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流亡 (四)
但是,就在离他的记忆最近的那个冬季,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无人与他们共享温暖的苦闷。毡房的白色形影依然漂浮在洼野南侧白色的大地上,毡房里依然挂满了风干的羊肉和贮存着成堆的奶饼。只是没有人,没有了欢声笑语。哪里去了?哪里去了?为什么要抛弃他们?父亲说,他们的女人都成了柯柯人的妻子,他们吃够了没有女人的苦头,他们的种族即将灭亡,而只有丹那山那边的野骛之父才可以拯救他们。孩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但他明白,他们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样的流亡者。而现在,父亲要去寻找他们了,并且未能带他一起去。父亲说,你的血液是柯柯人的血液,你的祖先是柯柯人的一员,你的灵魂只有在柯柯人那里才会得到神的照看,才会充满威武之气。可是,柯柯人那么坏,那么令人惧怕;丹那人那么好,那么让他留恋。他不想选择坏人,不想。
火渐渐衰残,黑暗再次向他靠近。他害怕这黑暗将自已笼罩,又开始捡拾枯枝,边拾边往火里扔。他将篝火周围的所有可燃物都捡抬干净,揩着额上的汗珠坐下来看火。火带着响声一片一片地窜上半空。四周被映照得光明灿烂。夜色又一次被他撵走了。他觉得很奇怪,自己竟然具有了驱逐黑夜创造白昼的能耐。他忘记了父亲留给他的孤独和恐惧,在奇妙的感觉中歪倒在地安然睡去。
他醒了,天也醒了。四周一片枯焦,青烟悠悠散开,而火却在远方燃烧。他站起来呆望了好一会,才明白整个丛林都已经献身于自己点着的大火。和丛林里的所有动物一样,他顿时被震慑,撒腿就跑。他看到许多大树的焦骸在自己身边掠过,看到几具变了形的人尸裹在烟袅中忽隐忽现。他停下来察看,想知道里面有没有父亲。尸体已经无法辨认,不远处的几具马尸和几把遗落在地的长刀告诉他,他们是柯柯骑手。他立刻猜测到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柯柯骑手们在原野上望见篝火后包围了丛林。但当他们走进丛林想要靠近捉拿对象时,大火却包围了他们。孩子不禁打了个寒颤,很快离开那里,寻找没有火焰的地方走过去。
中午时分,孩子看到环绕自己的青烟逐渐稀薄,焦木越来越少。大火朝着和他相反的方向鼓噪而去。他明白自己正在接近丛林的边缘,气喘吁吁、摇摇摆摆地想停下来歇歇,脚刚立稳就变得目瞪口呆。离他五步远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具人尸,虽然已经扭曲变形,但他发誓自己认识他,并和他朝夕相处度过了九年漫长苦难的岁月。他扑过去号啕大哭,双手不停地抚摸焦黑的身体。哭声很快终止,因为当他扳转那张伏地的面孔时他被吓得一蹦子跳起。那面孔上的皮肉已经被火苗舔去,骷髅里眼球依然存在,嘴大张着,两排牙齿紧紧并拢,在痛苦中被咬断的半截舌头吊在嘴边,依然是湿润的粉红色。鼻子已经不存在,只有两个黑窟窿。下巴底下有个深洞,烟气从里面冒出,内脏还在接受烤炙――是父亲,是被儿子点燃的大火烧去了生命的父亲。
可是父亲,世间最伟大最高尚最坚强最慈祥最应该活下去迎接部落曙光的人,怎么会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呢?孩子不相信。他觉得林外的原野上父亲正在大踏步行走,或者父亲站在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瞻望着他准备和他紧紧拥抱。他们进入丛林时不就是翻越了一座高丘么?父亲就在那高高的土丘上扬头屹立。高丘下面有条河,河水清纯透明。孩子想着转身就跑,很快跑出丛林,跑向高丘,跑到沙滩疏松的河边。
