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完全接纳的爱是一种奢望吗?
采访手记:
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气质好,看上去比48岁要年轻。她说这是因为练了十年瑜伽,保持了很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因此比同龄人中那些进入“贵妇范儿”的已婚女性拥有更好的行动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生活很简单,无需为一个家庭操劳,无需为丈夫为孩子奉献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她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休息、培养爱好、打扮自己,她更悠闲。好的气质大概与不缺钱和有闲也有点关系。她说这就是单身的好处。
除了她的亲人和极少与她有过亲密关系的恋人,沒人知道她的那个“好像纹身纹坏了的花里胡哨的后背”到底什么样,多年來她把自己脖颈以下的皮肤严严实实地盖在高领、中式立领、小翻领……这些保守款式的衣服下面,那是她的隐秘或者还一度是伤痕。
她其实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成家,她遇见的人中不乏有人表示愿意娶她,但一想到他们总有一个或者生理上或者物质生活上的缺憾与她的这个“势均力敌”,她会很不愉快,觉得这是两个缺了一角的放在饼铛里的饼,卖不出去,捏在一起给买不起完美的饼的人聊以充饥,这不是她期待的生活,她不想要。她爱过两个男人,一个是初恋男友,一个是她最后一次恋爱并真心想嫁的那个人,他们都因为她的那个小秘密而离开或者犹豫,她曾经很伤心,但现在已近知天命之年,她不怪他们。她曾设想把这件事反过來,是她,遇见一个这样的男人,她会不会愿意由衷地、深情地从后面搂住这样一副身板,把那片上帝的涂鸦拥在怀中?那要多深的爱啊,她觉得她自己也有可能付不起。爱是讲感觉的,视觉不是第一感觉吗?如果这个可以忽略,世界上就沒有美女与丑女之分了……这样想,她的心就平了。
心平了,单身的日子开始显得有声有色。唯一令家人担忧的是,她这个“老剩女”的晚年,沒有伴侣沒有孩子,谁來帮她应付晚年可能的病痛和生活上的不便?父母替她策划过领养一个孩子,她甚至认真考虑了,也去福利院看过,但最终放弃了,她觉得她不敢保证会对一个新來的家庭成员负起责任----多年的单身生活让她不敢去做另外的尝试,如果失去了习惯的平静,她觉得她可能会抓狂。
本命年的开端,她想好了自己的晚年该如何过,她郑重地在一家团圆的餐桌上对哥哥的儿子做了托付,要是有一天她一个人生活“不安全”了,请他帮忙办手续,找个她的退休金和积蓄能支付得起的老人院,挺好的,好过那些到最后要面对不孝子的老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她读书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写自己的生活时会有一种倾向,就是想引起别人的羡慕,在别人的羡慕里寻找让自己陶醉的依据,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她都会问自己,你羡慕吗?她不羡慕,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好,生活也很好。
口述实录:她的故事
不结婚 女人总是被误解
到我这个年纪还沒结婚,不能算剩女了吧?只能叫孤老太太……今年是我的本命年,48岁。
我们那会儿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个人在这事儿上别扭,肯定是个别扭人。老大了不结婚,老说沒合适的,人家就说,嗯,不定是个多难对付的人呢,要不怎么人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就他找不到?说离婚的人也这么说,好好的,谁也沒逼着谁硬给按到一块儿,都是自己挑自己选的,混不到头,不定是俩多不好相处的人,要不怎么人家都能过一辈子,就你们俩不能?是,就是社会误解,我们那会儿的人就这么说。我们的父母都是两个人过一辈子,成一个家生好几个孩子,到晚年几代同堂,觉得这是完美一生,所以,跟这个状况不一样的,都不对。现在年轻人不这么想,不听他们的,也不听我们的,听自己的。
这些年我一个人,沒事儿就看书。我喜欢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具体到人也是这样。你看那些幸福的人,都差不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孩子争气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不外乎这些,但是不如意的人每个人都不一样,烦恼遭遇都不一样,一人一个故事,关键是这些人每个人都有理由把自己搞成今天这样,理由因人而异。这是书本告诉我的,也是经历告诉我的。外人看不出这些个深层原因,只能看见现象,比如这个人离婚了,那个人一辈子沒结婚,谁谁谁怪癖,谁谁谁疯了……都是现象,内里的东西,只有自己明白。比如我,都知道我沒结婚,从到了结婚年龄沒断过搞对象,就是一个都不成,最后还是沒结婚。人家就说,这个人别扭,跟谁都不成。我心里说别扭就别扭吧,我也犯不着揪着别人一个个告诉他们我为什么跟谁都不成最后谁都沒跟,那是我自己的事儿,你们看个现象就看吧,这是明摆着的,藏不起來,不藏了。
沒错,我说的是误解,人跟人之间,要不是特别亲近特别了解,一定会互相误解。现在大伙儿都这么忙,谁有工夫听你说自己那点儿事儿?这么着大多数时间是互相误解着把日子过了,别说普通朋友同事,亲人又怎么样?谁敢说了解另一个人多少?误解的基础是猜测,人就是这么讨厌,你沒工夫沒耐心了解别人,少管人家的事儿吧,不行,要管,议论设计猜想完了还分析,能不误解吗?这些年,怎么猜测我分析我的人都有,一开始我还挺生气,后來年纪大了慢慢想开了,算了,随它去吧,也不掉一块肉,该怎么活还怎么活。
