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 玉盆顶上拜师傅 关羽云长脱凡俗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正处于生死关口的关长生突然被两根葡萄藤拽上悬崖,搭救了他的少年性命。现在他的双脚已是在山顶上踩稳立定,但是还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真还是假、是幻还是梦!因为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说实话,自长这么大,关长生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神奇的事情。而更让他吃惊的事情才刚刚开头呢——他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只黑颈黑首、白身白唇的梅花鹿。方才缠住胳臂拉他上山的哪里是什么山葡萄藤,分明是梅花鹿头上的鹿角。此时梅花鹿轻轻摆了摆头,那两根软绵绵的葡萄藤松开关长生的两只臂膀,收缩到梅花鹿的头顶。
看官听言:关长生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爹和娘都是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他们不信鬼神不信邪,只信自己手中的锄头,只知道依靠勤劳的双手耕地种粮过日子。关长生在这样的家教氛围中长大,自然也不相信神鬼不信邪,认为这都是一些人瞎编出来的东西。而此时此刻,他被长相奇特的梅花鹿用鹿角拽上了青云峰,不由不叫他大吃一惊!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奇怪事吗?他揉了揉眼睛心里想:“是不是我还在做梦?”
列位看官,莫说关长生不信,就叫任何人遇到这件事,也不会立即相信。毕竟这太离谱了呀。然而离谱的事接踵而至!就在关长生惊讶万分的时候,那只白唇梅花鹿竟然张口说话了,它说:“长生来啦,欢迎欢迎。请随我来吧。”关长生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有些故事说的就是飞禽走兽口吐人言的事情。关长生曾问讲故事的老人是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老人们都说:“这都是神话传说啊,谁也不曾见,谁也不曾听。”而这神话里的故事,现在却在自己面前变成了现实。
白唇鹿缓缓转过身前面走了,关长生连忙跟在白唇鹿后面徐徐前行。他们沿石阶走下一段石梯,然后向正北面的一座酷似宫殿的白色石厦走去。白唇鹿一步一步走着,走得十分缓慢,它大概是想让关长生舒缓一下爬山时的紧张心情,并且熟悉熟悉青云岭山颠的环境吧。关长生此时的确缓过神来了。他四面八方地打量着,只见这刺破青天的青云岭上,却是一番平地的风景。怎么说?这山顶上宛若一个八面围墙圈起的大花园,分区域、分层次地生长着各种叫不上名儿的树木花草,香风习习,令人痴迷。
说到这里,看官要问:你说青云岭山顶像个长满了奇花异草的大花园,俺们勉强能够接受,可你说它被“八面围墙圈起”这就说不通了——据我们所知,一般的花园或是正圆形椭圆形,或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有些是七扭八歪的不规则形,而这八面围墙是什么形啊?看官问得好,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长生在青云岭山顶看到的,的确是一个不圆不方的八角形的场院。它共有八面围墙,每一面围墙其实都是天然岩壁。虽然当时正值夤夜,却是嫦娥赐辉,玉兔给光,月色如炬,恍若白昼,加上关长生生来目光犀利、视力超常,因此把这一切都看了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只见那八面岩石分为东、西、南、北和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分排列衔接,高两丈有余,即6到7米的样子,顶宽丈余,约3米的样子。方才他被白唇鹿拽上山顶的时候,就站在西北面围墙顶上。西北和东北两面围墙,各有一道36级的石阶通上接下,白唇鹿就是引着他从西北面的石阶走下来的。
