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致命暴雨
第二天是阴天,天气异常燥热。树叶儿一动也不动,虽然没有阳光的炙烤,但还是耷拉着,没有一点儿精神;猫儿躲在阴凉处,在补觉,两眼眯着,一会儿换一个地方;狗儿不停地吐着舌头,哈吃哈吃,口水不断地顺着舌尖往下滴,不一会儿就阴湿了地面;鸭子嘎嘎直叫,大摇大摆地到公共浴池去沐浴,还没有走到水边,就开始跑起来,直冲水里;而最苦恼的是人,坐在树荫下不动,还是一直出汗,用扇子扇一会儿,就歇一会儿,等心里觉得热了,再接着扇。
尽管天气那么燥热,但小孩子并不发愁。韶文、韶武带着杜淦以及同村的其他几个小孩,先游了一会儿泳,然后去村子北面的河沟里挖茅根。正在他们挖茅根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响,狂风随即来到,韶文、韶武以及几个稍大的孩子拔腿就往家中跑去,只留下杜淦一个人在河沟里。杜淦当时还小,打雷没有把他吓住,倒是韶文以及其他的孩子撒腿就跑把他吓坏了,以为是大灰狼来了,瘫痪在地上,大声哭着。
杜杰林这边像热锅上的蚂蚁,看到杜淦出去玩还不回来,马上就要下暴雨,他还那么小,做父母的自然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王爱华让杜杰林去坑边看看,自己去别家问问,看看是不是在别家玩。杜杰林像兔子一样跑向坑边,左看看右看看,不见一个人影,而此时风越刮越大,零星的大雨点打得桐树叶子啪啪直响,急得杜杰林大声喊杜淦的名字。这时,王爱华正从杜杰森家出来,刚走到门口,迎面撞见韶文韶武用手遮着头跑回来,于是便问他们见杜淦没,韶文对王爱华说杜淦在后边呢。王爱华听到这儿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儿,接着便问韶文是否看见杜淦跑回来,这个时候韶武插嘴说每看见杜淦跑,只听见他在那里哭,自己害怕也没有敢回去拉他。听到这王爱华忙问韶武在哪里玩的,韶武对她说河沟里。此时,天上大片浓浓的乌云已经压在头顶,轰轰雷声也越来越近,闪电依旧在张牙舞爪。王爱华只身往村北河沟里跑,等到她跑到时,杜淦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王爱华见此腿都软了,立时吓坐在地上,眼泪滚滚而下,嘴里喊着淦儿,一步一步往杜淦身边挪,也不顾身上都是泥巴。突然,一声巨响,天空一团火球直冲下来,只听见咔嚓一声,村北边的一棵百年槐树从中间被劈成两半,其中的一半正倒向杜淦。这个时候,说时迟,那时快,王爱华见此情形,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一下子从地上站起来,像箭一样冲向杜淦,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抓着杜淦就往前跑,刚跑没几步,只听两声巨响,再回头看时,自己和杜淦原在的地方,已被树身盖住。这个时候,一场暴雨终于到来,雨点连成了线,像决了堤的黄河水,从天上直泻下来。王爱华的眼睛被雨打得睁不开,只能低着头抱着杜淦走,没走几步就摔倒一次,接着再站起来。杜杰林回到家中看家里空无一人,像是一头发了疯的公牛,登时又跑出去,大声喊爱华的名字。王爱华听到杜杰林再喊自己,抱着杜淦慢慢坐下,憋足了一口气,大声喊了两个字——杰林。话音刚落,咔嚓一声巨雷,随即杜杰森家堂屋的表被震到院中,摔得粉碎,吓得张紫英把手里的饭都给打了。杜杰林不管那么多,直循着声音的方向跑去,当看到妻子抱着儿子坐在雨中的时候,由于没有停稳,一个踉跄,栽了一脚,不过瞬即又站起来,走到妻子跟前,跪下去搂着妻子,大声哭了出来。
回到家中,杜杰林赶紧给王爱华和杜淦找了件干衣服换上,然后又去厨房,生起一堆火,打着伞接妻子和儿子来厨房烤火。不一会儿,杜淦睁开了眼睛,由于雨水的缘故,小眼睛红得像猴屁股一样。看到杜淦醒来,王爱华朝他额头上亲了一下,说了句:“乖乖,别怕,妈妈在呢。”随即又把杜淦搂在怀里,一直重复着这句话。约摸过了三个小时,雨便止住了。此时,天已经黑透,正好火也熄了,杜杰林看着妻子笑了笑:“大夏天还要烤火?弄得跟个冬天似的•••”话还没说完,便打了一个喷嚏。这个时候,王爱华才发现他没有换干衣服,便心疼地说:“你咋不换衣服啊?你去里屋抽屉里看看还有感冒药没?”杜杰林只是傻笑,慢慢地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常得小病,不得大病。”有指着杜淦说道:“这个小家伙啊•••就会让人操心•••”王爱华听到这话忽然想起了什么事,便大惊道:“哎呀,坏了,忘了给淦儿叫魂了,大人说不叫魂儿孩子会变痴呆的。”杜杰林以前也听老年人说过,认为那是无稽之谈,可终究不放心,最后决定自己抱着杜淦去,王爱华不放心,再说天那么黑。于是,王爱华去隔壁王二婶家借来手电筒,和杜杰林一块儿到北河沟子里给杜淦叫魂。
杜淦自从这次受过惊吓之后,变得比以前更呆。看到儿子这样,王爱华着急之心情,自然溢于言表。平时不喜欢出门的她,开始喜欢带着杜淦串门,虽然闹过不少笑话,但她还是一如既往。
一次杜杰林要去给孔之麟帮忙修葺房屋,家中之剩下王爱华和杜淦。此时的杜淦,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心里都懂得。王爱华倚着堂屋门,正在给杜淦做衣服,看着在身边玩纸牌的儿子,一时注意力不集中,绣花针扎到了自己,洁白的大拇指上瞬即冒出了一个殷红的血泡。杜淦听到母亲“啊”的一声,连忙把牌扔掉,跑到母亲身边,拽着母亲颤抖的手,用嘴噙住血口,心疼地看着母亲。王爱华看到儿子这样,眼泪哗地一下流了出来,放下手中的东西,一把把杜淦搂在怀里,嘴里喃喃说道:“上天为何如此不公?!”
