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结婚吗

正文 第六章 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较量

    采访手记:

    毕业六年,他始终觉得自己不是北京人。有个文化人喜欢用的词,叫“疏离感”,他说在学校的时候,一般都是文科的同学动不动说与北京这个城市和市民之间有“疏离感”,他感觉不是很明显。都说校园是象牙塔,他以为沒那么风雅,只觉得一墙之隔,隔开了他和这个毕业之后必须面对的城市以及必须融入的城市生活,还好,可以暂时什么都不想。毕业时,文科生们把这个词变成一句话:“北京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不是我们的。”他思忖这是一句玩笑,一座城市,它谁的都不是,同时也属于每个人。

    真正感到和北京甚至北京以外的大城市之间的疏离感,是在毕业之后。他所在的单位接收的应届毕业生中只有两名女生是北京本地人,包括他在内的另外七名男生來自七个省,家庭住址写到最细致的时候基本都是某某村。人事处的老同志给他们安排住处“过渡”,大家都大包小包的拖着,一起安置在办公楼侧面不起眼的小白楼----司机班。他们有一部分住房补贴,但这笔钱只够租住一间平房,想住得舒服点,要从自己嘴上省钱。七个人都是从司机班出发开始一点点改变居住条件,他从住450块钱的地下室前进到住上月租1500元的一居室楼房,用了近两年时间。

    手中的钱所剩不多,日常开销要精打细算。在北京度过九个冬天,他只有一件羽绒服和一件棉夹克。棉夹克九岁半,來上大学那年买的,至今未退役,羽绒服是上班第一年冬天陪领导出差哈尔滨,不得不买,此后每个冬天都是老伙伴,不离不弃。但有一份支出不变,每个月给妈妈寄钱,最少的时候500,年终若不能回家,翻倍到2000。他给妈妈买了手机,很便宜的诺基亚,395元,这样可以随时听听家里人的声音说说家里家外的新鲜事。每次,他嘱咐妈妈,不要让爸爸像原來那样辛苦不停地做活,家里的地忙不过來就雇人帮着种,弟弟上学吃好点儿,不要受委屈……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在老家,长子养家是必须的,不然人家会笑话这家老人养子不教。父母都劝过他,不要一次寄那么多钱,他说这钱不多,只够北京人一家子吃一顿年夜饭……

    和很多大龄男青年一样,他总被家里催促,男大当婚是主題,父母想早点看见隔辈人,妈妈说知道他肯定舍不得把孩子送回老家,那她干脆“上北京”给儿子当保姆。每到这时他在电话这头苦笑,父母无法想象他在北京的境遇。对他來说,择偶这件事难过当初毕业时找工作,那时候他是优秀学生、年轻党员,现在他是穷小子、凤凰男,姑娘们看他的背景和钱包,考量他的前程和发达的可能性与速度,嫌弃他的家庭成员可能会给他带來的琐碎和麻烦……他沒法对父母详解这一切,连他自己都还在慢慢体悟。

    经历了两次谈婚论嫁和数次相亲之后,他决定不再为结婚的事情烦恼,他把原來每个周末相亲的那一天用來去听各种有趣的讲座、参加网友们发起的各种同城活动。他承认自己有目的,想结识至少有相同生活情趣的女孩,这是接下來交往的基础,也是展示自己品质和品位的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也许,就会有一场美好的邂逅,看运气,看机缘。

    口述实录:他的故事

    鸡窝里飞出來的凤凰

    像我这样从农村考进城市,毕业留下工作,职业还可以的男青年,被城里姑娘叫做凤凰男。大概意思是说,鸡窝里飞出來的凤凰。我以前经常记错,说是孔雀男。后來有一次相亲,自我介绍,女孩说,你说错了,不是孔雀,是凤凰,鸡窝里偶然飞出來的凤凰。那次之后我沒再说错过,女孩的表情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紧闭着嘴,两边嘴角往下撇,眼睛在眼镜片后面眯着,很轻蔑。当然不成,她这表情告诉我,不可能。她不会看得起我这样家庭背景的人。以前都说找对象看人品学识,现在很多女孩子又重提门当户对了,特别是城里女孩、北京女孩。我们农村也讲门当户对,都一样,高攀了要受委屈,我妈也总这么说。

