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周顺昌
史可法与史安悄悄来到许凝姒的屋门口,偷偷向里看。
“大人,这是……”史安大惑不解地问史可法。
史可法说:“史安,你看到什么东西了吗?”
史安很是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史安什么也没看见。”
“唉,我也什么都没看见。”然后史可法挥挥手,示意史安跟他进去。
史安提心吊胆地拎着棍子跟史可法一起走了进去,两人小心翼翼地到处乱翻。
“大人,您可……”
史可法叹道:“唉,别提了,什么都没有,你发现什么了吗?”
“史安也什么都没发现,许姑娘的所有行李都不见了,这屋子就好像从来没有人住过一样。”
史可法低下头去,半晌缓缓地说:“这样也好……”
从史可法家跑出来,许凝姒一直披着隐身衣在大街上闲逛,她不敢摘掉隐身衣,因为自己连个影儿都没留,史可法绝不会相信她是死掉了,而且,自己这幅打扮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市井,肯定会吓到良好市民,然后再惊动官府……虽然这个时期的官府根本不管事,可是……
算了算了吧,先想想该怎么办,得想个办法伪装自己,也不能去剃成秃子,一是自己不忍心破坏自己引以为傲的发型,再者身为女孩子还是不愿意当一个光头的。
好像走投无路了,但是许凝姒聪明啊,要不然怎么学的大学物理呢?她想起了以前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侠客。嗯……有办法了!
许凝姒来到一家服装店,当然为了防止吓到别人,她把外套脱下来披在头上。
“诶,这位客官里边儿请!客官,你需要点什么?”热情的店主一见许凝姒迈进屋就迎了上来。
“嗯……先生,请问你们这里有夜行服吗?”
“嗯?夜行服?客官,莫非您是做特殊买卖的?我们这里可不提供行家的服装,那都是自己做的。”
“嗯……什么是特殊买卖啊?”许凝姒大惑不解。
那店主见状笑道:“哦,看来小人误会客官了,小人这里只做小本买卖。不知姑娘要那些贼人穿的衣服做什么?”
许凝姒不好意思地笑笑:“嗯……那好吧先生,我告诉你,不过您可别被我吓到。”
“客官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店主面露困惑之情。
许凝姒拿下了头上的外套,店主顿时惊恐无比,许凝姒着急地说:“先生,我之前提醒过您了。”
店主因为许凝姒事先提醒,情绪很快缓和下来了。他问:“敢问客官何方人士?打扮怎么这么怪异?”
许凝姒想:我可不能说我是未来世界的人。然后她随口编道:“嗯……我是洋人。”反正自己和洋人也挺像的,就这么叫了。
店主恍然大悟,随即笑道:“难怪难怪,那客官要夜行服做什么?”
许凝姒说:“这不是怕吓到人嘛!”
店主笑道:“小人明白。不过夜行服小人这里没有,黑色的袍子倒是有一件,至于这斗篷嘛……小人倒是可以为客官做一件。”
许凝姒笑道:“那麻烦先生了,请问这斗篷多长时间能做好?”
店主笑道:“不急不急,小人这里有现成的器具,只等一刻便好。”说罢走进了后堂。
许凝姒想:一刻?这么快?
翻翻身上的包袱,许凝姒找到了走之前院士们给她准备的仿制的明朝银元宝,教授告诉她,那银元宝事先已经打成了碎块,需要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敲就可以掉下来了。一共五十两,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许凝姒不敢当着店主的面取出,防止自身难保。
许凝姒刚取出银块放进口袋里,店主捧着做好的服装笑盈盈地走出来了:“客官您看做好了。”
“一共多少钱?”
“哦,不多,五两就好。”
“那……这些您看够吗?”
店主一看是金块,拿过去看了看,还放在嘴里咬一咬:“嗯,好的,这衣服是给您的,客官您拿好。以后有需要就来找小人,肯定让您满意!”
许凝姒嘴上答应着:“好,好,一定,一定!”转身走了出去。
店主望着她的背影想着:洋人?看她的脸怎么都不像洋人……
速度地换上夜行服后,百无聊赖地在大街上走着,许凝姒便想好要去哪了。
“对,就去苏州,左光斗刚死不久,苏州肯定是要闹事的。”许凝姒想着,史书记载,张浦的《五人墓碑记》写于公元1628年,记载的就是这件很悲壮的事。
在城门口的一堆马车队伍旁,许凝姒看着一个躺在马车旁边的慵懒的人。
那人发觉旁边有人,便缓缓睁开眼睛,见到许凝姒立刻打起了精神,堆满了笑脸:“呦,客官您这是要去哪呀?”旁边的车夫一听都醒了,大家一齐看着许凝姒。
许凝姒支支吾吾地问:“额……请问到苏州可以吗?”
那人听后兴致更浓了:“嘿!拉,拉!”
