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1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日子
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运动中,能耐得住寂寞,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不伪饰,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操守,这是需要勇气的。文史馆的工作,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故而旧雨新交,谈天说地,好不惬意!
1957年以后,形势突变,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报刊对父亲的约稿陡然减少了,而他的书也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了。他本來是一个靠写书为生的职业作家,一旦沒有稿子可写,那就纯粹是“赋闲家中”了。父亲是一个终年忙碌的人,一旦清闲,反而手足无措,于是他只好看看书,听听戏,种种花來消磨岁月。
父亲的那场病,本來是场祸事,但是古贤哲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父亲反而因祸得“福”,惹去了不少麻烦。读者知道,父亲是一个不说假话的人,更不愿作违心的活。上世纪50年代,政治运动频繁,在有些场合,必须表态之时,父亲均以有病在身,说话困难为由,绕过去。1954年全国文艺界大规模地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文艺界许多人都表了态,参与了批判活动。二家兄正在外地实习,得知这一情况后,写信给父亲,请他也表个态。我看到这封信后,问他怎么还不写文章。当时我们很年轻,这样做,自然是保护父亲,说实话,那时也沒觉得有什么不对。而父亲听了我的话,则淡淡地说:“我不知道俞平伯错在什么地方,我写什么文章,凑什么热闹呢?”终究他是一字未写。
1955年,胡风事件爆发,全国掀起了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來势凶猛。我们还是为了保护父亲,劝他写文章表个态。父亲则对我们说:“我不喜欢胡风的文章,但是让我去批判他,我不知道该批他什么,还是少说为佳吧!”从此,父亲在历次运动和文艺整风中,他都以缄默对之,从不发言,也从不写文章,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张恨水在“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集团”、“反右派”、“拔白旗”等运动中,都是沒有态度的,其实“沉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勇气,需要耐得寂寞,要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这正是父亲的老实处,也是他的聪明处,这可能就是他读书有得的“大智若愚”吧!
以前,我们只知道父亲不和别人打笔仗,但是通过这些缄默,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不随声附和,不说违心的话,为了对得住自己的操守,情愿寂寞无闻。父亲当时在做这些的时候,非常自然而不伪饰。二家兄和我当时并沒认识到这点,只是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不随大流。白云苍狗,斗转星移,经过50多年的岁月消磨,我们才认识到他高风亮节的风骨,正是一个饱读史书,几经沧桑,阅历过人才能有的大智慧。由于他人格魅力的感召,我们兄妹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沒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
父亲无书可写,就在院子里辟地松土,莳花种树,左一丛,右一棵的种起來。他从白塔寺买來许多花子儿,松土种下,成了一个花圃,如美人蕉、鸡冠花、西番莲等。大门的影壁前,种了一颗白丁香,东屋前种了一棵红色的榆叶梅,北屋左间窗前种了一棵柳树,右侧又种了黑枣树,在他书桌前窗种了一丛竹子,在小甬路上,扎了一个架子,爬满了葡萄藤,架子两旁各有一棵高可丈余的盆栽石榴树。在做这些“体力活儿”的时候,他都要亲力亲行,不许旁人插手,只有一个例外,他只让最偏怜疼爱的大舍妹明明帮忙,爷儿俩在院子里折腾得可欢了。春末夏初,小院美丽极了,白色的丁香和串串似珍珠的洋槐花,散发着浓浓的芬芳,粉红色的榆叶梅,开得如锦如霞,丹红的石榴,喷放着火一样的热情,阵阵的花香迎面扑來,站久了,连衣襟都染上了香气!到了盛夏,那小小的花圃,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惹得蜂蝶成群成群的來,虽然是炎炎酷暑,我家却是垂柳依依,翠竹摇曳,高大的槐树如伞盖,浓萌蔽日,好一派清凉!
每到冬初,父亲和大舍妹要用草帘把花木包起來,让我和家兄把两盒石榴搬进屋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是那样的认真,小心翼翼,生怕惊动和踫坏了这些花枝。在父亲的拾掇下,我家小院成了个绿阴花香的世界,谁进到我家,都会情不自禁地赞一声:“好美的小院!”
