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骗钱事件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杜韶文虽然不在身边,但毕竟有杜韶武他们兄弟两个互相照顾,而且一个月至少回来一次;而如今,杜韶文只身一人来到广东,虽然有村西的几个,但他跟他们并不是很熟悉,万一出事的话,家里人谁会知道。每次杜韶文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张紫英总是问这问那,问得杜韶文都有点烦了。
八月十五那天,杜韶文照例往家里打电话。当时,张紫英正在院中剥玉米,手弄得很脏。电话声响起的时候,张紫英没有顾得及洗手,一边往屋里跑,一边在腰间擦手,等到手拿起电话的那一刻,张紫英高兴地问了声“是韶文吗?”
听到电话那头说“是”以后,张紫英忙问:“吃饭了没?”
“吃过了。”
“今天咋没去上班啊?是不是病了啊?”
“妈,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厂里放假一天。”
“哦。你瞧妈这记性,你在那里怎么样啊?钱够花的吗?”
“妈。这个月我只能寄回去五百···”
“嗯。”还没有等杜韶文说原因,张紫英截住了他的话,“别只想着往家里寄钱,先让自己能吃饱吃好再说。出门在外,身上哪能离开钱啊?没有钱寸步难行。我在家里又不缺钱,你不用操心这。”
“妈,我哥现在学习怎么样?今天是十五的,学校没有放假吗?”
“放了,你哥哥说他的生活费还够吃两个星期的,等下次逢星期天再回来。”
“那韶依呢?”
“韶依现在很好,只是她快中招考试了,现在比较忙。”听到电话那头“哦”的一声,张紫英忙问:“过年回来不回来?”
“看情况再说吧,村西的那几个要是回来,我就跟他们一块回来;他们如果不回,那我也就不回去了。反正家里到时候少我一个多我一个也没有很大的关系···”杜韶文意识到自己这么说会伤害到张紫英,便住了口,没有往下说。张紫英听到这,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哽咽道:“大过年的,还是回来好。”
“好,妈,你别哭,今年我回家过年。”
“韶文,不是我逼你,过年不就是图个团圆吗?我还活着呢,除非我死了,要不然每年你都要回来。”
“好了,妈,我都知道了,看看刚刚把我妈给气的。”杜韶文忙给张紫英说笑道,“妈妈妈妈别生气,儿子一定争口气,回来一定开飞机,给妈买个大烧鸡。”听完杜韶文自编的顺口溜,张紫英破涕为笑,骂道:“你个小王八羔子,在家惹我生气,出去了还惹我生气。”
“还不是怕您忘了还有我这个儿子吗?”杜韶文说完看了一下手表,一看快十二点了,心想十二点的时候约了李娴吃饭,便对张紫英说道:“妈,我要去吃饭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再不让吃饭就饿死了,我要是饿死了,你就永远见不到我了。”
“呸呸呸,说什么傻话呢?饿了还不快去,多吃点,吃好点。”张紫英不放心,怕杜韶文的钱不够花的,“韶文,这个月要是钱不够,就不用往家里寄钱了,在外边让自己吃好就行了,家里也不是图你那几个钱。”
“知道了,妈。”杜韶文一看时间,还差一分钟,忙说:“妈,我的肚子又在咕咕叫了,让不让我去吃饭啊?”
“好了,去吧,多跟你说会话你还肚子饿,快点去吧,多吃点啊!”
杜韶文连“拜拜”都没有顾得上说,就挂了电话,忙向食堂跑去。等他跑到食堂门口的时候,李娴在那里正等着他,抱怨道怎么来这么晚。
“刚刚我去厕所了,谁知道厕所的人那么多,就开始排队,排了好久好久···”
“好久是多久?”
“好久就是很久很久···”
“杜韶文。”李娴大声叫了下他的名字,怒气冲冲地对他说:“我等了你十分钟,你却在那里排队上厕所,问你话你还吊儿郎当的,我烦你!”说完,李娴转身向食堂走去。杜韶文看到她真的生气了,便上前拉住她,接过她手中的饭盒,连忙认错,“宝贝,别生气了,今天是我不对,下次你也让我等十分钟,不,让我等三十分钟,好吧?看看宝贝气的,脸都有皱纹了···”
“我告诉你···”
“我听着呢,宝贝大人请说。”
“谁让你接我话的?”
“你啊。”
“你还敢接我说话?”李娴夺过他手中的饭盒,直往食堂走去。
杜韶文忙上前拉住她,像小孩子撒娇一样,在她面前使劲地摇了摇头。“我告诉你,下次再让我等你一秒钟,你死定了,知道不?”杜韶文听完后,使劲儿地点了点头。“说话!”
“宝贝,给我点面子,食堂门口都是人,咱说话别那么大声,别人会笑话我的,别人笑话我,不也在笑话你吗?”杜韶文小声对李娴说,“宝贝,咱们还去不去吃饭了?”
