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 往事如烟
那一年,春天来得晚了半个月,惊蛰过了,关山顶上的积雪还没融化干净。庄口上人家犯愁,过了节气就误了农时,耽搁了春种就耽搁秋收,那是要饿肚子的。大伙儿眼巴巴望着山头上白雪面被似的盖着,就是不融化,天天看,一天看几回,该怎样还怎样,不见少,心急的人不等了,驾起牛开始播种,拦都拦不住,老汉们叹道:“这社会,什么都不一样,连天气都变幻无常。”
和家堡子门口来了几辆马车,前面那辆车上,一个穿黑羔羊皮的年轻人下来,抱着一条凳子跑中间那辆车旁,对着车棚子小声说了几句话,车下放稳凳子,掀起帘子,一对中年夫妇探出头,相扶着下了车,这时,后面那辆车上一个小伙子一个雀跃,竟跳了下来,那女人惊得脸色黄了,嗔道:“真是个活土匪,没个正行。”男人呵呵笑,对收拾凳子的年轻说:“把那玩意儿带上,咱们去见正主儿,不知道他现在抽成啥样儿了,不会死了吧,那真可惜这一番功夫了。”
年轻人噗嗤一笑,清脆答应一声,过去赶着马车往和家堡子里走。那车上,载着一缸黑彻彻牛粪一样的大烟膏子,那缸稳稳当当躺着。真叫人不解,三辆车,几个人,就为了运送这一缸玩意儿来?中年男人陪着女人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说着话。只有那小伙子,左顾右盼,看什么都陌生,追上爹和娘,问道:“爹,咱们跑这破地方做什么,好好的秦州不呆着?”
中年男人道:“记住爹交代过的话,千万不敢乱说话。”
小伙子道:“”记住了。
一缸大烟膏子抬进和家堡子,镗的一声放到和五爷面前,那中年男人从怀中掏摸出一副镀烟具,镀金的,兽首上镶嵌了宝石,米粒一般大小,一颗一颗凑成一副图画:寿星。中年男人轻轻放到和五爷面前炕桌上。
和五爷认出来人正是那位姓程的秦州人,看着先是眼睛一亮,马上哽哽咽咽的说道:“你怎么才来啊,这是送给我的烟枪吗,真的是地道的秦州货啊。”
那中年男人靠近和五爷坐下,说:“一言难尽啊。秦州那边活不下去了,只得投奔您来,看在咱俩有缘的份儿上,万望收留。这一缸烟膏子您收下,随便给几亩薄田,给一口饭吃,心愿足矣。”
和五爷已经等不及了,哪里听得进他的话,一把抓过烟具烟膏子,躺炕上开始烧烟泡,吧唧着嘴巴一连吸下去三四口,下去了半天舍不得吐出来,闭上眼睛静静的养精神,一会儿额头上滚落微黄的汗珠子,然后脸上露出安逸祥和的笑容,响起细微的鼾声来,他竟睡着了。那小伙子看他这幅样子就着急,不想在屋里呆了,跑出去,到大院里长长的吐口气,说声:“可憋死我了。”赶车的那位年轻人紧跟着溜出来,小伙子问他:“段哥,你告诉我,咱们为什么跑这地方来嘛?”
那姓段的年轻人搬来一条长凳子,两人房檐下坐了,说道:“富堂少爷怎么不去问老爷太太?这事儿我可不能告诉你,叫老爷知道了,打断我的腿是轻的。”
小伙子是那对中年夫妇的儿子,叫程富堂,听段哥这么说,点点头又摇头,说道:“我保证不告诉爹,段哥你就说了吧。”
那姓段的抿嘴一笑,小声说道:“好吧,你保证不告诉老爷太太我就说。其实,这些事你应该知道的,老爷是担心你年轻,社会复杂的很,不小心会吃大亏的。少爷知道,老爷这些年在秦州做生意,免不了会得罪人,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没什么大不了的。老爷是谨慎人,千防万防,今年还是跟人结了仇,秦州就呆不下去了。咱们这是躲仇家,不能不找个隐秘的地方,关山这地方山高皇帝远,仇家再想不到老爷会躲这种地方来。”
程富堂讶然,张大嘴巴,半天才问:“结仇?爹结什么仇了?”