父亲的外稿不多,就自己写诗填词,他把这些诗词都用毛笔写在一个红竖线的宣纸本上,数年下來,也陆续写了数百首,在本子封面上,他用毛笔工整的題下《闲居吟》3个字。这些诗词和前些年写的《病中吟》,是他生前沒有发表过的两本诗集,为我们留下了他晚年生活与心境的最宝贵的资料。在《闲居吟》中,有多首吟我家小院的:
消夏杂咏
野花小院净无泥,竹叶临窗万个低。
好是三更明月上,轻描淡影粉墙西。
七律·茉莉
素衣却说内人行,翡翠枝衔粉态妆;
夜到月明微有影,绝无人处但闻香。
开來团玉三分白,陪得清香一味凉;
红袖当前笑缓手,诗魂留下伴斜阳。
1959年春末,父亲被中央文史研究馆聘请为馆员,同时北京市文化局也给予了父亲一份生活补贴。有了这两份收入,我家的生活有了保证,使父亲能安度晚年。
中央文史馆设在北海公园的“养心斋”,这里原本是清朝皇帝修身养性的地方,环境好极了,有假山流泉,亭阁水榭,简直是洞天福地。馆里更是人才济济,荟萃了各路人才,有闻名于世的学者,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也有北洋时代及国民政府高官政客,还有曾经两榜及第,赴过琼林宴的进士、翰林、榜眼。馆长章士钊,副馆长沈尹默(兼上海文史馆馆长)、陈寅恪(兼广东省文史馆馆长);我所知或见过的馆员有:商衍瀛、陈云诰、邢端(均是翰林)、商衍鎏(榜眼)、谢无量、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女)、康同璧(康有为女公子)、裕荣龄(德龄之妹,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慈禧的御前女官)等。进馆的老人必须在60岁以上,父亲以64岁的高龄进馆,还是最年轻的“小弟弟”,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这新单位。文史馆每逢星期二、五上午上班,或是学习,或是座谈。父亲原本和一些馆员是老相识,如章士钊、陈半丁、刑端等先生。进馆以后,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旧雨新交,倚廊清淡,论经评史,说起历史掌故,都是如数家珍,有的就是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目击者,大有“白头宫女,闲说天宝遗事”的感慨,使父亲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有时老人们也手谈一两局,枰上争锋,下得也相当激烈。父亲的心情十分愉快,他每逢上班日,准时必到。有一次父亲和陈半丁先生闲谈。陈先生告诉他一段非常有趣的轶闻。半丁先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画写意大师,但是为什么叫“半丁”就不为人知了。原來陈先生是湖南人,有个孪生哥哥,兄弟俩长得惟妙惟肖,感情极好。陈先生到北京后,哥哥仍定居湖南老家,半丁老人在画坛享名以后,非常想念哥哥,为了解慰这种手足之念,陈先生每月寄钱回家,数十年如一日,半丁老人认为自己和哥哥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个人”,所以才给自己起名“半丁”,一个名字内涵着如此深厚的兄弟感情,实在让人感动。
老人们除了每周两次学习座谈外,便是将自己所研究的文史工作或是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撰写成文,发表在《文史资料》上。《文史资料》当时是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现己公开发行),所载的文章都是当事人亲自参与或生活过的事,都是第一手材料,是研究近代史的珍贵资料,我从中得到了不少知识,而且知道了许多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内幕,真是获益匪浅。每次父亲带回新出的《文史资料》我们兄妹都是争抢读阅,先睹为快。父亲的几位老友,也是每期必借。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这一套《文史资料》,也差不多散失殆尽,只剩下10來册,我一直引为憾事,上世纪90年代,文史出版社出了全套合订本,我终于买到了几十册合订的《文史资料》,每次翻阅,有如对故友之感,非常的欣慰。
每到春节或是节日,都由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出面,在人大会堂的餐厅,宴请全体馆员,向老人们嘘寒问暖,老人们都非常高兴。
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给文史馆馆员拍摄纪录片,題为《老人的青春》。其中有3个人的特写镜头:章士钊先生研究古典书籍,康同璧先生工作,父亲伏案写书。本來定的是在我家拍摄,电影厂來人看了后,认为我家太窄小,不宜入画面,改在文史馆拍摄。我非常有幸的陪父亲去了,那是一个不冷不热的秋天,正是“一年好景君须记”之时。那一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使我终身难忘。老人们兴致勃勃地穿上了“盛装”,这些压在箱底几十年的服饰,得以重见天日,几疑身在19世纪,不用说别的,仅以这些只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团花马褂长袍和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很难看到的珍贵历史画面,更何况其中有许多我慕名久矣的学者和艺术家,今日才得识荆,真是三生有幸!
我记得除掉老人们集体活动的镜头,还有对镜挥毫的镜头:写字的有陈云诰、谢无量等,绘画的有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等。彭八百先生画的是一幅寿桃,当场送给了摄制组。我至今仍后悔不迭的是,为什么不带个纪念册去,请老人们留个墨宝,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是终身遗憾。而父亲在文史馆内伏案写作的镜头,是他留给世人惟一活动的画面!
