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伪素质教育的批判

正文 第三章从孔子教育思想看古代素质教育的萌芽(三)

    三、 从《论语》分析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的教育目标有四项:即“文”、“行”、“忠”、“信”。文即文化知识,行即行为,忠即忠诚,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朋友都要讲究一个忠字,信即信用、信义、诚信。

    由此可见,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 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在今天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对孔子以及其他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以比较、分析和推理而得到的新认识,可以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参照和参考

    1、“有教无类”与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一生最大的行径,就是开科授徒,而孔子的开科授徒并非选拔式的,而是“有教无类”。 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人天生的资质也许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孔子的这一思想,正与今天的素质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识到“学”的重要,所以发这种宏愿。

    孔子之后,朱熹特别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他认为“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通过教育便能够“变化气质”,“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

    “理”是永恒不变的,“气”是可变的,学为圣人就必须以“理”胜“气”,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变化气质”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朱熹的这一观点还包含另一层意思,只要施教,那么人人都可以变好,都能自立,而不再有贤愚善恶的区别。

    这是自孔子以来,古代教育家一脉相传的对人类、对教育的强烈的信心,而我们的素质教育,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 方针,广泛地招收学生。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也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吴,楚等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生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生于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也有个别商人出生,如曾从事投资贩卖的子贡。还有出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丘私学之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子贡回答说:“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所以夫子门下人品较混杂”。

    2、全面发展与春秋礼乐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孔子的教育思想,构成了他教育体系的主干。

    而他对于美育的见解,也有过人之处。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小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追求音乐的妙谛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足见其对音乐的重视。

    孔子用以教徒的教育材料中,《礼》是讲礼仪规矩的,属于德育范畴;《乐》是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一方面;孔子的晚年编订鲁国历史《春秋》,向学生讲授历史,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小学忽视历史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3、主动发展与“各言其志” 的道德精神

    《论语》中的《卷六,先进第十一》,为今天的素质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孔子让四个学生各自说自己的理想。

    四人中,有人说,“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有人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有人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有人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如果抛开孔子对这些人生理想的评价,单从这一做法来看,孔子是相当重视学生的个体主动性的,而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式。

    关于主动发展,唐代柳宗元、宋代的王安石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柳宗元认为,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要妨碍其自然的成长。要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学生,即“顺天之木,以致其性”,不能太过或不及,既不能戕害学生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

    应该说,孔子和许多古代教育家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等三个层面上的教育理论,有些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

    孔子认为“立志”是最重要的起点。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磨练,可以是立志的最后和最高阶段,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些话教育感染了多少仁人志士,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陶冶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智慧。

    4、正面表扬激励。关注兴趣,分层优化

    孔子对这一问题认识是相当高明,他明确提出自己主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第191章。选自山西古籍出版社《〈论语〉类读》,下同。)这一理念,至今仍在教育界得到继承,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相信以后一定会逐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那么,在学习上,何者为“中人以上”,何者为“中人以下”?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184章)看来,应以兴趣为区别其层次之第一应素,而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为次。通过这样区分,学生兴趣、爱好、才情等不同就相对符合他应受教育实际情况,更便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他进行教育,更易最经济发挥教育之优势,收到更好教育效果。这种做法,远比一刀切大锅饭式教育更适于学生发展和提高。

    关于兴趣之于学习重应性,有一句老话:你能管住他身,可你管不住他心。只应他感兴趣,他愿意做,他爱,你就阻止不了他去关心,他去投入。反过来,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可见,兴趣是教育成败重应条件。有兴趣,就会用心专、用情痴,全身心投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投入,故心无旁骛;因为乐意,所以通过勤奋就会做出惊人成绩。而没有兴趣,就容易倦怠、松懈。自然,事情也可以干,可能也会干不错,但总归平庸,应想有所建树或出类拔萃,近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条件下,才谈上教育效果;不讲兴趣教育,造就出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可见,兴趣之于教育,正如水之源,木之本。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关注学生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逼着学生死干效果应好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教师是园丁,不如说他是独具慧眼伯乐。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5、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

    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举一反三”皆由此而来。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受教者施以不同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捷径。在此问题上,孔子教育方法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示范。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其次孔子还主张“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6、创造性的生命精神。

    孔子和儒家教育思想,首先突出的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异。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