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有孕在身
只觉得一阵恶心,孝玉低下头捂住嘴,有些想呕吐的感觉,但又呕不出来什么,怀抱着她的舒温逹见此,赶紧问道:“阿玉,你怎么了?”
待缓过些后,孝玉才抬起头,望着舒温逹说道:“哀家已怀了身孕。”
“真的吗?阿玉!!”舒温逹紧抓住孝玉的手,急切的问道。
孝玉无力地点了点头,然后离开舒温逹的怀抱,往床栏边靠过去坐着,整个人也变得有些呆呆的样子,舒温逹忙拿起枕头放在她的身后,将被子盖在她的身上,然后又紧握住她的手,关切地问道:“现在感觉好些了吗?。”
孝玉没有回话,只是摇了摇头,轻轻闭上了眼睛。
屋外,彩加端着放有药碗的木盘,正怒视着眼前的小德子三人,对他们说道:“你们拦住我做什么。这药要是凉了,太后娘娘怪罪下来,你们几个脑袋都别想保住。”
“彩加姐,你就不要为难我们几个了,现在皇上正和太后娘娘在里面,而且皇上特地吩咐过了,不许任何人进去。”小德子面露难色的说道。
“那好,你就给姐姐把这药端进去。”说着,彩加把木盘往小德子面前一递。
“姐姐,你就饶了我吧。”小德子哭丧着脸说道。
“你要是不拿进去,就赶快给姐姐让开。”彩加有些生气了,眼看这药都要凉了,若再不拿进去让太后娘娘按时服下,这病就拖得更久了。想着,彩加一脚踩在小德子的脚背让,再闪到身后,用脚一勾住脚,把他勾倒在了地上。
“哼。”彩加冷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走到门前,推开紧闭的房门,往屋内走去。
见总管大人被摔了个狗爬屎,随同的两位太监连忙俯下身,将小德子从地上扶起,把他衣服上沾的尘土拍去。
“总管大人,您没事吧。”一名太监小声的问道。
不说还好,一说就来气,小德子抬起手,猛拍了下那名太监的头,说道:“你说我被这女人这么一摔,会没事吗?”说着,把嘴里的沙子吐出来,又用袖子擦了下嘴巴,然后一瘸一拐地坐在门廊上,那两名太监则站在一侧,低着头不敢再乱说话。
“彩加叩见皇上。”
向舒温逹屈膝行礼后,彩加端着药碗走到床前,对轻捂着胸口,闭目中的孝玉轻声说道:“娘娘,药已煎好,请快服下吧。”
“这是什么药?好像都凉了。”舒温逹接过彩加手中的药碗,看了下里面黑乎乎的药汤,问道。
“都怪刚才的小德子,居然拦住我不让进来,要不天后娘娘早把药汤喝了。”彩加不由地气道,随后捧过舒温逹递过来的药碗,走到房间一侧放着的炉子前,把药碗放进砂锅里面,盖上盖子,然后把它放在炉子上,生火烧了起来。
“那次在御花园走廊上晕倒后,这病就一直没好过。”孝玉忽然开口说道。
“是朕扶你回来那次?”舒温逹回过头,轻声问道。
“正是。”
“还好有樱太医开的药,才压住这病。”
一旁烧着火的彩加亦对舒温逹说道。
“怪不得见你脸色不好。”舒温逹轻握着孝玉的手,见她脸色苍白,呼吸似乎有些不是很顺畅的样子,忙又向彩加问道:“太后这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这个彩加不知道,只是见太后娘娘来病时,会用手捂住胸口,不住的喘着气,樱太医说只要静心休养,每天按时喝药,半年左右便可康复。”彩加回过头看了下坐在床前的舒温逹,只见他面露担忧之色,似乎很紧张太后娘娘的病情。
忽然,孝玉又捂住口,起身往床下俯下身,呕吐了起来,彩加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扇子,拿出袖子里面的手帕,走到床前,轻拍着她的背,焦急地问道:“太后娘娘,您怎么了?我这就去叫樱太医过来。”说着转身就要离开,却被孝玉拉住了手。
“不用了。”孝玉摇了摇头。
“可是,太后娘娘……”
彩加回过头,连忙与舒温逹扶起孝玉,用手帕擦拭了她的嘴角。
“阿玉,看你这样子,还是叫樱太医过来看看吧。”说着,舒温逹朝屋外喊了一声“小德子”,就见他一瘸一拐地走进来。
进来后,小德子俯身向舒温逹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小德子,你这腿是怎么回事?”
