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三缘慈之永乐天下

正文 第六章 梦里青梅寻

    “你终于醒了!”石头双目红肿,头发衣服也都乱糟糟,一副狼狈样子,见夜溢醒来,立刻扑过去将头埋到她胸前:“都昏睡两天了,以后不要吓我,不要丢下我!”

    明明是姐弟情引发的正常举止,夜溢却觉得别扭,不是因为石头忘了叫她姐姐,而是这种将头埋于她胸前的行为。她不喜欢小动物,对狮子老虎一类倒是又怕又爱,怀中小子让她魂游天外,模糊记起曾被一头狮子这样扑倒。多年以后,她为会通河的疏浚工程到山东勘查,曾绕道济南凭吊亲人,于明媚春光中落下鳄鱼眼泪,久立于大明湖畔自言自语:“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天生喜欢虎狼之徒,和你这种正义之士本不该相识的。”

    “姐姐不丢下你,不过若姐姐活不长,那就没法子了,谁也斗不过老天。”她轻拍着石头的后背,止不住心中落寞。

    “不会,有张伯伯和我,你定能长命百岁。”小子又哭了。

    “石头不哭,我爹呢?”

    “张伯伯在南边屋子照顾道衍师父,他受了重伤一直没醒。”石头抬起头,胡乱擦了擦眼睛。

    “道衍师父?”夜溢大惊,坐起来捉住石头的胳膊,急问到底怎么回事。

    道衍幼名天禧,字斯道,出家后法号道衍,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朱棣日后发动靖难当上永乐皇帝,道衍乃第一功臣,朱棣即位后赐其名姚广孝。清人赵翼评论《明史》编纂时说:“姚广孝非武臣,而以其为永乐功臣之首,则与张玉、朱能等同卷。”

    据石头所言,那日在林中大喝之人便是道衍,听张定边说,和尚此前似乎生过一场大病,然而见两孩子被黑虎追袭,竟不顾安危挺身而出,若非张定边及时赶到,他差点葬身虎腹,而且自那日傍晚,他就陷入昏迷未再醒来。

    听罢转述,夜溢心中不安,嘱咐小子回去休息,自己去到南边屋子。张定边见女儿大好,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像是无心又似有意地告诉她,这已经是道衍第二次救她,前次是在金华。言毕,见女儿低下头开始想心事,不安再次袭上他心头。至此,他再也无话,看向炉火静静发呆。

    自从见过昏迷中的道衍,夜溢日日怪梦,闹得她惴惴不安,总觉得道衍的出现会惹来大麻烦,始作俑者却一直昏迷不醒,石头他大伯于大年初一挟持来的泉州名医亦无法,摇头道“心死,毋得救”。夜溢极为忐忑,正在南边屋外头胡思乱想,里边一阵动静,有人轻声说要水喝,她一阵狂喜。

    “师父小心烫着。”迅速给道衍倒好水送到榻边,夜溢扶着他慢慢坐起身,把水递过去,见道衍手都抬不起来,就端了水杯给他一点一点喂。

    喝过热水,道衍脸上有了血色,夜溢心下稍安,趁机好好打量了一番眼前人。据记载,道衍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那刘秉忠是元帝国的设计师,其人既是风云一时的大政治家,亦文采风流,诗词大多沉郁豪迈。然而,榻上道衍已近不惑,又因先前的病和现下的伤形销骨立,形如病虎倒是没错,嗜杀则完全看不出来,反是失神的双目透出悲凉,和着刚毅的下颌线条,极有沉郁豪迈之感。

    夜溢在那厢暗自琢磨,道衍开口了,声音疲惫,但字字清晰:“小施主,我记得你。”

    “是的师父,您已救过溢儿两次。”想起这是救命恩人,夜溢朝榻上之人跪拜三下。

    “小施主不必多礼,贫僧乃出家之人,布舍无极,舍己从人,原就是该做的。”

    “师父,溢儿感谢您在金华的救命之恩,可数日前林子遇虎,溢儿却以为师父做得不对,”见道衍的诧异一如意料,她继续说:“师父当时大病初愈,尚不能自保,何谈救人?再者,佛说布舍无极、舍己从人,乃是要本着一颗无缘心,只怕师父当时是一心求死,想以救人为名脱了自杀的杀菩萨大罪。”

    “溢儿,不得无理!”张定边不期而至。

    “溢儿知错。”夜溢用眼角余光瞥向道衍,见他若有所思,暗地松了口气,心想叫你活着你就好好活着,不要再搞事,我若被老虎吃了,大抵就是个命破不成,又被那莲夫人骂,你要是被老虎吃了,天下可就会大乱了。

    一晃到了初六,道衍的伤病好了很多,大早便起身试步,顿悟禅师正好兴冲冲带了酒肉闯进来,他老人家乃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高僧,差点把这病虎撞到地上。两和尚不打不相识,似有相见恨晚之意,聊着聊着就不顾天寒坐到了菡萏庐的屋檐底下,边上围了一圈母鸡。

    顿悟禅师喝酒吃肉滔滔不绝,时不时豪爽地拍拍病虎的肩,叫他多学学自己的洒脱。病虎端着茶,偶尔插些画龙点睛的句子。面对闷葫芦,顿悟禅师自说自话了半个时辰,新鲜感很快过去,四下张望老友前来救场,回头之际被一只母鸡扑腾得一头是灰。他抹了把脸,看了看手中未吃完的肉,气急攻心,对那母鸡狞笑道:“今儿个可真是走运,一大早就见了只五色重明鸟自己撞上来,看我……”

    “此雀五色,文明之象,子病起而遇之,异日文章当大有进矣!”

