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雄师过大江(下)
老李看着文件发愣的时候,范廷亮正在四处收拢文件,他发现最重要的一份文件不见了,抬头一看寝帐外面有个人。“谁!”范廷亮一声怒喝,把个老李吓得半死,老李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拿着文件扭头就跑。
“站住,站住!”范廷亮提着剑追了出去,范廷亮越追老李越跑,老李脑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低头跑,跑跑跑,脚下生风。范廷亮不知道老李是谁,以为是虞军的细作,呼喊着追杀老李。
老李从小就放羊,在山里练就了一双大脚板,跑起來就跟个大猿猴似的,一般人想要追上他太困难了。范廷亮越跑越沒力气,眼瞅着老李是追不上了,范廷亮举起手里的剑朝老李掷了过去,剑在离老李脚后跟三寸的地方插入了土里,老李翻过一个小土包不见了。
范廷亮的呼喊声引來了大批义军将士,众人一起追捕老李。此时老李完全傻掉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机械地奔跑。跑到了横江边,身后的义军举着火把还在追赶,老李一头扎进了横江里,向对岸游去。
老李是抓不到了,他偷走的那份文件可是天大的机密,只有指挥使以上级别的官员才知道的机密,关乎到整个渡江作战的成败。范廷亮不敢耽搁,穿着睡衣光着脚就去见张文宗了。
张文宗也沒有责怪范廷亮,下令把郭盛莲、仇铮、仇锷这些人都叫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被老李偷走的那份文件不仅是记有义军何时开战,还记有义军的军事部署、武器装备、钱粮运输等等一切重要信息。
如果虞军获得了这份情报,义军几个月的准备就全白忙活了。张文宗一咬牙一跺脚,横下一条心來,派人去通知秦王张福六、楚王长安、魏王鱼得源,今晚就开展渡江作战。
两军交战,打的是武器装备,打的是意志士气,打的也是情报消息。虞军与义军隔江对峙,双方都派细作到对岸刺探情报,虞军的细作回报称这个月义军不会采取行动。虞军接到了情报便有些懈怠,义军临时改变主意反倒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义军首先将一些装满易燃物的小船点燃,撞向虞军横在江中的铁链。几十里江防线烈焰腾空一片火红,江水都被烧得沸腾了,铁链一根根都被烧断了。随后义军的大批战舰满载着将士们朝虞军的阵地驶來。
火船燃烧,铁链断裂,隆隆炮声,弓弩齐发,午夜的恬静被彻底击碎了。虞军从睡梦中醒來,一边跑着一边穿着衣服,奔赴炮台。横江上到处都是义军的战舰,绵延几十里,首尾相接密密麻麻。
义军分三路过江,北路的张福六率军攻打京阳城,中路的张文宗率军攻打三宝城,南路的长安和鱼得源的联军攻打江阳城。范廷亮登上了战舰跟随张文宗攻打三宝城。
岸上的虞军开炮轰击江里的义军战舰,义军战舰开炮还击炮台里的虞军,火光将黑夜映衬得如同白昼,每个人的耳边都是隆隆炮声,每个人的鼻腔里都是浓烈的硝烟味。
范廷亮在船舱里透过狭小的炮口向对岸窥望,对岸是连绵的小山岭,小山岭上就是虞军修筑的炮台,一声轰响,炮台上就闪过一团火光。炮弹落水声,击中战舰的破碎声,各种声音充斥着耳朵,范廷亮握着指挥剑,命令炮手向对岸闪火光的地方开炮还击。
炮手们赤着上身光着脚,就穿一条短裤,搬着炮弹,推着火炮忙碌起來,耀眼的火光映出了他们那古铜色流着热汗的脊背。填弹、装药、点引信,轰隆!愤怒的炮弹破膛而出砸向对岸的虞军。
义军的战舰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炮舰,一种是运输舰,运输舰负责运送士兵登岸,炮舰则是负责保护运输舰的,范廷亮所在的战舰就是炮舰。炮舰的船舱里修有炮口,就是在船舱上挖出一个口子,这个口子要比火炮的直径要大,供火炮发射炮弹轰击敌人的。
