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初露峥嵘
老师的称赞和同学们的刮目相看,使得杜淦更加用功学习。春节期间,别的小孩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放鞭炮,而杜淦却呆在家里,一横一竖地写下自己会背的唐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便翻手查阅就在身边的字典。王爱华和杜杰林看到他这么爱学习,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杜淦这么爱学习,将来肯定会有出息;担心的是杜淦这么爱学习,别把脑子用坏了,变成神经病。所以,他们经常让杜淦去找小孩子玩,而杜淦总是说“等会儿再去”、“看完了再去”之类的话。久而久之,王爱华也懒得说,因为说和没说一个样。
不过,在放麦假⑥期间,杜淦却不是呆在家里,而是和大人们一起下地用镰刀割麦子。一开始,王爱华心疼他,不让他下地,但最终拗不过杜淦,才同意让他下地割麦。虽然杜淦还小,但手很灵活,干起活来,不亚于一个大人。往年杜杰林家的六亩地,仅收割就需要四五天,现在加上杜淦,三四天就割完了。在打麦的时候,杜淦帮忙用叉子挑麦,把麦送到打麦机的入口处,然后杜杰林把麦送进去,从打麦机的后面飞出被剥光的麦秸秆,而麦子则从腹部流出来。有时候,王爱华忙着去做饭,隔壁的王二婶会来帮忙。王二婶本来就喜欢杜淦,看到杜淦那么懂事,对他更是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杜淦这孩子听话孝顺勤快,将来肯定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一次晚上,杜杰林吃过饭之后便去了孔之麟的住处,家中只剩下杜淦和王爱华。王爱华已经躺在床上睡了,而杜淦还在看书。杜淦看书看得正入迷,一只蚊子叮在他的胳膊上,竟然没有感觉。突然,院中的狗叫了起来,而且特别凶。杜淦以为是狗瞎叫唤,便没有在意,吵了一下狗,狗不在叫,不过却唧唧唧唧个不停。最后,杜淦拿着手电筒照了一下,没有人进来,便蹲下问狗:“你怎么还不睡啊?在这里咬瞎空!”话刚说完,狗一下子跑到墙角又使劲地叫了起来,王爱华被惊醒了,便问怎么了。杜淦说狗在咬瞎空,要她不要起来了。杜淦顺着狗咬的方向照去,看见一只大蛇盘在一团,嘴里还咬着一只癞蛤蟆,不过癞蛤蟆的前半身已在蛇的嘴里,只剩两只后腿。杜淦从来没见过蛇吃东西,慌忙回屋叫王爱华起来。夏天,人们基本上都是和衣而睡,所以王爱华听到杜淦叫她,很快穿着拖鞋出来了。当看到盘在一起的是条红花子⑦时,王爱华着实吓了一跳,忙让杜淦拉住狗,自己也吵狗不要叫唤。杜淦越是拉狗,它叫唤得越是厉害,最后气得杜淦朝它身上狠狠地跺了几脚,它才悻悻地夹着尾巴,来回围着杜淦转圈,边转边唧唧。
王爱华从屋里拿出一根竹竿,试着把蛇挑出去。杜淦怕蛇咬到王爱华,便对她说:“妈,你来牵着狗,我挑。”王爱华其实心里很害怕,以前看见蛇就唯恐避之不及,现在虽然蛇盘在那里一动不动,但还是不敢,只是拿着竹竿在那里,马上快要碰到蛇身了立即又缩了回来。王爱华把竹竿递给杜淦,自己则牵着狗,站在门旁,防止蛇进屋来。正在竹竿将要碰到蛇的时候,蛇开始动了,惹得狗又狂吠了几声。尽管此时狗一直叫,蛇还是在动。蛇慢慢地把吸进去的癞蛤蟆吐了出来,盘成一团的身子开始舒展开来,直朝堂屋门的方向过来。王爱华见状,忙喊:“快,敲它,别让它进屋里!”杜淦用竹竿在前面敲着,蛇赶紧掉转方向,迅速沿着墙根窜去。等到蛇走远了,杜淦用竹竿碰了碰刚刚被吐出来的癞蛤蟆,发现它竟然没死。癞蛤蟆可能觉得此时安全了,才敢缓缓移动,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王爱华把这事告诉杜杰林。杜杰林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夏天,蛇也怕热,出来透透气,你怕它干嘛?它怕你才对。”杜杰林边说边笑,“要不这样吧,今晚我睡这儿,你和淦儿睡那儿。”
“你今晚就睡家里一次,先不给大哥看房,我怕蛇今晚还会再来。”
“哪有那么多蛇啊?”杜杰林安慰道,“今晚我睡家里,谁给大哥看房子啊?”