“你说不说?”李娴的声音略微小了点,狠狠地掐了一下杜韶文,疼得杜韶文差点叫了出来。
“我说。”杜韶文笑道:“我知道了。”
“光知道有屁用,记住没?”
“记住了。”
“这还差不多,这次算饶了你,下次再犯,我再也不理你了。”说完,李娴一把把饭盒推到杜韶文手里,“还吃不吃饭了?都快叫我饿死了。”
杜韶文一听,笑道:“我还以为宝贝不饿呢?”
“再说?”李娴回头瞪了他一眼,“赶快打饭去!”
“小的遵命!”说完,杜韶文向食堂跑去。李娴看到这,忍不住笑了起来。
晚上,张紫英还在院中剥玉米,而韶依在厨房里做饭。
“大娘,还在剥玉米啊?”
“嗯。”张紫英放下手中的玉米,让杜淦进屋里坐,自己则去井旁洗了洗手,“淦儿,你家的玉米剥完了吗?”
“昨天才剥完的。”
“那么快啊?”
“王二奶奶也帮我们剥了。”杜淦把袋子放在八仙桌上,找了一个凳子坐下,四下看了看,不见韶依,便问张紫英:“大娘,我姐呢?”
“你姐在屋里做饭。”张紫英说完,朝厨房喊道:“韶依,饭做好了吗?淦儿来了。”
杜韶依从厨房里出来,到井旁洗了一下脸,进了屋来。
“姐,我妈特意让我给你带了一盒月饼,你过来尝一下。”杜淦说着,就从袋子里取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把一块月饼递给了杜韶依,“这是没有放糖的,保你喜欢。”
“小婶想的挺周到的,妈,你也尝一下。”杜韶依使劲儿地把月饼掰了一半,递给张紫英。
“姐,你就吃吧。剩下的都是给大娘的。”
“我不吃不甜的,还是你吃吧。”张紫英笑着说道:“淦儿,来,你给你妈带回去几块我家的月饼,让你妈好好尝尝,这是夹丝月饼,,是你哥哥从广州寄过来的,咱们乡下没有买的。”
“妈,先别慌拿的,让淦儿在咱家吃饭,吃完饭后再给他拿夹丝月饼。”杜韶依说着,便拦住了张紫英,转身朝厨房走去,“我去把馍和菜端过来。”
“姐,不用了,我来的时候,我妈就快做好饭了,我还是回家吃吧。”杜淦忙拉住杜韶依的手,并对张紫英说道:“大娘,我先走了。”
说完,杜淦拿起袋子,就准备走。张紫英忙去里屋拿了几块夹丝月饼,放在杜淦的袋子里,让杜淦带着回去。
第二天,杜韶依匆忙地吃完早餐,便背着书包去了学校,家中只剩下张紫英一个人在厨房刷锅。刷完锅,张紫英觉得无事可做,到田地里看了一会儿,由于太热,就回家来剥玉米籽。说起干活,张紫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平时无论是掰玉米,还是给棉花打药,她都是一个人。掰玉米的时候,她怕热坏了杜韶依,不让她下地,只让她在家里做饭;给棉花打药的时候,她又担心药会溅到杜韶依身上,怕她中毒。总之,杜杰森不在家,杜韶文兄弟俩也不经常回来,杜韶依又是个女孩,所以,杜杰森家的七亩地都靠张紫英一个人操持着。虽然她是一个女流之辈,但做起活来,一点不逊色于男子汉。每年的收麦种玉米和掰玉米种麦的时候,出去打工的男人都会回来,而杜杰森自从出去打工,除了过年的时候,平时从未回家。不是杜杰森不想回,而是张紫英不让回。每次快要收麦的时候,杜杰森总要往家里打电话,问要不要回家,而张紫英总是让他在外边好好打工,家里的事情自己能照顾过来。所以杜杰森给村里留下一个不顾家的男人的形象,而张紫英留下的则是一个女强人的形象。
张紫英虽然还不到四十岁,但手上早已布满了老茧,而且头上添了许多白发,看起来像是六十岁的老太太,而一旦做起活来,又像二十岁的小伙子。为此,村里人都很尊敬她,也很同情她。在剥玉米籽的时候,也像小伙子一样,别的女人人都是用螺丝刀或者锥子捅一下,但她从来不用,直接一手拿着一个用力地搓,没搓几下,便剥好了两个。不到两个小时,棒柱子⑩就盛满了一箩筐。张紫英起身掂起箩筐,走到门口有阳光的地方,把棒柱子倒在那里。正在她倒完准备转身回家的时候,迎面看见一个挎着黑色皮包的中年妇女。还未等张紫英开口,那位中年妇女先问:“大姐,能不能借碗水喝?”