姓段的年轻人压低声调说:“老爷在秦州跟人合伙做大烟膏子生意,以前生意还好,自从官府下令禁烟,这碗饭就不好吃了,老爷想洗手不干,想安安稳稳过日子,谁知道那人竟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明里暗里还做,连老爷那份本利都吞下去了,老爷要了几回就是不给,老爷请人剁了他的一只手,拿回自己的那份。那人养好伤就四处找老爷,听说最近跑西安花钱请了个刀客,事儿闹大了,再不躲会死人的。”
程富堂脸上汗珠子淌下。
和五爷醒了,要水漱口,抽完大烟膏子,口中很苦的。漱了口,他爬起身,从炕洞里翻出一个小木匣,打开锁,取出一摞地契,交到程家老爷手中,说:“这些都是你的了。”一句话出口,眼泪一串串流下,“我是和家不孝子孙,死了肯定下十八层地狱。”
他把关山上下几百倾地给了程家,自己抱着一缸大烟膏子,搬出了和家堡子。他连和家堡子都不要了,换了大烟膏子抽。
老王头躺炕上正哼哼,一出戏没哼完,儿子王耀祖气喘嘘嘘跑进来,脚步急,门槛上磕碰了一下,险些儿栽倒了,扑到炕头上凑近爹的耳朵,急切切说:“爹,不得了了,听人说和五爷把和家堡子,还有山上川道几百倾地卖给一个姓程的秦州人了。”晴天霹雳啊,人在炕上坐,祸从天上来,一句戏噎在嗓子眼里,出不来下不去,憋得他脸色通红,想坐起来,翻着半个身又摔倒了,王耀祖忙伸拳头爹背上捶,终于缓过气来,已是气喘如牛,汗水湿了衣衫,一拳头砸在炕头上,竟砸掉了老大一块泥坯。
“这个姓程的什么来头?”老王头调整了一下情绪,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着急有什么用?他盘腿坐炕上,摸过烟锅子,装了旱烟点火抽,看着烟雾升腾起来,慢慢有了定见,问儿子:“听到什么消息了没?他一个外乡人,跑这山沟沟里购田置地做什么?还是和家老掌柜的圣明啊,他老人家嘴上常挂着几句话,剑走偏锋不正常,棋出险招背常理,家贫哪来真孝子,忠臣不叫山河破。意味深远啊,真正的警世恒言。你去打听打听,弄清楚这个姓程的来路,既然我王家得不到,就不能便宜了姓程的,想办法给下沟里刘家传话过去,叫他知道姓程的进了关山,既得堡子又占地。记住,不要叫刘家人看出是咱王家的主意。”
王耀祖答应着出去办,老王头炕头上磕了烟锅子,发了一阵子呆,便下炕穿了鞋子,看炕头边砸出的坑,忍不住嘿的自嘲似的笑一声,和了泥巴修补,心里想着该见见这个姓程的。
几天时间了,老王头没打听到丝毫关于程家的消息,却看见和五爷锅碗瓢盆、破烂家当的搬到山腰一眼窑洞里去,程家人开始收拾大院,堂而皇之住进了和家堡子。他想不明白的是,话散布出去了,下沟里刘家掌柜的却没一丝动静。他听儿子提到,见过程家掌柜的了,耀祖说,这人道行深哩,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斯斯文文的,不卑不亢,神不露自威,色不形自重。老王头看不清事儿的深浅了。
接下来的一个消息,老王头就彻底睡不着觉了。
那天中午吃过饭,老王头屋里呆着闷得慌,叼着烟锅子上了关山,苜蓿地里下了一副夹子,一锅烟时间就夹住了一只野兔子,提手中掂了掂,沉沉的,觉得是个好兆头,哼哼着戏往回走,进了庄子,大老远看见儿子王耀祖一只脚踩在门槛上,一手扳着门框,扬起脸东张西望,一副慌急毛乱的样子,心中不喜,想耀祖这孩子怎么如此浮躁,毛手毛脚,没个站相,正要过去责怪几句,儿子已经看见他了,朝他眨一下眼睛,跳进了门,喊道:“爹,你来,有事儿。”他叨咕一句:“轻浮。”野兔子丢在屋檐下台子上,拍拍手走进屋子。
儿子已端来半盆水放到面前,老王头心里那点子气消了一半,想儿子毕竟有孝心,不枉费自己抓养疼爱一场,绷着的脸慢慢松弛下来,洗了手,问道:“什么事?这么慌急毛乱,告诉你多少回了,凡事要不喜形于色,端庄沉稳,要学和家大少爷的做派,山崩于前神色不乱,当日回回围了和家堡子,大少爷不慌不怕,到死都脸色安详,那才是大家风范。你怎么就记不住呢?脚踩着门槛什么样子?”
