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凌川东望 第十二回 抚琴成诗会 久别相会时
且说,众人嬉笑间,梦遥又提出了那个知县大人的罚度,伊可便笑道:“长江退流,黄河倒灌,偏让我成了这知县,萱姐儿单单要找我堂堂知县的彩头,如今,依着证官的令,定要罚你才行!”
茜影听了道:“可儿姐姐,这萱姐儿可有一样,你们都不及的,定要她今儿做出一番道理来!”
文萱正没道理处。
翰邕听了道:“这个我知道,这萱丫头自小有一副好嗓子,今儿就给我们唱一曲吧!”
伊可一面笑一面卷起书敲案道:“就依众人的,萱姐儿,如今你且唱个曲来!我们满意了,就给你个好行令!”
文萱拗不过众人,想了想,又饮了口茶,众人见了只顾催,这文萱清了清嗓子唱道:
月华巍峨兮载流云,
高风呼啸兮守四方。
和风应律兮春华处,
看我月华兮披绿裳。
桃李芬芳兮香漫漫,
松柏郁郁兮一线茫。
河畔娇娆兮青青柳,
原野萧萧兮一点苍。
林间清风兮通鸟道,
山泉涟漪兮饮牛羊。
云轻轻兮若吞岭,
水淡淡兮若潇湘。
蝶寻芳处,鸟旋池塘。
顽童戏耍,野老倚杖。
鸡鸣犬吠,雁鹰高翔。
微闻炊烟,惯看斜阳。
白草洼兮苍翠路,
月华山头眺北疆。
小龙湾兮悠淌淌,
月华村兮我故乡!
唱罢,众人都道好,梦遥听了道:“真真是副好嗓子,今儿能听到小小姐的曲儿,也是难得呢!”,接着又若有所思,道:“不知这歌是姐儿即兴唱的,还是凑了某人的章词?”
文萱道:“不是我写的,是一个过路的人做的!”
梦遥道:“这歌唱的果真是妙,只是这词中听来若有欠缺!”
文楚道:“有甚欠缺!”
梦遥道:“这歌中听来似自有四时之赋,贯穿全词却又四时不全,听得春日夏时,却少得秋风菊黄,也少了冬雪皑皑,若加了岂不更全了!”
翰邕笑道:“这倒是个理,我听来这曲子道可以用琴谱一番!你来添全这词,我来谱全这曲!萱儿,你不是有把古琴么,拿出来我试试!”
说着茜影就去西屋,片刻间取了一把古琴来,翰邕抚着琴,见梦遥已填完了那词,拿来看到,写着:
秋风萧瑟兮红叶飞
北风骤起兮尘飞扬
秋节已至兮黄花落
往事如烟兮秋月凉
窗含东岭兮鸟无踪
北风催木兮结严霜
遑遑经日兮千秋雪
撒盐抛空兮白茫茫
翰邕看了赞叹不已,又道:“补得好补得好!妹妹的才学可是洲辖少有的了,如今只差了做我们家的小姐,如若不做我们家的小姐,嫁到我们家也好啊!”
梦遥羞得满脸通红,道:“大小姐可莫要取笑了”,一面看着文楚,那文楚也自是低头得意。
茜文道:“这样感情好,只是少个人去撮合,若是大小姐应了这差事,我们可是万分感激呢!”
翰邕道:“我自是愿意的,只是好事要多多的磨呢!”
翰邕扶着琴,见梦瑶也似有熟悉之状,便道:“可不知妹妹通的这乐理么?”
梦遥道:“乐理并不通晓,若谈着古琴,倒是略知一二!”
翰邕笑道:“那妹妹给我解一解如何?”
梦遥道:“大小姐,怎么解法?”
翰邕道:“只解这琴,不解音律!如何?”
众人都在一旁,各个哪晓得这些,只盯着梦遥看。
梦遥道:“我也是听人说的,错了莫怪!”
