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野骛之父 (四)
巴思坎得尔的再次光临是丹那人的荣幸。他们让出了最好的毡房,拿出了最好的饭食,并一再请求诗人永远留下来。他没有答应,他心里只挂念着金塔娃。吉拜格草原的主人野骛之父脱下自己珍贵的熊皮大衣,又从各家各户挑选来了十五匹良马和一百五十只黑山羊,对巴思坎得尔说,是我那个背信弃义的儿子害了你。他现在再也不敢来见我了。收下我的东西吧。我是来向你赎罪的。按照我们的习惯,你用它作为聘礼,就可以娶来部落中最漂亮的姑娘。馈赠的东西是不能拒绝的,他收下了。但巴思坎得尔根本不会有迎娶姑娘的打算。每天他都穿着熊皮大衣赶着牲畜去最高的山上放牧。在那里他向四处眺望。望得眼睛困顿酸麻、迎风流泪,还是要一望再望。这样久了,连四周的野兽山禽都认识了他。它们不再躲闪他,包括那些三五一群的草原狼,常常来到畜群跟前,趁机叼走一只羊。渐渐地,他的羊群少了。有一天,牧归的时候,竟有几十条恶狼悄悄地跟在了身后,一俟天黑,便对聚拢在毡房周围的羊群进行了一次空前残酷的洗劫。这样重复了几次后,野骛之父送给他的财产几乎丧失殆尽。不仅如此,狼群还咬伤咬死了别人家的几十只羊。接着天空飘下这一年的最初一场大雪。
神灵让老天降下一场大雪来,本来是为了让人间充满祥瑞喜庆的色彩。可在吉拜格草原不是这样。大雪天,狼下山,马嘶羊叫人不安。每年,碰到这种情况,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在旷野上点一堆旺火,冲远处放声吆喝,告诉那些也许正在山窝窝里朝部落觊觎的狼群,趁早死了心吧,我们早有准备。
喔――哧――喔呵呵――哧――
这声音从野骛之父的胸腔里发出,像是草原发自内心的一声浩叹。部众们齐声合鸣。野禽在远方惊起,朝雪雾钻去。连续三天都有这吆喝声。雪依旧下着。银白的雪袍从高天拖下来,被覆盖的毡房变成了袍襟上的几处皱褶。狼灾仍然频频发生。在部落人众的记忆里,似乎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几经驱逐而狼群不散。草原仿佛死去了,忧患余生的人们时时处在恐怖之中。即使这样,巴思坎得尔也没有忘记去山顶眺望。他骑在马上,一个人面迎风雪的吹打,身边时不时会冒出几只狼。他用弓箭威胁着,却从不射死它们。而狼也不会发疯地扑过来。他回来了,狼也跟过来了,簇拥在毡房不远处,彻夜长嗥。有一天,巴思坎得尔又要去山顶,狼群跟着他离开了部落。这情形被野骛之父远远看到了,他问自己,为什么狼总是跟着诗人时聚时散?为什么它们离他那么近却从来不伤害他?为什么狼群的出现会在他到来之后,并且狼群越来越庞大,好像全果果哈奇的狼都汇合到了吉拜格草原?用不着再作深入思考,一种异样的声音便从野骛之父口中飞出,啊。神狼。他觉得这是天神对自己的惩罚,因为他生养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儿子。而巴思坎得尔便是这神狼的首领,他的每一种复仇的意念,都会变成狼群的行动。既然这样,消除狼灾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祭祀求得神的宽宥。
祭狼了。野骛之父让部众把自己捆绑起来,也就是说他要成为祭狼的牺牲。没有人反对。因为他们觉得祭祀神明要用最高的祭品,不然神明是不会理睬的。而在部落中,谁能比野骛之父高贵呢?还因为他们相信,野骛之父的高尚行为必然会感动神明,被感动了的神明决不会让他流出半滴血。
这是一个鸟鸣半空的早晨。雪雾将要遁去,天青了半边白了半边。稀疏的雪花在洁净的空气中飘摇。巴思坎得尔也来了。他静静伫立,面迎几百张红得发紫的面孔,明白这紫色不是由于冷风的吹打而是激动,一种期待着神明观照人世并福佑人群的激动。被绑缚的野骛之父蜷缩在空旷的雪地上。神圣的痛苦让他失去了挣扎的力量。他把自己装扮成了一块无思无虑的僵死的石头,准备迎接一场挽救部落兴衰的考验。
神狼哟……
