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韶文辍学
随着杜淦的声名日益显露,全村以及邻村的人对王爱华和杜杰林的态度变得和善起来。特别是张三爷,以前见到杜杰林从不先打招呼,逢到杜杰林给他打招呼也爱理不理的。而现在,张三爷在路上逢见杜杰林,很远处就先打招呼;如果他去给别人看风水,路过杜杰林家,总要停下来,借喝茶歇息之名,客套寒暄一阵。邻村的人大都像张三爷这样,而本村的人更甚。每次杜淦去买盐等东西的时候,小卖铺的杜杰领总是多给他一点,长此以往,杜淦觉得不好意思,便很少再到村里小卖铺去买东西,需要什么东西就到逢会的的时候去乡里买。
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他人看你笑话,看不起你;而一个人出名的时候,他人却巴结你,继而嫉妒你。
张紫英便是这样一个典型。每次吃饭的时候,张紫英总是数落韶文韶武。一开始,韶文韶武还很不服气,跟她犟嘴,后来习惯了,任张紫英在饭桌前大吐口水,他们就是不作声。
好不容易过完了漫长的暑假,韶文韶武要去县第二高级中学上学,虽然又要回到令人窒息的学校,但比起张紫英的唠叨,他们宁愿在毫无生气的学校里,消磨自己的青春。
在学校,有两种人最快乐:一是一心一意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这样的同学越学越有劲,老师的夸奖和周围同学特别是异性的羡慕,往往使他们有种强烈的成就感;二是无心学习,上高中只为混个高中毕业证的同学,这样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原因是被家长送进来的。他们的家长担心孩子会沦为社会无业青年,在外边惹是生非,所以宁愿花钱让孩子们呆在学校里,由学校来管制。其实他们的家长错了,学校所关心的并不是家长所关心的,学校只关心自己的升学比率以及入学人数,对于那些努力学习但成绩很差的和整日不学习的,一般是放任自流。
杜韶文一开始还能认真学习,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和杜韶文不同,杜韶武则成绩很好。也正是这样,每次回到家,杜韶武总是被表扬,而杜韶文总被批评。所以,每逢星期天,杜韶武总是一个人回家,而杜韶文则在学校里流荡。
在元旦当天,学校好不容易放了一天假,杜韶武问韶文是否回家,杜韶文说还有许多作业没有做完,就不回家了,让杜韶武来的时候帮自己带点生活费。
等到杜韶武走后,杜韶文没有去教室写作业,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网吧里边打游戏。过了几个小时,几个人身上的钱都用光了,但正打得尽兴,不想离去,便向网吧老板赊账,承诺明天这个时候就还。网吧老板给他们指了指放在门口的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概不赊账。”杜韶文急了,说:“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来这上网,就赊一次账,你就不赊,生意还想不想做了?”
“你们不是第一次,那你们就应当知道,我开网吧这么久,我给谁赊过账?”网吧老板看杜韶文几个赖着不走,明摆着是想找事,对这几个高中生,他根本没放在眼里,轻蔑地说道:“你们最好别找事,我既然敢在这里开网吧,就不怕有人来找事!方圆几里,你们也不打听打听我是谁!”
“好了,韶文,不玩了,咱们走。”一个人拉着杜韶文便要往门外走。
“小子,以后在我这上网老实点!”
杜韶文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挣开那个人的手,直扑向柜台,一把拽住网吧老板的衣领,怒道:“你别看不起人!”网吧老板倒是吓了一跳,“你···你想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杜韶文把网吧老板的衣领拽得更紧了,“我想让你给我道歉!快说!”跟随杜韶文来的那几个人害怕事情闹大,被学校知道,便上前拉住杜韶文,劝他不要这样。
等到杜韶文松开手后,网吧老板又神气起来,走下柜台,来到杜韶文跟前,指着杜韶文的鼻子说:“道歉?没钱,你凭什么叫我道歉!”杜韶文的双手被别人拉着,伸不出来,于是他用右脚狠狠地踢了网吧老板一下。网吧老板疼得直捂着肚子,说道:“小子,你厉害,你给我等着!”说完,便捂着肚子,向柜台后面走去。在这上网的人围了厚厚一层,看到网吧老板狼狈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杜韶文见网吧老板在打电话,便和几个同学冲出人群,向学校跑去。
第二天,杜韶武来送钱的的时候,杜韶文说他打了人。杜韶武一听,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会这样。杜韶文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给了杜韶武,还说:“如果我出事了,别跟咱妈说。”
“你干吗要打网吧的老板啊?别人都不动手,你干吗要动手啊?”杜韶武听后,责怪弟弟不懂事,“咱妈要是知道了,还没说你呢,就被你给气死了!”
