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教育目的的社会生活化
教育目的的社会生活化
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杜威的影响,但是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杜威的思想做了修正,可以说他的实践是在“中国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实践。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及创造教育思想对后来的素质教育影响很大。
1。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概括起来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以人民大众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为目标。简单说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所指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小教育,而是指以社会为课堂的“大教育”。
社会即学校:我们的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教育的范围。生活教育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学习的大课堂,强调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教育。就目前来看,有限的空间必然导致视野的有限性和发展的片面性,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仅仅通过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来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影响。这与我们目前提倡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和实践。通过教学做合一可以避免中国人的两种病:“呆头呆脑病”和“软手软脚病”,改变学校教育中学而不做的现状。陶行知所说的两种病直到现在还部分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儿童被各种考试所牵制,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能。他们缺少必要的闲暇时间,缺乏和社会广泛接触的机会,缺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当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治疗中国人的两种“病”提供了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药方,用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来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否让学生接触到了真真切切的生活世界?我们的教育是否为儿童提供了“教学做合一”的机会?我们的教育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当前素质教育进行中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二、 胡适“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
胡适,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胡适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既具开拓进步的积极意义,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局限。教育方面,他提倡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要求学生“安心求学”,埋头于“读书救国”,反对学生参加革命运动。同时竭力宣传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胡适的“超功利”教育思想雄辩地说明了素质教育的超功利性,对当下教育界尤具启示意义。胡适关于学生学问素质的培植、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才性发展、强调工具训练、联系社会实际与生活实践、学生团体生活、自治能力、民主管理以及学生知识准备、个性价值、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教育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改革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注意联系实际。
胡适非常注重生活教育,这方面颇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胡适曾介绍杜威教育哲学的根本观念是“教育即生活”。杜威有两大主张:“(1)学校自身须是一种社会的生活,须有社会生活所应有的种种条件。(2)学校里的学业须要和学校外的生活联贯一气。”(《实验主义》)胡适不但接受了杜威这一教育思想,而且从积极方面加以阐述运用。他强调“注重生活教育”,但不把教育简单等同于生活,学校教育要有其自身特点。他强调的是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注意联系实际。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实践,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适应新文化、新思潮激荡之下的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新的人生价值观指导下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他曾告诫儿子“学社会科学的人,应当到内地去看看人民的生活实况”。
2、“求学是学生第一事”,要求学生以学问生活为主。
胡适所说的学问生活,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是背书抄讲义的死读书。胡适认为,课堂生活主要是传授知识技能,学生必须注重观察事实与调查事实,养成观察调查的习惯,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落实好“科学训练的第一步”,再进一步“极力谋学科程度的提高”。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牢固可靠,才有用处。至于人格操行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则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而课外则尤为重要。他认为“课堂以外的生活,才是做人的训练。凡游戏、社交、开会、竞赛、选举、自治、互助、旅行、做团体生活……等等,才是训练做人的机会”。认为这些“都是旧日学堂书院所无”,因而也正是新教育区别于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3、书本知识须能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操作。
胡适认为要注重实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即官能的训练,改变单一的书本、课本知识来源。胡适又提倡学生养成独立自学的习惯,不要过于依赖教师和课堂。通过独立的自学,努力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才性所近的学科,尽力发挥自己天才潜力的方面。他主张,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升级或应付功课上。胡适坚持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获文凭,而是为了应付现实生活与复杂的人生境遇,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获得最多的能力以便于将来能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作出独立的积极的贡献。由此,他认为学生在入大学选择科系,或毕业选择职业的时候,都应当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而不应只考虑别人的需要或职业出路等问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于自己于社会都无益处。
三、 徐特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劳动者
徐特立从事教育工作70余年,历任苏区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代部长、西北办事处教育部部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宣部教育研究室主任,一生“以教书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尽管在徐特立的教育论著中,从未见他用“素质教育”一词表达过具体的教育主张,更没有以“素质教育”一语来概括自己的教育思想,但是通过对他的有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徐特立不仅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而且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奠基者。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
什么是教育?徐特立认为:“人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有组织地把人类的知识、技能、艺术以及各种建设运动、社会运动等等的生产和斗争的经验传授给后一代,就是教育。” “教育是建筑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基础上。从蒙昧的半自觉的改造工作,提高到自觉的科学的艺术程度”,“同时它又促进这种改造物质技能之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一般性。”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徐特立认为:教育是人类不断总结旧知,传授旧知,发展新知,传授新知,推动物质(自然、社会、人类)不断前进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而提高。人类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向教育提出了问题。因而,“人类的教育,就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运用、传授并发展这种改造世界的知识、技能、文化遗产,去启发人,改造人,使人能更好地改造世界。”
教育的本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也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方式。基于上述认识,徐特立认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这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于现代素质教育来说,是指在现代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教育本质属性中的核心--创造教育的体现。创造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创造教育要求着重开发、培养、提高以至改革人的固有特质,并由此确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尽管素质教育在不同的具体阶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在培养创造性这一点上,应是共同的,具有普遍的意义。
2、徐特立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改变着自然和社会的面貌,但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因为教育建设是整个国家建设必要的任务之一,要加强教育为生产服务,应在科学教育中注意到与技术方面的联系。”推行素质教育,必须贯彻“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战略方针。徐特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根据教育和科学的本质提出了“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的科学论断。这是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尤其发达国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不断证明了的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经过农业经济文明社会到工业经济文明社会的,现在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文明社会。如果说农业文明社会主要是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工业文明社会主要是工业劳动者创造的,那么知识经济文明社会将主要是由知识劳动者来创造。试想一个以知识劳动者为主的社会,怎么可能不以教育为中心呢?所有有志于“科教兴国”,以“教育为本”推行素质教育的人们,又怎能不以“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这个有高度科学预见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呢?
