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回归故园

正文 第二章 理想之国

    小镇

    小镇的河上有一座石拱桥。乞丐蹲在河边,捞水面的白菜叶,冲来涮去,然后拎了,沿台阶走上河岸,回到暂住的破庙里,煮白菜汤。在热气腾腾的汤的水汽里,吃得烫疼了牙齿。庙外破衣烂衫的孩子探头进来,被乞丐做一个鬼脸吓回去,在石板路的街上疯跑。一个年轻人沿着河边的石板路走来。

    他是个清瘦的少年,高身量,衣衫洁净,面容严肃。似乎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高昂了头颅。可街上除了奔跑的脏孩子、拄着拐杖慢吞吞走路的驮背老太太、偶尔推着手推车经过的小商贩,实在没什么人,冷清得很。少年沿一条小胡同拐进去。经过几处拐角,停在一扇黑漆大门前,盯着门顶的门牌号25号。少年扣响了门环。

    开门的是个戴一顶破旧瓜皮帽的瘦弱小子。他向门外的少年扫了一眼,就挥挥手,示意少年进门,然后闩上门,又挥手示意少年跟他进去。右拐,沿着青砖路面走去,经过一处院门,进了一个长方形、看似封闭的院落。一条很长的青砖路延伸下去,在一小片竹林处拐了弯,消失不见了。瘦小子领少年进院门直走,没几步,上几级台阶,撩开竹门帘,让少年进去。

    屋里没有人。瘦小子让少年坐在竹椅上稍等,然后打起一扇竹帘进了里间。隐约听到里面响起说话声,听不清说的什么。少年开始环视四周。进门右手间壁上挂的一幅字吸引了他的视线,他觉得龙飞凤舞,十分好看,但不知道那上面写着些什么。刚才进门时,他看到间壁后面还有一小间,两张竹椅中间是一只茶几。现在,他不敢绕到间壁后面看个究竟,只好呆坐着。

    片刻,不及他感到无聊,竹门帘一响,瘦小子掀门帘的手露了出来。一个人懒洋洋地走了出来。

    少年认得这个人。他站起身,小声叫道:虎子哥。

    虎子懒懒地招手,让少年坐下,然后大喇喇坐在少年旁边,一只脚跷到椅面上,一只手里的扇子骨敲着高耸的膝盖,问:什么时候来的呀?少年回答:两天了。虎子叫那个瘦小子:小七儿,去,去,去把你奶奶叫来。瘦小子出去了。在令人压抑的沉默中,少年琢磨那瘦小子的奶奶是什么人。叫他奶奶来做什么。少年的目光又溜向间壁上挂的那幅字。他渐渐忘了虎子的存在,只听到扇子骨敲打膝盖的单调的声音。

    竹帘打响,进来一个人。粉红夹袄,黑花绸裤,发髻梳得溜光水滑。红唇笑开了,生动得永远闭不住似的。就差手里头拿条丝帕了,那样,少年一定以为她是戏台上走下来的某个人物,整台戏,都见她嘴不停地念着唱着,说了些什么却全听不懂。

    少年的双手被一把攥住:怎么,这个真的是子青?照旧的一句话,少年听来,恍若隔世,而且,不知已隔了几生几世。

    这个女人,正是春红。

    子青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他好像坐过火车,坐过轮船,熙熙攘攘的人在他周遭来来往往,鼎沸的人声不绝于耳。但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像一座呆呆的泥塑,沉浸在一个不知什么样的世界里。小山一推他,说:该走了,他就提起身边的铺盖卷,机械地随着小山走。小山拿胳膊肘碰他,递给他一块饼,他接过来,往嘴里塞。却吃不出味道。他的感官已全然麻木。

    只在某一个安静的午夜时分,满车厢的人都睡了,哐里哐当前进的火车车窗外,透进一道又一道刺目的光亮,如闪电,倏而消失。子青清醒过来片刻,在黑沉沉的暗夜里,睁大青涩的眼睛,想忆起些什么。可他记不起任何事,脑海里,只见一盏煤油灯如豆的光在昏暗中摇曳,一声沉闷而刺耳的尖叫响起。除此,是同车厢一样的黑暗。子青睡过去了,感觉疲乏而劳累。睡梦里竟然同样疲乏。而此后若干个白天里的清醒,只不过是麻木。