“房子,房子,又是房子!说起房子我都来气,他什么时候回来啊?他要是一辈子不回来,你还要给他看一辈子啊?”王爱华抱怨道。
“妈,你别生气,有我在呢,今晚蛇不会再来了。”
“你看,淦儿都知道蛇不敢再来了。”
“你又不是蛇,你咋知道它不来?”
“什么东西被你们昨晚那样一折腾,还敢再来啊?”杜杰林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你还笑!”王爱华伸手抓过杜杰林手中的碗,“还吃不吃了?”等到杜杰林说吃的时候,王爱华接道:“你还知道吃啊?我要是不在看你喝西北风吧!还跟我生气!”话毕,王爱华起身回厨房给杜杰林又舀了一碗。
六月中旬,乡里五所学校联合举行了一次考试,杜淦在联考中获得了第一名。为此,乡第一实验中学特意派其教办主任来杜淦家里,动员杜淦转校,并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单独一间宿舍,每月三十块钱的生活费补贴。王爱华和杜杰林想答应,但被杜淦一口拒绝了。杜淦说:“我们不缺钱,也不缺房子。”
“农村学校的老师没有乡里老师教得好,你不到乡里上学,将来就会后悔了。”
“将来后不后悔是将来的事,现在的事是我不会去的。”杜淦说着,走到王爱华跟前,“妈,我不想住校,我想在家里吃饭。”
王爱华此时才明白,杜淦不去乡里上学的原因是不想离开家,便也不再勉强,笑着对教办主任说:“实在对不住,他还小,不想离开家,再说他上乡里上学我也不放心,每次回来也不方便···”
“怎么不方便?每逢周末我们学校可以派车接送···”教办主任还想争取杜淦,但话还没说完,便被杜淦接了去。
“你能保证一天接送我三次吗?如果你能保证,那我就去。”
听到这话,教办主任气得差点吐血,“我这也是为你好,希望你能学得更好···”
“学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自己。”杜淦说道。
“主任,对不住,小孩子小,不懂事,说话不知道分寸,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也想让他去,但他实在不想去,我也没办法。您还是请回吧?”王爱华担心如果教办主任还不走,以杜淦的脾气,会弄得更僵。
教办主任也算识趣,心想强扭的瓜不甜,便走了,临走的时候还说:“什么时候想去了,通知我一下,我随时来接你。”
杜淦坚决不去乡里上学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村里的人都夸杜淦给村里争光。而于杜淦本人,倒觉得这没什么,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有什么值得夸赞的?
暑假里,杜淦像平常一样,很少出去。王爱华担心这样久了,杜淦会得病,便和杜杰林商量着买一台电视机,让杜淦累的时候,可以在家里看电视。杜杰林本就这样打算,但又担心杜淦会沉溺于看电视,所以在买与不买的边缘犹豫不决。现在听到王爱华这么一说,便下了决心。
这个方法果真见效,自此,杜淦看书累的时候,就看一下电视,缓解一下精神疲劳。
一天中午,杜淦正在风扇下边看电视,突然停电了。虽然风扇吹的是热风,但在风扇下还是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没有了风扇的热风,杜淦的身上一会儿冒出了汗珠。这么热的天,在家里呆着,除非有风扇,否则简直像在坐牢。正巧这时,村里的其他几个小孩,因为停电,不能看电视,便找他来玩。
杜淦带着他们来到村北的树林里,买了一副扑克,几个一起坐在树荫下打牌。由于出汗过多,打牌的时候又不停地说话,打了一会儿,杜淦和这几个小孩觉得口干舌燥。最后,杜淦提议说偷西瓜,其他几个小孩都赞成,只有杜韶庆反对。他说:“偷别人的西瓜,我爸要是知道了会打死我的,我不干。”
“只要你不说,我们也不说,你爸怎么会知道你偷西瓜了?”杜淦说,“不要怕,你没有听说过吗?‘偷鸡摸瓜不算偷’,我都不害怕,你害怕什么呢?”
