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回 碧玉智赠红香菱 云长夜遇小龙鲤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那胡太爷允准了小姐碧玉的要求,同意由胡府管家胡安和丫环陪同,前去冯铁汉的铁匠铺子为她打造柳叶双刀。其实呢,这纯属小姐的一计,她的真实目的就是前去会见关公子关羽。如若不用此计,一个官宦之家的千金玉女,如何能跑到那烟熏火燎的铁匠铺子里去呢?此事既已确定,那管家胡安当下就请示道:“小姐,您看咱们几时去合适呢?”碧玉答道:“不是今天,或许是明天,最迟是后天。”莺歌对胡安说:“小姐啥时候去我告你吧。”先前碧玉急着想见关羽,而现在却又推托慢去,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姐没有说,咱们也别瞎猜。只见那碧玉小姐扭动细柳腰,迈开荷花步,轻盈盈地上了闺楼,还嘱咐莺歌没事儿别上来叨扰。莺歌心里有数,便到胡夫人的房间听用去了。
看官,您道碧玉小姐急着上楼干什么?她进了闺房便拿出来一个针线蒲篮,里面是七色绸缎和各色丝线,当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绣花针。小姐左挑右拣,选中了一截红段子布料,剪下四四方方一块,便飞针走线地绣开了。她绣了一条金龙,还绣了一只绿凤,绣了一些白云,还绣了一道彩虹。最下面,还绣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碧玉小姐手快,很擅长女红,所以上述图案当天晚上已经完成。夜深人静,碧玉左看右看,觉得绣得还不错,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哦,不就缺几句话么?于是碧玉小姐又凝眸琢磨起来。琢磨来琢磨去,她琢磨出几句词儿,又反复斟酌了几遍,觉得这几句词儿虽然俗了一些,但确实表白了自个的心声。于是,她一针一线把这四七二十八个字绣在了香绫上面。这二十八个字就是:
公子夜读胡家楼,岂知闺阁芳心忧?
他年驰骋经天下,香绫伴君走九州。
到黎明时分,这方绣花红香菱完全做好了。您看这红香绫:金灿灿、红艳艳,白的如雪,绿的如翠,闪烁着七彩华光。既有美好的寓意,也有甜甜的蜜意。这方绣花红香菱如果能保存到今天,至少也能拍他个三五十万元,而且是美元!
列位看官,此时天色大亮,只见碧玉小姐把绣花红香绫团成一个球形疙瘩,然后用金丝线网住,乍一看,像个香荷包;再一看,又像个小绣球。小姐把它小心藏在身上,然后笑盈盈地去梳洗打扮。用罢早餐,碧玉小姐就催促莺歌通知胡安套马备车,然后乘车往铁匠铺而去。常平村本是个不足千人的小村,那冯铁汉的铁匠铺也离胡府不远,拐过一条街巷就是。如果是步行,五分钟左右到达;如果是坐车,也是五分钟左右到达。说话之间,车马已来到铁匠铺门前。胡管家先见冯铁汉说明了来意,然后由莺歌领着碧玉小姐进了铁匠铺。那冯铁汉虽是吃力气之人,却从来不粗鲁放肆,他彬彬有礼地说:“胡总管吩咐在下给小姐打造一双柳叶钢刀,实在是小姐和胡太爷对冯家铁匠铺的抬爱!可是在下不得不如实禀告小姐:在下平时以打造各种家用或农用器具为主,很少制造兵器。因此,对兵器行比较陌生,需要小姐把所造刀具的款式、形态、分量等一一说明,方便在下按需制造。”碧玉小姐说:“久闻冯师傅鬼斧神工,想不到人品还如此谦谨。您不必客气,我的轿车上带来一把柳叶刀,您可作为样品参考。”莺歌听了说:“小姐,要不要把那把刀取来?”小姐没回答,却侧头看着正往炉火里加铁料的关羽背身说:“冯师傅,您有人手把刀取过来吗?”冯铁汉说:“有有有。关羽啊,你去小姐的轿车把样刀拿来吧。”先前碧玉小姐进来时,关羽正在拾掇风箱,他看到这么一个美艳的少女来到铁匠铺跟师傅谈事儿,心里怦然一动,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她,却又想不起来。但是他没敢再看她,赶紧转过脸干自己的活。现在师傅发话了,关羽立刻应道:“是,师傅!”说着便撩开大步向外走去。碧玉小姐终于见关羽转过脸来并近距离从她身旁走过,瞧着这青春少年龙骧虎步的样子,碧玉小姐脸刷的就红了,忙乱中她喊叫莺歌说:“还不快帮关公子去拿刀!”
