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红河夜渡
在漫长而又令人焦虑的等待中,进攻的日期终于确定下来了。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上午,全营最后一次领取弹药、补给和药品。由于二营担负的是总攻发起前的穿插任务,为了让指战员们能够保持充沛的体力,当日白天,上级仍旧安排二营在原地休息;直至下午吃罢晚饭,夜幕将至,这才命令二营离开驻地,动身向出发阵地开进。
此次行动,上级除分配了一个十八门制的152毫米加榴炮兵营为二营提供专门的火力支援任务外,还为二营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指挥、侦察及医疗人员。考虑到此次行动的特殊性,马匹将注定无法参加这场战斗,运输弹药和补给的任务,便交给了一个由二百来名年纪在二、三十岁之间的基干民兵组成的民兵连负责;此外,待战斗发生后,他们还将为二营提供战场救护等任务。
参加此项作战行动的人员中,除了个别干部当年因为帮助越南抗击美国而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外,其余绝大部分人以前从来未曾打过仗;更由于此次行动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从驻地前往出发阵地的途中,个别战士由于实在是控制不住内心的紧张,一边疾步往前走,身体一边一阵一阵地颤个不停。
出发阵地内,负责为二营提供渡河任务的工程兵部队的一支轮渡分队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双方会合后,稍做准备,至晚上十一时许,按照以前的多次演练,各班、组便纷纷抬起橡皮艇或冲锋舟,开始离开出发阵地,向开设在元江岸边的偷渡场悄悄行进。偷渡场开设在元江岸边的一隐蔽处,那里距离出发阵地虽然并不算远,但是,由于天色较黑,为了保证行动的安全与顺畅,上级除在偷渡场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守备人员以防不测外,沿途还安排了部分人员进行道路的指示及相关的接应工作。
此次偷渡行动,计划共分为三个波次进行,做为“尖刀连”,九连将担负第一波次的偷渡任务。
到达偷渡场,将橡皮艇在水中顺好后,一班的机枪手陈大川便手持轻机栓,头一个登了上去,等来到艇头,随即便把轻机枪往上面一架。紧随在机枪手陈大川之后登艇的依次为连长、通信员及一班的另外三名战士常成、乔阳和高建社,工程兵部队的两名操浆手则是最后登艇。为了方便与头舱上的人员进行联络,登艇后,连长便在橡皮艇左弦的位置上蹲了下来。
待全连登艇完毕,出发的时间一到,岸上的人员便将搭载着九连指战员的这二十来只橡皮艇或冲锋舟缓缓推入江中,随后,各艇、舟的操浆手的便开始操纵船浆,将橡皮艇或冲锋舟顺流向对岸划去。头艇亦为引导艇,上面搭载着二十九团特务连的一名副连长、一名排长、一名班长和另外五名战士。搭载着九连连长的这只橡皮艇紧随着头艇右侧稍后的位置上,其余各艇(舟)则依序相随。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防止开枪走火从而暴露了我之企图,在离开驻地前,所有参战人员都已经按照要求将枪支的保险打在了关闭状态。另外,上级还要求,在实施偷渡的过程中,如果遭到敌人的射击,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任何人均不得擅自开枪还击。
红河发源于我国云南省的大理自治州,在我国境内的这一段被称为元江,但是,当地人也有叫它红河的,此段全长约一千二百公里,在越南境内的那一段全长有五百多公里。元江从其发源地一路南下,至我国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即将流出国门之时,与中越两国之间的另一条东西走向的清澈的界河——南溪河相汇,河口瑶族自治县便因两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在红河与南溪河的对岸,与我国的河口瑶族自治县隔河相望的便是越南老街省之老街市。此次行动,上级赋予二营的主要任务是在渡过红河后,穿插至越南老街市与其相隔约三十公里的沙巴镇之间,并对那里的守敌发起攻击,以切断两地越军间的公路联系,为我主力部队攻克老街市创造条件。
