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个性发展和创造教育思想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教育思想
一、 蔡元培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
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蔡元培推崇教育中的自然和个性发展,提出应使不同个性的学生按照其应有的方向生长,这种宽容的教育方针使各类学生可以得以充分发展,而不是受到压制。另外,蔡元培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技术和先进的思想,提倡一种开放的教育,向学生提供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囿于有限的发展空间。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而传统的教育习惯于用权威、纪律等强制力量把学生约束起来,以避免管理上的困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压抑了人的自然本性,无视人的个性特性。以牺牲人性的自由发展为代价所换来的“尖子生”充其量不过是应试的能手、考试的机器。按照正常的学习规律来说,知识获取的越多,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恰恰相反,低年级的学生尚能思维,尚且有问题可问,可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在人的头脑中消亡了,厌学情绪高涨。教育非但没有促进人的发展,反而成了一种异化的力量,令人望而生畏。
2、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客观上为新文化的传播开启了方便之门,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学术大繁荣,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蔡元培相信,自由探讨的气氛和学术交流的习惯可以为人之创造潜力的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舞台和环境。他认为,一切创造力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场所,需要从周围环境中汲取新的创造的力量。
蔡元培相信,通过各种思想的交锋,各学派可以自成一家,以避免各学术思想之间由于各种政治的原因相互压制,这样也不利于整个学术场域的繁荣。另外,如果没有各学术之间的争鸣,就会减少发现问题的机会,缺少反思的场景,就发现不了自身的缺陷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如果没有学术争鸣,很难发现有思想见地的专业人才。基于繁荣学术的需要,蔡元培在北大设置了研究所,他指出,大学不仅是教学的场所,还必须开展学术研究。这虽然比德国晚100多年,但在中国还是首创。他的各种做法很快被国内各个大学所效仿,为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3、教师要有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素质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为教师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主的环境,给他们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育人的工具,无自我意识地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去从事职业活动,缺少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缺乏自我塑造的主动性。试想,这种教师怎么会培养出主动、全面发展的人来呢?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启示,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给教师说话的机会和权利了吗?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教师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吗?更多的时候,教师为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承担了他们不该承担的责任,而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自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只是流于口号。因此,素质教育要想使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必须首先解放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
二、胡适重视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
教育对象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则其创新就有了可靠的前提,在“未然”的社会中就势必会“左右逢源”。 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全面完善?胡适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极具前瞻性的方案。
1、 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个性的发展。
针对教育对象选科和择业的动因,胡适指出:“选科与将来的职业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社会的需要,一个是我配干什么?这两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比第一个更重要”。胡适接着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果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放弃个人兴之所近,成功的往往很少,故‘社会需要’的标准应在其次,个人兴之所近,力之所能最重要。青年学生在选择学科时,切不要太迁就社会需要。”请注意,胡适在此用了一个贬义词“迎合”,这实际说的是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即教育具有超功利性。
教育的超功利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胡适指出:“要注重训练学生本能天才的发展,使他的知识能力有创造性,能应付新的问题,新的环境,我认为一切教育都应该如此,决不能为某种环境、某种家庭去设想。”显然,胡适注意到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胡适看来,“本能天才的发展”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要义,是教育对象“知识能力”具有“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有了创造性,教育对象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化被动为主动,从而真正成才。
2、 教育要重“学力”而非“学历”
既然教育不能“物化”,不能“异化”,那么理想的教育则是超功利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典型地体现为对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的重视。这里所说的个性心理结构包括能力、兴趣、创造性等。教育对象不必只求拿到一张文凭,更不能以一纸文凭为唯一“敲门砖”。胡适认为:“今日许多青年做出假文凭的犯罪行为,政府的硬性制度应该负一大部分的责任,现在的制度若不改变,若不许‘同等学力’的人受考试,那就是政府引诱青年犯罪,假文凭是不会减少的。”需要注意的是,胡适这里所说的是“学力”,而非“学历”,显然,胡适在此强调的是: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是作为形式的“文凭”,能力或素质才是衡量和选拔人才的真正标准。
胡适所说的“学力”并不仅仅是死读书的能力,它还包括能力赖以形成的环境(含人格等)相应环境中所形成的非智力因素。胡适指出:“既来求学,须知学不完全靠课本,一切家庭、习惯、社会、风俗、政治、组织、人情、人物,都是时时在在可以供我们学的。若在庆应,就应该研究庆应六十年的历史,并应该研究创办人的人格。若在早稻田,就应该研究大隈的传记。”这些看法至少在理论上有助于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是一种超功利的素质教育观。
