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女孩有更多爱与性的困惑(一)
2004年,我(孙云晓)在与张引墨合作《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书时,一些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少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内心的困惑与迷茫、痛苦与挣扎,让我意识到,男孩和女孩在爱与性的关系理解上好像是不一样的。男孩好像很容易接受性行为,很少因发生了性行为而痛苦,而女孩则对性抱着更加矛盾复杂的态度,发生初次性行为后常常会内疚和自责。很多女孩在还沒有弄清楚性是什么,爱是什么的时候,陷入了爱与**织的泥淖。她们抱着怀疑的态度走向性,其中有一些为此付出了代价,甚至是沉重的代价。
许多女孩的初次性行为并非出于自愿
17岁的少女蔓菱正读高三,在画画补习班里,认识了一个男孩。因为住的近,两人经常一起回家,渐渐熟悉起來。一次,男孩骑着摩托车到蔓菱家的胡同口,打电话给蔓菱,说自己路过这里,顺便來看看她。从那一刻起,蔓菱觉得自己喜欢上了他。
男孩高大帅气,而且很要强,两人一起复习准备高考,他经常鼓励蔓菱,帮蔓菱补英语,有时还会用老师般的口气教育蔓菱,这让蔓菱觉得特别幸福。蔓菱甚至觉得再也沒有一个男人会对自己这么好了。
寒假时,两人一起去男孩的哥哥家玩。哥哥移民加拿大了,房子空着。两人一起做饭、看影碟,有好几次两人差点发生性关系。蔓菱觉得不行,拒绝了几次。但是后來,蔓菱觉得两个人关系这么好,这么亲,沒法再拒绝。
回忆起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感受,蔓菱觉得自己完全是被动的,被迫的成分更多。蔓菱说:“我和他好,只想搂他一下或抱一下,但他的要求更多……我更喜欢和他相处,并不是想和她做这件事,但为了他更高兴,我还是与他做了。”
发生了这件事,蔓菱一直觉得很不好。因为蔓菱所受的家教让她觉得,只有嫁给谁,才能和谁发生性行为。蔓菱怕有人会知道这件事,心里背负了沉沉的包袱。
在许多访谈中可以发现,女孩们经常觉得自己是被男孩拖到性方面去的。在发生初次性行为之前,女孩的心理往往是矛盾的、犹豫的,不知道是否应该因为爱而跨越性的门槛。一些恋爱中的女孩,还根本沒有做好发生性关系的准备,或者根本不愿意进行过早的性行为,但在男友的不断要求下,尤其是男友提出断绝恋爱关系时,抱着“喜欢他就要为他付出”的念头,不情愿地发生了性关系,事后又非常后悔和自责。
还有的女孩甚至來不及认真想想自己的感情,由于“好奇”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而发生了性行为。这种经历对她们的心灵冲击更加强烈,一些女孩因此自暴自弃,不再珍惜自己,甚至以为,反正都已经发生过了,再做什么都无所谓,随便几个男朋友都无所谓。其中一位已经考入名牌大学的女生说,即使为钱去做“鸡”也无所谓!
大多数女孩对第一次性行为的回忆并不积极:
女孩子特别容易被甜言蜜语打动,经不起那些好听的。当时就以为两人若相爱,必然会有这件事情。自己也确实喜欢他,觉得拒绝他对他打击很大。(高三)
当时好像是夏天,穿得也不多,两人一起打打闹闹,一起睡觉,当时也沒想到会发生什么……当时我有点半昏迷状态,只是尽量让自己不要去想,既然已经这样了,就來吧。我挺震惊的,我的第一次就这样沒有了。(高二)
第一次发生性关系不能说是自愿,心里有一点好奇,也不想拒绝。其实,在发生这件事之前,我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我以为,我只有嫁给这个人,才会和他发生这种关系,我觉得我们以后肯定会在一起的,所以才这样,但事实上不是这样。(高一)
研究证实 :许多女孩的第一次性行为往往并非出于自愿。在发生初次性行为以后,女孩的心理是复杂的,往往掺杂着后悔、自责和担心,因为社会对女性的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远远比不上男性,而且女孩更害怕性行为可能导致的怀孕。
很多在犹豫中发生初次性行为的女孩,她们原有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往往面临被颠覆的危险。她们与男友的这种关系往往很短暂,很少有美好的未來,这让女孩们开始怀疑爱情,怀疑自己能否在未來拥有一段长久的关系。还记得上面提到的那个叫蔓菱的高三女孩吗?
