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
六场演唱会,场场爆满。最后的收入乐宇固然占了大头,三位歌手也发了笔小财。至少林舒就兴致勃勃地拉着季阳洲帮她看房。
本来林舒只是无意中提了一嘴,说她想买个大点的二手房,这样就能马上把外公外婆接来一起住。季阳洲立刻蹭的一下跳起来,是真的跳起来了啊!把林舒吓了一跳。
然后季阳洲笑眯眯地把手搭在林舒肩膀上,用狼外婆诱惑小红帽的语气,极尽忽悠之能事,让林舒深信他在买房装修上绝对是身经百战、品位非凡。
不到一天时间,林舒就后悔死了。
“这个房子,采光不行,通风也差。绝对不能买。”
“交通太不便利了,你难道要外婆自己开车去买菜吗?”
“私密性太差啦。你现在是艺人嘛,这里谁都能摸进来,会被狗仔队追杀的。”
“装修太没有品位了,庸俗、浮艳。”
终于有一家,这位身经百战、品位非凡的少爷觉得满意了:“这家不错。户型、地段,还有设计的风格我都很喜欢。”
林舒一问价格,2000万!果断掉头就走。
最后一家的房主,是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他马上要出国了,急于把国内的房产出手。这是一幢有点旧的小洋房,占地不大,带了个小花园,在一个比较早的高档小区里。进出管理比较严格,环境也比较安静。但这都不是促使林舒拍板买下的重点。
因为职业的原因,这位教授在家里建了一个很大的琴房,有专门的乐器储藏室和创作工作室。最最重要的是,这位教授还准备卖掉他的84年产德国斯坦威钢琴!
一看到那台钢琴,林舒就移不开眼。她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买下一屋子的乐器,送给外公。这幢房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那么接近自己的愿望。
买下房子,房主很快就搬走了。整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几件家具和这台钢琴。林舒开心地上上下下抚摸这台钢琴,喜欢得不得了。季阳洲靠在钢琴上,笑眯眯地看着林舒围着钢琴打转:“这么喜欢钢琴啊?”
“不是我喜欢啊。”林舒抬起激动地红扑扑的小脸,“是外公喜欢啊!外婆说,外公年轻的时候,就是凭弹得一手好钢琴才追到她的呢。”
林舒在琴凳上坐下,双手托腮想象自家外公年轻时候的风采,喃喃自语道:“外婆说外公是个音乐奇才,会的乐器种类,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除了擅长作曲,还擅长编曲。因为他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都了如指掌。可惜他只教了我小提琴。”
季阳洲低头笑了笑,站起来走到她身边坐下,打开琴盖:“虽然我没法和你外公那样的大音乐家比。但是弹一首简单的曲子送给你还是能做到的。《致爱丽丝》。”轻快的曲子在他手下流泻而出,季阳洲偏头,对林舒温柔一笑:“送给你,小爱丽丝。”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空荡的琴房明亮又温暖。林舒和他并排坐在琴凳上,侧头注视着季阳洲的面庞,听着他不甚熟练地弹奏,忽然在心里祈祷时间不要走,停留在此时此刻。
没有几天,林妈妈周韵曼也成功出院。为了庆祝林舒得奖、周韵曼康复以及乔迁新居,柳萦特意做了很丰盛的一顿大餐,还邀请了季阳洲来参加。
秋天的北京最宜人,高远的天空,干爽的空气,微带凉意的温度,让坐在院子里吃饭的一群人十分惬意。柳萦一边给周泊恒喂饭,一边不停给周韵曼夹菜,嘱咐林妈妈多吃点。
季阳洲端着碗,饶有趣致地看着。林外婆明明只有两只手,却忙而不乱,动作优雅地将丈夫和女儿都照顾到。而林妈妈那么强势犀利的女人,居然完全不敢反抗,乖乖地吃下堆如小山的菜肴。林舒家的三代女人,虽然脾气秉性各异,却有个不变的铁律,那就是要听妈妈的话。
吃完晚饭,天色还很亮。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林舒捧着乐谱,照旧跟在外公身边记录。林外婆和季阳洲聊着陈年旧事,周韵曼坐在旁边听。
季阳洲看了林舒和外公那边一眼,笑着说:“林舒和外公的感情真好。”
“是啊。”柳萦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囡囡刚出生的时候,她父母在外面跑长途运输,没有时间照顾她,就丢在我这里。那时候我还要下地种田,她外公也是需要人照顾的。我出门的时候,就把家里危险的东西锁起来,再把房门院门一关,让他们爷俩作伴。”