    不知到了哪里;不知怎的,小山不见了。又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些人,给子青安排住宿,送来衣衫,又送他去洗澡。澡堂子出奇地大,里面蒸腾的热气雾一般,对面人影都看不到。子青的手掌在身上轻轻落下,就有大缕大缕的泥线滑落。这辈子没洗过这样干净的澡。从澡堂子出来,换上干净的衣衫,子青觉得身轻了许多。目光也渐渐敏锐起来。仿佛换了一个人。

    就这样,手心里攥了别人给写了地址的纸条,子青只身找到长居巷25号,见到了虎子哥,见到了春红。

    脑海里的记忆一下子打开了许多。他想起了村里,想起了丫仔,想起了苹果树、海子哥,还有大嘴。可是,他怎么也想不起自己家住在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

    春红捏着子青的手,依旧笑得灿烂,如画中的仙姑般美丽。子青又迷糊起来,怀疑自己到了戏里,或是天上。反正他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春红把子青拉坐在虎子哥对面两张并排的竹椅上。虎子依旧脚翘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春红似乎不满地看着虎子,招呼刚掀帘进门的小七儿:去,倒茶!小七儿应声去了。

    春红忽地叹口气,抹抹眼睛。她的眼角似已淌下泪来。子青疑惑地看她,想:春红姐又想起什么伤心事了?是想起身世,又想她弟弟了?子青清楚地记得春红讲过她弟弟的故事。他不禁拍拍春红的手背,想抚慰她。

    对面的虎子开口了:子青,明天就开始干活吧,我吩咐过他们了。

    春红又瞪虎子一眼,眼里似仍有怨气,安慰似的对子青说:没关系,休息几天再开工,啊。她像在哄自己的弟弟。

    子青的工作是把场里堆得老高的直径如盘子大小的圆木抬到船上。两个人,嘿呦嘿呦,同声喊着号子,从场门口绕出来,经过一片空白垃圾场模样的废地,下台阶,到河边,一人先上船,另一人随后,两人哐当一声扔下木头,由它左右滚动几次,最后落稳了。船晃得如同秋千。子青惟恐落水。

    几天下来,子青胳膊酸疼,肩头擦破了皮。子青没有抱怨。不知怎的,自从来到这里,他好像忘了怎么说话。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他是哑巴。

    子青每晚做杂乱的梦,梦的都是小时候的事。他总和一个瓷娃娃样的小女孩在一起,可是不知道她是谁。有一次他问娘:那个女娃娃是谁呀?娘说:那是天上下来的小仙女,在咱家暂住的,她长大了要飞回天上的。子青记住了。

    几天后的梦里,子青见到了长大的仙女。他问仙女:天上好玩吗?仙女说:不好玩,不像家里这么好玩。子青笑了。

    子青不记得伊女了。也没人在他面前提起伊女的名字。身边没有一个家乡的人。比他早一年来的小山,转到别处做工了。子青终日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刚离开的那个家,在他此时的记忆里,只剩了山山水水和一些陌生的乡人。子青终日忙着做工,好象丧失了头脑。

    没人再提以前的事,好象过去从未存在过。子青也从不问自己: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这里做什么?他没有心思和时间想任何事情。

    身边的人来了又去,有和他要好谈得来的,也有点点头就算认识了的,但没有一个深交。奇怪的是,子青也从来不想结交朋友。那些拿了工钱就吆五喝六去喝酒玩牌的工友,跟子青几乎没有来往。子青看着他们的眼神是冰冷、无表情的,他们对子青也敬而远之。

    子青唯一想念的人是大嘴。他问过春红,她说不知大嘴家的地址。他们上次在街上碰见,已是两三年前的事了。子青不时把大嘴送他的木头船拿出来把玩,这是他做工之外的唯一嗜好了。

