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汉江之怒(上)
汉江,这条哺育了青国大半国民的大江,北临布拉雪山,南临威翎海域,所经过的支流几乎覆盖青国的全境,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渔产,还富裕了这附近的百姓们。但就这么一条大江,在每年频繁的雨季来临之时,就会经常发生洪灾,使得下游河水泛滥,害苦了祖辈居住在那里的百姓。虽有前几代在位者的治理,但依旧改
变不了多少状况,也是朝廷每年感到最头痛的事情之一。
舒琞瓑、舒摩豊和努-尔-珂赤三人奉了皇命,前往汉江州府府衙处理暴民抢粮事件。一路上,三人着便服离开了随行的神田军,先前一步前往,这样可以缩短一些时日,赶到那里。
三人虽日夜赶路,至今行有四天,但离汉江还有三天多的路程,一路上也偶看到有逃难的灾民向他们讨要食物和钱财之物。这些人衣着褴褛,面青体瘦,就连站的力气也几乎没有,人群中,有个光着上身的小男孩伸出肮脏的小手,胆怯地看着舒琞瓑,向他讨要吃的,这一幕直教一旁看着的努-尔-珂赤感到心酸不已。
没想到这洪灾已严重到了这种地步,更可恨的就是还有些官员趁此大发国难财,最后引致了暴民闯入府衙抢夺灾粮的事情发生。舒摩豊下马轻扶起了一名倒在地上的老妇,把随身带着的一些口粮分给了她,只见那名老妇一把拿过舒摩豊递过来的馒头,就直接往口中猛的塞了进去。吃着吃着,老妇突然双手捂住脖子,睁大的双眼,,然后一脸紫青的往后倒了下去。见此,舒摩豊赶紧用手拍了几下老妇的胸口,把堵在喉咙里面的馒头拍出来,让她缓过起来。
“谢谢公子,谢谢公子的救命之恩。”老妇感激地双手趴在地上,俯首说道。
“老人家,快起来。”舒摩豊扶起老妇,把余下的馒头连同袋子都给了她,说道:“这里还有很多,你慢慢吃,不要再噎着了。”
“谢谢、谢谢,公子真是个大好人,神灵一定会保佑你的。”老妇接着舒摩豊递给她的馒头,不住地泪泣着道。
离开了这一群灾民之后,继续骑马往前行,三人默不作声地看着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原本离开京城之前的些许忧虑,现感到越来越明显。行走在山岭之间,忽然从山下传来了一阵锣拨的响声,随后又是密集的鞭炮声,郁闷之下,努-尔-珂赤对前面骑着马的舒琞瓑和舒摩豊说道:“两位王爷,待我先去前面看看什么情况。”
“有劳了。”
舒琞瓑点头说道,然后与舒摩豊策马闪开了一条路让努-尔-珂赤通过。
骑着马朝山下一路奔去,半响后,一个小村庄渐渐出现在眼前。把马停住,努-尔-珂赤遥望着不远处的村庄,只见四处插挂着黑白色的神幡,把整个村子都包围了起来,村口那里还有几个手持长木棒的村人守卫在那里,警惕地看着前往村里的路口。
看情况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般,努-尔-珂赤心中暗想道。这时,有个人从一旁的草丛中钻了出来,啪的跪在马前,向他磕头说道:“求壮士救救我妹妹。”
努-尔-珂赤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土布衣,十几岁左右的男孩,于是忙问道:“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热闹?”