“你是?”张紫英疑惑地问道。
“大姐,我是来找我爹的,他有间歇性精神病,昨天八月十五,家里想团圆,把他接回了家,谁知道今天早上一起来,我爹就不见了,我们一家人连早饭都没吃,就开始分头找,找了那么久还是没有找到,我现在又饿又渴,大姐您行行好,让我喝点水。”
“你还没吃饭?”张紫英看着她,觉得她长得挺面善的,而且听了她的事情,知道她也是一个孝顺的人,心中充满了好感,连忙放下箩筐,把她领进家里,进厨房给她端了杜韶依没有吃的馒头和菜,又对她说:“你来的不是时候,早晨的米汤我已经倒掉了,给你倒点茶11喝吧?”
“茶就行,谢谢你,大姐,你真是个好人。”说完,这位中年妇女继续低着头吃饭,不消一会儿工夫,便吃完了。张紫英问她还要不要,她笑着拍着自己的肚子说:“再要我的肚子就受不了了。”
张紫英把茶端给这位中年妇女,笑着说:“已经凉了,可以喝了。”中年妇女喝过茶,擦了擦嘴巴,笑着说:“谢谢你,大姐,你真是个大好人。让我再歇一会儿,好吗?走了那么久的路,这腿一停下来,就不想再走了。”
“这话说的,谁家没有个难处?将来说不定我还可能去你家讨饭呢?”张紫英一边说,一边起身把她吃剩的东西端到橱柜里放好。
“像大姐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来我家讨饭啊?”中年妇女说着便翘起了二郎腿。张紫英见状,感觉有点奇怪,但也没有问。中年妇女可能觉察到了张紫英的表情,忙说:“走得腿疼,这样舒服一点。”张紫英笑着说“没事”。
“大姐,你家只有你一个人吗?”
“不是。”
“那其他的人呢?”
“两个打工的,两个上学的,剩下我一个种地的。”
“哦。”中年妇女偷偷望了张紫英一眼,很快又回过头来,“大姐真是一个女强人。”
“不当家不知道当家难···”
“大姐,你吸烟吗?”还未等张紫英说完,中年妇女便从兜里掏出了一包烟,抽出一根,递给张紫英。
“我···我不会抽烟,要抽你自己抽吧。”张紫英笑着推开了她的手,但心里开始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奇怪,就对她说:“大妹子,你该去找你爹了,我正好也要出去买东西。”
中年妇女忙拉住张紫英的手,张紫英一回头,迎面闻到一股烟味,便乖乖地坐下了。
“听我说,你儿子有灾。”
“那我该怎么办?”
“你听我的话,我可以帮你儿子消灾。”
“你要我怎么做?”
“你把你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我在菩萨面前帮你儿子说说情,就可以了。”张紫英听完,赶紧打开柜子,把钱罐里存的九千多块钱,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问:“我家里总共就九千多快钱,这够吗?”
“才九千多?恐怕不够,最少要一万,你再想想家里哪里还有钱没?”
“没有了,要不我去借吧?你一定要帮我儿子消灾啊。”张紫英说着,就往门外走去。
“记住,这事不能对任何人说,说了你儿子必死无疑。”
张紫英家算是这个村里最富的,平时都是别人向他家借钱,所以这次她向杜杰林借钱时,杜杰林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原因。张紫英说:“就借一天,明天就还你。”杜杰林怕张紫英生气,也不好再问下去,便给她拿了家里仅有的八百块钱。
等到张紫英回家的时候,中年妇女正坐在屋中,而那九千多快钱也在那桌子上。
“你把钱用纸包好,放在桌子上,我是神的使者,我不能碰你的钱。”中年妇女严肃地说道,眼睛依然微闭着,等到觉得张紫英该把钱包好的时候,对张紫英说:“你也闭着眼睛,跟着我念。”
在张紫英跟着她念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时,中年妇女悄悄地从包里掏出一沓裁剪好的和一百元钱一样大小的纸,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又轻轻地把张紫英刚刚包好的一沓钱放进包里。这样以后,又念了一会儿,便对张紫英说:“好了,大姐,可以睁开眼了,你儿子的命算是保住了,但灾还是没有全消。这样,我在交给你一个方法,你按照我的方法做,保你儿子无灾无难。”
张紫英忙问是什么方法。“你拿二百块钱,在今天中午的时候,到一个看不到人的十字路口,把它烧掉,这样就行了。”中年妇女说完,起身要走,被张紫英拦住,顿时吓了一跳。
“你等我一下,我这就去。”说完,张紫英准备拆开桌子上的那一沓钱。中年妇女见状,忙制止了她,严厉地说道:“这是给菩萨的,不能再给阎王爷了。我刚刚忘了对你说,那二百块钱必须是寡妇摸过的,才能见效。”
“哦,幸亏你还没走,不然就坏了。”张紫英长嘘一口气,“我这就去借,你今天中午别走了,在我家吃饭。”
中年妇女一听这话,连忙说道:“大姐,不行啊,我还要去找我爹呢,刚刚给你看相已经浪费我好多时间,再不去找···”
张紫英一听也对,遗憾地拉着这位中年妇女的手,说道:“大妹子,你真是个好人,以后常来啊。”
中年妇女看了看太阳,估计学生快放学了,便赶紧离开了。而张紫英则在大中午的跑到王二婶家又借了二百块钱,到村北的那个乱坟岗子旁边的那个十字路口,匆忙地烧了二百块钱,嘴里还念着那位中年妇女教给她的咒语。烧完之后,张紫英放心地回来了。等到张紫英回到家中的时候,杜韶依正在门旁站着,“妈,大中午的,你干嘛去了?”
