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正文 附录二 (二)

    历史并沒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真理并不是万能的,真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解读历史现象的最好方法是具体分析。

    项羽嗜杀,为人残暴,尤其是屠城一事,最为后人垢病。但是,人们只记住了项羽屠城,似乎忘记了刘邦也有屠城的记录。《史记?高祖本纪》载:“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这条历史文献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屠城。对于这条文献记载,人们好像得了集体失忆症一样,都淡忘了。

    屠城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威慑;但是,屠城的残酷历來受到人们的严厉抨击。

    刘邦不仅在反秦之战中有屠城的记录,而且在诛杀项羽之后也曾经想屠城以泄愤。

    项羽自杀之后,西楚诸地都向刘邦投降了,只有鲁地不降。刘邦闻讯,最初想率天下大军屠灭鲁地(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但是,刘邦后來却改变了态度。

    刘邦对项羽从來都是一路追杀,绝不留情;即使鸿沟议和项羽释放了太公与吕雉等人质,刘邦也不顾信义,撕毁协议,追杀项羽,为什么鲁地为项羽坚守,刘邦却放过屠灭鲁地的初衷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刘邦灭项之后,清醒地知道自己已经大功告成,就要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了,此时的刘邦已经在考虑“后项羽时代”的舆论主旋律了。

    项羽的败亡宣告了刘邦称帝的开始,面对这么一个新时代,在舆论宣传上提倡什么,是刘邦必须要考虑的问題。刘邦经过慎重思考,深知自己必须提倡忠诚,只有忠诚才能使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不再遭遇诸侯割据,天下分崩的惨祸。要提倡忠诚,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项羽最初被义帝封为鲁公,鲁地百姓为项羽坚守城池,正是忠城于鲁公的表现,因此,刘邦不能让自己一时的冲动破坏了即将到來的新时代的主流舆论。所以,楚地皆降,唯鲁不降引发的怒气不能不服从于倡导忠诚的主流舆论。

    正是基于这种深谋远虑,刘邦放弃屠城泄愤的想法,以项羽的人头昭示鲁城父兄,鲁地百姓确信项羽已经死亡,才放弃抵抗,投降刘邦。

    刘邦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因此,他愤怒之时也想屠城。刘邦的高明在于他懂得用理智约束感情。相比之下,项羽就显得非常不理智了。项羽只图一时之快,一泄了之。

    自韩信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后,以此评价项羽者代不乏人,项羽真是因为“匹夫之勇”而败亡吗?

    三、“匹夫之勇”是项羽败亡的原因吗“匹夫之勇”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孟子认为:手握利剑,口中大喊着“谁敢挡我”,这就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的特点是“敌一人”,就是一个人与敌决斗。

    楚汉战争中的名将韩信曾以此语批评项羽:项羽这个人大吼一声,上千人都会吓得瘫倒在地上,但是,他不会任用属下的将领,这只是匹夫之勇啊(项王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韩信的这番话只是他一个人对项羽的评价,至多是个一家之言,但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却成了今人批评项羽的一个重要理由。

    这似乎不太合适!

    第一,韩信一家之言,未必合乎事实,岂能成为千古定案?

    第二,韩信之言即使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今人岂能躺在韩信的评价上不再做出今人的评价?如果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只停留在古人的结论之上,还要今人干什么?重复古人的话不就行了吗?

    因此,韩信对项书的评价切切不可作为今人评价项羽的唯一说辞。

    匹夫之勇的最大特点是凭一人之力,逞一人之强,《孟子》对“匹夫之勇”所下的定义即是此义。

    项羽的行事与匹夫之勇有着较大的距离。

    第一,《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述项羽微时之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就是他要学“万人敌”,而不愿学一对一的击剑。不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说明项羽自年轻时就不喜欢凭一人之力,而要学习指挥千军万马的“万人敌”。“万人敌”就是统率千军万马,凭借全军的力量打败敌人。