闻言,那名男孩抬起头,擦去脸上的泪水,对努-尔-珂赤说道:“我们村今年遇到了蝗灾,粮食歉收。母亲在两个月前便因饥饿害了病,一直卧床不起,而父亲上山砍柴的时候掉落山崖,至今寻不到尸首。后来来了一个道人,说因河神的发怒,需要安抚之,就要将一名亥年亥月亥时出生的女子献上。而村人也听信了这名道人的说话,让他在村中举行祭献仪式,于是就挑中了我妹妹做为祭献给河神的贡品。”说着,男孩回头看了下身后的村庄。
这时,鞭炮声又响起,只见白色的烟雾从中朝四周散开,隐约可以听到从中传来的铃铛声和众人膜拜高呼的声音。努-尔-珂赤不禁皱了下眉头,对那男孩说道:“我本是路人,只是听到声音才来这里看下,而你们村里的事,在下爱莫能助。”说着,掉转马头往山上返回去。
一些无谓的事,还是少管为好,现在重要的是和舒亲王他们赶快去到汉江州府。想着,努-尔-珂赤拿起马鞭抽打了下胯下的马儿,急急奔跑在山岭小路上。
此时在山间等候着的舒琞瓑和舒摩豊望着从山下飘起的白色烟雾,说道:“这烟雾真是让人感到有种不安啊!”
“等努-尔将军回来,再看发生了什么事。”舒摩豊拉了下马儿的缰绳,站在小路边上俯视前方被繁密树木掩盖住的方向。
“踏踏”
一阵马蹄声从前方传来。
听到声音,舒琞瓑和舒摩豊便扭过头向前望了过去。
“两位王爷,方才的那些锣拨声和鞭炮声是从一小村落里传来,听那的村人说,是在祭拜河神,不过还要把一名亥年亥月亥时出生的女子作为活祭品献出去。”待近,努-尔-珂赤拉紧缰绳,缓缓停下了马儿,对两人说道。
“怎可用活人作为祭品,这些村人真是太过荒唐了。”听到努-尔-珂赤这么一说,舒摩豊不禁有些气道说。
而一旁的舒琞瓑沉默了下,对舒摩豊说道:“摩豊,不如我们去看看。”
“王爷,汉江州府之事得及早解决,这等小事让管辖的官员前去处理便可,无须要亲自前去。”努-尔-珂赤忙劝道。
“既已来到此,本王倒想看看他们怎么个活祭河神。”
“事不宜迟,那我们赶快去吧。”
“好。”
说罢,舒琞瓑和舒摩豊便不再理努-尔-珂赤的劝说,策马往下山的小路跑去。
掉转马头,望着渐远的两人,努-尔-珂赤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也抽打了下马。向他们直追了过来。
又来到方才遇到那个男孩的地方,三人立马在那里,望着从村中走出的一队人,在前面领头走的正是男孩所说的那个道人。这名道人看似五六十岁的模样,嘴边灰白色的胡须在下巴微微而动,身着青灰色的长道袍,背挂一把紫青色的清泉剑和拂,一手拿着摇铃不停地摇晃,一手拿起挎在腰间的黄色袋子中黄符不住地往半空中投掷,口中还念着一些完全听不懂的道文。散落的黄符随着迎面吹来的风四处飘散开来,如飘零的黄花一样,也让人心中感到阵阵的不安和惶恐。在道士身后,有五六个同样穿着灰青色道服的男子,他们手持着黑白色,有道教图案的神幡,左右轻轻的摇摆,而在后面的,则有几名村人抬着一块四方形的大木板,在木板上面正跪着一名十岁左右,穿着白色素衣,长发披肩,双眼紧闭的小女孩。
作为活祭品的小女孩,小小的身躯不停地颤抖着,她双手紧抓住膝盖上的衣服,头朝下低着,小声的抽咽着,脸上的泪水不时地滴落下来,把膝盖前的木板都给滴湿了。在祭品身后随行的其他村人都低着头行走,亦没有人敢开口说话,个别几个还双手合十,或捏着手中的黑色连珠,口中喃喃念着一些经文。在队伍最前方,有几个年轻的男子不时点燃带着的鞭炮,然后扔在路旁,直到燃烧完后,再继续点燃下一条鞭炮,使得这一行人笼罩在一片白烟之中,看得似要前往地狱之路般。
“小莲。”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忽然从田边一侧的树林里冲了出来,他手持着扁担挡住在人群前面,挡住了他们去路。
男孩拿着扁担的手微微颤抖,充满了愤怒、惶恐的望着眼前的道人们。
