道吉日还真难说。吴有才一家人一盘算,初三、十三都有些赶落,要盘算客人,要写请柬,要送请柬,要张罗酒席,事多着呢,主要是新房的家具、电器都还没买,新人的首饰、衣服也都没买,最后吴有才爷俩决定九月初三去李光茂家下大茶,双方协商,九月二十六举行结婚典礼。这在当地,男方家决定新人九月二十六结婚典礼,那女方家一般会是在九月二十五这天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作为聘闺女的宴席。
农历九月二十五这天,李光茂家里是热闹非凡,远亲近邻欢聚一堂,都在庆祝春桃找了一户好人家。郑春丽还是大厨,主要负责酒席上的蒸丸子、肉篦子、扣肉等,看着大家热热闹闹的场面,她却有些失落,这家大女婿是大队书记的儿子,有门有面的,给李光茂长脸,从李光茂各桌敬酒笑口不合就能看出来,可她家自强呢?房子、家具、电器、彩礼、三金首饰,还有很多她都不敢想,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冬梅娶进家呀,哎,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不敢多想了。主厨就两个人,昨天备了一天的料,今天做一天的菜。别看李光茂平时好像蔫不拉几不招人待见,可今天坐席的有八十多号人,这在农村也是大席面,男人、女人、孩子分开吃,每桌十二道菜,四个凉菜,八个热菜。李光茂很少和人打交道,可今天村里的书记、村长、队长都来了,他知道,这不是冲他来的,是因为他闺女嫁给后沟书记吴有才的儿子,是因为村里的大能人田玉山也来坐席了。过年的时候是他儿子田旺来拜年,这在以往都是八杆子够不找的事情,今年都来了,为什么,还不是他李光茂生了三个好闺女。这一天,李光茂来来回回红头满面,春风得意,那牙就好似租来的,就没在嘴里藏一会儿。他想着,大闺女嫁给后沟书记吴有才的儿子,二闺女嫁给大能人田玉山的儿子,明年秋菊高中毕业,会嫁给谁家的儿子呢?酒喝多了,他实在是想不起,没事,秋菊还小,慢慢等,兴许能等来乡长的儿子呢。李光茂一直在得意着,春桃却一直是郁郁寡欢,这么快就离开家了,她有点不愿意接受,主要是吴有才那个家,想到那个家里的那三个女人,她真有些胆怯,幸好,这一年接触下来,吴德贵还不错,虽然有点老实,但也知冷知热,对她还不错。冬季的北方天太短,下午五点多,太阳就落山了,可酒席还没完,大多数的人都下了桌,远远近近的都陆陆续续回家了,除了春桃的几个姑姑和姨姨舅舅都没走,姑姑们没走是想和春桃奶奶多呆几天,姨姨舅舅们是想在三天回门儿的时候看看女婿,还有就是村里书记、村长、队长、田玉山以及几个村子里的人还在陪李光茂喝酒,厨师、打杂的、上菜的等也都才入了席,大家吃完饭,又是八点多了。郑春丽回家的时候,春桃娘跟着送出来,两个人唠着出了大门口,春桃娘看左右没有人,拉了一下郑春丽,“臭小她娘,我家二女是和你家臭小一起出去打工的吗?”
“这——”郑春丽迟疑了一下,不明情况的看着春桃娘。
春桃娘拍了郑春丽一下,这是她的习惯动作,“我没其他事,这次大女结婚,二女寄来五百块钱,说是忙,回不来,我就是不知道她在忙什么,你家臭小有来信没有,他们到底在忙什么?”