3、徐特立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
徐特立提出了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的教育观。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是自然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一切科学都是建筑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替生产服务,同时生产又帮助了科学正常的发展。技术直接的和生产联系起来,技术才会有社会内容,才会成为生产方法和生产方式的一部分,才会使科学家的眼光放大,能照顾全局。”也就是说,“科学从生产出发,一方面加强了我们的国力,另一方面又帮助了科学自身的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把理论和技术在生产上与大众联系起来,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同时研究生产方法和方式。技术社会化的过程,经济是必然的媒介物,是唯一的桥梁。”因而“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所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又经过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实践,他认为: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才是科学正常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是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新构想。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建立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观。
4、实事求是,才能勇于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是在旧中国黑暗统治中求兴光明、寻出路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并在苏区和边区四面受敌、经济落后、物质困难、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应发展生产、发展经济、革命战争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其后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进中得到发展的,它的每一个论点的形成都是建立在革命斗争和改革教育的实践基础上。因而,“有远大理想,有独特目标,主张自由研究,主张探讨批判,耐心从事,长期埋头”,“着重实验”成为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徐特立说: “我认为实际第一,书本第二”,“实践是科学的母亲,又是科学的尺度,真理要拿实践来检查”, “教育理论离不开实际。”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升华为理论的,它有很高的理论性,而这个理论又是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徐特立一生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座右铭,强调教育论要“反映地方的教育现实问题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在教育理论方面必然是与实际联系的,而不是不可实行的高论和无内容的空论。”这对我国寻求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杜威的影响,但是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杜威的思想做了修正,可以说他的实践是在“中国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实践。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及创造教育思想对后来的素质教育影响很大。
1。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概括起来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以人民大众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为目标。简单说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所指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小教育,而是指以社会为课堂的“大教育”。
社会即学校:我们的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教育的范围。生活教育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学习的大课堂,强调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教育。就目前来看,有限的空间必然导致视野的有限性和发展的片面性,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仅仅通过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来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影响。这与我们目前提倡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和实践。通过教学做合一可以避免中国人的两种病:“呆头呆脑病”和“软手软脚病”,改变学校教育中学而不做的现状。陶行知所说的两种病直到现在还部分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儿童被各种考试所牵制,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能。他们缺少必要的闲暇时间,缺乏和社会广泛接触的机会,缺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当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治疗中国人的两种“病”提供了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药方,用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来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否让学生接触到了真真切切的生活世界?我们的教育是否为儿童提供了“教学做合一”的机会?我们的教育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当前素质教育进行中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二、 胡适“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
胡适,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胡适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既具开拓进步的积极意义,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局限。教育方面,他提倡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要求学生“安心求学”,埋头于“读书救国”,反对学生参加革命运动。同时竭力宣传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胡适的“超功利”教育思想雄辩地说明了素质教育的超功利性,对当下教育界尤具启示意义。胡适关于学生学问素质的培植、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才性发展、强调工具训练、联系社会实际与生活实践、学生团体生活、自治能力、民主管理以及学生知识准备、个性价值、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教育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改革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注意联系实际。
胡适非常注重生活教育,这方面颇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胡适曾介绍杜威教育哲学的根本观念是“教育即生活”。杜威有两大主张:“(1)学校自身须是一种社会的生活,须有社会生活所应有的种种条件。(2)学校里的学业须要和学校外的生活联贯一气。”(《实验主义》)胡适不但接受了杜威这一教育思想,而且从积极方面加以阐述运用。他强调“注重生活教育”,但不把教育简单等同于生活,学校教育要有其自身特点。他强调的是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注意联系实际。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实践,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适应新文化、新思潮激荡之下的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新的人生价值观指导下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他曾告诫儿子“学社会科学的人,应当到内地去看看人民的生活实况”。
2、“求学是学生第一事”,要求学生以学问生活为主。
胡适所说的学问生活,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是背书抄讲义的死读书。胡适认为,课堂生活主要是传授知识技能,学生必须注重观察事实与调查事实,养成观察调查的习惯,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落实好“科学训练的第一步”,再进一步“极力谋学科程度的提高”。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牢固可靠,才有用处。至于人格操行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则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而课外则尤为重要。他认为“课堂以外的生活,才是做人的训练。凡游戏、社交、开会、竞赛、选举、自治、互助、旅行、做团体生活……等等,才是训练做人的机会”。认为这些“都是旧日学堂书院所无”,因而也正是新教育区别于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3、书本知识须能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操作。