部落人众的颤声呼唤是朝神仪式开始的信号。所有人都像受制于某个按钮的机器那样急急跪下,静跪片刻后便是磕头。他们庄严地朝原野深处的狼群顶礼,发出一阵阵虔诚的祷告,然后拖拖沓沓地爬起来,仪式就是这样古老而简单。
巴思坎得尔混在人群里,和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思绪在此时飞扬而起。他为野骛之父默默祈祷:你来到一片洁白的雪地上,面对恶魔的叫嚣。你说,用我的血肉来拯救你们的灵魂吧。你大义凛然,让恶魔发呆。于是你得救了。和平宁静的吉拜格草原上,一万种生灵在这里歌唱。随着他的祈祷,远方的云雾一层层剥去,天上是一团团白、一团团青、一团团黑,间或有一团团的灰蓝色。巴思坎得尔伸长耳朵,谛听云雾滚动的声响,谛听由这神明喘气似的声响带出来的狼群的集体号叫。狼来了。那么壮丽的一片银灰色,如同气势磅礴的银灰色的飙风,在缟素的大地上惊掠而来。恐怖的号叫由小变大,宏亮得布满了整个空间。
骤然之间,野骛之父似乎意识到他已经不是一个象征性的祭品了,他的灵飞肉灭才是狼群所需要的,才是对部落生存的保证。他倏然扭动起来,可这临死前的最后一搏无疑成了对狼群的富有魅力的挑逗。平铺开来的狼群朝他凸起了一个三角形的前锋。而这时太阳露脸了。地更白,人更黑,天更亮。掀起的雪粉变作了股股白烟。流泻的狼群像滴落在大地这块白布上的一串项链,波荡着迅速靠近了。巴思坎得尔惊悸地看到,一只大头公狼首先跑过来,停在离祭品十步远的地方。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那公狼便扑到祭品身上。整个狼群哗地簇拥而上,一串项链变作一座狰狞的狼山。巴思坎得尔惊叫起来,许多人惊叫起来,前面撕扯祭品的狼群也惊叫起来。谁都想跑过去解救野骛之父,谁都没有跑过去解救野骛之父。因为这是对神明的祭祀。难道,他们这些神的子民,会反对神对祭品的热爱么?巴思坎得尔莽撞地朝前跳去,猛觉得心脏一阵奇疼,大地好像旋转了一下就把他的双腿扭成了女人的发辫。他身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他惊悟这是神的威力。神不允许他前去营救。神啊,原谅我。他在心里念叨着,费了好大的劲才又站起来,继续瞩望前方。祭品已经不存在了。狼群的动荡伴随着萧萧风声。浓雾迷空。他看到一条冷飕飕的白雪黑路笔直地通过宽广的原野,包括野骛之父在内的许多精灵游丝般招摇在黑路上面,徐徐地远去了。
野骛之父以伟大的献身精神做了祭狼的物品。遗憾的是,狼群对如此隆盛、庄严的祭典并不满足。它们齐声嗥叫,群情激荡地向部落人群潮涌而来,旋出一股庞大的涡流,将积雪搅动得团团飞转。巴思坎得尔愣了,呆了,禁不住地愤怒了。他发出一声愤怒的笑声。这笑声由亢奋变得沉闷,渐渐落入了地层深处。而别的人却悄然伫立着。他们绝望了,这是一种和大地一样平静博大的绝望,充满了对乾坤既定而人世衰变的忧叹。转眼闻,狼潮滚滚而来,人畜倒毙,惨叫声连成一片。血泊中,巴思坎得尔似乎得到了神的启示。他将野骛之父送给他的那件熊皮大衣脱下来,反披在身上,又用袖子勒紧腰际。之后他四肢着地,面朝狼群缓缓爬去。他不是人了,浑身密集厚实的熊毛让他变成了一头凶猛蛮憨的草原棕熊。
狼潮掀起更高的浪峰,又倏然跌落,倏然停止了喧嚣。大熊坦然前行,眼看就要爬进狼群了。山惊地动,狼群在平静了一会后疯狂地尖嗥起来,忽啦啦啦一阵巨大的响声,退潮了。那似乎是头领的公狼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以天生对大熊的惧怕,惊呼着带领众狼向大野深处溃败。雪尘扬起,迷迷??的,什么也看不见。人们这才明白,狼灾消逝了。而那个仍然爬在地上行走的诗人巴思坎得尔则成了他们的具有无边神力的救命恩人。
