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拯救男孩

正文 第一章 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三)

    精力更为充沛的男孩更倾向于以身体运动和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说得太多,那么与女性大脑相比,男性大脑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瞌睡或坐立不安。

    男孩与女孩的学习方式差异是有生理基础的――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存在性别差异。女孩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联系,使女孩具有更为复杂的感知记忆存储能力,对声音的语调更为敏感。而男孩对声音并不敏感,他们需要更多的触觉型体验,才能激发大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也不相同,使男孩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否定男孩的学习方式。作为学校主科的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方式无一不是以言语教学为主,体验、活动和观察被认为是极不重要的方式。而女孩的语言天赋优于男孩,女孩获得语言、发展语言的年龄较男孩更早,因此,对于以语言为主的学习内容,女孩更容易掌握,对言语为主的教学方式,女孩也更容易适应和接受。

    应试教育把孩子局限在校园,把学习局限于书本,把教学等同于言语灌输,少了动手实践,少了身体运动,少了野外探险。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忽视男孩的优势领域,教学方式也与男孩的学习方式不相匹配,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男孩的长处无处施展,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发展,很容易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三)单一评价方式,男生深感挫败

    一个小学男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沒有个性,如果我听话,我就会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上海市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浩浩说:“老师喜欢安静乖巧听话的女孩,不喜欢淘气、任性、有想法的男孩。”

    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中心,它对学生的评价必然集中在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上。考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需要的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它并不适合那些活泼好动、长于动手操作的男生。这种认识已得到了许多专家和老师的认同:

    国内著名考试专家谢小庆教授把现如今的考试归结为知识型考试,并斥责这种考试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这类考试侧重于考察对知识的记忆,也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能力。而女生比男生更能静下心去贯彻老师的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钟文芳指出:“追求公平、要求统一,这是以一样的标准來教育男生女生,而这个标准更利于女生学业的成功。”“总的來说,女孩子的思维更侧重形象思维、语言表达等,男生更加倾向于逻辑推理、整体把握等,而现在的这种知识性的考查更利于女生,因为女生更容易静下心來去学习功课,记忆知识点。”

    上海大学教授、女性学研究专家胡申生认为:“高考考的就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考生的细心程度,男生在这方面不占优势。不仅是高中,即使到了大学期间,文科类学科当中,女生拿奖学金的比率也要超过男生。只要是考背诵的东西,总是女生强。”

    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还将错误的“成功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以为只有考试名列前茅才是成功。2009年国庆节,我(孙云晓)与北京一些著名中学的学生父母交流时,他们说孩子最近经常谈论的话題是考试,许多孩子认为,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成绩决定命运。这种目光短浅的成功观严重伤害着男孩。由于考试内容无法让男孩发挥他的长处,因而使不少男孩从小就戴上了“差生”的帽子。据2008年12月16日的《南国早报》报道,广西隆安县民族中学初中二年级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班级,一个班53名学生全是男生,并被认为是纪律差、不好好学习的差生。几乎在每个学校里,大多数“差生”都是男孩。

    “差生”现象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顽疾。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的教育,是让人人成功的教育,却在许多地方被扭曲为精英选拔的教育、淘汰的教育。给中小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是一个天大的冤假错案,当孩子自认为自己是差生时,这种自我否定倾向有可能让他们一生都生活在阴影里,甚至一辈子抬不起头來。拯救男孩,需要全社会尽快摒弃“差生”的观念及称谓,因为谁叫孩子“差生”就等于谁向孩子捅刀子。

    三、男教师缺乏,男孩损失大过女孩

    男孩们为何显得柔弱、娇气?这与他们从幼儿园到初中所处的学校环境不无关系,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男孩子们基本都处在女教师的影响圈内。

    一位女老师谈到这个问題时,深有感触:“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女老师”。她的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才第一次碰到男老师,“当时,他非常开心”,由于这位男老师是体育老师,于是她的儿子就开始天天练跑步,后來还进了田径队,“因为有积极性了,连暑假都去锻炼,而他对女老师只有两个字――‘很烦’。”这位老师还表示:女性教育和男性不同,女性比较细腻,而男生需要更坚毅更宽松的教育。

    另一位小学女校长也观察到,在户外活动中,男老师的带动性特别强,会让孩子们更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当孩子感到焦虑或有困难哭泣时,男老师会以特有的方式來安慰他们,让他们感到自信和快乐。

