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二章 复活的砖厂(2)
小王话音未落,立刻遭到两家人反对。有人开始指责起来,说:“你这个小王,说话太不讲道理了!”吴大保急忙阻止说:“大家都不要这样,今天我们坐在这是为了商量,把事情解决好,不要发生争吵!”
小刘说:“要说商量,就两年时间,两年把我们的股份用砖顶清,我们二话没有!再长了我们没办法接受!”小杨也接过话茬说:“我们本来手头就紧,时间太长了不行!”
小王说:“我还不同意你们退哩!”
吴大保说:“你们先不要嚷!现在有几点已经明确了,一个是可以退股,第二个是退股的方式可以用砖厂烧出来的砖来顶,现在关键是个年限问题,我想,也不要两年,五年了,我折中一下,就三年,大家都让让步,事情就解决了!”
吴大保见大家都不吭气,就说,如果再没有什么意见,你们就在‘会议记录’上签字,我起草一个协议,你们签字画押,事情就解决了。众人思考了一会都点头同意。
吴大保取过纸笔和复写纸,迅速写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内容如下:
经三方协商,刘心文,扬起军,将双方股金转让给王铃。
一:刘心文,扬起军股金15万元由王铃分三年,以每年三分之一的比例用砖厂烧出来的红砖按市场价付给两人;
二:从协议签订之日起,砖厂所有股金属于王铃所有;
三:原‘出资协议’同时废止;
协议签署人:王铃 刘心文 扬起军
2005年8月9日
吴大保用复写纸一共复写了四份,写完后,吴大保让每个人都签完字,并按了手印。吴大保把签好字,按完手印的协议给每人一份,一份又交给小王,说:“把它保存好。
手续进行完毕,众人说了会闲话就告辞了。
众人走后,小王说:“这下负担全交给我们了!”吴大保说:“你应该高兴才行!”
自从协议签署后,小王嘴里一直嘟囔:“这下让那两家人占便宜了,都是大哥心软,才让我们一家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吴大保望着小王无言以对,觉得这人是此一时彼一时。冬天来砖厂时,左一声大哥,右一声大哥,整天哭哭啼啼,看起来真让人可怜。现在,全家人都倾其所有,从父母开始,到姊妹们,没有不出钱的。为了让她尽快走出困境,自己的老婆和岳父都一起上阵,才使砖厂有了些眉目。就是砖厂亏了,亏的也是自己姊妹们带来的几十万块钱,要赚了,当然属于小王!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由于有了大家的帮助,砖厂也逐渐走上了正轨。虽说砖不好销,但每天还是能卖出几万块。现在另外两家人已经推出,只有她一个股东。看着眼前的情形,小王立刻就以老板自居,不管在外,还是在自家人面前,都摆出一副老板的架势,大有人们都围着她过日子的架势。有时还表现出对自家人的防范心里。这些都出乎吴大保所料。何况姊妹们都是倾其所有,就为了她和曹家的孩子。单从目前的处境来说,吴大保的境况远不如现在的小王!不得不让人寒心。
看着小王,吴大保不由得想起了在鄯善跟自己合伙的张尽忠和李蝉。现在只要一想起这两个人,就觉得不舒服。当时为了买走场子,给自己说尽了好话,最后又为了把场子退回,说起话来给人一种谄媚的感觉。现在场子退了,开始养猪了,岸然摆出一副老板的架势,纯粹把自己当个不合格的‘技术员’来看待。想起来就让人心烦!由此来说,有些人是不值得同情,不值得帮助的。当他羽翼稍微丰满,就忘却了别人曾经的付出。
当时如果场子不给他退,不是他要钱,而是问他要钱!可惜,人跟人不一样,而对弟媳的帮助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应该说跟她本人的行为毫无关系。
一天晚上吴大保起床穿一件外套,站在屋外抽烟。魏晓丽喊着说:“这里不像鄯善,早晚都有露水,当心受凉!”吴大保答应着向砖窑走去,他想再到砖窑去看看,给干活的人提醒一下。
吴大保低头进砖窑,一股热浪从窑里涌了出来。窑里面没有人干活,吴大保觉得奇怪,每天晚上都进砖胚,出砖,怎么今晚没有人呢?
吴大保出了砖窑,上了窑顶,烧窑师傅正在往窑里填煤,见吴大保上来,停下了手中的活。吴大保问:“窑里怎么没人干活?”烧窑师傅说:“出砖的两个人晚上没有来,烧好的砖出不来,砖胚就没地方进,进砖胚的人就回家去了。”
岂有此理!吴大保问:“你见成品上的李主任了吗?”烧窑师傅说:“下午骑摩托车走了。”
吴大保下了砖窑,到李主任房门前,房门是锁的,人不在。
吴大保气呼呼回到了房间,他不明白,这些人说起话来冠冕堂皇,做起事来怎么这么不负责任?魏晓丽见状问:“怎么回事?”
吴大保说:“砖窑里一个人也没有,李光社也不在房间。你说说,成品上就是个进窑出窑,还有什么活可干?”魏晓丽说:“李光社每天都回去。”吴大保说:“他要回去,得把人安排好啊!”
魏晓丽不吭声了。吴大保脱掉衣服在床上躺了一会,怒气未消。
魏晓丽说:“这一帮人就是这样,你说他,他脸皮厚痴痴的,根本不管用!”两人说了会话就睡了。
天刚蒙蒙亮,吴大保听见李光社在外面喊叫。吴大保立刻气上心头!他穿好衣服,打开房门,见李光社喊叫完,和烧窑的刘师傅坐在房子里抽烟。吴大保走了进去。
李光社感觉吴大保脸色不对,急忙起身让座。吴大保坐下后问:“你昨晚到哪去了?”李光社说:“昨晚家里有事。”吴大保问:“你走的时候把人安排好了没有?”李光社说:“安排好了!”吴大保说:“昨晚砖窑里一个人都没有你知道吗?”李光社说:“早晨来时,他们都在窑里。”
吴大保说:“我说的是昨天晚上!”李光社不吭气。吴大保说:“你也不想一想,你一晚上不进砖也不出砖,窑里又不能断火,要多耗多少煤?晾场里存了那么多砖胚你难道不着急吗?”烧窑的刘师傅急忙出去了。李光社无言以对,灰溜溜也出了房门到砖窑里去了。
被吴大保说了一顿的李光社,在砖窑里吼叫着,训斥昨晚没来的两个人!
