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极易失落的自信心(一)
许多女孩寄希望整容來提升自信
2010年11月15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迅速出现在众多媒体:
王贝――曾经的超女,一个曾与李宇春同台竞技的活泼可爱女孩,在医院实行整容手术时,因失血流入气管造成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很多人都很遗憾,更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王贝已经很漂亮了……
近几年,整容低龄化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不仅一些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利用假期整容,希望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迈入大学校门,一些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也要求整容。2010年4月13日《中国新闻网》就报道了“15岁女生要削骨瘦脸”的消息:
一个刚过15岁、正读初二的少女因为不满意自己方正的国字脸,一直寻思着去整容,要把自己的脸型“削”成瓜子脸。她去咨询过的整容医院也极力鼓动她去动手术,说年纪小不是问題,一定会帮她变得漂漂亮亮的。
《宁波晚报》报道,这名女生的妈妈李女士致电该报新闻热线称,女儿快要对整容“走火入魔”了,自己和丈夫怎么劝她也不听,要不是整容手术费用很高、必须由父母來支付的话,女儿很可能已经跑去整容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任森洋副主任医师认为,这名初二女生现在不适合做瘦脸整容手术,因为她只有15岁,骨骼还沒有充分发育。如果她现在做了“削骨”瘦脸手术,很可能会暂时漂亮一段时间,但骨骼发育完全后的效果就很难预测了。目前流传的“年龄越小整形手术效果越好”的说辞是不可信的。
另据《金黔在线》2010年8月26日报道,贵阳一位14岁女孩在妈妈陪伴下到医院咨询隆鼻、双眼皮以及改脸型等整容手术,均被医生拒绝。此前,广州有过13岁女孩就隆胸的报道,南京也发生过12岁的女孩割双眼皮的事情。《大洋健康》援引深圳多家医院整形科的介绍,每年寒暑假整形的顾客人数都比去年同期增长30~50%,5~6成的整形者是学生。其中,不乏未成年的青少年,甚至低至10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也会來医院咨询整容事宜。在这支未成年整容大军中,女性占据绝对多数。英国女童军的调查发现,年龄在16-21岁的女孩子中有一半会考虑通过整形手术让自己“更苗条、更漂亮”;年龄在11-16岁的少女考虑接受整形手术的比例为46%。
对于整容低龄化现象,留美博士朱灿明显感到,相比美国,国内整形低龄化來得更早。他在美国做整形医生5年间,从未接诊到25岁以下的患者。
许多少女希望通过整容手术來提升自信,获得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还有些女孩是为了与同伴攀比,希望自己更受欢迎。
刚参加完高考的小蕾告诉记者,当今社会竞争越來越激烈,要想在激烈地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力求出众。因此,小蕾打算利用假期对自己脸部不是很满意的地方进行改造,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迈入大学校门。她说“虽然整容会花费一些精力和财力,可是在大学校园里,我会变得更加自信。”
15岁的小萌要求医生帮她把鼻子隆成章子怡那样的,原因是想和“班花”一较高下,“同学们说“班花”长得像范冰冰,都捧着她,我除了鼻子不太挺,哪点比她差?”