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训练学生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实际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生活的一代新人。
胡适十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工具的能力,认为青年学生要想将来有大成就,于社会有大贡献,求学时代便应该注重“工具”的能力培养。在一次对中学校长谈话时,他表示不赞成中学课程太繁琐,而应该突出“工具”的训练。第一种工具无疑是语言文字,他告诫青年,在青年时期没有把语言文字这一关过好,以后势必会遇到学问上事业上的大障碍,过了青年时期,就很难学好并掌握外国语。第二种工具是科学的基本知识,他告诫学生“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钥匙,如果不能把这个重要的钥匙——数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等,在中学时期学好,则不能求得新的知识。所以中学时期最重要,是把这些基本知识弄好。”(《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在胡适看来,凡是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的知识进而获取新的能力的东西,都具有“工具”的意义。他劝告学生一方面必须学会熟练运用各种基本工具,另一方面,在每一学习领域中,都要善于从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所学的课程,看待学习的内容,提高兴趣,加深领会的程度。这无疑是引导学生步入自觉的求知境界的有效手段,这可贵的教育经验是历久而弥鲜的。
3、胡适不提倡死读书,反对注入式。
胡适明确指出:“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对此,胡适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无论读什么书总要多配几副好眼镜。”即“博”是“精”的前提,胡适进而把“精”而不“博”的人形象地比喻为“一根旗杆”,把“博”而不“精”的人比喻为“一张很大薄纸”,并且正确地指出:“两种人都是没有什么大影响,为个人计,也很少有乐趣。”
一是学生养成主动求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关于人才培养和学校具体的读书求知,他要求学生既要“博”又要“精”,所谓“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他认为旧教育的那种“注入式的教授,自不容于当代的新潮流”。他教导学生养成主动求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用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用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用别人的头脑当自己的头脑”。他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四种手段:一、注重自修。教员在讲堂上只作必要的解释补充与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等等。二、讨论和竞赛。学生自己预备,自己操作,教员稍后指导。三、讲演和辩论。因为“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四、比较和批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内容的比较与表现形态的比较(外国的与中国的、古代的与现代的),让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选择与学问批评。胡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投入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与手段无疑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在今天仍不失参考价值。
4、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训练,而这种训练越早进行越好,越严格越好。
良好习惯既包括人格修养的习惯,也包括读书求学的习惯。所谓培养即是指品性学养两方面的陶冶与训练。1929年,胡适给在苏州读书的只有十岁的长子写的信中,反映出这种陶冶与训练的原则与方法。他告诫儿子,做人一要“独立”:“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事自己,这是独立生活。……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二要“合群”:“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三要“有志气”:“你要知道,世上比你聪明的人多的很,你若不用功,成绩一定落后。”因此要有志气,“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里,千万不要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四要“谦虚”:“无论你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无论你的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关于读书求学的习惯,胡适创造性地并多次反复强调“勤、谨、和、缓”四个字。这四个字胡适分别作了说明,第一,勤。即是不偷懒,眼、耳、手脚都要勤。第二,谨。就是不苟且,不拆滥污。谨可以说是恭敬的“敬”,即郑重做事;也可以说是“小心求证”的“小心”二字。“所以,谨就是把事情看得严谨,神圣。”第三,和。就是虚心,不武断,对待学问要心平气和,虚怀冷静。胡适引用赫胥黎的话:“科学好象教训我们:你最好站在事实的面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要愿意抛弃一切先人的成见,要谦虚的跟着事实走,不管它带你到什么危险的境地去。”这就是和。第四,缓。就是不急躁,凡是证据不充分或不满意的时候,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去找新材料。胡适认为“缓字很重要。如果不能缓,也就不肯谨,不肯勤,不肯和了。”(《治学方法》)这个读书治学良好习惯的四字诀,胡适终生宣扬不遣余力,于今仍使人受益不浅。
胡适一贯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他对于学生素养的期望值很高。胡适的教育理论包括认识观念与实践提倡,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局限,许多是行不通的。但他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审慎思考以及实际上做出的历史贡献,仍有其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胡适教育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教育是超功利的。胡适这些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在批判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小心地实践。
三、徐特立的教育科学思想
1、科学为国力之灵魂。