“我最讨厌别人数落我、看不起我,这口气我憋了好久,昨天那个网吧老板该打,谁让他看不起我!”杜韶文把头扭向一边,“我的事不用你管···”
“不用我管?你要不是我亲哥哥,我才懒得管你呢!”
杜韶武见杜韶文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气稍微消了一点,走到杜韶文跟前,双手抓住他的胳膊,心平气和地问他:“在哪个网吧?我带你去赔礼道歉。”
“我说过,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不要管我!”杜韶文挣开杜韶武的手,向后退了几步,径直坐在床上,低着头,一动不动。
杜韶武一听哥哥说这话,想揍他的心都有,但转而又一想,杜韶文把这告诉自己,就是想让自己帮他拿主意想办法的,不是让自己跟他吵架的,便强忍住怒气,也坐到床上,拍了拍杜韶文的后背,安慰道:“刚刚是我说话太难听了,但我也是为你好。这事如果让学校知道了,肯定会通知家长的,到时候你忍心看着咱妈伤心啊?”
“弟弟,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是杜韶文第一次叫杜韶武“弟弟”,显然他现在心里很乱很害怕,想让杜韶武帮他想办法。
“现在唯一的可行的办法就是我带你去道歉,兴许网吧的老板会不再追究。”
“这样也好。那你要陪我一起去。”
杜韶文和杜韶武来到那个网吧时,看到网吧的门关着,便问网吧旁边的买饮料的阿姨,才知道自从昨天网吧老板被人踢后,网吧就关门了。听到这个消息,杜韶武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翌日,全校为此开了一次学生大会,会上校长特意说了此事,还说:“咱们学校的学生,给外界的印象,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生这种事,后果实在不堪想象···是谁做的,散会以后到我办公室找我,学校可以从轻处理;如果今天下午五点以前,还没有学生找我,那个网吧的老板就会来咱们学校逐班认人,到时候,发现是谁,咱们学校就把他交给警方,任凭警方发落···别想着逃课不来,在座的班主任今天下午交给我没来上课学生的名单,学校将会按照名单一个一个地通知你们的家长···”
散会后,其他的同学都议论纷纷,只有杜韶文和杜韶武,躲在学校的小湖边,商量着该怎么办。最后,杜韶武要杜韶文去校长办公室主动承认错误,或许校长会既往不咎,因为这关系着咱们学校的名声,校长也不想你去坐牢,今天开会就证明他已经跟网吧老板见过面了,可能到时候你承认之后,只需跟网吧老板陪个不是就行了。
杜韶文一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听从了杜韶武的意见。准备现在就去,被杜韶武拦住,“现在别去的,刚刚散会,肯定有同学在校长办公室附近偷看,看看是谁做的这件事,等吃午饭的时候,我陪你一块去。”
杜韶武猜得一点没错,果真有好多好事的学生在那里等着,但他们等了很久,见没有人来,又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渐渐地离开了。杜韶武领着杜韶文来到校长办公室,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并请求校长从轻发落。
“这事不是我说了算,要问问正在住院的网吧老板。”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但为了咱们学校的声誉,学校必须开除你,并且还要通知你的家长。”
“校长,你不是说主动承认错误会从轻的吗?”杜韶武赶紧问。
“这已经很轻了,要按照网吧老板的意思,他现在就要坐牢了。”校长深深地吸了口烟,“咱们学校建校这么多年,还没出现过这样的事,回去你好好反省一下,写一篇悔过书,下午拿来给我。”
“我们下午去看看住院的网吧老板,看看能不能不开除我哥哥。”
“不用去了,开除你哥哥是学校的意思,不是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把你哥哥送进监狱!学校已经帮你们说了情,并且还答应支付他的医药费,他才勉强答应的,你们现在再过去,他再想把你哥哥送进监狱,怎么办?”