说罢许凝姒坐上马车,那车慢慢开走了。
马车一路颠簸,许凝姒觉得很难受。原来家住在中关园附近,离单位不是很远,每天步行上班,有时外出基本不坐公交地铁,都是搭出租车,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晃悠过,感觉像在坐碰碰车。车行在市区平坦的大路上还好,要是遇到荒郊野林,那许凝姒可有罪受了!
车到苏州,已经接近黑夜,付了车钱,许凝姒便开始欣赏苏州的街市。据说早在宋朝的时候江南一带就已经出现夜市了。自魏晋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南移,而属苏杭一带极为繁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之繁华。
真是名不虚传!许凝姒感叹着,这里根本没有戒严之说。中国虽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曾经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形成年代,有人说是北宋,还有人说可以上溯到唐朝,但是目前学术界最为欢迎的说法,是形成于明朝末年,据史料记载,那时苏州已经出现了雇佣制度和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场。
许凝姒想着,是不是该找家客栈住下呢?
正寻思着,突然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一名男子的痛骂声:“他魏忠贤,有什么德行?祸国殃民,专权乱政!仗着自己对当今圣上有教导之恩,矫旨乱权,蒙蔽圣听!今日周大人弃官而走,正是我等的楷模!那狗贼听信妇人之言,结党营私,排斥东林党人,如此败坏纲纪之事,成何体统!置当今圣上于何地?”
“啪!啪!啪!”只听得一阵掌声。
有人惊恐万分地说:“这……难道是阉党的爪牙来捉拿我们了?”
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大喝:“不怕,魏狗贼再猖狂,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大不了就是一死!没什么好恐惧的!”
这时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说得好!说得好!魏忠贤不过是个宦官,勾结皇上乳母客氏,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大肆屠杀正直之士,凡是心中有点良知的人都已对他深表不满,天下贤士,谁不想尽早斩此恶贼,还我大明朝一个清平世界?诸位莫怕,我不是阉党之人。”许凝姒说着,便摘下了隐身衣,刚才听得激动无比,忘记了自己在明朝独特的装扮了。
众人见到许凝姒的发型后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一个人说率先回过神来说:“姑娘可是……洋人?”
许凝姒说:“我是什么人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颗为了国家的心,都希望能够凭自己的努力,还我大明国一个太平盛世。”许凝姒说完才回过神来,想:还是苏州开放,也难怪,毕竟是沿海城市。想起日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许凝姒不禁感慨万千。
“哈哈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刚才那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很是高兴。
许凝姒说:“请问这位先生,您可曾听说过苏州城内的周顺昌先生?”
中年男子大惊:“在下即是周某,姑娘……可曾认识在下?”
许凝姒不好意思地说:“哦,不,只是……久仰大名而已。”许凝姒说着,心想:这周顺昌大概和自己父亲一般年纪吧?
周顺昌施礼道:“姑娘过奖,周某也不过是一个喜欢卖弄文采的俗人而已,谈不上什么大名的。”
许凝姒看周顺昌这么谦虚,微微一笑,一阵寒暄过后,和众人一起进了周顺昌的屋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顺昌交的,同样都是矢志报国之人。
许凝姒看着周顺昌简朴的居室,很感慨。
众人摆酒,开怀畅饮。
“今日做离别,他年再相会。”辞官的人名叫周起元,此时他起身准备告辞。
周顺昌笑了笑:“唉!周大人,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何不明日再行动身?”
周起元笑笑:“只怕会麻烦了景文兄。”
周顺昌连忙说:“怎么会麻烦我呢?”
周起元想想,也好。
许凝姒看着他们这番推脱,想:我该去找家客栈了。转身便走。
周顺昌说:“姑娘,您这是去往何处啊?”
许凝姒说:“时候不早了,我也不想打扰先生了。”
周顺昌说:“相比姑娘是刚到苏州,周某寒舍虽小,但还有空房,如若不嫌弃,今晚姑娘就在舍下休息如何?”
许凝姒还是信得过周顺昌的,而且,这样自己最起码还不用花钱了。
于是,许凝姒答应了。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发明围湖造田伟大工程,苏州还是名不虚传的“东方威尼斯”。许凝姒白天乘船在苏州河道上穿行,江南水乡很惬意。
虽然降温了,但是苏州的气温还是可以接受的。许凝姒觉得,在北京的时候,冬天不算很冷的。
但是到了苏州,许凝姒发觉自己错了。苏州的树还是绿的。
闲居一阵,到了传说中的很重要的历史时刻——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
为什么说这一年特别呢?因为东厂特务在这一年将周顺昌抓走了。
阳春三月,小草刚刚吐露新芽。本来就柔美无比的苏州城在此刻更显温柔可爱,像一位秀美可爱的妙龄少女。
然而一群人妖和一些正常雄性人类的来临,破坏了苏州的灵秀之气。
他们,也正是来抓周顺昌的。
一帮人涌进苏州衙门,要苏州的行政官带路抓人。
然后周顺昌被抓走了。
这群太监连门都不敲直接就给踹倒了。进屋之后不由分说绑了周顺昌就走。
周顺昌大呼:“你们是何方人士凭什么抓人?”