列位看官,我们可能都去过北京八达岭,都唏嘘慨叹过万里长城的雄壮和巍峨。它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用血肉和智慧堆砌而成的。而青云岭山顶这八面岩壁,却是鬼斧神工天然生成。它形同城墙,从外面看,它跟整个山体长在一起,没有二样;从里面看,简直就神奇万分了——那八面岩石城墙,正东面:胭脂红;正西面,宝石蓝;正北面,羊脂白;正南面,翡翠绿;东北面,鹰嘴青;东南面,霓虹绛;西北面,罗兰紫;西南面,金杏黄。连起来就是红蓝白绿青绛紫黄,比平时人们常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个橙色,却多了一白一绛,色彩更加丰富。
列位看官,话说关长生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停住脚步。白唇鹿回头轻轻呼唤他说:“山之绝顶,必有绝色。这里与天同高,八面彩石为屏,形似玉盆,叫做玉盆顶。和东岳泰山上的玉皇顶遥相呼应哩。咱们走吧,师傅在等你呢。”
列位看官:前面说白唇鹿引导着关长生朝玉盆顶的正北面走去,那里坐落着一座宫殿式的石厦,通体乳白,酷似用新疆和田的羊脂玉雕凿而成。石厦里燃着灯火,使整座建筑看起来像一盏白玉灯笼。白石厦没有大门,入口的拱洞挂着一幅似纱似雾的门帘。他们刚刚走上拱洞前的三级石阶,门帘就徐徐卷起。进到厦内,关长生才发现这石厦并不太大,四面都是一模一样的乳白色石壁,房顶是平的,似乎是一整块白石板扣在上面。一把巨大的白石椅安放在正对着拱洞的北墙石壁下,石壁上雕刻着青龙、白虎、玄鸟和太阳、月亮、云霓,还有高山、大河、沧海和树木、花草、庄稼等等,关长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一位老者就端坐在白石椅的正中央。关长生一瞧,心里暗想:“哎呀,此人我见过。”
列位看官:关长生在哪里见过这位老者呢?在梦里见过。话说关长生这么定眼一瞧,发现白石椅上坐的,正是自己3次在梦中跟他说话的那位白胡子老者。他身着白色长袍,面色红润,两眼炯炯发光,一头长发披在身后,乌黑闪亮;一把长胡子飘在胸前,雪白如银。两根眉毛则都是上面黑下面白,黑白组合。关长生正在惊诧,却听白唇鹿说道:“请参见白石老人。”关长生扑通跪倒在白石地板上,双手抱拱举过头顶说:“感谢白石老人托梦!长生今夜来到这世外奇境,仍好像在梦里一般。长生年幼无知,请老人多多赐教!”
列位看官:关长生眼见那老人清奇古拙,心定自若,若非下界神仙,便是世外高人,于是心中十分敬畏。此时白石老人缓缓起身,朗声说道:“高高低低皆是天,缠缠绕绕总是缘。关长生呀,白石与你有缘啊。”此时那白唇鹿衔来了一个石钵,里面有捣好的草药泥。白石老人说:“长生起身,先请白唇鹿给你手足上药。稍后衣履整洁之后,咱们再谈正事吧。”
白唇鹿让关长生坐到一张小石凳上,用舌头舔着药泥,敷在他的脚趾和手指上。药泥沾肉,疼痛钻心,如火烧铁烙。而过了一瞬间,疼痛骤消,创口愈合。关长生细看自己的手脚,那些皮伤肉烂之处现在都已经完好如初。白唇鹿又衔来一双草编的鞋,关长生往脚上一套,嘿,长短宽窄高低肥瘦都十分合适。白唇鹿轻声说:“请跟我来吧。”
关长生随它来到白石厦东侧的一间石屋,里面一盏明灯高悬。白唇鹿用嘴唇触了石屋内的一处机关,于是石屋顶上哗哗淌下一股热水。白唇鹿说:“洗个澡吧,嗯,这是玉盆顶温泉,能当茶,能煮饭,沐浴一下,身轻如燕。你顺便把身上的衣裳也洗一洗吧。”关长生说:“可是,洗了什么时候能干啊?”白唇鹿用嘴指着一块平整的大石头说:“洗好放在上面,顷刻就能烘干。”关长生用手一摸,啊,石头热得烫手呢。
列位看官,话说关长生在温泉屋内沐浴更衣,还大口大口喝了几口高山温泉,浑身疲惫立马烟消云散,更显得精神焕发,英姿勃勃。他大步来到白石老人面前,正要跪倒拜谢,却听白石老人说道:“长生,你先站在那里,老夫有话跟你说。我明察暗访,又经过今夜的登山考验,知道你是天生栋梁材,地造英雄汉。既有忠心,又有义胆,懂大礼而行大仁,有谋略且守信念。当今汉世,日薄西山,民不聊生,社会溃乱,国家和人民都将经历一场痛苦浩劫。天将降大任于你身,问题是你要有能力来担当啊!”