“韶武,开除就开除吧,没事的,这就已经算轻的了。”杜韶文望了一下杜韶武,勉强笑道。
“可是···”杜韶文知道杜韶武的意思,便转身跪在校长面前,央求道:“校长,请你不要通知我家里,我妈知道这会···”
“好,你快起来。”校长没想到杜韶文会跪下,有点不知所措,“赶快把你哥哥扶起来。学校可以不通知你家里,可你又不能在学校,不是还要呆在家里吗?家里早晚会知道的。”
“谢谢您,校长,只要您不告诉我家里,我们会有办法的。”杜韶武说道。
杜韶武和杜韶文从校长办公室里出来,没有来得及吃饭,上课铃便响了。杜韶武要杜韶文先去上课,免得被老师记上缺课。
放学后,杜韶武买好两份饭,拉着杜韶文回到了宿舍。
“离放假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你不能在学校呆着,也不能回家,我看倒不如你去咱县一家饭馆做临时工吧,那样一个月也能挣得不少钱,白天管饭,晚上你还回到学校来住。”
杜韶文此时像个顺从的小绵羊,杜韶武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不容易捱到了寒假,杜韶文和杜韶武一起回家。回到家中,杜韶文不敢抬头看张紫英。张紫英觉得奇怪,忙问怎么了。杜韶文哭着对她说:“妈,我不想上学了。”
“怎么不想上学了,这不在学校挺好的吗?”张紫英觉得很纳闷,“是不是在学校钱不够花的?”
“妈,他不想上学就别逼他了,我看还是让他跟我爸一起去建筑工地吧?”
“我可以跟着咱庄的其他人一起打工,反正我在学校什么也学不会,还不如去外边挣点钱呢。”
张紫英不想让儿子去打工,虽然村里的小孩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但在她眼里,只有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可看到杜韶文泪流满面的样子,再让他上学等于是害他。最后,韶依也说:“哥哥不想上学就别让哥哥上了。”张紫英心想不想上就不上吧,便说:“你不想上,咱们就不上,别哭了,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等你爸回来,我对他说这件事。”
等到腊月二十八,杜杰森刚打工回来,就被告知了这件事。刚开始他还大发雷霆,后来一想,“韶文不想上,非要他上,他也学不了东西,一个学期还浪费了那么多钱;如果他去打工,不但不花钱,一年还能挣回来几千块钱。”便也同意了。
大年初一,杜淦去给杜杰森家送大馍的时候,得知了这件事,回来把它告诉给了王爱华,王爱华在王二婶串门的时候又告诉给了王二婶···就这样,没几天功夫,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有的人就借机挖苦杜杰森说:“你们家现在还剩几个大学生啊?”因为在几年前,杜杰森就曾向别人夸下海口,说“自己家将有三个大学生”。
不过别人说归说,杜杰森并不把这放在心上,在他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过年以后,你跟我去建筑工地吧?在那里,工资比较高。”
“韶文才多大啊,你让他去你那儿?搞建筑的活儿都很重,你想让韶文累死啊?”张紫英不同意让儿子跟着他去干重活,正好杜韶文也不想跟着他,因为他从小就怕杜杰森。
“我看就让韶文跟着村西的那几个去广州吧,听他们回来说,在那里吃得好,住得好,活不重,工资也不低。”张紫英对杜杰森说,“你要是看着行,我明天就去问问,正好他们今年回来过年。”
杜杰森本想让杜韶文呆在自己身边,这样一来自己可以照顾他,二来可以管教他,免得他胡混。但听到张紫英说广州那边的工资高,便答应了他,还说:“一个月往家里打一千块钱,在外边别乱胡混。”
杜韶文为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未被家里人知道而暗暗庆幸,现在又可以不随着杜杰森去建筑工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以这么说,今年,是杜韶文出生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年。
由于厂里急需工人,没来得及过十五,杜韶文随着村西的那几个人,正月初八,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是一家织袜厂,杜韶文在那里的工作是踩踏板⑧,由于杜韶文的灵活,勤快,很快受到了车间主任的照顾,半年后便被任命为“老大”⑨。因为这个车间大部分都是女生,所以杜韶文很受青睐,经常有女生给他买这买那,最可笑的竟然有一个女生给他买内裤,弄得杜韶文十分不好意思。而只有一个女孩,很少给他买东西,就连说话都很少。而正是这样一个女孩,引起了杜韶文的注意。在杜韶文眼里,她与众不同,所以,在每次发工资时,他总是多发给她一二百。久而久之,二人便产生了情愫。一开始,杜韶文还能往家按时每月寄回来一千块钱,可是到后来,一个月勉强寄回来八百。张紫英以为是他想吃的好一点,钱便多花了一点,也没有在意。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他人看你笑话,看不起你;而一个人出名的时候,他人却巴结你,继而嫉妒你。
