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二月河语》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我们文化中的劣根是盘枫.积郁的弊是一座山。这种文化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他也就是仰空浩叹罢了。

    前不久给《人民日报》学人论谈写了一篇短文,題名叫《从成才的“软”和“硬”说起》。那只是一篇千字文,涉及的层面当然极有限,单单是说了成才的两个渠道。

    其实就这话題,可以说一火车的话的。一般而论,“成才”二字不是自家说了算,是需要社会承认的。承认到何种程度,你就在这范围里立定了脚跟。我们国家设立了“自学成才奖”,从中央到盛市、县,各自都有个层面。可以说这四个级别就是四个层次,是专门为“硬着陆”设计的,用心可谓良苦。但是,作为社会主体对才的知与认与任,还是照资格來事。

    成才是一回事,选才用才又是另一码事,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说起选才用才的法子,真是难为了我们的社会。就中国而言,较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是贵族的一个小圈子的事,选是贵族选的,选的当然也是“自家人”----最放心,也最需要(当然是他家族的)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这种沉闷的局面维持了几百年,慢慢地不成了。

    因为列国的纷争,各个国家需要人才,也就是说引进了“竞争机制”。这一引进不是谁、哪一国的君主情愿不情愿的事,而是它在中国能否生存、能否称霸的事,是整个华夏民族的需要。于是。在机制的导向下,庶民阶层的人才就参与了社会政治。你可以看看《东周列国志》那里头纵横捭阖活跃在社会最高层的精英人才,可以说光知道吃唱玩乐的纨绔哥儿几乎是沒有。这种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学术上更是体现得充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哲学思想景观,也是和人才辈出同步进行的。

    这样的局面被秦始皇以极快的速度扑灭了。很简单,这位“祖龙”不需要这些玩意,他只要他的王朝一代又一代地“统”下去。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的统一那是进步,扑灭学术的百家争鸣毫无疑问是历史的反动。他定下了的这个规矩无论善恶,一股脑儿地为后世帝王全盘接受,毫不犹豫地坚持了两千多年。

    汉取才用九品官人法,实际上是改良了士族的特权。

    不是那么绝对的取才“定位”了,庶人中、自由民中有特殊才干的,也还有些引进一“引进”也只是做官,做官便是“一切”----官本位的基本制度把人才死死地卡在一个极狭隘的空间里,也把人才的发展趋向导进一个极窄的小胡同里----就这么一点引进,也还是导演出三国纷争时那样鲜活灵动的政治社会大剧目。

    唐代的科举制度,从本质的意义上看,它是彻底取消了贵族人仕(成才)的特权。贫富穷通都不论,都请來考试。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这当然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是进了一步,再就是坐滑梯,一直溜下去,溜到二十世纪,老掉牙了还在溜。我们给似乎与生俱來的文化上的惰性----拖就是几百年,一千年,两千年都不肯更张----有药抑或无药可医。我不知道,反正现在还在坐滑梯。“A+A+A+x”其实仍旧是应试,“x”是什么?还是变了变味道的应试。“素质”是什么?用什么标准來度量?考官们怕也是懵懂。“办事”,请拿出“本本”、“文件”。

    用人?对不起,也请你“拿本本來”。官场如斯,商场如斯,企业如斯----博士,请!硕士,可以考虑。本科、专科…-各种本本把用人单位套牢,我们的企业家连《子夜》里的吴荪甫都不如,有一个屠维岳在跟前,几个“家”能用出來?这种成才、用才的人才观确实是老了。它早就老了。

    《唐书·裴光廷传》里载:“乃为何资格、无贤无不留。”

    这位姓裴的真算好脑筋,出來了一个无贤无不留。“资格”面前人人平等。他给后世一千多年的官宦们省却了多少耗神!这种资格理论从文化心理上,它是困寻与惰性的集中体现,在很短的时间为社会所接受,同时辐射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与各个视角深度,成了一种不下于制度的利器。无论考试、晋升用人、衡量,也无论士农工商兵学,全部起用资格学说,威力是无比强大的“首要考虑”。看看金庸小说里头“大师哥”、“小师弟”的次序,到官场里的大军机、小军机,到兵营里“老兵”与“新兵蛋子”,那是一点也不得错乱颠倒的。如果透窥了去,资格的背后是“礼”,是中国文化的命根子,是上下左右永远不可更移的“秩序”。这玩意儿真是太厉害了。

    以我观察与思维,资格这一利器的使用,它的生命力的旺盛也是无与伦比,它的衰落恐怕还真的是“伊于胡底”呢。但是,政治家们已经发现它很要命在变,社会学家们也在想办法,想破资破格的有效办法,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资格之说有点动摇就是了。