白石老人倏然站立,高声道:“地不细耕不成良田,玉不精凿不成美器,老夫愿授你文韬武略,你愿意拜我为师吗?”关长生倒身跪地说:“师傅如果不嫌长生愚笨,长生就永世给师傅当学生了!”此时白唇鹿衔来三支檀香在烛火上点燃并插在石香炉内,然后亮嗓唱道:“关长生拜师仪式现在开始——一拜天地,二拜爹娘,三拜师长!”关长生恭恭敬敬朝白石老人磕了三个头。白唇鹿接着念道:“师傅为学生赐名!”白石老人道:“名字是一个人的旗号,寓意人生的理想和志向,所以,旗帜一定要鲜亮,号角一定要雄壮!根据你的人生密码和未来造化,参考你爹娘给你起的奶名,为师给你取单字名羽,表字云长。”
看官谨记:公元175年3月的这天夜晚,出生在河东解州常平村的关长生被师傅正式命名为关羽、关云长。从那时起到现在,只要说到关长生,史册上使用的都是白石老人给取的这个姓名。而本评书为了叙述方便,也从这里开始,使用关羽的新名字,他的旧名“关长生”至此暂且停用。
话说关羽磕头感谢白石老人给他起的大名,他问白石老人道:“白石师傅,学生的名字有什么含义?请恩师赐教。”白石老人道:“云海茫茫长无边,时空悠悠天辽远,关羽、云长乃搏击云天、鹏飞万里之意。名为号,人为本,名字叫得好,不如本事高。现在授此名于你,希望不失白石老人之所望,不负天地爹娘之所养!”
关羽于是又磕头拜谢。只听白唇鹿又念道:“师傅给学生授书!”关羽双手向天,跪地接书。白石老人将三部书授予关羽,一部书是《春秋左传》,一部书是《孙武兵学》,还有一部书是《白石韬略》。这第一部书是历史典籍,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这第二部书为军事著作,为战国时代的孙武所著,也叫《孙子兵法》,是研究布阵打仗方略的;这第三部书是白石老人亲自编写的教科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讲述如何练功习武,是武术专业教材;下卷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道德、哲学、文化、科技和艺术等方方面面知识,是开发智囊的综合教材,也可以称作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这三部书分别装在三个锦袋里,关羽一一接过并磕头致谢,如获至宝一般高兴。时值东汉末年,造纸业刚刚兴起,文化传播相当艰难。即使是王公贵戚,或是家财万贯,要获得此类的书籍都十分不易,至于普通的老百姓,见也别想见着哇。再说,这三部书都是白石老人亲自执笔誊写在绵帛之上的,他前后花费了数年时间,所以更加弥足珍贵。