可是,谁能保证狼群不会卷土重来呢?厄运的利爪可以缩回,但当它再次伸出来时,也许就会变得更加锐利。主宰人群的依旧是无法超越的悲哀。大地的萧瑟之风和残杀之气依旧在头顶萦绕。而值得信赖的公众的父亲野骛之父却已经溘然逸去。一种意识在众人的脑海里越来越明确:狼群害怕着巴思坎得尔,部落必须依靠他才能转危为安。他的到来也许正是神明的安排。吉拜格草原就要改变神明的代理人了。人们围住了反披着熊皮大衣的巴思坎得尔。一个声音说,做我们的父亲吧,看在狼群的份上,你将拥有野骛部落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男女将听你使唤。巴思坎得尔不说话,以为自己听到的不过是风声,是风送来的狼的絮语。他站起来抬头远望,看到狼潮已经消逝。在那粉白色的颤动的地平线上,摇晃着几个黑色的人影,像是狼群拜会之后留下的礼物。所有的人都注视着那儿。
好一会,有人突然喊一声,达克帕罗。不错,是他。巴思坎得尔也看清了,他变得无比激动,他意识到自己久久盼望的那个日子终于来到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刚才那个要求他做公众的父亲的声音如此真切,如此具有魅惑。他对大家说,看吧,那几个朝我们走来的人就是灾星下凡。要是你们肯听从我的指挥,我是没有理由拒绝神明的意志的。我要肩负起保护部落的责任,我要让你们每个人都得到想得到的一切。
喔呵呵――喔呵呵――
部众们高声呐喊,此起彼伏,一阵阵地把雄壮的音浪排入空际。这是对新生的野骛之父的认可与欢呼。
那几个人影异常艰难地靠近着他们。按捺不住的巴思坎得尔大步迎过去。众人忽忽啦啦地跟在了后面,一会又忽忽啦啦地将达克帕罗一行围了起来。
金塔娃?为什么没有金塔娃?
巴思坎得尔发疯似的责问道,两道目光直勾勾地逼视着这克帕罗。后者结结巴巴地解释着。但巴思坎得尔根本不愿意听下去,他只注重眼前的事实:金塔娃不见了,她再次被钟情于她的人丢弃了。他恨得咬牙切齿,上前盛怒地将达克帕罗拽下马背,然后向他的部众发布了第一道残酷的命令。于是长刀举起来了,鲜血溅出来,头颅落下来。那几个跟随达克帕罗的塔崩人没做任何反抗就作了刀下鬼。血色漫漶着,很快渗进了积雪。白茫茫的大地上绽开了一片殷红的硕朵。
现在只剩下达克帕罗了。巴思坎得尔把他交给了部众,自已过去牵住了那匹驮着宝贝弓箭的马。部众们提刀在手,却没有人再将刀举起来。达克帕罗愕然望着大家。有人给他说了几句话,他悲叫一声,接着就号啕大哭。巴思坎得尔说,你是幸运的,如果你父亲还在世,你今天必死无疑。赶快离开这里,去寻找金塔娃。如果两个月之内你还不把金塔娃带到我面前来,你就不是野骛部落的人了,你的弓箭就属于我――诗人野骛之父巴思坎得尔了。这声音让达克帕罗揩去了眼泪。
雪原静静的。飞驰的云雾把半天的蔚蓝托付给了巴思坎得尔。肃穆的吉拜格草原上到处都是耀眼的部落之光。
神灵让老天降下一场大雪来,本来是为了让人间充满祥瑞喜庆的色彩。可在吉拜格草原不是这样。大雪天,狼下山,马嘶羊叫人不安。每年,碰到这种情况,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在旷野上点一堆旺火,冲远处放声吆喝,告诉那些也许正在山窝窝里朝部落觊觎的狼群,趁早死了心吧,我们早有准备。
喔――哧――喔呵呵――哧――
这声音从野骛之父的胸腔里发出,像是草原发自内心的一声浩叹。部众们齐声合鸣。野禽在远方惊起,朝雪雾钻去。连续三天都有这吆喝声。雪依旧下着。银白的雪袍从高天拖下来,被覆盖的毡房变成了袍襟上的几处皱褶。狼灾仍然频频发生。在部落人众的记忆里,似乎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几经驱逐而狼群不散。草原仿佛死去了,忧患余生的人们时时处在恐怖之中。即使这样,巴思坎得尔也没有忘记去山顶眺望。他骑在马上,一个人面迎风雪的吹打,身边时不时会冒出几只狼。他用弓箭威胁着,却从不射死它们。而狼也不会发疯地扑过来。他回来了,狼也跟过来了,簇拥在毡房不远处,彻夜长嗥。有一天,巴思坎得尔又要去山顶,狼群跟着他离开了部落。这情形被野骛之父远远看到了,他问自己,为什么狼总是跟着诗人时聚时散?为什么它们离他那么近却从来不伤害他?为什么狼群的出现会在他到来之后,并且狼群越来越庞大,好像全果果哈奇的狼都汇合到了吉拜格草原?用不着再作深入思考,一种异样的声音便从野骛之父口中飞出,啊。神狼。他觉得这是天神对自己的惩罚,因为他生养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儿子。而巴思坎得尔便是这神狼的首领,他的每一种复仇的意念,都会变成狼群的行动。既然这样,消除狼灾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祭祀求得神的宽宥。