蔓菱与男友的关系在不久之后也开始危机四伏,但蔓菱还努力维持着关系,蔓菱说:“可能是因为他是我的第一次。”事实上,蔓菱更加担心,今后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生,而他会因为这件事而对自己有看法。
有了性行为,男孩会更爱她吗?
或许是受到太多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今天的青少年似乎都以为,恋爱到一定程度就只能是性。尤其对于许多女孩來说,“爱”是发生性行为最好的理由,性不仅成了爱的证明,她们更期待,有了性行为之后,男孩会更爱自己。为了得到她们喜欢的那个人的感情,她们往往愿意做任何事情。但事实上,男孩和女孩在对爱与性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恋爱过程中,女孩比男孩更为看重情感联系,即使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女孩体验到的亲密感也要比男孩子多 。
男孩的第一次性行为往往是雄性激素引发的生理冲动所致,而女孩的第一次性行为的背后除了生理驱动以外,还包含着更多的情感因素。
美国的研究表明 ,青少年第一次性行为的原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青少年中有51%认为是好奇和性的愉悦,有25%认为是由对伴侣的爱引起的;在女青少年中,结果正好相反:大约50%的把原因归于对伴侣的爱,25%归之于好奇和性的愉悦。
研究表明,男孩或男性往往把性与爱区别对待,他们不太在乎自己第一次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女孩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对女性來说,爱往往是发生性关系的前提 。
由于男女两性对爱与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青春期男孩而言,性与爱往往是分开的,而对青春期女孩而言,爱与性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在恋爱过程中,女孩常常面临更多爱与性的困惑,她需要更好地把握爱与性的平衡。
高三女生海砾说:
发生性关系之后,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了这个人,感情陡然之间就会紧张起來。我们的感情完全是断送在这方面。自己当时就像个小孩儿,我把我最重要的东西给了你,那你就要负责任。我无论怎么发脾气,我的行为不论怎么越轨,出什么问題,你都必须容忍。你不容忍就是你的不仁义,你的不道德。你必须容忍我,你沒有第二条路可以走。所以会非常“较劲”,好多事为这个所累,越來越沉重,互相的伤害越來越多,终于再也无法相处下去。
我曾经想过用什么方式留住他,我觉得他需要我,哪怕他不需要我这个人,只需要我的身体,我也会在他身边。但是沒用,一点意义都沒有。一个女孩若是那样就太沒有自己的价值了,因为你已经不是在爱而是在妥协了。
澳大利亚的少女问題专家贝林达?汉福特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分析这个女孩的经历。汉福特在《这是女孩子的事》一书中指出:在恋爱中过早地发生性关系,反而会阻碍你们进一步的相恋。为了得到愉快而健康的恋情,你们需要时间去一起玩乐,相互理解和学会照顾对方。海砾和男友在还沒有学会如何去爱的时候,就过早地做出决定,跨越神圣的防线,完全沒有预料到性会给自己的情感带來多大的冲击,以他们的年龄和阅历完全无法把握,无法左右,结果造成两个彼此喜欢的人相互伤害,最终分开。
弄清楚爱与性的关系从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缺乏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青春期女孩來说,毫无疑问会更感困惑。
女孩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更加强烈
大量对女孩的访谈发现,许多女孩发生性行为是出于对爱的强烈渴望。在两性关系中,女孩需要的更多是温暖或关心,希望有人能用臂膀环住她们,希望享受两个人皮肤相触的感觉,并不是真正想要**。
萦萦的经历特别值得父母们反思。
萦萦的母亲在她七岁时去世了,爸爸再婚,继母带來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妹妹。经此变故,小时候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有点孤僻。她有时会与妹妹发生冲突,两个人打架,父母亲会怪罪她。气极了,她曾给爸爸写过一封很绝情的信。爸爸说她把家当成了一个旅馆,一个提供学费、吃饭睡觉的地方,凡事都不沟通。