“杜淦说得对,他都不害怕他爸打他,我们还怕吗?”杜韶春拍了拍杜韶庆的肩膀,“没事的,走吧,我们跟着杜淦一块去。”说着,便拉着杜韶庆走到杜淦跟前,“杜淦,既然是你出的主意,你就给我们带路吧,你说偷谁的,咱就偷谁的。”
“肯定不能偷咱自己村的,咱们去偷隔壁村的,我上次去赶会的时候发现有一块大西瓜地,现在是吃上午饭的时候,地里没人,咱们现在就去,一人摘一个,到村东那个废弃的烟叶炕里边分吃。”
杜淦带着他们来到了那块西瓜地,在还没有偷之前,杜淦望了望四周,别说地里,连路上都没有一个人。杜淦先带着他们来到西瓜地对头的一个空麦场里,因为这里有两个麦秸垛,易于躲藏,而且麦场南面紧挨着一大片烟叶,即使被发现也方便逃脱。
“韶庆,你和韶春去偷,我和韶杰在这里把风。”
“啊?”杜韶庆一听说要自己去偷,吓了一跳,忙说:“让韶杰和韶春一起去,我和你在这把风,好吧?”
“看把你吓的,好,我去。”杜韶杰拍了一下杜韶庆的头,“胆小鬼。”
杜韶杰和杜韶春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朝西瓜地走去。在太阳的照耀下,西瓜叶都耷拉下去,袒胸露乳的西瓜显得锃亮锃亮的。
“哇,杜淦太会找了,这家的西瓜真不小!”杜韶春笑着对杜韶杰说。
“看样子像是绿宝八号,我家种的就是这个,最小的也有十来斤。”
杜韶杰正准备摘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小偷,猛一使劲,连瓜秧也拽断了,抱着西瓜,拉着瓜秧往空麦场这里跑。而杜韶春还未瞅准,被看瓜人这么一喊,吓得连忙拔腿就跑。当杜韶杰和杜韶春跑到麦场的时候,杜淦小声对他说,边说边用手给他指,往烟叶地里跑。杜韶杰知道烟叶上都是油,拿着西瓜不方便跑,便把西瓜放在了烟叶地头,自己用手捂着脸往烟叶地里跑去。看瓜人在后面直喊“站住”,可偷瓜之人哪里肯站住,所以喊也是白喊。眼瞅着看瓜人快要追到空麦场这里,杜韶庆吓得也要逃走,被杜淦按住了。
“现在再跑也跑不掉了,等会儿你别说话,看我的。”
杜韶庆吓得魂都没有了,便倚着麦秸垛装睡着,两腿还直打哆嗦。而杜淦此时,嘴里噙着一根麦秸秆,哼着小曲。等到看瓜人来到空麦场里的时候,对着烟叶地破口大骂。继而转身朝杜淦走来。杜韶庆听到脚步声,吓得牙咯吱咯吱地作响。而杜淦站起身来,问看瓜人为什么这么生气。那个看瓜人看了看杜淦,又看了看杜韶庆,问他们在这儿干嘛的。杜淦说:“今天下午我家要晒麦,我爸叫我来看场。”
看瓜人也没有怀疑,问他知道不知道那几个小孩是哪个村的。杜淦摇摇头说不知道。看瓜人也没有再说什么,又朝烟叶地里骂了几句,就走开了。
杜韶庆微微睁开眼,发现那个看瓜人已走,勉强扶着麦秸垛站了起来,拍拍胸膛,连说“吓死我了”。杜淦看到杜韶庆这样,笑着说道:“看把你吓的,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让你来呢。”
“我不来,你们偏要我来,幸亏没被逮着,不然我爸肯定要打死我。”杜韶庆边说边站了起来,擦擦身上刚刚吓出的汗,对杜淦说:“杜淦,我们走吧。”
“别慌的,刚刚韶杰把瓜放在烟叶地头了,等看瓜人走了,我们把西瓜拿回来再走。”杜淦拉住要走的杜韶庆,“等会儿让你多吃点,行吧?”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到我家地里摘呢?”