等船只全部靠上对岸后,按照预定计划,连长便开始指挥全连占领阵地,为后续分队的渡河行动提供掩护。伏在草丛中,战士们睁大着双眼紧紧地注视着前方,竭力在黑暗中观察着周围的动静。闻着旁边的草木所散发出的与祖国的草木相同的芬芳,如果不是因为心里想着这是在打仗,战士们一时真的还感觉不到自己此时已经是来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担任第二波次偷渡任务的连队分别是七连、八连和十连,由营长率领的营前进提挥所亦在其中。等担任第三波次偷渡任务的六连,营基本指挥所、营救护所、民兵连及其它人员等上岸后,在特务连副连长等人的引导下,二营便按照事先侦察好的路线,避开越军的阵地,开始向目的地实施穿插。
经过数小时的行进,十七日凌晨五时许,二营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待机地域。随后,各连便按照营指挥所的要求,以隐蔽的动作,开始进入各自的攻击位置。
敌人的阵地由两部分组成:临公路的那座山为其主阵地,上面开设有两道环型防御工事;在其主阵地西侧的那座较矮的山上,设有其附属阵地。据前期侦察所得到的情报显示,两处阵地上的守敌的兵力约为一个加强连,另有数目不详的民兵及其它军事人员。
十七日凌晨,天色刚刚破晓,就听见一发炮弹呼啸而至,落在了敌主阵地所在的那座山上,这是我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兵营在进行正式的火力准备前所做的一次试射。随后,又是一发炮弹落了下来,在两次试身结束约一分钟后,成群的炮弹便呼啸着砸向了敌人的主阵地,不多时,敌人的主阵地便陷入到了一片火海之中。
就在二营成功地实施了偷渡后不久,担任进攻任务的我云南边防部队其它各部队,分别通过各个渡场,把大约近一个师的兵力相继成功地渡到了对岸。大约就在二营即将到达待机地域的那段时间,我工程兵部队在红河上架设浮桥的行动被越军发现了,随即,敌我双方在那里发生了交火。
营指挥所交给九连的任务是从正面,亦即从敌主阵地的北面向敌人发起冲击。
待十五分钟的炮火急袭刚一结束,就见副连长从地上一跃而起,回头大吼一声道:“弟兄们,跟我上。”听到副连长的吼声,一排长和二排长也几乎同时大吼一声道:“跟我上。”喊罢,两位排长便手持自动步枪,一马当先地带领本排的战士们向敌阵地冲去。一排长手里的自动步枪是老一班长住院后留下的;二排长手里的自动步枪是他拿自己的手枪,跟文书云海交换换来的。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九连担负的进攻正面虽然较宽,可是,真正能够用做冲击通道的地点都极其有限。故此,在冲击的过程中,一、二排只能选择共用同一条冲击通道,以排纵队的队形实施冲击。一排的进攻行动,由副指导员偕同一排长共同负责;二排的进攻行动,则由副连长偕同二排的两位正副排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想到排长担负着着全班的指挥任务,待冲击行动展开后,常成便紧赶两步越过一排长,带领一班的战士们抢先向对面的山坡冲去。
机炮排的两个连用轻机枪班以及由营机枪连加强给九连的两个重机枪班,负责为全连的进攻行动提供火力支撑任务,其阵地就设在敌主阵地北面的那座山的山顶附近。就在一、二排即将向敌阵地发起冲击之时,在指导员和机炮排的二位正、副排长的指挥下,四挺连用轻机枪即刻便开始对着一道环型工事里的敌人实施了火力压制。随后,见敌人开始对我压制火力实施反压制,二挺重机枪随即开火,对敌人的压制火力再施反压制。
十五分钟炮火急袭下来的数百发炮弹,早已经把敌人的主阵地炸得到外布满了深坑;被炮弹掀起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泥块撒得到处都是;被炸断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伏在山坡上,有的还在燃烧。一路跌跌撞撞冲至距离敌人设下的第一道环型工事还有大约二十米远时,听见一排长高声大喊:“投弹”的声音后,冲在前面的战士们立即伏身卧倒,并迅速从手榴弹带内拽出早已经旋开了柄盖的手榴弹,照着敌人的堑嚎便扔了过去。