列位看官,此时此刻,中条山青云岭玉盆顶上的拜师仪式已经进行完毕。关羽、关云长正式成为白石老人的弟子。白石老人喝完一盏关羽捧给他的敬师茶,关羽和白唇鹿各吃了一枚白石老人从衣袖里摸出的金银果,师徒四目凝视良久,两颗心灵所迸发的信息无声地交流融汇。说话之间星转斗移,月亮偏西,启明星出现在东方天际。白石老人左手拉住关羽的右手,右手抚在关羽的左肩,语重心长地说:“为师名叫白石老人,你只需记住这四个字就足够了。至于我的身世经历,你暂且不必打问,到了该知道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三部书,你要仔细研读,灵学活用,将来封侯拜将,自然水到渠成。”白石老人停顿了一下又嘱咐道:“每月十六日,为师在玉盆顶为你答疑解惑。你若有时间,就从青云岭的东北面上山,你的师姐白唇鹿会给你安排接应的。”关羽认真聆听师父的教导,一字一句牢记心间。
接着,白石老人又小声教导关羽几句,就叫白唇鹿送关羽下山。关羽跪拜告别,师生真有些难舍难分的情愫。白唇鹿让关羽把师傅赐的宝书锦袋全背在身上并捆绑结实。出了白石厦,白唇鹿不往西北走,却领着关羽上到东北面鹰嘴青色的石墙上。它让关羽穿上一件羊皮缝制的特大斗篷,说它叫“紫金飞袍”,并指着青云岭下说:“师弟请看,这里的山崖直上直下,山底却是一块平坦山坳。你尽管用劲往前方跳出去,就会安然无恙地落在山坳。放开胆,别担心,尽量往远处跳,离山体越远越好。”它用嘴帮关羽扯起拖在他身后的巨大斗篷。好个关羽,不愧英雄意气,豪杰胆魄,他对白唇鹿轻声说了句“谢谢”,就猛跃虎步,从石墙上平飞出去5、6米远,然后向山下坠落。关羽只听耳旁有呼呼风声,人身早下落了20多米。此时穿在他身上的紫金飞袍突然在身后和头顶张开了,像一把雨伞,又像一顶帐篷,还像一个扁平的气囊,更像一扇展开的翅膀,它把关羽的身体悬浮在空气之中缓缓飘落,好似现代人乘着降落伞一样。原来这紫金羊皮飞袍是两层皮缝制,中间是空的,皮袍的下方,开着许多鸡蛋大小的圆孔。人坠落时,湍急的气流就由圆孔灌进了皮袍,于是它像斗篷似的撑开,就有了减缓下降速度的作用。
列位看官,人们都知道,飞机是现代人的发明,飞行员背的降落伞也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有谁知道:早在1800年前,青云岭玉盆顶的白石老人就已经发明和使用了降落斗篷呢?那可是最早的降落伞啊!有诗为证:
青云岭上玉盆顶,伸手可摘天上星。
白石授徒育英才,终叫关羽成美名。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看官听言:关长生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爹和娘都是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他们不信鬼神不信邪,只信自己手中的锄头,只知道依靠勤劳的双手耕地种粮过日子。关长生在这样的家教氛围中长大,自然也不相信神鬼不信邪,认为这都是一些人瞎编出来的东西。而此时此刻,他被长相奇特的梅花鹿用鹿角拽上了青云峰,不由不叫他大吃一惊!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奇怪事吗?他揉了揉眼睛心里想:“是不是我还在做梦?”