祭狼了。野骛之父让部众把自己捆绑起来,也就是说他要成为祭狼的牺牲。没有人反对。因为他们觉得祭祀神明要用最高的祭品,不然神明是不会理睬的。而在部落中,谁能比野骛之父高贵呢?还因为他们相信,野骛之父的高尚行为必然会感动神明,被感动了的神明决不会让他流出半滴血。
这是一个鸟鸣半空的早晨。雪雾将要遁去,天青了半边白了半边。稀疏的雪花在洁净的空气中飘摇。巴思坎得尔也来了。他静静伫立,面迎几百张红得发紫的面孔,明白这紫色不是由于冷风的吹打而是激动,一种期待着神明观照人世并福佑人群的激动。被绑缚的野骛之父蜷缩在空旷的雪地上。神圣的痛苦让他失去了挣扎的力量。他把自己装扮成了一块无思无虑的僵死的石头,准备迎接一场挽救部落兴衰的考验。
神狼哟……
部落人众的颤声呼唤是朝神仪式开始的信号。所有人都像受制于某个按钮的机器那样急急跪下,静跪片刻后便是磕头。他们庄严地朝原野深处的狼群顶礼,发出一阵阵虔诚的祷告,然后拖拖沓沓地爬起来,仪式就是这样古老而简单。
巴思坎得尔混在人群里,和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思绪在此时飞扬而起。他为野骛之父默默祈祷:你来到一片洁白的雪地上,面对恶魔的叫嚣。你说,用我的血肉来拯救你们的灵魂吧。你大义凛然,让恶魔发呆。于是你得救了。和平宁静的吉拜格草原上,一万种生灵在这里歌唱。随着他的祈祷,远方的云雾一层层剥去,天上是一团团白、一团团青、一团团黑,间或有一团团的灰蓝色。巴思坎得尔伸长耳朵,谛听云雾滚动的声响,谛听由这神明喘气似的声响带出来的狼群的集体号叫。狼来了。那么壮丽的一片银灰色,如同气势磅礴的银灰色的飙风,在缟素的大地上惊掠而来。恐怖的号叫由小变大,宏亮得布满了整个空间。
骤然之间,野骛之父似乎意识到他已经不是一个象征性的祭品了,他的灵飞肉灭才是狼群所需要的,才是对部落生存的保证。他倏然扭动起来,可这临死前的最后一搏无疑成了对狼群的富有魅力的挑逗。平铺开来的狼群朝他凸起了一个三角形的前锋。而这时太阳露脸了。地更白,人更黑,天更亮。掀起的雪粉变作了股股白烟。流泻的狼群像滴落在大地这块白布上的一串项链,波荡着迅速靠近了。巴思坎得尔惊悸地看到,一只大头公狼首先跑过来,停在离祭品十步远的地方。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那公狼便扑到祭品身上。整个狼群哗地簇拥而上,一串项链变作一座狰狞的狼山。巴思坎得尔惊叫起来,许多人惊叫起来,前面撕扯祭品的狼群也惊叫起来。谁都想跑过去解救野骛之父,谁都没有跑过去解救野骛之父。因为这是对神明的祭祀。难道,他们这些神的子民,会反对神对祭品的热爱么?巴思坎得尔莽撞地朝前跳去,猛觉得心脏一阵奇疼,大地好像旋转了一下就把他的双腿扭成了女人的发辫。他身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他惊悟这是神的威力。神不允许他前去营救。神啊,原谅我。他在心里念叨着,费了好大的劲才又站起来,继续瞩望前方。祭品已经不存在了。狼群的动荡伴随着萧萧风声。浓雾迷空。他看到一条冷飕飕的白雪黑路笔直地通过宽广的原野,包括野骛之父在内的许多精灵游丝般招摇在黑路上面,徐徐地远去了。
