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炼狱(七)摘帽归来
“《保卫延安》这部小说我也刚看完不久。”小娟换了话题道:“那里是有个叫陈允兴的旅长吧?他有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那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人常常觉得自己遇到困难是世界上最大的困难……’”
“……这都是由于缺乏锻炼。”没等小娟背诵完,我便把陈允兴旅长这段话的后半句接了下来。
“对。”小娟说:“您记性真好。”
“我记性其实不好。”我说:“不过这段话恰巧曾被我摘录过,所以记得比较牢。”
小娟深情地望了我一眼。当我俩的视线碰在一起时,我就赶紧不好意思地回避了。临走时,小娟说:“下次来还书时可别忘了招呼我。“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以后有空上我哥家去呗。”
“嗯哪。”我随口应了一声,算是答应。“她打招呼,不过出于礼节罢了。”我这么想。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我哪好意思去给人家添麻烦,添政治上的麻烦啊!
我倒是很希望知道小娟是否已成婚?这究竟是出于对她的爱?还是出于作为一般朋友的关心?也许两者都有。
但自卑感与自尊心都告诉我不能开这个口。我为什么要去打听她个人的私生活呢?再说,我现在也没有这种爱和被爱的权利和资格啊!
摘帽归队
这年“七·一”,我和大赵、王绅士他们到底没盼来有关摘帽的消息。
但是,到了九月中旬,场长从市里回来便喜滋滋地告诉我和大赵,让我们明天回报社去一趟,王明找我们有事。
金场长凑到我耳朵边笑道:“这回可能有好事了。”
我心里虽已猜出几分,却故作糊涂地说:“我俩能有什么好事。”
金场长说:“摘帽不是好事么?”
我们说:“果真要是,当然是大喜。你知道这顶冬不暖夏不凉的帽子,压在我们头上有多沉啊!”
这天晚上,窗外的月亮很亮。可不,都快中秋了。外墙根的蟋蟀啾啾叫个不停,我和大赵都久久没能入睡。从1958年春天起,将近五年的劳动改造生活,也许就要出头了。五年,在这将近1800个没有亲情、没有朋友、没有欢乐、缺少自由、缺少温暖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们都不知怎样熬过来的,但无论怎样,我们这回也许真要熬出头来了。
“赵忠、小孔:今天找你们二位来,是要向你们宣布一个你俩最关心的消息:”笫二天,当我和大赵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赵预测着到报社后即将发生的情形,学着王明和我俩谈话的口气,说道:“经过为期五年的思想劳动改造,你们对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好的悔改表现,经过报社党总支和编委会的研究,现决定摘掉你俩的右派分子的帽子……”说完,自己呱呱鼓起掌来。
“你别高兴得太早了。”我说:“人们往往在忘乎所以时作出错误的判断。”
“你瞧着吧,王明现在已经是机关的党总支书记,报社编委,到那时候你留心听听,他跟咱俩唠的准就是这套喀。”大赵显得很自信。
果然,从报社谈完话回来,大赵习惯地用手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喜形于色:“怎么样?王明和咱俩说的,你说和我那套喀有哪句不一样?”大赵用大拇指指指自己:“我诸葛赵——说神机妙算不过誉吧!”
“就是算得太晚了。”我挖苦他:“新婚之前能算出来就好了。”
“那阵子是猪八戒娶媳妇——尽想好事啦。”他自嘲道。
我忽然想起他和欧阳芬的事:
“大赵,前次约你去图书馆,你说等以后有机会你再去。这次摘了帽,你应该尽快把消息告诉欧阳芬。”
“这事儿……”大赵迟疑了:“是应该告诉她,但不能亲自出马。你说呢?”
“下礼拜我去换书时,向她透露透露,看看她的反应如何?”
大赵这时向我透露了他们离婚前欧阳芬和他说过“到那时如果条件允许,再说复婚的事儿”这些话,问题是时过境迁,不知现在人家想法如何?
我俩从机关出来,也没再上哪儿去,因为回到农场还有近二十里地,又没有客车可搭,便到商店一人买了半斤饼干、一瓶汽水,走一路,吃一路。王明让我们帮助秋收完便回机关,工作到时候再安排。
“工资恢复不恢复没听他说啊。工作咋安排也没个大致意见。”大赵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细。而且他一谈及工资,便令我想起他过去闹工资待遇的事儿。
“咳,帽子摘完了,这是头等大事儿。别的就由组织去考虑吧。”我说:“用不着想那么多,该有的咱们总会有。”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俩同时想起这句话。
我们走走停停,反正不着忙。累了到这草滩坐坐。走一会儿,又到那树下躺躺,望望那蓝天上不断变幻的白云,望着自由自在翱翔于蓝天的云雀。我随手揪下一片草叶,象儿时那样放在嘴里吹起了口哨。多年的重压,好似突然变得轻松惬意起来。来时一个半钟头的路程,回来时享受了三个钟头。到达金家洼子农场,已是夕阳西下,快到吃晚饭时间了。
晚上,我在油灯下给大哥写信,也给在广西桂林部队的阿祥同学去信,告诉他们这足足盼了五年的消息。
等到高粱、谷子、地瓜、黄豆全都收获完毕,即将告别1962年的时候,那位“吃多吃少没关系,总要分得均匀”的山东来的年轻师傅套上马车,我俩坐在各自的行李包上,听着欢快的、有节奏的铃铛声,望着越来越近的、永远沉浸在淡淡的雾霭中的电厂的晾水塔,终于告别农场,回到日夜思念的报社机关来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这都是由于缺乏锻炼。”没等小娟背诵完,我便把陈允兴旅长这段话的后半句接了下来。
“对。”小娟说:“您记性真好。”
“我记性其实不好。”我说:“不过这段话恰巧曾被我摘录过,所以记得比较牢。”
小娟深情地望了我一眼。当我俩的视线碰在一起时,我就赶紧不好意思地回避了。临走时,小娟说:“下次来还书时可别忘了招呼我。“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以后有空上我哥家去呗。”
“嗯哪。”我随口应了一声,算是答应。“她打招呼,不过出于礼节罢了。”我这么想。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我哪好意思去给人家添麻烦,添政治上的麻烦啊!