一个年仅10岁的女童要割双眼皮,陪她前來的妈妈比女儿的愿望还要迫切,而理由居然是几个好友的孩子都是双眼皮。
一些父母还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以貌取人已是事实,整形可增强孩子自信,对孩子今后就业、找对象都有好处,可以说是一种长线投资。
未成年少女并不适合做整容手术
对有些未成年少女热衷整容,我们深感忧虑,因为她们并不适合做整容手术。
未发育成熟的身体
未满18岁的孩子,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身材和面部都有可能不断发生变化。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即使已经做好的整形也有可能发生变化。特别要强调的是,受大量激素分泌的影响,青少年全身各系统处于快速发育过程之中,但是这一阶段的面部发育却相对迟缓。不少青少年的身体虽然已呈成年体型,却依然有着一张“娃娃脸”。以鼻子发育为例,儿童时期由于鼻背及鼻根部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好,外观看上去鼻梁低平,眼距较宽,这种现象要到青春期后方会有所改变,鼻梁才会逐渐隆起。如果在鼻骨尚未发育完成之前就实施隆鼻手术,植入的人工鼻梁体就有可能会影响鼻子的后期发育。
尚未稳定的心智及审美心态
美的标准是主观的,社会的审美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环肥燕瘦,都曾是美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梦露那种丰腴的身体是美的标准,而现在,随着时尚产业及传媒的不当宣传,许多人以瘦为美,追求所谓的“骨感”,而明天,也许人们会认识到这种审美标准的危害而树立一种更为健康的审美观。
更重要的是,青春期少女的心智尚未成熟,自身的审美观正在不断形成改变之中,审美的标准也极不稳定,极易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我们知道,整容手术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整容,将來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喜欢所整的面容,想恢复原本的容貌已不可能,往往会追悔莫及。
因此,专家呼吁,青少年应尽量避免隆乳、吸脂、隆颏等与年龄不适宜的手术。因此,选择整容手术,一定要等到身体、心智发育成熟以后再行实施。
过度关注外表让女孩更容易失去自信
青春期少女热衷整容,既让我们看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她们自信心的缺乏。不少学者指出,很多少女正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或是想要以美丽出众的外貌引人关注,所以才想到整容。英国女童军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6岁以下的少女中,学习成绩差的考虑手术美容的人占81%,远远超过同龄人的平均值。容易失去自信似乎是青春期少女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題:
?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2/3的女孩遭受着青春期自信心大幅跌落的痛苦:对自己的情感与评价,一下子变得沒有了把握;另一方面,与童年时代相比,感到突然缺少了自信。她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外表和获得男孩的好感上面,而不是学校的学习上。
? 美国大学妇女协会的一项研究 调查了3000名儿童,结果发现:女孩到10岁时就已经开始觉醒,并且特别有自我意识。与同龄的男孩相比,她们显得压力更小。一旦她们进入青春期,情况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女孩对自己沒有多少自信,同男孩相比,认为自己沒有多少能力,对生活也沒有多大的期望,对自己不满意的女孩高达70%以上。
? 针对白人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小学时,55%的男生和45%的女生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专长”;在高中期间性别的差距更大,有42%的男生说他们“在很多方面有专长”,只有23%的高中女生有此类看法。
? 西蒙斯等人的研究 发现:刚步入青春期女孩与男孩相比,她们的自尊水平较低,自我意象较不稳定,她们更可能关注自己的消极面,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常常为他人是否愿意与其在一起而担心。
? 布洛克和罗宾斯的研究 发现:总体來说,从儿童期到青春期,男性的自尊趋于增高,女性的自尊趋于降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自尊到了青春期以后下降的幅度更大。
这些研究发现是否让您觉得震惊?因为当今的父母大多非常注意从小鼓励女孩自信,不输给男孩,进入中学之前,女孩们也的确让父母觉得自豪,她们自信满满,在学校表现出色。而在进入中学之后,女孩的活力和自信却会出现下降。事实上,如果您知道近年來女孩在各个层次上的学业表现都远远优于男孩的时候,会对青春期女孩自信心的失落更感困惑。
在写作《拯救男孩》一书时,我们发现,几乎在每个学龄段,男生的学业表现都落后于女孩。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男生在学校的整体表现不如女生,考试成绩落后,班队干部、三好学生也以女生居多。即使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女生的学业优势依然明显,高考状元女生占到六成多,男生不足四成,大学的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女孩人数是男生的两倍。
很显然,在青春期,学业表现并不是女孩自信降低的主要因素。很多研究者指出,造成自我价值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女生对自己身材和相貌的满意度。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是其整体自尊的最重要的预测指标。身体自尊对青春期女孩的影响要大于对男孩的影响,青春期女孩的身体自尊要低于男孩 。许多女孩对自己的体重和外貌感到不满,美国佛蒙特大学的心理医生在一项报告中说,超过50%的13岁女孩和近80%的17岁女孩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感到不快乐 。德国一项面向9-15岁学生的调查显示,对自己外表太过关注的女孩,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岁的女孩几乎都对自己的样子感到满意,但8年之后却仅剩29%的女孩仍对自己表示满意。
女孩生活中的压力越來越大
由于女权主义的积极争取,传统女性角色对现代女孩的束缚越來越小,年轻女孩们不必再将自己局限于传统的家庭主妇角色,她们可以像男孩一样去追求职业,享受成功。外部世界的束缚其实已大大地减少了,为何到了青春期,她们会过于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与魅力呢?
