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最上面那些人
刘姑姑很快端来茶壶和茶杯,吕晗斟了茶,走到坐在太师椅中的赵恒面前跪下,双手将茶盏托过头顶清声道:“三哥请用茶。” 赵恒朗笑接过,吕晗起身,刘姑姑捧上赵恒的赏赐。 “娥儿带弟妹先去万安宫吧,朕有些话要与八弟说,晚些过去,不知弟妹可否放人啊?”后两句是对着吕晗说的。 吕晗心里一跳:果然! 即便有些心理准备,吕晗仍是难忍讶异,强控住脸上的表情俯身笑道:“兄长有旨,弟妹岂敢不从。”说罢向赵恒,赵元俨施礼告退。 几乎一路盯着刘娥的脚步出了睿思殿,吕晗总算回复了些,苦笑着想,看来以后这心理素质好好磨一磨了,身处古代,皇家,以后见到的历史名人恐怕多了去了,老这样一惊一乍可不行。 睿思殿内,随着两个女子的离开,气氛似乎一下沉重了起来。 没沉默多久,赵恒走回案几后,对赵元俨道:“谢德权,李德明一路明折上来,你也该听说了。” “是。”赵元俨皱起了眉头,边关谢德全上折请拨款修葺蒲阴,又请求分兵,说得情势危急;丰州驻守的李德明又被当地族兵击败,没一个好消息。 “仅凭折上几句话就要钱、调兵?”赵恒冷哼一声。 “陛下,此事重大,还是仔细考虑过为好。”看赵恒似乎没有准许的意思,赵元俨开口劝道,毕竟边关微弱累卵实在太危险。 “朕已经宣了谢德全进京,看他能不能给朕说出个所以然来。”赵恒脸上突然闪过一丝猫捉耗子的神情,“城墙破损,举兵一处也没什么不好,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攻打的,不是吗?” “陛下?”赵元俨一惊,既然能看出容易被进攻,那为什么不准了谢德全的折子? 故意引契丹来进攻?不会吧,虽然近年来国内情势好了许多,可一旦边关起了战事仍然没有任何好处啊。赵元俨心思电转。 赵恒皱眉道:“契丹近来越发强势了。失了燕云十六州,无险可守,我大宋要固守谈何容易。” “那为何……”赵元俨还是问了出来。 “不求谋万世,但求谋数年之和,得一养兵之机……”赵恒深深叹一口气道。 赵元俨依然不敢苟同,因为根本不知道眼前的皇帝再打什么主意。谋数年之和?难道想一战大败辽军?且先撇开战力不谈,本土作战,不论是赢是输都会大大影响国民生计,这如何能谋和?却又不知如何问,如何劝。 怎么问?帝王心术也是为臣能问得的?怎么劝? 自己这皇兄有时候耳根子软,有时却主意很正,谁都拦不住。而显然,这次是主意正的时候,根本劝不住。 “不要想着劝了,朕意已定,”仿佛猜到赵元俨在想什么似的开口,赵恒心里苦笑,恐怕谁听到这样的决定都会劝,而且苦劝吧,不过这次……“其他人还不知道,朕事先提醒你一声,到时还需你做助力。” “臣弟遵旨!”赵元俨一撩衣袍跪下,算是领了旨。 “到时你会理解朕的,不出两年……” 赵恒脸上显出一种淡淡的落寞,随即收了起来,转身背对赵元俨一摆手道:“去吧,跟太后,德太妃见礼。” “是。” …………………………………………………………………… 吕晗跟着刘娥也不知道穿过多少道垂拱门,走过多少游廊美景,总算到了万安宫。黄门通报后,刘娥与吕晗走了进去。不同于民间或公侯,皇家敬茶礼已经结束,来万安宫只是向太后和赵元俨母妃见个礼。 进了万安宫正殿,要见的两人却不在,挡着后殿的屏风后转出一个中年女官,刘娥似是没想到此人会来迎接,脸上闪过惊讶之色。那中年婢女稳稳走到吕晗面前施礼道:“见过广陵郡王妃。” 本来在万安宫就拿出万分小心,又一直注意着刘娥神情的吕晗哪里敢拿大,连忙伸手扶起那中年婢女:“姑姑请起。” “太后娘娘与贤太妃娘娘在后殿,请王妃随老奴来,”又向刘娥一颌首,“有劳刘姑姑了。” 听到这明显送客的话,刘娥表情不变,自谦了声便转身告退。 