他立住了,意识到自己是冲河水哗啦啦的流淌声跑来的。他多么希望有许多许多的声音围绕着自己,包括父亲的笑语,父亲严厉的训斥,父亲响亮的耳光。他瘫坐在河边,水流漫过他的双腿,冰凉的刺激使他有所清醒。他屁股蹭着寸草不生的泥沙朝后退去。两股热流涌出眼眶,他无声地啜泣,再也不觉得流泪是可耻的。父亲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抹去他禀性中的懦弱而伤感的丹那人的基因。他想他的可怜就是父亲的可怜,他的孤苦伶仃和父亲的死一样都具有诀别人世的意味。他处在无人保护的境地。他急切地希望有一个伴侣,哪怕是一只羊一只鸟一只吱吱叫的机灵的松鼠。
习习轻风吹来。身后的大火还在燃烧,越烧越远。丛林的中心地带,他和父亲不曾深入过的猛兽的营地正在迎接大火的来临。他用手触摸脖子上的那一串阳物。这是威武和气派的象征,可他觉得一点也不气派。具有非凡气派的倒是火,一瞬间便毁去了那么多高大的树,那么多深深浅浅的绿色。他当然想不到还有更气派的:这场被他点燃的火直到这时才真正接受了风的邀请,真正开始了摧枯拉朽的运动。炽盛强大的火势持续了一百多天。一百多天之后果果哈奇洼野的黑色丛林便荡然无存。
枯坐了许久,孩子的双腿开始挺直,脚步朝着东方畏畏葸葸地迈进。他从月落日出的循环,认识了东方,从跟着父亲夜行的经验中认识了北极星,却不知道东方无比广阔,北极星指引着半个地球。他觉得金红一片的地方随时都可能出现,可碧悠悠的空间在野花芬芳的寂寥中越伸越远。他寻找心的依托,那也许就在地平线的另一边,却永远无法到达。不多一会他就倦怠,就忘了自己应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男子汉。他急切地希望周围的一切对他的行走做出反应,以便证明生命旺盛的原野还没有最后抛弃他。
他踢到一块乳白的石头上,石头朝前滚了一下。他跨过去又回头望它,总觉得石头会跟着自己走。一会他又碰到一块乳白的石头。他高兴起来,断定是刚才那块石头跑到这里来迎接他,就像他过去跟父亲玩的把戏那样。他又踢了一下,石头跳起来钻进了草丛。他学着父亲的腔调说,你躲到哪里我都能闻到你。你是我的儿子,你身上散发着我的气息。后来他再也没碰到乳白的石头,便不再撮起鼻子迎风嗅来嗅去。他看到黑蚂蚱在他面前蹦蹦跳跳,发现自已的脚步越重,跳起的黑蚂蚱就越多。于是他腾腾腾地走路,脚步和父亲一样沉稳有力。黑蚂蚱睢睢睢地叫着,惧怕着他那能够踩死自己的脚,却又大胆地耻笑他――荒野里的人,为什么不骑上你的马,为什么不唱起你的歌? 你没有马你没有歌,你就永远别想得到我们的尊敬。孩子总是用一句话回答,到冬天你们死去的时候,我才会骑上我的马,唱起我的歌。他想象自己的马是一匹浑身油亮的黑色骏马,长腿圆臀高头立耳,其状如山,像黑蚂蚱一蹦老远,跑起来快如闪电疾如风;想象自己是个扬名四方的歌手,美妙的歌声能让春天的风驻足,夏天的水成冰,秋天的草不枯,冬天的雪消融。他用下巴压迫着喉咙,模仿父亲浑厚低沉的嗓音唱起来:
老熊抓住黑雁的翅膀,
黑雁带着它来到天上。
仿佛想象已经变成现实,他以歌手的喜悦蹦跳而起。可在落地的一刹那,他觉得有个黑森森的家伙从身后朝他扑咬过来。他吓得歪倒在地,回头一看,发现和他在一起的只有自己的影子。他的童稚的脸由于惊奇而变得老成。过去他从未注意过它,现在看来如果他不丢失自己的影子,他就永远被一个能活动能听话只是不能表达思想的东西陪伴着。他立住,对影子说,跟我来吧,影子就跟了过去。他不住地回头看它,抬腿晃胳膊地指挥影子跟他做同样的动作。他感到非常有趣,第一次明白自已对另一个我具有绝对权威。