列位看官,莺歌问小姐取不取刀,小姐不予回答,反倒向冯铁汉要人去拿刀。这是为什么?只因碧玉小姐想方设法要与关羽关公子接触。话说关羽按师傅命令到小姐轿车上把她的柳叶刀取来,正要递给他的师傅,却听碧玉小姐道:“有劳关公子了!”随即伸出玉笋般的纤手将柳叶刀接在手中。而就在她握刀的一刹那,碧玉小姐与关羽四目相视,如电流沟通,唰地在两人的心灵蹭出了一簇火花!就是这簇火花,点燃了关羽和胡碧玉小姐之间真挚而纯洁的爱情。小姐接刀在手便抽刀出鞘,双手捧着送到冯铁汉跟前,冯铁汉也双手接过,从刀柄到刀尖、从刀刃到刀背,仔细端详,用心记忆,又叫关羽拿来皮绳尺,将柳叶刀各个部位的长短宽窄薄厚认真测量,然后用炭墨写在一张木片上。冯铁汉把柳叶刀入鞘并递给小姐说:“这把柳叶刀真是宝刀,在下学识浅薄,但也能看出它是由华山雪涛谷锻造。汉代以来,雪涛谷所铸的刀剑被列为上品兵刃。可惜在下没有那么高超的造刀技艺,也没有人家那样好的造刀材料。因此,打造的刀品一定相差很远。在下先把这话说清,再请小姐定夺吧。”碧玉小姐听了,连忙说道:“我请您造的这把刀是习武用的,并不佩它行走江湖。所以,不管他什么雪涛谷不雪涛谷,请冯师傅尽力打造就是了。”说完,吩咐胡安把银子拿来,小姐亲手递给冯铁汉说:“这是五十两定金,请冯师傅笑纳。刀成之后,再来感谢。拜托二位了!碧玉告辞!”小姐说罢,向冯铁汉施了个礼,接着移步出门。谁知走过大铁砧旁边的水缸时,她脚下突然绊了一下。这一绊绊得非同小可,她的整个身子向前面扑去,眼看就要摔倒在地!莺歌见状惊叫了一声,冯铁汉也惊叫了一声,胡安此时在外面安顿车马,只有那关羽不吭不哈,其实他正从铁匠炉那儿嗖一声跳过来,伸右臂将小姐轻轻捞了起来!而就在他扶起小姐那一瞬间,小姐已将握在右手掌中的红香绫球,准确无误地塞进了关羽的胸襟之内。这一切快如闪电,神不知鬼不觉。倒是关羽有点感觉,他轻轻“啊”了一声,左手从衣襟外面按住了那个金丝球,但是他什么也没说。
列位看官,这一段故事应该叫做“碧玉巧赠香绫包”,只是被赠的人,当时并不知道小姐揣在自己怀里的,原是个“定情信物”。数年后,关羽义杀吕雄流亡涿州,胡碧玉小姐也在家人和亲戚协助下四处寻找关羽下落,历时两个春秋,终于在涿州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并与他结为终身伴侣。就是这个红香绫,在两人中间起了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但是这都属于后话了,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列位看官,话说当天晚上,关羽才悄悄打开了胡碧玉塞给他的红香绫,只见光彩夺目,香气袭人。特别是香绫上丝绣的四句话,更让他聆听到了一个少女如歌如诉的玫瑰心音。关羽回味着今天上午在铁匠铺子发生的事情,心里甜滋滋的,他也对胡碧玉小姐产生了一种莫明其妙的爱恋,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爱情。明晃晃的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很大很圆。关羽望了一眼窗外的月光,迅速把红香绫叠好珍藏起来,然后带上了抄写着疑难问题的纸张和帮他飞下青云岭的紫金羊皮飞袍,又跟师傅和师娘打了招呼,就径直朝青云岭而去。不用问,今天肯定是十六日。当初,白石公跟关羽约好每月的十六日师徒可以相见,可从那时到现在好几个十六日都过去了,却等不来“月光明朗”的十六日。今夜月光灿烂,关羽欢喜若狂。几个月没见白石师傅和白唇鹿了,他恨不能像山鹰那样扶摇直上玉盆顶!