一班和四班冲在两支队伍的最前面,两个班的班长此时也是冲在各自班队形的最前面。为了提示本班的战士们注意及时跟进,也是为了告诉后面的人不要再投弹了,以免造成误伤,等扔出去的那排手榴弹在敌人的堑壕里一经响过,常成和四班长头也不回地大喊一声:“跟我冲”后,便立即起身向上冲去。刚一接近堑嚎,见一名越军突然从里面冒出头来,尚未等对方有所动作,常成手疾眼快,一梭子子弹撂到对方的头上,当即便将该敌射倒在堑壕里。随后,往下一俯身,贴着堑壕外沿上的土堆滑进堑壕、,左脚刚着地,右腿顺势往下一脆,端着枪对着前面便行扫射。四班长与常成之间的水平距离相隔约十余米,几乎跟常成同时进入到敌人的堑壕里;待进入后,随即便对着堑壕的别一侧进行着连续性地射击。两位班长不失时机地率先双双进入堑壕,并以火力对该段堑壕内可能出现的敌人进行压制,成功地掩护了后续人员的顺利跟进。
一排的任务是在进入堑壕后,由东往西发展至山脊附近后,再调头向山上发起冲击。由于敌主阵地的东面没有被包含在我第一阶段的进攻范围之内,所以,二排的任务便是在进入堑壕后,由西往东推进至前面的那道山梭线附近,控制住开设在那里的那条连接上、下两道环型工事的交通壕;尔后,即转入防守,以防止东面之敌回窜至我攻击分队的侧后实施袭击。
打得正欢之时,枪却突然不响了,心里虽然怀疑莫非是子弹卡了壳,但是,由于此时的敌情不允许往下看,必须得看前方,情急之下,常成只好左手一回,照着枪栓猛地就是一磕;这一磕之后才发现,原来不是子弹卡了壳,而是弹匣里的子弹被打光了。此时,一班的好几名战士已经进入了堑壕,随即,一排长便带领他们开始沿着堑壕往西打。
见一班的战士们已经进入到了敌人的堑壕内,二、三班的战士们冲上来后,便沿着堑壕的前沿,与一班采取内外协同、上下掩护的方式,边打边往前冲。配属到一排的喷火手余顺喜随同二班一起行动,见敌人依托工事负隅顽抗,便大吼一声道:“我来。”边喊,边在他的副手的协助下,端着轻型喷火器,对准前面的堑壕便扣动了板机。瞬时,一条十几米长的火龙便直接打进了前面的那段堑壕内,把那里的旮旮旯旯、角角落落打得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火焰。随后,余顺喜和他的副手一边随同大伙儿往前冲,一边时不时地停下来进行喷身。
见一、二排的进攻已经得手,根据营指挥所的战斗部署,连长便偕同三排的两位正、副排长及机炮排的排长一道,带领三排和六O迫击炮班,从一、二排撕开的缺口处越过堑壕,开始向山上的守敌发起冲击。
进入堑壕后,由于后面的人只顾着往前冲,来不及注意脚下的情况,当常成一条腿跪在地上换弹匣的时候,右脚竟连续被人重重地踩了那么两三下,等换好弹匣往起站时,发现自己的右脚已经被踩得扭了筋,痛得用不上劲。不过,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听见子弹从头顶上“嗖嗖”飞过的声音,常成便哈着腰,沿着堑壕一瘸一拐地往前跑。等跑出去二、三十米,见旁边的一处掩体的气氛显得有些冷清,为了防止里面还有活着的敌人待会儿等自己过去了之后从前后打冷枪,常成便又折了回来,然后,掏出一枚手榴弹拉着火后,顺手便从掩体的入口处扔了进去。
等手榴弹爆炸后,待转身继续往前跑时,跑着跑着,常成突然间感觉自己此时是不是有些个好笑?心想:班长上次是把左脚给弄伤住进了医院,自己这回可千万莫把右脚给弄伤了;否则,到时候岂不被弟兄们笑话一班出了一对“哼、哈”二将才怪!不过,由于此时战斗进行得正激烈,所以,这种担心一闪念间便过去了,等追到山脊附近时,见那里的战斗已经结束,弟兄们此时正往山上推进,常成便只好顺着交通壕跟在后面往上追。