野骛之父以伟大的献身精神做了祭狼的物品。遗憾的是,狼群对如此隆盛、庄严的祭典并不满足。它们齐声嗥叫,群情激荡地向部落人群潮涌而来,旋出一股庞大的涡流,将积雪搅动得团团飞转。巴思坎得尔愣了,呆了,禁不住地愤怒了。他发出一声愤怒的笑声。这笑声由亢奋变得沉闷,渐渐落入了地层深处。而别的人却悄然伫立着。他们绝望了,这是一种和大地一样平静博大的绝望,充满了对乾坤既定而人世衰变的忧叹。转眼闻,狼潮滚滚而来,人畜倒毙,惨叫声连成一片。血泊中,巴思坎得尔似乎得到了神的启示。他将野骛之父送给他的那件熊皮大衣脱下来,反披在身上,又用袖子勒紧腰际。之后他四肢着地,面朝狼群缓缓爬去。他不是人了,浑身密集厚实的熊毛让他变成了一头凶猛蛮憨的草原棕熊。
狼潮掀起更高的浪峰,又倏然跌落,倏然停止了喧嚣。大熊坦然前行,眼看就要爬进狼群了。山惊地动,狼群在平静了一会后疯狂地尖嗥起来,忽啦啦啦一阵巨大的响声,退潮了。那似乎是头领的公狼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以天生对大熊的惧怕,惊呼着带领众狼向大野深处溃败。雪尘扬起,迷迷??的,什么也看不见。人们这才明白,狼灾消逝了。而那个仍然爬在地上行走的诗人巴思坎得尔则成了他们的具有无边神力的救命恩人。
可是,谁能保证狼群不会卷土重来呢?厄运的利爪可以缩回,但当它再次伸出来时,也许就会变得更加锐利。主宰人群的依旧是无法超越的悲哀。大地的萧瑟之风和残杀之气依旧在头顶萦绕。而值得信赖的公众的父亲野骛之父却已经溘然逸去。一种意识在众人的脑海里越来越明确:狼群害怕着巴思坎得尔,部落必须依靠他才能转危为安。他的到来也许正是神明的安排。吉拜格草原就要改变神明的代理人了。人们围住了反披着熊皮大衣的巴思坎得尔。一个声音说,做我们的父亲吧,看在狼群的份上,你将拥有野骛部落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男女将听你使唤。巴思坎得尔不说话,以为自己听到的不过是风声,是风送来的狼的絮语。他站起来抬头远望,看到狼潮已经消逝。在那粉白色的颤动的地平线上,摇晃着几个黑色的人影,像是狼群拜会之后留下的礼物。所有的人都注视着那儿。
好一会,有人突然喊一声,达克帕罗。不错,是他。巴思坎得尔也看清了,他变得无比激动,他意识到自己久久盼望的那个日子终于来到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刚才那个要求他做公众的父亲的声音如此真切,如此具有魅惑。他对大家说,看吧,那几个朝我们走来的人就是灾星下凡。要是你们肯听从我的指挥,我是没有理由拒绝神明的意志的。我要肩负起保护部落的责任,我要让你们每个人都得到想得到的一切。
喔呵呵――喔呵呵――
部众们高声呐喊,此起彼伏,一阵阵地把雄壮的音浪排入空际。这是对新生的野骛之父的认可与欢呼。
那几个人影异常艰难地靠近着他们。按捺不住的巴思坎得尔大步迎过去。众人忽忽啦啦地跟在了后面,一会又忽忽啦啦地将达克帕罗一行围了起来。
金塔娃?为什么没有金塔娃?
巴思坎得尔发疯似的责问道,两道目光直勾勾地逼视着这克帕罗。后者结结巴巴地解释着。但巴思坎得尔根本不愿意听下去,他只注重眼前的事实:金塔娃不见了,她再次被钟情于她的人丢弃了。他恨得咬牙切齿,上前盛怒地将达克帕罗拽下马背,然后向他的部众发布了第一道残酷的命令。于是长刀举起来了,鲜血溅出来,头颅落下来。那几个跟随达克帕罗的塔崩人没做任何反抗就作了刀下鬼。血色漫漶着,很快渗进了积雪。白茫茫的大地上绽开了一片殷红的硕朵。
现在只剩下达克帕罗了。巴思坎得尔把他交给了部众,自已过去牵住了那匹驮着宝贝弓箭的马。部众们提刀在手,却没有人再将刀举起来。达克帕罗愕然望着大家。有人给他说了几句话,他悲叫一声,接着就号啕大哭。巴思坎得尔说,你是幸运的,如果你父亲还在世,你今天必死无疑。赶快离开这里,去寻找金塔娃。如果两个月之内你还不把金塔娃带到我面前来,你就不是野骛部落的人了,你的弓箭就属于我――诗人野骛之父巴思坎得尔了。这声音让达克帕罗揩去了眼泪。
雪原静静的。飞驰的云雾把半天的蔚蓝托付给了巴思坎得尔。肃穆的吉拜格草原上到处都是耀眼的部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