    子青爱上了喝酒,不是酗酒,就是那么一小盅。临睡前,那么辣辣的一小口,这一夜,他就可以睡得格外香,不会在梦里迷路找不到家门。

    马祥

    日子过得缓慢平实,时间好像静止了似的。子青看不到尽头,看不到时间的终点。他时常有种感觉,他会一辈子这么过下去。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推门进来,改变了子青的生活。

    这是个南方的小伙子,高高的个头,满脸憨厚的笑容。他径直推门进屋,坐在子青身边,递过来一只木头船,笑着问:这是你丢的吧?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青年带子青去那些灯红酒绿的地方。子青晚上从来待在屋里不出门,所以头一次见识那些屋檐挂着一闪一闪彩灯的地方。一个穿草绿色半长紧身绸衫的姑娘(子青看不清她的模样)引子青跨过台阶,进了院子。东西角落的厢房和进间里透出灯光,映出快活的人影,流淌出欢语的人声。子青初始觉得隔膜,但有一瞬,感觉仿似回到了故乡村里某个随花大婶到乡人家串门的夜晚。于是,子青想起了过去的春红,记起了某个模糊、略带温暖的印象片段,他灵魂深处的某个地方活动起来。他又像是个活人了。

    转眼,子青已来到镇上三四年了。

    子青和青年马祥无话不谈。马祥为人无拘无束,像一匹快活的马驹。哪里有好玩的事情,他就会出现在哪里。他着实让子青的生活不再是一块灰色的平板,看似平凡的小镇也展露出生动多彩的一面。那些有姑娘的院子只是他们闲暇时的偶尔去处,更多的时候,他们去看赛狗,看皮影戏,去码头看游船——好玩的事情很能多,日子也过得飞快。

    子青有一次向马祥提起海哥。其实第一次见面,子青就觉得马祥很能熟悉,相处久了,马祥像海哥的感觉愈发强烈。海哥是个讲故事的好手,他从海边来,村里的教书先生说他是上古追日的夸父变的。马祥笑了,亲热地拍拍子青的肩膀,说:子青,你想家了。

    一天,马祥和子青又来到码头。马祥看着停泊在岸边的船,对子青说,我想出海去作水手。马祥扭头望向子青的眼神格外深邃。子青不经意地问,为什么?在这儿干不挺好吗?

    沉默了好一会儿,马祥转了身子,背靠铁链围垂的栏杆,说,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呀,你不是说过喜欢大海吗?我们可以一起出海。

    子青的目光被视线尽头一点白帆吸引着。好啊,他随口应道。

    没多久,马祥兴奋地跑来告诉子青,他已经和一家船务公司谈妥,签约一艘十天后出海的运煤船了。马祥拽了子青的胳膊说,我已经签合同了,你什么时候去?得快点。子青愕然。

    从小梦想的机会就在眼前了。浮现在子青脑海里的第一个形象是大嘴送他的木头船。那只小小的木头船,承载了他多少少年的梦想啊。可是不知怎的,子青无法想象即刻起身,离开这个已算熟悉的地方,前往不可知的国度——马祥说,那是一家外国船务公司——哪怕是和马祥一道。子青给马祥的答复是:让我想想。

    晚上躺在床上,子青失眠了。他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突然,让他措手不及。子青从没想过,一直在一起玩得开心的马祥,有一天会远离,像当年的大嘴。是啊,马祥是这种性格的。这个小镇子,对子青来说足够大了,可对天性活泼的马祥来说,生活还远远不够丰富和精彩。

    子青对马祥说,我不去了,你走吧,我等你回来。

    马祥走的那天,码头上一反往常模样,聚集了很多人。有被大人扛在肩上的娃娃,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更有少壮看看热闹的年轻人。他们赶来观看盛大的载货巨轮启航仪式。子青清瘦的身躯夹在人群中,一点不起眼。他不知道船舷上的马祥是否看到了他挥动告别的手臂。

    沉默的子青愈发沉默了。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怎么到了这里,做着自己不明所以的事情,怀着自己也不懂的心事。故乡呢,远远的,梦里也不出现。身边的人照旧来了又走,没有一个走进子青的生活。