张紫英便是这样一个典型。每次吃饭的时候,张紫英总是数落韶文韶武。一开始,韶文韶武还很不服气,跟她犟嘴,后来习惯了,任张紫英在饭桌前大吐口水,他们就是不作声。
好不容易过完了漫长的暑假,韶文韶武要去县第二高级中学上学,虽然又要回到令人窒息的学校,但比起张紫英的唠叨,他们宁愿在毫无生气的学校里,消磨自己的青春。
在学校,有两种人最快乐:一是一心一意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这样的同学越学越有劲,老师的夸奖和周围同学特别是异性的羡慕,往往使他们有种强烈的成就感;二是无心学习,上高中只为混个高中毕业证的同学,这样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原因是被家长送进来的。他们的家长担心孩子会沦为社会无业青年,在外边惹是生非,所以宁愿花钱让孩子们呆在学校里,由学校来管制。其实他们的家长错了,学校所关心的并不是家长所关心的,学校只关心自己的升学比率以及入学人数,对于那些努力学习但成绩很差的和整日不学习的,一般是放任自流。
杜韶文一开始还能认真学习,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和杜韶文不同,杜韶武则成绩很好。也正是这样,每次回到家,杜韶武总是被表扬,而杜韶文总被批评。所以,每逢星期天,杜韶武总是一个人回家,而杜韶文则在学校里流荡。
在元旦当天,学校好不容易放了一天假,杜韶武问韶文是否回家,杜韶文说还有许多作业没有做完,就不回家了,让杜韶武来的时候帮自己带点生活费。
等到杜韶武走后,杜韶文没有去教室写作业,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网吧里边打游戏。过了几个小时,几个人身上的钱都用光了,但正打得尽兴,不想离去,便向网吧老板赊账,承诺明天这个时候就还。网吧老板给他们指了指放在门口的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概不赊账。”杜韶文急了,说:“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来这上网,就赊一次账,你就不赊,生意还想不想做了?”
“你们不是第一次,那你们就应当知道,我开网吧这么久,我给谁赊过账?”网吧老板看杜韶文几个赖着不走,明摆着是想找事,对这几个高中生,他根本没放在眼里,轻蔑地说道:“你们最好别找事,我既然敢在这里开网吧,就不怕有人来找事!方圆几里,你们也不打听打听我是谁!”
“好了,韶文,不玩了,咱们走。”一个人拉着杜韶文便要往门外走。
“小子,以后在我这上网老实点!”
杜韶文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挣开那个人的手,直扑向柜台,一把拽住网吧老板的衣领,怒道:“你别看不起人!”网吧老板倒是吓了一跳,“你···你想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杜韶文把网吧老板的衣领拽得更紧了,“我想让你给我道歉!快说!”跟随杜韶文来的那几个人害怕事情闹大,被学校知道,便上前拉住杜韶文,劝他不要这样。
等到杜韶文松开手后,网吧老板又神气起来,走下柜台,来到杜韶文跟前,指着杜韶文的鼻子说:“道歉?没钱,你凭什么叫我道歉!”杜韶文的双手被别人拉着,伸不出来,于是他用右脚狠狠地踢了网吧老板一下。网吧老板疼得直捂着肚子,说道:“小子,你厉害,你给我等着!”说完,便捂着肚子,向柜台后面走去。在这上网的人围了厚厚一层,看到网吧老板狼狈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杜韶文见网吧老板在打电话,便和几个同学冲出人群,向学校跑去。
第二天,杜韶武来送钱的的时候,杜韶文说他打了人。杜韶武一听,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会这样。杜韶文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给了杜韶武,还说:“如果我出事了,别跟咱妈说。”
“你干吗要打网吧的老板啊?别人都不动手,你干吗要动手啊?”杜韶武听后,责怪弟弟不懂事,“咱妈要是知道了,还没说你呢,就被你给气死了!”