对外表的过度关注一方面是由青春期这个人生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的,青春期女孩第一次意识到她的身体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难免会让她觉得惊奇,并有些无所适从。此外,对外表的过度关注也跟社会潮流有关,如今的女孩生活在一个越來越注重外表的环境里。自孩童时期,女孩们就可能通过芭比娃娃來学习和实践社会的审美标准,无处不在的时尚杂志、广告、电视上的娱乐节目也不停地向她们灌输现代社会对完美女性的“期待”。西尔维娅?施奈德在《阳光女孩》一书中指出,女性阅读的时尚杂志越多,她们就越不喜欢自己,对自己就越不满。对外貌的否定态度常常会导致自我毁灭,它使人丧失了抵制外界伤害的力量,不相信自己,沒有勇气也沒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西尔维娅?施奈德认为,这是年轻女孩中普遍存在饮食障碍的思想根源 。
事实上,现代女孩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社会在某些方面对她们的期望越來越高。她们不仅要学业优异,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更要有外表吸引力,最好人人都像演艺明星或时装模特一样耀眼出众,这样她们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外表美的追求本來是一件令人愉悦和快乐的事情,但可悲的是,外表的重要性已被过度夸大,有吸引力的外表往往被渲染成为婚姻和职业上快速“成功”的诀窍,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误导许多年轻的女孩们去追求表面化、立竿见影的东西,把对未來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完美容貌的基础上,而不是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如能力和品格等等。当外表显得比内心更重要时,我们不得不担心,这些年轻女孩们对外表的关注越强烈,她们的内心是否就越空虚乏力。
2010年11月15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迅速出现在众多媒体:
王贝――曾经的超女,一个曾与李宇春同台竞技的活泼可爱女孩,在医院实行整容手术时,因失血流入气管造成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很多人都很遗憾,更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王贝已经很漂亮了……
近几年,整容低龄化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不仅一些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利用假期整容,希望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迈入大学校门,一些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也要求整容。2010年4月13日《中国新闻网》就报道了“15岁女生要削骨瘦脸”的消息:
一个刚过15岁、正读初二的少女因为不满意自己方正的国字脸,一直寻思着去整容,要把自己的脸型“削”成瓜子脸。她去咨询过的整容医院也极力鼓动她去动手术,说年纪小不是问題,一定会帮她变得漂漂亮亮的。
《宁波晚报》报道,这名女生的妈妈李女士致电该报新闻热线称,女儿快要对整容“走火入魔”了,自己和丈夫怎么劝她也不听,要不是整容手术费用很高、必须由父母來支付的话,女儿很可能已经跑去整容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任森洋副主任医师认为,这名初二女生现在不适合做瘦脸整容手术,因为她只有15岁,骨骼还沒有充分发育。如果她现在做了“削骨”瘦脸手术,很可能会暂时漂亮一段时间,但骨骼发育完全后的效果就很难预测了。目前流传的“年龄越小整形手术效果越好”的说辞是不可信的。
另据《金黔在线》2010年8月26日报道,贵阳一位14岁女孩在妈妈陪伴下到医院咨询隆鼻、双眼皮以及改脸型等整容手术,均被医生拒绝。此前,广州有过13岁女孩就隆胸的报道,南京也发生过12岁的女孩割双眼皮的事情。《大洋健康》援引深圳多家医院整形科的介绍,每年寒暑假整形的顾客人数都比去年同期增长30~50%,5~6成的整形者是学生。其中,不乏未成年的青少年,甚至低至10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也会來医院咨询整容事宜。在这支未成年整容大军中,女性占据绝对多数。英国女童军的调查发现,年龄在16-21岁的女孩子中有一半会考虑通过整形手术让自己“更苗条、更漂亮”;年龄在11-16岁的少女考虑接受整形手术的比例为46%。
对于整容低龄化现象,留美博士朱灿明显感到,相比美国,国内整形低龄化來得更早。他在美国做整形医生5年间,从未接诊到25岁以下的患者。
许多少女希望通过整容手术來提升自信,获得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还有些女孩是为了与同伴攀比,希望自己更受欢迎。
刚参加完高考的小蕾告诉记者,当今社会竞争越來越激烈,要想在激烈地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力求出众。因此,小蕾打算利用假期对自己脸部不是很满意的地方进行改造,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迈入大学校门。她说“虽然整容会花费一些精力和财力,可是在大学校园里,我会变得更加自信。”
15岁的小萌要求医生帮她把鼻子隆成章子怡那样的,原因是想和“班花”一较高下,“同学们说“班花”长得像范冰冰,都捧着她,我除了鼻子不太挺,哪点比她差?”