列位看官,关羽急切切地来到白唇鹿与他约好的登山之处,这地方在青云岭玉盆顶的东北侧,说好白唇鹿会在这里接应他的。怎么个接应?是用长绳把他拽上去,还是飞下来一只大鸟把他驮上去?关羽也说不准。此时大约晚上9点多钟的样子,银色的月光把青云岭照得十分亮堂。那月光照不到的山体,则显得黒幽幽的,给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间。山静静,水潺潺,飞鸟不鸣,走兽不动,关羽仰望玉盆顶上,岩石与夜空相切的峰顶毫无动静。他告诉自己耐心地等一等。可就在这时,扑棱棱棱棱,一只瓦灰色山鸽盘旋着落在关羽面前的岩石上。他定睛一瞧,啊,这不是那天从玉盆顶降落时藏在皮斗篷里的灰鸽子吗?关羽说:“鸽子鸽子,我想上玉盆顶见师傅。可是如何从这里上山呢?”灰鸽子好像能够听懂关羽的话,它转了转小脑袋,扑棱棱棱飞起来,轻轻地落在关羽的左肩头,咕咕地叫着。关羽一瞧,这鸽子嘴里衔着一个小卷儿,关羽伸出右手,鸽子便把小卷儿丢在他的手心。关羽拿起小卷儿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个帛卷。灰鸽子又咕咕叫了几声,关羽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揭开捆着帛卷的细线,只见手掌般大小的帛卷两面都写着字,因字儿写的大,所以在月光下看得很清晰。一面写道:“师傅外出,后会有期。每月十六,月明星稀。”另一面写道:“解州城,管文公,知天地,懂五行。学老庄,效孔孟,周易熟,八卦精。文有疑,武有惑,问管公,皆可通。”
署名是“玉盆顶白石公”。关羽将帛卷反复看了几遍,确信自个一吃透了所有精神,这才把帛卷小心揣在怀中。他对灰鸽子说:“多谢你给我送信儿!灰鸽儿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师傅和白唇鹿呀?”灰鸽儿好像听懂了他的话,咕咕咕叫了几声,扑棱棱棱飞起来,又绕着关羽打了个旋,嗖一声不见了。
看官听言,那关羽得了灰鸽子的信儿,只好借着月光下山回村。月光清澈如水,山峦此明彼暗。蛐蛐在草丛弹琴唱歌,萤火虫闪着亮光追逐求偶。山猫喵喵叫了几声,声音苍凉而凄冷。关羽信马由缰地走着,欣赏着山中月色,尽享那远离尘俗的幽静。他想起帛卷上白石公师傅的话,决定很快给铁匠师傅请个假,前去解州城拜访管文公。话说关羽一边走路一边琢磨心事,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山谷之中。山谷被月光照得半明半暗,像一幅黑白照片似的。溪水在石间啦啦流淌,青蛙咯哇咯哇鸣叫,充满天籁之音。关羽又想起胡碧玉小姐含情脉脉的眼睛和红香菱上那激动人心的词语,他听见自己的心脏在咚咚咚地悸动。人间世界,原来是这么充满友情、充满爱意、充满挑战、充满诱惑啊!年轻的关羽在咀嚼着生活、咀嚼着人生,他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越来越提高了。就在关羽沿着山谷中的溪流缓步行走的时候,他忽然听见一个小孩子的喊声:“救救我,救救我!”声音微弱而模糊,夹杂在拉拉的流水声中,更显得含混不清。起初关羽以为自个听错了,错把溪流之音当成了人声。但刚走了几步,就又听见类似的喊声。关羽拽住脚步,侧耳细听,果然是有个声音在呼喊:“救救我,救救我呀!”如不仔细分辨,真以为是流水作响哩。也就是碰到了关羽,也就是夜深物静,否则,普通人的普通听力根本听不出来水声与此声的区别。
列位看官,如果换个人,在这山谷之中独自听到这隐隐约约的“夜半呼声”,肯定会毛发立竖、十分惶恐!而关羽却镇定自若,并无丝毫惊悚。古语道胆有多大、福有多大,这关羽生来有胆有识,因此他听清楚是人声之后,先亮开丹凤眼,四面观察了一下环境,除了山静水动,他没有发现可疑和危险的东西。此时那声音又照例响起,关羽听见它好像来自溪水之中。于是便走到溪水边,一边观望,一边聆听。当呼救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关羽看到溪水中的一块石头旁边,有个东西在浅水里跳腾。它扑楞扑楞,打得水花四溅。关羽凝聚目力,看清楚那原来是一条小鲤鱼。小鲤鱼看见他,张开嘴喊叫道:“救救我的命!”啊,没错儿,就是他喊的!关羽一阵高兴。可是突然又想,小鲤鱼怎么会说话呢?难道他是人们常说的山鬼作怪吗?想到这里,关羽问道:“小鲤鱼,你是不是山鬼作祟呢?一条水溪中的鱼儿,怎么能学人说话呢?”小鲤鱼呜噜着说:“我不是山鬼作祟,我是黄河鲤鱼,名叫赤睛。您快救我吧,否则,我就没命啦!”