范廷亮所在的炮舰一共有十个炮口,横在江面上,十门火炮齐放,巨大的后坐力震得范廷亮昏头涨脑。范廷亮强忍着呕吐的感觉,握着剑叫喊,“打,打,给我打!”打着打着,范廷亮突然感觉对岸虞军的火力明显减小了。
范廷亮透过炮口向对岸望着,只见义军的大批运输舰已经停在了东岸岸边,义军将士们冲出运输舰呐喊着杀向虞军的阵地。范廷亮叫道:“登岸了,大军登岸了,快,停止炮击,靠到岸边。”
虞军修筑在山岭上的一座座炮台被义军各个击破,范廷亮的炮舰靠岸停下了,范廷亮登岸指挥军队继续冲杀。虞军在岸边和义军厮杀了一阵就溃败了,义军一路追击,追到了三宝城下,架起云梯摆好火炮,三下五除二便攻下了三宝城。
三宝城的守将是梁云鹤的胞弟梁云鹭,三宝城破了之后,梁云鹭率领残兵败将向东败逃,范廷亮命令戈萨克带着罗刹骑兵团追击。如今戈萨克手下聚集了三千多罗刹骑兵,原本的骑兵营也升级成了骑兵团,凶狠善战所向披靡。
梁云鹭手下的残兵败将根本就不是罗刹骑兵的对手,梁云鹭连头都不敢回,一口气跑出了十几里,罗刹骑兵还在身后穷追不舍。梁云鹭这几天正在生病,身子很虚,又累又渴,再加上急火攻心,梁云鹭呕出一大滩血栽倒马下,将士们把他扶起來的时候,他已经断气了。
战斗的进程要比义军事先预想的顺利得多,范廷亮追死了梁云鹤的弟弟梁云鹭,又一次让世人闻听到了他的大名,他得意洋洋地想着,照这个速度打下去,三个月内就可以推到仁京城下,半年之内就能解放全天下。
范廷亮和马功赞、曹世海、曹世洋率领先锋部队势如破竹,一路上杀得虞军魂飞魄散,虞军只要一听到范廷亮的名字就放下武器乖乖投降。范廷亮正想着怎样打入仁京城,怎样摆庆功宴和弟兄们喝酒吃肉,一块石头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这块石头就是清河镇,清河镇前有一条清河,隔断了东西两地,河上有一座桥供两岸人员车马往來。听说范廷亮要打过來了,虞军将桥拆毁了。范廷亮來到了清河边,看着这如白练玉带一般的小河,说:“清河难道比横江还宽吗,我们能渡过横江,就沒有理由过不了清河!”
范廷亮命令工兵在岸边砍伐树木制成简易竹排,大军乘着竹排过河。义军士兵挤在竹排上向清河对岸驶去,对岸的虞军和忠于虞朝的民团用弓弩向义军射击。义军都挤在竹排上无处藏身,很多人中箭落水,看着身边的战友不断伤亡,让人当活靶子射击,这种感觉实在是令人抓狂,有一些士兵实在无法忍受了,跳下竹排向回游。
范廷亮率领先锋部队轻装前进,所以火炮火枪这些笨重的武器都沒有带,岸上的士兵无法给河中的士兵足够的保护。范廷亮看着战况眉头越皱越深,曹世海说:“将军,收兵吧,这么打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范廷亮下令鸣金收兵,义军将士们纷纷跳下竹排不顾一切地游回了岸上。窄窄的清河漂满了义军将士的尸体,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对岸的虞军和民团欢呼雀跃。看着虞军的猖狂模样,范廷亮觉得胸口里一股热血涌到了喉咙立刻就要喷出來,曹世海、曹世洋见状急忙吩咐亲兵搀扶范廷亮回营休息。
范廷亮正春风得意马蹄疾,沒想到在清河这么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挨了当头一棒,范廷亮不甘心,一定要拿下清河杀鸡儆猴,看以后谁还敢阻挡义军的脚步。
用竹排渡河失败了,范廷亮就想让工兵搭浮桥过河。第二天,范廷亮亲自率领将士们來到河边,弓箭手都准备好了,掩护工兵,与对岸的虞兵隔河对射。箭矢如同成群成片的蝗虫一样,在清河上空遮天蔽日交织在一起。由于箭矢过于密集,有的箭矢在空中撞到了一起,噼里啪啦落入水中。
虞军和民团躲在暗处,义军搭浮桥在明处,所以吃亏的还是义军。范廷亮为了鼓舞士气,骑着马在岸边跑來跑去挥剑叫嚷:“顶住,顶住,弟兄们都给我顶住了,过了清河,咱们杀......”