“我最讨厌别人数落我、看不起我,这口气我憋了好久,昨天那个网吧老板该打,谁让他看不起我!”杜韶文把头扭向一边,“我的事不用你管···”
“不用我管?你要不是我亲哥哥,我才懒得管你呢!”
杜韶武见杜韶文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气稍微消了一点,走到杜韶文跟前,双手抓住他的胳膊,心平气和地问他:“在哪个网吧?我带你去赔礼道歉。”
“我说过,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不要管我!”杜韶文挣开杜韶武的手,向后退了几步,径直坐在床上,低着头,一动不动。
杜韶武一听哥哥说这话,想揍他的心都有,但转而又一想,杜韶文把这告诉自己,就是想让自己帮他拿主意想办法的,不是让自己跟他吵架的,便强忍住怒气,也坐到床上,拍了拍杜韶文的后背,安慰道:“刚刚是我说话太难听了,但我也是为你好。这事如果让学校知道了,肯定会通知家长的,到时候你忍心看着咱妈伤心啊?”
“弟弟,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是杜韶文第一次叫杜韶武“弟弟”,显然他现在心里很乱很害怕,想让杜韶武帮他想办法。
“现在唯一的可行的办法就是我带你去道歉,兴许网吧的老板会不再追究。”
“这样也好。那你要陪我一起去。”
杜韶文和杜韶武来到那个网吧时,看到网吧的门关着,便问网吧旁边的买饮料的阿姨,才知道自从昨天网吧老板被人踢后,网吧就关门了。听到这个消息,杜韶武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翌日,全校为此开了一次学生大会,会上校长特意说了此事,还说:“咱们学校的学生,给外界的印象,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生这种事,后果实在不堪想象···是谁做的,散会以后到我办公室找我,学校可以从轻处理;如果今天下午五点以前,还没有学生找我,那个网吧的老板就会来咱们学校逐班认人,到时候,发现是谁,咱们学校就把他交给警方,任凭警方发落···别想着逃课不来,在座的班主任今天下午交给我没来上课学生的名单,学校将会按照名单一个一个地通知你们的家长···”
散会后,其他的同学都议论纷纷,只有杜韶文和杜韶武,躲在学校的小湖边,商量着该怎么办。最后,杜韶武要杜韶文去校长办公室主动承认错误,或许校长会既往不咎,因为这关系着咱们学校的名声,校长也不想你去坐牢,今天开会就证明他已经跟网吧老板见过面了,可能到时候你承认之后,只需跟网吧老板陪个不是就行了。
杜韶文一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听从了杜韶武的意见。准备现在就去,被杜韶武拦住,“现在别去的,刚刚散会,肯定有同学在校长办公室附近偷看,看看是谁做的这件事,等吃午饭的时候,我陪你一块去。”
杜韶武猜得一点没错,果真有好多好事的学生在那里等着,但他们等了很久,见没有人来,又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渐渐地离开了。杜韶武领着杜韶文来到校长办公室,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并请求校长从轻发落。
“这事不是我说了算,要问问正在住院的网吧老板。”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但为了咱们学校的声誉,学校必须开除你,并且还要通知你的家长。”
“校长,你不是说主动承认错误会从轻的吗?”杜韶武赶紧问。
“这已经很轻了,要按照网吧老板的意思,他现在就要坐牢了。”校长深深地吸了口烟,“咱们学校建校这么多年,还没出现过这样的事,回去你好好反省一下,写一篇悔过书,下午拿来给我。”
“我们下午去看看住院的网吧老板,看看能不能不开除我哥哥。”
“不用去了,开除你哥哥是学校的意思,不是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把你哥哥送进监狱!学校已经帮你们说了情,并且还答应支付他的医药费,他才勉强答应的,你们现在再过去,他再想把你哥哥送进监狱,怎么办?”