列位看官,大家都知道关羽是最讲诚信之人。这讲诚信,首先是自己要心诚,心诚就得信人。俗话说,相信别人才能叫别人相信。这道理一点不假。听了小鲤鱼的话,关羽信了。他跳到那个石头上一看,只见这条小鲤鱼被长在水中的一根芦苇穿过鱼鳃困在浅水。不管它如何扑腾,苇秆太硬,溪水太浅,终究也无法摆脱。照此下去,莫说它很快就会被水蛇或鲶鱼当做夜宵,既使是熬过了今夜,也会在明天被山鹰或白鹭做了点心。关羽小心翼翼地掐断芦苇茎,将那可怜的小鲤鱼解救下来,他轻轻抿了抿它的鱼鳃,看到鱼鳃伤得并严重,于是就把小鲤鱼放进溪水说:“现在好啦,你游去吧。”谁知那小鲤鱼不走,它跳出水面,张开肚子上的鳍保持身体平衡,用尾巴踩在水面上说:“多谢救命之恩!恩人,您叫什么名字呀?”关羽笑而不答。小鲤鱼说:“您是不是认为我是一条小鱼儿就不待告诉您的名字呢?我可是黄河龙鲤呀!恩人如果不信,请看我的鳞甲——我长得并不是鱼鳞,而是龙鳞。您看清楚了吗?金色的,还闪光,是龟形麟。古书上说:‘龙鳞状如龟板,鱼鳞形如胶片’,是说龙鳞厚而硬像乌龟的骨盖;鱼鳞薄而软,像晒干的驴胶片。请您相信我。”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吓一跳,关羽仔细一看,这小鲤鱼的鳞片果然跟鱼鳞大相径庭!
看官:关羽是个人信且信人的人,他对小鲤鱼说:“既然你是黄河龙鲤,那怎么能游到这高山深谷的小溪里来呢?你的鳃被一根芦苇穿过,多危险啊!”那小鲤鱼道:“恩人您听说过吗?这天下地上,凡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海里有海龙王,河里有河龙王,湖里有湖龙王,井里有井龙王。海龙王住的地方叫水晶宫,河龙王住的地方叫水晶殿;而湖龙王和井龙王的住地只能叫做水晶厦和水晶阁了。我的家就在万里黄河的河底,它在玉皇大帝那儿的注册名儿是黄河水晶殿,可我父王却叫它金沙宝殿,为啥?因为黄河里总是一半河水一半黄沙。从水晶殿往外看去,真是只见金沙滚,不见河水流啊。”小鲤鱼沉到溪水里呼吸了几口清水又钻出来说:“啊恩人,我是不是太罗嗦了?您还愿意听我继续说吗?”关羽点点头,他想:时光还早呢,反正我也没上青云岭,听听小鲤鱼的故事倒挺有趣的!小鲤鱼高兴地蹦跳着说:“恩人,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不过我以前没和任何人打过交道。您知道吗,我的名字叫吃特鲁。吃特鲁是我们的族语,意思是‘火红色的黄河龙鲤’。”说到这里,这条名叫吃特鲁小鲤鱼突然惊叫道:“哎呀不好了!恩人,您能想办法把我送到黄河龙门口吗?而且明天日出以前必须送到!否则,我将受到最严重的惩罚,终生都失去跳龙门的机会……”
这正是:
夜救龙鲤山溪中,铸就彼此生死情。
英雄本来故事奇,龙鲤故事更好听。
