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厦倾
因军情紧急,兵部接连催促,城外,誓师之事也就一切从简,水溶一声令下,十万精兵挥戈西去。
旌旗如云中,一抹银白色的铠甲,于战马之上,格外令人瞩目。
一个人,座下青骢马,在路边静静等候,靛青色的披风,在风中卷动,宇文恪眉宇沉郁。
水溶目力极好,远远的便已经看见,催马近前,因事戎装,只能在马上相互抱拳示意。
“灏之,愚兄特来为你送行,望你早日凯旋。”
“多谢。”水溶微微一笑:“些许顽寇,不足为患,去去就回。”
“此是自然,不过川滇多瘴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且兵戈无情,灏之还须谨慎。”宇文恪道。
水溶应了,又道:“想来,吴王殿下是要回吴了。”
“正是。”
“回去也好,安逸。”水溶道:“待我回来,必要携玉儿畅游吴楚,到时候还可再与殿下把酒对弈。”
“一定!到时候,恪一定尽地主之谊。”宇文恪的回应,看似寻常,个中深意,却也无须言明。
再旁人听来,却纯属语焉不详的闲话。
当下,宇文恪令人取过酒盏,二人于马上,立而饮之,亮了杯底,一切,尽在不言中。
“溶哥哥!”赫连冰扬鞭快马近前:“冰儿来送你。”
“冰儿。”水溶笑了笑:“虽然,你不久也要北归,不过我还是想托付你一件事。”
“我知道,只要我还在这里,就会去天天陪着玉姐姐。”赫连冰立刻会意,朗声道:“谁要敢欺负玉姐姐,先过我这一关。”
“多谢。”水溶看了下天色:“不再耽搁了,就此,别过。”
“保重!”
“溶哥哥,保重。”
水溶一扬马鞭,马若离弦之箭射出,一骑当先,绝尘而去,他的身后,亲兵护卫、参将副将,披甲精兵,大军纷锐,浩然而过。
宇文恪和赫连冰驻马仍望,直到水溶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却是同时叹出了声。
赫连冰看了他一眼:“你,要回南面了是么。”
“是。就这一二日。”
“我也要回去了。”
马上,各自沉默,风声阵阵过耳,赫连冰忽然勒马,声音有些犹豫:“你讨厌我么?”
宇文恪一怔,笑:“怎么会。”
“那就好。”赫连冰灿然一笑:“那我要告诉你,我喜欢你。”
她是如此坦率,喜欢,便是喜欢,她热烈的眸子,竟令宇文恪心中没来由的灼了一下,却是缄默。
不等宇文恪有所回应,赫连冰已经把话接了下去道:“你不必回答,我都知道你要说什么,我就是想告诉你,我会等的。”
宇文恪缓声道:“冰儿,你这又是何必,你是个好姑娘,谁能娶到你,是福气。”
“那是自然。可我喜欢的人,只会有一个。”赫连冰爽朗一笑,笑容灿烂如明艳的阳光:“管他是一箭之仇,还是一箭之恩,我早都记在心里--我去看玉姐姐了。”
说完,她加了一鞭子,策马而去。
她可以等,那怕是一生,她会长大,如果可以,她愿尽所能,助他一臂之力。
宇文恪清楚的看到,一枚小而铮亮的东西用红色线绳系着,颠簸之中,被扬起,跳动,因她一身大红的劲装,而显得格外惹眼。
是那枚箭镞。
宇文恪心中一触,多少有些震动,英朗的眉宇紧锁。
真是,最难消受美人恩。
一笑,摇头,也许并不后悔当年的那一箭,只是他现在的心思不可能放在这些事上。
平叛不过是借口而已,老四明明白白是要置水溶于死地,断自己的臂膀,水溶手下的兵马并非一手从北疆带起来的嫡系,而是天子卫率,要压服非一日,到时候,粮草接应,都会乏力的很。
虽然知道水溶已经有所防备,可这步棋,仍算的上是险中求胜。
自己之所以急着返回封地,就是为此。远离京城才能耳聪目明,一来令水溶无后顾之忧,二来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以接应。
然,黛玉在京,便是挟制水溶最有利的筹码,更何况看得出来,一直是觊觎之心不死。
虽说以水溶的缜密,不可能不安排下人保护,再加上自己的人,不怕宇文祯用暗的,只是,他若用明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更让人防不胜防。
微微眯起的眸中,深寒彻骨。
若真到那日,便只有孤注一掷。
水溶走后,最初的日子,还有赫连冰日日过来和黛玉聊天说话,可是没过几日,探春北嫁,赫连冲赫连冰亦离京返回北疆。
送走了赫连冰,黛玉便更觉的空落。每日过的也是一样,在外,无论入宫、应付诸王府勋贵诰命来访都是礼节周全,在府中处理诸般琐事亦是不失去敏慧,外人无甚异样,只是此外便再少与人言语。每日到佛堂焚香祈祷,拜祭老王太妃,一呆便是数个时辰,除了抚琴,便是写诗,写了又撕掉,撕了再写,有时候睡着睡着也会突然惊醒,抱膝坐在榻,一坐便是天明,饮食亦少进。
这日,春纤端了没动多少的午膳退出来,愁的道:“紫鹃姐姐、雪雁姐姐,你们倒是想个办法,王妃总是如此,不等王爷回来,便是要病倒的。”
雪雁更愁:“你叫我想,我也没辙。除非哪个神仙开开眼,让王爷现在从天而降,否则莫得想见好。阿弥陀佛,我这就烧柱香拜拜去。”