胡适认为要注重实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即官能的训练,改变单一的书本、课本知识来源。胡适又提倡学生养成独立自学的习惯,不要过于依赖教师和课堂。通过独立的自学,努力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才性所近的学科,尽力发挥自己天才潜力的方面。他主张,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升级或应付功课上。胡适坚持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获文凭,而是为了应付现实生活与复杂的人生境遇,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获得最多的能力以便于将来能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作出独立的积极的贡献。由此,他认为学生在入大学选择科系,或毕业选择职业的时候,都应当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而不应只考虑别人的需要或职业出路等问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于自己于社会都无益处。
三、 徐特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劳动者
徐特立从事教育工作70余年,历任苏区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代部长、西北办事处教育部部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宣部教育研究室主任,一生“以教书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尽管在徐特立的教育论著中,从未见他用“素质教育”一词表达过具体的教育主张,更没有以“素质教育”一语来概括自己的教育思想,但是通过对他的有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徐特立不仅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而且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奠基者。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
什么是教育?徐特立认为:“人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有组织地把人类的知识、技能、艺术以及各种建设运动、社会运动等等的生产和斗争的经验传授给后一代,就是教育。” “教育是建筑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基础上。从蒙昧的半自觉的改造工作,提高到自觉的科学的艺术程度”,“同时它又促进这种改造物质技能之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一般性。”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徐特立认为:教育是人类不断总结旧知,传授旧知,发展新知,传授新知,推动物质(自然、社会、人类)不断前进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而提高。人类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向教育提出了问题。因而,“人类的教育,就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运用、传授并发展这种改造世界的知识、技能、文化遗产,去启发人,改造人,使人能更好地改造世界。”
教育的本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也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方式。基于上述认识,徐特立认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这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于现代素质教育来说,是指在现代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教育本质属性中的核心--创造教育的体现。创造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创造教育要求着重开发、培养、提高以至改革人的固有特质,并由此确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尽管素质教育在不同的具体阶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在培养创造性这一点上,应是共同的,具有普遍的意义。
2、徐特立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改变着自然和社会的面貌,但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因为教育建设是整个国家建设必要的任务之一,要加强教育为生产服务,应在科学教育中注意到与技术方面的联系。”推行素质教育,必须贯彻“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战略方针。徐特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根据教育和科学的本质提出了“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的科学论断。这是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尤其发达国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不断证明了的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经过农业经济文明社会到工业经济文明社会的,现在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文明社会。如果说农业文明社会主要是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工业文明社会主要是工业劳动者创造的,那么知识经济文明社会将主要是由知识劳动者来创造。试想一个以知识劳动者为主的社会,怎么可能不以教育为中心呢?所有有志于“科教兴国”,以“教育为本”推行素质教育的人们,又怎能不以“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这个有高度科学预见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呢?
3、徐特立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
徐特立提出了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的教育观。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是自然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一切科学都是建筑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替生产服务,同时生产又帮助了科学正常的发展。技术直接的和生产联系起来,技术才会有社会内容,才会成为生产方法和生产方式的一部分,才会使科学家的眼光放大,能照顾全局。”也就是说,“科学从生产出发,一方面加强了我们的国力,另一方面又帮助了科学自身的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把理论和技术在生产上与大众联系起来,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同时研究生产方法和方式。技术社会化的过程,经济是必然的媒介物,是唯一的桥梁。”因而“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所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又经过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实践,他认为: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才是科学正常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是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新构想。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建立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观。
4、实事求是,才能勇于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是在旧中国黑暗统治中求兴光明、寻出路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并在苏区和边区四面受敌、经济落后、物质困难、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应发展生产、发展经济、革命战争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其后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进中得到发展的,它的每一个论点的形成都是建立在革命斗争和改革教育的实践基础上。因而,“有远大理想,有独特目标,主张自由研究,主张探讨批判,耐心从事,长期埋头”,“着重实验”成为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徐特立说: “我认为实际第一,书本第二”,“实践是科学的母亲,又是科学的尺度,真理要拿实践来检查”, “教育理论离不开实际。”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升华为理论的,它有很高的理论性,而这个理论又是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徐特立一生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座右铭,强调教育论要“反映地方的教育现实问题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在教育理论方面必然是与实际联系的,而不是不可实行的高论和无内容的空论。”这对我国寻求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