王耀祖红了脸,低声道:“爹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其实儿子平时不这样儿,只是打听到一件要紧事儿,急着向爹说,等不到您老人家,就踩门槛上站高了瞭,再不敢了。”
老王头擦着脸,道:“这样就好,吃喝拉撒,行走坐卧,处处留心皆文章。说吧,什么事儿。”
王耀祖转眼忘了爹凡事稳当的教训,急急说道:“早上看见下河沟里老魏背着锯子斧头一应家当进了和家堡子,我悄悄溜进去问,老魏说是刘偏头打发他来的,给程家打家具。我听了惊讶,问他程家打家具,怎么是刘偏头请匠人,老魏说程家掌柜的昨天去下沟里见刘家掌柜的刘偏头了,还喝了酒,程家掌柜的离开时,刘偏头亲亲热热送上路,一直送到了石碑大岘,看得出两人亲密。我这就赶回来告诉爹,不成想爹上山去了。”
老王头脑袋有点晕,又摸出烟锅子吃烟,嘴巴吧唧得响。一锅烟没吃过,心里有了主意,对儿子说:“准备些礼品,晚上我去一趟刘家堡子。”
关山上杏花开放了,山野全是花的芬芳幽香,春天的气息浓烈得叫人醉。
天不亮时,三个身影走出老王头家门,向庄外走去,一人牵着一匹马。打头一人,正是老王头,余下两个人,一个是刘家堡子刘偏头族中兄弟,一人是刘家管家,过了葫芦河,三人上马挥鞭,马蹄声哒哒响远了。他们是朝着会州城方向去的。
那晚老王头揣着一个宣德炉进刘家堡子,刘偏头在炕头上和他说话。老王头的小九九刘偏头心里清亮,他不置可否,一个劲劝老王头喝酒,直到老王头拿出那个香炉,他才说:“程家跟和老五签字画押,光明正大,这官司咱打不赢。”老王头笑道:“别人打不赢,你刘掌柜的能打赢,八爷在县衙当差,那是响当当的角色,只要他老人家出面,程家早晚得搬出和家堡子。”八爷是刘偏头小叔,是县衙一名文员。看刘偏头还在犹豫,老王头说:“只要赶走程家,和家田产我跟你对半分。”
刘偏头叹口气,说道:“和家老太爷是个行善的人,可惜时运不济,人亡家破。唉,我不是贪他那几亩地,人无百年运,谁知道这事何时落到自己头上,积攒那么多田产家业干什么?且活一日乐一日吧。你去办,我不能出面,叫管家陪你去见八叔,成不成就看命运了。其实程家掌柜的人不错,懂礼节,你看,这黄铜酒盘是他前日送来的。呵呵,话说回来,他是外乡人嘛。”
老王头大喜,忙说:“谁说不是,他一个外乡人,敢抢占了和家堡子,骗得了关山良田,强龙还不敢压地头蛇哩。”话说过头了,忙打住,说还要连夜回去,收拾收拾准备进城去。刘偏头自然不留他,叫管家去送。
程家掌柜的很快就知道了消息,不等老王头进城,他骑上骡子,背了三碗上好的烟膏子出了和家堡子,当晚在会州城风雨楼设下筵席,请县衙洪师爷小酌,自然有姑娘来陪,洪师爷喝得天摇地动,搂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进里间小屋抽烟膏子,一会儿出来,满头满脸大汗淋漓,笑呵呵过来,拍着程家掌柜的肩膀说:“老王头他赢不了。”
第二天,在县衙西厢房里,县太爷过足了烟瘾,丢下一张判词,看戏去了。老王头急急抢过来看,看不到一半,眼前一黑栽倒了。程家掌柜的拿过来看,写着:“和家卖地,程家买地,你情我愿,王家诬告,打二十板子,轰出去。”