“走,到家里我给你说刚刚发生的事。”张紫英小心地说道。
“什么事啊?让你那么高兴?是不是关于我哥的?”平时杜韶依回来的时候,张紫英早已做好了饭在家里等候,而今天张紫英显然没有做饭,这就足够令杜韶依奇怪的,再加上张紫英还煞有介事地对她说要告诉她刚刚发生的事,杜韶依更是一头雾水。
走进家中,张紫英准备说,心里猛然回响起那位中年妇女的话“这事不能对任何人说,说了你儿子必死无疑”,便又转而笑着对杜韶依说:“今天你二舅来了,给你带了好多东西。”
“真的吗?”杜韶依一听,往堂屋飞奔而去,跑到堂屋,把书包朝沙发上一扔,问还在堂屋外的张紫英:“妈,东西呢?”
张紫英不知如何说好,但不说杜韶依肯定不会罢休的。杜韶依见张紫英在院内吱吱唔唔的,觉得有点奇怪,“妈,今天你好怪啊!”
“怪?”张紫英以为杜韶依看出了什么破绽,忙问:“哪里怪了?”
“哪里都怪!”杜韶依看到堂屋桌子上有一沓包着的东西,连忙说道:“妈,我找到了。”
“你找到什么了?”张紫英忙向堂屋走来。
“我找到好东西了。”杜韶依边说边把那沓东西拆开,一看,失望地说:“妈,二舅就给我一沓纸啊?”
“纸?”张紫英换走为跑,疾步跑到屋内,边跑边问:“什么纸?”
“就是在桌子上的啊,还用纸包着,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杜韶依漫不经心地说道,“等到二舅再来了,我可要好好说说他。”
张紫英这时已经走到堂屋门口,看着桌子上空空如也,而杜韶依手上拿着一沓纸,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傻傻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杜韶依把纸扔在桌子上,准备去厨房做饭,转身看到张紫英呆呆地站在那里,双手倚着门,忙上前去扶着她,问她怎么了。张紫英神情恍惚,扑通一下倒在地上。
杜韶依一看张紫英突然倒在自己面前,大脑亦是一片空白,只知道连忙俯下身,使劲儿晃张紫英,一边晃,一边喊,过了好久,张紫英依旧没有苏醒过来。杜韶依赶紧跑到杜杰林家,到那里时泣不成声地说道:“小叔,你···快去···看我妈···”
杜杰林看到杜韶依哭得那么厉害,想必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坏事,话也不说,放下手中的碗筷,跟着杜韶依朝她家跑去。王爱华和杜淦也随着跑了过去。
等到王爱华和杜淦跑到张紫英家时,张紫英已经躺在了床上。杜杰林让杜韶依抽点凉水,用冷毛巾敷在她额头上,自己去找一辆车,拉着她去乡里医院看看。王爱华和杜淦也帮忙打水、拿毛巾,杜韶依坐在床旁,一直哭。约摸过了十分钟,杜杰林开着时风车,来到了张紫英家门口,由于大门太窄,时风车开不过去,便停在了门口。杜杰林没有关掉油门,忙跳下来,跑到屋中,背起张紫英,往门口走去。杜韶依、王爱华和杜淦紧随其后,而且杜韶依还一直用手撑着张紫英,生怕杜杰林会摔着她母亲。走到车旁,杜杰林赶紧说道:“韶依,你赶紧去拿点被子,垫在车上,小淦,你上去,等会儿在上面接着你大娘。”杜韶依一听,连忙跑进屋中,直接把铺在床上的被子拿了过来,当时车上都是土,但也管不了那么多,杜韶依连想都没想,一下子扔到车上,然后杜淦和她迅速地折叠了一下,然后杜杰林小心翼翼地把张紫英放到车上,连忙上车,“爱华,你跟我一块去,韶依和小淦还要上课,韶依不用做饭了,去我家吃点,赶快去上课吧!”