    子青常在工后独自去码头。站立片刻。望着时而阴霾、时而灰蓝的海平面上方的天空,听海鸥凄凉的叫声,再在第一阵带凉意的晚风吹起时,迈着无言的脚步回去。

    工棚里的人来了又走,换了好几拨了。有好事的后生仔问子青:你不打算换个地方做工?子青摇头。从小到大,他都习惯安静的生活了。那些人也就拎着自己的铺盖卷儿,呼朋引伴地去了。他们喜欢奔向能拿更多工儿的地方。

    子青觉得,记忆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他罩得严严实实。他好像已有了一生的漫长故事可以回味,而摆在他面前的未来的无尽岁月,将只是对过去记忆的一次乃至无数次重复。每个饱浸细节的思绪都像没完没了奔跑的鹿,尽情地践踏他无边无际内心世界里生长着的柔嫩芳草。他眼中的每一缕阳光都只是昨日阳光的重复,每个雨点也是上几个雨季后的残留。没有新的,什么新的也没有,一切都只是重复。

    这都因为马祥的离去。子青的快乐也随着马祥的离去而离去了。

    其实,他们去过的地方只是镇上很少几处。某些地方,记忆暧昧而模糊,甚至剔除了缘由、景致、夏秋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只剩下一些印象片段,譬如灯光和色彩。它们怎么可以模糊同时竟又如此深刻呢?常常是一只纤细白皙的手,晕黄光下浅淡的游移,再加上一件恍似藕荷色恍似枣褐色、色彩同样在游移的绸缎衣衫,无声的。又或是微风摇曳的灯笼、灯笼纸上晃动的放大了的烛影。还有码头船身下水波一动一动的荡漾。

    马祥呢?这些记忆中,马祥在哪里?

    那些轰动的记忆,子青很少想起。比如元宵节前后的游会,整个镇子的人倾巢出动,将仅有的两条宽大的街挤得水泄不通。他俩也挤在里面做什么?像两条被水流冲成扁平身体的鱼儿。踩高跷的,手举灯笼的,肩上扛着孩子的,你拉我拽的一家子又被冲散的。这些属于众人的记忆不属于他们。他们是人流边缘的两个,被裹挟着,偷品着自己那份小小的欢乐。

    对与马祥的这份情谊,子青不知该如何下断语。有时,它像是童年时代和大嘴之间友谊的延续,又像是一种变了味的自我责罚。子青不知自己在做什么,也就甘心沉溺于这种消沉的快乐。

    有一个姑娘,子青是记得的。她身上的绸衫是鲜嫩的草绿色。——在子青这里,一切都换移成了相应的色彩,也一一对应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记不清她的模样。自始至终,没看到她的脸。只记得最后那一刻的崩溃。那一刻,感觉回到了家乡——小河畔的桃红,南山上的绿草,还有满村里的柳树——可故园在脚下却立时碎成齑粉;顿失立足之地,手脚扎叉着从高空跌落,落,落,却落不到底。睁眼,见烛光依然是晕晕的浅红,却很明媚。一片草的绿色。春回大地的感觉。

    这时,他才感到一种心有所属的温暖。

    他始终记得这种温暖,此后,有意无意的,一直寻找类似的温暖。

    却并不总能找到。

    子青还不懂得爱情。

    有时他想,爱情是个错误的字眼。

    有时疑惑,爱情的色彩应该是草绿色吗?还是藕荷色,或枣褐色?

    他无法找回那个草绿色的姑娘。他遗失了她。(甚至,他从未拾起过她。)只记取了她代表的色彩。或者,不是他遗失了她,而是他遗失了自己,把自己遗忘在了她那里。

    这是一种多么深切的空虚和悲痛?子青不懂得。他被抛在自己不懂的茫茫中,无法忘记自己,却又无法记起如何完整地做一个过去的子青。

    子青一直记得马祥临走前那个深邃的眼神。那竟像是一个掠夺的眼神。在那次对望之前,子青还拥有整个世界——大嘴的大谊,大嘴送他的木头船,还有他一时想不起的许多。那次对望之后,马祥一股脑拿走了它们——木头船承载的少年的梦想、站在码头眺望海上远帆的憧憬……子青已经有些自暴自弃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