翰邕笑道:“你只说吧!”
梦遥扶着这琴道:“古琴乃伏羲氏所琢,传说因见了五星之精,又有飞坠的梧桐,更有凤皇来之仪态。因这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了世间的精气,所以堪为雅乐,就遣人筏了梧桐树。这树高三丈三尺,听闻古人截之按数三十三天,且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之处。取上一段敲了敲,听了听这声音太清,丢下了;取下一段敲了敲,这声音太浊,又丢了;”
文萱听了道:“恁般麻烦,我就知道这中间的好了!”
翰邕笑道:“你快听你姐姐讲来,正是这回事呢!”
梦遥接着笑道:“后来,众人取了当中一段,这声音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所以最好,又放在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又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这就是瑶池之乐,故名瑶琴。”
文楚道:“原来这琴也有这般的奥妙所在,只可惜我每次听时都听得白搭了!”
翰邕道:“梦丫头说的是,再者这瑶琴是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征、羽。尧舜帝时侯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来因周文王被囚禁在朝戈,他的儿子伯邑考,为救他身死,所以就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这根弦叫做文弦。后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又添一根弦,激烈发扬,人们都称之为武弦。先是宫、商、角、征、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
梦遥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般的解法,我只晓得这琴的来由却有这般的妙处呢!”
翰邕继续道:“不光如此,想那有缘之人,弹及此琴,必讲其来由解律,这般相投方称得知音”
文楚道:“如今姑姑和姐姐可算是只因相遇了!”
翰邕笑道:“这琴不是乱弹的,乱弹就是对牛弹琴了!”
梦瑶道:“曾听说前秦时候有个做官的俞伯牙,抚琴偶遇知音钟子期,说这琴有六忌、七不弹。”
伊可道:“怎么这么多的讲究?”
翰邕道:“这忌讳都是从高雅上来的,六忌就是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梦遥道:“我可巧了知道这个,却不知为何有七不弹?”
翰邕道:“这七不弹就是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梦遥喜道:“今儿得了大小姐的解法,我真是得知以贤啊!”
翰邕道:“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这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文楚道:“恁般的好琴,恐怕这破琴也该摔得了!”
翰邕道:“这话教你说的,我们只是讲琴,又不是比琴!”
若云笑道:“这人说的这话,想来可真是对牛弹琴了!”
众人听了一阵大笑,文楚道:“讲起音律我可不通,如今姑姑弹琴,我便可随你做个词来可好不?”
茜文道:“作词,你一个怎叫乐趣?应该你们一起来才是!如今这里论这样的水平应该是梦丫头萱儿,你还有伊可了,你们四个比一比,怎么样?”
翰邕听了笑道:“这话倒是使得,不如我们就比一比,我弹你们写!若像那琵琶行才是更好的乐趣!”
那几个正玩到兴头,便个个都依了,这边文楚梦瑶到一边的案子上,那边文萱伊可到另一个案子上,中间翰邕抚着古琴弹起来!
霎时屋内琴声悠悠,回荡丛林,飘忽杳杳,撩人神魂,真个是绕梁三日而不绝。这边茜文走到梦遥案前念道:
高山青青依旧
流水潺潺依然
总不过随人意
花落花飞眼前
客心随流水
滴滴起云烟
请君为我歌一曲
西上峨眉颠
读罢,不觉赞叹其文采,笑道:“我能读下来,参透这含义就使得了!”翰邕也点头,继续弹着琴。茜文又到文楚面前,拾起绢纸,道:“这个也好得很呢!”但见:
醉于伯牙
受于子期
知音难觅
共畅神祢
唯美者纤纤玉手
唯乐者案头黎黎
唯恋者秋华如意
唯叹者春日阳辉
这时文萱道:“我们两个也写完了!文姐姐也过来看看吧!”