    来人是张定边,这话貌似是对道衍而发,在夜溢听来却更似急中生智,他恐是想从顿悟禅师的手里及心上救下那条犯错的性命。

    “野田饱粟纵高飞,他年伫看栖琼树。”道衍如是回答,眼里透着异样光芒。

    道衍自病好便在灵源寺住下,隔三差五同顿悟禅师一道来菡萏庐小坐,叩钵吟诗、高谈阔论,至洪武七年,三人俨然已成莫逆之交,张定边更是让女儿认了救命恩人为义父,时不时叫她和石头跟义父下山走走。

    夜溢随道衍多次下山,于游历四方之际,在吴中逗留得最多。吴中富庶人才荟萃,道衍本就交游广阔,不仅与吴中四杰的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甚为交好,更是同王行、宋克等人并称北郭十友,是以每到一地都少不了应酬。

    为方便,夜溢每次都是作少年打扮,自称“恒月”,同石头一起,对外说是道衍收的俗家弟子,但在诗文酬和时,她偶尔会忘记收敛,力挺“叶氏”叔本华的思想。那些论证严谨的悲观主义、禁欲主义论调通常让不善逻辑思维的东方才子集体无语,而她每每如此,素来观点向左的石头都会暗自叹息。

    渐渐地,夜溢发现自己单独跟道衍出游的情况多起来,这倒也不是何人授意,而是石头自己不愿同去。夜溢问他,他只说更喜欢留在灵源山跟张伯伯多学东西,那些学佛访友不适合他。这样,到洪武八年,吴中道衍身边有个俗家弟子名恒月的,其人小小年纪怀有惊世之才的名声已传遍神州大地。张定边听说此事,面露赞许微笑,心下却伤痛不已。

    洪武八年中,道衍以通儒被召应天善世法门,想那善世法门乃当朝佛教统领机构,为天下第一禅林,故欲带恒月徒儿去见世面,不料后者执意不肯。

    “爹爹,”半夜噩梦,夜溢再也睡不着,起身摸到张定边的卧房将其唤醒:“溢儿刚做了个梦,梦到了小时候。”

    张定边坐起身,将女儿抱上床,搂在怀里一脸慈爱地说:“其实我家溢儿想去,对不对?”

    夜溢咬了咬唇,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好溢儿,你怎么看待爹爹这些年的做法,为何总要你跟义父四处游历?”

    见女儿不语,张定边强忍心酸循循善诱:“女儿,你的宿命不在这里,不要忤逆天意了。”

    “哪有什么宿命?爹爹别信。溢儿只想守着爹爹,让爹爹一生再无波澜平安到老。”

    “没有你在身边,爹爹一样能再无波澜平安到老,”张定边对女儿撒谎成性甚觉无奈,只觉得自己害了她,心酸万分地说:“你出生那天,武昌城已被围四月有余,爹爹率众拼死护城,疏于照顾你娘,让你娘一人去了。她为你留了这个名字,原是希望你一生远离风浪,你却注定是那平息风浪之人,又如何能远离。”

    言及此处,张定边越发觉得对不起女儿且有违妻子心愿,一时老泪纵横。

    “那日,罗复仁前来劝降,爹爹本想杀了他以儆效尤再拼死一搏,可低头便见怀中的你正朝爹爹笑,爹爹觉得是神谕啊。溢儿,既然你一出世便救了数万人的性命,你以为你这一生会在深山终老么?你自小对爹爹孝道,但对父母孝只是小乘慈悲,你的命数不该如此啊。”

    内心同样纠结的夜溢一直无话,至天亮还在张定边的怀里默念那句“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一夜离人泪。焉知二十五年后,济南城楼上,当眼睁睁看着燕师大军拔营,看着数十万人马消失于地平线,她同样泪满衣襟,记起了这一年即将离开灵源山时的痛。

    那时,燕军已不分昼夜攻城三月,引黄河水灌城,不远千里调来大炮轰城,济南仍如磐石。当收到道衍“师老矣,请班师”的来信,在终于狠下心拔营离去的那夜,遥望城楼上望夫石般的妻子,那位豪情万丈、坚忍不拔了一生的男子噙泪骑在马上,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直至济南城消失于地平线。

    张定边那句“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一生颠沛流离、临了尸骨无存”其实错了,她女儿是遭了天谴的命,永生永世都难逃此厄运,除非奇迹出现。但是,奇迹会否出现?莲夫人说,我摩利支天以形神俱灭为代价救我女儿,难道还赢不过贼老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