黄昏不期而至,云蒸霞蔚的天际划出一道斑斓的巨大朦胧。身后的影子像挂在地上的皮条越拉越长,拖拽着他的身体使他感到疲累沉重。他走走停停,一会儿用极轻的眼光扫视晚霞,一会又回眸哀怜地望那细长瘦弱的伴侣。想到如果他继续走下去影子一定会被他拉断,便转身箕踞在地。这时他发现影子回到了他身边,放心地舒口气,忽听肚子里有个声音在咕咕地提醒他,你饿了,你到了应该进食的时候。他没带食物也忘了怎样去寻找食物,两眼无助地呆望辽远的前方。天际的霞火越烧越猛,像丛林烈火,红焰超升翻卷,漫上半空的是浓重的赤色云烟。太阳渐渐沉没。在这一天中照耀大地的最后时刻,它放射出一片一片的硕长的光柱,荡涤着荒原的明丽。萋萋芳草随风波动,深情地对待最后一抹阳光的吻别。一会,覆盖绿野的金色悄然消褪,天上的霓虹被青雾遮罩,太阳一下子不见了。孩子的亮眼睛也像天地一样趋于黯淡。他看到不知什么动物在远方透明的风中闪闪逝去,一只接着一只。那是一块块鲜肉的招摇,孩子闻到了热气腾腾的香味。清滑的涎液濡湿了他那干苦的舌苔,舌头如同游鱼在嘴里灵活转动。他起身从背上取下弓,眯缝着眼机敏地搜寻。弓是父亲专门为他做的,用坚韧的拉拉树杆的削片烤制成弓背,再从两头钻出四个眼.绷上用柘树汁浸泡过二十一昼夜的雄鹿的腿筋。箭是木质的,砍下榴花灌木的枝条,削出菱形的锋芒,在尾翼用细藤条扎上飞翔时能够保持平衡的兽绒。这里面有祖先的发明也有父亲自己的创造。
孩子握弓在手,没等取出箭,莫名的动物就莫名地隐没在他所看不见的地方。他朝前跑几步,想登高望远,无意间扭头看看,便愕然停下,眼睛像两颗黑星星一闪一闪地瞄着前面。前面是几匹旁若无人的马。它们刚刚不知从什么地方走来,领头的那匹骝马乌鬣乌尾而浑身却是一片光亮的棕红色。它身后不远处是一匹低头觅草的枣红马。枣红马用鼻孔噗噗地吹着气,一匹格外活泼的漂亮的马驹朝它跑去。而在它们右侧,还有几匹灰色和红色的马,它们都扬起头僵僵地立着,像是处在一种踟蹰不定的思考中。孩子凭着直感觉得它们是可以亲近的,便轻轻朝它们挪动了步子。这时一匹灰色马发出一声颤颤悠悠的嘶鸣,乌鬣乌尾的马和枣红马便带着马驹朝它靠去。所有的马都开始行动了。它们朝着丹那山朝着夕阳隐遁的方向走去,走走停停,还不时地回头望孩子一眼,似乎在引他过去。而他却怅怅地低下了头,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赶紧回到刚才箕踞过的地方低头寻觅。那儿什么也没有,影子突然离他而去了。他皱起眉头思索,脑子豁然一亮,认定刚才在风中闪逝的奠名的动物和那几匹马就是自已的影子。他担忧这是永久的告别,担忧自己的六神无主会打消他继续行走的勇气。他想起父亲,想起即将来临的可怕的黑夜一定很长很长。于是忧伤出来陪伴他。呜呜呜的哭声驱散着他的孤独,也驱散着残余的自昼。这是旷野给予他的一记永恒的烙印。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没有一日真正摆脱过这种孤寂而广漠的情绪。
天黑了,强劲的风把青色的天穹刮向地面,四周一片末日的惨淡。大地暗暗无语。慑人灵魂的死寂遏止了孩子的哭声。伤感淡淡随风远去。他惊恐的眼光捕捉到了近在咫尺的一些奇异光点。魔鬼的眼睛正在包抄着他。他跳起来朝太阳西沉的地方狂奔,想追回天空丢失的光明。然而很快他就迷失了方向。身后追撵而来的黑暗和面前冲撞而来的黑暗将他围死在一片根茎突起的草疙瘩上。他像一头在囚笼里碰撞累了的小兽,大呼小喘地仰望天空。天开始升高,三丛四簇的金斑隐隐显露。他庆幸地看到弯月突然探出了云层,悬在离他不远的斜前方。他记起和父亲一起度过的那些月夜,便觉得月亮和父亲一样亲切。更让他惊喜的是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急忙蹲下,和影子贴得紧紧的,再也不想挪动半步。影子起初是模糊的,越来越明显。同时明显起来的还有一种声音。他屏息等待,终于看到一队骑影出现在清澈的月光下。他不知自已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是跑过去还是逃走。不等他想好,那颗寻找依托的童心就有了一阵松快的感觉。他不禁发出一声热乎乎的轻唤。迎面的风将他的声音吹散,骑手们没听见,那目不转睛的样子像是从一块岩石旁经过。他们立刻就要走远。孩子的心怦怦乱跳。蓦地,他尖尖地喊一声,蹿起来带着自己的影子跌跌撞撞地奔跑过去。慌忙中他把父亲给他精心制做的弯弓遗留在地上了。这似乎是一种预示――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那种和弓箭相依相随的男人的勇武将会成为他最痛惜的丢弃。