1957年以后,形势突变,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报刊对父亲的约稿陡然减少了,而他的书也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了。他本來是一个靠写书为生的职业作家,一旦沒有稿子可写,那就纯粹是“赋闲家中”了。父亲是一个终年忙碌的人,一旦清闲,反而手足无措,于是他只好看看书,听听戏,种种花來消磨岁月。
父亲的那场病,本來是场祸事,但是古贤哲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父亲反而因祸得“福”,惹去了不少麻烦。读者知道,父亲是一个不说假话的人,更不愿作违心的活。上世纪50年代,政治运动频繁,在有些场合,必须表态之时,父亲均以有病在身,说话困难为由,绕过去。1954年全国文艺界大规模地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文艺界许多人都表了态,参与了批判活动。二家兄正在外地实习,得知这一情况后,写信给父亲,请他也表个态。我看到这封信后,问他怎么还不写文章。当时我们很年轻,这样做,自然是保护父亲,说实话,那时也沒觉得有什么不对。而父亲听了我的话,则淡淡地说:“我不知道俞平伯错在什么地方,我写什么文章,凑什么热闹呢?”终究他是一字未写。
1955年,胡风事件爆发,全国掀起了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來势凶猛。我们还是为了保护父亲,劝他写文章表个态。父亲则对我们说:“我不喜欢胡风的文章,但是让我去批判他,我不知道该批他什么,还是少说为佳吧!”从此,父亲在历次运动和文艺整风中,他都以缄默对之,从不发言,也从不写文章,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张恨水在“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集团”、“反右派”、“拔白旗”等运动中,都是沒有态度的,其实“沉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勇气,需要耐得寂寞,要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这正是父亲的老实处,也是他的聪明处,这可能就是他读书有得的“大智若愚”吧!
以前,我们只知道父亲不和别人打笔仗,但是通过这些缄默,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不随声附和,不说违心的话,为了对得住自己的操守,情愿寂寞无闻。父亲当时在做这些的时候,非常自然而不伪饰。二家兄和我当时并沒认识到这点,只是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不随大流。白云苍狗,斗转星移,经过50多年的岁月消磨,我们才认识到他高风亮节的风骨,正是一个饱读史书,几经沧桑,阅历过人才能有的大智慧。由于他人格魅力的感召,我们兄妹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沒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
父亲无书可写,就在院子里辟地松土,莳花种树,左一丛,右一棵的种起來。他从白塔寺买來许多花子儿,松土种下,成了一个花圃,如美人蕉、鸡冠花、西番莲等。大门的影壁前,种了一颗白丁香,东屋前种了一棵红色的榆叶梅,北屋左间窗前种了一棵柳树,右侧又种了黑枣树,在他书桌前窗种了一丛竹子,在小甬路上,扎了一个架子,爬满了葡萄藤,架子两旁各有一棵高可丈余的盆栽石榴树。在做这些“体力活儿”的时候,他都要亲力亲行,不许旁人插手,只有一个例外,他只让最偏怜疼爱的大舍妹明明帮忙,爷儿俩在院子里折腾得可欢了。春末夏初,小院美丽极了,白色的丁香和串串似珍珠的洋槐花,散发着浓浓的芬芳,粉红色的榆叶梅,开得如锦如霞,丹红的石榴,喷放着火一样的热情,阵阵的花香迎面扑來,站久了,连衣襟都染上了香气!到了盛夏,那小小的花圃,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惹得蜂蝶成群成群的來,虽然是炎炎酷暑,我家却是垂柳依依,翠竹摇曳,高大的槐树如伞盖,浓萌蔽日,好一派清凉!
每到冬初,父亲和大舍妹要用草帘把花木包起來,让我和家兄把两盒石榴搬进屋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是那样的认真,小心翼翼,生怕惊动和踫坏了这些花枝。在父亲的拾掇下,我家小院成了个绿阴花香的世界,谁进到我家,都会情不自禁地赞一声:“好美的小院!”