推行素质教育,实质是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人民文化和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关键。徐特立提出,“科学和技术是国力主要因素之一。它具体表现在国防上、经济建设上,同时对于政权能否集中也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为指示器。因此,我们怎样来把握科学也就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因素。”“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这里所说的“社会发展标志”是什么呢?显然是指“生产力”而言,意即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这与邓小平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具有的教育科学观。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观点,而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他说:“理论本身不是教条,只有阉割理论中的生命才成为教条,如果反教条而忽视理论,也必然陷入教条的深坑中。”他主张理论工作者要与实际工作结合,“我们反对教条主义是要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实践而学理论”,“从实践纠正理论、发扬理论,则理论不是教条”,“不是党八股而是行动的指针。”正由于徐特立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到方法,回答了我国教育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把它上升到真正科学的形态,从而使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他在教育实践中,主张多条道路办教育,要随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逐步实现教育的正规化。他强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科学分析,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说服教育和引导,反对简单粗暴惩戒的做法。他强调教育首先是塑造人,教育要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他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地阐明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识与科学、教与学诸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了各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2、徐特立“内外两力”的教育原理
徐特立认为:“教者校也,是外来的东西;育者养也,是内发的东西”,“教与育是内外两力”。外力“教”要通过内力“育”才能起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发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德,锻炼人的体魄。无论内力还是外力,都排斥惰性,主要靠自觉。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出一代新人。教师是领导者,教室里讲课,固然应该讲得明白透彻,使学生容易理解;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如批改学生作文,要善于因势利导,要善于就学生的原作做必要的修改;如果只凭教师的主观成见,涂抹太多,就会挫伤学生作文的兴趣,甚至使他们不知如何着手。”
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徐特立的“经师”、“人师”合一的教师观是值得借鉴的。中国自古以来,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书本知识的,会读古来的经书,只拿经书的书本去教学生,名为“经师”。另一种是注意教学生做一个模范的人,这样的教师称作“人师”。“教员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因为学生的生活问题,有教员指导其解决,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时就能给学生以知识,并把当时学来的知识用来指导学生当时的行动。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学生是经师又是人师。”经师是教知识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教学素质和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此,徐特立提出了科学教学的五项基本原理和教学的五个基本过程,以及教和学的一系列方法、要领。在谈到教师教导学生学习的要领时,他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钥匙问题,整个的教育学习也是钥匙问题、工具问题。不是给他们成品,替他们把门打开;要给他工具,让他自己去生产;给他钥匙,让他自己去开门。”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身教重于言教”的优秀传统,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是一个“身教主义者”。教师应“以身示范,以为儿童之表率,最为重要,此在初学年尤然。故教师自慎其言行而以身作则。”
研究、运用、发展“内外两力”的基本原理,就是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改进并完善教育方式方法的根本原则。研究和学习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尽快充实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推行素质教育,使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叶圣陶的指导性学习原则和李大钊的创造教育思想。
1、叶圣陶的指导性原则
叶圣陶教育的原则是“导”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会学”上下功夫,而不是“全盘授予”“听会””“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的依赖性。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达到不指点,不讲说。好比牵着手走路,随时准备放手。。。。。。”叶圣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用自己的头脑求答案,要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引导、提示、点拨、点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2、李大钊的创新教育思想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1999年度报告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激增,人们越来越发现创造力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早在30年代,陶行知就较系统地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指出,儿童先天具有一种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但文化上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人的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呆头呆脑”病,这两种“病”是指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呆板无活力,缺乏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于是他20世纪30年代初期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的思想,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假使我们给小孩子自由行动,我相信千百孩子之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①他认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②为了实现创造教育的理想,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它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创造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在目前素质教育进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创新,必须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内容和管理制度上做相应的调整,以使儿童得到自由和解放,否则,创新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到实处。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 蔡元培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