柳萦语气轻快地说着,对那些艰难的过去一笑而过,只讲述那些简单的快乐:“她外公在那件事之前,正在构思一个交响乐。即使成了现在这样,也忘不了这个心愿,每天反复拉着小提琴奏出心中的片段。有时候,我觉得他其实并没有得病,只是把自己封闭在音乐的世界里。”
季阳洲注意到,外婆始终不肯用疯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外公。他看着正认真拉琴的周泊恒,忽然觉得外婆说的很对。他确实没有病,他只是不小心把灵魂遗留在了另一个世界里,忘了回来而已。
“那把唯一的小提琴是他的命,谁也不许碰。直到有一天我回来,发现他把囡囡抱在怀里,手把手地教她拉琴。”柳萦欣慰地说:“真是让我惊讶啊。囡囡还是个小毛头的时候,就爱缠着老周,大概是因为老周是她唯一可以天天看见的人吧。附近的小孩因为老周的原因,都不愿和囡囡玩耍。这孩子在长大八岁可以上小学以前,除了老周就只有这把小提琴和她作伴。囡囡没有长成孤僻的个性,就让我很感谢主了。”
季阳洲看着笑容灿烂的林舒,很难想象她的童年,曾过得这么寂寞。
也许是因为今天的家里,难得有这么多人,气氛也这样热烈。就连周泊恒的情绪也很高涨。他忽然站起身来,走到院子中央。
第一句曲子响起,对周泊恒的乐曲十分熟悉的柳萦和林舒,就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看向他。林舒更是条件反射地翻到乐谱第一张,开始准备记录。
舒缓而充满生机的乐曲奏响。季阳洲明显的感觉到周泊恒的郑重肃穆,与平常大不一样。一段接着一段,震颤心灵乐曲如行云流水般泻出,浑然天成。
周泊恒拉完整个乐章,四周一片肃静。林舒呆呆地看着外公,连曲谱也忘了记。
柳萦站起来,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周泊恒松开握住琴弦的手,把轻易不肯离身的小提琴放在桌上,极其缓慢地转身。他饱经风霜的苍老脸上,唯有一双眼睛熠熠闪亮,盈满泪水。他近乎蹒跚地朝柳萦走去,几次张开口,才颤声叫出声:“阿萦。”
柳萦的脸上的表情并不见多大变化,却让人觉得她全身上下都绽放出极大的光彩。那一瞬间,她看着周泊恒的眼神,令旁观的季阳洲也感到心悸。
柳萦快步走到周泊恒身前,扑到他怀里。周泊恒抱住她,双手颤抖着抚上柳萦的脖颈和背心。
林舒捂住嘴,潸然泪下。
然后季阳洲亲眼看到,周泊恒的眼睛突然失去了光彩,整个人倒在柳萦的怀里。季阳洲猛地站起来,想要冲过去,脚刚伸出去又停住。因为柳萦已经抱着周泊恒坐倒在地上。
周韵曼拍拍季阳洲的肩膀,拉着林舒向门外走去。季阳洲默默跟在后面,关上院门。在门合上的那一刹那,季阳洲透过门缝看到柳萦柔情万千地抚摸着周泊恒的脸颊。这一幕渐渐缩小,随着院门的合拢终至不见。
林舒和周韵曼抱在一起,默默哽咽。周韵曼侧头看着远方,眼眶红透,却倔强着不肯流泪。而院门里始终安安静静,听不到一点声音。
没有葬礼,仅仅是把外公送到火葬场,再领回一罐骨灰。柳萦没有哭泣,没有消沉,每天平静地戴着老花眼镜,把周泊恒的遗作整理出来。但谁都能看出,她在逐渐走向死亡。
亲眼看着一个人的生命力在眼前流逝,季阳洲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
那个即使在落魄的时候,依然坚持着活出精神气的优雅女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老。她的头发越来越白,皮肤越来越干枯,眼睛开始浑浊,双手开始发颤。
谁也没有开口劝说,也不敢哭泣挽留。这个温柔了一辈子的女人,不需要多说一个字,就已经强势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除了多陪着她一天,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十天后的一个早上,当周韵曼惯例推开母亲的房门,就看到柳萦靠在炕桌上,压在身下的是一摞整理好的乐谱。她轻轻闭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
他们终于实现了在教堂里许下的誓言:
“你在哪里死去,我也将和你一起在那里被埋葬。
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会有你在身边,生死相随。”
周韵曼走了,她带着父母的骨灰,带他们回上海走一走、看一看。
