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明风萧

正文 第六章 五人墓碑记

    苏州民变后,周顺昌暂且回到了家中,市民们感到很解恨。不过周顺昌和许凝姒、还有陈文瑞都知道,好事支撑不了多久。

    公元1626年,北京明皇宫。

    “你说什么?人没抓到?!”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妖用阴阳怪气的声音责问一个跪在地上的官员。

    “嗯……回九千岁,本来人已经抓到了,可是……可是苏州刁民竟然狗胆包天,把……把……把派去的人一顿痛打,简直……简直……”

    “够了!”这九千岁看似对磕磕巴巴的声音很不耐烦。他说:“哼!我本来不想惹出什么轰动来。这下可好了,听信了你的馊主意,将事情闹得这么大!你说,怎么办!”

    “小人有罪,小人有罪!”跪在地上的人吓得连连磕头认罪。

    “算了,你先下去吧!”

    “是,是!谢九千岁,谢九千岁!”跪在地上的人爬起来飞快地退出了大殿。

    跪在地上的人是阉党份子之一,当朝首辅顾秉谦。话说顾秉谦回到家后,立刻写了份折子,让下人递给了魏忠贤。

    “哼!装病!这病装得真好啊!”接到折子的魏忠贤气得直跳脚。

    本来想把引起民愤的黑锅推到顾秉谦身上,结果这家伙挺聪明,所幸装病不出来了。

    魏忠贤无奈,只好钻进一间闺房。

    进了屋,往床上一坐,就开始唉声叹气。旁边正在照镜子的女人见状问道:“你怎么了?这么没精打采的?周顺昌没抓到?”

    魏忠贤一甩手:“别提了!岂止是没抓到这么简单啊!派了东厂的人到苏州,结果手下那群人不识抬举,还以为是在京城呢!被苏州刁民一顿暴打,死的死伤的伤,人还没抓成!”

    女人轻蔑地一笑:“哼!这帮小厮居然会被微不足道的刁民给制服了?”

    魏忠贤愁眉苦脸地说:“哎呀,您可不知道啊!这苏州百姓成千上万,连地方官都要让他们三分,谁知这帮小厮自己不知好歹的?还有,本来都以为南方人很文弱的,结果……”

    女人离开镜子,走到床前坐下,将手放到魏忠贤肩膀上,嫣然一笑:“这有什么难的?这周顺昌,该抓还是要抓的。至于那群刁民嘛……不过是一群轻如草芥的贱民罢了,量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随他们去好了!”

    魏忠贤一脸猥琐地勾了一下女人的下巴说:“想不到你还有这般想法!”

    ……

    苏州市民闹得够厉害了,已经暴打了东厂,于是这次任由东厂来绑走周顺昌,没有再闹出什么波澜。同时魏忠贤由于上次的教训,派了军队解押周顺昌,这帮当兵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捎带地搜刮了一下民财。苏州市民也是敢怒不敢言了。

    许凝姒看着东厂特务将周顺昌带走,心里充满了愤怒:魏忠贤,你害人不浅!

    话说这时的余姚:

    “总算到了余姚了,刚才苏州出了什么妖孽,竟然让那群刁民把我们追赶的屁滚尿流的?”

    “先别废话,公事要紧,咱们先去捉拿黄尊素。对了,先找一下当地官府……咦?我的驾帖呢?”

    “将军,出了什么事了?”

    “大事不好!驾帖丢了,咱还怎么去捉人啊?算了算了,兄弟们,打道回府!”

    “可是,九千岁那里怎么交代啊?”

    “这个……没事的,回去重开一张,再开一张不迟!反正九千岁也不急着要人!”

    然后这帮特务就慢悠悠地回了京城。

    几天后,黄尊素家:

    “爹,您就不要再盼了!东厂狗没来是好事,您怎么还这样急切地盼着他们来呢?快回去歇息吧!”

    “我儿,不必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众义士皆去,岂有我一人独活之理?这东厂迟早要来的,我便去好。”

    “爹!您此去若有不测,孩儿他日自当为你报仇!”

    黄尊素闯进余姚官府咬了一套囚服,上京去了。

    同一时期的刑部大牢:

    “啪!啪!啪!”