    但是,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面临同样的难題:缺乏男老师。《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尤其是东部女教师比例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女教师比例高于农村,特别是城市小学女教师的比例高达79%。北京市2006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个区县180所学校中,女教师比例高达81.3%,男教师比例仅为18.7%。报告称,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不均衡问題仍然非常严重。

    (一)男教师,对男孩更有帮助

    教育专家彼得?维斯特在《男生需要男教师的五大理由》一文中认为: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男教师的存在将给我们的课堂和运动场带來不同,他们将以女教师所不能的方式给男生提供帮助,他对这一观点给出具体的解释 :

    首先,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让自己表现出男性的特征,但学校里女性多而男性少。按照塞巴斯蒂安?克莱默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所说的那样,为了表现出自己是男性,男孩必须拒绝所谓的“异性特征”。但由于缺乏多种多样的男子汉典型,男孩们就会选择媒体上大肆炒作的“过度阳刚”的男性作为自己的榜样,如职业球员。这显然不是大多数父母所期望的。

    其次,男孩从男教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有别于女教师。男性的嗓音音量更大,更低沉。我教过的很多男教师反映,男孩们在操场上听他们的指挥,也愿意跟他们谈心。如果是女教师,他们则很可能不说。

    第三,男教师对男孩特有的行为似乎更宽容。在我的培训小组里,教师们反映,男孩“嗓门大,更吵闹、更粗野”。这些行为更容易被男教师容忍,因为他们自己也这么过來的。

    第四,男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女教师有所不同。研究发现,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讲更多的笑话,语言更简捷,对科学和数学更加重视。如果用悉尼学者刘易斯和巴切尔的话來说,就是“更幽默”。理解男性行为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男性幽默的理解。新西兰一个关于男孩学习困难的研究呼吁,应该让男孩接触尽可能多的学习风格。如果男孩在教室里只能看到女教师,他们只能了解一半人口的学习风格。

    第五,英国有很多关于男孩问題的研究把评价作为重点,根据英国学者安妮特?麦克唐纳的研究,如果学校的大多数教师是女性,学校会倾向于采用女性喜欢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比如,相同的作业,如果外观整洁则会获得更高的评价。但男教师也许会更愿意帮助男孩通过别的更易接受的方式來呈现作业,如通过电脑。

    据英国广播公司2008年10月6日报道:英国负责师资培训的“训练与发展机构”针对1,000多名男性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认为,小学时代的男老师对他们的学习生涯影响最大。接受调查者还表示,男老师是促使他们更努力用功的动力;22%的人表示,男老师增加了他们的自信。英国政府顾问、临床心理学家坦尼亚?拜伦博士也认同男老师的重要性,认为“他们是男孩早期的榜样。”

    (二)男生,学习更依赖于教师

    《中国教师报》2007年7月30日曾刊登了《调查发现:男生学习更依赖于教师》一文,引述了英国教育的监督机构――教育标准局的研究报告:

    之所以男生在几乎所有的科目上成绩都不如女孩,是因为男孩比女孩对教师更挑剔。同时,英国的督学们还发现,男孩更容易在一个不利于学习的氛围中成为牺牲品。但是,在那些男孩的进步快于女孩的学校,研究发现,如果在传统的3R教育(阅读、写作和算术)基础上再加上第四个R ――尊重教师( Respect for their teachers),男孩就能在学习上赶超女孩。

    “督学们发现,相对于女孩來说,教学质量的好坏对男孩的影响更大。”报告说,“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平庸,女孩通常也能学习,但对男生來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

    “有证据显示,当遇到一名不受尊敬的老师的时候,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影响,更容易放弃。

    受男孩尊敬的教师,一般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能给予个体充分的关注,对所教的学科充满激情且知识丰富,课堂教学组织严密,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竞争又能感受到快乐。同时,他们还能让学生在短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在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时很慷慨。

    督学们发现,对于有这些特点的教师,女生同样也很欣赏,但当教师不具备这些特点时,女孩的表现要比男孩好。“男孩似乎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在教师的密切关注之下,他们学起來会更加努力。”报告说,“男生似乎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需要通过取得明显的进步來维持学习的动机。在学校里,不利于学习的同辈压力给男生的学习造成了障碍。”

    从这些论述及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男孩比女孩更需要男教师,男教师缺乏给男孩造成的损失超过女孩,并使男孩在校园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