火渐渐衰残,黑暗再次向他靠近。他害怕这黑暗将自已笼罩,又开始捡拾枯枝,边拾边往火里扔。他将篝火周围的所有可燃物都捡抬干净,揩着额上的汗珠坐下来看火。火带着响声一片一片地窜上半空。四周被映照得光明灿烂。夜色又一次被他撵走了。他觉得很奇怪,自己竟然具有了驱逐黑夜创造白昼的能耐。他忘记了父亲留给他的孤独和恐惧,在奇妙的感觉中歪倒在地安然睡去。
他醒了,天也醒了。四周一片枯焦,青烟悠悠散开,而火却在远方燃烧。他站起来呆望了好一会,才明白整个丛林都已经献身于自己点着的大火。和丛林里的所有动物一样,他顿时被震慑,撒腿就跑。他看到许多大树的焦骸在自己身边掠过,看到几具变了形的人尸裹在烟袅中忽隐忽现。他停下来察看,想知道里面有没有父亲。尸体已经无法辨认,不远处的几具马尸和几把遗落在地的长刀告诉他,他们是柯柯骑手。他立刻猜测到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柯柯骑手们在原野上望见篝火后包围了丛林。但当他们走进丛林想要靠近捉拿对象时,大火却包围了他们。孩子不禁打了个寒颤,很快离开那里,寻找没有火焰的地方走过去。
中午时分,孩子看到环绕自己的青烟逐渐稀薄,焦木越来越少。大火朝着和他相反的方向鼓噪而去。他明白自己正在接近丛林的边缘,气喘吁吁、摇摇摆摆地想停下来歇歇,脚刚立稳就变得目瞪口呆。离他五步远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具人尸,虽然已经扭曲变形,但他发誓自己认识他,并和他朝夕相处度过了九年漫长苦难的岁月。他扑过去号啕大哭,双手不停地抚摸焦黑的身体。哭声很快终止,因为当他扳转那张伏地的面孔时他被吓得一蹦子跳起。那面孔上的皮肉已经被火苗舔去,骷髅里眼球依然存在,嘴大张着,两排牙齿紧紧并拢,在痛苦中被咬断的半截舌头吊在嘴边,依然是湿润的粉红色。鼻子已经不存在,只有两个黑窟窿。下巴底下有个深洞,烟气从里面冒出,内脏还在接受烤炙――是父亲,是被儿子点燃的大火烧去了生命的父亲。
可是父亲,世间最伟大最高尚最坚强最慈祥最应该活下去迎接部落曙光的人,怎么会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呢?孩子不相信。他觉得林外的原野上父亲正在大踏步行走,或者父亲站在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瞻望着他准备和他紧紧拥抱。他们进入丛林时不就是翻越了一座高丘么?父亲就在那高高的土丘上扬头屹立。高丘下面有条河,河水清纯透明。孩子想着转身就跑,很快跑出丛林,跑向高丘,跑到沙滩疏松的河边。
他立住了,意识到自己是冲河水哗啦啦的流淌声跑来的。他多么希望有许多许多的声音围绕着自己,包括父亲的笑语,父亲严厉的训斥,父亲响亮的耳光。他瘫坐在河边,水流漫过他的双腿,冰凉的刺激使他有所清醒。他屁股蹭着寸草不生的泥沙朝后退去。两股热流涌出眼眶,他无声地啜泣,再也不觉得流泪是可耻的。父亲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抹去他禀性中的懦弱而伤感的丹那人的基因。他想他的可怜就是父亲的可怜,他的孤苦伶仃和父亲的死一样都具有诀别人世的意味。他处在无人保护的境地。他急切地希望有一个伴侣,哪怕是一只羊一只鸟一只吱吱叫的机灵的松鼠。