我是过來人,知道一个女人迟迟不结婚会承担多少怪异的眼光,原來说这人有病,不是生理问題就是心理问題,要不就是跟什么人有过特深的关系最后曾经沧海为不了水,就瞧那个嫁不成的人好,其他人怎么瞧怎么不顺眼,要不就是等着人家离婚或者死了老婆呢……这是从前,人们想象力有限,穷,见识少,只能想到这儿,现在钱多社会乱了,人的想象力也丰富了。你们说的剩女,剩下了,可猜测的内容多了,想傍大款吧?当小三了吧?满世界找老外想换绿卡吧……这些猜测都不是好听的话,比我们那会儿损多了。别看我这么大岁数还一个人,身边的朋友家里有大姑娘的,我都劝,赶紧,找个差不多的结婚,结了婚离婚不寒碜,那叫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还反封建呢,剩下可不成,剩下时间长了好人也显得历史不清白,叫人有了胡猜的机会。
不是都说被怎么样吗?我说我是被剩下,我也不想剩下,但沒办法。过去说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到了这个岁数,再不会相信这些个鬼话,人不能胜得了天,跟自己的命打架沒有不输的,最多是到最后打个平手跟命运讲和,事在人为分什么事,这婚姻的事,就不是靠个人努力能成功的,这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的事不可能由得一个人做主,除非你不要你自己了,任人宰割吧,那有可能成,别人能不能忍住不造反我不知道,我做不到,委曲求全一辈子我可不愿意,剩下就剩下吧,无论如何我一个人是自己听自己的,打起來也是我跟我自己,自己当家惯了,受不了來个皇军当我的家。个色,岁数越大越个色,要不怎么少年夫妻好做,半路夫妻难全呢。俩人都生就了骨头长就了筋,你说给掰折了重新适应,难,俩泥巴团搁时间长都干了,掺上水重新往一块儿搅和,你试试看能不能合成一块天衣无缝的好泥!所以说,女人要不趁年轻赶紧嫁出去,要不干脆豁出去随缘分,嫁不出去就不嫁,最怕耽误到老大不小得心里沒底还坚持要结婚,这会儿找个人结婚,十个有九个是妥协了,以前不能容忍的东西,这会儿都能,那不是妥协吗?行,你说叫成熟我也不反对。
影响一生的初恋
我觉得两个人一起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能互相嫌弃,所有一切出现在对方身上和共同生活中的东西,一切的不好,都要面对,以接纳的态度來面对,假如你认定了这个人,这一点是必须的。到了沒什么激情的时候,俩人最少还是生活伴侣,结伴走完一辈子,结伴过每天的日子,如果嫌弃,就是裂痕的开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就是那个蚁穴。假如从头就是为了结婚才容忍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以后好不了是肯定的。
我谈过很多次恋爱,最后都因为嫌弃分手。人说穷人心高病人气傲,越是秃子越怕人说谢顶,我就是,自己有问題,一定要找到不把这问題当问題的人。我出生时后背上有一块胎记,从腰上连到肩膀,不规则,很明显。所以我从來沒穿过低领或者沒领子的衣服,那样会露出來,不好看。过了45岁,我爸妈觉得也就这样了,我不可能成家,也不把这个当回事,才敢跟我开玩笑。我妈说,你这人可能是单身的命,瞧你多别扭,身上有胎记的孩子不招人待见,开始投胎去了一个人家,人家不要,给留下记号,说下回别來了,看见这记号就轰你。我说那这个人家可够损的,不是给我一个记号,估计是在后背上狠踹了一脚,不然这记号怎么连成这么大一片,害我嫁不出去……老了,多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笑看人生了不是吗?
但是在我成为一个老剩女之前,这是我生活中最大最纠结的一件事,纠结这个词很准。我小时候人们比较保守,不流行穿大领子沒领子吊带什么的,女孩老老实实穿翻领衬衫,夏天过去,包得更严实。我从不在外面洗澡,不会游泳,从沒当着别人换衣服,怕被人发现,这是我的秘密,难言之隐。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个男生端着一大盆涮毛笔的黑墨水撞在我的桌子角上,大半盆水洒在我身上。班主任是女老师,拿了一件外衣,说带我去女厕所换。学校的女厕所沒有单独的隔间,我一想到要当着老师脱衣服露出那个记号來,坚决不换。我说沒关系,拧一把干了凑合穿,一会儿就放学回家了,老师说你这样会冷,我说沒关系,五月半了,不冷,我热,正好凉快凉快……不知道老师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有什么秘密,我自己就一个念头,绝不能被发现。我有记忆以來一直留长发,小时候女孩都梳两条辫子,我从來是一条马尾巴,正好和后衣领接上,是个遮挡。体育课老师说,你那辫子太长,下回上课盘起來,我嘴上答应,下回还是不盘,怕露馅。
现在想想,你说这有多严重?对于48岁的我來说根本不算个事儿,但对于少女时代的我和后來那个女大当嫁的我,简直要命。
我的初恋发生在毕业实习的时候,那人是实习医院的药剂师。我实习在药房,他是我师傅,比我大三岁。那时我觉得这人还挺浪漫,喜欢看电影,我们医院挨着电影院。记得那会儿能看到的外国电影特别少,都是国产的,什么《神秘的骆驼队》、《五张照片》,很差的电影,他也带我去看,看得津津有味。我们俩看的最激动人心的电影是《茶花女》和《爱情故事》,是不是卡雷拉斯啊,我也记不住了,反正特帅的一个人,出了电影院他说你看你们女孩都喜欢这样的人,这种电影看多了就看不上身边的人……看《爱情故事》那次,他买了两听可乐,不得了,那时候刚认识可乐,喝的都是玻璃瓶子的,易拉罐有钱人才买,他舍得买给我,就是表达喜欢了。电影演到女孩得白血病死了,他來拉我的手,放在他手心里轻轻地拍,好像是安慰我别难过……现在讲这些真酸,但那时觉得真好,有个人喜欢你,在意你的感觉,恰好也是你喜欢的人,真好。
我知道他的感觉非常好,从精神状态上看得出來,每天高兴。我一边觉得好一边难受,我想接下來怎么办呢?两个人总有赤诚相见的时候,他要发现了我的秘密怎么办?我和我妈沒那么亲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母女关系不像现在,还讲什么母亲和女儿做朋友,不可能,我们那么开明的人家,我和我妈都做不到诚恳交流。尤其恋爱这种事,回避还來不及,更别说要跟我妈商量跟她要主意。
我越喜欢这个人就越难受,有时候觉得应该马上告诉他,把后衣领拉开给他看,问他看见这个是不是还喜欢我,有时候觉得绝对不能让他知道,能隐瞒一天就隐瞒一天,我在矛盾中折腾自己。
