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女人土匪东洋狗

正文 第26章 土匪的情和义

    第二天一早,刘卫清挑了套苗族服装穿上,脱去脚上的布鞋,换上了一双已不扎脚的麻耳草鞋。他拿过一块蓝色头巾缠在头上,活脱脱就是一个当家的苗家男人。肖九筒从土罐里倒了两碗酒,双手捧着一碗酒递向他,这个不轻易开口的老人又说话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干了这碗酒,权当今生你我道别吧。”

    这悲壮的道别令刘卫清大为振奋,便不由分说地仰头喝下了这碗白酒。这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意,使不易激动的他从悲凉的肺腑中喷洒出一股豪情。他低头将两颗美式手榴弹挂在腰间,又将心爱的勃朗宁手枪别在腹间。当他抬起头来时,才觉查出一溜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止不住与声泪俱下的肖九筒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这或许就是即将面临的死!刘卫清昨夜辗转难眠,他除了对戴敏的牵挂外,这世间的一切他都厌烦了。在滿城都是解放军的手上救出曹司令,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已不想让十来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兄弟,同他一起去伴随曹司令死。真正最符合条件伴随曹司令去死的人,就仅只他这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人了!

    为了不让曹司令公开受辱,昨夜刘卫清已下了决心:引爆手榴弹,与曹司令一起同归于尽。这主意一定,刘卫清便坦然地入睡了。现在,刘卫清从肖九筒的肩上抬起脸来,感觉到心儿酸涩涩的,还隐约地有些疼痛,他此时奇怪会有这样的情感,也奇怪他要离开他所仇恨的世界时他也居然掉了离别泪!他早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情感的杀人机器;过去是为国民党杀人,现在是为生存而杀人!说什么为党国效忠,为了党国献身,那只是比嚼卵毛还难嚼的废话!不过,此时此地,他倒相信他算得上是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从肖九筒抽泣的肩上抬起头来,用粗糙的手背拭去泪水,拍了拍肖九筒几下---算是永久的道别,背上放着新鲜莴笋的背篓,头也不回地跨出那阴暗潮湿的茅草房,向昏糊糊的贵阳城走去。

    将近七时,贵阳的天空才开始显亮。一缕光正欲驱散云翳,像剥开婴孩的衣包那样,让生命充分地显现出来。贵阳的街道依然这般的宁静,那卖肠旺面的、炸油条、卖甜酒粑……的小商小贩忙着生火添煤,甘甜的晨风中夹杂着煤烟和菜油的香味。嗅着这些人间烟火,刘卫清又回到了现实中来。他想到了吃,想再一次尝尝那诱人的肠旺面,人死也得当饱死鬼嘞。于是,他一头钻进肠旺面馆,有意要了二两烧酒,一口气吃了三碗肠旺面,在这里消磨着他残留的时光……

    将近八点,刘卫清方才来到北门桥边,拿出些窝笋来摊在地上,有意无意地做起生意来了。这里离民众教育馆不远,不少从城边赶来看热闹的土家人也纷纷地拥向了民众教育馆。几个苗家青年边赶路边说:“狗日的土匪头好张狂,死到临头还骂个不绝!”

    听到这里,刘卫清扔下地上的窝笋,急忙伙在这几个苗族青年中去,像结伙同行的熟人那样,边说边笑地走向民众教育馆。街上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虎视眈眈地盯着街上的行人。在欲进入民众教育馆的门口,解放军战土一个紧靠一个地分列成两排,闪亮的刺刀,肃然的面容,如临大敌地注意着参观的群众!

    这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即便是主动去寻死的刘卫清也不免身上沁出丝丝凉气。好在他事前穿戴的宽大的苗家衣衫,腰间的手枪、手榴弹也没有被人查觉。刘卫清终于进入了大院内,但见空旷的大院内依旧戒备森严。秩序井然的群众绕着一个圆圈,观看着被禁锢在大木笼里的曹绍华!

    曹绍华困兽般地坐在木笼内,他脸面污垢,头发散乱,那身被逮捕时穿着的苗家衣衫上,沾满草屑、粪便、污物……这时,曹绍华正面对东方,他昂首挺胸,布满阴霾的天空和木笼的阴影,衬托出他那双闪烁的双眼,那不屈的古铜色的脸膛上,表现出他对党国的执着追随,他似乎在祈求早死,似乎也在等待那生存的最后一线希望。

    几个老远赶来看热闹的苗家后生,不愿意看见曹绍华脓包似地呆坐在木笼子里,他们就是要刺激曹绍华跳,也剌激他骂……就是要看看这个只要提起他的名字,男人也会吓得尿裤子的人的威风。他们变戏法似的将“粽粑”解开,边解边骂:

    “狗日的曹司令!挨千刀的曹绍华!咋现在不威风了呢,咋就蔫卵了呢?你跳呀,骂呀,我日你的瘟妈哟!”骂完,孰将包在“粽粑”里的黄澄澄的人粪朝曹绍华脸上扔去:“吃屎去吧!”

    曹绍华受侮,愤怒地转向这伙苗家后生。他跺脚想骂什么时,他的视线碰上了刘卫清。刘卫清看见守卫在曹绍华身边的解放军非但不管,反而在笑。这样的耻辱便令刘卫清怒火中烧,他就是不能容忍这类的侮辱!