茜文笑着走过去,但见文萱曰:
七弦弹荡曲声悠
声声切切满琼楼
莫道人间无仙曲
冷月花丛不胜休
伊可曰:
抚琴一曲雪飞扬
遥想当年凤求凰
诗词月下驻酒肆
不见文君相如郎
梦瑶听了不觉心下暗自佩服,又见翰邕仍是弹着琴已入佳境般。
不一会,曲毕,众人都听得醉了一般!
翰邕道:“适才听文丫头读的这些词,当属梦遥最胜一筹了,剩下你们几个倒也可以!”
文萱道:“我道也是如此,如今有这梦姐姐,定又为我们添了伴读的乐趣!”想了片刻,跑到翰邕身边因笑道:“这又怪了,咱家素来没人懂这个琴啊瑟啊的,也从未见过姑姑动琴弄笛的,如今怎么就懂起这个来了!而且弹起琴来恁般了得!”
伊可笑道:“我的萱儿姐,这个你可不知道了,还不是那个先生教的!人家两个可是郎才女貌比翼双飞呢!日后让你惊诧的多多呢!”
翰邕羞道:“这可儿丫头真真的疯了,却拿我来取笑,少不得打你几下才解得气!”
伊可忙跑开躲到文楚的后面,笑道:“别别别,大小姐,丫头知错了,我可怕你的掌!”
那几个又是笑得前仰后翻。
这几个正说笑着,见秋玲掀帘入来。将伊可叫到一边,趴耳边说了几句,伊可笑着到翰邕跟前道:“姑娘,斯文回来了!”
梦遥听了不解,文楚向她道:“斯文原是门上小厮,后来跟了安先生去长安了,如今他回来,想是先生也回来了!”
梦瑶听了暗笑,若云听了道:“我看今儿就玩到这吧,大小姐也该回去了,天气冷,改日想玩就在这边住下了!”茜文几个听了自是欢喜,也不做声,将翰邕等人送到门外。
这几个回到东院,迎面遇到斯文,这斯文想是专程等翰邕,直随几个到东院来,向翰邕使了礼,道:“大小姐,先生已到大宁了,途中遇了几个旧相识,不能脱身,便留了几日,要我先回来告知小姐。”
翰邕笑道:“这一个多月,你随公子行这么远的路也算艰难,苦了你了!”
斯文笑道:“小姐这话说不着呢!自从跟了先生,不仅学识长了进,如今也懂得些枪棒了,扔他几个都到不得我跟前!”
翰邕道:“斯文,这话差矣,凡是习武之人莫要清高孤傲,要时时藏身低调,你可知么?这不比舞文弄墨,打打杀杀是要送命的!”
斯文忙拜道:“小姐尽可放心,就是学到小姐的恁般身手我也知道谦逊着呢!”
伊可一旁啐道:“这小厮,胡说打你的嘴!”
翰邕摆了摆手道:“如今只咱们几个,倒也无妨,父母最忌舞动刀枪的,不要让他们得知就是了!”
斯文盲缩了脖子不言语了,想了想又道:“小姐,我说的你别不信,远不说,就前儿十几天,我们到热河那边,偏遇到几个山贼劫道,那是几个也是膀大腰圆的,却都被我给撂了,还抓了几个,二十几个都抵不住我和先生,这可不是夸口的,就是咱这州里的就没这身手呢!”
翰邕闻听此事一惊,心想:莫不是那李元武就倒在这斯文的手上?听他言语不似假话,如若真有这等巧合,此事断不可被嫂嫂得知,那妇人若知晓缘由,定不会善罢罢休!想到此便道:“此事日后横竖莫要再提了,你可知奶奶的弟弟因不醒事跟了山贼剪径,被送了官了!”
斯文听了也一惊,便知了九分,就闭口不言了。几个又说了几句不在话下!