这个时候,杜杰林正好回来。看到这种情形,快步走到妻子旁边,忙问怎么了。王爱华不作声,只是一直哭。她越是不作声,杜杰林越是着急,走上前,蹲下来,抚摸着王爱华的肩膀,说:“刚刚我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这才几个钟头啊?爱华,怎么了?是不是淦儿惹你了?”听到这话,王爱华抱着杜淦站起来,说:“不要说淦儿,你还嫌他•••”话说到这里,王爱华怎么也说不下去,看到杜杰林心疼的表情,便转移了话题,“明天咱们买一只羊吧?正好我也没事做,可以放羊,也可以带着杜淦,这样对他也好。你看这样行吗?”杜杰林看到妻子总算停止了哭泣,又觉得买只羊也不错,便连声说“好”。
第二天早晨饭后,杜杰林便上隔壁王二婶家。王二婶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平时收麦和掰棒子都是杜杰林给她帮忙,因此她和杜杰林一家的关系一直很好。等到杜杰林说明来意,王二婶满脸笑容,说:“这只羊我养了它三年多了,以前来过几个羊贩子,给的价钱也挺高,都是在给钱的时候,我看到羊可怜地看着我,想到羊贩子买了它,就会杀了吃了它,便舍不得卖了。为此啊,你叔还跟我吵了几架。正好你想要它,卖给你我也放心,你什么时候想牵就牵吧。”
“二婶,牵倒没有什么问题,我想知道以前羊贩子给过多少钱,咱们按照市面价,谁也不吃亏,谁也不沾光。”
“看你这话说的,你平时帮了我家那么多忙,我能把你和羊贩子放在一起看啊?再说,我和爱华又是同村的,现在又是邻居,什么钱不钱的,你想给多少就多少,不给我也不会找你要。”王二婶说完起身把羊牵了来,把绳子递到杜杰林手里,说:“给,小林,你牵走吧。”
“哪怎么能行?”杜杰林躲开她的手,后退了一两步,“婶子,我知道你家也需要钱,我叔常年在外打工,你一个人把它养这么大了也不容易,我怎么能白白牵走它呢?你快点告诉我,以前的羊贩子出得最高的是多少啊。”
看到杜杰林这么固执,她又笑了起来,“你怎么不问最低的呢?你问最高的不是你吃亏了吗?还说谁也不吃亏、谁也不沾光呢?你啊,跟你爸一样的脾气。”杜杰林听到这话,也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便道:“那就按最高和最低中间的,这样行吧?”
“行,不过这样你牵走羊之后,要让小淦常到我这儿来玩。”王二婶知道如果不收他的钱,他是不会牵走羊的。
说到这儿,杜杰林迟疑了一下,心想爱华自从那次之后便再也不让淦儿离开自己半步,生怕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来,如果自己现在答应了王二婶,到时候爱华不让淦儿来,怎么办?那样自己不就言而无信了吗?可是又一想,王二婶没有儿子,也没有闺女,丈夫又常年在外,除了她自己,就剩下这只羊。而如今自己又要把她的这只羊买走,就剩下她一个人。她让杜淦常来玩,兴许是寂寞难耐吧。想到这儿,杜杰林心坎不觉一酸,一幅画面浮现在眼前:自己拿着钱,要换走一位老婆婆手中唯一的值钱的东西,而且换不到手还绝不罢休。想到这儿,杜杰林觉得自己太过于残忍,便想作罢。这时,妻子泪眼朦胧的画面也浮现在眼前,为了不让妻子难过,杜杰林决定要买下这只羊。可是王二婶长得太难看,村里的小孩子都不敢来她家玩,淦儿本身不会说话,万一来她家看到她受了什么刺激,哪该怎么办?
“小林,怎么了?”王二婶的一句话把杜杰林拉了回来,看到杜杰林为难的样子,笑着说:“刚刚我给你说笑的,他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不来也罢,反正我一个人这么多年也过来了。”说到这儿,王二婶顿了顿,继续说:“你就给我五十块钱吧,现在羊没有以前贵,用以前的价格你就吃亏了。”
杜杰林虽然老实,但不傻。当时羊虽然便宜,但波尔山羊却是很贵的,而她的正是波尔山羊 ,没有几百块钱是买不过来的。于是,杜杰林从兜里掏出了握得皱皱的二百块钱,苦笑着说道:“二婶,先给你二百,等以后有钱了再给你二百。”说完,把钱塞到王二婶手里,王二婶死活不肯要这么多。无奈之下,杜杰林只能说就给她二百,以后不再给了,这样,王二婶才勉强答应下来。
杜杰林牵着羊快走出门口的时候,回头望了一下,正看到王二婶失落地看着自己。王二婶见杜杰林一回头,便转身进了里屋。牵着羊,回到家,看到妻子搂着杜淦,高兴地说明天带着他去放羊,杜杰林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像是压了一块儿大石头,透不过气来。晚上,躺到床上,杜杰林想把王二婶的要求说给王爱华,可想想,感觉有不妥之处,便作罢。
翌日,天气很好。万里碧空,飘着几朵悠闲散步的白云;百步水面,托着几缕婀娜多姿的倩影。虽然太阳很大,但凉风习习,丝毫没有夏日的燥热。王爱华吃过早饭,便带着杜淦去学校后边放羊。王爱华揳了一个楔子,把羊拴在上面,自己则坐在楔子旁边织毛衣,而杜淦一个人在不远处,薅着各种各样的小草。快到吃午饭的时候,学生都放学了。杜淦看到那么多人朝着自己走来,吓得跑到王爱华身边。王爱华搂着杜淦,笑着说:“傻孩子,将来你也会和他们一样,上学,放学,再上学,再放学•••”
“快看,那个就是哑巴!”几个路过的学生指着杜淦,边说边笑,“长这么大了,连个妈都不会叫!”
王爱华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出来,张口骂道:“这是谁家的小孩?再说我找你爸妈去!”而杜淦气得脸通红,呼吸加速,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些人。那些人做了一个鬼脸,便跑了。
回到家,杜淦便躺到床上。王爱华做好饭叫他起来吃饭,他也不吃。无论王爱华说软的还是来硬的,他就是一个不吃饭。刚刚回来的杜杰林见到这样,从床上拽起来杜淦就开始打,打着嘴里还说着:“叫你不听话!你妈为你受了多大罪,你还这样难为你妈!看我今天我不打死你!”王爱华看不下去,便拦住杜杰林,把今天中午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杜杰林听后,气已全消,但带有抱怨的语气说道:“那他也不应该这样!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了,什么事都还不懂?”