高中时,萦萦一心想做一名女艺术家,对摄影特别感兴趣。高二那年,她认识了学校摄影小组的指导老师。独处时,31岁的男老师邀请她去他那玩,教她拍一些东西。
元旦晚会上,萦萦喝醉了酒,沉迷在罗丹和他的情人卡米尔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当时萦萦在学校住宿,喝得迷迷糊糊的她拔通了摄影老师的电话,问他元旦是否有空,想找他去玩。当天晚上,摄影老师就开车把她接到他家里,晚上两个人睡在一起。后來,他们发生了性行为,仍在读高中的萦萦经常在晚上到摄影老师的家里,萦萦说:“有时候一星期见一次,有时候一星期会见三次面。”
萦萦说,她喜欢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他的年龄特别容易征服自己。萦萦特别喜欢他抱着自己,很温暖。谈到为什么会跟他发生性关系,萦萦说:“我只是需要一种温暖,我希望他能爱我。”
很快,萦萦就发现,自己只是他生活中极小的一部分,他们的关系在持续了9个月17天后结束了。但是这段关系对萦萦的伤害才刚刚开始。萦萦经常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鸡”,“我不相信爱情了,只是喜欢这个游戏。……我知道了男人的目的是什么,我开始会和他们玩感情游戏了,而且比他们更会玩。”萦萦特别想去找心理医生,她说自己“需要一个特别温暖的地方”。
从萦萦的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对“温暖”的渴求,使她不加思考地陷入两性关系中,而这与她童年的家庭经历有着深刻的关系。萦萦童年的情感支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亲生母亲去世,与父亲以及继母关系冷漠,这些可能令萦萦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她迫切地想要在家庭之外获得爱,找到温暖,以致于她轻易地发生了随便的性行为。
事实上,不只是童年缺少温暖的萦萦如此渴望亲密的情感,许多女孩都表现出她们对亲密关系的强烈渴望。女孩渴望与他人有亲密的关系,这会让她们有生活美好的感觉。一些研究者发现,女性对于亲密情感的强烈需求是有生物基础的。美国格里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流经女性大脑的血量比流经男性大脑的血量多了15%,并且流经大脑的区域比男性更广,这使得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大脑有更多活跃的区域,即使在休息时,她们的大脑的血液循环仍很活跃。女性不停活动的大脑,急需获得在人际交往、亲密情感方面的刺激,因为亲密情感的刺激对她们的大脑來说是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鲁宾?格尔和他的妻子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当他们请男性和女性清空自己的大脑思维时,女性大脑的边缘系统血液循环仍很活跃,比男性活跃;有更多女性大脑的血液向上流到大脑皮层的4叶,说明认知和相关的思维仍然很活跃;较少女性大脑的血液向下流向脑干,脑干与危险直觉有关。男性与女性则不同,他们大脑中的血液更多流向与跳跃或打架有关的区域,而较少流向思维、情感和关系处理的复杂区域。格尔夫妇还发现,由于女性和男性大脑血液循环的不同,女性的大脑甚至能更容易判断出人脸上的表情。
格里安认为,这些大脑上的不同之处使得男性和女性表现出显著的不同。女性的大脑在创造复杂、亲密的人际关系网上占有优势。不管是在面部表情的辨认,对复杂人际关系的追求,对事物的关注,还是在对人际关系的洞察方面,女性的大脑以男性大脑所不具有的方式,创造并参与到人与人的亲密接触中 。
此外,大脑结构上的不同,也让我们看到女孩和男孩对亲密情感需求上的不同。格里安认为,女性大脑中有几个结构是“关系中心”。
色带环绕的脑回。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女性大脑色带环绕的脑回的活性比男性的强。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里恩的研究发现,大脑的这部分结构与女性对婴儿哭声的反应有关。如果大脑中缺少这一部分,母亲就不会对婴儿的啼哭产生反应。女性大脑中有很多的血液流过色带环绕的脑回,即使是在她们休息的时候,这使得她们的“怜悯之情”更甚。