杜淦拍拍他的头,笑着说道:“摘你家的?那你就不怕你爸打你了?”
约摸过了半个小时,杜淦估计看瓜人已经走远,对杜韶庆说:“韶庆,我去拿西瓜,从烟叶地里走,你什么都没有拿,就从大路走吧,他不会怀疑你,再说烟叶地里都是油,弄得身上皱巴巴的,行吧?”
杜韶庆不敢走大路,便说:“没事,我还是跟你一块儿走烟叶沟吧。”
“你要是害怕,那你拿着西瓜走烟叶沟,我走大路,行吧?”
杜韶庆还是不答应,气得杜淦只想笑,“好吧,咱们一起走烟叶沟,给烟叶擦油。”
等到杜淦和杜韶庆拿着西瓜从烟叶地出来的时候,杜韶春和杜韶杰正在村北的三角坑里洗澡。杜淦和杜韶庆也放下西瓜,跳到坑里洗洗既黏还沉的身子。洗完之后,杜淦领着他们来到村东的废弃的烟叶炕里。
“没有刀,怎么切啊?”杜韶庆问道。
“偷西瓜吃还用切啊?你以为是在家里风扇下边吃西瓜啊?”杜韶春笑着说道,惹得杜淦和杜韶杰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杜淦说:“韶庆,看着,在外边,这就是刀。”说着,用右手狠狠地朝西瓜劈去,西瓜立时被分了两半,又按照同样的方法,两半分四半,正好一人一块。
“咱们应当分给韶庆最大的一块,你们不知道,今天吓得最厉害的就是他了。”杜淦边说边挑了一块最大的给杜韶庆。杜韶庆推开杜淦的手,说:“还是让韶杰和韶春先挑吧,瓜是他们偷的,应当他们先挑。”
“这可是你不要的,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了。”说完,杜淦把最大的那块放在地上,让杜韶春和杜韶杰先挑。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不过,在放麦假⑥期间,杜淦却不是呆在家里,而是和大人们一起下地用镰刀割麦子。一开始,王爱华心疼他,不让他下地,但最终拗不过杜淦,才同意让他下地割麦。虽然杜淦还小,但手很灵活,干起活来,不亚于一个大人。往年杜杰林家的六亩地,仅收割就需要四五天,现在加上杜淦,三四天就割完了。在打麦的时候,杜淦帮忙用叉子挑麦,把麦送到打麦机的入口处,然后杜杰林把麦送进去,从打麦机的后面飞出被剥光的麦秸秆,而麦子则从腹部流出来。有时候,王爱华忙着去做饭,隔壁的王二婶会来帮忙。王二婶本来就喜欢杜淦,看到杜淦那么懂事,对他更是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杜淦这孩子听话孝顺勤快,将来肯定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一次晚上,杜杰林吃过饭之后便去了孔之麟的住处,家中只剩下杜淦和王爱华。王爱华已经躺在床上睡了,而杜淦还在看书。杜淦看书看得正入迷,一只蚊子叮在他的胳膊上,竟然没有感觉。突然,院中的狗叫了起来,而且特别凶。杜淦以为是狗瞎叫唤,便没有在意,吵了一下狗,狗不在叫,不过却唧唧唧唧个不停。最后,杜淦拿着手电筒照了一下,没有人进来,便蹲下问狗:“你怎么还不睡啊?在这里咬瞎空!”话刚说完,狗一下子跑到墙角又使劲地叫了起来,王爱华被惊醒了,便问怎么了。杜淦说狗在咬瞎空,要她不要起来了。杜淦顺着狗咬的方向照去,看见一只大蛇盘在一团,嘴里还咬着一只癞蛤蟆,不过癞蛤蟆的前半身已在蛇的嘴里,只剩两只后腿。杜淦从来没见过蛇吃东西,慌忙回屋叫王爱华起来。夏天,人们基本上都是和衣而睡,所以王爱华听到杜淦叫她,很快穿着拖鞋出来了。当看到盘在一起的是条红花子⑦时,王爱华着实吓了一跳,忙让杜淦拉住狗,自己也吵狗不要叫唤。杜淦越是拉狗,它叫唤得越是厉害,最后气得杜淦朝它身上狠狠地跺了几脚,它才悻悻地夹着尾巴,来回围着杜淦转圈,边转边唧唧。