单说又过了三五日,那安子衿同施翰章施林几个一起回来,一路上施翰章已向施林道出了安子衿与施翰邕的情意,这施林虽是个商贾出身,财主行径,却不似他浑家那般心机,一来中意子衿的才华,二来喜欢子衿的人品,如今听翰章如此一说,便心下有所打算,只待回家与浑家商议,了定此事。再说这安先生果真是个情种,心下一百个心眼儿都装着翰邕,这几月不见翰邕,怎不思念,巴不得跑到翰邕的身边;刚刚回到施府,这边拜过了施林夫妇和李氏等人,便急急的领着斯文到东院来。原来这翰邕闻知子衿回来,也心下焦急,叫伊可在院门口等着,这伊可明知小姐的心思,寸步不离,远望见子衿和斯文两个从中院出来,见这公子果真又是一般风流之状,怎见之,有词为证:
青丝燕,
白素衣。
面若桃花,
眸似秋水。
一把铜笛挂腰间,
三尺铁扇挽胳臂。
微步缓缓,
恰似身轻如燕。
举止端庄,
好比玉树风吹。
侠骨柔肠勘见得,
子键红佛,
荆聂专诸。
生的好筋骨,
笔下是春晖。
伊可忙引了子衿和斯文到屋中来,楼下秋玲、伊可、若云和斯文几个饮起茶来,又听斯文讲那一路来的趣事,几个或惊异所见所闻,或闻之大笑声声;子衿早已到楼上同翰邕相会,两个相见了定是一番倾诉久别之情。
子衿携着翰邕的手道:“这几个月,去来间不觉就舍过了一秋,邕儿可曾过的都好么?”
翰邕道:“只是心下念着你早日回来,想衿哥哥刚离开时,便有人提起婚姻之事,我并没搭语,与大哥道出了心绪,有大哥在方撩了下来,到如今母亲还心有顾忌!”
子衿听了叹口气,道:“我若不是罪臣之子,我若也能得遇秋闱之机,定谋个功名来,堂堂正正的把你迎娶过去,到恁时,便是门当户对了,街旁巷尾的人也少的了奚落之词,可叹如今,空有一身学识却不能赴考,还连累你受家人的奚落,我怎心下好过!”
翰邕道:“衿哥哥这是甚话?你道我喜爱那功名利禄不成?若是恁般,早有可心的了!可还在等你么?”
子衿听了,心下好生热乎乎的,又是一番欢喜,直握住翰邕的手不住的感激之言,翰邕也依偎在子衿身旁,子衿道:“如今,大哥已将此事告知老爷知晓了!”
翰邕抬头问:“父亲怎么说?”
子衿道:“你放心,老爷还是肯应的,只道回来同太太商议便可!”
翰邕道:“恁般也是好事,既是母亲不同意,他也别想拆散你我!你一生喜好流浪世间,如闲云野鹤,如今,你走到哪,我都请愿与你相随,做个流浪的鸳鸯!”
子衿听了又是一阵感激,心生爱意,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宽宽的腕环来,翰邕惊异的托在手中,看了又看,不知何物,观其行,比镯子要宽得多,表面有龙凤盘旋之貌;触之,冷热相宜,又如同妙玉一般,道:“这是什么?”
子衿道:“邕儿,这是我师父送我的宝贝,我师父也算是个世外高人了,这环子就是他赠与我的,叫做龙凤护身环,你不要小看它,你戴上试试来!”
翰邕依着话,将那环戴到腕上,试之,却与普通镯子无异,正合手腕,觉来并不笨重,更有舒服之感;
子衿笑道:“邕儿,这环内由磁石镶嵌,能通疗腕穴,亦可强身;最最珍贵的是如遇强敌,可救人性命;”
翰邕笑道:“有这等效用么?”
子衿道:“我常行走江湖,俗话说江湖秋水多,坎坷皆过客,有这个就可做防身,这宝物要这般使用方可!”