吕晗一进后殿,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没有任何冰块的后殿愣是在这淡淡的檀香中清凉了下来,一呼一吸间有种令人心平气和力量。 暗赞了一声这极品檀香的吕晗瞥见不远处在贵妃榻上一卧一坐的两个贵妇,连忙跪下见礼。 “阿萝,还不快把阿卿的闺女带上来给我瞧瞧!” “王妃快些请起,不必跪了。”吕晗身边那被称为阿萝的中年婢女一改在正殿的表情淡然,向她微微笑道。 来不及惊讶刚才下令人的说话方式,吕晗就向塌边走去,刚走到塌边一只手便被拉去,“快让我好好瞧瞧。” 吕晗一抬头,只见一个看去不过五十的宫装女子仔细打量着她,这是太后?太后早便过了五旬了吧,须知赵恒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即便不是亲生,太后也不该只半百的,果然是保养得好? “这模样儿,像极了当年的阿卿啊……”太后情绪似乎有些激动,甚至眼圈都有些泛红。倒把吕晗骇得一愣,这什么情况,赵元俨不是说太后性子清冷么?这,这无论如何都跟清冷扯不上吧…… “姐姐缓着些,”一旁坐着的贵妇笑着开口,“吓着妹妹的媳妇了……” “还没见礼呢,这就心疼上了?”李太后调笑了身边的妇人一句,依旧拉着吕晗上上下下的打量。 吕晗早已反应过来,规规矩矩低头做“娇羞”状,只听旁边的声音又说:“不必这样拘谨,太后娘娘与你母亲亲厚,吕相生前也常得了先帝准带你母亲入宫的。” 吕晗抬头看向太后旁边坐着的妇人,也是五十上下的样子,虽然面上带了些病容,依然能看出年轻时五官的精致,定是个大美人。想必这就是自己的婆婆,赵元俨的生母王德妃,哦,现在该叫德太妃才对。想起早上赵元俨说杨妈妈早便拿了白绢来复命,想来德太妃已经知道了,既然没什么表示,那档子事应该就算过了。吕晗暗暗松一口气。 正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外面进来一个宫女,向几人一福道:“禀娘娘,广陵郡王到了。” 李太后一点头,那宫女退了出去,不一会儿,赵元俨大步走了进来:“儿臣元俨,向太后娘娘,母妃请安。” “起来吧。”李太后微笑道,却没有对吕晗那般热络。 “谢太后娘娘。”赵元俨抬头看见吕晗一只手被太后拉着坐在榻上,眼里闪过不易察觉的一丝惊讶。 “妹妹有什么嘱咐便快说吧,老八这是从官家那里来,急吼吼要从哀家这老婆子手里领媳妇儿回家呢。”李太后对的太妃笑道。 “姐姐哪里的话,姐姐爱惜媳妇是她的福气,妹妹高兴还来不及呢。” “罢了罢了,你若没什么要嘱咐的,就放俩小回去了?”见德太妃点了点头,李太后放开吕晗的手,对赵元俨道:“去吧,见见嫣儿,之后不必来辞了,以后多带你媳妇进宫来。” 吕晗走到赵元俨身边与他一道行礼,李太后摆了摆手,两人从万安宫中退了出来。 待两人出去,万安宫一片安静中,李太后长叹了一声:“这孩子,那眼神跟先帝在时的吕易直极像呢……”德太妃只是沉默的点点头。 …………………………………………………………………… 出了万安宫,吕晗瞧了几眼沉默的赵元俨,不由得道:“太后娘娘之前跟母亲很是亲厚,所以……” 赵元俨看了她一会儿,忽然笑了:“挺好啊。” “诶?” “太后娘娘本来性子淡漠,又与母妃长年在宫中,难免孤寂。既然喜欢你,你便常常进宫来陪陪,我看今日太后娘娘已是少有的开心了。” 看出赵元俨有些释怀,吕晗点了点头。 两个女人,用最美的韶华时光陪伴的男人已经不再,其他曾经争斗过的,记恨过的人,或是赶出宫去,或是早已离世,如今只剩下她们两个。 一切争斗都失去了意义。 多么讽刺,陪伴自己走过最后的,只有自己曾经的对手。 ps:新人新书,求评论、求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