紫鹃听见责道:“尽说些不靠谱的事儿,怎么着找个人来和王妃说说话才好。”
雪雁苦着脸道:“姐姐是有主意的人,你说说看,找谁来。”
紫鹃想想也是,偏旧日那些姊妹,探春不消说,湘云定了与卫家的公子卫若兰,在家待嫁,迎春也已经出嫁--那日王妃还亲临贺喜,令那家子受宠若惊--算算,也都不能来,不觉叹了口气。
这里春纤掰着指头算了算:“说起来,今日可是那边府里宝二爷和宝姑娘的大喜日子呢。”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王妃久已经打点了贺礼令人送过去,反正本来也不见怎么亲近的。”雪雁撇了撇嘴道:“想旧年里,那边府中,原本也只老太君和琏二奶奶是真心待咱们姑娘好的,那个什么金啊钗啊的,那会子不是天天防着姑娘跟防贼似的,要我说,也就是那个府里当了凤凰蛋罢了,正经论起来,也是寻常的很,不说别人,给王爷提鞋也不配的。那句话说的了,坐井观天的蛤蟆。”
说的春纤笑个不住:“这却说的有意思,雪雁这张嘴,正和晴雯半斤对了八两。”
“行了,都是多少年的事儿了,有什么可说的。”紫鹃也不甚在意,只是道:“春纤,出去传个话,隔日请姨娘带着晴雯过来,跟王妃说说话,或者能好点,这么闷着,也不是个事儿--我先进去,一会儿欧阳大夫要来给王妃请脉了。”
说完,挑了帘子进去伺候黛玉。
原来,水溶走时,把心腹的几个人都留了下来,宗越是领了命要保护黛玉的周全,自不消说,祁寒则是打理府中诸般事务,更是暗里与各路暗桩联络,不时的将水溶的消息传递过来,至于欧阳绝,更加不敢怠慢,隔个二三日便来请一次平安脉。
一时欧阳绝来了,悬了金丝给黛玉听了会子脉,眉梢忽然挑了挑:“王妃这几日,可有什么不舒服?”
黛玉淡淡的道:“倒也没什么,只是困倦些,懒怠动。”
欧阳绝点了点头,正要说话春纤急匆匆的进来:“王妃,那边府中出事了。”
紫鹃皱了皱眉:“春纤,慌慌张张的做什么,仔细吓着王妃。”
春纤定了定神,歉然的屈膝道:“是,奴婢知错。”
黛玉听见说那边出了事,先便疑是贾母,忙道:“春纤,到底是什么,慢点说。”
“哦,是。刚才奴婢出去了一趟,听见外头传说荣府宝二爷喜事上,才三拜完,便来了刑部的人,把宝二爷给锁了走了,说是,做了什么反诗。”
黛玉怔住,难以置信:“宝玉做了反诗?”
“还未十分作准,但是八九不离十了。”
黛玉只是长长叹了口气,看来,老太太说的一点没错,那府中的气数真的是阖尽,宝玉下狱,也不过是个由头而已,只怕,斩尽杀绝的一刀,也快要落下来了。
只是,老太太怎么办,想着,不免现出几分忧容。
欧阳绝此时也一改皮里阳秋的调调,笑道:“王妃,这个时候不要为外人担心,还是多为自己考虑才是。”
黛玉诧异道:“欧阳,此言何意?”
欧阳绝起身,躬身一礼到底:“恭喜王妃,贺喜王妃,才属下给王妃请脉,得喜脉。”
黛玉愣住:“你是说……”
欧阳绝笑道:“千真万确。”
这一下,紫鹃雪雁春纤都高兴了起来,纷纷跪下道:“恭喜王妃。”
欧阳绝忙低声道:“不过,王妃,你因这阵子心事郁结,脉象虚浮不稳,所以属下以为,这件事,除了这几个贴身丫头,还是暂且不要声张的是,尤其是宫里……”
若是被宇文祯自己有了身孕,只会令他多一个筹码在手,更会据此挟制水溶,想到这里,黛玉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会小心的--不过,这件事我想,暂时也不要让王爷知道了。”
欧阳绝一怔:“王妃,这……”
黛玉道:“他在外领兵本就凶险,一时疏失便是性命之忧,我不想他多为此生出些牵绊,分了心神。”
欧阳绝心中亦是折叹,点点头:“是,属下谨遵王妃之命。我会每日以调补为名,给王妃送安胎药来。”
黛玉点点头:“费心了。”
“当不得。没有王爷,就没有我的今日。”欧阳绝嘻嘻一笑道:“再说,也是分内之事,王爷再三交待的,若是王妃有丝毫的闪失,我们几个,可是命将不保。”
说着躬身一礼,起去。
这里,黛玉缓缓坐下,手压着小腹,有些难以置信。
紫鹃笑道:“王妃,等王爷回来,一定又惊又喜的。”
黛玉的嘴角,缓缓的绽开一个笑容,只是那笑容却又很快的敛去。
最初的惊喜之后,有些忐忑不安,却在心底隐约的萌生出根芽。
一时,想起贾母,心头更加不安。
次日一早,云姨娘便带了晴雯来到了北静王府,谁想,却见一个人在府外踟蹰徘徊,看形容,是个普通的民妇打扮,低垂着头,看不清形容。
云姨娘不甚认得,倒是晴雯先冷笑了出来:“这不是尊贵无比的荣国府二太太么,怎么跑到王府这里来了,又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想来是来求告王妃救她的宝贝凤凰的吧。”
宝玉成亲之时,被刑部带走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这件事一旦坐实,便是抄家灭族的罪。
这时候,她又想起来攀附王妃了,早些要害王妃时,怎不知道有今日?