列位看官,莫说关长生不信,就叫任何人遇到这件事,也不会立即相信。毕竟这太离谱了呀。然而离谱的事接踵而至!就在关长生惊讶万分的时候,那只白唇梅花鹿竟然张口说话了,它说:“长生来啦,欢迎欢迎。请随我来吧。”关长生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有些故事说的就是飞禽走兽口吐人言的事情。关长生曾问讲故事的老人是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老人们都说:“这都是神话传说啊,谁也不曾见,谁也不曾听。”而这神话里的故事,现在却在自己面前变成了现实。
白唇鹿缓缓转过身前面走了,关长生连忙跟在白唇鹿后面徐徐前行。他们沿石阶走下一段石梯,然后向正北面的一座酷似宫殿的白色石厦走去。白唇鹿一步一步走着,走得十分缓慢,它大概是想让关长生舒缓一下爬山时的紧张心情,并且熟悉熟悉青云岭山颠的环境吧。关长生此时的确缓过神来了。他四面八方地打量着,只见这刺破青天的青云岭上,却是一番平地的风景。怎么说?这山顶上宛若一个八面围墙圈起的大花园,分区域、分层次地生长着各种叫不上名儿的树木花草,香风习习,令人痴迷。
说到这里,看官要问:你说青云岭山顶像个长满了奇花异草的大花园,俺们勉强能够接受,可你说它被“八面围墙圈起”这就说不通了——据我们所知,一般的花园或是正圆形椭圆形,或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有些是七扭八歪的不规则形,而这八面围墙是什么形啊?看官问得好,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长生在青云岭山顶看到的,的确是一个不圆不方的八角形的场院。它共有八面围墙,每一面围墙其实都是天然岩壁。虽然当时正值夤夜,却是嫦娥赐辉,玉兔给光,月色如炬,恍若白昼,加上关长生生来目光犀利、视力超常,因此把这一切都看了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只见那八面岩石分为东、西、南、北和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分排列衔接,高两丈有余,即6到7米的样子,顶宽丈余,约3米的样子。方才他被白唇鹿拽上山顶的时候,就站在西北面围墙顶上。西北和东北两面围墙,各有一道36级的石阶通上接下,白唇鹿就是引着他从西北面的石阶走下来的。
列位看官,我们可能都去过北京八达岭,都唏嘘慨叹过万里长城的雄壮和巍峨。它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用血肉和智慧堆砌而成的。而青云岭山顶这八面岩壁,却是鬼斧神工天然生成。它形同城墙,从外面看,它跟整个山体长在一起,没有二样;从里面看,简直就神奇万分了——那八面岩石城墙,正东面:胭脂红;正西面,宝石蓝;正北面,羊脂白;正南面,翡翠绿;东北面,鹰嘴青;东南面,霓虹绛;西北面,罗兰紫;西南面,金杏黄。连起来就是红蓝白绿青绛紫黄,比平时人们常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个橙色,却多了一白一绛,色彩更加丰富。
列位看官,话说关长生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停住脚步。白唇鹿回头轻轻呼唤他说:“山之绝顶,必有绝色。这里与天同高,八面彩石为屏,形似玉盆,叫做玉盆顶。和东岳泰山上的玉皇顶遥相呼应哩。咱们走吧,师傅在等你呢。”
列位看官:前面说白唇鹿引导着关长生朝玉盆顶的正北面走去,那里坐落着一座宫殿式的石厦,通体乳白,酷似用新疆和田的羊脂玉雕凿而成。石厦里燃着灯火,使整座建筑看起来像一盏白玉灯笼。白石厦没有大门,入口的拱洞挂着一幅似纱似雾的门帘。他们刚刚走上拱洞前的三级石阶,门帘就徐徐卷起。进到厦内,关长生才发现这石厦并不太大,四面都是一模一样的乳白色石壁,房顶是平的,似乎是一整块白石板扣在上面。一把巨大的白石椅安放在正对着拱洞的北墙石壁下,石壁上雕刻着青龙、白虎、玄鸟和太阳、月亮、云霓,还有高山、大河、沧海和树木、花草、庄稼等等,关长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一位老者就端坐在白石椅的正中央。关长生一瞧,心里暗想:“哎呀,此人我见过。”
列位看官:关长生在哪里见过这位老者呢?在梦里见过。话说关长生这么定眼一瞧,发现白石椅上坐的,正是自己3次在梦中跟他说话的那位白胡子老者。他身着白色长袍,面色红润,两眼炯炯发光,一头长发披在身后,乌黑闪亮;一把长胡子飘在胸前,雪白如银。两根眉毛则都是上面黑下面白,黑白组合。关长生正在惊诧,却听白唇鹿说道:“请参见白石老人。”关长生扑通跪倒在白石地板上,双手抱拱举过头顶说:“感谢白石老人托梦!长生今夜来到这世外奇境,仍好像在梦里一般。长生年幼无知,请老人多多赐教!”