“大牛,你这是做啥,还不赶快让开,难道你想看着全村的人都饿死在这里吗?”趁大牛愣神之际,几名燃放鞭炮的男子上前夺过他手中的扁担,然后再一把将他推倒在了地上。
“哥哥。”女孩睁开满是泪水的眼睛,朝躺在地上的大牛痛喊道。
“小莲。”
大牛手抓着地上的泥土,睁着一双通红的眼睛看着即将要作为活祭品献给河神的妹妹。
“小子,我劝你还是不要乱来的好,否则你母亲和村人就没得救了。”道士俯身小声地对怒视着自己的大牛,冷冷说道。
说罢,那道人起身,拿起手中的铃铛,猛地晃了下,响起了令人心碎的“铃铃”声,然后朝身后的众人呼声喊道:“走。”从大牛面前走了过去。
“这小女孩真是可怜。”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舒摩豊紧握着手中的马鞭,愤愤说道。
“我们也跟上去瞧瞧。”
舒琞瓑拉着马儿的缰绳,胯下一夹,驱使着往前走去。
三人远远地跟随着众人,从村的另一条道路往前缓缓行走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后,这一队人才走到一条湍急的大河前停下来,把抬着小女孩的木板放在河滩上,面向着浑浊不清的河水。双手伸向天空,纷纷跪下,磕头祭拜了起来。
在岸边,舒琞瓑等人亦看到被河水毁坏,只剩下几条木桩的河桥。
“没想到,这汉江之灾竟然也波及到了这个小村庄。”舒琞瓑叹声说道。
“一些为非作歹之徒,也正是趁着灾害来临,四处招摇撞骗,而当地官府也坐视不理,才使得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出来;加之朝中一些官员也与之串通一气,更是无人管治。”努-尔-珂赤用力敲打了下马鞍,愤声说道。
“看来努-尔-将军你对这些事都了解的很清楚。”舒摩豊望向一脸怒容的努-尔-珂赤,说道。
“知道的越多,这心里就越感到难受和悲哀。”
说话间,道士们在河边摆开神坛,燃烧了好几堆篝火,然后抬起头向上天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领头的道人一指跪在木板上的女孩,几名跪在左右的村人会意地抓这个活祭品的手脚,然后仰天抬起,朝河边走去。
“不能让这些村人把孩子扔到河里去。”
说着,努-尔-珂赤一声怒吼,从小道中冲了出来,直奔向那名小女孩,待近趁那几名村人愣神之际,把那名小女孩一把抓了过来,让她坐在自己的马鞍上,随即掉转马头往来路退了回去。
“快去把人抓回来,没有了活祭品,河神酒会发怒,到时连你们这样的小村庄也要被水淹没掉。”见祭品被人抢走,那名道人气急败坏地对愣神中的村人们喊道。
被喊醒的村人,赶紧拿起放在旁的长木棒,朝努-尔-珂赤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但在小道上,众人看到了骑马立在路旁的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人,一时又愣了下,但见他们穿着高贵,一副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模样,骑着的白马又是少有的良品马,便相互看了自己人,然后又迈开停住的脚步,继续朝前追努-尔-珂赤去了。
“两位公子。”那名道人走到两人面前,俯了俯身,毕恭毕敬着对他们说道:“贫道看两位公子一副非富即贵,身带王者之气的样子,想必一定是从京城而来吧。”
“正是。”舒摩豊冷冷说着,又用手中的马鞭指着道人,说道:“你们这些道人,真是胆大妄为,居然趁汉江大灾之际招摇撞骗,还要把这么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作为活祭品,你们眼中还有没有王法?”
“王法?”