吴大保回到了房间洗漱完毕,吃了两口馒头,来到了岳父岳母房间。豆豆和小王的儿子在床上玩耍。岳父问:“你刚才说李光社我听见了,这些人,只有你说了才管用!我们说的时候,总是不在乎!”吴大保说:“我就是看不惯他们这种做法!”
下午开工后,吴大保仰望天空,见一朵朵云彩遮挡住了太阳。吴大保对杨光军说:“看样子天快要下雨了,赶快叫人用塑料纸把砖盖好,不要叫雨淋坏了!”杨光军说:“这里的天气我看得多了,不会下的,保准不会下!”
吴大保生气地问:“要是下了怎么办?”杨光军说:“我敢跟你打一百块钱赌!”吴大保说:“只要不下就好!”说完又在场子里转了一会,觉得还是不对劲,便走到门岗房问看门的表兄。表兄说:“应该不会下吧。”
吴大保问:“到底下不下?”正说着,天上落下雨点,吴大保急忙跑到场子里大喊:“赶快盖塑料布!”
雨说下就下,又带着一股风,几十个人满厂乱跑,拉不住塑料布。紧接着大雨就下来了,哗啦啦把没有来及盖的砖浇了个透彻!气得吴大保脸色铁青。
吴大保,岳父,所有人都冒着大雨总算把能盖住的砖盖上了。即便是这样,最少有一半砖胚被雨淋坏了。
吴大保手执铁锨把杨光军堵在晾场里,杨光军见势不妙想溜开。吴大保大声骂道:“狗东西!你说不会下,怎么下下了来?”吴大保越骂越气要追着打杨光军,被表兄拉住了。表兄说:“连我都没看出来要下!”
吴大保气得骂:“你们都是一群瞎子!”他又翻过身指着杨光军说:“今天的损失我全部让你赔上!要不然就给我卷铺盖走人!”骂完和岳父回了房间。
岳母和魏晓丽找出干衣服给岳父和吴大保换上。吴大保怒气未消,还要去骂杨光军,被岳父劝住了。
虽然被淋湿了好多砖,可两个车间主任明显操心了很多!干活的人见状也不敢偷懒。场地里人们各自忙活井井有条。最让吴大保高兴的是,来买砖的人多了。
吴大保一算,假期快到了,得去看一下父母,问一下父母愿不愿去新疆照看豆豆。
吴大保告别魏晓丽和众人,带着豆豆坐车来到了父母的住处。
父母见儿子回来,格外高兴。父亲说:“来了就多住几天!”吴大保问:“魏晓丽的母亲要到兰州照顾孙女上学,魏晓丽又在砖厂,我在那面上班,白天也上,晚上也上,这一开学,豆豆就没人带。你们愿不愿到新疆去?”母亲说:“反正我们也闲着,新疆那个地方我还是挺喜欢的,其它没有啥,就是有点太热。”父亲说:“在去以前我得把院子里面的地收拾一下,你带着豆豆先上去,我们后面来。”
吴大保住了两天,就告别父母又到砖厂去转了一圈,安慰了众人几句。
虽然难舍难分,毕竟吴大保要回去上班,便带着豆豆回新疆去了。
人虽然离开了砖厂,但想着艰难运行的砖厂,吴大保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而在新疆,等待吴大保的事更加麻烦。
吴大保刚回新疆,鄯善法院就打电话让他取‘判决书’。吴大保虽然觉得败诉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自己不是法官。他怀着坎坷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法院。法官让他在领取单上签完字,递过来一份‘判决书’,和一份对方的‘上诉状’,还有一张地区中院的开庭传票。吴大保心情顿时又不好起来。
吴大保急忙看判决书,判决结果是:原告已经超过诉讼时限,法庭不予支持,驳回上诉。
吴大保高兴的连说:“谢谢!”
木尼拉法官说:“我们基本上天天给你打电话,就是找不到你。”吴大保说:“我回了一趟老家。”法官说:“对方已经上诉到了中院,中院的传票已经发来下了,你回去准备应诉。”
吴大保答应着告别法官,急匆匆回到了房间细细看了几遍原告的‘上诉状’。
原告在上诉状里紧紧抓住诉讼时效计算时间应该从‘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受伤害程度的时算起。也就是从‘伤残鉴定的日期’算起。这样以来,诉讼时效就在一年之内。
吴大保苦思冥想,这一条是官司胜负的关键。如果中院采信了对方的观点,自己就非赔不可!
到了豆豆开学的时间,吴大保给豆豆报上名,照看着上学,还照顾养在圈里的猪。由于马上要上班,父母还没有上来,吴大保就把豆豆放在了建行的朋友家,让他们照看几天。
吴大保觉得日子真难过,除过上班,还要照看猪舍里的猪,还要应付即将开庭的官司。
吴大保想:按法律规定,伤残鉴定应该在‘治疗终结’后一定时间内提出。对方在2001年9月份就已经治疗终结,到现在已经历时三年多时间,已经超过了鉴定时效。就是鉴定了,也不在赔偿的范围了。他趁上班的空,到技术组的电脑上围绕这个观点,写了一份‘答辩状’。写完后,又修改了几遍,打印了五份,等待开庭。
张尽忠进的猪差不多都长大了,吴大保联系的给猪贩子卖了一些,张尽忠又联系给单位食堂送了一些。猪少了,拉回来的剩饭剩下了许多。张尽忠说:“我们还得联系再进些猪,不然剩饭没地方去。”吴大保说:“这回你准备进大猪还是小猪?”张尽忠说:“你觉得进大猪划算还是小猪划算?”吴大保说:“按理说大猪小猪都一样,但是大猪成本高,一个猪就四五百块钱,养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张尽忠说:“那就进小猪。”
吴大保便拨通了原来打过交道的南疆猪贩子李国辉的电话。李国辉说:“小猪送到一个一百八,这是最低价!”吴大保问张尽忠:“一百八一个小猪要不要?”张尽忠说:“价格倒便宜,关键是猪行不行?”