这件事之后,杜淦三天不吃不喝,最终于第三天的半夜病倒了。杜杰林顾不得穿外衣,便背着杜淦去邻村的医生家。王爱华哪里坐得住,便也跟了去。到了那里,医生家已经关门,杜杰林使劲儿拍他的门,一开始他不想起来,便说明天再来看吧。杜杰林哪能等到明天,继续拼命地敲门。可是医生就是不开门。最后没有办法,杜杰林把杜淦交给王爱华,自己翻墙过去,从里边把门打开。然后直敲堂屋门,医生这才不得已起来。打开灯光,拿出体温表,一量体温,三十九度八,再看看杜淦的双眼,烧得通红,那个医生说这个小孩完了,让他到乡里医院去看吧。王爱华哭着要医生给杜淦治病,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我不给治,你看看他烧得那么厉害,喘得又那么厉害,你还是快点送他到乡里医院吧,那样或许还有救,去晚了可能就完了。”杜杰林大声呵斥王爱华,“还不快走!”就在杜杰林转身的那一刹那,那个医生让他等一下,“我先给他打一针,然后你再去乡医院。”打完之后,杜杰林转身就跑,王爱华紧紧跟着。等到杜杰林跑到乡里医院的时候,医院已经关门,只有一个执勤的门卫。看到杜杰林背着小孩满头大汗的,那个门卫问发生什么事了。杜杰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快•••快叫医生!小孩儿快•••快不行了。”门卫见此状,也没有多问,便连忙开门让他们进去。进了医院,医生已经下班,只有几个照看病人的护士。其中的一位正在给病人量体温的护士,看到一个人背着一个人站在门外。一直在敲门,便让病人自己量着体温,自己去开门。门刚一开,杜杰林便把杜淦既着急但慢慢地放在一张空床位上,求求护士给他看看。那个护士一见到杜淦吓了一跳。当时的杜淦脸色已经全白,呼吸宛如一位患有老年性哮喘病的人刚刚做过剧烈运动一样,嘴唇虽然已经干裂,但嘴巴还是像鱼儿的嘴巴一样,一直张着。
“护士,赶紧叫你们医生过来,救救这个孩子,救救他,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此时的王爱华已经泣不成声,瘫坐在病房门口;杜杰林拽着护士的胳膊,像是在摇晃,又像是在颤抖。
“我们医生已经下班好久,叫不过来了。”那个护士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杜淦,“就算是医生过来了,他•••他这样子也不行了。”
杜杰林听到这句话,一下子蒙了,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墙,无力地说道:“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我•••我就这么一个孩子•••”
那位护士见此,也感觉自己刚刚说话太重,有一丝忏悔之意。便把瘫坐在地上的王爱华拉起,对他们说:“要不我给张医生打个电话,看看他能不能过来,他家就住在医院附近,兴许会来。”王爱华和杜杰林仿佛又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忙抱着杜淦跟护士一起来到医务室。只听见那边“嗡•••翁”,一连拨了好几次,也没有人接电话。那位护士突然觉得这样不对,心想万一明天张医生过来,知道了昨晚是自己打的电话,那还得了?可是,眼前的这个小孩给人一种魔力,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救他,而且还是非救不可的那种。“张医生已经睡熟了,这么晚一直打电话也不合适,我看你们还是换个医院吧,兴许上县人民医院,这个孩子还有救。”听到这话,杜杰林又拽着护士的胳膊,“护士,求求你,你行行好,这孩子喘得那么厉害,就算我到了县里,那他也早就•••求求你了,护士,救救他吧?”这位护士虽然同情这个小孩,但是绝对不敢再打张医生的电话。“这位大哥,你弄疼我了。”
杜杰林不管这些,嘴里还是一直在祈求;王爱华此时也哽咽着求求护士救救她儿子。护士见此情景,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再次把王爱华扶起,对她说道:“我给他敷上氧气管,再给你们叫来一辆车,你们赶紧去吧,免得耽误了时间。”正在杜杰林要走的时候,护士拽住了他,“明天一定要把氧气管送过来啊!”杜杰林没有多想,便转身进了车。待赶到医院,天色已经灰白。杜杰林没有挂号,便背着杜淦直冲急救室。到了那里,医生要他去挂号,说不挂号不给看病,无论杜杰林怎么央求。杜杰林觉得这样耗着不是办法,便索性去挂了号。跑到挂号室,准备付钱时才发现自己仅仅带了五块钱。他急切地问挂号费多少钱,当听到五块钱的时候,杜杰林缓了一口气。杜杰林拿着挂号单,让医生赶紧给孩子看病。“仅仅有挂号单是不行的,还要你预存治疗费。”医生不急不忙地说道。杜杰林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孩子都快没有命了,你还讲什么钱!”
“你别气,也别恼。医院不是福利院,也不是救济所,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医院早就关门了。”那位医生摘掉眼镜,擦了擦双眼,又打了一个哈欠,“况且你们不交钱,我们也没有药给你用啊。”
杜杰林扑通一声,跪在了医生面前,求求医生赶紧救救他儿子。这位医生淡淡地说道:“这事你求我也是白求,我只能保证给你孩子用最好的药,但是好药需要钱,没有钱药房是不会发药的,你想求还是去求药房吧?
“您在这儿这么多年,拿个药还不行吗?”