“我要去,我要看着我妈。”
“好,那就赶紧上车,爱华,你也上车,小淦,你快去上学。”
杜杰林说完,便开车走了,由于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杜杰林不敢开的太快,等出了村子,杜杰林才加大油门,朝乡里飞奔。
张紫英到医院后,最终醒了过来。但自那以后,张紫英变得神经兮兮的:没出过家门一步,就连过年的时候也不去走娘家亲戚;不再与外人说话,连自己家的人也不说话,见了只会傻笑。而张紫英被骗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开了,有的看笑话,有的则报之以同情的目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八月十五那天,杜韶文照例往家里打电话。当时,张紫英正在院中剥玉米,手弄得很脏。电话声响起的时候,张紫英没有顾得及洗手,一边往屋里跑,一边在腰间擦手,等到手拿起电话的那一刻,张紫英高兴地问了声“是韶文吗?”
听到电话那头说“是”以后,张紫英忙问:“吃饭了没?”
“吃过了。”
“今天咋没去上班啊?是不是病了啊?”
“妈,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厂里放假一天。”
“哦。你瞧妈这记性,你在那里怎么样啊?钱够花的吗?”
“妈。这个月我只能寄回去五百···”
“嗯。”还没有等杜韶文说原因,张紫英截住了他的话,“别只想着往家里寄钱,先让自己能吃饱吃好再说。出门在外,身上哪能离开钱啊?没有钱寸步难行。我在家里又不缺钱,你不用操心这。”
“妈,我哥现在学习怎么样?今天是十五的,学校没有放假吗?”
“放了,你哥哥说他的生活费还够吃两个星期的,等下次逢星期天再回来。”
“那韶依呢?”
“韶依现在很好,只是她快中招考试了,现在比较忙。”听到电话那头“哦”的一声,张紫英忙问:“过年回来不回来?”
“看情况再说吧,村西的那几个要是回来,我就跟他们一块回来;他们如果不回,那我也就不回去了。反正家里到时候少我一个多我一个也没有很大的关系···”杜韶文意识到自己这么说会伤害到张紫英,便住了口,没有往下说。张紫英听到这,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哽咽道:“大过年的,还是回来好。”
“好,妈,你别哭,今年我回家过年。”
“韶文,不是我逼你,过年不就是图个团圆吗?我还活着呢,除非我死了,要不然每年你都要回来。”
“好了,妈,我都知道了,看看刚刚把我妈给气的。”杜韶文忙给张紫英说笑道,“妈妈妈妈别生气,儿子一定争口气,回来一定开飞机,给妈买个大烧鸡。”听完杜韶文自编的顺口溜,张紫英破涕为笑,骂道:“你个小王八羔子,在家惹我生气,出去了还惹我生气。”
“还不是怕您忘了还有我这个儿子吗?”杜韶文说完看了一下手表,一看快十二点了,心想十二点的时候约了李娴吃饭,便对张紫英说道:“妈,我要去吃饭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再不让吃饭就饿死了,我要是饿死了,你就永远见不到我了。”
“呸呸呸,说什么傻话呢?饿了还不快去,多吃点,吃好点。”张紫英不放心,怕杜韶文的钱不够花的,“韶文,这个月要是钱不够,就不用往家里寄钱了,在外边让自己吃好就行了,家里也不是图你那几个钱。”
“知道了,妈。”杜韶文一看时间,还差一分钟,忙说:“妈,我的肚子又在咕咕叫了,让不让我去吃饭啊?”
“好了,去吧,多跟你说会话你还肚子饿,快点去吧,多吃点啊!”
杜韶文连“拜拜”都没有顾得上说,就挂了电话,忙向食堂跑去。等他跑到食堂门口的时候,李娴在那里正等着他,抱怨道怎么来这么晚。
“刚刚我去厕所了,谁知道厕所的人那么多,就开始排队,排了好久好久···”
“好久是多久?”
“好久就是很久很久···”
“杜韶文。”李娴大声叫了下他的名字,怒气冲冲地对他说:“我等了你十分钟,你却在那里排队上厕所,问你话你还吊儿郎当的,我烦你!”说完,李娴转身向食堂走去。杜韶文看到她真的生气了,便上前拉住她,接过她手中的饭盒,连忙认错,“宝贝,别生气了,今天是我不对,下次你也让我等十分钟,不,让我等三十分钟,好吧?看看宝贝气的,脸都有皱纹了···”
“我告诉你···”
“我听着呢,宝贝大人请说。”
“谁让你接我话的?”
“你啊。”
“你还敢接我说话?”李娴夺过他手中的饭盒,直往食堂走去。
杜韶文忙上前拉住她,像小孩子撒娇一样,在她面前使劲地摇了摇头。“我告诉你,下次再让我等你一秒钟,你死定了,知道不?”杜韶文听完后,使劲儿地点了点头。“说话!”
“宝贝,给我点面子,食堂门口都是人,咱说话别那么大声,别人会笑话我的,别人笑话我,不也在笑话你吗?”杜韶文小声对李娴说,“宝贝,咱们还去不去吃饭了?”
“你说不说?”李娴的声音略微小了点,狠狠地掐了一下杜韶文,疼得杜韶文差点叫了出来。
“我说。”杜韶文笑道:“我知道了。”
“光知道有屁用,记住没?”