吴大保说:“肯定没有正规猪场的品种好,要是给单位食堂送估计没有问题。”张尽忠说:“那就让他送来!”
李国辉分两次从南疆一共拉过来了219头小猪,张尽忠把钱付了。吴大保让苏嫂把大猪和小猪分开圈。剩饭和饲料参着喂。
县城的饲料商送了一段时间饲料,吴大保没有钱给,就不再送。吴大保对张尽忠说:“没有饲料钱,饲料商连饲料都不送了!”张尽忠说:“你赶快打电话让魏晓丽把钱寄过来进饲料!”
吴大保说:“现在正是砖厂紧张的时候,确实没有钱寄过来!我欠你的钱,说好了年底给你还,不管怎么说,是喂猪要紧。”张尽忠并不理会。
吴大保无奈,又问宋勇要了些小猪料和包谷麸皮参着剩饭喂。
父母料理好老家的院落来了。吴大保把豆豆从朋友家接了回来。
吴大保上班,父母在房子照顾豆豆上学。吴大保一下班就往猪圈跑,父亲生气地说:“当心把身体弄坏了!自己又有病,这样辛苦地干啥?又不是过不下去!”吴大保说:“也没有办法,已经干上这事了,猪养在猪圈里我不管怎么行?这一茬猪喂完了就不喂了。”
苏嫂到房间里找到吴大保说:“那些小猪有已经长成半大了,我一个人实在喂不住,你看咋办?”吴大保急忙给张尽忠打了个电话说:“苏嫂说猪长大了,一个人喂不了,不行还是把你姑夫姑母喊来吧?”
张尽忠答应着,说:“我给他们打个电话,让他们快点上来。”
父亲见状,说:“要是没人喂猪,我帮你们喂两天吧,反正闲着也没有啥事干。”听父亲这样说,吴大保有些不好意思。父亲说:“我就喂几天,等张尽忠的姑夫姑母上来后,我就不喂了。”吴大保只好说:“那就先辛苦你一下。”
母亲也不闲着,见院子里三个母狗相继下了狗崽。跑前跑后,一会儿给拌面糊,一会到烧剩饭的锅里给捡肉吃。三个大狗和一群小狗只要见母亲一出房门,就全部围了上来,又是撒娇,又是亲昵,弄得母亲满身是泥土。
父亲整整给喂了二十多天,张尽忠地姑夫姑母才来到了养殖场,把父亲替换了下来。
开庭时间到了,吴大保跟同事们换了个班,到县城喊上要跟他一块承担责任的伙伴陈开饶。陈开饶这次表现的很好,专门找了一辆车,喊了几个朋友助阵,拉上吴大保到了吐鲁番中院。
路上陈开饶说:“要是不行了,我们跟对方协商一下,少赔一点吧?”吴大保说:“你要听我的,我们现在的目的是一分不赔给他,我怎么说,你就怎么说。”陈开饶说:“那好吧!”
三个法官端坐在法庭上端的法官席上。法官按程序讲完一些是否要回避之类的话,宣布开庭。
对方律师念完上诉状后,吴大保把自己写好的答辩状也念了一遍,然后把答辩状给每个法官给了一份。
法庭辩论很简单,双方都围绕‘鉴定日期’能否作为诉讼时效的计算日期进行辩论。
吴大保说:“在‘治疗终结’后,没有及时申请做‘伤残鉴定’,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要求赔偿的权利。所以说‘伤残鉴定’的日期绝不能等同诉讼赔偿的计算日期!赔偿的计算日期只能是2001年的七月九号,七月九号出的车祸,到九月份就治疗结束,如果你这时候做伤残鉴定,我们是非赔你不可,而时隔三年后的伤残鉴定,只是单位上的例行体查,只能证明你伤残了。而在这三年里,我们也无法得知你的身体是否受到过其它伤害!所以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上诉,维持原判!”
双方你一句,我一句,陈开饶也插嘴说:“赔偿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道理?你啥时候想起来了,就能啥时候给你赔吗?你十年以后去做伤残鉴定,难道我十年以后再给你赔吗?法律上规定,就是要在‘治疗终结’后及时做‘伤残鉴定’,你不及时去做,能怪谁呢?”陈开饶经过一次开庭后进步多了。
法官不耐烦地听着双方不断重复一个话题辩论,问:“双方再有没有新的观点?”都回答说:“没有!”法官问:“双方愿意调解吗?”原告律师说:“愿意!”吴大保说:“不愿意!”法官看了一下几人,说:“现在休庭,择日宣判!”法官说着,把法锤敲了一下,离开了。
书记员让双方在法庭记录上签完字。陈开饶开车把吴大保和他的几个朋友拉回了县城。陈开饶笑着说:“感觉还可以!”吴大保说:“你不是想给他赔一点吗?”陈开饶说:“说真的,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问了好几个律师,他们都说多少是要赔的!”吴大保说:“听天由命吧!”说完打的回火车站去了。
吴大保想,反正是尽力了,也只能听天由命,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时间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天气早晚渐渐冷了下来,宋勇也不再送饲料过来。由于没有饲料可参,小猪整天都被泡在稀食里,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吴大保越看越担心,没有办法,就从火车站另一家送麸皮的王范玉家要了几吨麸皮参着喂。
天气冷了,吴大保又去买了些黑色塑料布铺在猪舍顶上御寒。
等麸皮快参着喂完了。吴大保无计可施了,对张尽忠说:“我实在没有办法管了!现在你的姑夫姑母还有表弟都来了,你也用不着再找人了,你就叫他们喂就行了,我也没办法管,反正你的百分之三十我也不要了,你们就看着喂就行了。”张尽忠冷笑了一下走开了。
从那以后,张尽忠再没有找过吴大保商量喂猪的事情。吴大保也无心再管。心想,等这一批猪喂完后就赶紧散伙。
吴大保不参与喂猪的事好像是被张尽忠给传到了送饲料的几个人耳朵里了。几个人天天上门围着吴大保要饲料款。吴大保给张尽忠打电话,张尽忠说:“你给了就行了!”吴大保一想也对,欠人家的钱,也没有办法。只好一发工资就给凑的给点,慢慢给了一部分。
没有了吴大保的参与,张尽忠依然不好好进饲料。由于猪舍潮湿,张尽忠心想原来没事,现在照样会没事,于是一些猪病了,死了一些,具体死了多少,吴大保并不知晓。由于不再参活,也懒得关心。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给张尽忠的姑夫交代两句。
又到了休假时间,魏晓丽又喊让吴大保到砖厂去。
时间到了十一月份,砖厂已经很冷。由于已经上冻,砖胚停止了生产,砖机停止了运转,砖厂里寂静了下来。由于晾场里还剩余了些砖坯,砖窑里依然烧着,窑边上的抽风机在嗡嗡旋转,吐着烟尘。
房间里,放在房子中间的炉盘和烟筒里冒着黑烟,乌烟瘴气。岳父的烟瘾越来越大,靠在椅子上不断咳嗽,本来很白的皮肤变得黝黑而粗糙。魏晓丽也变了样,她穿一件黑色棉袄,头上裹着一条头巾,手里拿一个簸箕不停往炉子里加煤。脸色黑了许多,也瘦了很多,看起来让人伤心!