“启禀皇上,是方才奴才在外面不小心摔伤的。”
“你怎么如此不小心。”舒温逹不免怪责道。尔后,他又对小德子说:“快叫人去太医府把樱太医叫来,就说太后娘娘急病。”
“是,皇上。”
俯首行了个礼,小德子抬起头,瞪了一眼手捧药碗,装作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彩加,转身往门口外走了出去。
此时的惠宁宫内,安惠青正在缝制着一件小孩子穿的衣服。忽然,有一名宫人走了进来,对站在她身旁的一名看似四十左右的中年老宫人帖耳说了下什么,然后便退了出去。
“娘娘,听宫里的人说,皇上今天去了玉寿宫,待在太后娘娘的房内一直都没有出来过,门外还有小德子几个人在外守着,就连太后身边的侍女彩加都不允许进去,依奴才看,事有蹊跷。”那名中年老宫人俯身在安惠青耳边小声说道。
紧捏着手帕,安惠青没有说一句话,如死灰一样的眼神呆呆地看着地面,片刻后,她才俯身趴在桌上,忍不住痛哭了起来。见皇后娘娘突然哭泣,那名中年老宫人也变得有些慌乱起来,忙把手放在安惠青的肩膀上,轻声安慰道:“莫哭,莫哭,兴许皇上只是和太后娘娘谈论国事而已,皇后娘娘您不要因为老奴的那些话而感到如此难过,”
“奶娘,你说本宫该如何是好?自从皇上登基以后,本宫住入这个惠凝宫后,他就没曾来过一次这里,如完全把人遗忘了一样,如此,本宫心里怎么不难过。”
闻言,安惠青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用那幽怨地眼神望着奶娘,向她哭诉着说。
“这个孝玉诚皇太后,即使是太上皇在位时,对她也是十分的敬重,而在宫中众人口碑里也是威望极高,我们还是不要得罪她为好。”奶娘轻轻拍了下安惠青的肩膀。
正说着,门外就传来太监的唱和声:“皇上驾到。”
闻声,安惠青忙用手帕擦去脸上的泪水,起身与奶娘一起走了出去,俯身向舒温逹行礼道:“臣妾叩见皇上。”
“免礼吧。”
舒温逹看了一眼安惠青,然后来到屋内坐下,问道说:“住这里还习惯吧?”
“回皇上的话,臣妾已习惯了这宫内的生活,所以住在哪里都一样。”
“既然习惯就好,但为何你的双眼却是如哭泣过一般?”
听到舒温逹这么一说,安惠青连忙拿起手帕,擦拭了下眼角,随后轻轻笑道说:“方才沙子入眼了,让奶娘给臣妾吹了几下,便如此了。”
“以后小心便是,莫再让沙子入眼里来了。”
“青儿谢皇上关心。”
安惠青俯身说道,没想到皇上今天居然会对自己说起些关切的话语来了。
坐了一会,舒温逹顿感有些百般无聊,于是对安惠青说道:“自从朕登基以来才第一来这里,也没陪过皇后你一次,这次不如一起到御花园走走吧。”闻言,安惠青一脸惊喜地看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温柔的话居然是从看似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口中说出来。
见安惠青还在看自己发愣,舒温逹便是微微一笑,起身牵起她的手,一同往屋外走了出去,跟在身后的奶娘看着眼前的两人,不禁喜极泪泣,心中道:这下终于天都亮了。
“昌鸿,你说这留还是不留的好?”此时孝玉的脸色慢慢恢复了红润,她用手抚摸着腹部,轻声对在一旁为自己煎药的滨昌鸿问道:“我一直都很担心。”
“姐姐,像这样的事情,既然已发生,还是你自己决定好了,做弟弟的也不知如何说。”滨昌鸿边说,边拿起药壶盖子,见里面的药已经煎好了,便拿起壶提,将里面的滚烫的药汤倒在桌上的瓷碗中,对彩加嘱咐道:“等不太烫时,再将这药汤和药丸给太后娘娘服下。”
“是,樱太医。”
“关于朝廷的政事,弟弟还想奉劝一句,‘政如猛虎,近则伤身,’希望姐姐还是少为之操劳太多的好,况且你还有久病在身。”滨昌鸿俯首向孝玉说道。
“这个姐姐自然明白。太上皇与幸皇太妃已隐居东陵,而新皇对政事也半知不熟,如没有姐姐在一旁加以指引和约束,只怕这天下早已大乱;姐姐何曾不想过些清静的日子,远离这些烦人之事,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姐姐,若能离开,便尽早离去吧,莫要再留恋。”