王爱华从屋里拿出一根竹竿,试着把蛇挑出去。杜淦怕蛇咬到王爱华,便对她说:“妈,你来牵着狗,我挑。”王爱华其实心里很害怕,以前看见蛇就唯恐避之不及,现在虽然蛇盘在那里一动不动,但还是不敢,只是拿着竹竿在那里,马上快要碰到蛇身了立即又缩了回来。王爱华把竹竿递给杜淦,自己则牵着狗,站在门旁,防止蛇进屋来。正在竹竿将要碰到蛇的时候,蛇开始动了,惹得狗又狂吠了几声。尽管此时狗一直叫,蛇还是在动。蛇慢慢地把吸进去的癞蛤蟆吐了出来,盘成一团的身子开始舒展开来,直朝堂屋门的方向过来。王爱华见状,忙喊:“快,敲它,别让它进屋里!”杜淦用竹竿在前面敲着,蛇赶紧掉转方向,迅速沿着墙根窜去。等到蛇走远了,杜淦用竹竿碰了碰刚刚被吐出来的癞蛤蟆,发现它竟然没死。癞蛤蟆可能觉得此时安全了,才敢缓缓移动,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王爱华把这事告诉杜杰林。杜杰林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夏天,蛇也怕热,出来透透气,你怕它干嘛?它怕你才对。”杜杰林边说边笑,“要不这样吧,今晚我睡这儿,你和淦儿睡那儿。”
“你今晚就睡家里一次,先不给大哥看房,我怕蛇今晚还会再来。”
“哪有那么多蛇啊?”杜杰林安慰道,“今晚我睡家里,谁给大哥看房子啊?”
“房子,房子,又是房子!说起房子我都来气,他什么时候回来啊?他要是一辈子不回来,你还要给他看一辈子啊?”王爱华抱怨道。
“妈,你别生气,有我在呢,今晚蛇不会再来了。”
“你看,淦儿都知道蛇不敢再来了。”
“你又不是蛇,你咋知道它不来?”
“什么东西被你们昨晚那样一折腾,还敢再来啊?”杜杰林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你还笑!”王爱华伸手抓过杜杰林手中的碗,“还吃不吃了?”等到杜杰林说吃的时候,王爱华接道:“你还知道吃啊?我要是不在看你喝西北风吧!还跟我生气!”话毕,王爱华起身回厨房给杜杰林又舀了一碗。
六月中旬,乡里五所学校联合举行了一次考试,杜淦在联考中获得了第一名。为此,乡第一实验中学特意派其教办主任来杜淦家里,动员杜淦转校,并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单独一间宿舍,每月三十块钱的生活费补贴。王爱华和杜杰林想答应,但被杜淦一口拒绝了。杜淦说:“我们不缺钱,也不缺房子。”
“农村学校的老师没有乡里老师教得好,你不到乡里上学,将来就会后悔了。”
“将来后不后悔是将来的事,现在的事是我不会去的。”杜淦说着,走到王爱华跟前,“妈,我不想住校,我想在家里吃饭。”
王爱华此时才明白,杜淦不去乡里上学的原因是不想离开家,便也不再勉强,笑着对教办主任说:“实在对不住,他还小,不想离开家,再说他上乡里上学我也不放心,每次回来也不方便···”
“怎么不方便?每逢周末我们学校可以派车接送···”教办主任还想争取杜淦,但话还没说完,便被杜淦接了去。
“你能保证一天接送我三次吗?如果你能保证,那我就去。”
听到这话,教办主任气得差点吐血,“我这也是为你好,希望你能学得更好···”
“学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自己。”杜淦说道。
“主任,对不住,小孩子小,不懂事,说话不知道分寸,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也想让他去,但他实在不想去,我也没办法。您还是请回吧?”王爱华担心如果教办主任还不走,以杜淦的脾气,会弄得更僵。
教办主任也算识趣,心想强扭的瓜不甜,便走了,临走的时候还说:“什么时候想去了,通知我一下,我随时来接你。”
杜淦坚决不去乡里上学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村里的人都夸杜淦给村里争光。而于杜淦本人,倒觉得这没什么,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有什么值得夸赞的?