小王经常跑外,收拾得利索一点,况且她的炉子专门有表哥收拾,自己用不着费力。她穿一件呢子大衣站在门口,俯视着自己的手下。
吴大保来了,几人见面,分外高兴,魏晓丽专门买了一只当地的土鸡招待。
小王说:“场地里的砖卖了好多,只剩下五六十万,都已经定出去了。欠的账也还了!明年的启动资金也有了着落!”
吴大保听着高兴,说:“这样也就了却了我们一桩心愿!明年你就好好干,争取打个翻身帐!老三在天之灵也可宽慰!”说着声音呜咽,眼睛湿润起来。
岳父安慰说:“行了!反正我们都尽力了!等把晾场里的砖胚烧完后就停窑。”
魏晓丽说:“现在大部分事情都顺了,我们跟小王商量好了,等砖烧完,爸爸带人把砖窑箍一下。不箍砖窑明年就没有办法烧。等砖窑箍好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和爸爸就离开砖厂,爸爸到兰州,我回新疆。砖厂就由小王一个人经营!”
吴大保高兴地说:“得感谢你和爸爸!”
岳父笑着说:“一家人就不说这话了!其它都没啥问题,现在就是大门口,姚家这弟兄两个一会地不租了,一会嚷着要一次付给他十年的租金,很不好办!”
吴大保说:“只有先哄着,砖厂征的地差不多一半都是这兄弟两个的,你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要是联手不再给我们租地,砖厂就没法开!”小王说:“他们要胡闹,我就告他们去!”
吴大保苦笑着说:“国家根本就不允许占用耕地!你告他们什么?砖厂占的是他们的耕地和林地,首先是我们违法,他们要收回耕地才是合理合法的。”
正说着,姚等全穿一件小棉袄,摇摇晃晃来了。吴大保招呼坐下,对姚等全说:“你看,我们都是邻居,要互相关照,只要砖厂好了,大家都好!”姚等全说:“你就是不说这话,我还想跟你论论这个道理!小王天天说我们弟兄两个不讲道理,这些我听见就不高兴!实际上我们弟兄两个也都在好好配合你们,不然你们这个场子还开个啥?晾场里面的地多一半是我们的,就连你们走的路也是我们的。还说我们不好好配合!你们一年一亩地才补我们不到四百块钱。你想想现在原上的地,那一亩地不来个五六百块钱?”
吴大保笑着说:“那你是讲收成好的,遇上年景不好,什么都收不到!还要辛辛苦苦种!”姚等全冷笑着说:“我能那样算吗?我们农民种地谁发过工资?闲着还是闲着。”吴大保说:“那砖厂每个月也给你发了八百快钱工资,也就差不多了。”姚等全不屑一顾地说:“说实话,我还看不上你们那八百快钱!我这么个大男人在哪个地方不挣个千二八百的。当时你们推砖厂时把我的一百多颗树全部推了,我也没有问你要什么补偿费,门前的那条路,也没有问你们要补偿费,算起来就多了!拉砖的拖拉机天天从我的门前经过,一天都没有断过,你说我能高兴吗?你们要是能掏钱给我从修个庄子,我就从此以后再不说什么!我说,还有一种办法,你就一次给我十年二十年的补偿费,我到外面另外盖个庄子,还懒得跟你们操闲心!”
吴大保觉得他句句在理,只好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跟你说什么?”姚等全说:“就是嘛!就说我哥吧!这个人就没有个什么爱好,就想当个副厂长,挂个名,副厂长不行,给个车间主任还不行?给弄了个什么食堂管理员,一天到晚发牢骚!”姚等全不但要把自己的话说完,还要替他哥说两句。
吴大保一看这个话题扯下去再毫无意义,便问:“听说你们今年西瓜不错?”姚等全苦笑着说:“不说这事我还不生气,我庄前面的两亩地要是都种上西瓜,最少能买个三千多块钱。结果种了些玉米,没有长熟,就叫你们干活的人给偷的拿回家煮着吃了!”
吴大保觉得再说下去,砖厂就成了他控诉的对象了。吴大保又叉开话题问:“你会不会下象棋?”姚等全笑着说:“你不一定能下的过!”吴大保心想,一个地道的农民,还夸这样的海口。
吴大保笑着让魏晓丽到门岗房找来象棋,准备给好好教训一下。两人摆开了象棋。
谁曾想,姚等全的象棋绝非一般,两人下了几盘互有胜负。吴大保笑着说:“看不出来还真行!”姚等全兴奋地吹了起来:“哼!在这周围就没有人能下过我的!就是今天才碰上了你这个对手!”大家又胡乱说笑了一回,散了。
吴大保觉得姚家这兄弟也不是不讲道理!人们之所以认为他难缠,是因为他们占理!他们要是给你认真起来,砖厂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小王说:“我真恨不得把这弟兄两个给宰了!”吴大保说:“你还是消消气,不要有这种想法。”吴大保接着说:“他们兄弟俩也是讲道理的!该给人家补偿的就给人家。不管怎么说,砖厂现在已经运行正常,我们最终都要离开,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们走后,你尽量不要没事干了骂人家,跟周围的人把关系处理好才是真的!”小王点头答应。
场地上的砖坯烧完后,砖窑就停烧了。吴大保帮着岳父带人把砖窑扩大,箍窑。还没箍到一半,假期又到了,吴大保只好又告别岳父和魏晓丽回鄯善上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小刘说:“要说商量,就两年时间,两年把我们的股份用砖顶清,我们二话没有!再长了我们没办法接受!”小杨也接过话茬说:“我们本来手头就紧,时间太长了不行!”