“这是规定,任何人没有权力不遵守。”医生把左手凑上前来,看了看,然后又淡淡地说道:“我要去查房了,等你们什么时候交了药费,什么时候再来找我吧。”话毕,便慢慢悠悠地走出了房间,叫过来一位护士陪着自己,向病房的方向走去。
杜杰林此时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心想唯一的孩子能这样活活被烧死、喘死,自己真是没用,谁让自己穷呢?如果自己有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为难,说来说去还是自己没钱,既然没有钱,又干嘛上医院,不是自找没趣吗?与其在医院看着孩子这样,还不如在家里呢。想到这儿,杜杰林痛下决心,告诉妻子说孩子不治了。杜杰林要背着杜淦回家,可王爱华死活不同意。就在二人争执的时候,这时候你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杜杰林一看到他,便失声道:“大哥,救救淦儿。”
“快快起来,医药费我已经交了,赶紧去看医生吧。”
杜杰林连忙向病房跑去,一个病房挨一个病房地找那位医生。当杜杰林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第七个病房给病人看体温。杜杰林告诉他医药费已经交过,他才把体温表交给护士:“这两位病人的体温你来量,然后把记录填上去。”话毕,他便随着杜杰林出了病房。
进了他的房间,他把需要用的药写在一张单子上,叫杜杰林去拿。待到杜杰林把药全部拿回来,医生又让他把杜淦抱到第十号病房。到了那里,医生给他量了一下体温,此时体温已经升到四十度二。看罢体温,医生笑道:“幸亏送来的及时,不然这小孩就完了。”医生把体温表递给身边的护士,“你们谁抱着小孩,一会儿打点滴,需要人抱。”杜杰林上前一步,抱起杜淦,坐在床上,说道:“赶紧打吧。”医生笑了笑,让护士把药水带过来。
此时,天已经大亮。
杜淦的惨白的脸色渐渐退去,呼吸也变得均匀起来。看到这,杜杰林和王爱华悬了一夜的心算是放了下来。杜杰林要王爱华陪着大哥去吃点饭,被孔之麟拒绝了。“淦儿现在还没有醒,我们怎么能吃下去饭?还是等淦儿醒了吧,我们一块儿去吃。”杜杰林见孔之麟这么说,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便点头说好。到了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已经连续挂了十几瓶吊针的杜淦,渐渐地睁开了眼。
“妈•••妈。”杜淦吃力地说道。
王爱华听到杜淦在叫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高兴地问杜杰林听没听到儿子在叫自己。杜杰林听到儿子叫妈妈也欢喜得不得了,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一旁的孔之麟,用手抚了抚杜淦的额头,“傻孩子,命里有这么一劫,躲也躲不过。”
从县人民医院回来,杜杰林先把氧气管送到乡医院,然后又去邻村的医生家道歉,并把打针的费用给了他。在一切做好之后,杜杰林想给儿子庆祝一下,就问王爱华要不要待客 。王爱华欣然同意,但又担心花费过大。
“钱不是问题。淦儿不仅捡了一条命,而且还会说话,这是多大的喜事啊。这么喜的事都不庆祝,还有什么事值得庆祝啊?”
王爱华一想也对,淦儿不仅命大,而且福也大,如果不庆祝一下,得罪了神灵,将来神灵归罪下来,淦儿不就多灾多难了吗?于是,王爱华便不再犹豫,答应了下来:“这事我看有必要跟孔大哥商量一下,毕竟是他,咱们淦儿才能活命。而且他还是淦儿的干爹,如果不事先通知他,我怕他会不高兴。”
“好,还是你想得全。我今晚就去孔大哥家去,跟他商量这事。”
等到晚上,杜杰林来到孔之麟住处,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了一下,孔之麟一开始还不同意,说这样不好,因为既不是孩子出生,又不是孩子结婚,弄得这么大动静,怕惊了孩子的神灵。可看杜杰林那样固执,而且还十分高兴,孔之麟便也答应,时间就定在后天。
张紫英一开始不信杜淦会说话,便带着韶依来杜杰林家串门。这是她第二次进杜杰林家的门,距杜杰林结婚的时候第一次进这个门已近七年。
“二叔,淦淦在家吗?”
“是韶依啊!你二叔去买东西了,估计到下午才能回来。怎么了,是不是找你二叔有事啊?”
“没事,我是来找淦淦玩的。”说着说着,韶依便到了里屋,趴在王爱华的耳边小声说:“我妈来了。”
王爱华先是吃了一惊,继而一想,她的来意便也揣测到一二。“韶依,你领着淦儿出去玩吧,我和你妈妈说会儿话。”这个时候,张紫英已经走到了堂屋,叫了王爱华一下。
韶依领着杜淦刚要出堂屋门,张紫英叫住了她。然后笑着对杜淦说:“过来,淦儿,让大娘看看。”听到这话,杜淦非但不去,还推着韶依出了堂屋。“孩子就是孩子,一点事都不懂,大嫂别跟他一般见识。”王爱华说着便坐了下来,继续说道:“我听说大哥今年过年不回来,是不是啊?”
张紫英听到这话,脸上写满差异,连忙问道:“你听谁说的?”
“是我瞎猜的。”王爱华说完笑了起来。
看到王爱华笑得那么灿烂,张紫英心想儿子快六岁了才会说话还能把你乐成这样,真是不知羞耻。“我听说孩子说话晚,是因为脑子有问题。淦儿说话那么晚,你们给他拍片子了没?看看脑子上是不是少了什么东西,毕竟早发现,就能早治疗。”张紫英看着正在和韶依玩耍的杜淦,“自从上次以后,淦儿比以前欢实多了。”
“嫂子您多太费心了,你还是多把心用在大哥身上吧。”
“你大哥那么省事,用不着我操那份闲心,倒是你家。你大哥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好好照顾你们,我敢不上心吗?”张紫英装作委屈,用手拭了拭眼角。这样的举动非但不会引起王爱华的感激,反而会增加她对她的厌恶。“看嫂子说的,我家能有什么事啊?韶文姊妹仨都在上学,每年的学费都够你愁的。您家的事我没有上心,总感觉心里过意不去,我家的事哪还敢麻烦你啊?”
张紫英本来是想看王爱华的笑话,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便不再多说什么,叫上正在开心玩耍的韶依回家做饭。等到张紫英一走,杜淦就扑进王爱华怀里,“妈•••妈,你•••下来。”王爱华便蹲下来。杜淦趴在她的耳边,小声说道:“她•••是坏人。”王爱华摸着杜淦的脑袋:“嗯。我儿子真聪明。”
又过了一天,杜杰林家开始热闹起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过来了,连整日闭门不出的王二婶也早早地来到杜杰林家。每家要么送来一篮子鸡蛋,要么送来三斤红糖,只有王二婶送了两篮子鸡蛋和六斤红糖。
“哎,小林,大哥怎么没有来?”眼看到了吃饭的时候,王爱华还没看到孔之麟,便心慌了起来,“你到底问大哥了没?他是不是生气了啊?”