    --刘卫清的手伸向腰间,嘴里也喊道:“曹司令,我……”他想说:“我陪你来了!”他话还未说出口,但见曹绍华冲向笼框边对着他拚命乱骂,还不住地向他摇头:“快滚!快滚!老子出来,也绝对饶不了你!快给老子滚呵!滚呵!……”

    曹绍华的眼中滚淌出热泪,他甚至咬破了舌头,一股殷红的鲜血涌出来伴随着泪水……这情景令苗家后生快乐无比,却使刘卫清冷静了下来。他将手从腰间移开,这时,曹绍华竟感动得大笑了起来。他又不停地向天扬头,再一次地示意:“快滚!”见刘卫清还在迟疑,他不禁猛然地用头去碰撞木柱。

    刘卫清看着曹绍华,心里感慨道:啊,曹大哥呵曹大哥,我明白你的心思。你要我活下去,还得去照护那些死心塌地跟着党国走的弟兄!我在这里多停留一秒,曹司令的心灵便多一秒的煎熬与流血;我若是在这里死去,曹司令肯定不会原谅我的……想到这里,刘卫清便推着那几个苗家后生快些离去。当他再次回过头来时,见曹绍华的眼中闪耀着告别的泪水,离别的泪水……刘卫清不禁怆然心碎,泪如泉涌!

    一个军官模样的军人注意到刘卫清的泪水,跨出一步欲向他走来。刘卫清急中生智,他朝着那军官喊道:“感谢解放军抓到了匪首曹绍华!感谢人民政府!感谢毛主席!”这时的干部和军人从来都不为难拥护和欢呼他们的群众,那军人停止脚步,对刘卫清报以温和的一笑,又步入了他的行列中去。

    离开曹绍华后,刘卫清无比悲痛。曹司令的死期掐指可数,他的死将表明“国军”与共军的战事已偃旗息鼓,活着的兵匪不死于枪下也将遭受永生的磨难。他揪心痛苦的是他对革命单纯的、无知的、扭曲的、仇恨的理解实在是肤浅。他曾断定这样的革命不可能解放全中国,更不可能得天下!但现在,革命者不但得到了天下,他追随的蒋家王朝还彻底地覆灭了!现实也好,老天爷也好,总是跳出来与他作对!每次当希望升起时,随之迎来的却是厄运;每当他要品味人生,享受天伦之乐时,得到的却是难以洗涤的伤忧。天啊!为啥这样惩罚我?就因为我杀人如麻?就因为我泯灭人性弑父灭兄?

    刘卫清又来到北门桥的桥边,他那一筐莴笋还好端端地堆放在这里。他想起他在这里曾碰见过张云轩,他曾想一枪毙了他。但他又深信,张云轩这样子的人不可能在新政府的鼻子下生活得舒舒服服,将来说不定还有用得着的地方。现在,他大无畏地坐在桥边的石条上,思考着……

    这时天空布满了阴霾,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往穿梭于北门桥上,只有几辆公共汽车的贵阳市,由于缺乏汽油的原因,全都用木炭为动力。司机在车门边飞快地旋转着锅炉旁的风机手柄,溅着火星的木炭从火炉中冒出一股股青烟,锅炉冒出了气雾……于是,司机跳上车座,“的、的”几声喇叭后,从铜像台至大南门,只有着唯一线路的公共汽车开动了。没有领略过乘车滋味的贵阳的普通百姓,美滋滋的乘车穿过北门桥,向大十字、大南门方向驶去……公共汽车站正面圆形的石台阶上,矗立着周西成的铜像,那满身的铜绿令人黯然神伤;在铜像周围的石台阶上,不少奶妈坐在那里,一个个扯出白嫩嫩的、硕大多奶的奶子,招揽着需要哺婴的行人;闲暇的老人、歇脚的庄稼汉和闲人,一排排的坐在石台阶上吹牛闲聊;小商小贩在这圆形的广场上占据了大部份位置,卖引子稀饭、糕粑稀饭、糍粑裹引子、油条豆桨、汤元、甜酒粑、八宝饭、凉粉凉面、盐葵花、炒花生、恋爱豆腐果(贵阳有名的小吃)、油炸臭豆腐……有些孩子围着米酥摊,当转盘一转,他们“叭”的射出木针,打着罗汉(米酥糕)得罗汉,打得小糕得小糕……这些,都没有勾起刘卫清对生存的向往和依恋!

    骤然间,刘卫清的目光一亮,当他决心去死的时候,他看到了他寻觅己久的戴敏!是她!一定是她!大喜过望的刘卫清看到的是一个改变了装束的戴敏,她穿着短袄旗袍,脚蹬高跟皮鞋,她的洋装让她神采飞扬,显得成熟且充满女性的魅力,她与一个比她年长的浑身滚圆的白胖胖的女人一起,手里拿着一段绸料,在石头铺垫的南京路上,在刘卫清的视线里款行……

    刘卫清不顾一切地追了上去。他听到了他所熟悉的朝也思暮也想的说话声,像多次拥着她,感受到她灼热、漾溢的浓情一样,他激动得颤抖起来,三步并两步地前行一小段后,返身正面向戴敏走来……

    戴敏比过去更艳丽三分,昂着她那优美的长脖子,令人心猿意马。她老远就望见了他,她的惊喜难于言表,她差一点扭倒在石头马路上,鞋的高跟因歪扭而散架了。

    她身边的王妈急忙扯住她:“你撞见鬼啦?忙慌慌的做哪样?”

    戴敏喜悦地瞟了刘卫清一眼,对身边的女人道:“王妈,你先回去吧,我在铜像台修好皮鞋就回来。”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必将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一面旗帜。它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请当代青年们关注一下共和国早期的现实,有利将来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