程家掌柜的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和家堡子门口来了几辆马车,前面那辆车上,一个穿黑羔羊皮的年轻人下来,抱着一条凳子跑中间那辆车旁,对着车棚子小声说了几句话,车下放稳凳子,掀起帘子,一对中年夫妇探出头,相扶着下了车,这时,后面那辆车上一个小伙子一个雀跃,竟跳了下来,那女人惊得脸色黄了,嗔道:“真是个活土匪,没个正行。”男人呵呵笑,对收拾凳子的年轻说:“把那玩意儿带上,咱们去见正主儿,不知道他现在抽成啥样儿了,不会死了吧,那真可惜这一番功夫了。”
年轻人噗嗤一笑,清脆答应一声,过去赶着马车往和家堡子里走。那车上,载着一缸黑彻彻牛粪一样的大烟膏子,那缸稳稳当当躺着。真叫人不解,三辆车,几个人,就为了运送这一缸玩意儿来?中年男人陪着女人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说着话。只有那小伙子,左顾右盼,看什么都陌生,追上爹和娘,问道:“爹,咱们跑这破地方做什么,好好的秦州不呆着?”
中年男人道:“记住爹交代过的话,千万不敢乱说话。”
小伙子道:“”记住了。
一缸大烟膏子抬进和家堡子,镗的一声放到和五爷面前,那中年男人从怀中掏摸出一副镀烟具,镀金的,兽首上镶嵌了宝石,米粒一般大小,一颗一颗凑成一副图画:寿星。中年男人轻轻放到和五爷面前炕桌上。
和五爷认出来人正是那位姓程的秦州人,看着先是眼睛一亮,马上哽哽咽咽的说道:“你怎么才来啊,这是送给我的烟枪吗,真的是地道的秦州货啊。”
那中年男人靠近和五爷坐下,说:“一言难尽啊。秦州那边活不下去了,只得投奔您来,看在咱俩有缘的份儿上,万望收留。这一缸烟膏子您收下,随便给几亩薄田,给一口饭吃,心愿足矣。”
和五爷已经等不及了,哪里听得进他的话,一把抓过烟具烟膏子,躺炕上开始烧烟泡,吧唧着嘴巴一连吸下去三四口,下去了半天舍不得吐出来,闭上眼睛静静的养精神,一会儿额头上滚落微黄的汗珠子,然后脸上露出安逸祥和的笑容,响起细微的鼾声来,他竟睡着了。那小伙子看他这幅样子就着急,不想在屋里呆了,跑出去,到大院里长长的吐口气,说声:“可憋死我了。”赶车的那位年轻人紧跟着溜出来,小伙子问他:“段哥,你告诉我,咱们为什么跑这地方来嘛?”
那姓段的年轻人搬来一条长凳子,两人房檐下坐了,说道:“富堂少爷怎么不去问老爷太太?这事儿我可不能告诉你,叫老爷知道了,打断我的腿是轻的。”
小伙子是那对中年夫妇的儿子,叫程富堂,听段哥这么说,点点头又摇头,说道:“我保证不告诉爹,段哥你就说了吧。”
那姓段的抿嘴一笑,小声说道:“好吧,你保证不告诉老爷太太我就说。其实,这些事你应该知道的,老爷是担心你年轻,社会复杂的很,不小心会吃大亏的。少爷知道,老爷这些年在秦州做生意,免不了会得罪人,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没什么大不了的。老爷是谨慎人,千防万防,今年还是跟人结了仇,秦州就呆不下去了。咱们这是躲仇家,不能不找个隐秘的地方,关山这地方山高皇帝远,仇家再想不到老爷会躲这种地方来。”
程富堂讶然,张大嘴巴,半天才问:“结仇?爹结什么仇了?”