范廷亮刚说出“杀”字就感觉嘣的一声,耳朵嗡鸣脑袋眩晕。几个亲兵急忙过來搀扶范廷亮下马,范廷亮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踉踉跄跄头痛欲裂。摘下头盔一看,遮挡太阳穴的地方凹进去了一块,看样子是火枪打出的弹痕。幸亏这颗土子弹威力不大,这要是换成洋人的穿甲弹,此时范廷亮早已脑浆流了一地。
范廷亮心有余悸,身上渗出了冷汗。主将中弹军心动摇,范廷亮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到军营范廷亮暴跳如雷,他很久沒有受到过这样的羞辱了,他咬着牙下定了决心,必须狠狠教训那些顽固该死的虞军。
范廷亮正在大帐里踢桌子摔椅子发泄怒气,清河下游的义军将士也回來了。早上出征时范廷亮兵分两路,他带着主力吸引虞军从正面搭浮桥过河,马功赞带着一部分义军趁机在下游搭浮桥过河。
在下游搭浮桥的义军将士回來了,却不见马功赞,再看看义军将士一个个脸色灰白,或垂头丧气或咬牙切齿。范廷亮问道:“马大人哪去了?”将士们沉默了,咬着嘴唇流下了眼泪。
范廷亮像是被人一拳狠狠砸在了心口窝上,踉跄了几下,稳住脚步,范廷亮冲出了大帐。只见帐外士兵们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着一个人,从头到脚用战旗覆盖着。
范廷亮走过去弯下腰颤抖着慢慢掀开战旗,马功赞闭着眼睛血肉模糊,半个脑袋都沒了。范廷亮忍着悲伤,把马功赞的遗体又用战旗盖上了。马功赞追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他的得力助手,又是他的亲密朋友。
范廷亮想起了当初在狐仙镇马功赞帮着他组建水师、打捞军饷,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范廷亮双眼忍不住湿润了。范廷亮调整了半天,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转身问着义军将士,“马大人是怎么牺牲的?”将士讲述起了马功赞牺牲的过程。
马功赞奉命率军到下游搭浮桥,下游杂草茂盛,岸边的芦苇足有二三米高,忠于虞朝的民团藏在对岸的芦苇里,架设起投石机來。投石机是西洋人发明的玩意儿,清河镇有一个佛郎机來的传教士,祖上是工匠出身,会制造投石机。传教士继承了祖上的手艺,教导民团制造投石机。
马功赞是大湖边的渔民出身,根本就不知道投石机为何物,他对投石机视而不见,命令工兵加速搭浮桥,赶快冲过去。工兵们搭着浮桥,就听见嗖的一声划破长空,投石机甩出了一块大石头飞向了几十米的高空,似乎要把太阳打下來似的。
大石头飞到最高处呈抛物线朝义军这边落了下來,有人大喊一声不好,义军将士们纷纷躲闪。紧接着就看到无数块大石头飞到了空中砸了过來,就像下了一场恐怖的流星雨。马功赞躲闪不及,一块大石头擦到了他的脑袋,顿时就把他的半边脑袋擦掉了,将士们舍生忘死才把他的尸体拖了回來。
讲诉完马功赞的阵亡经过,军营里一片冷冷的沉寂,众人都在默哀。今天这一仗,指挥使中弹,都统阵亡,将士们南征北战还沒受过这窝囊气。默哀过后人群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喊叫。
“为马大人报仇,踏过清河杀光虞贼!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复仇的烈火,这次失败反而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将士们手里饥渴的复仇之刀要饮喝敌人的血,吞吃敌人的肉,愤怒的火焰要将敌人化为灰烬,即使沒有武器,将士们也要用双手掐死敌人。阵亡将士的鲜血生命要让敌人用十倍的代价來偿还!