    我家穷,在甘肃礼县。我爸是木匠,因为家里穷娶不到媳妇入赘到姥姥家,我是老大,按当地规矩,我要姓我妈家的姓,她家沒有男孩,女婿当自己家的儿子,生下第一个男孩姓女家的姓,后面的孩子才姓男家的姓。我弟弟和我不是一个姓,他们俩姓我爸的姓。我爸算手艺人,但挣不到多少钱,我妈和姥姥姥爷种地,能给我们吃饱穿暖供我们上学,已经很不容易。我弟弟还不错,大弟考到兰州,大四,准备考研究生,不考不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如先上学,小弟今年高考,我在北京,他的目标是北京。他俩以后也和我一样是凤凰男。年初回老家过春节吃团圆饭,我爸说,凤凰男好啊,让你们能从咱家这鸡窝里飞出去,爹娘都拼了老命,你看看你妈,不到五十岁的人,看着像不像老太太?赶日后你弟弟考上北京,你们带她去整容,北京女子不是都整容?以后你们娶亲还要会亲家,不要丢你们兄弟的脸。我爸虽说是木匠,说话很有意思,他喜欢看书,听戏,捡到人家不要的书自己当宝贝拿回來看,还给我们念,那是小时候。我爸喝酒,说完了我妈说,给你爸那双手也整整容,一辈子开料做活,看不得了。一家人有说有笑,我心里不舒服。我知道爸妈带我们的苦处,我沒理由对他们不好。谁嫌弃他们我也不嫌。

    我在北京一个月挣4千多,加上年终奖和各种福利最后平均下來月收入不到6千。沒买房子,目前买不起,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一居室,1500块钱一个月。我租这个房子距离单位只有十分钟的路,上下班能省下不少时间,最重要的是领导有事我能随叫随到,我在秘书处,工作性质是这样。我们单位像我这样的留京学生不少,大家的状况都差不多。我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在老家人觉得不可思议,在我们单位的“剩男”堆里只能往后排,还有比我年纪大、清华毕业的凤凰,一样单身。

    在北京生活有十年,我还是觉得自己不是北京人。不一定是这个城市不接纳我,我想应该也是我自己沒能从心里融合进來。是不是自卑呢?我不知道。反正就是觉得对于这个城市來说,自己是外人。生活中真正交往的北京人很少,我的同学很多都是外省市考进來的,天南地北哪里人都有,经常走动的还有甘肃老乡。我其实很想家,到了觉得自己对未來比较沒信心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更想回老家。

    与大学女友分手:不想“借势”

    我原來不接受相亲介绍对象什么的,总觉得还是应该自己去遇见一个喜欢的人,从互相吸引到慢慢建立起感情,比较自然。现在年龄越來越大,难度越來越大,觉得这种方式也能接受,就是以恋爱结婚为目的去认识人,开门见山,不行也不会拖拉,简单快捷,挺好。

    我在大学里有过女朋友,浙江女孩,好了两年多,最后还是分开。我喜欢她比她喜欢我多,我觉得是这样。毕业时我知道会留京,我是党员,成绩一直很好,学校老师给推荐了好几个能解决户口的单位,基本上我沒为找工作着急。她不一样,如果要留下,只能先找不要求北京身份的单位过渡,或者考研。人都是这样,面临有关未來的重大选择,如果再有爱情这种事牵扯进來,会非常难以取舍。所以我很理解她最后那段时间的复杂心情,换成我也会很纠结。我们俩最后都选了自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做法,谁也不怪谁,只能说我们的缘分就是这么多。在学校的感情都是以相爱为原则,但是毕业了就不一样,生存是第一位的,爱也变得很自私很现实,都可以理解吧。

    她是独生女,家境比我好很多。我们认识是夏天她在学校门口的摊子上买草莓。她提一袋子草莓正给人钱,一辆自行车刮了她,她摔倒了。我正好在她旁边过,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可能之前也有互相关注,我帮她捡那个袋子。草莓摔坏了,她说你别捡了,我还是坚持都捡起來,怪可惜的,那时候草莓还挺贵呢。然后一起走回学校。不知怎么聊起來。我说我老家也有草莓,但是野草莓,长在山上,山上沒水,那边很少下雨,草莓长不大,看着又红又硬的一个个野草莓豆子,不好看,可老远能闻见香味,我们小时候沒有水果吃,这个很珍贵很馋人。几个孩子上山边走边摘边吃,想起來特别幸福……她问我老家有什么好吃的水果,我说最好吃的是花牛苹果,是我们那边的特产,我家有果树,但是收了果子舍不得吃,我们只吃掉下來摔坏的,还有熟得不那么好卖不出去的,好的卖给收购的人,这是一笔家庭收入,要靠这个付一部分学费。我说的是事实,沒想过要隐瞒我家的情况,到现在也是这样,人家让我介绍家庭,我说我爸我妈都是农民,我爸是木匠,我妈种地种菜种苹果。我有时候想,对我们这样的凤凰男來说,能正视自己的出身也算一种勇气吧?是不是会被一个城市女孩子看中是一回事,能不能诚实地面对别人面对自己是另一回事,我可以接受凤凰男这个说法,不接受也沒办法,但我不会因为自己被定义成凤凰男就骗人家说自己不是,更不愿意因为急着找人结婚就无视自己走过來的那条路,这是原则,沒什么好说的。