毕业之后我分配到这家医院,他帮了忙,托他爸找了卫生局的人,他爸问他我是谁,他说是女朋友,分到医院就公开关系。他是好人,用今天的话说,属于文艺青年,爱看书,讲究小情调。我们成了同事,半年多过去,是我的23岁生日。他买了一条项链,银的,上面有绿玛瑙的一个小吊坠,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买的,那时那个商店的消费水平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燕莎。那天下班,他跟着我进了更衣室,我们那个更衣室不分男女,谁进去谁从里面插门,他跟我进來,我不敢插门,怕人看见说闲话。
后面的事你能想象了,他给我戴上项链,扣不上搭扣,我说我自己來,他坚持让我转身……搭扣正好在我的胎记延伸到脖子上那个位置,咖啡色的一块,像花猫的大尾巴……我现在已经不会去描述那种感觉,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能记得的就是当时我觉得自己快死了,呼吸都沒了,全身哆嗦、冒凉气,等扣上搭扣,他一直沒转过來,就那么站着,我背对着他,他站在我身后。我哭了,眼泪往下流人往前走,一个人出了更衣室,沒回头看他。
因为这件事我请了病假。回到家把项链摘下來用一块小手绢包好,我觉得我们俩完了,分手要把这东西还给人家。我们那时谈恋爱不能要人东西,好人家的规矩女孩,跟人家吹了要把拿人家的东西物归原主,跟现在不一样。
我病假期间他沒跟我联系,也联系不了,我家沒电话,只有门口居委会的公用电话,找我不方便,他还不认识我家人,也不可能來家里。我上班那天,他先到了,沒事似的,跟我说笑,我觉得特别尴尬。中午休息,我把那个手绢包给他,说这个还给你吧,沒戴,还是新的呢。他拿起來看了看,说给你买的就是给你的,你不要就替我扔了。可能我初恋的那两年多把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完了,见着他哭,见不着他也哭,听他说话哭,想起这事儿來也哭。他说你别哭,你说说那是怎么回事,我看看能不能有办法帮你,就算是朋友,也能帮你宽宽心,再说我还应该是你最亲近最信任的朋友……他是善于交流的人,而且那时候我的确非常喜欢他信任他,觉得也应该跟人家说明白,不管接下來怎么发展。
聊这件事是在景山公园,下班去的,天都快黑了,坐在最高的亭子里,眼前是紫禁城全景。我说咱俩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自己看吧。我把衬衫领子解开往后拉,把上半截后背露出來,我说下面还有,一直到腰和右胯。他飞快地看了一眼赶紧帮我把衣服领子拉起來,说其实就是胎记,只不过你的比别人的颜色重、面积大……这些话太沒力量,我不用看就知道他的表情大概是什么样。
我们俩沒经过正式分手,谁也不提两个人的事,不再一起出去看电影逛公园,就算沒关系了。像同事一样相处,尽量避免单独接触。
我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突然有一天,他说要离开医院,到一家杂志社工作,还是卫生系统的。他请大家吃饭,说了好多感谢的话,以后多联系什么的……第二天我去上班,药房已经沒这个人了。
他刚调走时跟我联系过,打电话,随便说几句,慢慢就沒消息了。后來听说他结婚了,对方是个汽车售票员,长得像《小花》里的陈冲,很漂亮。我觉得他那么讲究情调的人会在意女人是不是好看,和他交往之后,我开始明白,这个记号不会遗传也不是什么病变的象征,但杀伤力很大,它影响一个男人爱女人时的感觉,让人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早晚让两个人的关系完蛋。
宁愿单身,也不愿意凑合过
初恋这一次让我好长时间缓不过來,不完全是因为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人,主要原因是从这件事认清了自己,我是个有缺陷的人,要找到一个能忽略这个缺陷的人会非常难。
民间的话大部分很不好听,虽说讲的是道理。什么鱼找鱼、虾找虾、瘸驴配破磨……父母家人不这么去说,我大体上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和这个差不多。我有两个嫂子,她们每次托人给我介绍对象,都找可靠的人,告诉人家我有一块恨不能占满整个后背的胎记。知道这个前提还愿意见面的人,才介绍给我,一听就含糊的,她们不告诉我。
时间过得快,一耽误就是好几年,那个人调走之后,我们医院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去见过,有的是沒感觉不來电,见一面不想再见,有的是交往起來了解多了,直觉告诉我这人根本不可能接受我的缺陷,干脆断了省事儿。我遇见过表示能接受我的人,基本上自己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題。这么说吧,这些人大部分是社会竞争中不具备优势的人,找不到更好的女人,找到我,虽说有点儿毛病,但至少有良好家庭和职业、有稳定而且还不错的收入、长得不丑身体健康……他们掂量一下,觉得如果我不是有那个胎记,估计轮不到跟他们。我这么说显得冷漠,但事实如此,爱情是一码事,结婚是另一码事,爱情经常昏头,发展到婚姻,基本上梦已经醒了,这里面两个人的斤两,总要互相称一下。这是现实,不承认不行。
这样称完了,我心里会不舒服,我经常觉得人家一定是为了别的那些东西容忍了我的缺陷,看在什么什么的份上,认了,心里未必不别扭。这样一想觉得很沒意思,不能说指望有个人把你这烂伤口当桃花伺候,但至少不能太嫌弃太厌恶,换句话说,我给你什么才能让你有足够的力气忽略我这个跟纹身纹坏了似的花里胡哨的后背?这么一说,就很伤感。
所以每次谈恋爱走不了多远,我自己会主动退出來,找个什么理由说算了。而且这种事情多了之后我也变得很挑剔,总觉得既然就是围绕着双方的条件找,那我也不凑合,有一点不能接受的绝不凑合,反正也这样了,找到真感情的希望已经很渺茫,那不如就都搁在秤上称,分量相当是大前提。一抱着这种心态,这事儿就很难成了,还沒告诉人家我自己的问題,已经发现了对方的问題,吃饭吧唧嘴不行,走路抠鼻孔不行,随地吐痰不行,刚见面就要搂腰不行……哈哈,你说这人还“云”起來了,以为自己是仙女下凡呢,挑人家毛病,我想的是反正也是这样拿尺子量俩人的长短,还是越趋于合适越不吃亏。这中间有人愿意结婚,不是沒钱沒房子沒好工作就是自己有什么缺陷,这样的人,我不愿意。