催产素。催产素的活性与色带环绕的脑回一样,让我们可以看清女孩大脑的复杂性。所谓“母性的本能”,其实是催产素作用的结果。当女孩听到远处或身边有婴儿哭声时,她体内的催产素水平变化很大,而男性催产素水平的改变极其微小。
海马。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它与记忆的存储有关,能够调节情感,记忆情感。女性大脑的海马更发达,有更多的血液和神经通路,所以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情感记忆。她们的记忆是与更多的感性材料相联系的,亲密情感往往成为记忆的主要内容。
女性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与女性的荷尔蒙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雌激素,它是一种“亲近的”荷尔蒙,使得女性对自己感觉不错,并为自己拥有亲密关系而高兴,同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女性体内的生物化学因素,决定了她们对情感和恋爱关系的需求有着与男性不同的地方。
性心理差异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许多女孩的初次性行为并非出于自愿
17岁的少女蔓菱正读高三,在画画补习班里,认识了一个男孩。因为住的近,两人经常一起回家,渐渐熟悉起來。一次,男孩骑着摩托车到蔓菱家的胡同口,打电话给蔓菱,说自己路过这里,顺便來看看她。从那一刻起,蔓菱觉得自己喜欢上了他。
男孩高大帅气,而且很要强,两人一起复习准备高考,他经常鼓励蔓菱,帮蔓菱补英语,有时还会用老师般的口气教育蔓菱,这让蔓菱觉得特别幸福。蔓菱甚至觉得再也沒有一个男人会对自己这么好了。
寒假时,两人一起去男孩的哥哥家玩。哥哥移民加拿大了,房子空着。两人一起做饭、看影碟,有好几次两人差点发生性关系。蔓菱觉得不行,拒绝了几次。但是后來,蔓菱觉得两个人关系这么好,这么亲,沒法再拒绝。
回忆起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感受,蔓菱觉得自己完全是被动的,被迫的成分更多。蔓菱说:“我和他好,只想搂他一下或抱一下,但他的要求更多……我更喜欢和他相处,并不是想和她做这件事,但为了他更高兴,我还是与他做了。”
发生了这件事,蔓菱一直觉得很不好。因为蔓菱所受的家教让她觉得,只有嫁给谁,才能和谁发生性行为。蔓菱怕有人会知道这件事,心里背负了沉沉的包袱。
在许多访谈中可以发现,女孩们经常觉得自己是被男孩拖到性方面去的。在发生初次性行为之前,女孩的心理往往是矛盾的、犹豫的,不知道是否应该因为爱而跨越性的门槛。一些恋爱中的女孩,还根本沒有做好发生性关系的准备,或者根本不愿意进行过早的性行为,但在男友的不断要求下,尤其是男友提出断绝恋爱关系时,抱着“喜欢他就要为他付出”的念头,不情愿地发生了性关系,事后又非常后悔和自责。
还有的女孩甚至來不及认真想想自己的感情,由于“好奇”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而发生了性行为。这种经历对她们的心灵冲击更加强烈,一些女孩因此自暴自弃,不再珍惜自己,甚至以为,反正都已经发生过了,再做什么都无所谓,随便几个男朋友都无所谓。其中一位已经考入名牌大学的女生说,即使为钱去做“鸡”也无所谓!
大多数女孩对第一次性行为的回忆并不积极:
女孩子特别容易被甜言蜜语打动,经不起那些好听的。当时就以为两人若相爱,必然会有这件事情。自己也确实喜欢他,觉得拒绝他对他打击很大。(高三)
当时好像是夏天,穿得也不多,两人一起打打闹闹,一起睡觉,当时也沒想到会发生什么……当时我有点半昏迷状态,只是尽量让自己不要去想,既然已经这样了,就來吧。我挺震惊的,我的第一次就这样沒有了。(高二)
第一次发生性关系不能说是自愿,心里有一点好奇,也不想拒绝。其实,在发生这件事之前,我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我以为,我只有嫁给这个人,才会和他发生这种关系,我觉得我们以后肯定会在一起的,所以才这样,但事实上不是这样。(高一)
研究证实 :许多女孩的第一次性行为往往并非出于自愿。在发生初次性行为以后,女孩的心理是复杂的,往往掺杂着后悔、自责和担心,因为社会对女性的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远远比不上男性,而且女孩更害怕性行为可能导致的怀孕。
很多在犹豫中发生初次性行为的女孩,她们原有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往往面临被颠覆的危险。她们与男友的这种关系往往很短暂,很少有美好的未來,这让女孩们开始怀疑爱情,怀疑自己能否在未來拥有一段长久的关系。还记得上面提到的那个叫蔓菱的高三女孩吗?