想着,晴雯不觉轻咬牙关。
云姨娘诧异道:“晴雯,你可认得真了?”
“怎么认不真,化成灰也认得。”晴雯道:“姨娘你先进去,让奴婢给王妃赶赶苍蝇。”
云姨娘也知道点那些旧日的仇怨,深为晴雯不平,于是也道:“去吧,不过,莫争些闲气。”
宁荣二府如今却是被看了起来,这王夫人为了能救宝玉忧心忡忡,却苦于无有门路,最后便想起了黛玉,爱子心切,便舍着脸,乔装打扮,求上门来,只是王府戒备森严,这北静王妃,哪里是那么容易得见的。何况北府的侍卫,都是水溶从北疆拔上来的得力校尉,更不与其他王府相同,凭是拿多少银两贿赂,都是油盐不进的主儿,铁塔样的不给半分面子。
所以凭王夫人在毒日头底下站了半日,都难进那门槛儿。
这时,却见府门忽然而开,将一马车迎了进去,车辙卷起道道灰尘,王夫人躲闪不跌,被扇了一脸,忙拿帕子擦了擦,却连汗水一并抹成了个花脸。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慢着,姨娘,奴婢恍惚看到个熟人,要去叙叙。”
王夫人疑惑的抬头,却见马车上下来一个年轻女子,水蛇腰,削肩膀,人物风流,容貌俏丽,更兼衣衫华丽,比旧日更加不同,不是晴雯,却是哪个,这一下,惊的非同小可:“你……”
晴雯微微含笑,故意挑高了声音道:“哎呦,我倒是谁,这不是荣国府的二太太么,怎么到这里来了,是来看望王妃的么,怎么却不进去呢。”
王夫人一脸羞惭,眼见得那些侍卫都斜眼瞥过来,更加没脸,小声道:“晴雯姑娘……”
“慢着,什么姑娘,我可不是什么姑娘,我是被二太太扫地出门的烧火丫头。”
王夫人脸色青红不定:“晴雯姑娘,向日的事,是个误会。”
“误会。好大的误会,误会的我差点被你那好贤惠的花姨娘和你这好贤惠的二太太害死,还要担个莫须有的名声。”晴雯哼道:“我呸。你现在认得谁狐媚了你那个宝贝凤凰蛋了。”
王夫人本就是讷于言辞,熟谙心计的人,若论口舌,却不是晴雯的对个儿,闷了半日只得下气道:“晴雯姑娘,往日的事,是我对不住你,你可看在宝玉的份上,替我求求王妃,好歹见上一面……”
“王妃?你好意思说,我不好意思听,你莫要玷污了林王妃三个字。”晴雯提起此事,更加动怒:“你都忘了你当日是怎么对林王妃的是不是,现在遇上事了,却又来附上来了。放心,凭你在这里站一日,也见不得王妃的面。”
王夫人想起牢中生死未卜的宝玉,也顾不得脸面尊严,就地一跪,老泪纵横道:“晴雯姑娘,求求你,替我引荐一会吧。否则,宝玉真的是险了……”
这时,府门吱呀一声又开了,边门探出个人来,是雪雁:“晴雯姐姐,你在这里挨延什么,王妃还唤你呢。我那里还有几个花样子等着你帮着扎扎。”
晴雯道:“碰上个熟人,说了两句话。”
雪雁也与她一唱一和:“什么熟人。”装模作样的看了会子,呀的一声,气呼呼的向那些侍卫:“你们没听见么,她是荣国府的人,赶紧报顺天府,把她拿走,让她在这里站着,若是朝廷追究起来如何是好。”
那些侍卫知道是王妃身边的大丫鬟,如此说,定也是王妃的意思,一个人上前,只手将王夫人叉离。
雪雁又撂下一句打水把地洗了,免得腌臜,方挽了晴雯,将她拖进门内,俩人扒着门缝看着王夫人被扎手舞脚的扔出去,都是捂着肚子笑倒,雪雁道:“可算出了口恶气,当年算计了王妃多少次。亏她的脸皮够厚,还敢找来央求。王妃也忒好性了,还让我出来说请她回去,要我说,就该叉出去完事。”
两个丫头,结伴入内,云姨娘正在那里和黛玉说话。这里晴雯早听见雪雁说黛玉有喜,进来便跪下道贺,喜孜孜的道:“回头扎几个好花样子,给小世子或者是小郡主做几身衣服鞋袜,王妃莫要嫌弃。”
“我是求之不得,哪还嫌弃。如今晴雯的名字可在外头了,多少人求你的绣活儿还不能。”黛玉微微一笑道。
晴雯笑道:“那也是王妃的恩典,奴婢如今才知道,靠着自己的本事,才活的舒坦。”
原来,黛玉给了晴雯本银,令她在京中开了一家绣坊,只用了晴雯的名字,外人看来不涉王府也不涉郡主府,却算是黛玉的家业,这也是水溶的主意,运作经营也是水溶的人在做。
那晴雯本就是极其聪颖,又兼一手绣活做的精致,开了未几日,便不断有京中权贵人慕名而来,如今晴雯亲自手绣一副小插屏,也要千两银子,直逼慧纹。
黛玉便又问了王夫人的事,知道雪雁如此行,只是蹙了蹙眉,也未加责。
心中,却愈发不安。虽然祁寒那边传来消息,贾母暂时还无恙,可是心里还是难免忧心。
直到夜里,仍不能安,躺下便是噩梦,一会儿是贾母的噩耗,一会儿却又是水溶遇险。
惊的一身冷汗起来,却再也不能眠。
这夜是春纤上夜,拿帕子给她擦着汗道:“王妃又做噩梦了?”