这正是:
佳人不与配花香,
持刀挎剑游四方。
难得世间行仗义,
却叫闲人话短长。
你道这宝物却是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人不善玄幻遐想,内容中都是平常事,也多有史实篡改,掺杂些武侠、儿女情长之类,望多指教!
茜影听了道:“可儿姐姐,这萱姐儿可有一样,你们都不及的,定要她今儿做出一番道理来!”
文萱正没道理处。
翰邕听了道:“这个我知道,这萱丫头自小有一副好嗓子,今儿就给我们唱一曲吧!”
伊可一面笑一面卷起书敲案道:“就依众人的,萱姐儿,如今你且唱个曲来!我们满意了,就给你个好行令!”
文萱拗不过众人,想了想,又饮了口茶,众人见了只顾催,这文萱清了清嗓子唱道:
月华巍峨兮载流云,
高风呼啸兮守四方。
和风应律兮春华处,
看我月华兮披绿裳。
桃李芬芳兮香漫漫,
松柏郁郁兮一线茫。
河畔娇娆兮青青柳,
原野萧萧兮一点苍。
林间清风兮通鸟道,
山泉涟漪兮饮牛羊。
云轻轻兮若吞岭,
水淡淡兮若潇湘。
蝶寻芳处,鸟旋池塘。
顽童戏耍,野老倚杖。
鸡鸣犬吠,雁鹰高翔。
微闻炊烟,惯看斜阳。
白草洼兮苍翠路,
月华山头眺北疆。
小龙湾兮悠淌淌,
月华村兮我故乡!
唱罢,众人都道好,梦遥听了道:“真真是副好嗓子,今儿能听到小小姐的曲儿,也是难得呢!”,接着又若有所思,道:“不知这歌是姐儿即兴唱的,还是凑了某人的章词?”
文萱道:“不是我写的,是一个过路的人做的!”
梦遥道:“这歌唱的果真是妙,只是这词中听来若有欠缺!”
文楚道:“有甚欠缺!”
梦遥道:“这歌中听来似自有四时之赋,贯穿全词却又四时不全,听得春日夏时,却少得秋风菊黄,也少了冬雪皑皑,若加了岂不更全了!”
翰邕笑道:“这倒是个理,我听来这曲子道可以用琴谱一番!你来添全这词,我来谱全这曲!萱儿,你不是有把古琴么,拿出来我试试!”
说着茜影就去西屋,片刻间取了一把古琴来,翰邕抚着琴,见梦遥已填完了那词,拿来看到,写着:
秋风萧瑟兮红叶飞
北风骤起兮尘飞扬
秋节已至兮黄花落
往事如烟兮秋月凉
窗含东岭兮鸟无踪
北风催木兮结严霜
遑遑经日兮千秋雪
撒盐抛空兮白茫茫
翰邕看了赞叹不已,又道:“补得好补得好!妹妹的才学可是洲辖少有的了,如今只差了做我们家的小姐,如若不做我们家的小姐,嫁到我们家也好啊!”
梦遥羞得满脸通红,道:“大小姐可莫要取笑了”,一面看着文楚,那文楚也自是低头得意。
茜文道:“这样感情好,只是少个人去撮合,若是大小姐应了这差事,我们可是万分感激呢!”
翰邕道:“我自是愿意的,只是好事要多多的磨呢!”
翰邕扶着琴,见梦瑶也似有熟悉之状,便道:“可不知妹妹通的这乐理么?”
梦遥道:“乐理并不通晓,若谈着古琴,倒是略知一二!”
翰邕笑道:“那妹妹给我解一解如何?”
梦遥道:“大小姐,怎么解法?”
翰邕道:“只解这琴,不解音律!如何?”
众人都在一旁,各个哪晓得这些,只盯着梦遥看。
梦遥道:“我也是听人说的,错了莫怪!”
翰邕笑道:“你只说吧!”