一个年仅10岁的女童要割双眼皮,陪她前來的妈妈比女儿的愿望还要迫切,而理由居然是几个好友的孩子都是双眼皮。
一些父母还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以貌取人已是事实,整形可增强孩子自信,对孩子今后就业、找对象都有好处,可以说是一种长线投资。
未成年少女并不适合做整容手术
对有些未成年少女热衷整容,我们深感忧虑,因为她们并不适合做整容手术。
未发育成熟的身体
未满18岁的孩子,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身材和面部都有可能不断发生变化。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即使已经做好的整形也有可能发生变化。特别要强调的是,受大量激素分泌的影响,青少年全身各系统处于快速发育过程之中,但是这一阶段的面部发育却相对迟缓。不少青少年的身体虽然已呈成年体型,却依然有着一张“娃娃脸”。以鼻子发育为例,儿童时期由于鼻背及鼻根部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好,外观看上去鼻梁低平,眼距较宽,这种现象要到青春期后方会有所改变,鼻梁才会逐渐隆起。如果在鼻骨尚未发育完成之前就实施隆鼻手术,植入的人工鼻梁体就有可能会影响鼻子的后期发育。
尚未稳定的心智及审美心态
美的标准是主观的,社会的审美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环肥燕瘦,都曾是美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梦露那种丰腴的身体是美的标准,而现在,随着时尚产业及传媒的不当宣传,许多人以瘦为美,追求所谓的“骨感”,而明天,也许人们会认识到这种审美标准的危害而树立一种更为健康的审美观。
更重要的是,青春期少女的心智尚未成熟,自身的审美观正在不断形成改变之中,审美的标准也极不稳定,极易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我们知道,整容手术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整容,将來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喜欢所整的面容,想恢复原本的容貌已不可能,往往会追悔莫及。
因此,专家呼吁,青少年应尽量避免隆乳、吸脂、隆颏等与年龄不适宜的手术。因此,选择整容手术,一定要等到身体、心智发育成熟以后再行实施。
过度关注外表让女孩更容易失去自信
青春期少女热衷整容,既让我们看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她们自信心的缺乏。不少学者指出,很多少女正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或是想要以美丽出众的外貌引人关注,所以才想到整容。英国女童军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6岁以下的少女中,学习成绩差的考虑手术美容的人占81%,远远超过同龄人的平均值。容易失去自信似乎是青春期少女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題:
?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2/3的女孩遭受着青春期自信心大幅跌落的痛苦:对自己的情感与评价,一下子变得沒有了把握;另一方面,与童年时代相比,感到突然缺少了自信。她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外表和获得男孩的好感上面,而不是学校的学习上。
? 美国大学妇女协会的一项研究 调查了3000名儿童,结果发现:女孩到10岁时就已经开始觉醒,并且特别有自我意识。与同龄的男孩相比,她们显得压力更小。一旦她们进入青春期,情况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女孩对自己沒有多少自信,同男孩相比,认为自己沒有多少能力,对生活也沒有多大的期望,对自己不满意的女孩高达70%以上。
? 针对白人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小学时,55%的男生和45%的女生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专长”;在高中期间性别的差距更大,有42%的男生说他们“在很多方面有专长”,只有23%的高中女生有此类看法。
? 西蒙斯等人的研究 发现:刚步入青春期女孩与男孩相比,她们的自尊水平较低,自我意象较不稳定,她们更可能关注自己的消极面,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常常为他人是否愿意与其在一起而担心。