姓段的年轻人压低声调说:“老爷在秦州跟人合伙做大烟膏子生意,以前生意还好,自从官府下令禁烟,这碗饭就不好吃了,老爷想洗手不干,想安安稳稳过日子,谁知道那人竟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明里暗里还做,连老爷那份本利都吞下去了,老爷要了几回就是不给,老爷请人剁了他的一只手,拿回自己的那份。那人养好伤就四处找老爷,听说最近跑西安花钱请了个刀客,事儿闹大了,再不躲会死人的。”
程富堂脸上汗珠子淌下。
和五爷醒了,要水漱口,抽完大烟膏子,口中很苦的。漱了口,他爬起身,从炕洞里翻出一个小木匣,打开锁,取出一摞地契,交到程家老爷手中,说:“这些都是你的了。”一句话出口,眼泪一串串流下,“我是和家不孝子孙,死了肯定下十八层地狱。”
他把关山上下几百倾地给了程家,自己抱着一缸大烟膏子,搬出了和家堡子。他连和家堡子都不要了,换了大烟膏子抽。
老王头躺炕上正哼哼,一出戏没哼完,儿子王耀祖气喘嘘嘘跑进来,脚步急,门槛上磕碰了一下,险些儿栽倒了,扑到炕头上凑近爹的耳朵,急切切说:“爹,不得了了,听人说和五爷把和家堡子,还有山上川道几百倾地卖给一个姓程的秦州人了。”晴天霹雳啊,人在炕上坐,祸从天上来,一句戏噎在嗓子眼里,出不来下不去,憋得他脸色通红,想坐起来,翻着半个身又摔倒了,王耀祖忙伸拳头爹背上捶,终于缓过气来,已是气喘如牛,汗水湿了衣衫,一拳头砸在炕头上,竟砸掉了老大一块泥坯。
“这个姓程的什么来头?”老王头调整了一下情绪,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着急有什么用?他盘腿坐炕上,摸过烟锅子,装了旱烟点火抽,看着烟雾升腾起来,慢慢有了定见,问儿子:“听到什么消息了没?他一个外乡人,跑这山沟沟里购田置地做什么?还是和家老掌柜的圣明啊,他老人家嘴上常挂着几句话,剑走偏锋不正常,棋出险招背常理,家贫哪来真孝子,忠臣不叫山河破。意味深远啊,真正的警世恒言。你去打听打听,弄清楚这个姓程的来路,既然我王家得不到,就不能便宜了姓程的,想办法给下沟里刘家传话过去,叫他知道姓程的进了关山,既得堡子又占地。记住,不要叫刘家人看出是咱王家的主意。”
王耀祖答应着出去办,老王头炕头上磕了烟锅子,发了一阵子呆,便下炕穿了鞋子,看炕头边砸出的坑,忍不住嘿的自嘲似的笑一声,和了泥巴修补,心里想着该见见这个姓程的。
几天时间了,老王头没打听到丝毫关于程家的消息,却看见和五爷锅碗瓢盆、破烂家当的搬到山腰一眼窑洞里去,程家人开始收拾大院,堂而皇之住进了和家堡子。他想不明白的是,话散布出去了,下沟里刘家掌柜的却没一丝动静。他听儿子提到,见过程家掌柜的了,耀祖说,这人道行深哩,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斯斯文文的,不卑不亢,神不露自威,色不形自重。老王头看不清事儿的深浅了。
接下来的一个消息,老王头就彻底睡不着觉了。
那天中午吃过饭,老王头屋里呆着闷得慌,叼着烟锅子上了关山,苜蓿地里下了一副夹子,一锅烟时间就夹住了一只野兔子,提手中掂了掂,沉沉的,觉得是个好兆头,哼哼着戏往回走,进了庄子,大老远看见儿子王耀祖一只脚踩在门槛上,一手扳着门框,扬起脸东张西望,一副慌急毛乱的样子,心中不喜,想耀祖这孩子怎么如此浮躁,毛手毛脚,没个站相,正要过去责怪几句,儿子已经看见他了,朝他眨一下眼睛,跳进了门,喊道:“爹,你来,有事儿。”他叨咕一句:“轻浮。”野兔子丢在屋檐下台子上,拍拍手走进屋子。
儿子已端来半盆水放到面前,老王头心里那点子气消了一半,想儿子毕竟有孝心,不枉费自己抓养疼爱一场,绷着的脸慢慢松弛下来,洗了手,问道:“什么事?这么慌急毛乱,告诉你多少回了,凡事要不喜形于色,端庄沉稳,要学和家大少爷的做派,山崩于前神色不乱,当日回回围了和家堡子,大少爷不慌不怕,到死都脸色安详,那才是大家风范。你怎么就记不住呢?脚踩着门槛什么样子?”