梦遥扶着这琴道:“古琴乃伏羲氏所琢,传说因见了五星之精,又有飞坠的梧桐,更有凤皇来之仪态。因这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了世间的精气,所以堪为雅乐,就遣人筏了梧桐树。这树高三丈三尺,听闻古人截之按数三十三天,且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之处。取上一段敲了敲,听了听这声音太清,丢下了;取下一段敲了敲,这声音太浊,又丢了;”
文萱听了道:“恁般麻烦,我就知道这中间的好了!”
翰邕笑道:“你快听你姐姐讲来,正是这回事呢!”
梦遥接着笑道:“后来,众人取了当中一段,这声音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所以最好,又放在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又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这就是瑶池之乐,故名瑶琴。”
文楚道:“原来这琴也有这般的奥妙所在,只可惜我每次听时都听得白搭了!”
翰邕道:“梦丫头说的是,再者这瑶琴是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征、羽。尧舜帝时侯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来因周文王被囚禁在朝戈,他的儿子伯邑考,为救他身死,所以就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这根弦叫做文弦。后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又添一根弦,激烈发扬,人们都称之为武弦。先是宫、商、角、征、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
梦遥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般的解法,我只晓得这琴的来由却有这般的妙处呢!”
翰邕继续道:“不光如此,想那有缘之人,弹及此琴,必讲其来由解律,这般相投方称得知音”
文楚道:“如今姑姑和姐姐可算是只因相遇了!”
翰邕笑道:“这琴不是乱弹的,乱弹就是对牛弹琴了!”
梦瑶道:“曾听说前秦时候有个做官的俞伯牙,抚琴偶遇知音钟子期,说这琴有六忌、七不弹。”
伊可道:“怎么这么多的讲究?”
翰邕道:“这忌讳都是从高雅上来的,六忌就是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梦遥道:“我可巧了知道这个,却不知为何有七不弹?”
翰邕道:“这七不弹就是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梦遥喜道:“今儿得了大小姐的解法,我真是得知以贤啊!”
翰邕道:“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这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文楚道:“恁般的好琴,恐怕这破琴也该摔得了!”
翰邕道:“这话教你说的,我们只是讲琴,又不是比琴!”
若云笑道:“这人说的这话,想来可真是对牛弹琴了!”
众人听了一阵大笑,文楚道:“讲起音律我可不通,如今姑姑弹琴,我便可随你做个词来可好不?”
茜文道:“作词,你一个怎叫乐趣?应该你们一起来才是!如今这里论这样的水平应该是梦丫头萱儿,你还有伊可了,你们四个比一比,怎么样?”
翰邕听了笑道:“这话倒是使得,不如我们就比一比,我弹你们写!若像那琵琶行才是更好的乐趣!”
那几个正玩到兴头,便个个都依了,这边文楚梦瑶到一边的案子上,那边文萱伊可到另一个案子上,中间翰邕抚着古琴弹起来!
霎时屋内琴声悠悠,回荡丛林,飘忽杳杳,撩人神魂,真个是绕梁三日而不绝。这边茜文走到梦遥案前念道:
高山青青依旧
流水潺潺依然
总不过随人意
花落花飞眼前
客心随流水
滴滴起云烟
请君为我歌一曲
西上峨眉颠
读罢,不觉赞叹其文采,笑道:“我能读下来,参透这含义就使得了!”翰邕也点头,继续弹着琴。茜文又到文楚面前,拾起绢纸,道:“这个也好得很呢!”但见:
醉于伯牙
受于子期
知音难觅
共畅神祢
唯美者纤纤玉手
唯乐者案头黎黎
唯恋者秋华如意
唯叹者春日阳辉
这时文萱道:“我们两个也写完了!文姐姐也过来看看吧!”
茜文笑着走过去,但见文萱曰:
七弦弹荡曲声悠
声声切切满琼楼
莫道人间无仙曲
冷月花丛不胜休
伊可曰:
抚琴一曲雪飞扬
遥想当年凤求凰
诗词月下驻酒肆
不见文君相如郎
梦瑶听了不觉心下暗自佩服,又见翰邕仍是弹着琴已入佳境般。
不一会,曲毕,众人都听得醉了一般!