黛玉不语,半晌轻轻叹了口气:“祁长史那里有没有消息传过来?”
春纤摇头。
“王爷的呢?”
“也没有。”
眉,便蹙的更深了,灏之,为何好几日没有你的消息,你说过,每三日便会让人报平安的。
小手轻轻的拧着被角。
春纤便道:“王妃,请恕奴婢多一句嘴,王妃的心事太重了,对小世子不好。”
黛玉叹口气,轻压自己小腹:“不知为何,心里不静,我想去佛堂上一炷香。”
春纤道:“王妃,夜深露重的,还是明日罢。”
“现在就去。”
黛玉起身,春纤无奈只好给她穿上大衣服,披上大氅,又叫醒了紫鹃,令上夜的婆子跟着,到了佛堂。
早有丫头铺了蒲团在地上,黛玉便跪下,焚香礼佛。
诸天神佛,保佑我的夫君平安。保佑我的孩儿平安降世,保佑我的外祖母得善终天年。
她跪了许久,旁人再不能劝转。
夜色转淡的时候,终于有人过来扶着她手臂道:“王妃,便是不为自己,也要为小世子想想。”
黛玉看时,是安嬷嬷,笑了笑:“嬷嬷。”
安嬷嬷看着那勉强挣出的一个笑,心中亦是酸楚:“王爷不会有事的,王妃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也要自己保重,你好了,孩子才会好,你们都好了,王爷也才会放心不是么。”
黛玉点了点头,由着安嬷嬷扶着起身。出了佛堂,安嬷嬷也不再提黛玉有孕之事之道:“老奴扶王妃回房去,多少歇一歇。紫鹃啊,去让厨房备些桂圆汤来,给王妃暖暖脾胃。”
“是。”
这里,安嬷嬷扶着黛玉,一面缓缓而行,一面说着话,不觉便走到一处轩园之外,金蟾啮锁,隐隐有了锈迹。
黛玉怔怔的看着,安嬷嬷道:“这是和熙公主住过的院子。”
她说的是公主,却并未说是前王妃。
黛玉轻声道:“说起来,我还没有去拜祭过前人,却是不恭的很。”
神情甚是耿耿。
安嬷嬷见旁边没人,犹豫了一时道:“其实,王爷不令王妃拜祭和熙公主,也没什么错。”
黛玉诧异:“这是何意?”
安嬷嬷道:“那段婚事,是老王爷做主,谕旨赐婚,谁也没办法,太妃知道王爷不如意,也还是逼着他应了,那时候,王爷也还小,气盛的很,却就想了很多法子扭转,却始终没能成,还被老王爷罚了一个月的静室禁闭。旁的不知,老奴亲见的,下降之初,每每王爷上朝去,和熙公主便躲在屋子里哭上半日,旁人问,却也不说,后来太妃问过旁敲侧击的问过才知道,却是两不相扰的。”
黛玉怔住,默默无言。
安嬷嬷道:“我当日还劝太妃,不要声张了此事,过几年就好了,谁知道,不到三年,公主便薨了,倒也算了了一桩孽缘。我今日之所以给王妃说这些事,就是要王妃不必再为此事耿耿于怀。王爷的性子,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没奈何的,他若是认定了的,便绝不会改,所以王妃想想王爷疼你到那般,也该为了王爷,好生的保重。”
黛玉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嬷嬷。”
安嬷嬷看着黛玉,此时竟是十分喜欢,因叹道:“可惜啊,太妃却没看到如今王爷王妃是何等恩爱,又没看到,她有了一位多好的儿媳妇。”
黛玉温柔的笑了笑,转回房去,才饮了些热汤,天色已经转明,便见一个丫鬟匆匆跑来禀告:“王妃,才来的消息,半夜的时候,宁荣二府削爵罢官,被抄了,府里的主子,无论好歹都被下了狱。”
如惊雷一炸,黛玉身体踉跄了一下,小脸惨白,低低的道:“来的,好快……老太太……”
紫鹃和安嬷嬷一边一个扶着,安嬷嬷定了定神:“王妃也别着急,等等消息再说。”
祁寒的消息不多时便传来,果真如此,同时,也传来消息,会尽力周旋,早些把贾母接出来。
黛玉便也耐心等待,谁知道,一日一夜之后,祁寒跪在她面前道:“属下无能,未能将史太君救出。”
黛玉深知水溶这些年在朝中根基匪浅,若是祁寒他们都不能成的事,恐怕,也就是有更大的阻碍了。
而想都不用想,这个人是谁。
果然,祁寒道:“不过,我们的人打探出消息,是皇上的密旨,老太君乃是众犯之首,任何人都不得私自纵放,否则以谋反一体论处。”
听了这句话,黛玉阖眸叹了口气。
老太君长年不理事,谈何首犯?恐怕是醉翁之意而已,有人,恐怕是要逼自己出面,保下老太君。
“紫鹃,更衣,我要入宫,给太后请安。”
<div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0%; height:35px; vertical-align:bottom ;"><font style="font-size:18px; font-weight:bold; color:#FF0000">请牢记本站域名:g.xxsy.net</font>
旌旗如云中,一抹银白色的铠甲,于战马之上,格外令人瞩目。
一个人,座下青骢马,在路边静静等候,靛青色的披风,在风中卷动,宇文恪眉宇沉郁。