列位看官:关长生眼见那老人清奇古拙,心定自若,若非下界神仙,便是世外高人,于是心中十分敬畏。此时白石老人缓缓起身,朗声说道:“高高低低皆是天,缠缠绕绕总是缘。关长生呀,白石与你有缘啊。”此时那白唇鹿衔来了一个石钵,里面有捣好的草药泥。白石老人说:“长生起身,先请白唇鹿给你手足上药。稍后衣履整洁之后,咱们再谈正事吧。”
白唇鹿让关长生坐到一张小石凳上,用舌头舔着药泥,敷在他的脚趾和手指上。药泥沾肉,疼痛钻心,如火烧铁烙。而过了一瞬间,疼痛骤消,创口愈合。关长生细看自己的手脚,那些皮伤肉烂之处现在都已经完好如初。白唇鹿又衔来一双草编的鞋,关长生往脚上一套,嘿,长短宽窄高低肥瘦都十分合适。白唇鹿轻声说:“请跟我来吧。”
关长生随它来到白石厦东侧的一间石屋,里面一盏明灯高悬。白唇鹿用嘴唇触了石屋内的一处机关,于是石屋顶上哗哗淌下一股热水。白唇鹿说:“洗个澡吧,嗯,这是玉盆顶温泉,能当茶,能煮饭,沐浴一下,身轻如燕。你顺便把身上的衣裳也洗一洗吧。”关长生说:“可是,洗了什么时候能干啊?”白唇鹿用嘴指着一块平整的大石头说:“洗好放在上面,顷刻就能烘干。”关长生用手一摸,啊,石头热得烫手呢。
列位看官,话说关长生在温泉屋内沐浴更衣,还大口大口喝了几口高山温泉,浑身疲惫立马烟消云散,更显得精神焕发,英姿勃勃。他大步来到白石老人面前,正要跪倒拜谢,却听白石老人说道:“长生,你先站在那里,老夫有话跟你说。我明察暗访,又经过今夜的登山考验,知道你是天生栋梁材,地造英雄汉。既有忠心,又有义胆,懂大礼而行大仁,有谋略且守信念。当今汉世,日薄西山,民不聊生,社会溃乱,国家和人民都将经历一场痛苦浩劫。天将降大任于你身,问题是你要有能力来担当啊!”
白石老人倏然站立,高声道:“地不细耕不成良田,玉不精凿不成美器,老夫愿授你文韬武略,你愿意拜我为师吗?”关长生倒身跪地说:“师傅如果不嫌长生愚笨,长生就永世给师傅当学生了!”此时白唇鹿衔来三支檀香在烛火上点燃并插在石香炉内,然后亮嗓唱道:“关长生拜师仪式现在开始——一拜天地,二拜爹娘,三拜师长!”关长生恭恭敬敬朝白石老人磕了三个头。白唇鹿接着念道:“师傅为学生赐名!”白石老人道:“名字是一个人的旗号,寓意人生的理想和志向,所以,旗帜一定要鲜亮,号角一定要雄壮!根据你的人生密码和未来造化,参考你爹娘给你起的奶名,为师给你取单字名羽,表字云长。”
看官谨记:公元175年3月的这天夜晚,出生在河东解州常平村的关长生被师傅正式命名为关羽、关云长。从那时起到现在,只要说到关长生,史册上使用的都是白石老人给取的这个姓名。而本评书为了叙述方便,也从这里开始,使用关羽的新名字,他的旧名“关长生”至此暂且停用。
话说关羽磕头感谢白石老人给他起的大名,他问白石老人道:“白石师傅,学生的名字有什么含义?请恩师赐教。”白石老人道:“云海茫茫长无边,时空悠悠天辽远,关羽、云长乃搏击云天、鹏飞万里之意。名为号,人为本,名字叫得好,不如本事高。现在授此名于你,希望不失白石老人之所望,不负天地爹娘之所养!”