“记住了。”
“这还差不多,这次算饶了你,下次再犯,我再也不理你了。”说完,李娴一把把饭盒推到杜韶文手里,“还吃不吃饭了?都快叫我饿死了。”
杜韶文一听,笑道:“我还以为宝贝不饿呢?”
“再说?”李娴回头瞪了他一眼,“赶快打饭去!”
“小的遵命!”说完,杜韶文向食堂跑去。李娴看到这,忍不住笑了起来。
晚上,张紫英还在院中剥玉米,而韶依在厨房里做饭。
“大娘,还在剥玉米啊?”
“嗯。”张紫英放下手中的玉米,让杜淦进屋里坐,自己则去井旁洗了洗手,“淦儿,你家的玉米剥完了吗?”
“昨天才剥完的。”
“那么快啊?”
“王二奶奶也帮我们剥了。”杜淦把袋子放在八仙桌上,找了一个凳子坐下,四下看了看,不见韶依,便问张紫英:“大娘,我姐呢?”
“你姐在屋里做饭。”张紫英说完,朝厨房喊道:“韶依,饭做好了吗?淦儿来了。”
杜韶依从厨房里出来,到井旁洗了一下脸,进了屋来。
“姐,我妈特意让我给你带了一盒月饼,你过来尝一下。”杜淦说着,就从袋子里取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把一块月饼递给了杜韶依,“这是没有放糖的,保你喜欢。”
“小婶想的挺周到的,妈,你也尝一下。”杜韶依使劲儿地把月饼掰了一半,递给张紫英。
“姐,你就吃吧。剩下的都是给大娘的。”
“我不吃不甜的,还是你吃吧。”张紫英笑着说道:“淦儿,来,你给你妈带回去几块我家的月饼,让你妈好好尝尝,这是夹丝月饼,,是你哥哥从广州寄过来的,咱们乡下没有买的。”
“妈,先别慌拿的,让淦儿在咱家吃饭,吃完饭后再给他拿夹丝月饼。”杜韶依说着,便拦住了张紫英,转身朝厨房走去,“我去把馍和菜端过来。”
“姐,不用了,我来的时候,我妈就快做好饭了,我还是回家吃吧。”杜淦忙拉住杜韶依的手,并对张紫英说道:“大娘,我先走了。”
说完,杜淦拿起袋子,就准备走。张紫英忙去里屋拿了几块夹丝月饼,放在杜淦的袋子里,让杜淦带着回去。
第二天,杜韶依匆忙地吃完早餐,便背着书包去了学校,家中只剩下张紫英一个人在厨房刷锅。刷完锅,张紫英觉得无事可做,到田地里看了一会儿,由于太热,就回家来剥玉米籽。说起干活,张紫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平时无论是掰玉米,还是给棉花打药,她都是一个人。掰玉米的时候,她怕热坏了杜韶依,不让她下地,只让她在家里做饭;给棉花打药的时候,她又担心药会溅到杜韶依身上,怕她中毒。总之,杜杰森不在家,杜韶文兄弟俩也不经常回来,杜韶依又是个女孩,所以,杜杰森家的七亩地都靠张紫英一个人操持着。虽然她是一个女流之辈,但做起活来,一点不逊色于男子汉。每年的收麦种玉米和掰玉米种麦的时候,出去打工的男人都会回来,而杜杰森自从出去打工,除了过年的时候,平时从未回家。不是杜杰森不想回,而是张紫英不让回。每次快要收麦的时候,杜杰森总要往家里打电话,问要不要回家,而张紫英总是让他在外边好好打工,家里的事情自己能照顾过来。所以杜杰森给村里留下一个不顾家的男人的形象,而张紫英留下的则是一个女强人的形象。
张紫英虽然还不到四十岁,但手上早已布满了老茧,而且头上添了许多白发,看起来像是六十岁的老太太,而一旦做起活来,又像二十岁的小伙子。为此,村里人都很尊敬她,也很同情她。在剥玉米籽的时候,也像小伙子一样,别的女人人都是用螺丝刀或者锥子捅一下,但她从来不用,直接一手拿着一个用力地搓,没搓几下,便剥好了两个。不到两个小时,棒柱子⑩就盛满了一箩筐。张紫英起身掂起箩筐,走到门口有阳光的地方,把棒柱子倒在那里。正在她倒完准备转身回家的时候,迎面看见一个挎着黑色皮包的中年妇女。还未等张紫英开口,那位中年妇女先问:“大姐,能不能借碗水喝?”