一夜之间,这座曾充满欢笑的小院空了。
林舒坐在房门的台阶上,看着天空发呆。本来,今天应该是全家搬进新屋的日子。
季阳洲走进院门,就看到了这副景象。他有些放心不下林舒,才特意过来看一眼。看着林舒孤独安静地坐在这里,他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种切身之痛,永远不是别人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心可以缓解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走过去陪她坐下。
秋风呼呼吹过,卷走地上的落叶。好像随着女主人的离去,这座小院的勃勃生机也跟着离去了。
“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好受点。”季阳洲没有看林舒,望向另一边。
林舒伸手摩挲放在脚边的小提琴,拿起它站起来,开始演奏周泊恒留下的那组乐曲。
风吹动她的头发,几缕阳光透过瓦缝照在她身上,林舒的表情沉静而安详。
望着这样的林舒,明明是坐在乐曲声里,季阳洲却感觉世界很静谧。
最后一句话奏完,林舒小心地拿琴布擦干净松香,把琴收进琴盒里,低头说:“外公留下的这十二篇章,被外婆命名为《生之颂》。而最后一个篇章,外婆取名叫《死亡》。外婆说死亡是生命最终的归宿。我想,外公是在最后才领悟,平静地迎接死亡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林舒平静地回头看着季阳洲说:“其实我不想哭,因为我不觉得痛苦。对外公来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走的没有遗憾。而对外婆来说,能永远和外公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他们不需要我为他们难过。我难过,只是为了我自己而已。”
季阳洲摸着林舒的头,淡淡地说:“死亡这么沉重的话题,不是你这个年纪应该想的。”
死亡是什么。季阳洲回想起撞击的那一刹那,他的脑海中快速闪过的一生。对他来说,大概就是领悟了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吧。他现在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晰理智,比以前更坚定地去追寻自己的渴望,再不会被任何东西干扰。
本来林舒只是无意中提了一嘴,说她想买个大点的二手房,这样就能马上把外公外婆接来一起住。季阳洲立刻蹭的一下跳起来,是真的跳起来了啊!把林舒吓了一跳。
然后季阳洲笑眯眯地把手搭在林舒肩膀上,用狼外婆诱惑小红帽的语气,极尽忽悠之能事,让林舒深信他在买房装修上绝对是身经百战、品位非凡。
不到一天时间,林舒就后悔死了。
“这个房子,采光不行,通风也差。绝对不能买。”
“交通太不便利了,你难道要外婆自己开车去买菜吗?”
“私密性太差啦。你现在是艺人嘛,这里谁都能摸进来,会被狗仔队追杀的。”
“装修太没有品位了,庸俗、浮艳。”
终于有一家,这位身经百战、品位非凡的少爷觉得满意了:“这家不错。户型、地段,还有设计的风格我都很喜欢。”
林舒一问价格,2000万!果断掉头就走。
最后一家的房主,是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他马上要出国了,急于把国内的房产出手。这是一幢有点旧的小洋房,占地不大,带了个小花园,在一个比较早的高档小区里。进出管理比较严格,环境也比较安静。但这都不是促使林舒拍板买下的重点。
因为职业的原因,这位教授在家里建了一个很大的琴房,有专门的乐器储藏室和创作工作室。最最重要的是,这位教授还准备卖掉他的84年产德国斯坦威钢琴!
一看到那台钢琴,林舒就移不开眼。她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买下一屋子的乐器,送给外公。这幢房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那么接近自己的愿望。
买下房子,房主很快就搬走了。整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几件家具和这台钢琴。林舒开心地上上下下抚摸这台钢琴,喜欢得不得了。季阳洲靠在钢琴上,笑眯眯地看着林舒围着钢琴打转:“这么喜欢钢琴啊?”