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蔡元培推崇教育中的自然和个性发展,提出应使不同个性的学生按照其应有的方向生长,这种宽容的教育方针使各类学生可以得以充分发展,而不是受到压制。另外,蔡元培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技术和先进的思想,提倡一种开放的教育,向学生提供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囿于有限的发展空间。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而传统的教育习惯于用权威、纪律等强制力量把学生约束起来,以避免管理上的困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压抑了人的自然本性,无视人的个性特性。以牺牲人性的自由发展为代价所换来的“尖子生”充其量不过是应试的能手、考试的机器。按照正常的学习规律来说,知识获取的越多,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恰恰相反,低年级的学生尚能思维,尚且有问题可问,可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在人的头脑中消亡了,厌学情绪高涨。教育非但没有促进人的发展,反而成了一种异化的力量,令人望而生畏。
2、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客观上为新文化的传播开启了方便之门,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学术大繁荣,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蔡元培相信,自由探讨的气氛和学术交流的习惯可以为人之创造潜力的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舞台和环境。他认为,一切创造力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场所,需要从周围环境中汲取新的创造的力量。
蔡元培相信,通过各种思想的交锋,各学派可以自成一家,以避免各学术思想之间由于各种政治的原因相互压制,这样也不利于整个学术场域的繁荣。另外,如果没有各学术之间的争鸣,就会减少发现问题的机会,缺少反思的场景,就发现不了自身的缺陷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如果没有学术争鸣,很难发现有思想见地的专业人才。基于繁荣学术的需要,蔡元培在北大设置了研究所,他指出,大学不仅是教学的场所,还必须开展学术研究。这虽然比德国晚100多年,但在中国还是首创。他的各种做法很快被国内各个大学所效仿,为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3、教师要有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素质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为教师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主的环境,给他们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育人的工具,无自我意识地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去从事职业活动,缺少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缺乏自我塑造的主动性。试想,这种教师怎么会培养出主动、全面发展的人来呢?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启示,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给教师说话的机会和权利了吗?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教师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吗?更多的时候,教师为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承担了他们不该承担的责任,而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自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只是流于口号。因此,素质教育要想使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必须首先解放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
二、胡适重视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
教育对象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则其创新就有了可靠的前提,在“未然”的社会中就势必会“左右逢源”。 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全面完善?胡适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极具前瞻性的方案。
1、 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个性的发展。
针对教育对象选科和择业的动因,胡适指出:“选科与将来的职业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社会的需要,一个是我配干什么?这两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比第一个更重要”。胡适接着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果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放弃个人兴之所近,成功的往往很少,故‘社会需要’的标准应在其次,个人兴之所近,力之所能最重要。青年学生在选择学科时,切不要太迁就社会需要。”请注意,胡适在此用了一个贬义词“迎合”,这实际说的是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即教育具有超功利性。
教育的超功利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胡适指出:“要注重训练学生本能天才的发展,使他的知识能力有创造性,能应付新的问题,新的环境,我认为一切教育都应该如此,决不能为某种环境、某种家庭去设想。”显然,胡适注意到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胡适看来,“本能天才的发展”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要义,是教育对象“知识能力”具有“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有了创造性,教育对象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化被动为主动,从而真正成才。
2、 教育要重“学力”而非“学历”
既然教育不能“物化”,不能“异化”,那么理想的教育则是超功利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典型地体现为对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的重视。这里所说的个性心理结构包括能力、兴趣、创造性等。教育对象不必只求拿到一张文凭,更不能以一纸文凭为唯一“敲门砖”。胡适认为:“今日许多青年做出假文凭的犯罪行为,政府的硬性制度应该负一大部分的责任,现在的制度若不改变,若不许‘同等学力’的人受考试,那就是政府引诱青年犯罪,假文凭是不会减少的。”需要注意的是,胡适这里所说的是“学力”,而非“学历”,显然,胡适在此强调的是: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是作为形式的“文凭”,能力或素质才是衡量和选拔人才的真正标准。
胡适所说的“学力”并不仅仅是死读书的能力,它还包括能力赖以形成的环境(含人格等)相应环境中所形成的非智力因素。胡适指出:“既来求学,须知学不完全靠课本,一切家庭、习惯、社会、风俗、政治、组织、人情、人物,都是时时在在可以供我们学的。若在庆应,就应该研究庆应六十年的历史,并应该研究创办人的人格。若在早稻田,就应该研究大隈的传记。”这些看法至少在理论上有助于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是一种超功利的素质教育观。