“没事。”杜杰林笑了起来,“看把你急的,昨晚上大哥说他不喜欢凑热闹,今天中午就不来了,晚上他再过来。”
王爱华戳了一下杜杰林的头,“就你能,大哥今天不来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害得我•••”
“大哥是那样的人吗?你啊,总是往坏里想事情。”
“我又不是你大哥,我怎么知道不是?况且•••”就在王爱华说话的时候,万里无云的晴空中打了一声响雷,着实吓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个时候,老五婶大声喊了起来:“雷公都饿得撑不住了,我们还不开饭啊?!”听到这话,大伙儿又开始熙熙攘攘起来。杜杰林大声喊了一下:“王师傅,可以开饭了吧?”随着一声“好嘞”,大家就坐完毕,欢欢乐乐地吃了一顿丰富的大餐。
那个响雷不单单吓住了村民,也惊醒了正在小睡的孔之麟。他起身而坐,心想晴天打响雷,必有灾祸。但又想不到会有什么灾祸,心里总是憋得慌。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尽管天气那么燥热,但小孩子并不发愁。韶文、韶武带着杜淦以及同村的其他几个小孩,先游了一会儿泳,然后去村子北面的河沟里挖茅根。正在他们挖茅根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响,狂风随即来到,韶文、韶武以及几个稍大的孩子拔腿就往家中跑去,只留下杜淦一个人在河沟里。杜淦当时还小,打雷没有把他吓住,倒是韶文以及其他的孩子撒腿就跑把他吓坏了,以为是大灰狼来了,瘫痪在地上,大声哭着。
杜杰林这边像热锅上的蚂蚁,看到杜淦出去玩还不回来,马上就要下暴雨,他还那么小,做父母的自然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王爱华让杜杰林去坑边看看,自己去别家问问,看看是不是在别家玩。杜杰林像兔子一样跑向坑边,左看看右看看,不见一个人影,而此时风越刮越大,零星的大雨点打得桐树叶子啪啪直响,急得杜杰林大声喊杜淦的名字。这时,王爱华正从杜杰森家出来,刚走到门口,迎面撞见韶文韶武用手遮着头跑回来,于是便问他们见杜淦没,韶文对王爱华说杜淦在后边呢。王爱华听到这儿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儿,接着便问韶文是否看见杜淦跑回来,这个时候韶武插嘴说每看见杜淦跑,只听见他在那里哭,自己害怕也没有敢回去拉他。听到这王爱华忙问韶武在哪里玩的,韶武对她说河沟里。此时,天上大片浓浓的乌云已经压在头顶,轰轰雷声也越来越近,闪电依旧在张牙舞爪。王爱华只身往村北河沟里跑,等到她跑到时,杜淦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王爱华见此腿都软了,立时吓坐在地上,眼泪滚滚而下,嘴里喊着淦儿,一步一步往杜淦身边挪,也不顾身上都是泥巴。突然,一声巨响,天空一团火球直冲下来,只听见咔嚓一声,村北边的一棵百年槐树从中间被劈成两半,其中的一半正倒向杜淦。这个时候,说时迟,那时快,王爱华见此情形,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一下子从地上站起来,像箭一样冲向杜淦,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抓着杜淦就往前跑,刚跑没几步,只听两声巨响,再回头看时,自己和杜淦原在的地方,已被树身盖住。这个时候,一场暴雨终于到来,雨点连成了线,像决了堤的黄河水,从天上直泻下来。王爱华的眼睛被雨打得睁不开,只能低着头抱着杜淦走,没走几步就摔倒一次,接着再站起来。杜杰林回到家中看家里空无一人,像是一头发了疯的公牛,登时又跑出去,大声喊爱华的名字。王爱华听到杜杰林再喊自己,抱着杜淦慢慢坐下,憋足了一口气,大声喊了两个字——杰林。话音刚落,咔嚓一声巨雷,随即杜杰森家堂屋的表被震到院中,摔得粉碎,吓得张紫英把手里的饭都给打了。杜杰林不管那么多,直循着声音的方向跑去,当看到妻子抱着儿子坐在雨中的时候,由于没有停稳,一个踉跄,栽了一脚,不过瞬即又站起来,走到妻子跟前,跪下去搂着妻子,大声哭了出来。
回到家中,杜杰林赶紧给王爱华和杜淦找了件干衣服换上,然后又去厨房,生起一堆火,打着伞接妻子和儿子来厨房烤火。不一会儿,杜淦睁开了眼睛,由于雨水的缘故,小眼睛红得像猴屁股一样。看到杜淦醒来,王爱华朝他额头上亲了一下,说了句:“乖乖,别怕,妈妈在呢。”随即又把杜淦搂在怀里,一直重复着这句话。约摸过了三个小时,雨便止住了。此时,天已经黑透,正好火也熄了,杜杰林看着妻子笑了笑:“大夏天还要烤火?弄得跟个冬天似的•••”话还没说完,便打了一个喷嚏。这个时候,王爱华才发现他没有换干衣服,便心疼地说:“你咋不换衣服啊?你去里屋抽屉里看看还有感冒药没?”杜杰林只是傻笑,慢慢地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常得小病,不得大病。”有指着杜淦说道:“这个小家伙啊•••就会让人操心•••”王爱华听到这话忽然想起了什么事,便大惊道:“哎呀,坏了,忘了给淦儿叫魂了,大人说不叫魂儿孩子会变痴呆的。”杜杰林以前也听老年人说过,认为那是无稽之谈,可终究不放心,最后决定自己抱着杜淦去,王爱华不放心,再说天那么黑。于是,王爱华去隔壁王二婶家借来手电筒,和杜杰林一块儿到北河沟子里给杜淦叫魂。
杜淦自从这次受过惊吓之后,变得比以前更呆。看到儿子这样,王爱华着急之心情,自然溢于言表。平时不喜欢出门的她,开始喜欢带着杜淦串门,虽然闹过不少笑话,但她还是一如既往。
一次杜杰林要去给孔之麟帮忙修葺房屋,家中之剩下王爱华和杜淦。此时的杜淦,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心里都懂得。王爱华倚着堂屋门,正在给杜淦做衣服,看着在身边玩纸牌的儿子,一时注意力不集中,绣花针扎到了自己,洁白的大拇指上瞬即冒出了一个殷红的血泡。杜淦听到母亲“啊”的一声,连忙把牌扔掉,跑到母亲身边,拽着母亲颤抖的手,用嘴噙住血口,心疼地看着母亲。王爱华看到儿子这样,眼泪哗地一下流了出来,放下手中的东西,一把把杜淦搂在怀里,嘴里喃喃说道:“上天为何如此不公?!”
