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党少了一个民主人士
第43章 党少了一个民主人士
陈家根的汇报电话,使省委常委召开了紧急会议。省委领导深感张家大院墙下发生的“手榴弹事件”,问题并不简单。倘若有证据证明张云轩与敌特联系,是抓呢还是教育?抓了吧,这表明省里的统战工作还没做到家,会遭到党中央的严厉批评;不抓吧,党决不饶恕这样的通敌行为。
陈家根对张云轩做出“停职审查”的组织决定,尽管是自作主张、唐突、草率、超越职权……但是,他表明一个老革命对新生政权的坚决捍卫!表明了一个老革命对敌人、对一切怀疑对象的坚定和果断。陈家根的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是为党的利益着想的……雷公不打吃饭人,陈家根为党的利益着想,你能处分他吗?这种同志是党的主要力量和财富,这样有斗争精神又有朝气的老革命,严厉的处分和批评,只是长敌人的气焰,灭革命战士的威风……更何况,张云轩的屁股并不干净!
手榴弹事件绝不能这样孤立地看待!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尽管美军的攻势在朝鲜战场受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嚷仍未停歇;新生的红色政权依然受到残匪的骚扰;残败的经济体系尚待恢复;人民依旧缺衣少食、穷困不堪;民众对革命的支持尽管热烈,但依然存在着风大随风,雨大随雨的态势!要革命真正的取得成功,要安定人民的生活,又不能不强调今天的统战工作。
省委书记出于对全局的考虑,丢下了一句“抓人容易放人难”的话,便去参加别的会议去了……鄢正甫继续主持会议。一些同志认为:这或许是敌特的圈套,目的是离间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混乱的形势下煽风点火、损害党在民主人士眼中的形象。
公安的负责同志认为: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证明确实有人潜入了张家大院。而手榴弹并不是敌特“有意” 留下的,而是越墙时遗失的;从匪特杀人的时间来判断,这人一直潜伏在张家大院中,行凶的时间选择在大搜查结束的时候……由此可见,丢失手榴弹的匪特必定是凶残的杀人凶手!此人身高约五尺四寸左右,受过特殊的训练,杀人手段凶残且利落!此外,根据派出所同志的汇报,最近张家还秘密收集不少金子,他的儿子张炎说,最少装满了十个坛子……共和国这么困难,共和国这么需要金子,而张家,究竟拿这些金子派啥用场?根据政府五0年四月份就张贴出去的公告:规定私藏金子、银洋是违法行为;他张云轩知法犯法了不说,假若这些金子是用来支持匪特的呢?是用来与新生的政权抗衡的呢?
……鄢正甫严肃地听着有关方面的汇报,思绪中升起一种奇特模糊的幻觉:他看到张云轩已经被一层不祥的烟雾缠绕,尽管他头脑清楚才华横溢,但是,置身于此境的人,是看不清事物的,是不会知晓其危险性的……鄢正甫的思索飘越时空时,猛又听到汇报的干部提到了兵痞杨永春,说他和张云轩一起,也被隔离“审查”了!
鄢正甫不由道:“乱弹琴!这是谁做的决定?”
陈家根伸直腰杆,说道:“是我。”
“凭啥?”
陈家根振振有词:“就凭他口口声声地说:国民党抗日!”
鄢正甫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想指责陈家根太没有头脑、太……话刚至口边,就顿时觉得这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过去和今天……都是最敏感最微妙的政治问题!
我们党的政治宣传,历来都在对我们的干部和士兵说,国民党是“假抗日真投降”!今天,在这么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你能说“国民党抗日”?能说陈家根这样的老革命瞎胡闹办傻事吗?
这就是政治,今天的政治!你跟着党的话说,照着党的话做,你啥问题也没有,啥子事也不会犯,啥子罪也不会有!可你只要乱跨出一步,你说的做的,就变成了罪恶!
这问题来得太突然也太棘手了,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任何一个手里有“权”的人,他都不会正面去回答你。都不会对陈家根这样的军人说:国民党抗过日,打过日本人!这样,你也就有了“政治问题”,你将成为“国民党的吹鼓手”,你的政治生涯会因为这一句简单的不歪曲历史事实的话而宣布结束!鄢正甫觉得:同处理张云轩的问题一样,他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批评陈家根,对这些有革命冲劲的老革命,你还得悠着点!这样,他只得对陈家根说道:
“那杨永春又不是你管的干部和职工,你咋把他弄进工商联‘反省’了呢?”