“不是我喜欢啊。”林舒抬起激动地红扑扑的小脸,“是外公喜欢啊!外婆说,外公年轻的时候,就是凭弹得一手好钢琴才追到她的呢。”
林舒在琴凳上坐下,双手托腮想象自家外公年轻时候的风采,喃喃自语道:“外婆说外公是个音乐奇才,会的乐器种类,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除了擅长作曲,还擅长编曲。因为他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都了如指掌。可惜他只教了我小提琴。”
季阳洲低头笑了笑,站起来走到她身边坐下,打开琴盖:“虽然我没法和你外公那样的大音乐家比。但是弹一首简单的曲子送给你还是能做到的。《致爱丽丝》。”轻快的曲子在他手下流泻而出,季阳洲偏头,对林舒温柔一笑:“送给你,小爱丽丝。”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空荡的琴房明亮又温暖。林舒和他并排坐在琴凳上,侧头注视着季阳洲的面庞,听着他不甚熟练地弹奏,忽然在心里祈祷时间不要走,停留在此时此刻。
没有几天,林妈妈周韵曼也成功出院。为了庆祝林舒得奖、周韵曼康复以及乔迁新居,柳萦特意做了很丰盛的一顿大餐,还邀请了季阳洲来参加。
秋天的北京最宜人,高远的天空,干爽的空气,微带凉意的温度,让坐在院子里吃饭的一群人十分惬意。柳萦一边给周泊恒喂饭,一边不停给周韵曼夹菜,嘱咐林妈妈多吃点。
季阳洲端着碗,饶有趣致地看着。林外婆明明只有两只手,却忙而不乱,动作优雅地将丈夫和女儿都照顾到。而林妈妈那么强势犀利的女人,居然完全不敢反抗,乖乖地吃下堆如小山的菜肴。林舒家的三代女人,虽然脾气秉性各异,却有个不变的铁律,那就是要听妈妈的话。
吃完晚饭,天色还很亮。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林舒捧着乐谱,照旧跟在外公身边记录。林外婆和季阳洲聊着陈年旧事,周韵曼坐在旁边听。
季阳洲看了林舒和外公那边一眼,笑着说:“林舒和外公的感情真好。”
“是啊。”柳萦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囡囡刚出生的时候,她父母在外面跑长途运输,没有时间照顾她,就丢在我这里。那时候我还要下地种田,她外公也是需要人照顾的。我出门的时候,就把家里危险的东西锁起来,再把房门院门一关,让他们爷俩作伴。”
柳萦语气轻快地说着,对那些艰难的过去一笑而过,只讲述那些简单的快乐:“她外公在那件事之前,正在构思一个交响乐。即使成了现在这样,也忘不了这个心愿,每天反复拉着小提琴奏出心中的片段。有时候,我觉得他其实并没有得病,只是把自己封闭在音乐的世界里。”
季阳洲注意到,外婆始终不肯用疯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外公。他看着正认真拉琴的周泊恒,忽然觉得外婆说的很对。他确实没有病,他只是不小心把灵魂遗留在了另一个世界里,忘了回来而已。
“那把唯一的小提琴是他的命,谁也不许碰。直到有一天我回来,发现他把囡囡抱在怀里,手把手地教她拉琴。”柳萦欣慰地说:“真是让我惊讶啊。囡囡还是个小毛头的时候,就爱缠着老周,大概是因为老周是她唯一可以天天看见的人吧。附近的小孩因为老周的原因,都不愿和囡囡玩耍。这孩子在长大八岁可以上小学以前,除了老周就只有这把小提琴和她作伴。囡囡没有长成孤僻的个性,就让我很感谢主了。”
季阳洲看着笑容灿烂的林舒,很难想象她的童年,曾过得这么寂寞。
也许是因为今天的家里,难得有这么多人,气氛也这样热烈。就连周泊恒的情绪也很高涨。他忽然站起身来,走到院子中央。
第一句曲子响起,对周泊恒的乐曲十分熟悉的柳萦和林舒,就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看向他。林舒更是条件反射地翻到乐谱第一张,开始准备记录。
舒缓而充满生机的乐曲奏响。季阳洲明显的感觉到周泊恒的郑重肃穆,与平常大不一样。一段接着一段,震颤心灵乐曲如行云流水般泻出,浑然天成。
周泊恒拉完整个乐章,四周一片肃静。林舒呆呆地看着外公,连曲谱也忘了记。
柳萦站起来,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周泊恒松开握住琴弦的手,把轻易不肯离身的小提琴放在桌上,极其缓慢地转身。他饱经风霜的苍老脸上,唯有一双眼睛熠熠闪亮,盈满泪水。他近乎蹒跚地朝柳萦走去,几次张开口,才颤声叫出声:“阿萦。”
柳萦的脸上的表情并不见多大变化,却让人觉得她全身上下都绽放出极大的光彩。那一瞬间,她看着周泊恒的眼神,令旁观的季阳洲也感到心悸。
柳萦快步走到周泊恒身前,扑到他怀里。周泊恒抱住她,双手颤抖着抚上柳萦的脖颈和背心。