我最后一次恋爱的时间有一年多,是初恋之后最长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了谈论结婚的程度。这个人是离婚的,沒有孩子。年纪比我小几个月。我嫂子的同事介绍的,那时我已经38岁了,对很多事情越來越不强求。我跟我嫂子说,你先告诉他我那后背的事儿,然后告诉他我岁数大了,个性不是很好,要是行,再见面。结果我嫂子带话回來说,这个人说的,只要人好这些都不是问題,胎记不是病,沒关系,穿衣服注意什么都不影响,性格不好不会的,肯定是谦虚,知识分子,知性女子,不会性格不好……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必胜客,因为离我家近,他开车,说谁开车谁跑远路,让我们等他电话,他快到了我们再出发,免得坐在餐厅里等。所有这些细节,让我觉得这个人和以前认识的人有些不一样,至少,他应该是比较温和的。之前我见过他的照片,挺瘦的,戴副眼镜,挺斯文的。他祖籍宁波,在北京长大。我觉得人和人相处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我们俩可能有一点像一见钟情,那天的饭吃了四个小时,我嫂子实在坐不住先走了,剩下我和他聊起來沒完。
我们有共同爱好,都爱看电影看书,喜欢安静,喜欢在家里胜过到外面逛,喜欢清淡的饭菜,喜欢吃有特点的小饭馆,喜欢简洁的衣服和简单的发型……总之,一见面,发现在很多事情上都能一致。那天他要送我回家,我说不用了,家就在边上,走200米就到了。他说他愿意陪我走200米然后再自己走回來开车……我当时也不是怎么就问了一句,你不是故意迎合我才说跟我志同道合吧?他笑了,说到了咱们这个年龄,想找个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后半辈子,犯得上迎合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骗自己吗?我说也是,咱们都不年轻了。
我和这个人发展得很快,我们恋爱的方式和年轻人不太一样,年轻人还有很多花样,我们是直奔主題。他有自己的房子,我的房子在我父母隔壁,平时都忙,周末就是轮流到各家做饭吃、看影碟。那时我爸妈也很高兴,觉得这次我是遇见好人并且真的要出嫁了,他们开始催我,差不多就结婚吧,不到40岁,赶得上要个孩子。我也开始有了这个念头。
38岁的单身女人和离婚男人,同居是很正常的,况且我们俩也觉得到了这一步。但我迟迟不敢,心里有障碍,我觉得他嘴上表示了能接受一切属于我的好与坏,那是因为他沒机会看到那个坏到底有多坏,如果和他住在一起,将是一览无余,他还能那么淡定吗?我心里有期待,但真的拿不准。
最难的是第一次。我是背对着他脱掉衬衫,他在我身后,我不敢想象他的表情。我觉得我一定是被初恋伤害得很深,我经常会想起那根项链,他给我扣好了搭扣,我哭着往外走不敢回头,经常想起來……我不知道他经过了什么震撼和心理斗争,结果是他把灯关上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來的时候他在厨房做早饭,我想他是避免我尴尬。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我认为女人会把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成是一个从此不设防线的开端,男人则是在这之后趋于理智,我看过国外的报道,有科学依据,说男人在占有一个女人之前满脑子就是这个念头,不管这个女人是不是适合他、他想沒想好接下來怎么发展,先占上再说,所以他们是在性之后思考的,女人正相反。假如真是这样,我们俩可是错位了。我这时候觉得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他应该是沒这么想。之前他一直表示很期待我搬过去跟他一起住,这时候他不再说这个话,他不说,我当然不能要求,我们回到最初认识的时候,打电话约会的状态。偶尔一起住一天,都是黑着灯躺下,早晨我要起床的时候他已经在厨房或者在别的房间。而且,这样的日子也越來越少,直到随着他几次出差彻底沒有了。
我的确很敏感,相信和我一样投入感情比较多、期待比较多的人都会很敏感,我觉得他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的关系也变得微妙了。分手的时候是夏天,晚上的时间很多。有一天我白天给他打电话约一起吃晚饭,他说晚上有约。不知道是有什么暗示,我晚上下班吃完饭,骑自行车去找他。他在家,桌子上吃剩下的盒饭还沒收拾,他看见我很尴尬,说约会取消了,买了盒饭和几张盗版碟……我们坐在沙发上,很热,电视里演着一个外国电影。因为是从家里出來,而且是晚上,我穿了一件圆领T恤,头发披着,我觉得很热,随手把头发挽起來,用手腕上的发圈给勒上……他坐在我边上,双手抱着头靠着沙发背,盯着电视,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我们俩完了。就像要证实似的,我朝他靠过去,他伸出胳膊來,他沒搂我肩膀,把我的发圈解下來,头发垂下來盖住了我的脖子,他说,跟你聊天特别舒服……我坐正了,跟他一起看完了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电影。那天他说你要觉得晚了就别走了,我说不行,我明天早晨上班得换衣服,还是走吧。他说送我,我说不用,我骑车來的,自行车明天上班还用呢……都是些沒用的话,最想说的话一句也说不出來。
我骑车回家,四十分钟的路程,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然后,洗澡,关灯,躺下,沒哭。我决定第二天给他发个短信,反正谁也不欠谁什么东西,以后别联系了。我心里明白,还是感觉的问題,他面对我的后背,找不到爱我的感觉。我当时想,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干什么?一直想找一个人能忽略这个,能因为喜欢我忽略我的后背,真愚蠢,多少年前已经证明了不可能,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再次证明,再次让自己受伤害,太可笑了。这件事以后可以不再做了。
就是从这个人开始,我沒有再见过任何一个为搞对象而來的人,谈恋爱这件事彻底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了。我不想凑合,也不需要让别人为除了我这个人之外的任何原因跟我凑合,看见人家因为我那样委屈自己,我也不会好受。
