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9更新,快点我!
容王爷伸手将手中信笺狠狠揉拧成团,扔在地上,抬脚就碾成了渣。
容王府的下人见着这般形势吸了口气,上前道:“容王爷息怒。”
双鬓微斑的王爷双手负后,眸光里闪过一丝狠绝,咬牙道:“没用的孽子,容家养他十几年,没想到是给皇帝家养了一条狗。”
“王爷,这是府上的人在世子寝房拣出来的。”
容王爷微垂了眼,定眸看向那人手心中一滩卷曲枯萎的死叶,断枝碎叶里,还混合着一些深褐色的东西。
“这是什么?”
“王爷,这是从世子寝房中的花盆里翻出来的……药渣。”那下人垂着头,说到后几个字时,壮胆子抬眼眄了眼容王爷的脸色,声音越来越小。
容王爷顿住,伸手去翻拣那下人手心里的碎枝叶,指头在里头翻了几下立刻色变。
“去叫药房的贾图来问话。”
贾图是容王府里的大夫,祖上世代行医,最显达时官拜太医院正五品御医,为先帝时恪妃的心腹,后来恪妃倒台,今太后得势,贾家也跟着一并遭殃,好在容王爷不弃,留他贾家在容府做驻府的大夫。
这些年容王爷在药里做的手脚,全都经由他一人之手。
此刻容王爷传话,他埋着头仔细在那堆碎叶残枝里挑拣,拿细镊子菅出几样褐黑色的东西放在鼻尖嗅了嗅,躬身回话道:“王爷,奴才看过了,这是给世子所服用方子的药渣。”
“这么说来,他倒是早有提防……”容王爷眸中色深,言辞带了冷哼之意。
“王爷,那药是奴才亲手配制,奴才拿脑袋担保,常人服了这药不出月余便离不开了,世子就算是有漏服的时候,这药少说已用了有六七年之久了,王爷不必过于忧虑。”
“是么?怕只怕早在六七年前,他就已经不受制于我了。”容王爷说这话时,粗眉微扬,面色竟不是忧虑,而是一抹兴味。
贾图看那神色不觉一懔,见容王爷垂眸看他,问道:“你可否把这药里那样最‘厉害’的东西去了,拿别的药材代替,做出一样的味道来?”
贾图闻言忖了片刻,回道:“奴才可以试一试,只是配方子需要些时日,有的药材府上兴许没有。”
“把你要的药材全都列出来,要多少本王派人去给你买回来,这方子愈快愈好,最好,明日便能送到他府上去。”
贾图闻言心底一沉,抬眸道:“王爷是要拿此药试一试世子?”
容王爷眸中翻涌出骇人戾气,唇角却兴味更浓:“隐子麻痹神经,轻至头晕、重至生幻,一月成瘾,不可离一日。若他当真脱得了此困,本王倒是小瞧了他。”
贾图得令回去配药,离去的身影匆然。
容王爷伸指捻出一些细碎药渣在指间把玩,灯火如豆,容王爷眯眼:“先把户部的人换了,又册中书令大人的嫡女为妃,拢兵权……皇帝端的好手笔。”
容夫人此刻奉了滋补的汤茶进来,站在门前这几句话恰落入耳中,不由道:“当今圣上如此雷厉风行的手腕,缁王只会屡屡输势,太后难道不着急?”
“是该急了,缁王、太后……比本王着急的人多的是,还用不着本王来动手。”
抬头睨了眼端着瓷碗的容夫人,忽而笑道:“你许久未进宫看过太后了吧?”