全营上下喊杀声震天,范廷亮想着如何为马功赞报仇,这时,侯楠带着军队赶來支援。听说马功赞阵亡了侯楠也很是悲痛,但是他劝说范廷亮不能意气用事,否则正中虞军的下怀,只能增添更大的伤亡。
范廷亮问侯楠有什么好办法,侯楠向范廷亮献上一条声东击西的计策。首先派出一部分士兵到树林里“悄悄地”伐木,然后侯楠带着骑兵绕过清河袭击虞军的大田粮仓。
虞军侦察兵乔装打扮泅水渡河混入义军兵营,把错误的情报汇报给对岸的虞军将领。虞军将领判断出义军会孤注一掷,强渡清河为马功赞报仇,于是清河守将向大田粮仓的虞军求援。大田粮仓的虞军分出一半兵力支援清河守军,在清河岸边布下了天罗地网,设置了重重机关。
虞军做好了一切准备,要给前來报仇的义军,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可是他们等來等去等到树叶都凋落了,也不见义军前來报仇。虞军在清河岸边等着义军的时候,侯楠率领义军骑兵袭击了大田粮仓。
大田粮仓的虞军不明敌情慌了手脚,急忙向清河的虞军求援。清河的虞军又判断义军主力已到大田,留在清河岸边的队伍只是起佯攻牵制的作用,于是大批虞军又火速赶赴大田粮仓。
留在清河岸边坚守阵地的是虞军的副都统,这个副都统是虞朝开国功臣的孙子,一个喜欢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副都统这种人都带着那么一点狂妄一点自大,以为凭借坚固的工事就可以挡住义军。
范廷亮派出探子到对岸侦察,侦察回來的结果让范廷亮大喜过望,范廷亮带着将士们抬着竹排來到了清河下游,马功赞阵亡的地方。范廷亮慨叹了一番,命令将士们乘竹排过河。
原本虞军和民团在各个渡口都有驻兵,大军驰援大田粮仓之后,副都统嫌兵力分散,就把小渡口的驻兵召回來了,投石机也都拆掉了扔在一边。范廷亮带着义军渡过清河有如神兵天降,把虞军和民团打个措手不及。副都统这个时候顾不得指挥迎战了,骑上一匹高头大马就往东跑,他手下的虞军都缴械投降了。
虞军投降了,但是民团还龟缩在清河镇负隅顽抗,范廷亮把清河镇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身边的将士告诉范廷亮,“将军,就是这些人害死了马大人。”范廷亮咬着牙横着眼,说:“好,今天就叫他们血债血偿!”
“站住,站住!”范廷亮提着剑追了出去,范廷亮越追老李越跑,老李脑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低头跑,跑跑跑,脚下生风。范廷亮不知道老李是谁,以为是虞军的细作,呼喊着追杀老李。
老李从小就放羊,在山里练就了一双大脚板,跑起來就跟个大猿猴似的,一般人想要追上他太困难了。范廷亮越跑越沒力气,眼瞅着老李是追不上了,范廷亮举起手里的剑朝老李掷了过去,剑在离老李脚后跟三寸的地方插入了土里,老李翻过一个小土包不见了。
范廷亮的呼喊声引來了大批义军将士,众人一起追捕老李。此时老李完全傻掉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机械地奔跑。跑到了横江边,身后的义军举着火把还在追赶,老李一头扎进了横江里,向对岸游去。
老李是抓不到了,他偷走的那份文件可是天大的机密,只有指挥使以上级别的官员才知道的机密,关乎到整个渡江作战的成败。范廷亮不敢耽搁,穿着睡衣光着脚就去见张文宗了。
张文宗也沒有责怪范廷亮,下令把郭盛莲、仇铮、仇锷这些人都叫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被老李偷走的那份文件不仅是记有义军何时开战,还记有义军的军事部署、武器装备、钱粮运输等等一切重要信息。
如果虞军获得了这份情报,义军几个月的准备就全白忙活了。张文宗一咬牙一跺脚,横下一条心來,派人去通知秦王张福六、楚王长安、魏王鱼得源,今晚就开展渡江作战。