这个时候,杜杰林正好回来。看到这种情形,快步走到妻子旁边,忙问怎么了。王爱华不作声,只是一直哭。她越是不作声,杜杰林越是着急,走上前,蹲下来,抚摸着王爱华的肩膀,说:“刚刚我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这才几个钟头啊?爱华,怎么了?是不是淦儿惹你了?”听到这话,王爱华抱着杜淦站起来,说:“不要说淦儿,你还嫌他•••”话说到这里,王爱华怎么也说不下去,看到杜杰林心疼的表情,便转移了话题,“明天咱们买一只羊吧?正好我也没事做,可以放羊,也可以带着杜淦,这样对他也好。你看这样行吗?”杜杰林看到妻子总算停止了哭泣,又觉得买只羊也不错,便连声说“好”。
第二天早晨饭后,杜杰林便上隔壁王二婶家。王二婶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平时收麦和掰棒子都是杜杰林给她帮忙,因此她和杜杰林一家的关系一直很好。等到杜杰林说明来意,王二婶满脸笑容,说:“这只羊我养了它三年多了,以前来过几个羊贩子,给的价钱也挺高,都是在给钱的时候,我看到羊可怜地看着我,想到羊贩子买了它,就会杀了吃了它,便舍不得卖了。为此啊,你叔还跟我吵了几架。正好你想要它,卖给你我也放心,你什么时候想牵就牵吧。”
“二婶,牵倒没有什么问题,我想知道以前羊贩子给过多少钱,咱们按照市面价,谁也不吃亏,谁也不沾光。”
“看你这话说的,你平时帮了我家那么多忙,我能把你和羊贩子放在一起看啊?再说,我和爱华又是同村的,现在又是邻居,什么钱不钱的,你想给多少就多少,不给我也不会找你要。”王二婶说完起身把羊牵了来,把绳子递到杜杰林手里,说:“给,小林,你牵走吧。”
“哪怎么能行?”杜杰林躲开她的手,后退了一两步,“婶子,我知道你家也需要钱,我叔常年在外打工,你一个人把它养这么大了也不容易,我怎么能白白牵走它呢?你快点告诉我,以前的羊贩子出得最高的是多少啊。”
看到杜杰林这么固执,她又笑了起来,“你怎么不问最低的呢?你问最高的不是你吃亏了吗?还说谁也不吃亏、谁也不沾光呢?你啊,跟你爸一样的脾气。”杜杰林听到这话,也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便道:“那就按最高和最低中间的,这样行吧?”
“行,不过这样你牵走羊之后,要让小淦常到我这儿来玩。”王二婶知道如果不收他的钱,他是不会牵走羊的。
说到这儿,杜杰林迟疑了一下,心想爱华自从那次之后便再也不让淦儿离开自己半步,生怕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来,如果自己现在答应了王二婶,到时候爱华不让淦儿来,怎么办?那样自己不就言而无信了吗?可是又一想,王二婶没有儿子,也没有闺女,丈夫又常年在外,除了她自己,就剩下这只羊。而如今自己又要把她的这只羊买走,就剩下她一个人。她让杜淦常来玩,兴许是寂寞难耐吧。想到这儿,杜杰林心坎不觉一酸,一幅画面浮现在眼前:自己拿着钱,要换走一位老婆婆手中唯一的值钱的东西,而且换不到手还绝不罢休。想到这儿,杜杰林觉得自己太过于残忍,便想作罢。这时,妻子泪眼朦胧的画面也浮现在眼前,为了不让妻子难过,杜杰林决定要买下这只羊。可是王二婶长得太难看,村里的小孩子都不敢来她家玩,淦儿本身不会说话,万一来她家看到她受了什么刺激,哪该怎么办?
“小林,怎么了?”王二婶的一句话把杜杰林拉了回来,看到杜杰林为难的样子,笑着说:“刚刚我给你说笑的,他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不来也罢,反正我一个人这么多年也过来了。”说到这儿,王二婶顿了顿,继续说:“你就给我五十块钱吧,现在羊没有以前贵,用以前的价格你就吃亏了。”
杜杰林虽然老实,但不傻。当时羊虽然便宜,但波尔山羊却是很贵的,而她的正是波尔山羊 ,没有几百块钱是买不过来的。于是,杜杰林从兜里掏出了握得皱皱的二百块钱,苦笑着说道:“二婶,先给你二百,等以后有钱了再给你二百。”说完,把钱塞到王二婶手里,王二婶死活不肯要这么多。无奈之下,杜杰林只能说就给她二百,以后不再给了,这样,王二婶才勉强答应下来。
杜杰林牵着羊快走出门口的时候,回头望了一下,正看到王二婶失落地看着自己。王二婶见杜杰林一回头,便转身进了里屋。牵着羊,回到家,看到妻子搂着杜淦,高兴地说明天带着他去放羊,杜杰林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像是压了一块儿大石头,透不过气来。晚上,躺到床上,杜杰林想把王二婶的要求说给王爱华,可想想,感觉有不妥之处,便作罢。
翌日,天气很好。万里碧空,飘着几朵悠闲散步的白云;百步水面,托着几缕婀娜多姿的倩影。虽然太阳很大,但凉风习习,丝毫没有夏日的燥热。王爱华吃过早饭,便带着杜淦去学校后边放羊。王爱华揳了一个楔子,把羊拴在上面,自己则坐在楔子旁边织毛衣,而杜淦一个人在不远处,薅着各种各样的小草。快到吃午饭的时候,学生都放学了。杜淦看到那么多人朝着自己走来,吓得跑到王爱华身边。王爱华搂着杜淦,笑着说:“傻孩子,将来你也会和他们一样,上学,放学,再上学,再放学•••”
“快看,那个就是哑巴!”几个路过的学生指着杜淦,边说边笑,“长这么大了,连个妈都不会叫!”
王爱华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出来,张口骂道:“这是谁家的小孩?再说我找你爸妈去!”而杜淦气得脸通红,呼吸加速,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些人。那些人做了一个鬼脸,便跑了。
回到家,杜淦便躺到床上。王爱华做好饭叫他起来吃饭,他也不吃。无论王爱华说软的还是来硬的,他就是一个不吃饭。刚刚回来的杜杰林见到这样,从床上拽起来杜淦就开始打,打着嘴里还说着:“叫你不听话!你妈为你受了多大罪,你还这样难为你妈!看我今天我不打死你!”王爱华看不下去,便拦住杜杰林,把今天中午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杜杰林听后,气已全消,但带有抱怨的语气说道:“那他也不应该这样!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了,什么事都还不懂?”