? 布洛克和罗宾斯的研究 发现:总体來说,从儿童期到青春期,男性的自尊趋于增高,女性的自尊趋于降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自尊到了青春期以后下降的幅度更大。
这些研究发现是否让您觉得震惊?因为当今的父母大多非常注意从小鼓励女孩自信,不输给男孩,进入中学之前,女孩们也的确让父母觉得自豪,她们自信满满,在学校表现出色。而在进入中学之后,女孩的活力和自信却会出现下降。事实上,如果您知道近年來女孩在各个层次上的学业表现都远远优于男孩的时候,会对青春期女孩自信心的失落更感困惑。
在写作《拯救男孩》一书时,我们发现,几乎在每个学龄段,男生的学业表现都落后于女孩。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男生在学校的整体表现不如女生,考试成绩落后,班队干部、三好学生也以女生居多。即使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女生的学业优势依然明显,高考状元女生占到六成多,男生不足四成,大学的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女孩人数是男生的两倍。
很显然,在青春期,学业表现并不是女孩自信降低的主要因素。很多研究者指出,造成自我价值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女生对自己身材和相貌的满意度。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是其整体自尊的最重要的预测指标。身体自尊对青春期女孩的影响要大于对男孩的影响,青春期女孩的身体自尊要低于男孩 。许多女孩对自己的体重和外貌感到不满,美国佛蒙特大学的心理医生在一项报告中说,超过50%的13岁女孩和近80%的17岁女孩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感到不快乐 。德国一项面向9-15岁学生的调查显示,对自己外表太过关注的女孩,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岁的女孩几乎都对自己的样子感到满意,但8年之后却仅剩29%的女孩仍对自己表示满意。
女孩生活中的压力越來越大
由于女权主义的积极争取,传统女性角色对现代女孩的束缚越來越小,年轻女孩们不必再将自己局限于传统的家庭主妇角色,她们可以像男孩一样去追求职业,享受成功。外部世界的束缚其实已大大地减少了,为何到了青春期,她们会过于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与魅力呢?
对外表的过度关注一方面是由青春期这个人生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的,青春期女孩第一次意识到她的身体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难免会让她觉得惊奇,并有些无所适从。此外,对外表的过度关注也跟社会潮流有关,如今的女孩生活在一个越來越注重外表的环境里。自孩童时期,女孩们就可能通过芭比娃娃來学习和实践社会的审美标准,无处不在的时尚杂志、广告、电视上的娱乐节目也不停地向她们灌输现代社会对完美女性的“期待”。西尔维娅?施奈德在《阳光女孩》一书中指出,女性阅读的时尚杂志越多,她们就越不喜欢自己,对自己就越不满。对外貌的否定态度常常会导致自我毁灭,它使人丧失了抵制外界伤害的力量,不相信自己,沒有勇气也沒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西尔维娅?施奈德认为,这是年轻女孩中普遍存在饮食障碍的思想根源 。
事实上,现代女孩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社会在某些方面对她们的期望越來越高。她们不仅要学业优异,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更要有外表吸引力,最好人人都像演艺明星或时装模特一样耀眼出众,这样她们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外表美的追求本來是一件令人愉悦和快乐的事情,但可悲的是,外表的重要性已被过度夸大,有吸引力的外表往往被渲染成为婚姻和职业上快速“成功”的诀窍,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误导许多年轻的女孩们去追求表面化、立竿见影的东西,把对未來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完美容貌的基础上,而不是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如能力和品格等等。当外表显得比内心更重要时,我们不得不担心,这些年轻女孩们对外表的关注越强烈,她们的内心是否就越空虚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