说着,滨昌鸿拿起桌上的药箱,朝孝玉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
待缓过些后,孝玉才抬起头,望着舒温逹说道:“哀家已怀了身孕。”
“真的吗?阿玉!!”舒温逹紧抓住孝玉的手,急切的问道。
孝玉无力地点了点头,然后离开舒温逹的怀抱,往床栏边靠过去坐着,整个人也变得有些呆呆的样子,舒温逹忙拿起枕头放在她的身后,将被子盖在她的身上,然后又紧握住她的手,关切地问道:“现在感觉好些了吗?。”
孝玉没有回话,只是摇了摇头,轻轻闭上了眼睛。
屋外,彩加端着放有药碗的木盘,正怒视着眼前的小德子三人,对他们说道:“你们拦住我做什么。这药要是凉了,太后娘娘怪罪下来,你们几个脑袋都别想保住。”
“彩加姐,你就不要为难我们几个了,现在皇上正和太后娘娘在里面,而且皇上特地吩咐过了,不许任何人进去。”小德子面露难色的说道。
“那好,你就给姐姐把这药端进去。”说着,彩加把木盘往小德子面前一递。
“姐姐,你就饶了我吧。”小德子哭丧着脸说道。
“你要是不拿进去,就赶快给姐姐让开。”彩加有些生气了,眼看这药都要凉了,若再不拿进去让太后娘娘按时服下,这病就拖得更久了。想着,彩加一脚踩在小德子的脚背让,再闪到身后,用脚一勾住脚,把他勾倒在了地上。
“哼。”彩加冷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走到门前,推开紧闭的房门,往屋内走去。
见总管大人被摔了个狗爬屎,随同的两位太监连忙俯下身,将小德子从地上扶起,把他衣服上沾的尘土拍去。
“总管大人,您没事吧。”一名太监小声的问道。
不说还好,一说就来气,小德子抬起手,猛拍了下那名太监的头,说道:“你说我被这女人这么一摔,会没事吗?”说着,把嘴里的沙子吐出来,又用袖子擦了下嘴巴,然后一瘸一拐地坐在门廊上,那两名太监则站在一侧,低着头不敢再乱说话。
“彩加叩见皇上。”
向舒温逹屈膝行礼后,彩加端着药碗走到床前,对轻捂着胸口,闭目中的孝玉轻声说道:“娘娘,药已煎好,请快服下吧。”
“这是什么药?好像都凉了。”舒温逹接过彩加手中的药碗,看了下里面黑乎乎的药汤,问道。
“都怪刚才的小德子,居然拦住我不让进来,要不天后娘娘早把药汤喝了。”彩加不由地气道,随后捧过舒温逹递过来的药碗,走到房间一侧放着的炉子前,把药碗放进砂锅里面,盖上盖子,然后把它放在炉子上,生火烧了起来。
“那次在御花园走廊上晕倒后,这病就一直没好过。”孝玉忽然开口说道。
“是朕扶你回来那次?”舒温逹回过头,轻声问道。
“正是。”
“还好有樱太医开的药,才压住这病。”
一旁烧着火的彩加亦对舒温逹说道。
“怪不得见你脸色不好。”舒温逹轻握着孝玉的手,见她脸色苍白,呼吸似乎有些不是很顺畅的样子,忙又向彩加问道:“太后这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这个彩加不知道,只是见太后娘娘来病时,会用手捂住胸口,不住的喘着气,樱太医说只要静心休养,每天按时喝药,半年左右便可康复。”彩加回过头看了下坐在床前的舒温逹,只见他面露担忧之色,似乎很紧张太后娘娘的病情。
忽然,孝玉又捂住口,起身往床下俯下身,呕吐了起来,彩加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扇子,拿出袖子里面的手帕,走到床前,轻拍着她的背,焦急地问道:“太后娘娘,您怎么了?我这就去叫樱太医过来。”说着转身就要离开,却被孝玉拉住了手。
“不用了。”孝玉摇了摇头。
“可是,太后娘娘……”
彩加回过头,连忙与舒温逹扶起孝玉,用手帕擦拭了她的嘴角。
“阿玉,看你这样子,还是叫樱太医过来看看吧。”说着,舒温逹朝屋外喊了一声“小德子”,就见他一瘸一拐地走进来。
进来后,小德子俯身向舒温逹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小德子,你这腿是怎么回事?”