水溶目力极好,远远的便已经看见,催马近前,因事戎装,只能在马上相互抱拳示意。
“灏之,愚兄特来为你送行,望你早日凯旋。”
“多谢。”水溶微微一笑:“些许顽寇,不足为患,去去就回。”
“此是自然,不过川滇多瘴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且兵戈无情,灏之还须谨慎。”宇文恪道。
水溶应了,又道:“想来,吴王殿下是要回吴了。”
“正是。”
“回去也好,安逸。”水溶道:“待我回来,必要携玉儿畅游吴楚,到时候还可再与殿下把酒对弈。”
“一定!到时候,恪一定尽地主之谊。”宇文恪的回应,看似寻常,个中深意,却也无须言明。
再旁人听来,却纯属语焉不详的闲话。
当下,宇文恪令人取过酒盏,二人于马上,立而饮之,亮了杯底,一切,尽在不言中。
“溶哥哥!”赫连冰扬鞭快马近前:“冰儿来送你。”
“冰儿。”水溶笑了笑:“虽然,你不久也要北归,不过我还是想托付你一件事。”
“我知道,只要我还在这里,就会去天天陪着玉姐姐。”赫连冰立刻会意,朗声道:“谁要敢欺负玉姐姐,先过我这一关。”
“多谢。”水溶看了下天色:“不再耽搁了,就此,别过。”
“保重!”
“溶哥哥,保重。”
水溶一扬马鞭,马若离弦之箭射出,一骑当先,绝尘而去,他的身后,亲兵护卫、参将副将,披甲精兵,大军纷锐,浩然而过。
宇文恪和赫连冰驻马仍望,直到水溶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却是同时叹出了声。
赫连冰看了他一眼:“你,要回南面了是么。”
“是。就这一二日。”
“我也要回去了。”
马上,各自沉默,风声阵阵过耳,赫连冰忽然勒马,声音有些犹豫:“你讨厌我么?”
宇文恪一怔,笑:“怎么会。”
“那就好。”赫连冰灿然一笑:“那我要告诉你,我喜欢你。”
她是如此坦率,喜欢,便是喜欢,她热烈的眸子,竟令宇文恪心中没来由的灼了一下,却是缄默。
不等宇文恪有所回应,赫连冰已经把话接了下去道:“你不必回答,我都知道你要说什么,我就是想告诉你,我会等的。”
宇文恪缓声道:“冰儿,你这又是何必,你是个好姑娘,谁能娶到你,是福气。”
“那是自然。可我喜欢的人,只会有一个。”赫连冰爽朗一笑,笑容灿烂如明艳的阳光:“管他是一箭之仇,还是一箭之恩,我早都记在心里--我去看玉姐姐了。”
说完,她加了一鞭子,策马而去。
她可以等,那怕是一生,她会长大,如果可以,她愿尽所能,助他一臂之力。
宇文恪清楚的看到,一枚小而铮亮的东西用红色线绳系着,颠簸之中,被扬起,跳动,因她一身大红的劲装,而显得格外惹眼。
是那枚箭镞。
宇文恪心中一触,多少有些震动,英朗的眉宇紧锁。
真是,最难消受美人恩。
一笑,摇头,也许并不后悔当年的那一箭,只是他现在的心思不可能放在这些事上。
平叛不过是借口而已,老四明明白白是要置水溶于死地,断自己的臂膀,水溶手下的兵马并非一手从北疆带起来的嫡系,而是天子卫率,要压服非一日,到时候,粮草接应,都会乏力的很。
虽然知道水溶已经有所防备,可这步棋,仍算的上是险中求胜。
自己之所以急着返回封地,就是为此。远离京城才能耳聪目明,一来令水溶无后顾之忧,二来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以接应。
然,黛玉在京,便是挟制水溶最有利的筹码,更何况看得出来,一直是觊觎之心不死。
虽说以水溶的缜密,不可能不安排下人保护,再加上自己的人,不怕宇文祯用暗的,只是,他若用明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更让人防不胜防。
微微眯起的眸中,深寒彻骨。
若真到那日,便只有孤注一掷。
水溶走后,最初的日子,还有赫连冰日日过来和黛玉聊天说话,可是没过几日,探春北嫁,赫连冲赫连冰亦离京返回北疆。
送走了赫连冰,黛玉便更觉的空落。每日过的也是一样,在外,无论入宫、应付诸王府勋贵诰命来访都是礼节周全,在府中处理诸般琐事亦是不失去敏慧,外人无甚异样,只是此外便再少与人言语。每日到佛堂焚香祈祷,拜祭老王太妃,一呆便是数个时辰,除了抚琴,便是写诗,写了又撕掉,撕了再写,有时候睡着睡着也会突然惊醒,抱膝坐在榻,一坐便是天明,饮食亦少进。
这日,春纤端了没动多少的午膳退出来,愁的道:“紫鹃姐姐、雪雁姐姐,你们倒是想个办法,王妃总是如此,不等王爷回来,便是要病倒的。”
雪雁更愁:“你叫我想,我也没辙。除非哪个神仙开开眼,让王爷现在从天而降,否则莫得想见好。阿弥陀佛,我这就烧柱香拜拜去。”
紫鹃听见责道:“尽说些不靠谱的事儿,怎么着找个人来和王妃说说话才好。”
雪雁苦着脸道:“姐姐是有主意的人,你说说看,找谁来。”