蔓菱与男友的关系在不久之后也开始危机四伏,但蔓菱还努力维持着关系,蔓菱说:“可能是因为他是我的第一次。”事实上,蔓菱更加担心,今后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生,而他会因为这件事而对自己有看法。
有了性行为,男孩会更爱她吗?
或许是受到太多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今天的青少年似乎都以为,恋爱到一定程度就只能是性。尤其对于许多女孩來说,“爱”是发生性行为最好的理由,性不仅成了爱的证明,她们更期待,有了性行为之后,男孩会更爱自己。为了得到她们喜欢的那个人的感情,她们往往愿意做任何事情。但事实上,男孩和女孩在对爱与性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恋爱过程中,女孩比男孩更为看重情感联系,即使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女孩体验到的亲密感也要比男孩子多 。
男孩的第一次性行为往往是雄性激素引发的生理冲动所致,而女孩的第一次性行为的背后除了生理驱动以外,还包含着更多的情感因素。
美国的研究表明 ,青少年第一次性行为的原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青少年中有51%认为是好奇和性的愉悦,有25%认为是由对伴侣的爱引起的;在女青少年中,结果正好相反:大约50%的把原因归于对伴侣的爱,25%归之于好奇和性的愉悦。
研究表明,男孩或男性往往把性与爱区别对待,他们不太在乎自己第一次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女孩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对女性來说,爱往往是发生性关系的前提 。
由于男女两性对爱与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青春期男孩而言,性与爱往往是分开的,而对青春期女孩而言,爱与性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在恋爱过程中,女孩常常面临更多爱与性的困惑,她需要更好地把握爱与性的平衡。
高三女生海砾说:
发生性关系之后,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了这个人,感情陡然之间就会紧张起來。我们的感情完全是断送在这方面。自己当时就像个小孩儿,我把我最重要的东西给了你,那你就要负责任。我无论怎么发脾气,我的行为不论怎么越轨,出什么问題,你都必须容忍。你不容忍就是你的不仁义,你的不道德。你必须容忍我,你沒有第二条路可以走。所以会非常“较劲”,好多事为这个所累,越來越沉重,互相的伤害越來越多,终于再也无法相处下去。
我曾经想过用什么方式留住他,我觉得他需要我,哪怕他不需要我这个人,只需要我的身体,我也会在他身边。但是沒用,一点意义都沒有。一个女孩若是那样就太沒有自己的价值了,因为你已经不是在爱而是在妥协了。
澳大利亚的少女问題专家贝林达?汉福特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分析这个女孩的经历。汉福特在《这是女孩子的事》一书中指出:在恋爱中过早地发生性关系,反而会阻碍你们进一步的相恋。为了得到愉快而健康的恋情,你们需要时间去一起玩乐,相互理解和学会照顾对方。海砾和男友在还沒有学会如何去爱的时候,就过早地做出决定,跨越神圣的防线,完全沒有预料到性会给自己的情感带來多大的冲击,以他们的年龄和阅历完全无法把握,无法左右,结果造成两个彼此喜欢的人相互伤害,最终分开。
弄清楚爱与性的关系从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缺乏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青春期女孩來说,毫无疑问会更感困惑。
女孩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更加强烈
大量对女孩的访谈发现,许多女孩发生性行为是出于对爱的强烈渴望。在两性关系中,女孩需要的更多是温暖或关心,希望有人能用臂膀环住她们,希望享受两个人皮肤相触的感觉,并不是真正想要**。
萦萦的经历特别值得父母们反思。
萦萦的母亲在她七岁时去世了,爸爸再婚,继母带來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妹妹。经此变故,小时候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有点孤僻。她有时会与妹妹发生冲突,两个人打架,父母亲会怪罪她。气极了,她曾给爸爸写过一封很绝情的信。爸爸说她把家当成了一个旅馆,一个提供学费、吃饭睡觉的地方,凡事都不沟通。
高中时,萦萦一心想做一名女艺术家,对摄影特别感兴趣。高二那年,她认识了学校摄影小组的指导老师。独处时,31岁的男老师邀请她去他那玩,教她拍一些东西。
元旦晚会上,萦萦喝醉了酒,沉迷在罗丹和他的情人卡米尔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当时萦萦在学校住宿,喝得迷迷糊糊的她拔通了摄影老师的电话,问他元旦是否有空,想找他去玩。当天晚上,摄影老师就开车把她接到他家里,晚上两个人睡在一起。后來,他们发生了性行为,仍在读高中的萦萦经常在晚上到摄影老师的家里,萦萦说:“有时候一星期见一次,有时候一星期会见三次面。”