    第二,项羽一生领导的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荥阳会战),项羽都沒有逞一人之勇。

    先看巨鹿之战。这场战役是反秦武装和秦朝主力的生死决战,也是项羽登上政治舞台的关键一步。这场战役,项羽在杀宋义、夺军权之后,先派勇将黥布率两万军队渡黄河,取得小胜,然后,沉了船,砸了釜甑,烧了庐舍,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以表示此次出战必死的决心。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破釜沉舟”。

    而且,项羽率先攻击的是章邯带领的二十万秦军主力军团,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章邯军团,断了长城军团的粮道。然后,集中力量攻打围攻巨鹿的长城军团,并彻底消灭了长城军团。

    消灭了长城军团之后,项羽率军与被击溃而尚未被消灭的章邯军团相峙了半年之久;同时,又采用政治攻势,瓦解章邯的军心。

    经过半年修整的项羽派蒲将军率领部分楚军渡过漳水,日夜兼行,截断秦军的归路。自己亲率大军北渡漳水,再次大败秦军。

    此时章邯对外面临项羽军团的巨大军事压力,对内备受赵高的猜忌,内外交困的章邯请降。

    这场著名的巨鹿之战,项羽指挥若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表现了一位军事家的天才。在现存的文献记载上,我们丝毫看不到项羽仅凭一人之力的匹夫之勇。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天才军事家的指挥艺术。

    这里哪有“匹夫之勇”呢?

    如果项羽凭借的是“匹夫之勇”,那么,他需要“破釜沉舟”调动全军将士的积极性吗?

    再看彭城之战。这场大仗是刘邦和项羽的第一次正面对决,因此,这次对决对双方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刘邦这次是下决心要一举灭项,项羽是自分封天下诸侯以來第一次认识到刘邦是他称霸天下的最大敌手(项羽政治上多么幼稚)。

    这场大战兵力悬殊非常大,刘邦是五十六万大军,项羽只带了三万骑兵。但是,项羽的决策非常正确。项羽避开了刘邦正面布防的彭城之东和彭城之北,将兵力布置在彭城之西的萧县,战斗也是从彭城西面的萧县打响的。由于攻其不备,加上骑兵打步兵的优势。所以,项羽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的建制完全打乱,刘邦几十万大军溃不成军,完全成为败兵(兵败如山倒)。

    刘邦狼狈到只有一个夏侯婴(滕公)为他赶车,一路狂奔,后面是几千名楚兵在追击。

    项羽这场大战打得非常精彩,丝毫沒有一点点匹夫之勇的味道!由于史书记载的缺失,我们不知道项羽如何指挥这场战斗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彭城大战是项羽军事指挥艺术的天才显现。这种军事指挥艺术,一是表现在攻击方向的选择(选择了刘邦意想不到的西方),二是表现在战争的突发性,三是表现在充分发挥骑兵作战的优势。

    这里哪里有一点“匹夫之勇”呢?明摆着是项羽指挥他的三万骑兵,摧枯拉朽般地收拾了刘邦,彻底打破了刘邦的迅速灭项之梦,也使刘邦第一次领略到项羽的军事才干。不仅刘邦对此战印象极深,刘邦的士兵也领教了楚军的剽悍,后來汉军一见楚军,特别是一见项羽率领的楚军就心怯胆战,不能说和彭城之战沒有关系。

    刘邦原來是速胜论者,满心想的是一举灭项,统一中国;彭城之战使他清醒了。可见,彭城之战多么重要!项羽彭城之战的军事指挥艺术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

    最后,我们看看荥阳会战。这场持续两年多的楚汉之战,是刘、项两人成败的关键。而在荥阳会战中,荥阳、成皋一直是双方争夺的重中之重。项羽虽然是一尊战神,但是,打成皋项羽这位战神的神勇并沒有发挥出來。一夺成皋打了整整一年,项羽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最后,项羽抓住刘邦的软肋,集中攻打刘邦的粮草线,这才打得刘邦喘不过气來,仓皇出逃。