小王说:“我还不同意你们退哩!”
吴大保说:“你们先不要嚷!现在有几点已经明确了,一个是可以退股,第二个是退股的方式可以用砖厂烧出来的砖来顶,现在关键是个年限问题,我想,也不要两年,五年了,我折中一下,就三年,大家都让让步,事情就解决了!”
吴大保见大家都不吭气,就说,如果再没有什么意见,你们就在‘会议记录’上签字,我起草一个协议,你们签字画押,事情就解决了。众人思考了一会都点头同意。
吴大保取过纸笔和复写纸,迅速写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内容如下:
经三方协商,刘心文,扬起军,将双方股金转让给王铃。
一:刘心文,扬起军股金15万元由王铃分三年,以每年三分之一的比例用砖厂烧出来的红砖按市场价付给两人;
二:从协议签订之日起,砖厂所有股金属于王铃所有;
三:原‘出资协议’同时废止;
协议签署人:王铃 刘心文 扬起军
2005年8月9日
吴大保用复写纸一共复写了四份,写完后,吴大保让每个人都签完字,并按了手印。吴大保把签好字,按完手印的协议给每人一份,一份又交给小王,说:“把它保存好。
手续进行完毕,众人说了会闲话就告辞了。
众人走后,小王说:“这下负担全交给我们了!”吴大保说:“你应该高兴才行!”
自从协议签署后,小王嘴里一直嘟囔:“这下让那两家人占便宜了,都是大哥心软,才让我们一家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吴大保望着小王无言以对,觉得这人是此一时彼一时。冬天来砖厂时,左一声大哥,右一声大哥,整天哭哭啼啼,看起来真让人可怜。现在,全家人都倾其所有,从父母开始,到姊妹们,没有不出钱的。为了让她尽快走出困境,自己的老婆和岳父都一起上阵,才使砖厂有了些眉目。就是砖厂亏了,亏的也是自己姊妹们带来的几十万块钱,要赚了,当然属于小王!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由于有了大家的帮助,砖厂也逐渐走上了正轨。虽说砖不好销,但每天还是能卖出几万块。现在另外两家人已经推出,只有她一个股东。看着眼前的情形,小王立刻就以老板自居,不管在外,还是在自家人面前,都摆出一副老板的架势,大有人们都围着她过日子的架势。有时还表现出对自家人的防范心里。这些都出乎吴大保所料。何况姊妹们都是倾其所有,就为了她和曹家的孩子。单从目前的处境来说,吴大保的境况远不如现在的小王!不得不让人寒心。
看着小王,吴大保不由得想起了在鄯善跟自己合伙的张尽忠和李蝉。现在只要一想起这两个人,就觉得不舒服。当时为了买走场子,给自己说尽了好话,最后又为了把场子退回,说起话来给人一种谄媚的感觉。现在场子退了,开始养猪了,岸然摆出一副老板的架势,纯粹把自己当个不合格的‘技术员’来看待。想起来就让人心烦!由此来说,有些人是不值得同情,不值得帮助的。当他羽翼稍微丰满,就忘却了别人曾经的付出。
当时如果场子不给他退,不是他要钱,而是问他要钱!可惜,人跟人不一样,而对弟媳的帮助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应该说跟她本人的行为毫无关系。
一天晚上吴大保起床穿一件外套,站在屋外抽烟。魏晓丽喊着说:“这里不像鄯善,早晚都有露水,当心受凉!”吴大保答应着向砖窑走去,他想再到砖窑去看看,给干活的人提醒一下。
吴大保低头进砖窑,一股热浪从窑里涌了出来。窑里面没有人干活,吴大保觉得奇怪,每天晚上都进砖胚,出砖,怎么今晚没有人呢?
吴大保出了砖窑,上了窑顶,烧窑师傅正在往窑里填煤,见吴大保上来,停下了手中的活。吴大保问:“窑里怎么没人干活?”烧窑师傅说:“出砖的两个人晚上没有来,烧好的砖出不来,砖胚就没地方进,进砖胚的人就回家去了。”
岂有此理!吴大保问:“你见成品上的李主任了吗?”烧窑师傅说:“下午骑摩托车走了。”
吴大保下了砖窑,到李主任房门前,房门是锁的,人不在。
吴大保气呼呼回到了房间,他不明白,这些人说起话来冠冕堂皇,做起事来怎么这么不负责任?魏晓丽见状问:“怎么回事?”
吴大保说:“砖窑里一个人也没有,李光社也不在房间。你说说,成品上就是个进窑出窑,还有什么活可干?”魏晓丽说:“李光社每天都回去。”吴大保说:“他要回去,得把人安排好啊!”
魏晓丽不吭声了。吴大保脱掉衣服在床上躺了一会,怒气未消。
魏晓丽说:“这一帮人就是这样,你说他,他脸皮厚痴痴的,根本不管用!”两人说了会话就睡了。
天刚蒙蒙亮,吴大保听见李光社在外面喊叫。吴大保立刻气上心头!他穿好衣服,打开房门,见李光社喊叫完,和烧窑的刘师傅坐在房子里抽烟。吴大保走了进去。
李光社感觉吴大保脸色不对,急忙起身让座。吴大保坐下后问:“你昨晚到哪去了?”李光社说:“昨晚家里有事。”吴大保问:“你走的时候把人安排好了没有?”李光社说:“安排好了!”吴大保说:“昨晚砖窑里一个人都没有你知道吗?”李光社说:“早晨来时,他们都在窑里。”
吴大保说:“我说的是昨天晚上!”李光社不吭气。吴大保说:“你也不想一想,你一晚上不进砖也不出砖,窑里又不能断火,要多耗多少煤?晾场里存了那么多砖胚你难道不着急吗?”烧窑的刘师傅急忙出去了。李光社无言以对,灰溜溜也出了房门到砖窑里去了。
被吴大保说了一顿的李光社,在砖窑里吼叫着,训斥昨晚没来的两个人!