容夫人不明其意,讷然点头。
容王爷收手将指尖药渣弹去,拿帕子拭净了手,抬声道:“去备几样物事,咱们进宫瞧瞧太后娘娘可还康健。”
御书房中,天子坐在案前,眼瞳晦暗。
伸手揉了揉额角,似乎有些疲惫,却依旧道:“继续念。”
“是。”姚公公唱了个喏,捧着手中那一沓纸,神色不改地念道——
“世子自立府邸之日起,日日必饮容王府送来的调理汤药。”
“世子寝房中日夜燃灯,从不断熄。”
“世子不喜近侍,出门之时无固定的侍从跟随,每次都随意挑人。”
“世子每逢月中十五,都要去城北的天禅寺持斋沐浴一日。”
“世子……”
“等等。”皇帝音色淡漠,忽而出声沉吟“每月十五……天禅寺。”
姚什海蓦地住嘴,似也反映过来什么,躬身道:“皇上,要不要去那里见见那人。”
皇帝唇角扬起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出声道:“现在就去。”
掖庭旧殿。
姚什海推门而入,同喜双手双足被铜链缚住,即便是日日给了吃食维持一条命,除了握笔写字,神思麻痹一般地回忆他在容府所观察到的点滴,已是连抬头看人的精神都再无半点。
同喜走得近了,见那人仍垂着头聋啦在一边,一脚踢了上去,语气不善:“咱家还当你死了,留了你一条命,叫你连人都不认识,早该给那眼珠子剜了更利落。”
同喜一闻这声音惊悸难当,倏地回了神直起身子来。
在这晦暗的地方关了太久,眸中已混蒙一片,光线刺目,连来人都看不清楚,只辨得模模糊糊眼前一片明黄,心中多半猜到那是帝王服制。
“给他醒醒神志。”皇帝垂眸看着眼前的人,语气冰凉,没有半分温度。
姚什海得了令,端起一盆冷水自同喜脑顶上兜头浇下,语气里尚带着笑意:“咱家问你,脑子可还清醒?”
说话间一并从袖中抽出一叠软缎,铺在案子上展开,细细密密闪银色冷光的针芒,看上去都叫人冷噤。
“若是不清醒,咱家先给你提提神。”
同喜一个激灵,脸色惨白,手指发颤地攥着那铜链,点头如筛:“奴才清醒,奴才清醒!”
眼前的那团明黄摆动几下,同喜听到那冰冷声音:“清醒最好。朕问你,容世子去天禅寺做什么?”
“回皇上,世子有持斋的习惯,每月十五是斋戒的日子,会去天禅寺持斋沐浴一日。”
“据你所知,世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持斋的习惯的?”
“回皇上,是离开容王爷府,独立府邸两年以后。”
“你为何会记得这么清楚?”
“世子独立府邸后的一年间,将容王爷原本安置府中的奴才全数换了一遍,奴才就是自那时起入的府,其后一年,世子还没有持斋的习惯。那一年世子去了趟江宁,回京之后忽然就有了持斋的习惯。”
皇帝闻言,转眸凝了姚公公一眼,姚什海点头记下江宁二字,又听皇帝继续开口道:“世子每月持斋都带不同的人去?”
“回皇上,不仅是去寺庙持斋,平日出门世子都会换了人带出去,今日是这个,明日必定换那个……”语及此顿了顿,补充道:“除了……除了霁持。”
“你跟世子一起去过天禅寺?”
“回皇上,奴才去过。”
“有什么蹊跷么?”
“世子每次去寺里,奴才们都只有在外头守候的份,根本没办法同世子一道进去。”同喜缓缓道,“不过有一件事奴才一直想不明白,每次去寺里,世子都会吩咐把平日坐的马车换成大一号的,从府上去城北天禅寺要穿过城中人多而闲杂之地,路并不宽绰,世子却每每都如此要求。”
皇帝蹙了眉,空凝了许久,兀自重复道“要换宽辇……”
眉目间尽是不解,沉吟了许久后忽而抬步离开。
同喜仍锁在殿中,殿门掩锁,那抹明黄色逐渐远了。
额上冷汗涔然,深深吸气,惊骇异常。
喧鸟覆金阙,杂英满宫甸。
宸湖畔,春风拂栏,带了湿暖气,叫人觉得粘腻。
远远地见前头人头攒动,内监头戴的顶子在绿荫间晃来晃去,闻声嘈杂。
皇帝步子微顿,身后的姚什海也是皱了眉抬眼去瞧,,盯着那一堆宦服中的绯袍乌纱眯着眼睛瞅了许久,回道:“皇上,看着像是中书令大人。”
皇帝朝前挪了脚步,脸色不复方才掖庭旧殿里的冷冽,出声道:“过去看看。”
众人围簇中的中书令齐大人眼尖,一堆人里头一眼就瞧见了那明黄的袍子,见了皇帝,忙双膝跪地,俯首叩拜。
皇帝挥手作扶,朗声道:“齐大人已是国舅身份,见了朕不必如此拘于礼节。”
“谢皇上恩,老臣虽有如此殊荣,却不敢不讲礼数。”
皇帝略紧了眉,无心与他过多周旋,略一挥手算作叫后头的人都平身,却见中书令迟迟不齐,后头的下人们也跟着不敢动弹。
扫眸四下,眼睛落在那春凳上,看着仍跪在地上的中书令道:“下朝已快整整一个时辰,为何齐大人还在宫中,有什么事要与朕说么?”