紫鹃想想也是,偏旧日那些姊妹,探春不消说,湘云定了与卫家的公子卫若兰,在家待嫁,迎春也已经出嫁--那日王妃还亲临贺喜,令那家子受宠若惊--算算,也都不能来,不觉叹了口气。
这里春纤掰着指头算了算:“说起来,今日可是那边府里宝二爷和宝姑娘的大喜日子呢。”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王妃久已经打点了贺礼令人送过去,反正本来也不见怎么亲近的。”雪雁撇了撇嘴道:“想旧年里,那边府中,原本也只老太君和琏二奶奶是真心待咱们姑娘好的,那个什么金啊钗啊的,那会子不是天天防着姑娘跟防贼似的,要我说,也就是那个府里当了凤凰蛋罢了,正经论起来,也是寻常的很,不说别人,给王爷提鞋也不配的。那句话说的了,坐井观天的蛤蟆。”
说的春纤笑个不住:“这却说的有意思,雪雁这张嘴,正和晴雯半斤对了八两。”
“行了,都是多少年的事儿了,有什么可说的。”紫鹃也不甚在意,只是道:“春纤,出去传个话,隔日请姨娘带着晴雯过来,跟王妃说说话,或者能好点,这么闷着,也不是个事儿--我先进去,一会儿欧阳大夫要来给王妃请脉了。”
说完,挑了帘子进去伺候黛玉。
原来,水溶走时,把心腹的几个人都留了下来,宗越是领了命要保护黛玉的周全,自不消说,祁寒则是打理府中诸般事务,更是暗里与各路暗桩联络,不时的将水溶的消息传递过来,至于欧阳绝,更加不敢怠慢,隔个二三日便来请一次平安脉。
一时欧阳绝来了,悬了金丝给黛玉听了会子脉,眉梢忽然挑了挑:“王妃这几日,可有什么不舒服?”
黛玉淡淡的道:“倒也没什么,只是困倦些,懒怠动。”
欧阳绝点了点头,正要说话春纤急匆匆的进来:“王妃,那边府中出事了。”
紫鹃皱了皱眉:“春纤,慌慌张张的做什么,仔细吓着王妃。”
春纤定了定神,歉然的屈膝道:“是,奴婢知错。”
黛玉听见说那边出了事,先便疑是贾母,忙道:“春纤,到底是什么,慢点说。”
“哦,是。刚才奴婢出去了一趟,听见外头传说荣府宝二爷喜事上,才三拜完,便来了刑部的人,把宝二爷给锁了走了,说是,做了什么反诗。”
黛玉怔住,难以置信:“宝玉做了反诗?”
“还未十分作准,但是八九不离十了。”
黛玉只是长长叹了口气,看来,老太太说的一点没错,那府中的气数真的是阖尽,宝玉下狱,也不过是个由头而已,只怕,斩尽杀绝的一刀,也快要落下来了。
只是,老太太怎么办,想着,不免现出几分忧容。
欧阳绝此时也一改皮里阳秋的调调,笑道:“王妃,这个时候不要为外人担心,还是多为自己考虑才是。”
黛玉诧异道:“欧阳,此言何意?”
欧阳绝起身,躬身一礼到底:“恭喜王妃,贺喜王妃,才属下给王妃请脉,得喜脉。”
黛玉愣住:“你是说……”
欧阳绝笑道:“千真万确。”
这一下,紫鹃雪雁春纤都高兴了起来,纷纷跪下道:“恭喜王妃。”
欧阳绝忙低声道:“不过,王妃,你因这阵子心事郁结,脉象虚浮不稳,所以属下以为,这件事,除了这几个贴身丫头,还是暂且不要声张的是,尤其是宫里……”
若是被宇文祯自己有了身孕,只会令他多一个筹码在手,更会据此挟制水溶,想到这里,黛玉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会小心的--不过,这件事我想,暂时也不要让王爷知道了。”
欧阳绝一怔:“王妃,这……”
黛玉道:“他在外领兵本就凶险,一时疏失便是性命之忧,我不想他多为此生出些牵绊,分了心神。”
欧阳绝心中亦是折叹,点点头:“是,属下谨遵王妃之命。我会每日以调补为名,给王妃送安胎药来。”
黛玉点点头:“费心了。”
“当不得。没有王爷,就没有我的今日。”欧阳绝嘻嘻一笑道:“再说,也是分内之事,王爷再三交待的,若是王妃有丝毫的闪失,我们几个,可是命将不保。”
说着躬身一礼,起去。
这里,黛玉缓缓坐下,手压着小腹,有些难以置信。
紫鹃笑道:“王妃,等王爷回来,一定又惊又喜的。”
黛玉的嘴角,缓缓的绽开一个笑容,只是那笑容却又很快的敛去。
最初的惊喜之后,有些忐忑不安,却在心底隐约的萌生出根芽。
一时,想起贾母,心头更加不安。
次日一早,云姨娘便带了晴雯来到了北静王府,谁想,却见一个人在府外踟蹰徘徊,看形容,是个普通的民妇打扮,低垂着头,看不清形容。
云姨娘不甚认得,倒是晴雯先冷笑了出来:“这不是尊贵无比的荣国府二太太么,怎么跑到王府这里来了,又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想来是来求告王妃救她的宝贝凤凰的吧。”
宝玉成亲之时,被刑部带走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这件事一旦坐实,便是抄家灭族的罪。
这时候,她又想起来攀附王妃了,早些要害王妃时,怎不知道有今日?