“你是?”张紫英疑惑地问道。
“大姐,我是来找我爹的,他有间歇性精神病,昨天八月十五,家里想团圆,把他接回了家,谁知道今天早上一起来,我爹就不见了,我们一家人连早饭都没吃,就开始分头找,找了那么久还是没有找到,我现在又饿又渴,大姐您行行好,让我喝点水。”
“你还没吃饭?”张紫英看着她,觉得她长得挺面善的,而且听了她的事情,知道她也是一个孝顺的人,心中充满了好感,连忙放下箩筐,把她领进家里,进厨房给她端了杜韶依没有吃的馒头和菜,又对她说:“你来的不是时候,早晨的米汤我已经倒掉了,给你倒点茶11喝吧?”
“茶就行,谢谢你,大姐,你真是个好人。”说完,这位中年妇女继续低着头吃饭,不消一会儿工夫,便吃完了。张紫英问她还要不要,她笑着拍着自己的肚子说:“再要我的肚子就受不了了。”
张紫英把茶端给这位中年妇女,笑着说:“已经凉了,可以喝了。”中年妇女喝过茶,擦了擦嘴巴,笑着说:“谢谢你,大姐,你真是个大好人。让我再歇一会儿,好吗?走了那么久的路,这腿一停下来,就不想再走了。”
“这话说的,谁家没有个难处?将来说不定我还可能去你家讨饭呢?”张紫英一边说,一边起身把她吃剩的东西端到橱柜里放好。
“像大姐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来我家讨饭啊?”中年妇女说着便翘起了二郎腿。张紫英见状,感觉有点奇怪,但也没有问。中年妇女可能觉察到了张紫英的表情,忙说:“走得腿疼,这样舒服一点。”张紫英笑着说“没事”。
“大姐,你家只有你一个人吗?”
“不是。”
“那其他的人呢?”
“两个打工的,两个上学的,剩下我一个种地的。”
“哦。”中年妇女偷偷望了张紫英一眼,很快又回过头来,“大姐真是一个女强人。”
“不当家不知道当家难···”
“大姐,你吸烟吗?”还未等张紫英说完,中年妇女便从兜里掏出了一包烟,抽出一根,递给张紫英。
“我···我不会抽烟,要抽你自己抽吧。”张紫英笑着推开了她的手,但心里开始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奇怪,就对她说:“大妹子,你该去找你爹了,我正好也要出去买东西。”
中年妇女忙拉住张紫英的手,张紫英一回头,迎面闻到一股烟味,便乖乖地坐下了。
“听我说,你儿子有灾。”
“那我该怎么办?”
“你听我的话,我可以帮你儿子消灾。”
“你要我怎么做?”
“你把你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我在菩萨面前帮你儿子说说情,就可以了。”张紫英听完,赶紧打开柜子,把钱罐里存的九千多块钱,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问:“我家里总共就九千多快钱,这够吗?”
“才九千多?恐怕不够,最少要一万,你再想想家里哪里还有钱没?”
“没有了,要不我去借吧?你一定要帮我儿子消灾啊。”张紫英说着,就往门外走去。
“记住,这事不能对任何人说,说了你儿子必死无疑。”
张紫英家算是这个村里最富的,平时都是别人向他家借钱,所以这次她向杜杰林借钱时,杜杰林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原因。张紫英说:“就借一天,明天就还你。”杜杰林怕张紫英生气,也不好再问下去,便给她拿了家里仅有的八百块钱。
等到张紫英回家的时候,中年妇女正坐在屋中,而那九千多快钱也在那桌子上。
“你把钱用纸包好,放在桌子上,我是神的使者,我不能碰你的钱。”中年妇女严肃地说道,眼睛依然微闭着,等到觉得张紫英该把钱包好的时候,对张紫英说:“你也闭着眼睛,跟着我念。”
在张紫英跟着她念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时,中年妇女悄悄地从包里掏出一沓裁剪好的和一百元钱一样大小的纸,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又轻轻地把张紫英刚刚包好的一沓钱放进包里。这样以后,又念了一会儿,便对张紫英说:“好了,大姐,可以睁开眼了,你儿子的命算是保住了,但灾还是没有全消。这样,我在交给你一个方法,你按照我的方法做,保你儿子无灾无难。”
张紫英忙问是什么方法。“你拿二百块钱,在今天中午的时候,到一个看不到人的十字路口,把它烧掉,这样就行了。”中年妇女说完,起身要走,被张紫英拦住,顿时吓了一跳。
“你等我一下,我这就去。”说完,张紫英准备拆开桌子上的那一沓钱。中年妇女见状,忙制止了她,严厉地说道:“这是给菩萨的,不能再给阎王爷了。我刚刚忘了对你说,那二百块钱必须是寡妇摸过的,才能见效。”
“哦,幸亏你还没走,不然就坏了。”张紫英长嘘一口气,“我这就去借,你今天中午别走了,在我家吃饭。”
中年妇女一听这话,连忙说道:“大姐,不行啊,我还要去找我爹呢,刚刚给你看相已经浪费我好多时间,再不去找···”
张紫英一听也对,遗憾地拉着这位中年妇女的手,说道:“大妹子,你真是个好人,以后常来啊。”
中年妇女看了看太阳,估计学生快放学了,便赶紧离开了。而张紫英则在大中午的跑到王二婶家又借了二百块钱,到村北的那个乱坟岗子旁边的那个十字路口,匆忙地烧了二百块钱,嘴里还念着那位中年妇女教给她的咒语。烧完之后,张紫英放心地回来了。等到张紫英回到家中的时候,杜韶依正在门旁站着,“妈,大中午的,你干嘛去了?”