王耀祖红了脸,低声道:“爹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其实儿子平时不这样儿,只是打听到一件要紧事儿,急着向爹说,等不到您老人家,就踩门槛上站高了瞭,再不敢了。”
老王头擦着脸,道:“这样就好,吃喝拉撒,行走坐卧,处处留心皆文章。说吧,什么事儿。”
王耀祖转眼忘了爹凡事稳当的教训,急急说道:“早上看见下河沟里老魏背着锯子斧头一应家当进了和家堡子,我悄悄溜进去问,老魏说是刘偏头打发他来的,给程家打家具。我听了惊讶,问他程家打家具,怎么是刘偏头请匠人,老魏说程家掌柜的昨天去下沟里见刘家掌柜的刘偏头了,还喝了酒,程家掌柜的离开时,刘偏头亲亲热热送上路,一直送到了石碑大岘,看得出两人亲密。我这就赶回来告诉爹,不成想爹上山去了。”
老王头脑袋有点晕,又摸出烟锅子吃烟,嘴巴吧唧得响。一锅烟没吃过,心里有了主意,对儿子说:“准备些礼品,晚上我去一趟刘家堡子。”
关山上杏花开放了,山野全是花的芬芳幽香,春天的气息浓烈得叫人醉。
天不亮时,三个身影走出老王头家门,向庄外走去,一人牵着一匹马。打头一人,正是老王头,余下两个人,一个是刘家堡子刘偏头族中兄弟,一人是刘家管家,过了葫芦河,三人上马挥鞭,马蹄声哒哒响远了。他们是朝着会州城方向去的。
那晚老王头揣着一个宣德炉进刘家堡子,刘偏头在炕头上和他说话。老王头的小九九刘偏头心里清亮,他不置可否,一个劲劝老王头喝酒,直到老王头拿出那个香炉,他才说:“程家跟和老五签字画押,光明正大,这官司咱打不赢。”老王头笑道:“别人打不赢,你刘掌柜的能打赢,八爷在县衙当差,那是响当当的角色,只要他老人家出面,程家早晚得搬出和家堡子。”八爷是刘偏头小叔,是县衙一名文员。看刘偏头还在犹豫,老王头说:“只要赶走程家,和家田产我跟你对半分。”
刘偏头叹口气,说道:“和家老太爷是个行善的人,可惜时运不济,人亡家破。唉,我不是贪他那几亩地,人无百年运,谁知道这事何时落到自己头上,积攒那么多田产家业干什么?且活一日乐一日吧。你去办,我不能出面,叫管家陪你去见八叔,成不成就看命运了。其实程家掌柜的人不错,懂礼节,你看,这黄铜酒盘是他前日送来的。呵呵,话说回来,他是外乡人嘛。”
老王头大喜,忙说:“谁说不是,他一个外乡人,敢抢占了和家堡子,骗得了关山良田,强龙还不敢压地头蛇哩。”话说过头了,忙打住,说还要连夜回去,收拾收拾准备进城去。刘偏头自然不留他,叫管家去送。
程家掌柜的很快就知道了消息,不等老王头进城,他骑上骡子,背了三碗上好的烟膏子出了和家堡子,当晚在会州城风雨楼设下筵席,请县衙洪师爷小酌,自然有姑娘来陪,洪师爷喝得天摇地动,搂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进里间小屋抽烟膏子,一会儿出来,满头满脸大汗淋漓,笑呵呵过来,拍着程家掌柜的肩膀说:“老王头他赢不了。”
第二天,在县衙西厢房里,县太爷过足了烟瘾,丢下一张判词,看戏去了。老王头急急抢过来看,看不到一半,眼前一黑栽倒了。程家掌柜的拿过来看,写着:“和家卖地,程家买地,你情我愿,王家诬告,打二十板子,轰出去。”
程家掌柜的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