暑假里,杜淦像平常一样,很少出去。王爱华担心这样久了,杜淦会得病,便和杜杰林商量着买一台电视机,让杜淦累的时候,可以在家里看电视。杜杰林本就这样打算,但又担心杜淦会沉溺于看电视,所以在买与不买的边缘犹豫不决。现在听到王爱华这么一说,便下了决心。
这个方法果真见效,自此,杜淦看书累的时候,就看一下电视,缓解一下精神疲劳。
一天中午,杜淦正在风扇下边看电视,突然停电了。虽然风扇吹的是热风,但在风扇下还是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没有了风扇的热风,杜淦的身上一会儿冒出了汗珠。这么热的天,在家里呆着,除非有风扇,否则简直像在坐牢。正巧这时,村里的其他几个小孩,因为停电,不能看电视,便找他来玩。
杜淦带着他们来到村北的树林里,买了一副扑克,几个一起坐在树荫下打牌。由于出汗过多,打牌的时候又不停地说话,打了一会儿,杜淦和这几个小孩觉得口干舌燥。最后,杜淦提议说偷西瓜,其他几个小孩都赞成,只有杜韶庆反对。他说:“偷别人的西瓜,我爸要是知道了会打死我的,我不干。”
“只要你不说,我们也不说,你爸怎么会知道你偷西瓜了?”杜淦说,“不要怕,你没有听说过吗?‘偷鸡摸瓜不算偷’,我都不害怕,你害怕什么呢?”
“杜淦说得对,他都不害怕他爸打他,我们还怕吗?”杜韶春拍了拍杜韶庆的肩膀,“没事的,走吧,我们跟着杜淦一块去。”说着,便拉着杜韶庆走到杜淦跟前,“杜淦,既然是你出的主意,你就给我们带路吧,你说偷谁的,咱就偷谁的。”
“肯定不能偷咱自己村的,咱们去偷隔壁村的,我上次去赶会的时候发现有一块大西瓜地,现在是吃上午饭的时候,地里没人,咱们现在就去,一人摘一个,到村东那个废弃的烟叶炕里边分吃。”
杜淦带着他们来到了那块西瓜地,在还没有偷之前,杜淦望了望四周,别说地里,连路上都没有一个人。杜淦先带着他们来到西瓜地对头的一个空麦场里,因为这里有两个麦秸垛,易于躲藏,而且麦场南面紧挨着一大片烟叶,即使被发现也方便逃脱。
“韶庆,你和韶春去偷,我和韶杰在这里把风。”
“啊?”杜韶庆一听说要自己去偷,吓了一跳,忙说:“让韶杰和韶春一起去,我和你在这把风,好吧?”