    “说!到底招不招供?”一个穿着狱吏服装的中年男子手握皮鞭恶狠狠地逼问着一个被绑在柱子上的遍体鳞伤的中年男子。

    “狗贼欺上瞒下,祸国殃民,不得好死!”中年男子咬牙切齿地咒骂着。

    “嘿!你已经是阶下囚,将死之人,居然还嘴硬!再骂,再骂打掉你的牙齿!”

    “我就骂!你们恶贯满盈万事做绝还怕骂吗?告诉你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们已经残忍至此,嚣张不了太长时间了!”

    “看我不打落你的牙齿!”狱吏的名字叫许显纯,阉党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六君子基本上都是他害死的。

    许显纯拿着锥子,将中年男子的牙齿一一敲落,狞笑着说道:“看你这回还怎么骂?”

    中年男子吐出满口牙齿和鲜血,依旧含糊地叫骂着,许显纯已经听不清他在叫什么了,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乱者必诛”的声音。

    许显纯只能恶狠狠地骂一声:“还真是条汉子!”

    许显纯转念一想,光是这样打下去也不是回事啊!这可如何是好呢?

    深更半夜,许显纯点了灯来到牢房里,用蜡烛照中年男子的脸,轻声叫道:“犯人周顺昌!犯人周顺昌!嘿,醒醒,别睡了!”

    叫了半天,周顺昌也没有反应。于是许显纯仔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准备一探究竟。

    刚照到眼睛,许显纯就被吓得呆住了,只见周顺昌的双眼被包围在血肉模糊的脸中,白眼球整个露出来了。

    “死了?!”许显纯挺吃惊的,用手探了一下周顺昌的鼻息,凉的。

    “还真是死了。”许显纯摇摇头,准备上报魏忠贤。

    “死了?!”顾秉谦正在家中装病,听外出打探消息归来的下人报告了这个消息,还挺吃惊的。

    “那……九千岁怎么处理的?”

    “回大人,还是老方法。”

    “好,好,看来风声过去了,吩咐下去:备轿!我要面见九千岁!”

    顾秉谦进了魏忠贤的府邸,拜见了魏忠贤。魏忠贤看见他也挺不高兴的,这家伙,需要他的时候他跑了,事情结束了又主动冒了出来。

    “你有什么事?”魏忠贤趾高气扬地问跪在地上的人。

    “回九千岁,臣闻犯官周顺昌已伏法,但是当年苏州刁民至今犹存,周顺昌一死,这些刁民必定报复,到时,必定危及九千岁,危及皇上,危及江山社稷,危及……”

    “好啦好啦!你不就是想要追查当年暴动的刁民吗?我同意就是了!”

    “谢九千岁!谢九千岁!”顾秉谦连忙磕头谢恩。

    但是不用追查了,顾秉谦从魏忠贤家出来后,有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五名苏州的百姓,找到了苏州巡抚毛一鹭自首。

    顾秉谦挺高兴的,事情进展挺顺利。

    经过简单的会审,将五人判处斩首。在刑场上,五人在众目睽睽下泰然自若,神色安定,仿佛将要进行一场热烈而宏大的远行。

    五人的名字:颜佩伟、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沈扬说:“无憾!”

    马杰大笑:“吾等位魏奸所害,未必不千载留名,去,去!”

    颜佩伟大笑:“列位请便,学生去也!”

    宋朝兴起的程朱理学虽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但是其对士大夫们培养的刚正不阿,百折不挠的傲骨,却支撑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屹立,这种傲气,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嚎啕大哭的许凝姒,被众人拉回了住所。

    后来在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许凝姒在苏州人立的五人墓碑前看到了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子,他的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字。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听得吟诵,许凝姒便已猜出此人是明末著名的才子张浦。张浦微微一笑:“姑娘是否也为这正义之气所动?”

    许凝姒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位先生,五人英武,万古流芳。”

    张浦又说:“姑娘还不快回到北京?正值盛春之时,此生之缘,也由此而起,情,由此而生。”

    许凝姒想了想,就回去了。

    据史料记载,崇祯元年,史可法考中了进士。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