为首的一个太监很轻蔑地看了他一眼,掏出“圣旨”说:“好吧,给你看看为什么。东厂抓人,还用呈圣旨给你看吗?”
面对这群不讲理的人,周顺昌放声大笑:“哈哈哈!魏忠贤狗贼,你终于想起来对我下手了!你来吧,尽管来吧!以我的死,来诅咒你未来的命运!”
许凝姒在愤慨之余应该很庆幸一件事,庆幸自己当时不在。
如果当时她在周顺昌家,肯定会被一群不男不女的人一并带走。
但是她跑出去玩了……
等她想回家了,却突然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朝一个方向走去。
发生什么事了?许凝姒想着,跟着市民们走去。
终点站:苏州衙门。
许凝姒一拍脑门:坏了,我差点忘了,周顺昌好像就是在大概这个时候被抓的。
暴动……暴动就要开始了……许凝姒很激动,中国步入九十年代,就再没见过大规模暴乱了。除了少数民族企图分裂祖国领土,祖国境内还是十分平静的,欣欣向荣,国富民强,和谐与共,多好。
“你们为什么要抓周大人?你要多少钱我们给你,只求放了周大人!”几个市民苦苦哀求。
周顺昌早已辞官回乡,平日好打抱不平,在苏州名声很好,所以大家仍然称呼他为大人。
有一个家伙用阴阳怪气的声音说:“不送钱来,则周某途中不保,纵然是枉死,谁敢去告御状!”
众人听明白了,当时许凝姒真想上去狠狠胖揍一顿那个不知廉耻的家伙。话说,他的声音,就让人有狂扁欲。
一名长者缓缓地说:“哎呀,算了吧,这些京城里来的人,惹不起!万一把他们惹急了,别说救不了周大人,咱们自己也得搭进去。”
“不过,你们说这周大人怎么平白无故就触犯了王法呢?”
“他们当官儿的这些个是是非非,又怎么是咱们平头百姓能知道的?这世道,少说为妙!”
“当当当!”前方响起了敲锣声。
“各位父老乡亲,周大人平时待我们不薄,现在周大人有危难,我们怎能不报?你们说,是不是啊?”敲锣的人扯着嗓子喊。
“是!”众人齐声喊。
“那小人不才,现在就想,大家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凑点银两救救周大人如何?”
“好!好!”
其实,就凭那群狗,只怕要了钱他们也不会放人,而且就算放人,魏忠贤那里怎么担待?许凝姒想着,不过这话她也不想说,这群市民,说了不但听不懂,还得挨打。
父老乡亲们七拼八凑堆积了许多钱财,有人甚至把衣服卖了换钱来捐。许凝姒看了很感动,这群人没人都捐一两二两的,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数目了。
钱送来了,可是东厂的为首人物说:“就这点钱?还不够我们一顿饭钱呢!你们到底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嗯?还有没有当今圣上?”
许凝姒忍不住了,上去就想骂人。好几个人拦住她说:“算了吧算了吧。”许凝姒想了想,算了,自己本来就挺显眼的,别再造成事端。
第二天许凝姒一出门就愣住了。
街上空无一人。
这是去哪了?悄悄隔壁的门,出来一位中年妇女。许凝姒小心地问:“阿姨?这是怎么了?”
阿姨说:“孩子你又起来晚了吧?今天为了周大人能够被释放,大家到官府门口请愿去了!”
许凝姒大惊:“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我要快点过去的,阿姨您再见了!”说完转身就跑。
阿姨喊道:“孩子!你……”见许凝姒已经远去,很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孩子,这都是男人们的事情啊。”
许凝姒到了官府门口,看到了成群的苏州市民,这比看砍头都热闹。
“各位百姓,大家都散了吧!”许凝姒气喘吁吁地跑到这里,就听清了这一句话。
说话的是巡抚毛一鹭。
“不放了周大人我们决不走!”
“对!我们决不走!”人民群众声势浩大。
一个东厂宦官拔出刀来吆喝道:“反了你们这群贱民了!”
……
又一天无功而返。
第三天,东厂的队伍要走了。这天一大早,许凝姒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谁呀?”许凝姒揉揉眼睛,有点不大高兴。
“哦,姑娘初来乍到不认识在下吧?在下名叫王节,是本地的一个秀才。”外面的人说。
在这也没什么好怕的,现在周顺昌的事已经激起民愤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打砸抢之类的偷盗案件发生,不用怕陌生人。许凝姒想着,给来人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子。那男子说:“打扰姑娘清梦了!在下王节,今天周大人就要上路了,您看我们是不是……送送他,以表我们对他的敬意?”
许凝姒说:“一定一定,昨天都去晚了,今天可不能被落下了!”