想着,晴雯不觉轻咬牙关。
云姨娘诧异道:“晴雯,你可认得真了?”
“怎么认不真,化成灰也认得。”晴雯道:“姨娘你先进去,让奴婢给王妃赶赶苍蝇。”
云姨娘也知道点那些旧日的仇怨,深为晴雯不平,于是也道:“去吧,不过,莫争些闲气。”
宁荣二府如今却是被看了起来,这王夫人为了能救宝玉忧心忡忡,却苦于无有门路,最后便想起了黛玉,爱子心切,便舍着脸,乔装打扮,求上门来,只是王府戒备森严,这北静王妃,哪里是那么容易得见的。何况北府的侍卫,都是水溶从北疆拔上来的得力校尉,更不与其他王府相同,凭是拿多少银两贿赂,都是油盐不进的主儿,铁塔样的不给半分面子。
所以凭王夫人在毒日头底下站了半日,都难进那门槛儿。
这时,却见府门忽然而开,将一马车迎了进去,车辙卷起道道灰尘,王夫人躲闪不跌,被扇了一脸,忙拿帕子擦了擦,却连汗水一并抹成了个花脸。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慢着,姨娘,奴婢恍惚看到个熟人,要去叙叙。”
王夫人疑惑的抬头,却见马车上下来一个年轻女子,水蛇腰,削肩膀,人物风流,容貌俏丽,更兼衣衫华丽,比旧日更加不同,不是晴雯,却是哪个,这一下,惊的非同小可:“你……”
晴雯微微含笑,故意挑高了声音道:“哎呦,我倒是谁,这不是荣国府的二太太么,怎么到这里来了,是来看望王妃的么,怎么却不进去呢。”
王夫人一脸羞惭,眼见得那些侍卫都斜眼瞥过来,更加没脸,小声道:“晴雯姑娘……”
“慢着,什么姑娘,我可不是什么姑娘,我是被二太太扫地出门的烧火丫头。”
王夫人脸色青红不定:“晴雯姑娘,向日的事,是个误会。”
“误会。好大的误会,误会的我差点被你那好贤惠的花姨娘和你这好贤惠的二太太害死,还要担个莫须有的名声。”晴雯哼道:“我呸。你现在认得谁狐媚了你那个宝贝凤凰蛋了。”
王夫人本就是讷于言辞,熟谙心计的人,若论口舌,却不是晴雯的对个儿,闷了半日只得下气道:“晴雯姑娘,往日的事,是我对不住你,你可看在宝玉的份上,替我求求王妃,好歹见上一面……”
“王妃?你好意思说,我不好意思听,你莫要玷污了林王妃三个字。”晴雯提起此事,更加动怒:“你都忘了你当日是怎么对林王妃的是不是,现在遇上事了,却又来附上来了。放心,凭你在这里站一日,也见不得王妃的面。”
王夫人想起牢中生死未卜的宝玉,也顾不得脸面尊严,就地一跪,老泪纵横道:“晴雯姑娘,求求你,替我引荐一会吧。否则,宝玉真的是险了……”
这时,府门吱呀一声又开了,边门探出个人来,是雪雁:“晴雯姐姐,你在这里挨延什么,王妃还唤你呢。我那里还有几个花样子等着你帮着扎扎。”
晴雯道:“碰上个熟人,说了两句话。”
雪雁也与她一唱一和:“什么熟人。”装模作样的看了会子,呀的一声,气呼呼的向那些侍卫:“你们没听见么,她是荣国府的人,赶紧报顺天府,把她拿走,让她在这里站着,若是朝廷追究起来如何是好。”
那些侍卫知道是王妃身边的大丫鬟,如此说,定也是王妃的意思,一个人上前,只手将王夫人叉离。
雪雁又撂下一句打水把地洗了,免得腌臜,方挽了晴雯,将她拖进门内,俩人扒着门缝看着王夫人被扎手舞脚的扔出去,都是捂着肚子笑倒,雪雁道:“可算出了口恶气,当年算计了王妃多少次。亏她的脸皮够厚,还敢找来央求。王妃也忒好性了,还让我出来说请她回去,要我说,就该叉出去完事。”
两个丫头,结伴入内,云姨娘正在那里和黛玉说话。这里晴雯早听见雪雁说黛玉有喜,进来便跪下道贺,喜孜孜的道:“回头扎几个好花样子,给小世子或者是小郡主做几身衣服鞋袜,王妃莫要嫌弃。”
“我是求之不得,哪还嫌弃。如今晴雯的名字可在外头了,多少人求你的绣活儿还不能。”黛玉微微一笑道。
晴雯笑道:“那也是王妃的恩典,奴婢如今才知道,靠着自己的本事,才活的舒坦。”
原来,黛玉给了晴雯本银,令她在京中开了一家绣坊,只用了晴雯的名字,外人看来不涉王府也不涉郡主府,却算是黛玉的家业,这也是水溶的主意,运作经营也是水溶的人在做。
那晴雯本就是极其聪颖,又兼一手绣活做的精致,开了未几日,便不断有京中权贵人慕名而来,如今晴雯亲自手绣一副小插屏,也要千两银子,直逼慧纹。
黛玉便又问了王夫人的事,知道雪雁如此行,只是蹙了蹙眉,也未加责。
心中,却愈发不安。虽然祁寒那边传来消息,贾母暂时还无恙,可是心里还是难免忧心。
直到夜里,仍不能安,躺下便是噩梦,一会儿是贾母的噩耗,一会儿却又是水溶遇险。
惊的一身冷汗起来,却再也不能眠。
这夜是春纤上夜,拿帕子给她擦着汗道:“王妃又做噩梦了?”