关羽于是又磕头拜谢。只听白唇鹿又念道:“师傅给学生授书!”关羽双手向天,跪地接书。白石老人将三部书授予关羽,一部书是《春秋左传》,一部书是《孙武兵学》,还有一部书是《白石韬略》。这第一部书是历史典籍,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这第二部书为军事著作,为战国时代的孙武所著,也叫《孙子兵法》,是研究布阵打仗方略的;这第三部书是白石老人亲自编写的教科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讲述如何练功习武,是武术专业教材;下卷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道德、哲学、文化、科技和艺术等方方面面知识,是开发智囊的综合教材,也可以称作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这三部书分别装在三个锦袋里,关羽一一接过并磕头致谢,如获至宝一般高兴。时值东汉末年,造纸业刚刚兴起,文化传播相当艰难。即使是王公贵戚,或是家财万贯,要获得此类的书籍都十分不易,至于普通的老百姓,见也别想见着哇。再说,这三部书都是白石老人亲自执笔誊写在绵帛之上的,他前后花费了数年时间,所以更加弥足珍贵。
列位看官,此时此刻,中条山青云岭玉盆顶上的拜师仪式已经进行完毕。关羽、关云长正式成为白石老人的弟子。白石老人喝完一盏关羽捧给他的敬师茶,关羽和白唇鹿各吃了一枚白石老人从衣袖里摸出的金银果,师徒四目凝视良久,两颗心灵所迸发的信息无声地交流融汇。说话之间星转斗移,月亮偏西,启明星出现在东方天际。白石老人左手拉住关羽的右手,右手抚在关羽的左肩,语重心长地说:“为师名叫白石老人,你只需记住这四个字就足够了。至于我的身世经历,你暂且不必打问,到了该知道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三部书,你要仔细研读,灵学活用,将来封侯拜将,自然水到渠成。”白石老人停顿了一下又嘱咐道:“每月十六日,为师在玉盆顶为你答疑解惑。你若有时间,就从青云岭的东北面上山,你的师姐白唇鹿会给你安排接应的。”关羽认真聆听师父的教导,一字一句牢记心间。
接着,白石老人又小声教导关羽几句,就叫白唇鹿送关羽下山。关羽跪拜告别,师生真有些难舍难分的情愫。白唇鹿让关羽把师傅赐的宝书锦袋全背在身上并捆绑结实。出了白石厦,白唇鹿不往西北走,却领着关羽上到东北面鹰嘴青色的石墙上。它让关羽穿上一件羊皮缝制的特大斗篷,说它叫“紫金飞袍”,并指着青云岭下说:“师弟请看,这里的山崖直上直下,山底却是一块平坦山坳。你尽管用劲往前方跳出去,就会安然无恙地落在山坳。放开胆,别担心,尽量往远处跳,离山体越远越好。”它用嘴帮关羽扯起拖在他身后的巨大斗篷。好个关羽,不愧英雄意气,豪杰胆魄,他对白唇鹿轻声说了句“谢谢”,就猛跃虎步,从石墙上平飞出去5、6米远,然后向山下坠落。关羽只听耳旁有呼呼风声,人身早下落了20多米。此时穿在他身上的紫金飞袍突然在身后和头顶张开了,像一把雨伞,又像一顶帐篷,还像一个扁平的气囊,更像一扇展开的翅膀,它把关羽的身体悬浮在空气之中缓缓飘落,好似现代人乘着降落伞一样。原来这紫金羊皮飞袍是两层皮缝制,中间是空的,皮袍的下方,开着许多鸡蛋大小的圆孔。人坠落时,湍急的气流就由圆孔灌进了皮袍,于是它像斗篷似的撑开,就有了减缓下降速度的作用。
列位看官,人们都知道,飞机是现代人的发明,飞行员背的降落伞也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有谁知道:早在1800年前,青云岭玉盆顶的白石老人就已经发明和使用了降落斗篷呢?那可是最早的降落伞啊!有诗为证:
青云岭上玉盆顶,伸手可摘天上星。
白石授徒育英才,终叫关羽成美名。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