王节笑笑:“好。”
听说昨天在自己赶到之前,市民们把对周顺昌表示不满的衙役一顿暴打,今天自己不能再错过良机了!
来到人山人海的衙门,许凝姒听到了如雷贯耳的喊叫声:“周大人是冤枉的!”
“周大人何罪之有?”
“周大人冤枉啊!请皇上明察!”
这时周顺昌出来了!周顺昌对着群众说:“各位父老乡亲,我这一去,也是为大家去打一个太平盛世!我周顺昌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死不足惜,况且是为了让魏忠贤那个狗贼今早倒台!得民心者可安百年,逆民心而为者,朝暮而中,又有什么好伤心的呢?魏忠贤时日不多了,大家都高兴起来吧!”
“呜呜……”市民们失声痛哭。
这时有人出来宣读圣旨。
圣旨读时,哭声一片,圣旨读完了,哭声更厉害了。至于圣旨读的是什么,许凝姒一个字也没听到。
王节走上前去问毛一鹭:“众怒不可犯,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毛一鹭向来胆小怕事,就哄劝王节:“嗯……这个……这个……我们也是奉旨办事没有办法啊!”王节听后十分愤怒:“奉旨办事?周大人平时作风端正大家都看在眼里,皇上凭什么无缘无故就要将他捉去?分明是有奸佞小人栽赃陷害!”
毛一鹭听后火气立刻上来了,他歇斯底里地咆哮着:“秀才读的是孔圣人的书,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圣旨所在,就是皇上所在,怎么敢聚众喧闹到如此地步!”其他秀才说:“岂只是当今皇上,大明王朝的二祖十宗都会公断的!我等在大人管教之下,万一来日做了官,不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拚死力争。大人如何教我们去奉承别人?”
毛一鹭本来就胆小,听到秀才们这番句句在理的话就吓得噤声了,巡抚御史徐吉见状便劝说道:“不要只管吵闹了,好好商量应付的办法!”秀才说:“那好,先放了周大人,你们现在就上书奏明皇上,请求他明察此事!”
外面人越聚越多,还有很多人跳上来大声哭闹,旁边的太监不耐烦了。
就听“当啷”一声,全场肃静。许凝姒往台上一看,原来是一个太监将镣铐摔在了地上。
那太监大声呵斥:“东厂抓人,尔等鼠辈!”
由于这句话,许凝姒判断出了这人的身份,文之炳,当时也是他亲自抓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
这时,从人群中跳出一个人来,大叫:“你说什么?这是东厂的指令?”
那文之炳带着盛气凌人的嘴脸叫嚷着:“割了你的舌头!东厂的命令又怎样?”
许凝姒也知道了这人是谁,当年明月在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中讲到,这人名叫颜佩伟。
颜佩伟大怒:“哼!我当时皇上的旨意,原来是狗宦官在抓人!诸位,上啊!”说罢,抓着文之炳就打。
旁边的士兵们见状拔出刀来,想吓唬吓唬这个胆大包天的贱民。
但是他们忘了,这是在苏州。
于是,他们的骄纵造成了他们一生的阴影。
暴动开始了!
这群封建统治者最看不起的贱民,在这个时候彰显了他们无穷的力量。蚂蚁虽小,但是一个家族团结起来,能搬运比他们大数十倍的虫子。普天之下,人民为贵。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过这个理论,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坐上龙椅,就会把这句话忘得一干二净。
还是21世纪先进!许凝姒想。
在言论上表现最好的,应该属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挤不进来的人,脱了鞋朝里面扔。
见人民群众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殴打,许凝姒也不等了,跳上去随便抓着一个特务就打,打完了,她看旁边那个好像就是昨天动刀的,就冲过去把他一把踹倒脚底下,使劲踩啊踩,有人参与进来,只一会儿,那家伙就被踩死了。
毛一鹭见状,迅速躲了起来,还好没有人注意他。
东厂特务们见大事不妙,仓皇鼠窜,有人逃入民宅,有人跳进厕所,还有人爬到了房梁上。
毛主席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老百姓们团结地想出了很省事的方法。
毛主席还说过:“人多力量大。”老百姓们凭借力量大把房梁都踹倒了。
许凝姒从来都没有打过人,突然觉得打人是这么爽快。
一阵混乱过后,特务们死的死,伤的伤。
这时又有一批东厂特务走了过来,大家见了就冲过去要打。
不过这批特务没有上一批那么听话,他们见势不妙,转身就跑。
许凝姒明白了,他们是去抓黄尊素的,黄尊素住在余姚,这群人必须路过苏州。
见他们还算识相,人民群众还算满意。大家收拾收拾东西准备撤退了。
但是有人不满意,有人说:“巡抚大人在哪里?”
群众反应过来:“是呀,怎么忘了巡抚了?”
其实毛一鹭是无辜的,许凝姒想。许凝姒也知道毛一鹭躲在粪坑里,不过人家也没什么错误,就不告诉这帮百姓了。
后来听说陈文瑞出面把大家劝回去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大人,这是……”史安大惑不解地问史可法。
史可法说:“史安,你看到什么东西了吗?”