参加会议的干部都笑了起来。
陈家根抹着他发亮的刀疤:“哪里是要他停职反省……他是张云轩的结拜兄弟,他自愿与张云轩呆在一起的。这国民党的残兵败将,把‘国民党抗日’说顺嘴了,哪个党员都会受不了!”
有人立即站出来支持陈家根:“叫他闭上他的乌鸦嘴,把这家伙抓起来!”
陈家根觉得又要立功了,说:“所以,这么严重的问题,我只有向上级汇报了。”
肖局长发言了:“我看,还是先将杨永春抓起来,他越胡说八道的多,那张云轩的罪就不会少。在这种火候上叫嚣国民党抗日,他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鄢正甫望着肖局长和陈家根,从他俩的身上,他看到了一股今天革命人的一身霸气。眼下,中央也十分重视统战工作,这里,且不说他与张云轩有私交,也且不说杨永春是他的救命恩人,若是将他二人送进监狱,不就让今天的人们看我们的笑话了吗?
鄢正甫想:若是我们否认国民党抗战,说国民党抗日也是“混蛋”,那我们与国民党联合抗战八年,你就是“好蛋”?假若没有八年抗战,绝对没有新中国!没有日本人的侵略,我们也不会有胜利这一天,因为他参加过长征,被国民党军队一路追杀回到根据地时,还不到三万人!若没有日本人的“七七 事变”, 没有张学良帮了大忙的“西安事变”,我们的革命武装要成今天的气候,至少还要多等几十年!
八年抗战后,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区区三万发展到百万大军!抗日战争之后,我们上有强有力的革命武装,下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兵源可谓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靠八路军的游击战、地道战……真能抵挡日本人?
鄢正甫代表党的军队与张云轩谈判,他有权利有义务,无论对公对私,都要极力保住张云轩。他在国民党起义的将士面前说过的话,至今也还记忆犹新。他不想要国民党人在背后指新政府的脊梁骨,更不想让人小看自己!他至少还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正人君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照着中国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的人!
要保住张云轩,他只能搬出党的统战路线和统战政策,于是,他力排众议,向与会者讲党的统战工作的重大意义,还搬出毛主席对傅作义和一些国民党起义将领的英明评价,这样才有人注意听了。于是他说道:
“我再次强调一下,今后各部门必须注意,省里有名望的民主人士和起义将领,在对他们采取行动时必须事先请示省委。待省委批准后,才能采取行动。”他扫视一眼大家,又盯住陈家根:“眼下,我们没有发现张云轩的任何证据,你这样做,行吗?”
陈家根最懂革命纪律,省里领导这不是批评的批评,使他把高昂起的头埋了下去。
鄢正甫决断地说道:“书记的指示是正确的:抓人容易放人难。趁现在问题还没有闹大,立即解除对张云轩‘停职反省’的决定,走人。”
陈家根问:“那杨永春呢,他四处宣传国民党抗日,送交公安机关呢,还是?”
鄢正甫想了想,终于有了说法:“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也配合过国民党抗战?有人这样对你说了,你也去把他抓起来?”
于是,肖局长说:“他这样的人,在这样的形势下说不该说的话,最少也得给他敲敲警钟,警告警告,别太嚣张了!”
鄢正甫道:“这……敲敲警钟,教育教育……当然有这个必要。”
于是,肖局长又提出了新看法:“省里领导让张云轩回家的指示,真是太好了!敌特会又一次想方设法地与张云轩联系,我提议,必须对张家大院作严密的监视,手榴弹事件一天不解决,对张家大院的监视就一天不能解除。”
鄢正甫借势发力,他透过茶缸的气雾,望着这公安负责人:“你还是认为,张云轩与手榴弹事件有关?”
“当然有关。张云轩口头上起义了,思想上一点也没有起义。他还拥有着太多的房地产,还拥有数不清的金银!这一家人,今天还要那么大的地盘和金银干啥?为啥不把金银主动的捐献给国家?又为啥不腾出些房地产,给困难的政府部门办公用?张云轩对新政府不感兴趣,这不明摆着吗!”
鄢正甫听出他话中有话,问道:“你去过他的家,为啥?”