“韶武,开除就开除吧,没事的,这就已经算轻的了。”杜韶文望了一下杜韶武,勉强笑道。
“可是···”杜韶文知道杜韶武的意思,便转身跪在校长面前,央求道:“校长,请你不要通知我家里,我妈知道这会···”
“好,你快起来。”校长没想到杜韶文会跪下,有点不知所措,“赶快把你哥哥扶起来。学校可以不通知你家里,可你又不能在学校,不是还要呆在家里吗?家里早晚会知道的。”
“谢谢您,校长,只要您不告诉我家里,我们会有办法的。”杜韶武说道。
杜韶武和杜韶文从校长办公室里出来,没有来得及吃饭,上课铃便响了。杜韶武要杜韶文先去上课,免得被老师记上缺课。
放学后,杜韶武买好两份饭,拉着杜韶文回到了宿舍。
“离放假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你不能在学校呆着,也不能回家,我看倒不如你去咱县一家饭馆做临时工吧,那样一个月也能挣得不少钱,白天管饭,晚上你还回到学校来住。”
杜韶文此时像个顺从的小绵羊,杜韶武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不容易捱到了寒假,杜韶文和杜韶武一起回家。回到家中,杜韶文不敢抬头看张紫英。张紫英觉得奇怪,忙问怎么了。杜韶文哭着对她说:“妈,我不想上学了。”
“怎么不想上学了,这不在学校挺好的吗?”张紫英觉得很纳闷,“是不是在学校钱不够花的?”
“妈,他不想上学就别逼他了,我看还是让他跟我爸一起去建筑工地吧?”
“我可以跟着咱庄的其他人一起打工,反正我在学校什么也学不会,还不如去外边挣点钱呢。”
张紫英不想让儿子去打工,虽然村里的小孩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但在她眼里,只有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可看到杜韶文泪流满面的样子,再让他上学等于是害他。最后,韶依也说:“哥哥不想上学就别让哥哥上了。”张紫英心想不想上就不上吧,便说:“你不想上,咱们就不上,别哭了,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等你爸回来,我对他说这件事。”
等到腊月二十八,杜杰森刚打工回来,就被告知了这件事。刚开始他还大发雷霆,后来一想,“韶文不想上,非要他上,他也学不了东西,一个学期还浪费了那么多钱;如果他去打工,不但不花钱,一年还能挣回来几千块钱。”便也同意了。
大年初一,杜淦去给杜杰森家送大馍的时候,得知了这件事,回来把它告诉给了王爱华,王爱华在王二婶串门的时候又告诉给了王二婶···就这样,没几天功夫,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有的人就借机挖苦杜杰森说:“你们家现在还剩几个大学生啊?”因为在几年前,杜杰森就曾向别人夸下海口,说“自己家将有三个大学生”。
不过别人说归说,杜杰森并不把这放在心上,在他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过年以后,你跟我去建筑工地吧?在那里,工资比较高。”
“韶文才多大啊,你让他去你那儿?搞建筑的活儿都很重,你想让韶文累死啊?”张紫英不同意让儿子跟着他去干重活,正好杜韶文也不想跟着他,因为他从小就怕杜杰森。
“我看就让韶文跟着村西的那几个去广州吧,听他们回来说,在那里吃得好,住得好,活不重,工资也不低。”张紫英对杜杰森说,“你要是看着行,我明天就去问问,正好他们今年回来过年。”
杜杰森本想让杜韶文呆在自己身边,这样一来自己可以照顾他,二来可以管教他,免得他胡混。但听到张紫英说广州那边的工资高,便答应了他,还说:“一个月往家里打一千块钱,在外边别乱胡混。”
杜韶文为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未被家里人知道而暗暗庆幸,现在又可以不随着杜杰森去建筑工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以这么说,今年,是杜韶文出生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年。
由于厂里急需工人,没来得及过十五,杜韶文随着村西的那几个人,正月初八,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是一家织袜厂,杜韶文在那里的工作是踩踏板⑧,由于杜韶文的灵活,勤快,很快受到了车间主任的照顾,半年后便被任命为“老大”⑨。因为这个车间大部分都是女生,所以杜韶文很受青睐,经常有女生给他买这买那,最可笑的竟然有一个女生给他买内裤,弄得杜韶文十分不好意思。而只有一个女孩,很少给他买东西,就连说话都很少。而正是这样一个女孩,引起了杜韶文的注意。在杜韶文眼里,她与众不同,所以,在每次发工资时,他总是多发给她一二百。久而久之,二人便产生了情愫。一开始,杜韶文还能往家按时每月寄回来一千块钱,可是到后来,一个月勉强寄回来八百。张紫英以为是他想吃的好一点,钱便多花了一点,也没有在意。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