史安很是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史安什么也没看见。”
“唉,我也什么都没看见。”然后史可法挥挥手,示意史安跟他进去。
史安提心吊胆地拎着棍子跟史可法一起走了进去,两人小心翼翼地到处乱翻。
“大人,您可……”
史可法叹道:“唉,别提了,什么都没有,你发现什么了吗?”
“史安也什么都没发现,许姑娘的所有行李都不见了,这屋子就好像从来没有人住过一样。”
史可法低下头去,半晌缓缓地说:“这样也好……”
从史可法家跑出来,许凝姒一直披着隐身衣在大街上闲逛,她不敢摘掉隐身衣,因为自己连个影儿都没留,史可法绝不会相信她是死掉了,而且,自己这幅打扮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市井,肯定会吓到良好市民,然后再惊动官府……虽然这个时期的官府根本不管事,可是……
算了算了吧,先想想该怎么办,得想个办法伪装自己,也不能去剃成秃子,一是自己不忍心破坏自己引以为傲的发型,再者身为女孩子还是不愿意当一个光头的。
好像走投无路了,但是许凝姒聪明啊,要不然怎么学的大学物理呢?她想起了以前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侠客。嗯……有办法了!
许凝姒来到一家服装店,当然为了防止吓到别人,她把外套脱下来披在头上。
“诶,这位客官里边儿请!客官,你需要点什么?”热情的店主一见许凝姒迈进屋就迎了上来。
“嗯……先生,请问你们这里有夜行服吗?”
“嗯?夜行服?客官,莫非您是做特殊买卖的?我们这里可不提供行家的服装,那都是自己做的。”
“嗯……什么是特殊买卖啊?”许凝姒大惑不解。
那店主见状笑道:“哦,看来小人误会客官了,小人这里只做小本买卖。不知姑娘要那些贼人穿的衣服做什么?”
许凝姒不好意思地笑笑:“嗯……那好吧先生,我告诉你,不过您可别被我吓到。”
“客官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店主面露困惑之情。
许凝姒拿下了头上的外套,店主顿时惊恐无比,许凝姒着急地说:“先生,我之前提醒过您了。”
店主因为许凝姒事先提醒,情绪很快缓和下来了。他问:“敢问客官何方人士?打扮怎么这么怪异?”
许凝姒想:我可不能说我是未来世界的人。然后她随口编道:“嗯……我是洋人。”反正自己和洋人也挺像的,就这么叫了。
店主恍然大悟,随即笑道:“难怪难怪,那客官要夜行服做什么?”
许凝姒说:“这不是怕吓到人嘛!”
店主笑道:“小人明白。不过夜行服小人这里没有,黑色的袍子倒是有一件,至于这斗篷嘛……小人倒是可以为客官做一件。”
许凝姒笑道:“那麻烦先生了,请问这斗篷多长时间能做好?”
店主笑道:“不急不急,小人这里有现成的器具,只等一刻便好。”说罢走进了后堂。
许凝姒想:一刻?这么快?
翻翻身上的包袱,许凝姒找到了走之前院士们给她准备的仿制的明朝银元宝,教授告诉她,那银元宝事先已经打成了碎块,需要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敲就可以掉下来了。一共五十两,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许凝姒不敢当着店主的面取出,防止自身难保。
许凝姒刚取出银块放进口袋里,店主捧着做好的服装笑盈盈地走出来了:“客官您看做好了。”
“一共多少钱?”
“哦,不多,五两就好。”
“那……这些您看够吗?”
店主一看是金块,拿过去看了看,还放在嘴里咬一咬:“嗯,好的,这衣服是给您的,客官您拿好。以后有需要就来找小人,肯定让您满意!”
许凝姒嘴上答应着:“好,好,一定,一定!”转身走了出去。
店主望着她的背影想着:洋人?看她的脸怎么都不像洋人……
速度地换上夜行服后,百无聊赖地在大街上走着,许凝姒便想好要去哪了。
“对,就去苏州,左光斗刚死不久,苏州肯定是要闹事的。”许凝姒想着,史书记载,张浦的《五人墓碑记》写于公元1628年,记载的就是这件很悲壮的事。
在城门口的一堆马车队伍旁,许凝姒看着一个躺在马车旁边的慵懒的人。
那人发觉旁边有人,便缓缓睁开眼睛,见到许凝姒立刻打起了精神,堆满了笑脸:“呦,客官您这是要去哪呀?”旁边的车夫一听都醒了,大家一齐看着许凝姒。
许凝姒支支吾吾地问:“额……请问到苏州可以吗?”
那人听后兴致更浓了:“嘿!拉,拉!”