翰邕道:“适才听文丫头读的这些词,当属梦遥最胜一筹了,剩下你们几个倒也可以!”
文萱道:“我道也是如此,如今有这梦姐姐,定又为我们添了伴读的乐趣!”想了片刻,跑到翰邕身边因笑道:“这又怪了,咱家素来没人懂这个琴啊瑟啊的,也从未见过姑姑动琴弄笛的,如今怎么就懂起这个来了!而且弹起琴来恁般了得!”
伊可笑道:“我的萱儿姐,这个你可不知道了,还不是那个先生教的!人家两个可是郎才女貌比翼双飞呢!日后让你惊诧的多多呢!”
翰邕羞道:“这可儿丫头真真的疯了,却拿我来取笑,少不得打你几下才解得气!”
伊可忙跑开躲到文楚的后面,笑道:“别别别,大小姐,丫头知错了,我可怕你的掌!”
那几个又是笑得前仰后翻。
这几个正说笑着,见秋玲掀帘入来。将伊可叫到一边,趴耳边说了几句,伊可笑着到翰邕跟前道:“姑娘,斯文回来了!”
梦遥听了不解,文楚向她道:“斯文原是门上小厮,后来跟了安先生去长安了,如今他回来,想是先生也回来了!”
梦瑶听了暗笑,若云听了道:“我看今儿就玩到这吧,大小姐也该回去了,天气冷,改日想玩就在这边住下了!”茜文几个听了自是欢喜,也不做声,将翰邕等人送到门外。
这几个回到东院,迎面遇到斯文,这斯文想是专程等翰邕,直随几个到东院来,向翰邕使了礼,道:“大小姐,先生已到大宁了,途中遇了几个旧相识,不能脱身,便留了几日,要我先回来告知小姐。”
翰邕笑道:“这一个多月,你随公子行这么远的路也算艰难,苦了你了!”
斯文笑道:“小姐这话说不着呢!自从跟了先生,不仅学识长了进,如今也懂得些枪棒了,扔他几个都到不得我跟前!”
翰邕道:“斯文,这话差矣,凡是习武之人莫要清高孤傲,要时时藏身低调,你可知么?这不比舞文弄墨,打打杀杀是要送命的!”
斯文忙拜道:“小姐尽可放心,就是学到小姐的恁般身手我也知道谦逊着呢!”
伊可一旁啐道:“这小厮,胡说打你的嘴!”
翰邕摆了摆手道:“如今只咱们几个,倒也无妨,父母最忌舞动刀枪的,不要让他们得知就是了!”
斯文盲缩了脖子不言语了,想了想又道:“小姐,我说的你别不信,远不说,就前儿十几天,我们到热河那边,偏遇到几个山贼劫道,那是几个也是膀大腰圆的,却都被我给撂了,还抓了几个,二十几个都抵不住我和先生,这可不是夸口的,就是咱这州里的就没这身手呢!”
翰邕闻听此事一惊,心想:莫不是那李元武就倒在这斯文的手上?听他言语不似假话,如若真有这等巧合,此事断不可被嫂嫂得知,那妇人若知晓缘由,定不会善罢罢休!想到此便道:“此事日后横竖莫要再提了,你可知奶奶的弟弟因不醒事跟了山贼剪径,被送了官了!”
斯文听了也一惊,便知了九分,就闭口不言了。几个又说了几句不在话下!