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气质好,看上去比48岁要年轻。她说这是因为练了十年瑜伽,保持了很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因此比同龄人中那些进入“贵妇范儿”的已婚女性拥有更好的行动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生活很简单,无需为一个家庭操劳,无需为丈夫为孩子奉献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她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休息、培养爱好、打扮自己,她更悠闲。好的气质大概与不缺钱和有闲也有点关系。她说这就是单身的好处。
除了她的亲人和极少与她有过亲密关系的恋人,沒人知道她的那个“好像纹身纹坏了的花里胡哨的后背”到底什么样,多年來她把自己脖颈以下的皮肤严严实实地盖在高领、中式立领、小翻领……这些保守款式的衣服下面,那是她的隐秘或者还一度是伤痕。
她其实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成家,她遇见的人中不乏有人表示愿意娶她,但一想到他们总有一个或者生理上或者物质生活上的缺憾与她的这个“势均力敌”,她会很不愉快,觉得这是两个缺了一角的放在饼铛里的饼,卖不出去,捏在一起给买不起完美的饼的人聊以充饥,这不是她期待的生活,她不想要。她爱过两个男人,一个是初恋男友,一个是她最后一次恋爱并真心想嫁的那个人,他们都因为她的那个小秘密而离开或者犹豫,她曾经很伤心,但现在已近知天命之年,她不怪他们。她曾设想把这件事反过來,是她,遇见一个这样的男人,她会不会愿意由衷地、深情地从后面搂住这样一副身板,把那片上帝的涂鸦拥在怀中?那要多深的爱啊,她觉得她自己也有可能付不起。爱是讲感觉的,视觉不是第一感觉吗?如果这个可以忽略,世界上就沒有美女与丑女之分了……这样想,她的心就平了。
心平了,单身的日子开始显得有声有色。唯一令家人担忧的是,她这个“老剩女”的晚年,沒有伴侣沒有孩子,谁來帮她应付晚年可能的病痛和生活上的不便?父母替她策划过领养一个孩子,她甚至认真考虑了,也去福利院看过,但最终放弃了,她觉得她不敢保证会对一个新來的家庭成员负起责任----多年的单身生活让她不敢去做另外的尝试,如果失去了习惯的平静,她觉得她可能会抓狂。
本命年的开端,她想好了自己的晚年该如何过,她郑重地在一家团圆的餐桌上对哥哥的儿子做了托付,要是有一天她一个人生活“不安全”了,请他帮忙办手续,找个她的退休金和积蓄能支付得起的老人院,挺好的,好过那些到最后要面对不孝子的老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她读书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写自己的生活时会有一种倾向,就是想引起别人的羡慕,在别人的羡慕里寻找让自己陶醉的依据,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她都会问自己,你羡慕吗?她不羡慕,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好,生活也很好。
口述实录:她的故事
不结婚 女人总是被误解
到我这个年纪还沒结婚,不能算剩女了吧?只能叫孤老太太……今年是我的本命年,48岁。
我们那会儿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个人在这事儿上别扭,肯定是个别扭人。老大了不结婚,老说沒合适的,人家就说,嗯,不定是个多难对付的人呢,要不怎么人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就他找不到?说离婚的人也这么说,好好的,谁也沒逼着谁硬给按到一块儿,都是自己挑自己选的,混不到头,不定是俩多不好相处的人,要不怎么人家都能过一辈子,就你们俩不能?是,就是社会误解,我们那会儿的人就这么说。我们的父母都是两个人过一辈子,成一个家生好几个孩子,到晚年几代同堂,觉得这是完美一生,所以,跟这个状况不一样的,都不对。现在年轻人不这么想,不听他们的,也不听我们的,听自己的。
这些年我一个人,沒事儿就看书。我喜欢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具体到人也是这样。你看那些幸福的人,都差不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孩子争气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不外乎这些,但是不如意的人每个人都不一样,烦恼遭遇都不一样,一人一个故事,关键是这些人每个人都有理由把自己搞成今天这样,理由因人而异。这是书本告诉我的,也是经历告诉我的。外人看不出这些个深层原因,只能看见现象,比如这个人离婚了,那个人一辈子沒结婚,谁谁谁怪癖,谁谁谁疯了……都是现象,内里的东西,只有自己明白。比如我,都知道我沒结婚,从到了结婚年龄沒断过搞对象,就是一个都不成,最后还是沒结婚。人家就说,这个人别扭,跟谁都不成。我心里说别扭就别扭吧,我也犯不着揪着别人一个个告诉他们我为什么跟谁都不成最后谁都沒跟,那是我自己的事儿,你们看个现象就看吧,这是明摆着的,藏不起來,不藏了。
沒错,我说的是误解,人跟人之间,要不是特别亲近特别了解,一定会互相误解。现在大伙儿都这么忙,谁有工夫听你说自己那点儿事儿?这么着大多数时间是互相误解着把日子过了,别说普通朋友同事,亲人又怎么样?谁敢说了解另一个人多少?误解的基础是猜测,人就是这么讨厌,你沒工夫沒耐心了解别人,少管人家的事儿吧,不行,要管,议论设计猜想完了还分析,能不误解吗?这些年,怎么猜测我分析我的人都有,一开始我还挺生气,后來年纪大了慢慢想开了,算了,随它去吧,也不掉一块肉,该怎么活还怎么活。