    从这次之后我们开始慢慢靠近。学校里的恋爱不容易修成正果主要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很单纯,一旦与毕业之后的谋生、返乡这些联系起來,就复杂了,双方都年轻,以后机会也很多,就地告别是大多数。

    我们分手也还比较自然,我留京,她回杭州。她当时劝过我,跟她一起回杭州,她家在当地,帮我找个工作不难,她说反正你不是北京人,肯定不会回老家,去哪里还不是一样的,杭州是国际化大都市,爸妈有地缘关系,会比在北京有发展。我很喜欢她,不是不犹豫,但最后还是觉得应该留下。我不想去杭州“借势”,真的,作为男性,我觉得如果这样做过即使成功了日后也会很不舒服,别看我是凤凰男,在这个问題上还是固执的。她当时明确表示决计不能留在北京,那么结局显而易见。

    我们分手的时候都还平和,知道是无可挽回的。一起吃了一次饭,都哭了。我们俩除了恋爱一起玩儿一起读书看电影之类的沒有更深入的所谓亲密接触,不是两个人不够好,也不是因为保守,更不是因为缺少环境,而是当我们发展到可以亲密的时候,变故已经快要到眼前了,她很想用这个方式把我们彻底联系起來,让这个关系稳定下來,我则变得很害怕,我很怕最后真的不行了,会对不起她,当然我也自私地想到了我自己,我不想因为这样一种不好割舍的关系左右我自己的选择。我们做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写电子邮件,直到她结婚才不太联系了。我们讨论过最后为什么哭,她说她是觉得我不够爱她,很伤心,我说我恰好相反,我是觉得我很爱她,就这么失去了,实在很无奈……说这些沒什么用处,她的孩子现在已经三岁多了。

    我经历过不少次介绍对象,是单位的老大哥老大姐帮忙。我们这里“剩男”和凤凰男不少,老同志谁遇见不错的女孩子,就从我们这些人里挑选感觉差不多有希望的去相亲,成了就交往下去,不成,再挑。原來我们还不好意思,后來很自然了,有时候还会交流,某某女孩子真的很好的,可是为什么看不上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我们参加过周末的相亲舞会,就是所谓的联谊会,和我们规格相同的单位的工会和我们的工会组织,各自带着自己单位的老大难们约一个地方,唱歌跳舞包饺子泡温泉……找到感觉的拉着手继续,找不到感觉的等下回。有成功的,这也要看缘分,我是每次都被宣判等下回的,不知道为什么,可能还是机缘不到。

    我也参加过大型的相亲活动,也是单位组织我们去。是啊,我们老剩下來领导也着急。是正规的相亲,还有女孩带着父母來,或是父母带着女儿來吧,互相考察很直接,我也被问到家庭工作什么的,还是一样,照实回答,结果都不行。现在我基本上不参加相亲了,原來很积极,周末总有一天在跟不同的女孩约会。年龄越來越大,反而不急了,知道很难,变得有一搭无一搭,边走边看。

    宁可被剩下,也绝不倒插门

    这些年比较浅的交往有过不少次,有的能持续几周,有的当天结束。比较长的一次是两年,那次真的要结婚。但最后还是因为物质原因分手,很遗憾。她现在很好,也结婚了,结婚之后我们沒有來往。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我不愿意做上门女婿,北京人叫做倒插门,就是入赘。我爸入赘到我妈家,那是因为他家很穷,沒有能力为他筹划结婚的一切,沒办法给女方那些按照老规矩该给的礼金和聘礼。虽然我的经济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但还沒到这个程度,我还是希望两个人能结婚后自己住,我可以做贷款买个房子,哪怕小一点也沒关系,我不愿意上门。这可以说是最后决定我们必须分开的最主要的一个理由。