    无论项羽打得顺手还是不顺手,项羽都沒有逞匹夫之勇。最终一夺成皋也是点准了刘邦的死穴――后勤生命线,而不是项羽手持利刃突入刘邦大营,杀得刘邦溃不成军。如果项羽真是逞一人之勇,一人冲入刘邦大营,大展拳脚,那我们倒真要对项羽刮目相看了。断了军粮的刘邦最后让纪信装扮成自己,吸引楚军的注意力,自己则从另一城门逃了出來。

    二夺成皋是项羽强攻荥阳,刘邦军团不敌项羽军团的勇猛,只好与夏侯婴两个人逃出了荥阳。二夺成皋靠的也不是项羽的匹夫之勇,靠的是整个项羽军团强大的战斗力。

    如果非要找项羽的匹夫之勇,那么,下面这段文字或许可以作(做)个例子:“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

    这是史书记载中可以称之为“匹夫之勇”的一段文字。细读此段文字,人们仍然可以发现,项羽要和刘邦决斗,亲自披甲上阵,瞪眼大吼,主要是政治幼稚,其次是急躁易怒。项羽并沒有因此独闯汉军大营,也沒有不顾个人安危,瞎闯一阵。

    既然如此,韩信为什么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呢?

    要回答这个问題,我们不妨重温韩信批评项羽的一段名言:“项王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在这段名言中,支持韩信评价项羽“匹夫之勇”的有两个理由:一是项羽夺人心魄的吼声;二是不能任用贤将。项羽叱咤疆场的勇气无人可比,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项羽就是“匹夫之勇”。细读这段名言,其实,韩信主要是认为项羽“不能任属贤将”。

    这番话是韩信从项羽手下跳槽到刘邦帐下后所说的。韩信所说的“不能任属贤将”应当主要指他本人。项羽不能慧眼识英雄,特别是不能识别韩信是这一时期一流的军事家,的确是项羽的一大失误;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刘邦也沒有看出韩信是人杰啊!韩信在刘邦手下先是差一点被杀,后经夏侯婴救下,并推荐给刘邦,刘邦也沒有信用他。即使萧何推荐了韩信,刘邦也只是看着萧何的面子打算给韩信升升官。但是,这种升官并不是刘邦重用韩信,而是为了不驳萧何的面子,以免萧何走人。

    据此而言,项羽不识韩信,刘邦也不识韩信。韩信大概推销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否则,项羽、刘邦都不能认识韩信的真正价值。其实,夏侯婴、萧何认识韩信,也只是在和韩信交谈后才认识韩信的价值的。为什么项羽、刘邦不能和这位军事奇才谈上一番话呢?

    因此,韩信以项羽“不能任属贤将”为由,指责项羽是“匹夫之勇”,已经偏离了《孟子》中有关“匹夫之勇”的原始意义,也和今人理解的“匹夫之勇”有区别。因此,韩信批评项羽“匹夫之勇”有两个问題:第一,韩信所说的“匹夫之勇”已不是孟子所说的“匹夫之勇”;第二,韩信批评项羽“匹夫之勇”主要指项羽不能重用自己。

    如果韩信批评项羽的“匹夫之勇”主要是指责项羽不能重用自己,那么,韩信有关项羽“匹夫之勇”的评价就要大打折扣了。

    既然如此,今人为什么还要反复引用韩信这一并不十分准确的评价呢?

    韩信当年向刘邦提出对项羽的评价,意在说明自己为什么要抛弃项羽而投奔刘邦。今人引用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意在说明项羽的为人,特别是说明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如果从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角度引用韩信当年的评价,那么,这种不合理就更明显了。

    因为,即使我们承认项羽有“匹夫之勇”的一面,也不能讲这一点作为项羽失败的一个主因。项羽的失败的政治原因、军事原因和性格原因三个方面,所谓的“匹夫之勇”在这三大原因中都不是主要原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