道人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王法、王法能当饭吃?没有饭吃,人就会饿死,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而这王法也只是官家口中所说的管束百姓的律令,对于他们自己本身却毫无半点约束。”
“请问这位道人如何称呼?”舒琞瓑抱手问道。
“贫道姓黄,众人毕称为黄道人。”黄道人轻抚着下巴的灰白白胡须,轻轻一笑的说道。
变不了多少状况,也是朝廷每年感到最头痛的事情之一。
舒琞瓑、舒摩豊和努-尔-珂赤三人奉了皇命,前往汉江州府府衙处理暴民抢粮事件。一路上,三人着便服离开了随行的神田军,先前一步前往,这样可以缩短一些时日,赶到那里。
三人虽日夜赶路,至今行有四天,但离汉江还有三天多的路程,一路上也偶看到有逃难的灾民向他们讨要食物和钱财之物。这些人衣着褴褛,面青体瘦,就连站的力气也几乎没有,人群中,有个光着上身的小男孩伸出肮脏的小手,胆怯地看着舒琞瓑,向他讨要吃的,这一幕直教一旁看着的努-尔-珂赤感到心酸不已。
没想到这洪灾已严重到了这种地步,更可恨的就是还有些官员趁此大发国难财,最后引致了暴民闯入府衙抢夺灾粮的事情发生。舒摩豊下马轻扶起了一名倒在地上的老妇,把随身带着的一些口粮分给了她,只见那名老妇一把拿过舒摩豊递过来的馒头,就直接往口中猛的塞了进去。吃着吃着,老妇突然双手捂住脖子,睁大的双眼,,然后一脸紫青的往后倒了下去。见此,舒摩豊赶紧用手拍了几下老妇的胸口,把堵在喉咙里面的馒头拍出来,让她缓过起来。
“谢谢公子,谢谢公子的救命之恩。”老妇感激地双手趴在地上,俯首说道。
“老人家,快起来。”舒摩豊扶起老妇,把余下的馒头连同袋子都给了她,说道:“这里还有很多,你慢慢吃,不要再噎着了。”
“谢谢、谢谢,公子真是个大好人,神灵一定会保佑你的。”老妇接着舒摩豊递给她的馒头,不住地泪泣着道。
离开了这一群灾民之后,继续骑马往前行,三人默不作声地看着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原本离开京城之前的些许忧虑,现感到越来越明显。行走在山岭之间,忽然从山下传来了一阵锣拨的响声,随后又是密集的鞭炮声,郁闷之下,努-尔-珂赤对前面骑着马的舒琞瓑和舒摩豊说道:“两位王爷,待我先去前面看看什么情况。”
“有劳了。”
舒琞瓑点头说道,然后与舒摩豊策马闪开了一条路让努-尔-珂赤通过。
骑着马朝山下一路奔去,半响后,一个小村庄渐渐出现在眼前。把马停住,努-尔-珂赤遥望着不远处的村庄,只见四处插挂着黑白色的神幡,把整个村子都包围了起来,村口那里还有几个手持长木棒的村人守卫在那里,警惕地看着前往村里的路口。
看情况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般,努-尔-珂赤心中暗想道。这时,有个人从一旁的草丛中钻了出来,啪的跪在马前,向他磕头说道:“求壮士救救我妹妹。”
努-尔-珂赤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土布衣,十几岁左右的男孩,于是忙问道:“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热闹?”
闻言,那名男孩抬起头,擦去脸上的泪水,对努-尔-珂赤说道:“我们村今年遇到了蝗灾,粮食歉收。母亲在两个月前便因饥饿害了病,一直卧床不起,而父亲上山砍柴的时候掉落山崖,至今寻不到尸首。后来来了一个道人,说因河神的发怒,需要安抚之,就要将一名亥年亥月亥时出生的女子献上。而村人也听信了这名道人的说话,让他在村中举行祭献仪式,于是就挑中了我妹妹做为祭献给河神的贡品。”说着,男孩回头看了下身后的村庄。
这时,鞭炮声又响起,只见白色的烟雾从中朝四周散开,隐约可以听到从中传来的铃铛声和众人膜拜高呼的声音。努-尔-珂赤不禁皱了下眉头,对那男孩说道:“我本是路人,只是听到声音才来这里看下,而你们村里的事,在下爱莫能助。”说着,掉转马头往山上返回去。
一些无谓的事,还是少管为好,现在重要的是和舒亲王他们赶快去到汉江州府。想着,努-尔-珂赤拿起马鞭抽打了下胯下的马儿,急急奔跑在山岭小路上。
此时在山间等候着的舒琞瓑和舒摩豊望着从山下飘起的白色烟雾,说道:“这烟雾真是让人感到有种不安啊!”