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训练学生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实际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生活的一代新人。
胡适十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工具的能力,认为青年学生要想将来有大成就,于社会有大贡献,求学时代便应该注重“工具”的能力培养。在一次对中学校长谈话时,他表示不赞成中学课程太繁琐,而应该突出“工具”的训练。第一种工具无疑是语言文字,他告诫青年,在青年时期没有把语言文字这一关过好,以后势必会遇到学问上事业上的大障碍,过了青年时期,就很难学好并掌握外国语。第二种工具是科学的基本知识,他告诫学生“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钥匙,如果不能把这个重要的钥匙——数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等,在中学时期学好,则不能求得新的知识。所以中学时期最重要,是把这些基本知识弄好。”(《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在胡适看来,凡是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的知识进而获取新的能力的东西,都具有“工具”的意义。他劝告学生一方面必须学会熟练运用各种基本工具,另一方面,在每一学习领域中,都要善于从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所学的课程,看待学习的内容,提高兴趣,加深领会的程度。这无疑是引导学生步入自觉的求知境界的有效手段,这可贵的教育经验是历久而弥鲜的。
3、胡适不提倡死读书,反对注入式。
胡适明确指出:“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对此,胡适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无论读什么书总要多配几副好眼镜。”即“博”是“精”的前提,胡适进而把“精”而不“博”的人形象地比喻为“一根旗杆”,把“博”而不“精”的人比喻为“一张很大薄纸”,并且正确地指出:“两种人都是没有什么大影响,为个人计,也很少有乐趣。”
一是学生养成主动求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关于人才培养和学校具体的读书求知,他要求学生既要“博”又要“精”,所谓“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他认为旧教育的那种“注入式的教授,自不容于当代的新潮流”。他教导学生养成主动求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用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用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用别人的头脑当自己的头脑”。他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四种手段:一、注重自修。教员在讲堂上只作必要的解释补充与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等等。二、讨论和竞赛。学生自己预备,自己操作,教员稍后指导。三、讲演和辩论。因为“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四、比较和批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内容的比较与表现形态的比较(外国的与中国的、古代的与现代的),让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选择与学问批评。胡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投入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与手段无疑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在今天仍不失参考价值。
4、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训练,而这种训练越早进行越好,越严格越好。
良好习惯既包括人格修养的习惯,也包括读书求学的习惯。所谓培养即是指品性学养两方面的陶冶与训练。1929年,胡适给在苏州读书的只有十岁的长子写的信中,反映出这种陶冶与训练的原则与方法。他告诫儿子,做人一要“独立”:“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事自己,这是独立生活。……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二要“合群”:“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三要“有志气”:“你要知道,世上比你聪明的人多的很,你若不用功,成绩一定落后。”因此要有志气,“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里,千万不要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四要“谦虚”:“无论你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无论你的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关于读书求学的习惯,胡适创造性地并多次反复强调“勤、谨、和、缓”四个字。这四个字胡适分别作了说明,第一,勤。即是不偷懒,眼、耳、手脚都要勤。第二,谨。就是不苟且,不拆滥污。谨可以说是恭敬的“敬”,即郑重做事;也可以说是“小心求证”的“小心”二字。“所以,谨就是把事情看得严谨,神圣。”第三,和。就是虚心,不武断,对待学问要心平气和,虚怀冷静。胡适引用赫胥黎的话:“科学好象教训我们:你最好站在事实的面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要愿意抛弃一切先人的成见,要谦虚的跟着事实走,不管它带你到什么危险的境地去。”这就是和。第四,缓。就是不急躁,凡是证据不充分或不满意的时候,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去找新材料。胡适认为“缓字很重要。如果不能缓,也就不肯谨,不肯勤,不肯和了。”(《治学方法》)这个读书治学良好习惯的四字诀,胡适终生宣扬不遣余力,于今仍使人受益不浅。
胡适一贯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他对于学生素养的期望值很高。胡适的教育理论包括认识观念与实践提倡,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局限,许多是行不通的。但他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审慎思考以及实际上做出的历史贡献,仍有其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胡适教育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教育是超功利的。胡适这些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在批判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小心地实践。
三、徐特立的教育科学思想
1、科学为国力之灵魂。