肖局长也不回避,说:“去过。前不久,我们公安分局需要地盘,我们局搞地的同志看中了张家大院,我就去了。他张云轩做出不可一世的样子,伸手向我们要钱!要我们的钱,不就是要政府的钱吗?好大的口气!他也不想想,这些财产不都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不义之财么?宁可用来栽花养草、用来闲着,也不愿拿出来为人民服务,这种人不反党才怪!那样的深宅大院,别说藏几个匪特,我看藏一排人,也是可能的。”
鄢正甫一惊:“你去张家要过地了?”
“哪是要,是去协商,去向他诉说公安局没有合适的办公地点。他一家子就那几口人,占那么多的住房和土地干什么?”
鄢正甫不觉沉下脸:“省里早有指示,对张云轩这样的人是不许侵扰的。你还去‘协商’ 干什么?你是党员,怎么用个人行为替代党的政策呢?”
鄢正甫虽觉不快,但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也就不好追究下去了。但是,这样的结果给张云轩的心理会带来什么影响,会给党的威信又带来什么影响?特别是张云轩这样目光犀利的人,他会觉得新政府说话不算话。眼前的陈家根、肖局长……都在想迫不及待地解决掉张云轩,他们的心里,究竟有几多党的利益?只是今天……这些人都能得到革命的支持,党的支持……你鄢正甫还算什么东西?
鄢正甫咽下了陈家根、肖局长显露出的霸气,对肖局长道:
“你建议:把张家大院监视起来?”
肖局长道:“是,这必不可少。”
肖局长的建议得到大部分同志的支持,鄢正甫觉得肖局长很不适合负责这项工作,提议道:“我们部里的曹发德同志,现在正在支援公安战线,他对张云轩的情况很熟悉。我建议:由曹发德同志具体负责这项监视工作。”
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开了几个小时的会议便结束了。散会时,肖局长还很不满意地说道:“张云轩这样的人,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不管他是三头六臂,只要有证据,他张云轩再臭再硬,我也要碰他一碰!”
鄢正甫嘴里说“你可要顾全党的政策”……可心里,不觉猛烈地为张云轩境遇跳动起来。临下班时,他接到了工商联的紧急电话,说张云轩递交了辞职报告,同杨永春卷好被子,回家去了。
鄢正甫不禁跌坐在坐在椅子上,思索良久后,痛心地叹息着:“哎,党少了一个民主人士。”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
陈家根的汇报电话,使省委常委召开了紧急会议。省委领导深感张家大院墙下发生的“手榴弹事件”,问题并不简单。倘若有证据证明张云轩与敌特联系,是抓呢还是教育?抓了吧,这表明省里的统战工作还没做到家,会遭到党中央的严厉批评;不抓吧,党决不饶恕这样的通敌行为。
陈家根对张云轩做出“停职审查”的组织决定,尽管是自作主张、唐突、草率、超越职权……但是,他表明一个老革命对新生政权的坚决捍卫!表明了一个老革命对敌人、对一切怀疑对象的坚定和果断。陈家根的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是为党的利益着想的……雷公不打吃饭人,陈家根为党的利益着想,你能处分他吗?这种同志是党的主要力量和财富,这样有斗争精神又有朝气的老革命,严厉的处分和批评,只是长敌人的气焰,灭革命战士的威风……更何况,张云轩的屁股并不干净!
手榴弹事件绝不能这样孤立地看待!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尽管美军的攻势在朝鲜战场受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嚷仍未停歇;新生的红色政权依然受到残匪的骚扰;残败的经济体系尚待恢复;人民依旧缺衣少食、穷困不堪;民众对革命的支持尽管热烈,但依然存在着风大随风,雨大随雨的态势!要革命真正的取得成功,要安定人民的生活,又不能不强调今天的统战工作。
省委书记出于对全局的考虑,丢下了一句“抓人容易放人难”的话,便去参加别的会议去了……鄢正甫继续主持会议。一些同志认为:这或许是敌特的圈套,目的是离间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混乱的形势下煽风点火、损害党在民主人士眼中的形象。
公安的负责同志认为: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证明确实有人潜入了张家大院。而手榴弹并不是敌特“有意” 留下的,而是越墙时遗失的;从匪特杀人的时间来判断,这人一直潜伏在张家大院中,行凶的时间选择在大搜查结束的时候……由此可见,丢失手榴弹的匪特必定是凶残的杀人凶手!此人身高约五尺四寸左右,受过特殊的训练,杀人手段凶残且利落!此外,根据派出所同志的汇报,最近张家还秘密收集不少金子,他的儿子张炎说,最少装满了十个坛子……共和国这么困难,共和国这么需要金子,而张家,究竟拿这些金子派啥用场?根据政府五0年四月份就张贴出去的公告:规定私藏金子、银洋是违法行为;他张云轩知法犯法了不说,假若这些金子是用来支持匪特的呢?是用来与新生的政权抗衡的呢?