吴大保回到了房间洗漱完毕,吃了两口馒头,来到了岳父岳母房间。豆豆和小王的儿子在床上玩耍。岳父问:“你刚才说李光社我听见了,这些人,只有你说了才管用!我们说的时候,总是不在乎!”吴大保说:“我就是看不惯他们这种做法!”
下午开工后,吴大保仰望天空,见一朵朵云彩遮挡住了太阳。吴大保对杨光军说:“看样子天快要下雨了,赶快叫人用塑料纸把砖盖好,不要叫雨淋坏了!”杨光军说:“这里的天气我看得多了,不会下的,保准不会下!”
吴大保生气地问:“要是下了怎么办?”杨光军说:“我敢跟你打一百块钱赌!”吴大保说:“只要不下就好!”说完又在场子里转了一会,觉得还是不对劲,便走到门岗房问看门的表兄。表兄说:“应该不会下吧。”
吴大保问:“到底下不下?”正说着,天上落下雨点,吴大保急忙跑到场子里大喊:“赶快盖塑料布!”
雨说下就下,又带着一股风,几十个人满厂乱跑,拉不住塑料布。紧接着大雨就下来了,哗啦啦把没有来及盖的砖浇了个透彻!气得吴大保脸色铁青。
吴大保,岳父,所有人都冒着大雨总算把能盖住的砖盖上了。即便是这样,最少有一半砖胚被雨淋坏了。
吴大保手执铁锨把杨光军堵在晾场里,杨光军见势不妙想溜开。吴大保大声骂道:“狗东西!你说不会下,怎么下下了来?”吴大保越骂越气要追着打杨光军,被表兄拉住了。表兄说:“连我都没看出来要下!”
吴大保气得骂:“你们都是一群瞎子!”他又翻过身指着杨光军说:“今天的损失我全部让你赔上!要不然就给我卷铺盖走人!”骂完和岳父回了房间。
岳母和魏晓丽找出干衣服给岳父和吴大保换上。吴大保怒气未消,还要去骂杨光军,被岳父劝住了。
虽然被淋湿了好多砖,可两个车间主任明显操心了很多!干活的人见状也不敢偷懒。场地里人们各自忙活井井有条。最让吴大保高兴的是,来买砖的人多了。
吴大保一算,假期快到了,得去看一下父母,问一下父母愿不愿去新疆照看豆豆。
吴大保告别魏晓丽和众人,带着豆豆坐车来到了父母的住处。
父母见儿子回来,格外高兴。父亲说:“来了就多住几天!”吴大保问:“魏晓丽的母亲要到兰州照顾孙女上学,魏晓丽又在砖厂,我在那面上班,白天也上,晚上也上,这一开学,豆豆就没人带。你们愿不愿到新疆去?”母亲说:“反正我们也闲着,新疆那个地方我还是挺喜欢的,其它没有啥,就是有点太热。”父亲说:“在去以前我得把院子里面的地收拾一下,你带着豆豆先上去,我们后面来。”
吴大保住了两天,就告别父母又到砖厂去转了一圈,安慰了众人几句。
虽然难舍难分,毕竟吴大保要回去上班,便带着豆豆回新疆去了。
人虽然离开了砖厂,但想着艰难运行的砖厂,吴大保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而在新疆,等待吴大保的事更加麻烦。
吴大保刚回新疆,鄯善法院就打电话让他取‘判决书’。吴大保虽然觉得败诉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自己不是法官。他怀着坎坷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法院。法官让他在领取单上签完字,递过来一份‘判决书’,和一份对方的‘上诉状’,还有一张地区中院的开庭传票。吴大保心情顿时又不好起来。
吴大保急忙看判决书,判决结果是:原告已经超过诉讼时限,法庭不予支持,驳回上诉。
吴大保高兴的连说:“谢谢!”
木尼拉法官说:“我们基本上天天给你打电话,就是找不到你。”吴大保说:“我回了一趟老家。”法官说:“对方已经上诉到了中院,中院的传票已经发来下了,你回去准备应诉。”
吴大保答应着告别法官,急匆匆回到了房间细细看了几遍原告的‘上诉状’。
原告在上诉状里紧紧抓住诉讼时效计算时间应该从‘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受伤害程度的时算起。也就是从‘伤残鉴定的日期’算起。这样以来,诉讼时效就在一年之内。
吴大保苦思冥想,这一条是官司胜负的关键。如果中院采信了对方的观点,自己就非赔不可!
到了豆豆开学的时间,吴大保给豆豆报上名,照看着上学,还照顾养在圈里的猪。由于马上要上班,父母还没有上来,吴大保就把豆豆放在了建行的朋友家,让他们照看几天。
吴大保觉得日子真难过,除过上班,还要照看猪舍里的猪,还要应付即将开庭的官司。
吴大保想:按法律规定,伤残鉴定应该在‘治疗终结’后一定时间内提出。对方在2001年9月份就已经治疗终结,到现在已经历时三年多时间,已经超过了鉴定时效。就是鉴定了,也不在赔偿的范围了。他趁上班的空,到技术组的电脑上围绕这个观点,写了一份‘答辩状’。写完后,又修改了几遍,打印了五份,等待开庭。
张尽忠进的猪差不多都长大了,吴大保联系的给猪贩子卖了一些,张尽忠又联系给单位食堂送了一些。猪少了,拉回来的剩饭剩下了许多。张尽忠说:“我们还得联系再进些猪,不然剩饭没地方去。”吴大保说:“这回你准备进大猪还是小猪?”张尽忠说:“你觉得进大猪划算还是小猪划算?”吴大保说:“按理说大猪小猪都一样,但是大猪成本高,一个猪就四五百块钱,养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张尽忠说:“那就进小猪。”
吴大保便拨通了原来打过交道的南疆猪贩子李国辉的电话。李国辉说:“小猪送到一个一百八,这是最低价!”吴大保问张尽忠:“一百八一个小猪要不要?”张尽忠说:“价格倒便宜,关键是猪行不行?”
吴大保说:“肯定没有正规猪场的品种好,要是给单位食堂送估计没有问题。”张尽忠说:“那就让他送来!”