习习轻风吹来。身后的大火还在燃烧,越烧越远。丛林的中心地带,他和父亲不曾深入过的猛兽的营地正在迎接大火的来临。他用手触摸脖子上的那一串阳物。这是威武和气派的象征,可他觉得一点也不气派。具有非凡气派的倒是火,一瞬间便毁去了那么多高大的树,那么多深深浅浅的绿色。他当然想不到还有更气派的:这场被他点燃的火直到这时才真正接受了风的邀请,真正开始了摧枯拉朽的运动。炽盛强大的火势持续了一百多天。一百多天之后果果哈奇洼野的黑色丛林便荡然无存。
枯坐了许久,孩子的双腿开始挺直,脚步朝着东方畏畏葸葸地迈进。他从月落日出的循环,认识了东方,从跟着父亲夜行的经验中认识了北极星,却不知道东方无比广阔,北极星指引着半个地球。他觉得金红一片的地方随时都可能出现,可碧悠悠的空间在野花芬芳的寂寥中越伸越远。他寻找心的依托,那也许就在地平线的另一边,却永远无法到达。不多一会他就倦怠,就忘了自己应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男子汉。他急切地希望周围的一切对他的行走做出反应,以便证明生命旺盛的原野还没有最后抛弃他。
他踢到一块乳白的石头上,石头朝前滚了一下。他跨过去又回头望它,总觉得石头会跟着自己走。一会他又碰到一块乳白的石头。他高兴起来,断定是刚才那块石头跑到这里来迎接他,就像他过去跟父亲玩的把戏那样。他又踢了一下,石头跳起来钻进了草丛。他学着父亲的腔调说,你躲到哪里我都能闻到你。你是我的儿子,你身上散发着我的气息。后来他再也没碰到乳白的石头,便不再撮起鼻子迎风嗅来嗅去。他看到黑蚂蚱在他面前蹦蹦跳跳,发现自已的脚步越重,跳起的黑蚂蚱就越多。于是他腾腾腾地走路,脚步和父亲一样沉稳有力。黑蚂蚱睢睢睢地叫着,惧怕着他那能够踩死自己的脚,却又大胆地耻笑他――荒野里的人,为什么不骑上你的马,为什么不唱起你的歌? 你没有马你没有歌,你就永远别想得到我们的尊敬。孩子总是用一句话回答,到冬天你们死去的时候,我才会骑上我的马,唱起我的歌。他想象自己的马是一匹浑身油亮的黑色骏马,长腿圆臀高头立耳,其状如山,像黑蚂蚱一蹦老远,跑起来快如闪电疾如风;想象自己是个扬名四方的歌手,美妙的歌声能让春天的风驻足,夏天的水成冰,秋天的草不枯,冬天的雪消融。他用下巴压迫着喉咙,模仿父亲浑厚低沉的嗓音唱起来:
老熊抓住黑雁的翅膀,
黑雁带着它来到天上。
仿佛想象已经变成现实,他以歌手的喜悦蹦跳而起。可在落地的一刹那,他觉得有个黑森森的家伙从身后朝他扑咬过来。他吓得歪倒在地,回头一看,发现和他在一起的只有自己的影子。他的童稚的脸由于惊奇而变得老成。过去他从未注意过它,现在看来如果他不丢失自己的影子,他就永远被一个能活动能听话只是不能表达思想的东西陪伴着。他立住,对影子说,跟我来吧,影子就跟了过去。他不住地回头看它,抬腿晃胳膊地指挥影子跟他做同样的动作。他感到非常有趣,第一次明白自已对另一个我具有绝对权威。
黄昏不期而至,云蒸霞蔚的天际划出一道斑斓的巨大朦胧。身后的影子像挂在地上的皮条越拉越长,拖拽着他的身体使他感到疲累沉重。他走走停停,一会儿用极轻的眼光扫视晚霞,一会又回眸哀怜地望那细长瘦弱的伴侣。想到如果他继续走下去影子一定会被他拉断,便转身箕踞在地。这时他发现影子回到了他身边,放心地舒口气,忽听肚子里有个声音在咕咕地提醒他,你饿了,你到了应该进食的时候。他没带食物也忘了怎样去寻找食物,两眼无助地呆望辽远的前方。天际的霞火越烧越猛,像丛林烈火,红焰超升翻卷,漫上半空的是浓重的赤色云烟。太阳渐渐沉没。在这一天中照耀大地的最后时刻,它放射出一片一片的硕长的光柱,荡涤着荒原的明丽。萋萋芳草随风波动,深情地对待最后一抹阳光的吻别。一会,覆盖绿野的金色悄然消褪,天上的霓虹被青雾遮罩,太阳一下子不见了。孩子的亮眼睛也像天地一样趋于黯淡。他看到不知什么动物在远方透明的风中闪闪逝去,一只接着一只。那是一块块鲜肉的招摇,孩子闻到了热气腾腾的香味。清滑的涎液濡湿了他那干苦的舌苔,舌头如同游鱼在嘴里灵活转动。他起身从背上取下弓,眯缝着眼机敏地搜寻。弓是父亲专门为他做的,用坚韧的拉拉树杆的削片烤制成弓背,再从两头钻出四个眼.绷上用柘树汁浸泡过二十一昼夜的雄鹿的腿筋。箭是木质的,砍下榴花灌木的枝条,削出菱形的锋芒,在尾翼用细藤条扎上飞翔时能够保持平衡的兽绒。这里面有祖先的发明也有父亲自己的创造。