我是过來人,知道一个女人迟迟不结婚会承担多少怪异的眼光,原來说这人有病,不是生理问題就是心理问題,要不就是跟什么人有过特深的关系最后曾经沧海为不了水,就瞧那个嫁不成的人好,其他人怎么瞧怎么不顺眼,要不就是等着人家离婚或者死了老婆呢……这是从前,人们想象力有限,穷,见识少,只能想到这儿,现在钱多社会乱了,人的想象力也丰富了。你们说的剩女,剩下了,可猜测的内容多了,想傍大款吧?当小三了吧?满世界找老外想换绿卡吧……这些猜测都不是好听的话,比我们那会儿损多了。别看我这么大岁数还一个人,身边的朋友家里有大姑娘的,我都劝,赶紧,找个差不多的结婚,结了婚离婚不寒碜,那叫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还反封建呢,剩下可不成,剩下时间长了好人也显得历史不清白,叫人有了胡猜的机会。
不是都说被怎么样吗?我说我是被剩下,我也不想剩下,但沒办法。过去说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到了这个岁数,再不会相信这些个鬼话,人不能胜得了天,跟自己的命打架沒有不输的,最多是到最后打个平手跟命运讲和,事在人为分什么事,这婚姻的事,就不是靠个人努力能成功的,这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的事不可能由得一个人做主,除非你不要你自己了,任人宰割吧,那有可能成,别人能不能忍住不造反我不知道,我做不到,委曲求全一辈子我可不愿意,剩下就剩下吧,无论如何我一个人是自己听自己的,打起來也是我跟我自己,自己当家惯了,受不了來个皇军当我的家。个色,岁数越大越个色,要不怎么少年夫妻好做,半路夫妻难全呢。俩人都生就了骨头长就了筋,你说给掰折了重新适应,难,俩泥巴团搁时间长都干了,掺上水重新往一块儿搅和,你试试看能不能合成一块天衣无缝的好泥!所以说,女人要不趁年轻赶紧嫁出去,要不干脆豁出去随缘分,嫁不出去就不嫁,最怕耽误到老大不小得心里沒底还坚持要结婚,这会儿找个人结婚,十个有九个是妥协了,以前不能容忍的东西,这会儿都能,那不是妥协吗?行,你说叫成熟我也不反对。
影响一生的初恋
我觉得两个人一起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能互相嫌弃,所有一切出现在对方身上和共同生活中的东西,一切的不好,都要面对,以接纳的态度來面对,假如你认定了这个人,这一点是必须的。到了沒什么激情的时候,俩人最少还是生活伴侣,结伴走完一辈子,结伴过每天的日子,如果嫌弃,就是裂痕的开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就是那个蚁穴。假如从头就是为了结婚才容忍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以后好不了是肯定的。
我谈过很多次恋爱,最后都因为嫌弃分手。人说穷人心高病人气傲,越是秃子越怕人说谢顶,我就是,自己有问題,一定要找到不把这问題当问題的人。我出生时后背上有一块胎记,从腰上连到肩膀,不规则,很明显。所以我从來沒穿过低领或者沒领子的衣服,那样会露出來,不好看。过了45岁,我爸妈觉得也就这样了,我不可能成家,也不把这个当回事,才敢跟我开玩笑。我妈说,你这人可能是单身的命,瞧你多别扭,身上有胎记的孩子不招人待见,开始投胎去了一个人家,人家不要,给留下记号,说下回别來了,看见这记号就轰你。我说那这个人家可够损的,不是给我一个记号,估计是在后背上狠踹了一脚,不然这记号怎么连成这么大一片,害我嫁不出去……老了,多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笑看人生了不是吗?
但是在我成为一个老剩女之前,这是我生活中最大最纠结的一件事,纠结这个词很准。我小时候人们比较保守,不流行穿大领子沒领子吊带什么的,女孩老老实实穿翻领衬衫,夏天过去,包得更严实。我从不在外面洗澡,不会游泳,从沒当着别人换衣服,怕被人发现,这是我的秘密,难言之隐。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个男生端着一大盆涮毛笔的黑墨水撞在我的桌子角上,大半盆水洒在我身上。班主任是女老师,拿了一件外衣,说带我去女厕所换。学校的女厕所沒有单独的隔间,我一想到要当着老师脱衣服露出那个记号來,坚决不换。我说沒关系,拧一把干了凑合穿,一会儿就放学回家了,老师说你这样会冷,我说沒关系,五月半了,不冷,我热,正好凉快凉快……不知道老师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有什么秘密,我自己就一个念头,绝不能被发现。我有记忆以來一直留长发,小时候女孩都梳两条辫子,我从來是一条马尾巴,正好和后衣领接上,是个遮挡。体育课老师说,你那辫子太长,下回上课盘起來,我嘴上答应,下回还是不盘,怕露馅。
现在想想,你说这有多严重?对于48岁的我來说根本不算个事儿,但对于少女时代的我和后來那个女大当嫁的我,简直要命。
我的初恋发生在毕业实习的时候,那人是实习医院的药剂师。我实习在药房,他是我师傅,比我大三岁。那时我觉得这人还挺浪漫,喜欢看电影,我们医院挨着电影院。记得那会儿能看到的外国电影特别少,都是国产的,什么《神秘的骆驼队》、《五张照片》,很差的电影,他也带我去看,看得津津有味。我们俩看的最激动人心的电影是《茶花女》和《爱情故事》,是不是卡雷拉斯啊,我也记不住了,反正特帅的一个人,出了电影院他说你看你们女孩都喜欢这样的人,这种电影看多了就看不上身边的人……看《爱情故事》那次,他买了两听可乐,不得了,那时候刚认识可乐,喝的都是玻璃瓶子的,易拉罐有钱人才买,他舍得买给我,就是表达喜欢了。电影演到女孩得白血病死了,他來拉我的手,放在他手心里轻轻地拍,好像是安慰我别难过……现在讲这些真酸,但那时觉得真好,有个人喜欢你,在意你的感觉,恰好也是你喜欢的人,真好。
我知道他的感觉非常好,从精神状态上看得出來,每天高兴。我一边觉得好一边难受,我想接下來怎么办呢?两个人总有赤诚相见的时候,他要发现了我的秘密怎么办?我和我妈沒那么亲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母女关系不像现在,还讲什么母亲和女儿做朋友,不可能,我们那么开明的人家,我和我妈都做不到诚恳交流。尤其恋爱这种事,回避还來不及,更别说要跟我妈商量跟她要主意。
我越喜欢这个人就越难受,有时候觉得应该马上告诉他,把后衣领拉开给他看,问他看见这个是不是还喜欢我,有时候觉得绝对不能让他知道,能隐瞒一天就隐瞒一天,我在矛盾中折腾自己。