    动摇得最明显的圈子好像是娱乐圈。这里头“猫腻”自然还是不少,比如几个大腕人物要捧红一个角,这种事还有,然而一个终极的限制,还是不可逾越的,那就是观众。你再捧,角色必须自身棒,因为考官是民众,是“广大的”观众与听众。这个观音不好瞒,能不能“红”起來,关键是观音大士大众。我看,凡是公开的、明白的竞争,人才想捂都捂不住,凡是评委主持,考官量核的事,有钱人有权人便能操作出花样來。

    我们文化中的劣根是盘根,积郁的弊是一座山。这种文化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他也就是仰空浩叹罢了。民主是解去盘根错节的干戚,也是挖山的爆破器,好生发扬民主是人才出头的希望和前提。而思想的清醒与解放,随着人才的辈出,同样会迸射出它必有的力与光。

    随口一句的结局

    孔子的话一句顶多少句?恐怕谁都说不清.因为从明到清近五百年.所有的士子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和理论.所有的平民都在用他的话衡量人的事的物的理的标准….孔子的话一句顶多少句?恐怕谁都说不清,因为从明到清近五百年,所有的士子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和理论,所有的平民都在用他的话衡量人的事的物的理的标准,全国所有的私塾----也就是私立学校了,还有公立的书院,都在翻腾他的话写文章。太平年问是沒有人敢悖逆他半分的,因为“离经叛道”的罪孽无人当得。

    但就他本人而言,他的地位实在是一代又一代的子弟们抬起來的。透视过去春秋战国时人看孔子,有点像今天的人看老子庄子墨子吧。“二十四子”----他是“子”字辈里头的一个。后來情形剧变: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连他的书在内的,汉代反秦不仍翻一个个儿,董仲舒只认一个孔子,别的“子”们一概都成了“下级”,孔学也就成了唯一的显学,为什么会这样,我和朋友们茗茶闲唠嗑儿。说“因为孔子穿的衣服好”。

    说到孔子在世时的际遇有点败兴,其实很平常的。

    他老人家讲学也并不像后來学子们尊礼得那样如圣旨谕言,比如他说“陡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肯定是随口一句话,被学生录下來,便成了“万世师表”的经典。

    为什么说它是随口的?我的感觉,这句话与孔子的学说体系沒有必然联系。仁义礼智信。女人怎么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人不能吗?如果女人不在夫子眼中,他又何必老远地去“子见南子”?很可能的是:昨夜夫子遭了师母白眼欺凌,睡了一夜仍旧气愤不平,无处发泄,在课堂上牢骚了出來。“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反映的正是闺房后院的情态,也是孔老师的实在感受。他是述而不作的,学生便老实记载登录。

    进了《四书》成了圣训。这么轻轻一句,两千多年间把所有妇女变成了“黑咕隆咚的苦井”中“最底层”的人。倘真的追究责任,竟是应该问问孔师母“是怎么回事?”中国女人的地位就由此而确定。先是董仲舒,确定他的话都是对的,别人的话都可商榷,这叫“定于一尊”。从前汉到后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这个阶段的女人位置虽然低,也还算是人。经宋理学家们一加阐释,把这归入“三纲”之中,成了礼教的核心部分。本來就低的社会地位又一落千丈。女人在世界各地大致都是受贱视的。但在有些国度,男人们还给女人一点虚体面,可怜我们中国女人。一丁点透气的空隙都沒有,一丁点荧豆光明也不见。

    我一直这样看,中国男人们的性心理不健全,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比如小脚,现在五十多岁的人都见过,偌大一个人下边两只脚小如米粽,甚至像半只香蕉----他偏偏就欣赏,沒有这个,他就阳痿!----这不奇怪吗?明明是愚昧,他偏要说“女人无才便是德”----这是要封杀所有女人的才,这不野蛮混账吗?仔细想去,我生出一种略带偏激的想法,因为中国男人的性无知,知识都有障碍。除了性虐待狂这个文化心理,潜在隐藏的,意是对中国女人的妒忌与恐惧,已经压制了、欺凌了,践踏蹂躏得无以复加----好比一棵草,不浇水,不施肥,不让它见阳光--她居然仍1日生存,倘稍不留心就会冒出个武则天花木兰李清照來。如正常平等作养,会是怎样的“不得了”?朱元璋也是个性心理有病的,他说:“我若不是女人生,天下女人都杀荆”他是个和尚,是性压抑的结果吧。

    但这性压抑性虐待的起源,推溯问去,要从孔夫子身上找找由來。

    由《雍正王朝》热播所思

    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是颠扑不破地要存在下去的。一部作品.无论是什么形式。它的生命力在时间和人群之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