我倒是很希望知道小娟是否已成婚?这究竟是出于对她的爱?还是出于作为一般朋友的关心?也许两者都有。
但自卑感与自尊心都告诉我不能开这个口。我为什么要去打听她个人的私生活呢?再说,我现在也没有这种爱和被爱的权利和资格啊!
摘帽归队
这年“七·一”,我和大赵、王绅士他们到底没盼来有关摘帽的消息。
但是,到了九月中旬,场长从市里回来便喜滋滋地告诉我和大赵,让我们明天回报社去一趟,王明找我们有事。
金场长凑到我耳朵边笑道:“这回可能有好事了。”
我心里虽已猜出几分,却故作糊涂地说:“我俩能有什么好事。”
金场长说:“摘帽不是好事么?”
我们说:“果真要是,当然是大喜。你知道这顶冬不暖夏不凉的帽子,压在我们头上有多沉啊!”
这天晚上,窗外的月亮很亮。可不,都快中秋了。外墙根的蟋蟀啾啾叫个不停,我和大赵都久久没能入睡。从1958年春天起,将近五年的劳动改造生活,也许就要出头了。五年,在这将近1800个没有亲情、没有朋友、没有欢乐、缺少自由、缺少温暖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们都不知怎样熬过来的,但无论怎样,我们这回也许真要熬出头来了。
“赵忠、小孔:今天找你们二位来,是要向你们宣布一个你俩最关心的消息:”笫二天,当我和大赵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赵预测着到报社后即将发生的情形,学着王明和我俩谈话的口气,说道:“经过为期五年的思想劳动改造,你们对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好的悔改表现,经过报社党总支和编委会的研究,现决定摘掉你俩的右派分子的帽子……”说完,自己呱呱鼓起掌来。
“你别高兴得太早了。”我说:“人们往往在忘乎所以时作出错误的判断。”
“你瞧着吧,王明现在已经是机关的党总支书记,报社编委,到那时候你留心听听,他跟咱俩唠的准就是这套喀。”大赵显得很自信。
果然,从报社谈完话回来,大赵习惯地用手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喜形于色:“怎么样?王明和咱俩说的,你说和我那套喀有哪句不一样?”大赵用大拇指指指自己:“我诸葛赵——说神机妙算不过誉吧!”
“就是算得太晚了。”我挖苦他:“新婚之前能算出来就好了。”
“那阵子是猪八戒娶媳妇——尽想好事啦。”他自嘲道。
我忽然想起他和欧阳芬的事:
“大赵,前次约你去图书馆,你说等以后有机会你再去。这次摘了帽,你应该尽快把消息告诉欧阳芬。”
“这事儿……”大赵迟疑了:“是应该告诉她,但不能亲自出马。你说呢?”
“下礼拜我去换书时,向她透露透露,看看她的反应如何?”
大赵这时向我透露了他们离婚前欧阳芬和他说过“到那时如果条件允许,再说复婚的事儿”这些话,问题是时过境迁,不知现在人家想法如何?
我俩从机关出来,也没再上哪儿去,因为回到农场还有近二十里地,又没有客车可搭,便到商店一人买了半斤饼干、一瓶汽水,走一路,吃一路。王明让我们帮助秋收完便回机关,工作到时候再安排。
“工资恢复不恢复没听他说啊。工作咋安排也没个大致意见。”大赵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细。而且他一谈及工资,便令我想起他过去闹工资待遇的事儿。
“咳,帽子摘完了,这是头等大事儿。别的就由组织去考虑吧。”我说:“用不着想那么多,该有的咱们总会有。”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俩同时想起这句话。
我们走走停停,反正不着忙。累了到这草滩坐坐。走一会儿,又到那树下躺躺,望望那蓝天上不断变幻的白云,望着自由自在翱翔于蓝天的云雀。我随手揪下一片草叶,象儿时那样放在嘴里吹起了口哨。多年的重压,好似突然变得轻松惬意起来。来时一个半钟头的路程,回来时享受了三个钟头。到达金家洼子农场,已是夕阳西下,快到吃晚饭时间了。
晚上,我在油灯下给大哥写信,也给在广西桂林部队的阿祥同学去信,告诉他们这足足盼了五年的消息。
等到高粱、谷子、地瓜、黄豆全都收获完毕,即将告别1962年的时候,那位“吃多吃少没关系,总要分得均匀”的山东来的年轻师傅套上马车,我俩坐在各自的行李包上,听着欢快的、有节奏的铃铛声,望着越来越近的、永远沉浸在淡淡的雾霭中的电厂的晾水塔,终于告别农场,回到日夜思念的报社机关来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