“走,到家里我给你说刚刚发生的事。”张紫英小心地说道。
“什么事啊?让你那么高兴?是不是关于我哥的?”平时杜韶依回来的时候,张紫英早已做好了饭在家里等候,而今天张紫英显然没有做饭,这就足够令杜韶依奇怪的,再加上张紫英还煞有介事地对她说要告诉她刚刚发生的事,杜韶依更是一头雾水。
走进家中,张紫英准备说,心里猛然回响起那位中年妇女的话“这事不能对任何人说,说了你儿子必死无疑”,便又转而笑着对杜韶依说:“今天你二舅来了,给你带了好多东西。”
“真的吗?”杜韶依一听,往堂屋飞奔而去,跑到堂屋,把书包朝沙发上一扔,问还在堂屋外的张紫英:“妈,东西呢?”
张紫英不知如何说好,但不说杜韶依肯定不会罢休的。杜韶依见张紫英在院内吱吱唔唔的,觉得有点奇怪,“妈,今天你好怪啊!”
“怪?”张紫英以为杜韶依看出了什么破绽,忙问:“哪里怪了?”
“哪里都怪!”杜韶依看到堂屋桌子上有一沓包着的东西,连忙说道:“妈,我找到了。”
“你找到什么了?”张紫英忙向堂屋走来。
“我找到好东西了。”杜韶依边说边把那沓东西拆开,一看,失望地说:“妈,二舅就给我一沓纸啊?”
“纸?”张紫英换走为跑,疾步跑到屋内,边跑边问:“什么纸?”
“就是在桌子上的啊,还用纸包着,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杜韶依漫不经心地说道,“等到二舅再来了,我可要好好说说他。”
张紫英这时已经走到堂屋门口,看着桌子上空空如也,而杜韶依手上拿着一沓纸,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傻傻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杜韶依把纸扔在桌子上,准备去厨房做饭,转身看到张紫英呆呆地站在那里,双手倚着门,忙上前去扶着她,问她怎么了。张紫英神情恍惚,扑通一下倒在地上。
杜韶依一看张紫英突然倒在自己面前,大脑亦是一片空白,只知道连忙俯下身,使劲儿晃张紫英,一边晃,一边喊,过了好久,张紫英依旧没有苏醒过来。杜韶依赶紧跑到杜杰林家,到那里时泣不成声地说道:“小叔,你···快去···看我妈···”
杜杰林看到杜韶依哭得那么厉害,想必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坏事,话也不说,放下手中的碗筷,跟着杜韶依朝她家跑去。王爱华和杜淦也随着跑了过去。
等到王爱华和杜淦跑到张紫英家时,张紫英已经躺在了床上。杜杰林让杜韶依抽点凉水,用冷毛巾敷在她额头上,自己去找一辆车,拉着她去乡里医院看看。王爱华和杜淦也帮忙打水、拿毛巾,杜韶依坐在床旁,一直哭。约摸过了十分钟,杜杰林开着时风车,来到了张紫英家门口,由于大门太窄,时风车开不过去,便停在了门口。杜杰林没有关掉油门,忙跳下来,跑到屋中,背起张紫英,往门口走去。杜韶依、王爱华和杜淦紧随其后,而且杜韶依还一直用手撑着张紫英,生怕杜杰林会摔着她母亲。走到车旁,杜杰林赶紧说道:“韶依,你赶紧去拿点被子,垫在车上,小淦,你上去,等会儿在上面接着你大娘。”杜韶依一听,连忙跑进屋中,直接把铺在床上的被子拿了过来,当时车上都是土,但也管不了那么多,杜韶依连想都没想,一下子扔到车上,然后杜淦和她迅速地折叠了一下,然后杜杰林小心翼翼地把张紫英放到车上,连忙上车,“爱华,你跟我一块去,韶依和小淦还要上课,韶依不用做饭了,去我家吃点,赶快去上课吧!”
“我要去,我要看着我妈。”
“好,那就赶紧上车,爱华,你也上车,小淦,你快去上学。”
杜杰林说完,便开车走了,由于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杜杰林不敢开的太快,等出了村子,杜杰林才加大油门,朝乡里飞奔。
张紫英到医院后,最终醒了过来。但自那以后,张紫英变得神经兮兮的:没出过家门一步,就连过年的时候也不去走娘家亲戚;不再与外人说话,连自己家的人也不说话,见了只会傻笑。而张紫英被骗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开了,有的看笑话,有的则报之以同情的目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