欲知关羽怎样送吃特鲁到龙门,且听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看官,您道碧玉小姐急着上楼干什么?她进了闺房便拿出来一个针线蒲篮,里面是七色绸缎和各色丝线,当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绣花针。小姐左挑右拣,选中了一截红段子布料,剪下四四方方一块,便飞针走线地绣开了。她绣了一条金龙,还绣了一只绿凤,绣了一些白云,还绣了一道彩虹。最下面,还绣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碧玉小姐手快,很擅长女红,所以上述图案当天晚上已经完成。夜深人静,碧玉左看右看,觉得绣得还不错,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哦,不就缺几句话么?于是碧玉小姐又凝眸琢磨起来。琢磨来琢磨去,她琢磨出几句词儿,又反复斟酌了几遍,觉得这几句词儿虽然俗了一些,但确实表白了自个的心声。于是,她一针一线把这四七二十八个字绣在了香绫上面。这二十八个字就是:
公子夜读胡家楼,岂知闺阁芳心忧?
他年驰骋经天下,香绫伴君走九州。
到黎明时分,这方绣花红香菱完全做好了。您看这红香绫:金灿灿、红艳艳,白的如雪,绿的如翠,闪烁着七彩华光。既有美好的寓意,也有甜甜的蜜意。这方绣花红香菱如果能保存到今天,至少也能拍他个三五十万元,而且是美元!
列位看官,此时天色大亮,只见碧玉小姐把绣花红香绫团成一个球形疙瘩,然后用金丝线网住,乍一看,像个香荷包;再一看,又像个小绣球。小姐把它小心藏在身上,然后笑盈盈地去梳洗打扮。用罢早餐,碧玉小姐就催促莺歌通知胡安套马备车,然后乘车往铁匠铺而去。常平村本是个不足千人的小村,那冯铁汉的铁匠铺也离胡府不远,拐过一条街巷就是。如果是步行,五分钟左右到达;如果是坐车,也是五分钟左右到达。说话之间,车马已来到铁匠铺门前。胡管家先见冯铁汉说明了来意,然后由莺歌领着碧玉小姐进了铁匠铺。那冯铁汉虽是吃力气之人,却从来不粗鲁放肆,他彬彬有礼地说:“胡总管吩咐在下给小姐打造一双柳叶钢刀,实在是小姐和胡太爷对冯家铁匠铺的抬爱!可是在下不得不如实禀告小姐:在下平时以打造各种家用或农用器具为主,很少制造兵器。因此,对兵器行比较陌生,需要小姐把所造刀具的款式、形态、分量等一一说明,方便在下按需制造。”碧玉小姐说:“久闻冯师傅鬼斧神工,想不到人品还如此谦谨。您不必客气,我的轿车上带来一把柳叶刀,您可作为样品参考。”莺歌听了说:“小姐,要不要把那把刀取来?”小姐没回答,却侧头看着正往炉火里加铁料的关羽背身说:“冯师傅,您有人手把刀取过来吗?”冯铁汉说:“有有有。关羽啊,你去小姐的轿车把样刀拿来吧。”先前碧玉小姐进来时,关羽正在拾掇风箱,他看到这么一个美艳的少女来到铁匠铺跟师傅谈事儿,心里怦然一动,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她,却又想不起来。但是他没敢再看她,赶紧转过脸干自己的活。现在师傅发话了,关羽立刻应道:“是,师傅!”说着便撩开大步向外走去。碧玉小姐终于见关羽转过脸来并近距离从她身旁走过,瞧着这青春少年龙骧虎步的样子,碧玉小姐脸刷的就红了,忙乱中她喊叫莺歌说:“还不快帮关公子去拿刀!”