“等努-尔将军回来,再看发生了什么事。”舒摩豊拉了下马儿的缰绳,站在小路边上俯视前方被繁密树木掩盖住的方向。
“踏踏”
一阵马蹄声从前方传来。
听到声音,舒琞瓑和舒摩豊便扭过头向前望了过去。
“两位王爷,方才的那些锣拨声和鞭炮声是从一小村落里传来,听那的村人说,是在祭拜河神,不过还要把一名亥年亥月亥时出生的女子作为活祭品献出去。”待近,努-尔-珂赤拉紧缰绳,缓缓停下了马儿,对两人说道。
“怎可用活人作为祭品,这些村人真是太过荒唐了。”听到努-尔-珂赤这么一说,舒摩豊不禁有些气道说。
而一旁的舒琞瓑沉默了下,对舒摩豊说道:“摩豊,不如我们去看看。”
“王爷,汉江州府之事得及早解决,这等小事让管辖的官员前去处理便可,无须要亲自前去。”努-尔-珂赤忙劝道。
“既已来到此,本王倒想看看他们怎么个活祭河神。”
“事不宜迟,那我们赶快去吧。”
“好。”
说罢,舒琞瓑和舒摩豊便不再理努-尔-珂赤的劝说,策马往下山的小路跑去。
掉转马头,望着渐远的两人,努-尔-珂赤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也抽打了下马。向他们直追了过来。
又来到方才遇到那个男孩的地方,三人立马在那里,望着从村中走出的一队人,在前面领头走的正是男孩所说的那个道人。这名道人看似五六十岁的模样,嘴边灰白色的胡须在下巴微微而动,身着青灰色的长道袍,背挂一把紫青色的清泉剑和拂,一手拿着摇铃不停地摇晃,一手拿起挎在腰间的黄色袋子中黄符不住地往半空中投掷,口中还念着一些完全听不懂的道文。散落的黄符随着迎面吹来的风四处飘散开来,如飘零的黄花一样,也让人心中感到阵阵的不安和惶恐。在道士身后,有五六个同样穿着灰青色道服的男子,他们手持着黑白色,有道教图案的神幡,左右轻轻的摇摆,而在后面的,则有几名村人抬着一块四方形的大木板,在木板上面正跪着一名十岁左右,穿着白色素衣,长发披肩,双眼紧闭的小女孩。
作为活祭品的小女孩,小小的身躯不停地颤抖着,她双手紧抓住膝盖上的衣服,头朝下低着,小声的抽咽着,脸上的泪水不时地滴落下来,把膝盖前的木板都给滴湿了。在祭品身后随行的其他村人都低着头行走,亦没有人敢开口说话,个别几个还双手合十,或捏着手中的黑色连珠,口中喃喃念着一些经文。在队伍最前方,有几个年轻的男子不时点燃带着的鞭炮,然后扔在路旁,直到燃烧完后,再继续点燃下一条鞭炮,使得这一行人笼罩在一片白烟之中,看得似要前往地狱之路般。
“小莲。”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忽然从田边一侧的树林里冲了出来,他手持着扁担挡住在人群前面,挡住了他们去路。
男孩拿着扁担的手微微颤抖,充满了愤怒、惶恐的望着眼前的道人们。
“大牛,你这是做啥,还不赶快让开,难道你想看着全村的人都饿死在这里吗?”趁大牛愣神之际,几名燃放鞭炮的男子上前夺过他手中的扁担,然后再一把将他推倒在了地上。
“哥哥。”女孩睁开满是泪水的眼睛,朝躺在地上的大牛痛喊道。
“小莲。”
大牛手抓着地上的泥土,睁着一双通红的眼睛看着即将要作为活祭品献给河神的妹妹。
“小子,我劝你还是不要乱来的好,否则你母亲和村人就没得救了。”道士俯身小声地对怒视着自己的大牛,冷冷说道。
说罢,那道人起身,拿起手中的铃铛,猛地晃了下,响起了令人心碎的“铃铃”声,然后朝身后的众人呼声喊道:“走。”从大牛面前走了过去。
“这小女孩真是可怜。”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舒摩豊紧握着手中的马鞭,愤愤说道。
“我们也跟上去瞧瞧。”