    从第一个女朋友杭州女孩分手后,我最认真也最希望能一起走下去的就是她。她家比较特别,只有她和她妈妈。她小时候父母离婚,父亲是因为有外遇,很快结婚之后有了另一个孩子,她妈妈带着她一直沒再嫁。她妈妈带她很不容易,母女感情非常好。她家有一套三居室,是当年她爸妈离婚的时候她爸爸留下的,后來她妈妈在国企上班,一边工作一边炒股票,赶上了前几年最好的时候,赚了一些钱,把旧房子卖了,买了一套新的,也是三居室,120平米,是原來她家房子面积的两倍多。她妈妈很有头脑,现在退休了还兼职。她自己在一个移民中介公司工作,月收入和我差不多。

    我们是经过我的同事介绍认识的,这位大姐是她妈妈的朋友。我们第一次见面一起吃饭,她妈妈也参加了,因为她跟介绍人是朋友,很自然。她妈妈很得体,不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能感觉到,她一直非常认真听我说话,而且总是在我不注意的时候上下打量我。第二天上班介绍人说人家愿意和你交往下去,对你印象挺好,觉得这小伙子很朴实。我沒意见,我对她的印象也很好,觉得她性格很温婉、细腻文静。

    这样我们开始慢慢发展。速度不快,互相感觉很好。她有时候來我家,更多时候我去她家,因为她妈妈总一个人在家,总做好了饭等她回去一起吃,她总觉得妈妈寂寞,需要她回去。那时她经常对我说,你看多好,妈妈有我就开心,现在又多了一个你,会更开心……她这样说我很感动,难得她懂得去回报妈妈这些年的艰难,所以我很少会有要求,说我们俩去干什么去什么地方,我们出去经常是三个人,我们俩和她妈妈一起,看电影、逛街、吃饭甚至去平遥、大连。不是她妈妈要求,是她对我说,你看我们走了,妈妈一个人留在家里,要是突然生病了,连个叫救护车的人都沒有……这样我必须接受她妈妈跟我们同行。我承认我自私,我们感情越來越好,很想能多些单独在一起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别扭,而且,她和她妈妈的关系特别紧密,只要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我马上会感觉我是个外人,甚至是个多余的人。有时候她突然感觉到这点,悄悄跟我说,对不起啊,冷落你了……

    我的确很喜欢她,而且私心里想过,她的家庭关系虽然是这样,但相对简单,比进入一个北京人的大家族要简单得多,她们几乎沒亲戚,她姥姥去世后,她家唯一的舅舅只是过年过节打个电话。而且她的家教很好,举个例子,现在婚前有亲密关系已经不是问題,但她总是想办法避免。这应该是她妈妈对她的教育。

    过了一年多,我们觉得对方可以,开始谈论结婚问題。这时候矛盾开始慢慢出來。有一天很晚,我要送她回家,送完她还要回自己家,只会更晚。我问她,能不能不回家,跟我回家吧,给你妈打个电话。她说不行,妈妈说了,只有登记结婚才能同住。我说那明天就登记,她说那今天还要各回各家。到了她家门口,她说,其实我也好多次舍不得你走,妈妈说登记之后你可以住我家了……

    话就是这样说出來的。之后某天我们一起吃饭,她妈妈说,听说你们要登记了,真好,赶快把这事办了,就是一家人了,以后你们上班我看家,你把租的房子退了,省下钱來你们出去玩儿……这样就是说明白了,但我不能对她妈妈说我不愿意。我还是选择和她谈,我说我不想住在她家,想我们有自己的家,可以每天回妈妈家吃饭玩儿,累了也可以住下不走,但必须要有自己的家……她说她家的房子够我们住,就算日后有孩子也有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多花一份钱?再说不能因为结婚就把妈妈扔下,当年妈妈完全有机会结婚,就是为了孩子才守寡……她说得我心里很难受,但是,我还是坚持。这么说吧,我也有家人,如果我住在她家,成为她家的上门女婿,以后我弟弟或者父母要來北京住几天,我是不是要送他们去住如家?

    从我们的交往和最后分手,我开始明白一点,结婚绝对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和两种背景的之间的角力,信不信由你。

    我们的关系就从这时开始搁浅。推來推去,最后她妈妈亲自跟我们谈,很开明,她说她不反对我们有自己的家,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跟她一起住,她知道女儿很孝顺已经足够,别的事让我们自己决定。现在我觉得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不合作态度,她一定知道她女儿会坚决站在她那边。果然是这样,她说她不能离开她妈妈,如果我坚持,就分手。

    过程不说了吧,很艰难,但最后的结果是她选择回家,我选择走开。我还是那句话,我宁可被剩下,也绝不倒插门,我必须有自己的家,哪怕是蜗居。我有家人,我弟弟很可能明年会考进北京,我不能让他们住招待所、住如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