……鄢正甫严肃地听着有关方面的汇报,思绪中升起一种奇特模糊的幻觉:他看到张云轩已经被一层不祥的烟雾缠绕,尽管他头脑清楚才华横溢,但是,置身于此境的人,是看不清事物的,是不会知晓其危险性的……鄢正甫的思索飘越时空时,猛又听到汇报的干部提到了兵痞杨永春,说他和张云轩一起,也被隔离“审查”了!
鄢正甫不由道:“乱弹琴!这是谁做的决定?”
陈家根伸直腰杆,说道:“是我。”
“凭啥?”
陈家根振振有词:“就凭他口口声声地说:国民党抗日!”
鄢正甫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想指责陈家根太没有头脑、太……话刚至口边,就顿时觉得这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过去和今天……都是最敏感最微妙的政治问题!
我们党的政治宣传,历来都在对我们的干部和士兵说,国民党是“假抗日真投降”!今天,在这么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你能说“国民党抗日”?能说陈家根这样的老革命瞎胡闹办傻事吗?
这就是政治,今天的政治!你跟着党的话说,照着党的话做,你啥问题也没有,啥子事也不会犯,啥子罪也不会有!可你只要乱跨出一步,你说的做的,就变成了罪恶!
这问题来得太突然也太棘手了,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任何一个手里有“权”的人,他都不会正面去回答你。都不会对陈家根这样的军人说:国民党抗过日,打过日本人!这样,你也就有了“政治问题”,你将成为“国民党的吹鼓手”,你的政治生涯会因为这一句简单的不歪曲历史事实的话而宣布结束!鄢正甫觉得:同处理张云轩的问题一样,他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批评陈家根,对这些有革命冲劲的老革命,你还得悠着点!这样,他只得对陈家根说道:
“那杨永春又不是你管的干部和职工,你咋把他弄进工商联‘反省’了呢?”
参加会议的干部都笑了起来。
陈家根抹着他发亮的刀疤:“哪里是要他停职反省……他是张云轩的结拜兄弟,他自愿与张云轩呆在一起的。这国民党的残兵败将,把‘国民党抗日’说顺嘴了,哪个党员都会受不了!”
有人立即站出来支持陈家根:“叫他闭上他的乌鸦嘴,把这家伙抓起来!”
陈家根觉得又要立功了,说:“所以,这么严重的问题,我只有向上级汇报了。”
肖局长发言了:“我看,还是先将杨永春抓起来,他越胡说八道的多,那张云轩的罪就不会少。在这种火候上叫嚣国民党抗日,他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鄢正甫望着肖局长和陈家根,从他俩的身上,他看到了一股今天革命人的一身霸气。眼下,中央也十分重视统战工作,这里,且不说他与张云轩有私交,也且不说杨永春是他的救命恩人,若是将他二人送进监狱,不就让今天的人们看我们的笑话了吗?
鄢正甫想:若是我们否认国民党抗战,说国民党抗日也是“混蛋”,那我们与国民党联合抗战八年,你就是“好蛋”?假若没有八年抗战,绝对没有新中国!没有日本人的侵略,我们也不会有胜利这一天,因为他参加过长征,被国民党军队一路追杀回到根据地时,还不到三万人!若没有日本人的“七七 事变”, 没有张学良帮了大忙的“西安事变”,我们的革命武装要成今天的气候,至少还要多等几十年!
八年抗战后,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区区三万发展到百万大军!抗日战争之后,我们上有强有力的革命武装,下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兵源可谓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靠八路军的游击战、地道战……真能抵挡日本人?
鄢正甫代表党的军队与张云轩谈判,他有权利有义务,无论对公对私,都要极力保住张云轩。他在国民党起义的将士面前说过的话,至今也还记忆犹新。他不想要国民党人在背后指新政府的脊梁骨,更不想让人小看自己!他至少还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正人君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照着中国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的人!