郑春丽还是做不准,张自强倒是写信回来说开了一个商店,叫冬梅超市,过年也许都回不来,还说冬梅过年的时候会回来,过了年会把她接到市里。但这些话应该冬梅一家人都不知道,那么,说什么这话都不能从她的嘴里说出去,孩子们的事八字还没见一撇,她不能贸然的说这些,李光茂今天和田玉山那热乎劲儿就意味着冬梅的终身大事还是未知数,不能说。她犹豫了一会,笑着对春桃娘说,“倒是也写信,但是很少,信里也是报喜不报忧,具体干啥也没说,哎,就是说了咱也帮不上忙不是,他怕给我添堵,所以从来不说什么事情。你也别担心,你家闺女个顶个的好,看今天大女出嫁多气派,明天人家男方来娶亲,更风光。你也忙了一天了,快回去早点休息吧,我也回家了。”说完她转身走了,春桃娘独自怔怔的站了一会儿,也转身进了家。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六日,一大早,李光茂一家人就都起床了。秋菊帮姐姐梳头,整一个新娘子的发型,其余的人都在忙活各种迎客的事情。八点半左右,吴德贵家的娶亲车来了,一共是三辆小轿车,具体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村里人也不懂,只是听说娶亲奔驰和桑塔纳不能在一起,有着奔丧的意思,不过,一个小小的县城,能有几辆奔驰?更不会借给别人娶媳妇用了。忙忙呵呵,耍耍笑笑,春桃的几个弟弟妹妹想法设法阻拦车出动,也是要买路财,其实,也就是增加一些热闹的气氛。来回押喜车的是双方的妹妹,虽然都年龄大了,也就是走个过场。上马饺子下马面,春桃吃了娘亲手煮的饺子,含着泪上了车。张彩莲是久经沙场,连说带砍,掏点钱意思意思,都是为了喜事再添点喜气。在一阵鞭炮声中,婚车开动了,后面跟了一辆李光茂家借的农用四轮车,用来在酒席完事后接送亲的人回来。这里讲究来单回双,来的时候是张彩莲,吴德贵的小妹妹,还有吴德贵一个嫂子,回的时候加上春桃、秋菊,也有春桃的一个哥哥,一个嫂子,还有春桃的姑姑。这天的天气是阳光明媚,天空上是一碧如洗,连一片白云都没有。这里人们有个说法,婚礼当天看媳妇,就是说天气越好,说明新娘子越好,当然,说的是人品,回门那天看婆婆,也是天气越好说明婆婆越好。没多久,喜车就到了后沟,村中央有一口井,看见婚车进来,井口边上有两个人用红布遮住井口,又是一阵鞭炮声中,婚车驶进吴有才家的院子里。
当婚车驶进吴有才家的院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常谚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吴有才家娶得第一房媳妇,虽然吴德贵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吴德富,但是吴德富在乡里工作,有对象了,结婚却还是遥遥无期。吴有才家的亲戚连大人带孩子也有上百号人,整个后沟村村子里来吃席的也有上百号人,加上乡里、旗里的公务人员,足有二百三四十号人。春桃她们一下车,就看见半个院子的人,村子里不兴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什么的,吴德贵抱着春桃就往屋里走,仅仅十来步,吴德贵抱着春桃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丢盔卸甲,足有十来分钟,两个人才到了新房。再看两个人,吴德贵脚上的鞋没了,脖子上的领带没了,胸前的新郎花饰没了,春桃的鞋和袜子都没了,赤着脚,还好,胸前的新娘花饰还在。有送亲的,就有陪亲的,吴家早就准备好了。新媳妇一上炕就开席。新媳妇进门,先洗脸刮脸,洗脸简单,刮脸就要家里家境不错子孙满堂的老奶奶级的人物用两根线在新娘子脸上过一下,把脸上长的汗毛去掉。可在吴德贵的新房,洗脸差点弄出事,新娘子洗完脸,洗脸水一般由小姑子倒掉,这里风俗,一般洗脸水要倒好几次,每次倒一点,新娘子给钱,给一点,再倒掉一点,在以前,开始是往脸盆撒硬币,现在也就是给三五十块钱,就能倒完,春桃很大方,折了五十块钱挂在脸盆边,吴德美也没有去动脸盆,只是在看,僵持了一会儿,春桃又折了五十块钱挂在脸盆边,吴德美端起脸盆,边走边说,“娶了个媳妇花了那么多钱,谁还在乎这点钱。”说完,走到门口汆的一声,把水都倒完了,然后回了新房,把脸盆梆的一声扔在地上。一旁送亲来的春桃的姑姑不让了,“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嫌花钱多你吴家别娶媳妇呀,还这点儿钱,你还指望倒洗脸水够你嫁妆呢?”这时,吴家找的总管过来了,左右逢源的说了一些好话,终于平息下去了,可在春桃心里结起了疙瘩。