这件事之后,杜淦三天不吃不喝,最终于第三天的半夜病倒了。杜杰林顾不得穿外衣,便背着杜淦去邻村的医生家。王爱华哪里坐得住,便也跟了去。到了那里,医生家已经关门,杜杰林使劲儿拍他的门,一开始他不想起来,便说明天再来看吧。杜杰林哪能等到明天,继续拼命地敲门。可是医生就是不开门。最后没有办法,杜杰林把杜淦交给王爱华,自己翻墙过去,从里边把门打开。然后直敲堂屋门,医生这才不得已起来。打开灯光,拿出体温表,一量体温,三十九度八,再看看杜淦的双眼,烧得通红,那个医生说这个小孩完了,让他到乡里医院去看吧。王爱华哭着要医生给杜淦治病,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我不给治,你看看他烧得那么厉害,喘得又那么厉害,你还是快点送他到乡里医院吧,那样或许还有救,去晚了可能就完了。”杜杰林大声呵斥王爱华,“还不快走!”就在杜杰林转身的那一刹那,那个医生让他等一下,“我先给他打一针,然后你再去乡医院。”打完之后,杜杰林转身就跑,王爱华紧紧跟着。等到杜杰林跑到乡里医院的时候,医院已经关门,只有一个执勤的门卫。看到杜杰林背着小孩满头大汗的,那个门卫问发生什么事了。杜杰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快•••快叫医生!小孩儿快•••快不行了。”门卫见此状,也没有多问,便连忙开门让他们进去。进了医院,医生已经下班,只有几个照看病人的护士。其中的一位正在给病人量体温的护士,看到一个人背着一个人站在门外。一直在敲门,便让病人自己量着体温,自己去开门。门刚一开,杜杰林便把杜淦既着急但慢慢地放在一张空床位上,求求护士给他看看。那个护士一见到杜淦吓了一跳。当时的杜淦脸色已经全白,呼吸宛如一位患有老年性哮喘病的人刚刚做过剧烈运动一样,嘴唇虽然已经干裂,但嘴巴还是像鱼儿的嘴巴一样,一直张着。
“护士,赶紧叫你们医生过来,救救这个孩子,救救他,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此时的王爱华已经泣不成声,瘫坐在病房门口;杜杰林拽着护士的胳膊,像是在摇晃,又像是在颤抖。
“我们医生已经下班好久,叫不过来了。”那个护士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杜淦,“就算是医生过来了,他•••他这样子也不行了。”
杜杰林听到这句话,一下子蒙了,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墙,无力地说道:“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我•••我就这么一个孩子•••”
那位护士见此,也感觉自己刚刚说话太重,有一丝忏悔之意。便把瘫坐在地上的王爱华拉起,对他们说:“要不我给张医生打个电话,看看他能不能过来,他家就住在医院附近,兴许会来。”王爱华和杜杰林仿佛又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忙抱着杜淦跟护士一起来到医务室。只听见那边“嗡•••翁”,一连拨了好几次,也没有人接电话。那位护士突然觉得这样不对,心想万一明天张医生过来,知道了昨晚是自己打的电话,那还得了?可是,眼前的这个小孩给人一种魔力,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救他,而且还是非救不可的那种。“张医生已经睡熟了,这么晚一直打电话也不合适,我看你们还是换个医院吧,兴许上县人民医院,这个孩子还有救。”听到这话,杜杰林又拽着护士的胳膊,“护士,求求你,你行行好,这孩子喘得那么厉害,就算我到了县里,那他也早就•••求求你了,护士,救救他吧?”这位护士虽然同情这个小孩,但是绝对不敢再打张医生的电话。“这位大哥,你弄疼我了。”
杜杰林不管这些,嘴里还是一直在祈求;王爱华此时也哽咽着求求护士救救她儿子。护士见此情景,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再次把王爱华扶起,对她说道:“我给他敷上氧气管,再给你们叫来一辆车,你们赶紧去吧,免得耽误了时间。”正在杜杰林要走的时候,护士拽住了他,“明天一定要把氧气管送过来啊!”杜杰林没有多想,便转身进了车。待赶到医院,天色已经灰白。杜杰林没有挂号,便背着杜淦直冲急救室。到了那里,医生要他去挂号,说不挂号不给看病,无论杜杰林怎么央求。杜杰林觉得这样耗着不是办法,便索性去挂了号。跑到挂号室,准备付钱时才发现自己仅仅带了五块钱。他急切地问挂号费多少钱,当听到五块钱的时候,杜杰林缓了一口气。杜杰林拿着挂号单,让医生赶紧给孩子看病。“仅仅有挂号单是不行的,还要你预存治疗费。”医生不急不忙地说道。杜杰林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孩子都快没有命了,你还讲什么钱!”
“你别气,也别恼。医院不是福利院,也不是救济所,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医院早就关门了。”那位医生摘掉眼镜,擦了擦双眼,又打了一个哈欠,“况且你们不交钱,我们也没有药给你用啊。”
杜杰林扑通一声,跪在了医生面前,求求医生赶紧救救他儿子。这位医生淡淡地说道:“这事你求我也是白求,我只能保证给你孩子用最好的药,但是好药需要钱,没有钱药房是不会发药的,你想求还是去求药房吧?
“您在这儿这么多年,拿个药还不行吗?”
“这是规定,任何人没有权力不遵守。”医生把左手凑上前来,看了看,然后又淡淡地说道:“我要去查房了,等你们什么时候交了药费,什么时候再来找我吧。”话毕,便慢慢悠悠地走出了房间,叫过来一位护士陪着自己,向病房的方向走去。
杜杰林此时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心想唯一的孩子能这样活活被烧死、喘死,自己真是没用,谁让自己穷呢?如果自己有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为难,说来说去还是自己没钱,既然没有钱,又干嘛上医院,不是自找没趣吗?与其在医院看着孩子这样,还不如在家里呢。想到这儿,杜杰林痛下决心,告诉妻子说孩子不治了。杜杰林要背着杜淦回家,可王爱华死活不同意。就在二人争执的时候,这时候你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杜杰林一看到他,便失声道:“大哥,救救淦儿。”
“快快起来,医药费我已经交了,赶紧去看医生吧。”
杜杰林连忙向病房跑去,一个病房挨一个病房地找那位医生。当杜杰林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第七个病房给病人看体温。杜杰林告诉他医药费已经交过,他才把体温表交给护士:“这两位病人的体温你来量,然后把记录填上去。”话毕,他便随着杜杰林出了病房。
进了他的房间,他把需要用的药写在一张单子上,叫杜杰林去拿。待到杜杰林把药全部拿回来,医生又让他把杜淦抱到第十号病房。到了那里,医生给他量了一下体温,此时体温已经升到四十度二。看罢体温,医生笑道:“幸亏送来的及时,不然这小孩就完了。”医生把体温表递给身边的护士,“你们谁抱着小孩,一会儿打点滴,需要人抱。”杜杰林上前一步,抱起杜淦,坐在床上,说道:“赶紧打吧。”医生笑了笑,让护士把药水带过来。
此时,天已经大亮。
杜淦的惨白的脸色渐渐退去,呼吸也变得均匀起来。看到这,杜杰林和王爱华悬了一夜的心算是放了下来。杜杰林要王爱华陪着大哥去吃点饭,被孔之麟拒绝了。“淦儿现在还没有醒,我们怎么能吃下去饭?还是等淦儿醒了吧,我们一块儿去吃。”杜杰林见孔之麟这么说,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便点头说好。到了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已经连续挂了十几瓶吊针的杜淦,渐渐地睁开了眼。
“妈•••妈。”杜淦吃力地说道。
王爱华听到杜淦在叫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高兴地问杜杰林听没听到儿子在叫自己。杜杰林听到儿子叫妈妈也欢喜得不得了,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一旁的孔之麟,用手抚了抚杜淦的额头,“傻孩子,命里有这么一劫,躲也躲不过。”
从县人民医院回来,杜杰林先把氧气管送到乡医院,然后又去邻村的医生家道歉,并把打针的费用给了他。在一切做好之后,杜杰林想给儿子庆祝一下,就问王爱华要不要待客 。王爱华欣然同意,但又担心花费过大。
“钱不是问题。淦儿不仅捡了一条命,而且还会说话,这是多大的喜事啊。这么喜的事都不庆祝,还有什么事值得庆祝啊?”