列位看官,莺歌问小姐取不取刀,小姐不予回答,反倒向冯铁汉要人去拿刀。这是为什么?只因碧玉小姐想方设法要与关羽关公子接触。话说关羽按师傅命令到小姐轿车上把她的柳叶刀取来,正要递给他的师傅,却听碧玉小姐道:“有劳关公子了!”随即伸出玉笋般的纤手将柳叶刀接在手中。而就在她握刀的一刹那,碧玉小姐与关羽四目相视,如电流沟通,唰地在两人的心灵蹭出了一簇火花!就是这簇火花,点燃了关羽和胡碧玉小姐之间真挚而纯洁的爱情。小姐接刀在手便抽刀出鞘,双手捧着送到冯铁汉跟前,冯铁汉也双手接过,从刀柄到刀尖、从刀刃到刀背,仔细端详,用心记忆,又叫关羽拿来皮绳尺,将柳叶刀各个部位的长短宽窄薄厚认真测量,然后用炭墨写在一张木片上。冯铁汉把柳叶刀入鞘并递给小姐说:“这把柳叶刀真是宝刀,在下学识浅薄,但也能看出它是由华山雪涛谷锻造。汉代以来,雪涛谷所铸的刀剑被列为上品兵刃。可惜在下没有那么高超的造刀技艺,也没有人家那样好的造刀材料。因此,打造的刀品一定相差很远。在下先把这话说清,再请小姐定夺吧。”碧玉小姐听了,连忙说道:“我请您造的这把刀是习武用的,并不佩它行走江湖。所以,不管他什么雪涛谷不雪涛谷,请冯师傅尽力打造就是了。”说完,吩咐胡安把银子拿来,小姐亲手递给冯铁汉说:“这是五十两定金,请冯师傅笑纳。刀成之后,再来感谢。拜托二位了!碧玉告辞!”小姐说罢,向冯铁汉施了个礼,接着移步出门。谁知走过大铁砧旁边的水缸时,她脚下突然绊了一下。这一绊绊得非同小可,她的整个身子向前面扑去,眼看就要摔倒在地!莺歌见状惊叫了一声,冯铁汉也惊叫了一声,胡安此时在外面安顿车马,只有那关羽不吭不哈,其实他正从铁匠炉那儿嗖一声跳过来,伸右臂将小姐轻轻捞了起来!而就在他扶起小姐那一瞬间,小姐已将握在右手掌中的红香绫球,准确无误地塞进了关羽的胸襟之内。这一切快如闪电,神不知鬼不觉。倒是关羽有点感觉,他轻轻“啊”了一声,左手从衣襟外面按住了那个金丝球,但是他什么也没说。
列位看官,这一段故事应该叫做“碧玉巧赠香绫包”,只是被赠的人,当时并不知道小姐揣在自己怀里的,原是个“定情信物”。数年后,关羽义杀吕雄流亡涿州,胡碧玉小姐也在家人和亲戚协助下四处寻找关羽下落,历时两个春秋,终于在涿州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并与他结为终身伴侣。就是这个红香绫,在两人中间起了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但是这都属于后话了,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列位看官,话说当天晚上,关羽才悄悄打开了胡碧玉塞给他的红香绫,只见光彩夺目,香气袭人。特别是香绫上丝绣的四句话,更让他聆听到了一个少女如歌如诉的玫瑰心音。关羽回味着今天上午在铁匠铺子发生的事情,心里甜滋滋的,他也对胡碧玉小姐产生了一种莫明其妙的爱恋,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爱情。明晃晃的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很大很圆。关羽望了一眼窗外的月光,迅速把红香绫叠好珍藏起来,然后带上了抄写着疑难问题的纸张和帮他飞下青云岭的紫金羊皮飞袍,又跟师傅和师娘打了招呼,就径直朝青云岭而去。不用问,今天肯定是十六日。当初,白石公跟关羽约好每月的十六日师徒可以相见,可从那时到现在好几个十六日都过去了,却等不来“月光明朗”的十六日。今夜月光灿烂,关羽欢喜若狂。几个月没见白石师傅和白唇鹿了,他恨不能像山鹰那样扶摇直上玉盆顶!