孩子握弓在手,没等取出箭,莫名的动物就莫名地隐没在他所看不见的地方。他朝前跑几步,想登高望远,无意间扭头看看,便愕然停下,眼睛像两颗黑星星一闪一闪地瞄着前面。前面是几匹旁若无人的马。它们刚刚不知从什么地方走来,领头的那匹骝马乌鬣乌尾而浑身却是一片光亮的棕红色。它身后不远处是一匹低头觅草的枣红马。枣红马用鼻孔噗噗地吹着气,一匹格外活泼的漂亮的马驹朝它跑去。而在它们右侧,还有几匹灰色和红色的马,它们都扬起头僵僵地立着,像是处在一种踟蹰不定的思考中。孩子凭着直感觉得它们是可以亲近的,便轻轻朝它们挪动了步子。这时一匹灰色马发出一声颤颤悠悠的嘶鸣,乌鬣乌尾的马和枣红马便带着马驹朝它靠去。所有的马都开始行动了。它们朝着丹那山朝着夕阳隐遁的方向走去,走走停停,还不时地回头望孩子一眼,似乎在引他过去。而他却怅怅地低下了头,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赶紧回到刚才箕踞过的地方低头寻觅。那儿什么也没有,影子突然离他而去了。他皱起眉头思索,脑子豁然一亮,认定刚才在风中闪逝的奠名的动物和那几匹马就是自已的影子。他担忧这是永久的告别,担忧自己的六神无主会打消他继续行走的勇气。他想起父亲,想起即将来临的可怕的黑夜一定很长很长。于是忧伤出来陪伴他。呜呜呜的哭声驱散着他的孤独,也驱散着残余的自昼。这是旷野给予他的一记永恒的烙印。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没有一日真正摆脱过这种孤寂而广漠的情绪。
天黑了,强劲的风把青色的天穹刮向地面,四周一片末日的惨淡。大地暗暗无语。慑人灵魂的死寂遏止了孩子的哭声。伤感淡淡随风远去。他惊恐的眼光捕捉到了近在咫尺的一些奇异光点。魔鬼的眼睛正在包抄着他。他跳起来朝太阳西沉的地方狂奔,想追回天空丢失的光明。然而很快他就迷失了方向。身后追撵而来的黑暗和面前冲撞而来的黑暗将他围死在一片根茎突起的草疙瘩上。他像一头在囚笼里碰撞累了的小兽,大呼小喘地仰望天空。天开始升高,三丛四簇的金斑隐隐显露。他庆幸地看到弯月突然探出了云层,悬在离他不远的斜前方。他记起和父亲一起度过的那些月夜,便觉得月亮和父亲一样亲切。更让他惊喜的是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急忙蹲下,和影子贴得紧紧的,再也不想挪动半步。影子起初是模糊的,越来越明显。同时明显起来的还有一种声音。他屏息等待,终于看到一队骑影出现在清澈的月光下。他不知自已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是跑过去还是逃走。不等他想好,那颗寻找依托的童心就有了一阵松快的感觉。他不禁发出一声热乎乎的轻唤。迎面的风将他的声音吹散,骑手们没听见,那目不转睛的样子像是从一块岩石旁经过。他们立刻就要走远。孩子的心怦怦乱跳。蓦地,他尖尖地喊一声,蹿起来带着自己的影子跌跌撞撞地奔跑过去。慌忙中他把父亲给他精心制做的弯弓遗留在地上了。这似乎是一种预示――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那种和弓箭相依相随的男人的勇武将会成为他最痛惜的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