两军交战,打的是武器装备,打的是意志士气,打的也是情报消息。虞军与义军隔江对峙,双方都派细作到对岸刺探情报,虞军的细作回报称这个月义军不会采取行动。虞军接到了情报便有些懈怠,义军临时改变主意反倒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义军首先将一些装满易燃物的小船点燃,撞向虞军横在江中的铁链。几十里江防线烈焰腾空一片火红,江水都被烧得沸腾了,铁链一根根都被烧断了。随后义军的大批战舰满载着将士们朝虞军的阵地驶來。
火船燃烧,铁链断裂,隆隆炮声,弓弩齐发,午夜的恬静被彻底击碎了。虞军从睡梦中醒來,一边跑着一边穿着衣服,奔赴炮台。横江上到处都是义军的战舰,绵延几十里,首尾相接密密麻麻。
义军分三路过江,北路的张福六率军攻打京阳城,中路的张文宗率军攻打三宝城,南路的长安和鱼得源的联军攻打江阳城。范廷亮登上了战舰跟随张文宗攻打三宝城。
岸上的虞军开炮轰击江里的义军战舰,义军战舰开炮还击炮台里的虞军,火光将黑夜映衬得如同白昼,每个人的耳边都是隆隆炮声,每个人的鼻腔里都是浓烈的硝烟味。
范廷亮在船舱里透过狭小的炮口向对岸窥望,对岸是连绵的小山岭,小山岭上就是虞军修筑的炮台,一声轰响,炮台上就闪过一团火光。炮弹落水声,击中战舰的破碎声,各种声音充斥着耳朵,范廷亮握着指挥剑,命令炮手向对岸闪火光的地方开炮还击。
炮手们赤着上身光着脚,就穿一条短裤,搬着炮弹,推着火炮忙碌起來,耀眼的火光映出了他们那古铜色流着热汗的脊背。填弹、装药、点引信,轰隆!愤怒的炮弹破膛而出砸向对岸的虞军。
义军的战舰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炮舰,一种是运输舰,运输舰负责运送士兵登岸,炮舰则是负责保护运输舰的,范廷亮所在的战舰就是炮舰。炮舰的船舱里修有炮口,就是在船舱上挖出一个口子,这个口子要比火炮的直径要大,供火炮发射炮弹轰击敌人的。
范廷亮所在的炮舰一共有十个炮口,横在江面上,十门火炮齐放,巨大的后坐力震得范廷亮昏头涨脑。范廷亮强忍着呕吐的感觉,握着剑叫喊,“打,打,给我打!”打着打着,范廷亮突然感觉对岸虞军的火力明显减小了。
范廷亮透过炮口向对岸望着,只见义军的大批运输舰已经停在了东岸岸边,义军将士们冲出运输舰呐喊着杀向虞军的阵地。范廷亮叫道:“登岸了,大军登岸了,快,停止炮击,靠到岸边。”
虞军修筑在山岭上的一座座炮台被义军各个击破,范廷亮的炮舰靠岸停下了,范廷亮登岸指挥军队继续冲杀。虞军在岸边和义军厮杀了一阵就溃败了,义军一路追击,追到了三宝城下,架起云梯摆好火炮,三下五除二便攻下了三宝城。
三宝城的守将是梁云鹤的胞弟梁云鹭,三宝城破了之后,梁云鹭率领残兵败将向东败逃,范廷亮命令戈萨克带着罗刹骑兵团追击。如今戈萨克手下聚集了三千多罗刹骑兵,原本的骑兵营也升级成了骑兵团,凶狠善战所向披靡。
梁云鹭手下的残兵败将根本就不是罗刹骑兵的对手,梁云鹭连头都不敢回,一口气跑出了十几里,罗刹骑兵还在身后穷追不舍。梁云鹭这几天正在生病,身子很虚,又累又渴,再加上急火攻心,梁云鹭呕出一大滩血栽倒马下,将士们把他扶起來的时候,他已经断气了。
战斗的进程要比义军事先预想的顺利得多,范廷亮追死了梁云鹤的弟弟梁云鹭,又一次让世人闻听到了他的大名,他得意洋洋地想着,照这个速度打下去,三个月内就可以推到仁京城下,半年之内就能解放全天下。
范廷亮和马功赞、曹世海、曹世洋率领先锋部队势如破竹,一路上杀得虞军魂飞魄散,虞军只要一听到范廷亮的名字就放下武器乖乖投降。范廷亮正想着怎样打入仁京城,怎样摆庆功宴和弟兄们喝酒吃肉,一块石头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这块石头就是清河镇,清河镇前有一条清河,隔断了东西两地,河上有一座桥供两岸人员车马往來。听说范廷亮要打过來了,虞军将桥拆毁了。范廷亮來到了清河边,看着这如白练玉带一般的小河,说:“清河难道比横江还宽吗,我们能渡过横江,就沒有理由过不了清河!”