“回皇上,老臣惭愧。实在是年纪老迈,一身毛病。这春日里陡然转暖,空气潮湿,寒冬腊月的阴寒还凝滞不去,又遭了风,老臣这鹤膝风就发作了,实在是站不起来。”
皇帝闻言,言辞还是流露出几分关切,既如此,齐大人唤下人春凳来抬便是,为何折腾如此久?”
“这……”齐大人面露难色,梗了片刻道:“老臣膝弯处肿得厉害,这春凳多是西宫妃嫔所坐,老臣这把年纪,实在是坐不稳当,膝盖也伸不直……折腾许久,叫皇上见笑了。”
皇帝凝眸看了一眼那春凳,蹙眉道:“既如此,朕赐齐大人轿辇出入宫内外便可了。”
中书令闻言备受感激,双手撑地又叩了沉沉一个头,声色感激道:“老臣谢皇上体恤,皇上仁心厚爱,实在……”
中书令说到一半倏然止声,见皇帝蓦地抬起的手,吓得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却见那天子凝眸半晌不语,一双眸目如暗夜觅食的鹰隼,忽地凝住。
年轻帝王一双眼睛盯在那春凳上,脑中仍是方才掖庭旧殿里同喜的话。
草灰蛇线下,忽地就想明白了什么。
转身便道:“姚什海,准备车辇,朕要出宫。”
身影走出去甚远,中书令齐大人仍带着一帮人傻愣地跪在原地,许久才反应过来
容王府的下人见着这般形势吸了口气,上前道:“容王爷息怒。”
双鬓微斑的王爷双手负后,眸光里闪过一丝狠绝,咬牙道:“没用的孽子,容家养他十几年,没想到是给皇帝家养了一条狗。”
“王爷,这是府上的人在世子寝房拣出来的。”
容王爷微垂了眼,定眸看向那人手心中一滩卷曲枯萎的死叶,断枝碎叶里,还混合着一些深褐色的东西。
“这是什么?”
“王爷,这是从世子寝房中的花盆里翻出来的……药渣。”那下人垂着头,说到后几个字时,壮胆子抬眼眄了眼容王爷的脸色,声音越来越小。
容王爷顿住,伸手去翻拣那下人手心里的碎枝叶,指头在里头翻了几下立刻色变。
“去叫药房的贾图来问话。”
贾图是容王府里的大夫,祖上世代行医,最显达时官拜太医院正五品御医,为先帝时恪妃的心腹,后来恪妃倒台,今太后得势,贾家也跟着一并遭殃,好在容王爷不弃,留他贾家在容府做驻府的大夫。
这些年容王爷在药里做的手脚,全都经由他一人之手。
此刻容王爷传话,他埋着头仔细在那堆碎叶残枝里挑拣,拿细镊子菅出几样褐黑色的东西放在鼻尖嗅了嗅,躬身回话道:“王爷,奴才看过了,这是给世子所服用方子的药渣。”
“这么说来,他倒是早有提防……”容王爷眸中色深,言辞带了冷哼之意。
“王爷,那药是奴才亲手配制,奴才拿脑袋担保,常人服了这药不出月余便离不开了,世子就算是有漏服的时候,这药少说已用了有六七年之久了,王爷不必过于忧虑。”
“是么?怕只怕早在六七年前,他就已经不受制于我了。”容王爷说这话时,粗眉微扬,面色竟不是忧虑,而是一抹兴味。
贾图看那神色不觉一懔,见容王爷垂眸看他,问道:“你可否把这药里那样最‘厉害’的东西去了,拿别的药材代替,做出一样的味道来?”