说罢许凝姒坐上马车,那车慢慢开走了。
马车一路颠簸,许凝姒觉得很难受。原来家住在中关园附近,离单位不是很远,每天步行上班,有时外出基本不坐公交地铁,都是搭出租车,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晃悠过,感觉像在坐碰碰车。车行在市区平坦的大路上还好,要是遇到荒郊野林,那许凝姒可有罪受了!
车到苏州,已经接近黑夜,付了车钱,许凝姒便开始欣赏苏州的街市。据说早在宋朝的时候江南一带就已经出现夜市了。自魏晋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南移,而属苏杭一带极为繁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之繁华。
真是名不虚传!许凝姒感叹着,这里根本没有戒严之说。中国虽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曾经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形成年代,有人说是北宋,还有人说可以上溯到唐朝,但是目前学术界最为欢迎的说法,是形成于明朝末年,据史料记载,那时苏州已经出现了雇佣制度和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场。
许凝姒想着,是不是该找家客栈住下呢?
正寻思着,突然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一名男子的痛骂声:“他魏忠贤,有什么德行?祸国殃民,专权乱政!仗着自己对当今圣上有教导之恩,矫旨乱权,蒙蔽圣听!今日周大人弃官而走,正是我等的楷模!那狗贼听信妇人之言,结党营私,排斥东林党人,如此败坏纲纪之事,成何体统!置当今圣上于何地?”
“啪!啪!啪!”只听得一阵掌声。
有人惊恐万分地说:“这……难道是阉党的爪牙来捉拿我们了?”
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大喝:“不怕,魏狗贼再猖狂,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大不了就是一死!没什么好恐惧的!”
这时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说得好!说得好!魏忠贤不过是个宦官,勾结皇上乳母客氏,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大肆屠杀正直之士,凡是心中有点良知的人都已对他深表不满,天下贤士,谁不想尽早斩此恶贼,还我大明朝一个清平世界?诸位莫怕,我不是阉党之人。”许凝姒说着,便摘下了隐身衣,刚才听得激动无比,忘记了自己在明朝独特的装扮了。
众人见到许凝姒的发型后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一个人说率先回过神来说:“姑娘可是……洋人?”
许凝姒说:“我是什么人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颗为了国家的心,都希望能够凭自己的努力,还我大明国一个太平盛世。”许凝姒说完才回过神来,想:还是苏州开放,也难怪,毕竟是沿海城市。想起日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许凝姒不禁感慨万千。
“哈哈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刚才那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很是高兴。
许凝姒说:“请问这位先生,您可曾听说过苏州城内的周顺昌先生?”
中年男子大惊:“在下即是周某,姑娘……可曾认识在下?”
许凝姒不好意思地说:“哦,不,只是……久仰大名而已。”许凝姒说着,心想:这周顺昌大概和自己父亲一般年纪吧?
周顺昌施礼道:“姑娘过奖,周某也不过是一个喜欢卖弄文采的俗人而已,谈不上什么大名的。”
许凝姒看周顺昌这么谦虚,微微一笑,一阵寒暄过后,和众人一起进了周顺昌的屋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顺昌交的,同样都是矢志报国之人。
许凝姒看着周顺昌简朴的居室,很感慨。
众人摆酒,开怀畅饮。
“今日做离别,他年再相会。”辞官的人名叫周起元,此时他起身准备告辞。
周顺昌笑了笑:“唉!周大人,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何不明日再行动身?”
周起元笑笑:“只怕会麻烦了景文兄。”
周顺昌连忙说:“怎么会麻烦我呢?”
周起元想想,也好。
许凝姒看着他们这番推脱,想:我该去找家客栈了。转身便走。
周顺昌说:“姑娘,您这是去往何处啊?”
许凝姒说:“时候不早了,我也不想打扰先生了。”
周顺昌说:“相比姑娘是刚到苏州,周某寒舍虽小,但还有空房,如若不嫌弃,今晚姑娘就在舍下休息如何?”
许凝姒还是信得过周顺昌的,而且,这样自己最起码还不用花钱了。
于是,许凝姒答应了。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发明围湖造田伟大工程,苏州还是名不虚传的“东方威尼斯”。许凝姒白天乘船在苏州河道上穿行,江南水乡很惬意。
虽然降温了,但是苏州的气温还是可以接受的。许凝姒觉得,在北京的时候,冬天不算很冷的。
但是到了苏州,许凝姒发觉自己错了。苏州的树还是绿的。
闲居一阵,到了传说中的很重要的历史时刻——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
为什么说这一年特别呢?因为东厂特务在这一年将周顺昌抓走了。
阳春三月,小草刚刚吐露新芽。本来就柔美无比的苏州城在此刻更显温柔可爱,像一位秀美可爱的妙龄少女。
然而一群人妖和一些正常雄性人类的来临,破坏了苏州的灵秀之气。
他们,也正是来抓周顺昌的。
一帮人涌进苏州衙门,要苏州的行政官带路抓人。
然后周顺昌被抓走了。
这群太监连门都不敲直接就给踹倒了。进屋之后不由分说绑了周顺昌就走。
周顺昌大呼:“你们是何方人士凭什么抓人?”