列位看官,关羽急切切地来到白唇鹿与他约好的登山之处,这地方在青云岭玉盆顶的东北侧,说好白唇鹿会在这里接应他的。怎么个接应?是用长绳把他拽上去,还是飞下来一只大鸟把他驮上去?关羽也说不准。此时大约晚上9点多钟的样子,银色的月光把青云岭照得十分亮堂。那月光照不到的山体,则显得黒幽幽的,给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间。山静静,水潺潺,飞鸟不鸣,走兽不动,关羽仰望玉盆顶上,岩石与夜空相切的峰顶毫无动静。他告诉自己耐心地等一等。可就在这时,扑棱棱棱棱,一只瓦灰色山鸽盘旋着落在关羽面前的岩石上。他定睛一瞧,啊,这不是那天从玉盆顶降落时藏在皮斗篷里的灰鸽子吗?关羽说:“鸽子鸽子,我想上玉盆顶见师傅。可是如何从这里上山呢?”灰鸽子好像能够听懂关羽的话,它转了转小脑袋,扑棱棱棱飞起来,轻轻地落在关羽的左肩头,咕咕地叫着。关羽一瞧,这鸽子嘴里衔着一个小卷儿,关羽伸出右手,鸽子便把小卷儿丢在他的手心。关羽拿起小卷儿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个帛卷。灰鸽子又咕咕叫了几声,关羽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揭开捆着帛卷的细线,只见手掌般大小的帛卷两面都写着字,因字儿写的大,所以在月光下看得很清晰。一面写道:“师傅外出,后会有期。每月十六,月明星稀。”另一面写道:“解州城,管文公,知天地,懂五行。学老庄,效孔孟,周易熟,八卦精。文有疑,武有惑,问管公,皆可通。”
署名是“玉盆顶白石公”。关羽将帛卷反复看了几遍,确信自个一吃透了所有精神,这才把帛卷小心揣在怀中。他对灰鸽子说:“多谢你给我送信儿!灰鸽儿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师傅和白唇鹿呀?”灰鸽儿好像听懂了他的话,咕咕咕叫了几声,扑棱棱棱飞起来,又绕着关羽打了个旋,嗖一声不见了。
看官听言,那关羽得了灰鸽子的信儿,只好借着月光下山回村。月光清澈如水,山峦此明彼暗。蛐蛐在草丛弹琴唱歌,萤火虫闪着亮光追逐求偶。山猫喵喵叫了几声,声音苍凉而凄冷。关羽信马由缰地走着,欣赏着山中月色,尽享那远离尘俗的幽静。他想起帛卷上白石公师傅的话,决定很快给铁匠师傅请个假,前去解州城拜访管文公。话说关羽一边走路一边琢磨心事,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山谷之中。山谷被月光照得半明半暗,像一幅黑白照片似的。溪水在石间啦啦流淌,青蛙咯哇咯哇鸣叫,充满天籁之音。关羽又想起胡碧玉小姐含情脉脉的眼睛和红香菱上那激动人心的词语,他听见自己的心脏在咚咚咚地悸动。人间世界,原来是这么充满友情、充满爱意、充满挑战、充满诱惑啊!年轻的关羽在咀嚼着生活、咀嚼着人生,他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越来越提高了。就在关羽沿着山谷中的溪流缓步行走的时候,他忽然听见一个小孩子的喊声:“救救我,救救我!”声音微弱而模糊,夹杂在拉拉的流水声中,更显得含混不清。起初关羽以为自个听错了,错把溪流之音当成了人声。但刚走了几步,就又听见类似的喊声。关羽拽住脚步,侧耳细听,果然是有个声音在呼喊:“救救我,救救我呀!”如不仔细分辨,真以为是流水作响哩。也就是碰到了关羽,也就是夜深物静,否则,普通人的普通听力根本听不出来水声与此声的区别。
列位看官,如果换个人,在这山谷之中独自听到这隐隐约约的“夜半呼声”,肯定会毛发立竖、十分惶恐!而关羽却镇定自若,并无丝毫惊悚。古语道胆有多大、福有多大,这关羽生来有胆有识,因此他听清楚是人声之后,先亮开丹凤眼,四面观察了一下环境,除了山静水动,他没有发现可疑和危险的东西。此时那声音又照例响起,关羽听见它好像来自溪水之中。于是便走到溪水边,一边观望,一边聆听。当呼救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关羽看到溪水中的一块石头旁边,有个东西在浅水里跳腾。它扑楞扑楞,打得水花四溅。关羽凝聚目力,看清楚那原来是一条小鲤鱼。小鲤鱼看见他,张开嘴喊叫道:“救救我的命!”啊,没错儿,就是他喊的!关羽一阵高兴。可是突然又想,小鲤鱼怎么会说话呢?难道他是人们常说的山鬼作怪吗?想到这里,关羽问道:“小鲤鱼,你是不是山鬼作祟呢?一条水溪中的鱼儿,怎么能学人说话呢?”小鲤鱼呜噜着说:“我不是山鬼作祟,我是黄河鲤鱼,名叫赤睛。您快救我吧,否则,我就没命啦!”