王爱华一想也对,淦儿不仅命大,而且福也大,如果不庆祝一下,得罪了神灵,将来神灵归罪下来,淦儿不就多灾多难了吗?于是,王爱华便不再犹豫,答应了下来:“这事我看有必要跟孔大哥商量一下,毕竟是他,咱们淦儿才能活命。而且他还是淦儿的干爹,如果不事先通知他,我怕他会不高兴。”
“好,还是你想得全。我今晚就去孔大哥家去,跟他商量这事。”
等到晚上,杜杰林来到孔之麟住处,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了一下,孔之麟一开始还不同意,说这样不好,因为既不是孩子出生,又不是孩子结婚,弄得这么大动静,怕惊了孩子的神灵。可看杜杰林那样固执,而且还十分高兴,孔之麟便也答应,时间就定在后天。
张紫英一开始不信杜淦会说话,便带着韶依来杜杰林家串门。这是她第二次进杜杰林家的门,距杜杰林结婚的时候第一次进这个门已近七年。
“二叔,淦淦在家吗?”
“是韶依啊!你二叔去买东西了,估计到下午才能回来。怎么了,是不是找你二叔有事啊?”
“没事,我是来找淦淦玩的。”说着说着,韶依便到了里屋,趴在王爱华的耳边小声说:“我妈来了。”
王爱华先是吃了一惊,继而一想,她的来意便也揣测到一二。“韶依,你领着淦儿出去玩吧,我和你妈妈说会儿话。”这个时候,张紫英已经走到了堂屋,叫了王爱华一下。
韶依领着杜淦刚要出堂屋门,张紫英叫住了她。然后笑着对杜淦说:“过来,淦儿,让大娘看看。”听到这话,杜淦非但不去,还推着韶依出了堂屋。“孩子就是孩子,一点事都不懂,大嫂别跟他一般见识。”王爱华说着便坐了下来,继续说道:“我听说大哥今年过年不回来,是不是啊?”
张紫英听到这话,脸上写满差异,连忙问道:“你听谁说的?”
“是我瞎猜的。”王爱华说完笑了起来。
看到王爱华笑得那么灿烂,张紫英心想儿子快六岁了才会说话还能把你乐成这样,真是不知羞耻。“我听说孩子说话晚,是因为脑子有问题。淦儿说话那么晚,你们给他拍片子了没?看看脑子上是不是少了什么东西,毕竟早发现,就能早治疗。”张紫英看着正在和韶依玩耍的杜淦,“自从上次以后,淦儿比以前欢实多了。”
“嫂子您多太费心了,你还是多把心用在大哥身上吧。”
“你大哥那么省事,用不着我操那份闲心,倒是你家。你大哥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好好照顾你们,我敢不上心吗?”张紫英装作委屈,用手拭了拭眼角。这样的举动非但不会引起王爱华的感激,反而会增加她对她的厌恶。“看嫂子说的,我家能有什么事啊?韶文姊妹仨都在上学,每年的学费都够你愁的。您家的事我没有上心,总感觉心里过意不去,我家的事哪还敢麻烦你啊?”
张紫英本来是想看王爱华的笑话,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便不再多说什么,叫上正在开心玩耍的韶依回家做饭。等到张紫英一走,杜淦就扑进王爱华怀里,“妈•••妈,你•••下来。”王爱华便蹲下来。杜淦趴在她的耳边,小声说道:“她•••是坏人。”王爱华摸着杜淦的脑袋:“嗯。我儿子真聪明。”
又过了一天,杜杰林家开始热闹起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过来了,连整日闭门不出的王二婶也早早地来到杜杰林家。每家要么送来一篮子鸡蛋,要么送来三斤红糖,只有王二婶送了两篮子鸡蛋和六斤红糖。
“哎,小林,大哥怎么没有来?”眼看到了吃饭的时候,王爱华还没看到孔之麟,便心慌了起来,“你到底问大哥了没?他是不是生气了啊?”
“没事。”杜杰林笑了起来,“看把你急的,昨晚上大哥说他不喜欢凑热闹,今天中午就不来了,晚上他再过来。”
王爱华戳了一下杜杰林的头,“就你能,大哥今天不来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害得我•••”
“大哥是那样的人吗?你啊,总是往坏里想事情。”
“我又不是你大哥,我怎么知道不是?况且•••”就在王爱华说话的时候,万里无云的晴空中打了一声响雷,着实吓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个时候,老五婶大声喊了起来:“雷公都饿得撑不住了,我们还不开饭啊?!”听到这话,大伙儿又开始熙熙攘攘起来。杜杰林大声喊了一下:“王师傅,可以开饭了吧?”随着一声“好嘞”,大家就坐完毕,欢欢乐乐地吃了一顿丰富的大餐。
那个响雷不单单吓住了村民,也惊醒了正在小睡的孔之麟。他起身而坐,心想晴天打响雷,必有灾祸。但又想不到会有什么灾祸,心里总是憋得慌。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