“看把你吓的,好,我去。”杜韶杰拍了一下杜韶庆的头,“胆小鬼。”
杜韶杰和杜韶春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朝西瓜地走去。在太阳的照耀下,西瓜叶都耷拉下去,袒胸露乳的西瓜显得锃亮锃亮的。
“哇,杜淦太会找了,这家的西瓜真不小!”杜韶春笑着对杜韶杰说。
“看样子像是绿宝八号,我家种的就是这个,最小的也有十来斤。”
杜韶杰正准备摘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小偷,猛一使劲,连瓜秧也拽断了,抱着西瓜,拉着瓜秧往空麦场这里跑。而杜韶春还未瞅准,被看瓜人这么一喊,吓得连忙拔腿就跑。当杜韶杰和杜韶春跑到麦场的时候,杜淦小声对他说,边说边用手给他指,往烟叶地里跑。杜韶杰知道烟叶上都是油,拿着西瓜不方便跑,便把西瓜放在了烟叶地头,自己用手捂着脸往烟叶地里跑去。看瓜人在后面直喊“站住”,可偷瓜之人哪里肯站住,所以喊也是白喊。眼瞅着看瓜人快要追到空麦场这里,杜韶庆吓得也要逃走,被杜淦按住了。
“现在再跑也跑不掉了,等会儿你别说话,看我的。”
杜韶庆吓得魂都没有了,便倚着麦秸垛装睡着,两腿还直打哆嗦。而杜淦此时,嘴里噙着一根麦秸秆,哼着小曲。等到看瓜人来到空麦场里的时候,对着烟叶地破口大骂。继而转身朝杜淦走来。杜韶庆听到脚步声,吓得牙咯吱咯吱地作响。而杜淦站起身来,问看瓜人为什么这么生气。那个看瓜人看了看杜淦,又看了看杜韶庆,问他们在这儿干嘛的。杜淦说:“今天下午我家要晒麦,我爸叫我来看场。”
看瓜人也没有怀疑,问他知道不知道那几个小孩是哪个村的。杜淦摇摇头说不知道。看瓜人也没有再说什么,又朝烟叶地里骂了几句,就走开了。
杜韶庆微微睁开眼,发现那个看瓜人已走,勉强扶着麦秸垛站了起来,拍拍胸膛,连说“吓死我了”。杜淦看到杜韶庆这样,笑着说道:“看把你吓的,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让你来呢。”
“我不来,你们偏要我来,幸亏没被逮着,不然我爸肯定要打死我。”杜韶庆边说边站了起来,擦擦身上刚刚吓出的汗,对杜淦说:“杜淦,我们走吧。”
“别慌的,刚刚韶杰把瓜放在烟叶地头了,等看瓜人走了,我们把西瓜拿回来再走。”杜淦拉住要走的杜韶庆,“等会儿让你多吃点,行吧?”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到我家地里摘呢?”
杜淦拍拍他的头,笑着说道:“摘你家的?那你就不怕你爸打你了?”
约摸过了半个小时,杜淦估计看瓜人已经走远,对杜韶庆说:“韶庆,我去拿西瓜,从烟叶地里走,你什么都没有拿,就从大路走吧,他不会怀疑你,再说烟叶地里都是油,弄得身上皱巴巴的,行吧?”
杜韶庆不敢走大路,便说:“没事,我还是跟你一块儿走烟叶沟吧。”
“你要是害怕,那你拿着西瓜走烟叶沟,我走大路,行吧?”
杜韶庆还是不答应,气得杜淦只想笑,“好吧,咱们一起走烟叶沟,给烟叶擦油。”
等到杜淦和杜韶庆拿着西瓜从烟叶地出来的时候,杜韶春和杜韶杰正在村北的三角坑里洗澡。杜淦和杜韶庆也放下西瓜,跳到坑里洗洗既黏还沉的身子。洗完之后,杜淦领着他们来到村东的废弃的烟叶炕里。
“没有刀,怎么切啊?”杜韶庆问道。
“偷西瓜吃还用切啊?你以为是在家里风扇下边吃西瓜啊?”杜韶春笑着说道,惹得杜淦和杜韶杰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杜淦说:“韶庆,看着,在外边,这就是刀。”说着,用右手狠狠地朝西瓜劈去,西瓜立时被分了两半,又按照同样的方法,两半分四半,正好一人一块。
“咱们应当分给韶庆最大的一块,你们不知道,今天吓得最厉害的就是他了。”杜淦边说边挑了一块最大的给杜韶庆。杜韶庆推开杜淦的手,说:“还是让韶杰和韶春先挑吧,瓜是他们偷的,应当他们先挑。”
“这可是你不要的,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了。”说完,杜淦把最大的那块放在地上,让杜韶春和杜韶杰先挑。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