范廷亮命令工兵在岸边砍伐树木制成简易竹排,大军乘着竹排过河。义军士兵挤在竹排上向清河对岸驶去,对岸的虞军和忠于虞朝的民团用弓弩向义军射击。义军都挤在竹排上无处藏身,很多人中箭落水,看着身边的战友不断伤亡,让人当活靶子射击,这种感觉实在是令人抓狂,有一些士兵实在无法忍受了,跳下竹排向回游。
范廷亮率领先锋部队轻装前进,所以火炮火枪这些笨重的武器都沒有带,岸上的士兵无法给河中的士兵足够的保护。范廷亮看着战况眉头越皱越深,曹世海说:“将军,收兵吧,这么打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范廷亮下令鸣金收兵,义军将士们纷纷跳下竹排不顾一切地游回了岸上。窄窄的清河漂满了义军将士的尸体,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对岸的虞军和民团欢呼雀跃。看着虞军的猖狂模样,范廷亮觉得胸口里一股热血涌到了喉咙立刻就要喷出來,曹世海、曹世洋见状急忙吩咐亲兵搀扶范廷亮回营休息。
范廷亮正春风得意马蹄疾,沒想到在清河这么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挨了当头一棒,范廷亮不甘心,一定要拿下清河杀鸡儆猴,看以后谁还敢阻挡义军的脚步。
用竹排渡河失败了,范廷亮就想让工兵搭浮桥过河。第二天,范廷亮亲自率领将士们來到河边,弓箭手都准备好了,掩护工兵,与对岸的虞兵隔河对射。箭矢如同成群成片的蝗虫一样,在清河上空遮天蔽日交织在一起。由于箭矢过于密集,有的箭矢在空中撞到了一起,噼里啪啦落入水中。
虞军和民团躲在暗处,义军搭浮桥在明处,所以吃亏的还是义军。范廷亮为了鼓舞士气,骑着马在岸边跑來跑去挥剑叫嚷:“顶住,顶住,弟兄们都给我顶住了,过了清河,咱们杀......”
范廷亮刚说出“杀”字就感觉嘣的一声,耳朵嗡鸣脑袋眩晕。几个亲兵急忙过來搀扶范廷亮下马,范廷亮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踉踉跄跄头痛欲裂。摘下头盔一看,遮挡太阳穴的地方凹进去了一块,看样子是火枪打出的弹痕。幸亏这颗土子弹威力不大,这要是换成洋人的穿甲弹,此时范廷亮早已脑浆流了一地。
范廷亮心有余悸,身上渗出了冷汗。主将中弹军心动摇,范廷亮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到军营范廷亮暴跳如雷,他很久沒有受到过这样的羞辱了,他咬着牙下定了决心,必须狠狠教训那些顽固该死的虞军。
范廷亮正在大帐里踢桌子摔椅子发泄怒气,清河下游的义军将士也回來了。早上出征时范廷亮兵分两路,他带着主力吸引虞军从正面搭浮桥过河,马功赞带着一部分义军趁机在下游搭浮桥过河。
在下游搭浮桥的义军将士回來了,却不见马功赞,再看看义军将士一个个脸色灰白,或垂头丧气或咬牙切齿。范廷亮问道:“马大人哪去了?”将士们沉默了,咬着嘴唇流下了眼泪。
范廷亮像是被人一拳狠狠砸在了心口窝上,踉跄了几下,稳住脚步,范廷亮冲出了大帐。只见帐外士兵们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着一个人,从头到脚用战旗覆盖着。
范廷亮走过去弯下腰颤抖着慢慢掀开战旗,马功赞闭着眼睛血肉模糊,半个脑袋都沒了。范廷亮忍着悲伤,把马功赞的遗体又用战旗盖上了。马功赞追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他的得力助手,又是他的亲密朋友。
范廷亮想起了当初在狐仙镇马功赞帮着他组建水师、打捞军饷,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范廷亮双眼忍不住湿润了。范廷亮调整了半天,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转身问着义军将士,“马大人是怎么牺牲的?”将士讲述起了马功赞牺牲的过程。