推行素质教育,实质是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人民文化和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关键。徐特立提出,“科学和技术是国力主要因素之一。它具体表现在国防上、经济建设上,同时对于政权能否集中也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为指示器。因此,我们怎样来把握科学也就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因素。”“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这里所说的“社会发展标志”是什么呢?显然是指“生产力”而言,意即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这与邓小平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具有的教育科学观。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观点,而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他说:“理论本身不是教条,只有阉割理论中的生命才成为教条,如果反教条而忽视理论,也必然陷入教条的深坑中。”他主张理论工作者要与实际工作结合,“我们反对教条主义是要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实践而学理论”,“从实践纠正理论、发扬理论,则理论不是教条”,“不是党八股而是行动的指针。”正由于徐特立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到方法,回答了我国教育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把它上升到真正科学的形态,从而使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他在教育实践中,主张多条道路办教育,要随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逐步实现教育的正规化。他强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科学分析,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说服教育和引导,反对简单粗暴惩戒的做法。他强调教育首先是塑造人,教育要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他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地阐明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识与科学、教与学诸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了各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2、徐特立“内外两力”的教育原理
徐特立认为:“教者校也,是外来的东西;育者养也,是内发的东西”,“教与育是内外两力”。外力“教”要通过内力“育”才能起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发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德,锻炼人的体魄。无论内力还是外力,都排斥惰性,主要靠自觉。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出一代新人。教师是领导者,教室里讲课,固然应该讲得明白透彻,使学生容易理解;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如批改学生作文,要善于因势利导,要善于就学生的原作做必要的修改;如果只凭教师的主观成见,涂抹太多,就会挫伤学生作文的兴趣,甚至使他们不知如何着手。”
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徐特立的“经师”、“人师”合一的教师观是值得借鉴的。中国自古以来,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书本知识的,会读古来的经书,只拿经书的书本去教学生,名为“经师”。另一种是注意教学生做一个模范的人,这样的教师称作“人师”。“教员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因为学生的生活问题,有教员指导其解决,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时就能给学生以知识,并把当时学来的知识用来指导学生当时的行动。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学生是经师又是人师。”经师是教知识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教学素质和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此,徐特立提出了科学教学的五项基本原理和教学的五个基本过程,以及教和学的一系列方法、要领。在谈到教师教导学生学习的要领时,他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钥匙问题,整个的教育学习也是钥匙问题、工具问题。不是给他们成品,替他们把门打开;要给他工具,让他自己去生产;给他钥匙,让他自己去开门。”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身教重于言教”的优秀传统,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是一个“身教主义者”。教师应“以身示范,以为儿童之表率,最为重要,此在初学年尤然。故教师自慎其言行而以身作则。”
研究、运用、发展“内外两力”的基本原理,就是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改进并完善教育方式方法的根本原则。研究和学习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尽快充实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推行素质教育,使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叶圣陶的指导性学习原则和李大钊的创造教育思想。
1、叶圣陶的指导性原则
叶圣陶教育的原则是“导”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会学”上下功夫,而不是“全盘授予”“听会””“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的依赖性。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达到不指点,不讲说。好比牵着手走路,随时准备放手。。。。。。”叶圣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用自己的头脑求答案,要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引导、提示、点拨、点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2、李大钊的创新教育思想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1999年度报告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激增,人们越来越发现创造力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早在30年代,陶行知就较系统地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指出,儿童先天具有一种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但文化上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人的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呆头呆脑”病,这两种“病”是指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呆板无活力,缺乏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于是他20世纪30年代初期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的思想,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假使我们给小孩子自由行动,我相信千百孩子之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①他认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②为了实现创造教育的理想,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它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创造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在目前素质教育进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创新,必须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内容和管理制度上做相应的调整,以使儿童得到自由和解放,否则,创新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到实处。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