要保住张云轩,他只能搬出党的统战路线和统战政策,于是,他力排众议,向与会者讲党的统战工作的重大意义,还搬出毛主席对傅作义和一些国民党起义将领的英明评价,这样才有人注意听了。于是他说道:
“我再次强调一下,今后各部门必须注意,省里有名望的民主人士和起义将领,在对他们采取行动时必须事先请示省委。待省委批准后,才能采取行动。”他扫视一眼大家,又盯住陈家根:“眼下,我们没有发现张云轩的任何证据,你这样做,行吗?”
陈家根最懂革命纪律,省里领导这不是批评的批评,使他把高昂起的头埋了下去。
鄢正甫决断地说道:“书记的指示是正确的:抓人容易放人难。趁现在问题还没有闹大,立即解除对张云轩‘停职反省’的决定,走人。”
陈家根问:“那杨永春呢,他四处宣传国民党抗日,送交公安机关呢,还是?”
鄢正甫想了想,终于有了说法:“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也配合过国民党抗战?有人这样对你说了,你也去把他抓起来?”
于是,肖局长说:“他这样的人,在这样的形势下说不该说的话,最少也得给他敲敲警钟,警告警告,别太嚣张了!”
鄢正甫道:“这……敲敲警钟,教育教育……当然有这个必要。”
于是,肖局长又提出了新看法:“省里领导让张云轩回家的指示,真是太好了!敌特会又一次想方设法地与张云轩联系,我提议,必须对张家大院作严密的监视,手榴弹事件一天不解决,对张家大院的监视就一天不能解除。”
鄢正甫借势发力,他透过茶缸的气雾,望着这公安负责人:“你还是认为,张云轩与手榴弹事件有关?”
“当然有关。张云轩口头上起义了,思想上一点也没有起义。他还拥有着太多的房地产,还拥有数不清的金银!这一家人,今天还要那么大的地盘和金银干啥?为啥不把金银主动的捐献给国家?又为啥不腾出些房地产,给困难的政府部门办公用?张云轩对新政府不感兴趣,这不明摆着吗!”
鄢正甫听出他话中有话,问道:“你去过他的家,为啥?”
肖局长也不回避,说:“去过。前不久,我们公安分局需要地盘,我们局搞地的同志看中了张家大院,我就去了。他张云轩做出不可一世的样子,伸手向我们要钱!要我们的钱,不就是要政府的钱吗?好大的口气!他也不想想,这些财产不都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不义之财么?宁可用来栽花养草、用来闲着,也不愿拿出来为人民服务,这种人不反党才怪!那样的深宅大院,别说藏几个匪特,我看藏一排人,也是可能的。”
鄢正甫一惊:“你去张家要过地了?”
“哪是要,是去协商,去向他诉说公安局没有合适的办公地点。他一家子就那几口人,占那么多的住房和土地干什么?”
鄢正甫不觉沉下脸:“省里早有指示,对张云轩这样的人是不许侵扰的。你还去‘协商’ 干什么?你是党员,怎么用个人行为替代党的政策呢?”
鄢正甫虽觉不快,但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也就不好追究下去了。但是,这样的结果给张云轩的心理会带来什么影响,会给党的威信又带来什么影响?特别是张云轩这样目光犀利的人,他会觉得新政府说话不算话。眼前的陈家根、肖局长……都在想迫不及待地解决掉张云轩,他们的心里,究竟有几多党的利益?只是今天……这些人都能得到革命的支持,党的支持……你鄢正甫还算什么东西?
鄢正甫咽下了陈家根、肖局长显露出的霸气,对肖局长道:
“你建议:把张家大院监视起来?”
肖局长道:“是,这必不可少。”
肖局长的建议得到大部分同志的支持,鄢正甫觉得肖局长很不适合负责这项工作,提议道:“我们部里的曹发德同志,现在正在支援公安战线,他对张云轩的情况很熟悉。我建议:由曹发德同志具体负责这项监视工作。”
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开了几个小时的会议便结束了。散会时,肖局长还很不满意地说道:“张云轩这样的人,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不管他是三头六臂,只要有证据,他张云轩再臭再硬,我也要碰他一碰!”
鄢正甫嘴里说“你可要顾全党的政策”……可心里,不觉猛烈地为张云轩境遇跳动起来。临下班时,他接到了工商联的紧急电话,说张云轩递交了辞职报告,同杨永春卷好被子,回家去了。
鄢正甫不禁跌坐在坐在椅子上,思索良久后,痛心地叹息着:“哎,党少了一个民主人士。”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