舒琞瓑拉着马儿的缰绳,胯下一夹,驱使着往前走去。
三人远远地跟随着众人,从村的另一条道路往前缓缓行走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后,这一队人才走到一条湍急的大河前停下来,把抬着小女孩的木板放在河滩上,面向着浑浊不清的河水。双手伸向天空,纷纷跪下,磕头祭拜了起来。
在岸边,舒琞瓑等人亦看到被河水毁坏,只剩下几条木桩的河桥。
“没想到,这汉江之灾竟然也波及到了这个小村庄。”舒琞瓑叹声说道。
“一些为非作歹之徒,也正是趁着灾害来临,四处招摇撞骗,而当地官府也坐视不理,才使得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出来;加之朝中一些官员也与之串通一气,更是无人管治。”努-尔-珂赤用力敲打了下马鞍,愤声说道。
“看来努-尔-将军你对这些事都了解的很清楚。”舒摩豊望向一脸怒容的努-尔-珂赤,说道。
“知道的越多,这心里就越感到难受和悲哀。”
说话间,道士们在河边摆开神坛,燃烧了好几堆篝火,然后抬起头向上天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领头的道人一指跪在木板上的女孩,几名跪在左右的村人会意地抓这个活祭品的手脚,然后仰天抬起,朝河边走去。
“不能让这些村人把孩子扔到河里去。”
说着,努-尔-珂赤一声怒吼,从小道中冲了出来,直奔向那名小女孩,待近趁那几名村人愣神之际,把那名小女孩一把抓了过来,让她坐在自己的马鞍上,随即掉转马头往来路退了回去。
“快去把人抓回来,没有了活祭品,河神酒会发怒,到时连你们这样的小村庄也要被水淹没掉。”见祭品被人抢走,那名道人气急败坏地对愣神中的村人们喊道。
被喊醒的村人,赶紧拿起放在旁的长木棒,朝努-尔-珂赤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但在小道上,众人看到了骑马立在路旁的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人,一时又愣了下,但见他们穿着高贵,一副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模样,骑着的白马又是少有的良品马,便相互看了自己人,然后又迈开停住的脚步,继续朝前追努-尔-珂赤去了。
“两位公子。”那名道人走到两人面前,俯了俯身,毕恭毕敬着对他们说道:“贫道看两位公子一副非富即贵,身带王者之气的样子,想必一定是从京城而来吧。”
“正是。”舒摩豊冷冷说着,又用手中的马鞭指着道人,说道:“你们这些道人,真是胆大妄为,居然趁汉江大灾之际招摇撞骗,还要把这么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作为活祭品,你们眼中还有没有王法?”
“王法?”
道人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王法、王法能当饭吃?没有饭吃,人就会饿死,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而这王法也只是官家口中所说的管束百姓的律令,对于他们自己本身却毫无半点约束。”
“请问这位道人如何称呼?”舒琞瓑抱手问道。
“贫道姓黄,众人毕称为黄道人。”黄道人轻抚着下巴的灰白白胡须,轻轻一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