马功赞奉命率军到下游搭浮桥,下游杂草茂盛,岸边的芦苇足有二三米高,忠于虞朝的民团藏在对岸的芦苇里,架设起投石机來。投石机是西洋人发明的玩意儿,清河镇有一个佛郎机來的传教士,祖上是工匠出身,会制造投石机。传教士继承了祖上的手艺,教导民团制造投石机。
马功赞是大湖边的渔民出身,根本就不知道投石机为何物,他对投石机视而不见,命令工兵加速搭浮桥,赶快冲过去。工兵们搭着浮桥,就听见嗖的一声划破长空,投石机甩出了一块大石头飞向了几十米的高空,似乎要把太阳打下來似的。
大石头飞到最高处呈抛物线朝义军这边落了下來,有人大喊一声不好,义军将士们纷纷躲闪。紧接着就看到无数块大石头飞到了空中砸了过來,就像下了一场恐怖的流星雨。马功赞躲闪不及,一块大石头擦到了他的脑袋,顿时就把他的半边脑袋擦掉了,将士们舍生忘死才把他的尸体拖了回來。
讲诉完马功赞的阵亡经过,军营里一片冷冷的沉寂,众人都在默哀。今天这一仗,指挥使中弹,都统阵亡,将士们南征北战还沒受过这窝囊气。默哀过后人群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喊叫。
“为马大人报仇,踏过清河杀光虞贼!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复仇的烈火,这次失败反而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将士们手里饥渴的复仇之刀要饮喝敌人的血,吞吃敌人的肉,愤怒的火焰要将敌人化为灰烬,即使沒有武器,将士们也要用双手掐死敌人。阵亡将士的鲜血生命要让敌人用十倍的代价來偿还!
全营上下喊杀声震天,范廷亮想着如何为马功赞报仇,这时,侯楠带着军队赶來支援。听说马功赞阵亡了侯楠也很是悲痛,但是他劝说范廷亮不能意气用事,否则正中虞军的下怀,只能增添更大的伤亡。
范廷亮问侯楠有什么好办法,侯楠向范廷亮献上一条声东击西的计策。首先派出一部分士兵到树林里“悄悄地”伐木,然后侯楠带着骑兵绕过清河袭击虞军的大田粮仓。
虞军侦察兵乔装打扮泅水渡河混入义军兵营,把错误的情报汇报给对岸的虞军将领。虞军将领判断出义军会孤注一掷,强渡清河为马功赞报仇,于是清河守将向大田粮仓的虞军求援。大田粮仓的虞军分出一半兵力支援清河守军,在清河岸边布下了天罗地网,设置了重重机关。
虞军做好了一切准备,要给前來报仇的义军,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可是他们等來等去等到树叶都凋落了,也不见义军前來报仇。虞军在清河岸边等着义军的时候,侯楠率领义军骑兵袭击了大田粮仓。
大田粮仓的虞军不明敌情慌了手脚,急忙向清河的虞军求援。清河的虞军又判断义军主力已到大田,留在清河岸边的队伍只是起佯攻牵制的作用,于是大批虞军又火速赶赴大田粮仓。
留在清河岸边坚守阵地的是虞军的副都统,这个副都统是虞朝开国功臣的孙子,一个喜欢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副都统这种人都带着那么一点狂妄一点自大,以为凭借坚固的工事就可以挡住义军。
范廷亮派出探子到对岸侦察,侦察回來的结果让范廷亮大喜过望,范廷亮带着将士们抬着竹排來到了清河下游,马功赞阵亡的地方。范廷亮慨叹了一番,命令将士们乘竹排过河。
原本虞军和民团在各个渡口都有驻兵,大军驰援大田粮仓之后,副都统嫌兵力分散,就把小渡口的驻兵召回來了,投石机也都拆掉了扔在一边。范廷亮带着义军渡过清河有如神兵天降,把虞军和民团打个措手不及。副都统这个时候顾不得指挥迎战了,骑上一匹高头大马就往东跑,他手下的虞军都缴械投降了。
虞军投降了,但是民团还龟缩在清河镇负隅顽抗,范廷亮把清河镇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身边的将士告诉范廷亮,“将军,就是这些人害死了马大人。”范廷亮咬着牙横着眼,说:“好,今天就叫他们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