单说又过了三五日,那安子衿同施翰章施林几个一起回来,一路上施翰章已向施林道出了安子衿与施翰邕的情意,这施林虽是个商贾出身,财主行径,却不似他浑家那般心机,一来中意子衿的才华,二来喜欢子衿的人品,如今听翰章如此一说,便心下有所打算,只待回家与浑家商议,了定此事。再说这安先生果真是个情种,心下一百个心眼儿都装着翰邕,这几月不见翰邕,怎不思念,巴不得跑到翰邕的身边;刚刚回到施府,这边拜过了施林夫妇和李氏等人,便急急的领着斯文到东院来。原来这翰邕闻知子衿回来,也心下焦急,叫伊可在院门口等着,这伊可明知小姐的心思,寸步不离,远望见子衿和斯文两个从中院出来,见这公子果真又是一般风流之状,怎见之,有词为证:
青丝燕,
白素衣。
面若桃花,
眸似秋水。
一把铜笛挂腰间,
三尺铁扇挽胳臂。
微步缓缓,
恰似身轻如燕。
举止端庄,
好比玉树风吹。
侠骨柔肠勘见得,
子键红佛,
荆聂专诸。
生的好筋骨,
笔下是春晖。
伊可忙引了子衿和斯文到屋中来,楼下秋玲、伊可、若云和斯文几个饮起茶来,又听斯文讲那一路来的趣事,几个或惊异所见所闻,或闻之大笑声声;子衿早已到楼上同翰邕相会,两个相见了定是一番倾诉久别之情。
子衿携着翰邕的手道:“这几个月,去来间不觉就舍过了一秋,邕儿可曾过的都好么?”
翰邕道:“只是心下念着你早日回来,想衿哥哥刚离开时,便有人提起婚姻之事,我并没搭语,与大哥道出了心绪,有大哥在方撩了下来,到如今母亲还心有顾忌!”
子衿听了叹口气,道:“我若不是罪臣之子,我若也能得遇秋闱之机,定谋个功名来,堂堂正正的把你迎娶过去,到恁时,便是门当户对了,街旁巷尾的人也少的了奚落之词,可叹如今,空有一身学识却不能赴考,还连累你受家人的奚落,我怎心下好过!”
翰邕道:“衿哥哥这是甚话?你道我喜爱那功名利禄不成?若是恁般,早有可心的了!可还在等你么?”
子衿听了,心下好生热乎乎的,又是一番欢喜,直握住翰邕的手不住的感激之言,翰邕也依偎在子衿身旁,子衿道:“如今,大哥已将此事告知老爷知晓了!”
翰邕抬头问:“父亲怎么说?”
子衿道:“你放心,老爷还是肯应的,只道回来同太太商议便可!”
翰邕道:“恁般也是好事,既是母亲不同意,他也别想拆散你我!你一生喜好流浪世间,如闲云野鹤,如今,你走到哪,我都请愿与你相随,做个流浪的鸳鸯!”
子衿听了又是一阵感激,心生爱意,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宽宽的腕环来,翰邕惊异的托在手中,看了又看,不知何物,观其行,比镯子要宽得多,表面有龙凤盘旋之貌;触之,冷热相宜,又如同妙玉一般,道:“这是什么?”
子衿道:“邕儿,这是我师父送我的宝贝,我师父也算是个世外高人了,这环子就是他赠与我的,叫做龙凤护身环,你不要小看它,你戴上试试来!”
翰邕依着话,将那环戴到腕上,试之,却与普通镯子无异,正合手腕,觉来并不笨重,更有舒服之感;
子衿笑道:“邕儿,这环内由磁石镶嵌,能通疗腕穴,亦可强身;最最珍贵的是如遇强敌,可救人性命;”
翰邕笑道:“有这等效用么?”
子衿道:“我常行走江湖,俗话说江湖秋水多,坎坷皆过客,有这个就可做防身,这宝物要这般使用方可!”
这正是:
佳人不与配花香,
持刀挎剑游四方。
难得世间行仗义,
却叫闲人话短长。
你道这宝物却是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人不善玄幻遐想,内容中都是平常事,也多有史实篡改,掺杂些武侠、儿女情长之类,望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