列位看官,大家都知道关羽是最讲诚信之人。这讲诚信,首先是自己要心诚,心诚就得信人。俗话说,相信别人才能叫别人相信。这道理一点不假。听了小鲤鱼的话,关羽信了。他跳到那个石头上一看,只见这条小鲤鱼被长在水中的一根芦苇穿过鱼鳃困在浅水。不管它如何扑腾,苇秆太硬,溪水太浅,终究也无法摆脱。照此下去,莫说它很快就会被水蛇或鲶鱼当做夜宵,既使是熬过了今夜,也会在明天被山鹰或白鹭做了点心。关羽小心翼翼地掐断芦苇茎,将那可怜的小鲤鱼解救下来,他轻轻抿了抿它的鱼鳃,看到鱼鳃伤得并严重,于是就把小鲤鱼放进溪水说:“现在好啦,你游去吧。”谁知那小鲤鱼不走,它跳出水面,张开肚子上的鳍保持身体平衡,用尾巴踩在水面上说:“多谢救命之恩!恩人,您叫什么名字呀?”关羽笑而不答。小鲤鱼说:“您是不是认为我是一条小鱼儿就不待告诉您的名字呢?我可是黄河龙鲤呀!恩人如果不信,请看我的鳞甲——我长得并不是鱼鳞,而是龙鳞。您看清楚了吗?金色的,还闪光,是龟形麟。古书上说:‘龙鳞状如龟板,鱼鳞形如胶片’,是说龙鳞厚而硬像乌龟的骨盖;鱼鳞薄而软,像晒干的驴胶片。请您相信我。”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吓一跳,关羽仔细一看,这小鲤鱼的鳞片果然跟鱼鳞大相径庭!
看官:关羽是个人信且信人的人,他对小鲤鱼说:“既然你是黄河龙鲤,那怎么能游到这高山深谷的小溪里来呢?你的鳃被一根芦苇穿过,多危险啊!”那小鲤鱼道:“恩人您听说过吗?这天下地上,凡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海里有海龙王,河里有河龙王,湖里有湖龙王,井里有井龙王。海龙王住的地方叫水晶宫,河龙王住的地方叫水晶殿;而湖龙王和井龙王的住地只能叫做水晶厦和水晶阁了。我的家就在万里黄河的河底,它在玉皇大帝那儿的注册名儿是黄河水晶殿,可我父王却叫它金沙宝殿,为啥?因为黄河里总是一半河水一半黄沙。从水晶殿往外看去,真是只见金沙滚,不见河水流啊。”小鲤鱼沉到溪水里呼吸了几口清水又钻出来说:“啊恩人,我是不是太罗嗦了?您还愿意听我继续说吗?”关羽点点头,他想:时光还早呢,反正我也没上青云岭,听听小鲤鱼的故事倒挺有趣的!小鲤鱼高兴地蹦跳着说:“恩人,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不过我以前没和任何人打过交道。您知道吗,我的名字叫吃特鲁。吃特鲁是我们的族语,意思是‘火红色的黄河龙鲤’。”说到这里,这条名叫吃特鲁小鲤鱼突然惊叫道:“哎呀不好了!恩人,您能想办法把我送到黄河龙门口吗?而且明天日出以前必须送到!否则,我将受到最严重的惩罚,终生都失去跳龙门的机会……”
这正是:
夜救龙鲤山溪中,铸就彼此生死情。
英雄本来故事奇,龙鲤故事更好听。
欲知关羽怎样送吃特鲁到龙门,且听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