为首的一个太监很轻蔑地看了他一眼,掏出“圣旨”说:“好吧,给你看看为什么。东厂抓人,还用呈圣旨给你看吗?”
面对这群不讲理的人,周顺昌放声大笑:“哈哈哈!魏忠贤狗贼,你终于想起来对我下手了!你来吧,尽管来吧!以我的死,来诅咒你未来的命运!”
许凝姒在愤慨之余应该很庆幸一件事,庆幸自己当时不在。
如果当时她在周顺昌家,肯定会被一群不男不女的人一并带走。
但是她跑出去玩了……
等她想回家了,却突然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朝一个方向走去。
发生什么事了?许凝姒想着,跟着市民们走去。
终点站:苏州衙门。
许凝姒一拍脑门:坏了,我差点忘了,周顺昌好像就是在大概这个时候被抓的。
暴动……暴动就要开始了……许凝姒很激动,中国步入九十年代,就再没见过大规模暴乱了。除了少数民族企图分裂祖国领土,祖国境内还是十分平静的,欣欣向荣,国富民强,和谐与共,多好。
“你们为什么要抓周大人?你要多少钱我们给你,只求放了周大人!”几个市民苦苦哀求。
周顺昌早已辞官回乡,平日好打抱不平,在苏州名声很好,所以大家仍然称呼他为大人。
有一个家伙用阴阳怪气的声音说:“不送钱来,则周某途中不保,纵然是枉死,谁敢去告御状!”
众人听明白了,当时许凝姒真想上去狠狠胖揍一顿那个不知廉耻的家伙。话说,他的声音,就让人有狂扁欲。
一名长者缓缓地说:“哎呀,算了吧,这些京城里来的人,惹不起!万一把他们惹急了,别说救不了周大人,咱们自己也得搭进去。”
“不过,你们说这周大人怎么平白无故就触犯了王法呢?”
“他们当官儿的这些个是是非非,又怎么是咱们平头百姓能知道的?这世道,少说为妙!”
“当当当!”前方响起了敲锣声。
“各位父老乡亲,周大人平时待我们不薄,现在周大人有危难,我们怎能不报?你们说,是不是啊?”敲锣的人扯着嗓子喊。
“是!”众人齐声喊。
“那小人不才,现在就想,大家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凑点银两救救周大人如何?”
“好!好!”
其实,就凭那群狗,只怕要了钱他们也不会放人,而且就算放人,魏忠贤那里怎么担待?许凝姒想着,不过这话她也不想说,这群市民,说了不但听不懂,还得挨打。
父老乡亲们七拼八凑堆积了许多钱财,有人甚至把衣服卖了换钱来捐。许凝姒看了很感动,这群人没人都捐一两二两的,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数目了。
钱送来了,可是东厂的为首人物说:“就这点钱?还不够我们一顿饭钱呢!你们到底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嗯?还有没有当今圣上?”
许凝姒忍不住了,上去就想骂人。好几个人拦住她说:“算了吧算了吧。”许凝姒想了想,算了,自己本来就挺显眼的,别再造成事端。
第二天许凝姒一出门就愣住了。
街上空无一人。
这是去哪了?悄悄隔壁的门,出来一位中年妇女。许凝姒小心地问:“阿姨?这是怎么了?”
阿姨说:“孩子你又起来晚了吧?今天为了周大人能够被释放,大家到官府门口请愿去了!”
许凝姒大惊:“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我要快点过去的,阿姨您再见了!”说完转身就跑。
阿姨喊道:“孩子!你……”见许凝姒已经远去,很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孩子,这都是男人们的事情啊。”
许凝姒到了官府门口,看到了成群的苏州市民,这比看砍头都热闹。
“各位百姓,大家都散了吧!”许凝姒气喘吁吁地跑到这里,就听清了这一句话。
说话的是巡抚毛一鹭。
“不放了周大人我们决不走!”
“对!我们决不走!”人民群众声势浩大。
一个东厂宦官拔出刀来吆喝道:“反了你们这群贱民了!”
……
又一天无功而返。
第三天,东厂的队伍要走了。这天一大早,许凝姒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谁呀?”许凝姒揉揉眼睛,有点不大高兴。
“哦,姑娘初来乍到不认识在下吧?在下名叫王节,是本地的一个秀才。”外面的人说。
在这也没什么好怕的,现在周顺昌的事已经激起民愤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打砸抢之类的偷盗案件发生,不用怕陌生人。许凝姒想着,给来人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子。那男子说:“打扰姑娘清梦了!在下王节,今天周大人就要上路了,您看我们是不是……送送他,以表我们对他的敬意?”
许凝姒说:“一定一定,昨天都去晚了,今天可不能被落下了!”
王节笑笑:“好。”
听说昨天在自己赶到之前,市民们把对周顺昌表示不满的衙役一顿暴打,今天自己不能再错过良机了!