萦萦说,她喜欢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他的年龄特别容易征服自己。萦萦特别喜欢他抱着自己,很温暖。谈到为什么会跟他发生性关系,萦萦说:“我只是需要一种温暖,我希望他能爱我。”
很快,萦萦就发现,自己只是他生活中极小的一部分,他们的关系在持续了9个月17天后结束了。但是这段关系对萦萦的伤害才刚刚开始。萦萦经常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鸡”,“我不相信爱情了,只是喜欢这个游戏。……我知道了男人的目的是什么,我开始会和他们玩感情游戏了,而且比他们更会玩。”萦萦特别想去找心理医生,她说自己“需要一个特别温暖的地方”。
从萦萦的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对“温暖”的渴求,使她不加思考地陷入两性关系中,而这与她童年的家庭经历有着深刻的关系。萦萦童年的情感支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亲生母亲去世,与父亲以及继母关系冷漠,这些可能令萦萦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她迫切地想要在家庭之外获得爱,找到温暖,以致于她轻易地发生了随便的性行为。
事实上,不只是童年缺少温暖的萦萦如此渴望亲密的情感,许多女孩都表现出她们对亲密关系的强烈渴望。女孩渴望与他人有亲密的关系,这会让她们有生活美好的感觉。一些研究者发现,女性对于亲密情感的强烈需求是有生物基础的。美国格里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流经女性大脑的血量比流经男性大脑的血量多了15%,并且流经大脑的区域比男性更广,这使得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大脑有更多活跃的区域,即使在休息时,她们的大脑的血液循环仍很活跃。女性不停活动的大脑,急需获得在人际交往、亲密情感方面的刺激,因为亲密情感的刺激对她们的大脑來说是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鲁宾?格尔和他的妻子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当他们请男性和女性清空自己的大脑思维时,女性大脑的边缘系统血液循环仍很活跃,比男性活跃;有更多女性大脑的血液向上流到大脑皮层的4叶,说明认知和相关的思维仍然很活跃;较少女性大脑的血液向下流向脑干,脑干与危险直觉有关。男性与女性则不同,他们大脑中的血液更多流向与跳跃或打架有关的区域,而较少流向思维、情感和关系处理的复杂区域。格尔夫妇还发现,由于女性和男性大脑血液循环的不同,女性的大脑甚至能更容易判断出人脸上的表情。
格里安认为,这些大脑上的不同之处使得男性和女性表现出显著的不同。女性的大脑在创造复杂、亲密的人际关系网上占有优势。不管是在面部表情的辨认,对复杂人际关系的追求,对事物的关注,还是在对人际关系的洞察方面,女性的大脑以男性大脑所不具有的方式,创造并参与到人与人的亲密接触中 。
此外,大脑结构上的不同,也让我们看到女孩和男孩对亲密情感需求上的不同。格里安认为,女性大脑中有几个结构是“关系中心”。
色带环绕的脑回。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女性大脑色带环绕的脑回的活性比男性的强。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里恩的研究发现,大脑的这部分结构与女性对婴儿哭声的反应有关。如果大脑中缺少这一部分,母亲就不会对婴儿的啼哭产生反应。女性大脑中有很多的血液流过色带环绕的脑回,即使是在她们休息的时候,这使得她们的“怜悯之情”更甚。
催产素。催产素的活性与色带环绕的脑回一样,让我们可以看清女孩大脑的复杂性。所谓“母性的本能”,其实是催产素作用的结果。当女孩听到远处或身边有婴儿哭声时,她体内的催产素水平变化很大,而男性催产素水平的改变极其微小。
海马。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它与记忆的存储有关,能够调节情感,记忆情感。女性大脑的海马更发达,有更多的血液和神经通路,所以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情感记忆。她们的记忆是与更多的感性材料相联系的,亲密情感往往成为记忆的主要内容。
女性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与女性的荷尔蒙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雌激素,它是一种“亲近的”荷尔蒙,使得女性对自己感觉不错,并为自己拥有亲密关系而高兴,同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女性体内的生物化学因素,决定了她们对情感和恋爱关系的需求有着与男性不同的地方。
性心理差异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