“启禀皇上,是方才奴才在外面不小心摔伤的。”
“你怎么如此不小心。”舒温逹不免怪责道。尔后,他又对小德子说:“快叫人去太医府把樱太医叫来,就说太后娘娘急病。”
“是,皇上。”
俯首行了个礼,小德子抬起头,瞪了一眼手捧药碗,装作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彩加,转身往门口外走了出去。
此时的惠宁宫内,安惠青正在缝制着一件小孩子穿的衣服。忽然,有一名宫人走了进来,对站在她身旁的一名看似四十左右的中年老宫人帖耳说了下什么,然后便退了出去。
“娘娘,听宫里的人说,皇上今天去了玉寿宫,待在太后娘娘的房内一直都没有出来过,门外还有小德子几个人在外守着,就连太后身边的侍女彩加都不允许进去,依奴才看,事有蹊跷。”那名中年老宫人俯身在安惠青耳边小声说道。
紧捏着手帕,安惠青没有说一句话,如死灰一样的眼神呆呆地看着地面,片刻后,她才俯身趴在桌上,忍不住痛哭了起来。见皇后娘娘突然哭泣,那名中年老宫人也变得有些慌乱起来,忙把手放在安惠青的肩膀上,轻声安慰道:“莫哭,莫哭,兴许皇上只是和太后娘娘谈论国事而已,皇后娘娘您不要因为老奴的那些话而感到如此难过,”
“奶娘,你说本宫该如何是好?自从皇上登基以后,本宫住入这个惠凝宫后,他就没曾来过一次这里,如完全把人遗忘了一样,如此,本宫心里怎么不难过。”
闻言,安惠青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用那幽怨地眼神望着奶娘,向她哭诉着说。
“这个孝玉诚皇太后,即使是太上皇在位时,对她也是十分的敬重,而在宫中众人口碑里也是威望极高,我们还是不要得罪她为好。”奶娘轻轻拍了下安惠青的肩膀。
正说着,门外就传来太监的唱和声:“皇上驾到。”
闻声,安惠青忙用手帕擦去脸上的泪水,起身与奶娘一起走了出去,俯身向舒温逹行礼道:“臣妾叩见皇上。”
“免礼吧。”
舒温逹看了一眼安惠青,然后来到屋内坐下,问道说:“住这里还习惯吧?”
“回皇上的话,臣妾已习惯了这宫内的生活,所以住在哪里都一样。”
“既然习惯就好,但为何你的双眼却是如哭泣过一般?”
听到舒温逹这么一说,安惠青连忙拿起手帕,擦拭了下眼角,随后轻轻笑道说:“方才沙子入眼了,让奶娘给臣妾吹了几下,便如此了。”
“以后小心便是,莫再让沙子入眼里来了。”
“青儿谢皇上关心。”
安惠青俯身说道,没想到皇上今天居然会对自己说起些关切的话语来了。
坐了一会,舒温逹顿感有些百般无聊,于是对安惠青说道:“自从朕登基以来才第一来这里,也没陪过皇后你一次,这次不如一起到御花园走走吧。”闻言,安惠青一脸惊喜地看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温柔的话居然是从看似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口中说出来。
见安惠青还在看自己发愣,舒温逹便是微微一笑,起身牵起她的手,一同往屋外走了出去,跟在身后的奶娘看着眼前的两人,不禁喜极泪泣,心中道:这下终于天都亮了。
“昌鸿,你说这留还是不留的好?”此时孝玉的脸色慢慢恢复了红润,她用手抚摸着腹部,轻声对在一旁为自己煎药的滨昌鸿问道:“我一直都很担心。”
“姐姐,像这样的事情,既然已发生,还是你自己决定好了,做弟弟的也不知如何说。”滨昌鸿边说,边拿起药壶盖子,见里面的药已经煎好了,便拿起壶提,将里面的滚烫的药汤倒在桌上的瓷碗中,对彩加嘱咐道:“等不太烫时,再将这药汤和药丸给太后娘娘服下。”
“是,樱太医。”
“关于朝廷的政事,弟弟还想奉劝一句,‘政如猛虎,近则伤身,’希望姐姐还是少为之操劳太多的好,况且你还有久病在身。”滨昌鸿俯首向孝玉说道。
“这个姐姐自然明白。太上皇与幸皇太妃已隐居东陵,而新皇对政事也半知不熟,如没有姐姐在一旁加以指引和约束,只怕这天下早已大乱;姐姐何曾不想过些清静的日子,远离这些烦人之事,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姐姐,若能离开,便尽早离去吧,莫要再留恋。”
说着,滨昌鸿拿起桌上的药箱,朝孝玉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