李国辉分两次从南疆一共拉过来了219头小猪,张尽忠把钱付了。吴大保让苏嫂把大猪和小猪分开圈。剩饭和饲料参着喂。
县城的饲料商送了一段时间饲料,吴大保没有钱给,就不再送。吴大保对张尽忠说:“没有饲料钱,饲料商连饲料都不送了!”张尽忠说:“你赶快打电话让魏晓丽把钱寄过来进饲料!”
吴大保说:“现在正是砖厂紧张的时候,确实没有钱寄过来!我欠你的钱,说好了年底给你还,不管怎么说,是喂猪要紧。”张尽忠并不理会。
吴大保无奈,又问宋勇要了些小猪料和包谷麸皮参着剩饭喂。
父母料理好老家的院落来了。吴大保把豆豆从朋友家接了回来。
吴大保上班,父母在房子照顾豆豆上学。吴大保一下班就往猪圈跑,父亲生气地说:“当心把身体弄坏了!自己又有病,这样辛苦地干啥?又不是过不下去!”吴大保说:“也没有办法,已经干上这事了,猪养在猪圈里我不管怎么行?这一茬猪喂完了就不喂了。”
苏嫂到房间里找到吴大保说:“那些小猪有已经长成半大了,我一个人实在喂不住,你看咋办?”吴大保急忙给张尽忠打了个电话说:“苏嫂说猪长大了,一个人喂不了,不行还是把你姑夫姑母喊来吧?”
张尽忠答应着,说:“我给他们打个电话,让他们快点上来。”
父亲见状,说:“要是没人喂猪,我帮你们喂两天吧,反正闲着也没有啥事干。”听父亲这样说,吴大保有些不好意思。父亲说:“我就喂几天,等张尽忠的姑夫姑母上来后,我就不喂了。”吴大保只好说:“那就先辛苦你一下。”
母亲也不闲着,见院子里三个母狗相继下了狗崽。跑前跑后,一会儿给拌面糊,一会到烧剩饭的锅里给捡肉吃。三个大狗和一群小狗只要见母亲一出房门,就全部围了上来,又是撒娇,又是亲昵,弄得母亲满身是泥土。
父亲整整给喂了二十多天,张尽忠地姑夫姑母才来到了养殖场,把父亲替换了下来。
开庭时间到了,吴大保跟同事们换了个班,到县城喊上要跟他一块承担责任的伙伴陈开饶。陈开饶这次表现的很好,专门找了一辆车,喊了几个朋友助阵,拉上吴大保到了吐鲁番中院。
路上陈开饶说:“要是不行了,我们跟对方协商一下,少赔一点吧?”吴大保说:“你要听我的,我们现在的目的是一分不赔给他,我怎么说,你就怎么说。”陈开饶说:“那好吧!”
三个法官端坐在法庭上端的法官席上。法官按程序讲完一些是否要回避之类的话,宣布开庭。
对方律师念完上诉状后,吴大保把自己写好的答辩状也念了一遍,然后把答辩状给每个法官给了一份。
法庭辩论很简单,双方都围绕‘鉴定日期’能否作为诉讼时效的计算日期进行辩论。
吴大保说:“在‘治疗终结’后,没有及时申请做‘伤残鉴定’,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要求赔偿的权利。所以说‘伤残鉴定’的日期绝不能等同诉讼赔偿的计算日期!赔偿的计算日期只能是2001年的七月九号,七月九号出的车祸,到九月份就治疗结束,如果你这时候做伤残鉴定,我们是非赔你不可,而时隔三年后的伤残鉴定,只是单位上的例行体查,只能证明你伤残了。而在这三年里,我们也无法得知你的身体是否受到过其它伤害!所以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上诉,维持原判!”
双方你一句,我一句,陈开饶也插嘴说:“赔偿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道理?你啥时候想起来了,就能啥时候给你赔吗?你十年以后去做伤残鉴定,难道我十年以后再给你赔吗?法律上规定,就是要在‘治疗终结’后及时做‘伤残鉴定’,你不及时去做,能怪谁呢?”陈开饶经过一次开庭后进步多了。
法官不耐烦地听着双方不断重复一个话题辩论,问:“双方再有没有新的观点?”都回答说:“没有!”法官问:“双方愿意调解吗?”原告律师说:“愿意!”吴大保说:“不愿意!”法官看了一下几人,说:“现在休庭,择日宣判!”法官说着,把法锤敲了一下,离开了。
书记员让双方在法庭记录上签完字。陈开饶开车把吴大保和他的几个朋友拉回了县城。陈开饶笑着说:“感觉还可以!”吴大保说:“你不是想给他赔一点吗?”陈开饶说:“说真的,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问了好几个律师,他们都说多少是要赔的!”吴大保说:“听天由命吧!”说完打的回火车站去了。
吴大保想,反正是尽力了,也只能听天由命,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时间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天气早晚渐渐冷了下来,宋勇也不再送饲料过来。由于没有饲料可参,小猪整天都被泡在稀食里,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吴大保越看越担心,没有办法,就从火车站另一家送麸皮的王范玉家要了几吨麸皮参着喂。
天气冷了,吴大保又去买了些黑色塑料布铺在猪舍顶上御寒。
等麸皮快参着喂完了。吴大保无计可施了,对张尽忠说:“我实在没有办法管了!现在你的姑夫姑母还有表弟都来了,你也用不着再找人了,你就叫他们喂就行了,我也没办法管,反正你的百分之三十我也不要了,你们就看着喂就行了。”张尽忠冷笑了一下走开了。
从那以后,张尽忠再没有找过吴大保商量喂猪的事情。吴大保也无心再管。心想,等这一批猪喂完后就赶紧散伙。
吴大保不参与喂猪的事好像是被张尽忠给传到了送饲料的几个人耳朵里了。几个人天天上门围着吴大保要饲料款。吴大保给张尽忠打电话,张尽忠说:“你给了就行了!”吴大保一想也对,欠人家的钱,也没有办法。只好一发工资就给凑的给点,慢慢给了一部分。
没有了吴大保的参与,张尽忠依然不好好进饲料。由于猪舍潮湿,张尽忠心想原来没事,现在照样会没事,于是一些猪病了,死了一些,具体死了多少,吴大保并不知晓。由于不再参活,也懒得关心。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给张尽忠的姑夫交代两句。
又到了休假时间,魏晓丽又喊让吴大保到砖厂去。
时间到了十一月份,砖厂已经很冷。由于已经上冻,砖胚停止了生产,砖机停止了运转,砖厂里寂静了下来。由于晾场里还剩余了些砖坯,砖窑里依然烧着,窑边上的抽风机在嗡嗡旋转,吐着烟尘。
房间里,放在房子中间的炉盘和烟筒里冒着黑烟,乌烟瘴气。岳父的烟瘾越来越大,靠在椅子上不断咳嗽,本来很白的皮肤变得黝黑而粗糙。魏晓丽也变了样,她穿一件黑色棉袄,头上裹着一条头巾,手里拿一个簸箕不停往炉子里加煤。脸色黑了许多,也瘦了很多,看起来让人伤心!