毕业之后我分配到这家医院,他帮了忙,托他爸找了卫生局的人,他爸问他我是谁,他说是女朋友,分到医院就公开关系。他是好人,用今天的话说,属于文艺青年,爱看书,讲究小情调。我们成了同事,半年多过去,是我的23岁生日。他买了一条项链,银的,上面有绿玛瑙的一个小吊坠,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买的,那时那个商店的消费水平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燕莎。那天下班,他跟着我进了更衣室,我们那个更衣室不分男女,谁进去谁从里面插门,他跟我进來,我不敢插门,怕人看见说闲话。
后面的事你能想象了,他给我戴上项链,扣不上搭扣,我说我自己來,他坚持让我转身……搭扣正好在我的胎记延伸到脖子上那个位置,咖啡色的一块,像花猫的大尾巴……我现在已经不会去描述那种感觉,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能记得的就是当时我觉得自己快死了,呼吸都沒了,全身哆嗦、冒凉气,等扣上搭扣,他一直沒转过來,就那么站着,我背对着他,他站在我身后。我哭了,眼泪往下流人往前走,一个人出了更衣室,沒回头看他。
因为这件事我请了病假。回到家把项链摘下來用一块小手绢包好,我觉得我们俩完了,分手要把这东西还给人家。我们那时谈恋爱不能要人东西,好人家的规矩女孩,跟人家吹了要把拿人家的东西物归原主,跟现在不一样。
我病假期间他沒跟我联系,也联系不了,我家沒电话,只有门口居委会的公用电话,找我不方便,他还不认识我家人,也不可能來家里。我上班那天,他先到了,沒事似的,跟我说笑,我觉得特别尴尬。中午休息,我把那个手绢包给他,说这个还给你吧,沒戴,还是新的呢。他拿起來看了看,说给你买的就是给你的,你不要就替我扔了。可能我初恋的那两年多把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完了,见着他哭,见不着他也哭,听他说话哭,想起这事儿來也哭。他说你别哭,你说说那是怎么回事,我看看能不能有办法帮你,就算是朋友,也能帮你宽宽心,再说我还应该是你最亲近最信任的朋友……他是善于交流的人,而且那时候我的确非常喜欢他信任他,觉得也应该跟人家说明白,不管接下來怎么发展。
聊这件事是在景山公园,下班去的,天都快黑了,坐在最高的亭子里,眼前是紫禁城全景。我说咱俩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自己看吧。我把衬衫领子解开往后拉,把上半截后背露出來,我说下面还有,一直到腰和右胯。他飞快地看了一眼赶紧帮我把衣服领子拉起來,说其实就是胎记,只不过你的比别人的颜色重、面积大……这些话太沒力量,我不用看就知道他的表情大概是什么样。
我们俩沒经过正式分手,谁也不提两个人的事,不再一起出去看电影逛公园,就算沒关系了。像同事一样相处,尽量避免单独接触。
我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突然有一天,他说要离开医院,到一家杂志社工作,还是卫生系统的。他请大家吃饭,说了好多感谢的话,以后多联系什么的……第二天我去上班,药房已经沒这个人了。
他刚调走时跟我联系过,打电话,随便说几句,慢慢就沒消息了。后來听说他结婚了,对方是个汽车售票员,长得像《小花》里的陈冲,很漂亮。我觉得他那么讲究情调的人会在意女人是不是好看,和他交往之后,我开始明白,这个记号不会遗传也不是什么病变的象征,但杀伤力很大,它影响一个男人爱女人时的感觉,让人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早晚让两个人的关系完蛋。
宁愿单身,也不愿意凑合过
初恋这一次让我好长时间缓不过來,不完全是因为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人,主要原因是从这件事认清了自己,我是个有缺陷的人,要找到一个能忽略这个缺陷的人会非常难。
民间的话大部分很不好听,虽说讲的是道理。什么鱼找鱼、虾找虾、瘸驴配破磨……父母家人不这么去说,我大体上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和这个差不多。我有两个嫂子,她们每次托人给我介绍对象,都找可靠的人,告诉人家我有一块恨不能占满整个后背的胎记。知道这个前提还愿意见面的人,才介绍给我,一听就含糊的,她们不告诉我。
时间过得快,一耽误就是好几年,那个人调走之后,我们医院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去见过,有的是沒感觉不來电,见一面不想再见,有的是交往起來了解多了,直觉告诉我这人根本不可能接受我的缺陷,干脆断了省事儿。我遇见过表示能接受我的人,基本上自己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題。这么说吧,这些人大部分是社会竞争中不具备优势的人,找不到更好的女人,找到我,虽说有点儿毛病,但至少有良好家庭和职业、有稳定而且还不错的收入、长得不丑身体健康……他们掂量一下,觉得如果我不是有那个胎记,估计轮不到跟他们。我这么说显得冷漠,但事实如此,爱情是一码事,结婚是另一码事,爱情经常昏头,发展到婚姻,基本上梦已经醒了,这里面两个人的斤两,总要互相称一下。这是现实,不承认不行。
这样称完了,我心里会不舒服,我经常觉得人家一定是为了别的那些东西容忍了我的缺陷,看在什么什么的份上,认了,心里未必不别扭。这样一想觉得很沒意思,不能说指望有个人把你这烂伤口当桃花伺候,但至少不能太嫌弃太厌恶,换句话说,我给你什么才能让你有足够的力气忽略我这个跟纹身纹坏了似的花里胡哨的后背?这么一说,就很伤感。
所以每次谈恋爱走不了多远,我自己会主动退出來,找个什么理由说算了。而且这种事情多了之后我也变得很挑剔,总觉得既然就是围绕着双方的条件找,那我也不凑合,有一点不能接受的绝不凑合,反正也这样了,找到真感情的希望已经很渺茫,那不如就都搁在秤上称,分量相当是大前提。一抱着这种心态,这事儿就很难成了,还沒告诉人家我自己的问題,已经发现了对方的问題,吃饭吧唧嘴不行,走路抠鼻孔不行,随地吐痰不行,刚见面就要搂腰不行……哈哈,你说这人还“云”起來了,以为自己是仙女下凡呢,挑人家毛病,我想的是反正也是这样拿尺子量俩人的长短,还是越趋于合适越不吃亏。这中间有人愿意结婚,不是沒钱沒房子沒好工作就是自己有什么缺陷,这样的人,我不愿意。