新娘子刚在娘家吃了上马饺子,这又来婆家吃下马面,面条很长,意味着长长久久。新郎新娘先得赶紧吃饭,等到菜都上齐的时候,新郎新娘该去各桌敬酒了。在此之前,总管负责花钱把刚才从新郎新娘身上抢走的东西都赎回来,这些也就是图一个喜庆,没人闹得婚礼就显得冷清了。当总管在里屋喊谁拿新娘子的鞋了,站在门外的吴德美冒了一句,一双破鞋谁稀罕呢,她说完,旁边有几个人陪笑,这句话被上厕所回来的秋菊听见了,她狠狠的瞪了吴德美一眼,然后进屋了。
二十多桌酒席轮着敬酒,酒席散了,吴德贵和春桃累得只有喘气的份儿了。送亲的人开着四轮车回牛角沟了,吴德贵和春桃在父母的屋子里抢着吃了一口,新房里还有很多姑娘小伙子等着闹洞房呢,春桃想想就发愁。他们吃完饭,和大人们打招呼,要回自己的屋里,吴德美又冒出一句,“明天早点起,还有很多客人今天不走,明天早上要吃饭。”
吴有才赶紧圆场,“没关系,今天你们也累了,晚上那伙年轻人还要耍呢,明天晚点起床,睡到自然醒再起。”
“那明天的活你干呀?”吴德美冲着她爹喊。
吴有才有些挂不住了,“你个死妮子,二十多年了,你干过啥?瞎操心。”
春桃不想听她们爷们儿之间的拌嘴,什么话也没说,扭身走出去回自己的屋子里了。吴德贵生气的看了看吴德美,“哎,牛俊峰怎么就不要你呢?要是人家要你,赶紧把你嫁出去。”说完也扭身出去了。牛俊峰是后沟数得上的年轻人,人长得精神不说,主要是能干,初中毕业后就和家人在村子里开了一家豆腐坊,又开了一个小卖部。没几年的时间,家里盖起了五间砖瓦房,买上了农用四轮车。就是一直没娶媳妇,吴德美喜欢牛俊峰,吴德美她娘也找人去问过,人家牛俊峰回话说要趁年轻干点事,不急着结婚,言外之意就是没相中吴德美。其实,去年吴德贵和李春桃换了贴,牛俊峰就想今年差人去牛角沟找李冬梅提亲,可不巧的是,刚过年,冬梅就去打工去了,这让牛俊峰也曾郁闷了一阵子,这个事,后沟的人都知道。
春桃回了屋子,心情总是好不起来,可那么多人都在嬉闹着,她也只有强打精神陪着。这阵儿,春桃娘家送亲的人和家里等的人都在一起议论今天的事情,大家都骂吴德贵家里那几个婆娘。聊到很晚,大家都要各自离开的时候,春桃姨姨说了一句话,“今天是秋菊听到那个小妖精说的话,也就没事了,这要是让冬梅去了听见,非在吴家大闹一场,然后领着她姐姐回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声就是!
新婚第二天,经过一天一夜的忙碌,吴德贵和春桃起床就八点多了。春桃起来洗漱收拾自己,吴德贵起床后把昨晚弄得乱七八糟的屋子也收拾干净,八点半多一点,他们一起去了父母的屋子。她们刚进外屋,就听见里屋吴德美在说,“什么时候了都还不起床,就等着吃现成的。”
吴有才训吴德美,“这关你什么事?现成的也不是你做的。你哥娶个媳妇,看把你骚撩的,昨天人还没丢够?今天还要继续丢人?整天拉一张臭脸,给谁看?”
吴德贵怕吴德美说出更难听的话,急忙推门进了里屋。
“饭都做好了,你才过来了,属猪的?”吴德美冲着吴德贵喊,其实是给春桃听得,春桃不傻,她刚想还嘴,吴德贵急忙接过了话,“没人让你伺候,明天回门回来我们就自己做着吃,我们想五点起来做饭就五点起来做饭,想中午起来做饭就中午起来做饭,就不劳驾大小姐操心了,你还是操心一下怎么嫁出去吧。”
“你咋说话呢!”吴德贵他娘从外屋进来,在吴德贵背后拍了一下。
“也是,小俩口自己做饭,想吃啥就做啥,这样谁也不影响谁,家里也清净。”吴有才说着,给家里的几个没能回家的亲戚都倒上了酒。
春桃也没再说什么,这刚典礼,自己心里怎么这么堵得慌?哎,以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