贾图闻言忖了片刻,回道:“奴才可以试一试,只是配方子需要些时日,有的药材府上兴许没有。”
“把你要的药材全都列出来,要多少本王派人去给你买回来,这方子愈快愈好,最好,明日便能送到他府上去。”
贾图闻言心底一沉,抬眸道:“王爷是要拿此药试一试世子?”
容王爷眸中翻涌出骇人戾气,唇角却兴味更浓:“隐子麻痹神经,轻至头晕、重至生幻,一月成瘾,不可离一日。若他当真脱得了此困,本王倒是小瞧了他。”
贾图得令回去配药,离去的身影匆然。
容王爷伸指捻出一些细碎药渣在指间把玩,灯火如豆,容王爷眯眼:“先把户部的人换了,又册中书令大人的嫡女为妃,拢兵权……皇帝端的好手笔。”
容夫人此刻奉了滋补的汤茶进来,站在门前这几句话恰落入耳中,不由道:“当今圣上如此雷厉风行的手腕,缁王只会屡屡输势,太后难道不着急?”
“是该急了,缁王、太后……比本王着急的人多的是,还用不着本王来动手。”
抬头睨了眼端着瓷碗的容夫人,忽而笑道:“你许久未进宫看过太后了吧?”
容夫人不明其意,讷然点头。
容王爷收手将指尖药渣弹去,拿帕子拭净了手,抬声道:“去备几样物事,咱们进宫瞧瞧太后娘娘可还康健。”
御书房中,天子坐在案前,眼瞳晦暗。
伸手揉了揉额角,似乎有些疲惫,却依旧道:“继续念。”
“是。”姚公公唱了个喏,捧着手中那一沓纸,神色不改地念道——
“世子自立府邸之日起,日日必饮容王府送来的调理汤药。”
“世子寝房中日夜燃灯,从不断熄。”
“世子不喜近侍,出门之时无固定的侍从跟随,每次都随意挑人。”
“世子每逢月中十五,都要去城北的天禅寺持斋沐浴一日。”
“世子……”
“等等。”皇帝音色淡漠,忽而出声沉吟“每月十五……天禅寺。”
姚什海蓦地住嘴,似也反映过来什么,躬身道:“皇上,要不要去那里见见那人。”
皇帝唇角扬起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出声道:“现在就去。”
掖庭旧殿。
姚什海推门而入,同喜双手双足被铜链缚住,即便是日日给了吃食维持一条命,除了握笔写字,神思麻痹一般地回忆他在容府所观察到的点滴,已是连抬头看人的精神都再无半点。
同喜走得近了,见那人仍垂着头聋啦在一边,一脚踢了上去,语气不善:“咱家还当你死了,留了你一条命,叫你连人都不认识,早该给那眼珠子剜了更利落。”
同喜一闻这声音惊悸难当,倏地回了神直起身子来。
在这晦暗的地方关了太久,眸中已混蒙一片,光线刺目,连来人都看不清楚,只辨得模模糊糊眼前一片明黄,心中多半猜到那是帝王服制。
“给他醒醒神志。”皇帝垂眸看着眼前的人,语气冰凉,没有半分温度。
姚什海得了令,端起一盆冷水自同喜脑顶上兜头浇下,语气里尚带着笑意:“咱家问你,脑子可还清醒?”
说话间一并从袖中抽出一叠软缎,铺在案子上展开,细细密密闪银色冷光的针芒,看上去都叫人冷噤。
“若是不清醒,咱家先给你提提神。”
同喜一个激灵,脸色惨白,手指发颤地攥着那铜链,点头如筛:“奴才清醒,奴才清醒!”
眼前的那团明黄摆动几下,同喜听到那冰冷声音:“清醒最好。朕问你,容世子去天禅寺做什么?”
“回皇上,世子有持斋的习惯,每月十五是斋戒的日子,会去天禅寺持斋沐浴一日。”
“据你所知,世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持斋的习惯的?”
“回皇上,是离开容王爷府,独立府邸两年以后。”
“你为何会记得这么清楚?”