小王经常跑外,收拾得利索一点,况且她的炉子专门有表哥收拾,自己用不着费力。她穿一件呢子大衣站在门口,俯视着自己的手下。
吴大保来了,几人见面,分外高兴,魏晓丽专门买了一只当地的土鸡招待。
小王说:“场地里的砖卖了好多,只剩下五六十万,都已经定出去了。欠的账也还了!明年的启动资金也有了着落!”
吴大保听着高兴,说:“这样也就了却了我们一桩心愿!明年你就好好干,争取打个翻身帐!老三在天之灵也可宽慰!”说着声音呜咽,眼睛湿润起来。
岳父安慰说:“行了!反正我们都尽力了!等把晾场里的砖胚烧完后就停窑。”
魏晓丽说:“现在大部分事情都顺了,我们跟小王商量好了,等砖烧完,爸爸带人把砖窑箍一下。不箍砖窑明年就没有办法烧。等砖窑箍好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和爸爸就离开砖厂,爸爸到兰州,我回新疆。砖厂就由小王一个人经营!”
吴大保高兴地说:“得感谢你和爸爸!”
岳父笑着说:“一家人就不说这话了!其它都没啥问题,现在就是大门口,姚家这弟兄两个一会地不租了,一会嚷着要一次付给他十年的租金,很不好办!”
吴大保说:“只有先哄着,砖厂征的地差不多一半都是这兄弟两个的,你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要是联手不再给我们租地,砖厂就没法开!”小王说:“他们要胡闹,我就告他们去!”
吴大保苦笑着说:“国家根本就不允许占用耕地!你告他们什么?砖厂占的是他们的耕地和林地,首先是我们违法,他们要收回耕地才是合理合法的。”
正说着,姚等全穿一件小棉袄,摇摇晃晃来了。吴大保招呼坐下,对姚等全说:“你看,我们都是邻居,要互相关照,只要砖厂好了,大家都好!”姚等全说:“你就是不说这话,我还想跟你论论这个道理!小王天天说我们弟兄两个不讲道理,这些我听见就不高兴!实际上我们弟兄两个也都在好好配合你们,不然你们这个场子还开个啥?晾场里面的地多一半是我们的,就连你们走的路也是我们的。还说我们不好好配合!你们一年一亩地才补我们不到四百块钱。你想想现在原上的地,那一亩地不来个五六百块钱?”
吴大保笑着说:“那你是讲收成好的,遇上年景不好,什么都收不到!还要辛辛苦苦种!”姚等全冷笑着说:“我能那样算吗?我们农民种地谁发过工资?闲着还是闲着。”吴大保说:“那砖厂每个月也给你发了八百快钱工资,也就差不多了。”姚等全不屑一顾地说:“说实话,我还看不上你们那八百快钱!我这么个大男人在哪个地方不挣个千二八百的。当时你们推砖厂时把我的一百多颗树全部推了,我也没有问你要什么补偿费,门前的那条路,也没有问你们要补偿费,算起来就多了!拉砖的拖拉机天天从我的门前经过,一天都没有断过,你说我能高兴吗?你们要是能掏钱给我从修个庄子,我就从此以后再不说什么!我说,还有一种办法,你就一次给我十年二十年的补偿费,我到外面另外盖个庄子,还懒得跟你们操闲心!”
吴大保觉得他句句在理,只好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跟你说什么?”姚等全说:“就是嘛!就说我哥吧!这个人就没有个什么爱好,就想当个副厂长,挂个名,副厂长不行,给个车间主任还不行?给弄了个什么食堂管理员,一天到晚发牢骚!”姚等全不但要把自己的话说完,还要替他哥说两句。
吴大保一看这个话题扯下去再毫无意义,便问:“听说你们今年西瓜不错?”姚等全苦笑着说:“不说这事我还不生气,我庄前面的两亩地要是都种上西瓜,最少能买个三千多块钱。结果种了些玉米,没有长熟,就叫你们干活的人给偷的拿回家煮着吃了!”
吴大保觉得再说下去,砖厂就成了他控诉的对象了。吴大保又叉开话题问:“你会不会下象棋?”姚等全笑着说:“你不一定能下的过!”吴大保心想,一个地道的农民,还夸这样的海口。
吴大保笑着让魏晓丽到门岗房找来象棋,准备给好好教训一下。两人摆开了象棋。
谁曾想,姚等全的象棋绝非一般,两人下了几盘互有胜负。吴大保笑着说:“看不出来还真行!”姚等全兴奋地吹了起来:“哼!在这周围就没有人能下过我的!就是今天才碰上了你这个对手!”大家又胡乱说笑了一回,散了。
吴大保觉得姚家这兄弟也不是不讲道理!人们之所以认为他难缠,是因为他们占理!他们要是给你认真起来,砖厂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小王说:“我真恨不得把这弟兄两个给宰了!”吴大保说:“你还是消消气,不要有这种想法。”吴大保接着说:“他们兄弟俩也是讲道理的!该给人家补偿的就给人家。不管怎么说,砖厂现在已经运行正常,我们最终都要离开,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们走后,你尽量不要没事干了骂人家,跟周围的人把关系处理好才是真的!”小王点头答应。
场地上的砖坯烧完后,砖窑就停烧了。吴大保帮着岳父带人把砖窑扩大,箍窑。还没箍到一半,假期又到了,吴大保只好又告别岳父和魏晓丽回鄯善上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