父亲的外稿不多,就自己写诗填词,他把这些诗词都用毛笔写在一个红竖线的宣纸本上,数年下來,也陆续写了数百首,在本子封面上,他用毛笔工整的題下《闲居吟》3个字。这些诗词和前些年写的《病中吟》,是他生前沒有发表过的两本诗集,为我们留下了他晚年生活与心境的最宝贵的资料。在《闲居吟》中,有多首吟我家小院的:
消夏杂咏
野花小院净无泥,竹叶临窗万个低。
好是三更明月上,轻描淡影粉墙西。
七律·茉莉
素衣却说内人行,翡翠枝衔粉态妆;
夜到月明微有影,绝无人处但闻香。
开來团玉三分白,陪得清香一味凉;
红袖当前笑缓手,诗魂留下伴斜阳。
1959年春末,父亲被中央文史研究馆聘请为馆员,同时北京市文化局也给予了父亲一份生活补贴。有了这两份收入,我家的生活有了保证,使父亲能安度晚年。
中央文史馆设在北海公园的“养心斋”,这里原本是清朝皇帝修身养性的地方,环境好极了,有假山流泉,亭阁水榭,简直是洞天福地。馆里更是人才济济,荟萃了各路人才,有闻名于世的学者,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也有北洋时代及国民政府高官政客,还有曾经两榜及第,赴过琼林宴的进士、翰林、榜眼。馆长章士钊,副馆长沈尹默(兼上海文史馆馆长)、陈寅恪(兼广东省文史馆馆长);我所知或见过的馆员有:商衍瀛、陈云诰、邢端(均是翰林)、商衍鎏(榜眼)、谢无量、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女)、康同璧(康有为女公子)、裕荣龄(德龄之妹,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慈禧的御前女官)等。进馆的老人必须在60岁以上,父亲以64岁的高龄进馆,还是最年轻的“小弟弟”,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这新单位。文史馆每逢星期二、五上午上班,或是学习,或是座谈。父亲原本和一些馆员是老相识,如章士钊、陈半丁、刑端等先生。进馆以后,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旧雨新交,倚廊清淡,论经评史,说起历史掌故,都是如数家珍,有的就是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目击者,大有“白头宫女,闲说天宝遗事”的感慨,使父亲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有时老人们也手谈一两局,枰上争锋,下得也相当激烈。父亲的心情十分愉快,他每逢上班日,准时必到。有一次父亲和陈半丁先生闲谈。陈先生告诉他一段非常有趣的轶闻。半丁先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画写意大师,但是为什么叫“半丁”就不为人知了。原來陈先生是湖南人,有个孪生哥哥,兄弟俩长得惟妙惟肖,感情极好。陈先生到北京后,哥哥仍定居湖南老家,半丁老人在画坛享名以后,非常想念哥哥,为了解慰这种手足之念,陈先生每月寄钱回家,数十年如一日,半丁老人认为自己和哥哥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个人”,所以才给自己起名“半丁”,一个名字内涵着如此深厚的兄弟感情,实在让人感动。
老人们除了每周两次学习座谈外,便是将自己所研究的文史工作或是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撰写成文,发表在《文史资料》上。《文史资料》当时是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现己公开发行),所载的文章都是当事人亲自参与或生活过的事,都是第一手材料,是研究近代史的珍贵资料,我从中得到了不少知识,而且知道了许多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内幕,真是获益匪浅。每次父亲带回新出的《文史资料》我们兄妹都是争抢读阅,先睹为快。父亲的几位老友,也是每期必借。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这一套《文史资料》,也差不多散失殆尽,只剩下10來册,我一直引为憾事,上世纪90年代,文史出版社出了全套合订本,我终于买到了几十册合订的《文史资料》,每次翻阅,有如对故友之感,非常的欣慰。
每到春节或是节日,都由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出面,在人大会堂的餐厅,宴请全体馆员,向老人们嘘寒问暖,老人们都非常高兴。
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给文史馆馆员拍摄纪录片,題为《老人的青春》。其中有3个人的特写镜头:章士钊先生研究古典书籍,康同璧先生工作,父亲伏案写书。本來定的是在我家拍摄,电影厂來人看了后,认为我家太窄小,不宜入画面,改在文史馆拍摄。我非常有幸的陪父亲去了,那是一个不冷不热的秋天,正是“一年好景君须记”之时。那一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使我终身难忘。老人们兴致勃勃地穿上了“盛装”,这些压在箱底几十年的服饰,得以重见天日,几疑身在19世纪,不用说别的,仅以这些只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团花马褂长袍和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很难看到的珍贵历史画面,更何况其中有许多我慕名久矣的学者和艺术家,今日才得识荆,真是三生有幸!
我记得除掉老人们集体活动的镜头,还有对镜挥毫的镜头:写字的有陈云诰、谢无量等,绘画的有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等。彭八百先生画的是一幅寿桃,当场送给了摄制组。我至今仍后悔不迭的是,为什么不带个纪念册去,请老人们留个墨宝,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是终身遗憾。而父亲在文史馆内伏案写作的镜头,是他留给世人惟一活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