“世子独立府邸后的一年间,将容王爷原本安置府中的奴才全数换了一遍,奴才就是自那时起入的府,其后一年,世子还没有持斋的习惯。那一年世子去了趟江宁,回京之后忽然就有了持斋的习惯。”
皇帝闻言,转眸凝了姚公公一眼,姚什海点头记下江宁二字,又听皇帝继续开口道:“世子每月持斋都带不同的人去?”
“回皇上,不仅是去寺庙持斋,平日出门世子都会换了人带出去,今日是这个,明日必定换那个……”语及此顿了顿,补充道:“除了……除了霁持。”
“你跟世子一起去过天禅寺?”
“回皇上,奴才去过。”
“有什么蹊跷么?”
“世子每次去寺里,奴才们都只有在外头守候的份,根本没办法同世子一道进去。”同喜缓缓道,“不过有一件事奴才一直想不明白,每次去寺里,世子都会吩咐把平日坐的马车换成大一号的,从府上去城北天禅寺要穿过城中人多而闲杂之地,路并不宽绰,世子却每每都如此要求。”
皇帝蹙了眉,空凝了许久,兀自重复道“要换宽辇……”
眉目间尽是不解,沉吟了许久后忽而抬步离开。
同喜仍锁在殿中,殿门掩锁,那抹明黄色逐渐远了。
额上冷汗涔然,深深吸气,惊骇异常。
喧鸟覆金阙,杂英满宫甸。
宸湖畔,春风拂栏,带了湿暖气,叫人觉得粘腻。
远远地见前头人头攒动,内监头戴的顶子在绿荫间晃来晃去,闻声嘈杂。
皇帝步子微顿,身后的姚什海也是皱了眉抬眼去瞧,,盯着那一堆宦服中的绯袍乌纱眯着眼睛瞅了许久,回道:“皇上,看着像是中书令大人。”
皇帝朝前挪了脚步,脸色不复方才掖庭旧殿里的冷冽,出声道:“过去看看。”
众人围簇中的中书令齐大人眼尖,一堆人里头一眼就瞧见了那明黄的袍子,见了皇帝,忙双膝跪地,俯首叩拜。
皇帝挥手作扶,朗声道:“齐大人已是国舅身份,见了朕不必如此拘于礼节。”
“谢皇上恩,老臣虽有如此殊荣,却不敢不讲礼数。”
皇帝略紧了眉,无心与他过多周旋,略一挥手算作叫后头的人都平身,却见中书令迟迟不齐,后头的下人们也跟着不敢动弹。
扫眸四下,眼睛落在那春凳上,看着仍跪在地上的中书令道:“下朝已快整整一个时辰,为何齐大人还在宫中,有什么事要与朕说么?”
“回皇上,老臣惭愧。实在是年纪老迈,一身毛病。这春日里陡然转暖,空气潮湿,寒冬腊月的阴寒还凝滞不去,又遭了风,老臣这鹤膝风就发作了,实在是站不起来。”
皇帝闻言,言辞还是流露出几分关切,既如此,齐大人唤下人春凳来抬便是,为何折腾如此久?”
“这……”齐大人面露难色,梗了片刻道:“老臣膝弯处肿得厉害,这春凳多是西宫妃嫔所坐,老臣这把年纪,实在是坐不稳当,膝盖也伸不直……折腾许久,叫皇上见笑了。”
皇帝凝眸看了一眼那春凳,蹙眉道:“既如此,朕赐齐大人轿辇出入宫内外便可了。”
中书令闻言备受感激,双手撑地又叩了沉沉一个头,声色感激道:“老臣谢皇上体恤,皇上仁心厚爱,实在……”
中书令说到一半倏然止声,见皇帝蓦地抬起的手,吓得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却见那天子凝眸半晌不语,一双眸目如暗夜觅食的鹰隼,忽地凝住。
年轻帝王一双眼睛盯在那春凳上,脑中仍是方才掖庭旧殿里同喜的话。
草灰蛇线下,忽地就想明白了什么。
转身便道:“姚什海,准备车辇,朕要出宫。”
身影走出去甚远,中书令齐大人仍带着一帮人傻愣地跪在原地,许久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