来到人山人海的衙门,许凝姒听到了如雷贯耳的喊叫声:“周大人是冤枉的!”
“周大人何罪之有?”
“周大人冤枉啊!请皇上明察!”
这时周顺昌出来了!周顺昌对着群众说:“各位父老乡亲,我这一去,也是为大家去打一个太平盛世!我周顺昌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死不足惜,况且是为了让魏忠贤那个狗贼今早倒台!得民心者可安百年,逆民心而为者,朝暮而中,又有什么好伤心的呢?魏忠贤时日不多了,大家都高兴起来吧!”
“呜呜……”市民们失声痛哭。
这时有人出来宣读圣旨。
圣旨读时,哭声一片,圣旨读完了,哭声更厉害了。至于圣旨读的是什么,许凝姒一个字也没听到。
王节走上前去问毛一鹭:“众怒不可犯,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毛一鹭向来胆小怕事,就哄劝王节:“嗯……这个……这个……我们也是奉旨办事没有办法啊!”王节听后十分愤怒:“奉旨办事?周大人平时作风端正大家都看在眼里,皇上凭什么无缘无故就要将他捉去?分明是有奸佞小人栽赃陷害!”
毛一鹭听后火气立刻上来了,他歇斯底里地咆哮着:“秀才读的是孔圣人的书,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圣旨所在,就是皇上所在,怎么敢聚众喧闹到如此地步!”其他秀才说:“岂只是当今皇上,大明王朝的二祖十宗都会公断的!我等在大人管教之下,万一来日做了官,不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拚死力争。大人如何教我们去奉承别人?”
毛一鹭本来就胆小,听到秀才们这番句句在理的话就吓得噤声了,巡抚御史徐吉见状便劝说道:“不要只管吵闹了,好好商量应付的办法!”秀才说:“那好,先放了周大人,你们现在就上书奏明皇上,请求他明察此事!”
外面人越聚越多,还有很多人跳上来大声哭闹,旁边的太监不耐烦了。
就听“当啷”一声,全场肃静。许凝姒往台上一看,原来是一个太监将镣铐摔在了地上。
那太监大声呵斥:“东厂抓人,尔等鼠辈!”
由于这句话,许凝姒判断出了这人的身份,文之炳,当时也是他亲自抓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
这时,从人群中跳出一个人来,大叫:“你说什么?这是东厂的指令?”
那文之炳带着盛气凌人的嘴脸叫嚷着:“割了你的舌头!东厂的命令又怎样?”
许凝姒也知道了这人是谁,当年明月在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中讲到,这人名叫颜佩伟。
颜佩伟大怒:“哼!我当时皇上的旨意,原来是狗宦官在抓人!诸位,上啊!”说罢,抓着文之炳就打。
旁边的士兵们见状拔出刀来,想吓唬吓唬这个胆大包天的贱民。
但是他们忘了,这是在苏州。
于是,他们的骄纵造成了他们一生的阴影。
暴动开始了!
这群封建统治者最看不起的贱民,在这个时候彰显了他们无穷的力量。蚂蚁虽小,但是一个家族团结起来,能搬运比他们大数十倍的虫子。普天之下,人民为贵。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过这个理论,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坐上龙椅,就会把这句话忘得一干二净。
还是21世纪先进!许凝姒想。
在言论上表现最好的,应该属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挤不进来的人,脱了鞋朝里面扔。
见人民群众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殴打,许凝姒也不等了,跳上去随便抓着一个特务就打,打完了,她看旁边那个好像就是昨天动刀的,就冲过去把他一把踹倒脚底下,使劲踩啊踩,有人参与进来,只一会儿,那家伙就被踩死了。
毛一鹭见状,迅速躲了起来,还好没有人注意他。
东厂特务们见大事不妙,仓皇鼠窜,有人逃入民宅,有人跳进厕所,还有人爬到了房梁上。
毛主席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老百姓们团结地想出了很省事的方法。
毛主席还说过:“人多力量大。”老百姓们凭借力量大把房梁都踹倒了。
许凝姒从来都没有打过人,突然觉得打人是这么爽快。
一阵混乱过后,特务们死的死,伤的伤。
这时又有一批东厂特务走了过来,大家见了就冲过去要打。
不过这批特务没有上一批那么听话,他们见势不妙,转身就跑。
许凝姒明白了,他们是去抓黄尊素的,黄尊素住在余姚,这群人必须路过苏州。
见他们还算识相,人民群众还算满意。大家收拾收拾东西准备撤退了。
但是有人不满意,有人说:“巡抚大人在哪里?”
群众反应过来:“是呀,怎么忘了巡抚了?”
其实毛一鹭是无辜的,许凝姒想。许凝姒也知道毛一鹭躲在粪坑里,不过人家也没什么错误,就不告诉这帮百姓了。
后来听说陈文瑞出面把大家劝回去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