林舒捂住嘴,潸然泪下。
然后季阳洲亲眼看到,周泊恒的眼睛突然失去了光彩,整个人倒在柳萦的怀里。季阳洲猛地站起来,想要冲过去,脚刚伸出去又停住。因为柳萦已经抱着周泊恒坐倒在地上。
周韵曼拍拍季阳洲的肩膀,拉着林舒向门外走去。季阳洲默默跟在后面,关上院门。在门合上的那一刹那,季阳洲透过门缝看到柳萦柔情万千地抚摸着周泊恒的脸颊。这一幕渐渐缩小,随着院门的合拢终至不见。
林舒和周韵曼抱在一起,默默哽咽。周韵曼侧头看着远方,眼眶红透,却倔强着不肯流泪。而院门里始终安安静静,听不到一点声音。
没有葬礼,仅仅是把外公送到火葬场,再领回一罐骨灰。柳萦没有哭泣,没有消沉,每天平静地戴着老花眼镜,把周泊恒的遗作整理出来。但谁都能看出,她在逐渐走向死亡。
亲眼看着一个人的生命力在眼前流逝,季阳洲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
那个即使在落魄的时候,依然坚持着活出精神气的优雅女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老。她的头发越来越白,皮肤越来越干枯,眼睛开始浑浊,双手开始发颤。
谁也没有开口劝说,也不敢哭泣挽留。这个温柔了一辈子的女人,不需要多说一个字,就已经强势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除了多陪着她一天,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十天后的一个早上,当周韵曼惯例推开母亲的房门,就看到柳萦靠在炕桌上,压在身下的是一摞整理好的乐谱。她轻轻闭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
他们终于实现了在教堂里许下的誓言:
“你在哪里死去,我也将和你一起在那里被埋葬。
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会有你在身边,生死相随。”
周韵曼走了,她带着父母的骨灰,带他们回上海走一走、看一看。
一夜之间,这座曾充满欢笑的小院空了。
林舒坐在房门的台阶上,看着天空发呆。本来,今天应该是全家搬进新屋的日子。
季阳洲走进院门,就看到了这副景象。他有些放心不下林舒,才特意过来看一眼。看着林舒孤独安静地坐在这里,他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种切身之痛,永远不是别人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心可以缓解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走过去陪她坐下。
秋风呼呼吹过,卷走地上的落叶。好像随着女主人的离去,这座小院的勃勃生机也跟着离去了。
“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好受点。”季阳洲没有看林舒,望向另一边。
林舒伸手摩挲放在脚边的小提琴,拿起它站起来,开始演奏周泊恒留下的那组乐曲。
风吹动她的头发,几缕阳光透过瓦缝照在她身上,林舒的表情沉静而安详。
望着这样的林舒,明明是坐在乐曲声里,季阳洲却感觉世界很静谧。
最后一句话奏完,林舒小心地拿琴布擦干净松香,把琴收进琴盒里,低头说:“外公留下的这十二篇章,被外婆命名为《生之颂》。而最后一个篇章,外婆取名叫《死亡》。外婆说死亡是生命最终的归宿。我想,外公是在最后才领悟,平静地迎接死亡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林舒平静地回头看着季阳洲说:“其实我不想哭,因为我不觉得痛苦。对外公来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走的没有遗憾。而对外婆来说,能永远和外公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他们不需要我为他们难过。我难过,只是为了我自己而已。”
季阳洲摸着林舒的头,淡淡地说:“死亡这么沉重的话题,不是你这个年纪应该想的。”
死亡是什么。季阳洲回想起撞击的那一刹那,他的脑海中快速闪过的一生。对他来说,大概就是领悟了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吧。他现在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晰理智,比以前更坚定地去追寻自己的渴望,再不会被任何东西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