我最后一次恋爱的时间有一年多,是初恋之后最长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了谈论结婚的程度。这个人是离婚的,沒有孩子。年纪比我小几个月。我嫂子的同事介绍的,那时我已经38岁了,对很多事情越來越不强求。我跟我嫂子说,你先告诉他我那后背的事儿,然后告诉他我岁数大了,个性不是很好,要是行,再见面。结果我嫂子带话回來说,这个人说的,只要人好这些都不是问題,胎记不是病,沒关系,穿衣服注意什么都不影响,性格不好不会的,肯定是谦虚,知识分子,知性女子,不会性格不好……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必胜客,因为离我家近,他开车,说谁开车谁跑远路,让我们等他电话,他快到了我们再出发,免得坐在餐厅里等。所有这些细节,让我觉得这个人和以前认识的人有些不一样,至少,他应该是比较温和的。之前我见过他的照片,挺瘦的,戴副眼镜,挺斯文的。他祖籍宁波,在北京长大。我觉得人和人相处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我们俩可能有一点像一见钟情,那天的饭吃了四个小时,我嫂子实在坐不住先走了,剩下我和他聊起來沒完。
我们有共同爱好,都爱看电影看书,喜欢安静,喜欢在家里胜过到外面逛,喜欢清淡的饭菜,喜欢吃有特点的小饭馆,喜欢简洁的衣服和简单的发型……总之,一见面,发现在很多事情上都能一致。那天他要送我回家,我说不用了,家就在边上,走200米就到了。他说他愿意陪我走200米然后再自己走回來开车……我当时也不是怎么就问了一句,你不是故意迎合我才说跟我志同道合吧?他笑了,说到了咱们这个年龄,想找个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后半辈子,犯得上迎合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骗自己吗?我说也是,咱们都不年轻了。
我和这个人发展得很快,我们恋爱的方式和年轻人不太一样,年轻人还有很多花样,我们是直奔主題。他有自己的房子,我的房子在我父母隔壁,平时都忙,周末就是轮流到各家做饭吃、看影碟。那时我爸妈也很高兴,觉得这次我是遇见好人并且真的要出嫁了,他们开始催我,差不多就结婚吧,不到40岁,赶得上要个孩子。我也开始有了这个念头。
38岁的单身女人和离婚男人,同居是很正常的,况且我们俩也觉得到了这一步。但我迟迟不敢,心里有障碍,我觉得他嘴上表示了能接受一切属于我的好与坏,那是因为他沒机会看到那个坏到底有多坏,如果和他住在一起,将是一览无余,他还能那么淡定吗?我心里有期待,但真的拿不准。
最难的是第一次。我是背对着他脱掉衬衫,他在我身后,我不敢想象他的表情。我觉得我一定是被初恋伤害得很深,我经常会想起那根项链,他给我扣好了搭扣,我哭着往外走不敢回头,经常想起來……我不知道他经过了什么震撼和心理斗争,结果是他把灯关上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來的时候他在厨房做早饭,我想他是避免我尴尬。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我认为女人会把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成是一个从此不设防线的开端,男人则是在这之后趋于理智,我看过国外的报道,有科学依据,说男人在占有一个女人之前满脑子就是这个念头,不管这个女人是不是适合他、他想沒想好接下來怎么发展,先占上再说,所以他们是在性之后思考的,女人正相反。假如真是这样,我们俩可是错位了。我这时候觉得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他应该是沒这么想。之前他一直表示很期待我搬过去跟他一起住,这时候他不再说这个话,他不说,我当然不能要求,我们回到最初认识的时候,打电话约会的状态。偶尔一起住一天,都是黑着灯躺下,早晨我要起床的时候他已经在厨房或者在别的房间。而且,这样的日子也越來越少,直到随着他几次出差彻底沒有了。
我的确很敏感,相信和我一样投入感情比较多、期待比较多的人都会很敏感,我觉得他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的关系也变得微妙了。分手的时候是夏天,晚上的时间很多。有一天我白天给他打电话约一起吃晚饭,他说晚上有约。不知道是有什么暗示,我晚上下班吃完饭,骑自行车去找他。他在家,桌子上吃剩下的盒饭还沒收拾,他看见我很尴尬,说约会取消了,买了盒饭和几张盗版碟……我们坐在沙发上,很热,电视里演着一个外国电影。因为是从家里出來,而且是晚上,我穿了一件圆领T恤,头发披着,我觉得很热,随手把头发挽起來,用手腕上的发圈给勒上……他坐在我边上,双手抱着头靠着沙发背,盯着电视,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我们俩完了。就像要证实似的,我朝他靠过去,他伸出胳膊來,他沒搂我肩膀,把我的发圈解下來,头发垂下來盖住了我的脖子,他说,跟你聊天特别舒服……我坐正了,跟他一起看完了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电影。那天他说你要觉得晚了就别走了,我说不行,我明天早晨上班得换衣服,还是走吧。他说送我,我说不用,我骑车來的,自行车明天上班还用呢……都是些沒用的话,最想说的话一句也说不出來。
我骑车回家,四十分钟的路程,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然后,洗澡,关灯,躺下,沒哭。我决定第二天给他发个短信,反正谁也不欠谁什么东西,以后别联系了。我心里明白,还是感觉的问題,他面对我的后背,找不到爱我的感觉。我当时想,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干什么?一直想找一个人能忽略这个,能因为喜欢我忽略我的后背,真愚蠢,多少年前已经证明了不可能,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再次证明,再次让自己受伤害,太可笑了。这件事以后可以不再做了。
就是从这个人开始,我沒有再见过任何一个为搞对象而來的人,谈恋爱这件事彻底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了。我不想凑合,也不需要让别人为除了我这个人之外的任何原因跟我凑合,看见人家因为我那样委屈自己,我也不会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