黛玉不语,半晌轻轻叹了口气:“祁长史那里有没有消息传过来?”
春纤摇头。
“王爷的呢?”
“也没有。”
眉,便蹙的更深了,灏之,为何好几日没有你的消息,你说过,每三日便会让人报平安的。
小手轻轻的拧着被角。
春纤便道:“王妃,请恕奴婢多一句嘴,王妃的心事太重了,对小世子不好。”
黛玉叹口气,轻压自己小腹:“不知为何,心里不静,我想去佛堂上一炷香。”
春纤道:“王妃,夜深露重的,还是明日罢。”
“现在就去。”
黛玉起身,春纤无奈只好给她穿上大衣服,披上大氅,又叫醒了紫鹃,令上夜的婆子跟着,到了佛堂。
早有丫头铺了蒲团在地上,黛玉便跪下,焚香礼佛。
诸天神佛,保佑我的夫君平安。保佑我的孩儿平安降世,保佑我的外祖母得善终天年。
她跪了许久,旁人再不能劝转。
夜色转淡的时候,终于有人过来扶着她手臂道:“王妃,便是不为自己,也要为小世子想想。”
黛玉看时,是安嬷嬷,笑了笑:“嬷嬷。”
安嬷嬷看着那勉强挣出的一个笑,心中亦是酸楚:“王爷不会有事的,王妃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也要自己保重,你好了,孩子才会好,你们都好了,王爷也才会放心不是么。”
黛玉点了点头,由着安嬷嬷扶着起身。出了佛堂,安嬷嬷也不再提黛玉有孕之事之道:“老奴扶王妃回房去,多少歇一歇。紫鹃啊,去让厨房备些桂圆汤来,给王妃暖暖脾胃。”
“是。”
这里,安嬷嬷扶着黛玉,一面缓缓而行,一面说着话,不觉便走到一处轩园之外,金蟾啮锁,隐隐有了锈迹。
黛玉怔怔的看着,安嬷嬷道:“这是和熙公主住过的院子。”
她说的是公主,却并未说是前王妃。
黛玉轻声道:“说起来,我还没有去拜祭过前人,却是不恭的很。”
神情甚是耿耿。
安嬷嬷见旁边没人,犹豫了一时道:“其实,王爷不令王妃拜祭和熙公主,也没什么错。”
黛玉诧异:“这是何意?”
安嬷嬷道:“那段婚事,是老王爷做主,谕旨赐婚,谁也没办法,太妃知道王爷不如意,也还是逼着他应了,那时候,王爷也还小,气盛的很,却就想了很多法子扭转,却始终没能成,还被老王爷罚了一个月的静室禁闭。旁的不知,老奴亲见的,下降之初,每每王爷上朝去,和熙公主便躲在屋子里哭上半日,旁人问,却也不说,后来太妃问过旁敲侧击的问过才知道,却是两不相扰的。”
黛玉怔住,默默无言。
安嬷嬷道:“我当日还劝太妃,不要声张了此事,过几年就好了,谁知道,不到三年,公主便薨了,倒也算了了一桩孽缘。我今日之所以给王妃说这些事,就是要王妃不必再为此事耿耿于怀。王爷的性子,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没奈何的,他若是认定了的,便绝不会改,所以王妃想想王爷疼你到那般,也该为了王爷,好生的保重。”
黛玉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嬷嬷。”
安嬷嬷看着黛玉,此时竟是十分喜欢,因叹道:“可惜啊,太妃却没看到如今王爷王妃是何等恩爱,又没看到,她有了一位多好的儿媳妇。”
黛玉温柔的笑了笑,转回房去,才饮了些热汤,天色已经转明,便见一个丫鬟匆匆跑来禀告:“王妃,才来的消息,半夜的时候,宁荣二府削爵罢官,被抄了,府里的主子,无论好歹都被下了狱。”
如惊雷一炸,黛玉身体踉跄了一下,小脸惨白,低低的道:“来的,好快……老太太……”
紫鹃和安嬷嬷一边一个扶着,安嬷嬷定了定神:“王妃也别着急,等等消息再说。”
祁寒的消息不多时便传来,果真如此,同时,也传来消息,会尽力周旋,早些把贾母接出来。
黛玉便也耐心等待,谁知道,一日一夜之后,祁寒跪在她面前道:“属下无能,未能将史太君救出。”
黛玉深知水溶这些年在朝中根基匪浅,若是祁寒他们都不能成的事,恐怕,也就是有更大的阻碍了。
而想都不用想,这个人是谁。
果然,祁寒道:“不过,我们的人打探出消息,是皇上的密旨,老太君乃是众犯之首,任何人都不得私自纵放,否则以谋反一体论处。”
听了这句话,黛玉阖眸叹了口气。
老太君长年不理事,谈何首犯?恐怕是醉翁之意而已,有人,恐怕是要逼自己出面,保下老太君。
“紫鹃,更衣,我要入宫,给太后请安。”
<div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0%; height:35px; vertical-align:bottom ;"><font style="font-size:18px; font-weight:bold; color:#FF0000">请牢记本站域名:g.xxsy.net</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