原来,就在十五分钟的火力准备尚在进行期间,二营炮兵连的82毫米迫击炮排随即也对敌人的附属阵地展开了火力准备;等十五分钟的火力准备刚一结束,八连的三个步兵排便从三个方面一举攻了上去。随后,八连除炊事班外的全部、炮兵连的两个82毫米无座力炮班和两个75毫米无座力炮班组成了一支突击力量,由副营长统一指挥,在机枪连的两挺重机枪和四挺高射机枪的掩护下,以敌主陈地的西侧,沿山脊向敌主阵地发起了冲击。营指挥所的作战意图十分明确,由于这是在敌后作战,速度和效率将直接关乎敌我双方的最终命运;当进攻行动展开后,如果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夺取敌人的阵地并站稳脚跟,那么,假如敌人的增援力量及时地赶了过来,甚或是当我主力部队的总攻行动发起后,从老街方向败退下来的越军,在我“后腰”上撞那么一下子,都极有可能陷我营于巨大的麻烦之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即将战斗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并尽速达成作战目的,在战前制定作战方案时,营首长便决定待进攻行动发起后,不留预备队,将全营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以九连的正面冲击牵制住敌人;十连则从敌主阵地的侧后相机发起进攻;敌主阵地西侧的山脊方向,那里地势相对比较平缓,便于兵力展开和发扬火力,可以组织一支突击力量,从那里对敌主阵地实施突击;敌主阵地的东面临近公路,在那个方向上不便于布置兵力,另外,那里的山势亦最为陡峭、难以攀登,且敌人在那里构筑的防御工事亦最为坚固,遂决定有意识地将那个方向“空”出来,专供敌人逃窜使用。
受侦察条件所限,在战前的侦察阶段,对敌方的两个情况摸得不是太清楚。一是越军主阵地上的那些非正规的军事人员,他们不仅在数量上要略高于其正规的军事人员,并且,起的也非是一般性的辅助作用,而是被直接编入到了战斗编成内。这类人员或是退伍军人,或是早前参加过往 击队,许多人都曾经打过仗,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战斗技能与战斗意志丝毫不亚于其正规的军事人员,甚至还有高于后者当中的那些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士兵。二是没有料到越军主阵地上的地下工事会挖得那得深,我152毫米加榴炮采用延期引信也无法将其彻底摧毁,致使敌人的绝大多数有生力量由于躲藏在这些工事的深处而得以生存下来。
不过,由于敌主阵地上的表面工事大多已被我炮火摧毁,加之九连的冲击效果亦超出了营指挥所当初的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减轻了突击分队的进攻阻力。就在九连一排随突击分队一道,从敌主阵地的西侧突入敌人设置的第二道环型工事后不久,九连三排从北面也乘势攻了进去。当初,连炮弹都奈何不了的敌地下工事,在喷火器的面前便显得十分无能为力了。之后,随着十连一、二排相继攻上山顶,越军在那里的抵抗更是完全陷入到了一片被动挨打的地步。
见山顶上的枪声、爆炸声渐斩稀疏下来,意识到大势已去,越军在山腰附近与我九连、十连的激战,骤然间便随之消停了下来。剩下的那些个腿脚还利索的越军,便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开始猴急逃窜。
与堑壕里的情况差不多,交通壕的许多地段,不是某处边沿部分被炮弹给炸垮,便是里面直接被炸出一个两、三米深的大坑,行走十分困难。由于右脚使不上劲,上山的时候,常成只好采取爬行的方式,双膝跪在地上,沿着交通壕一点一点地往上爬。我求护队的行动开展得很迅速,指战员们在前面打,他们便在后面跟进,以便及时对伤员实施救助。扭头见下方有两个民兵手上抬着一副空担架,正哈着腰十分警惕地往这边行进,为了能够快点儿上去,常成原本打算喊他们一声,想让他俩把自己给抬上去。但是,由于担心他俩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到时候莫再把自己给抬进了救护所,随即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常成好不容易赶到山顶之时,那里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对躲藏在山体东面工事中的残敌的搜剿行动即将展开,这一任务主要交由连连和十连负责完成。
由于时间紧迫,一排长在向下属各班布置任务时,回头见常成从后面一瘸一拐地赶了过来,连问都没来得及过问一下,便让他赶紧把一班召集起来准备行动。搜剿将采取“一拉二看”的方式进行,即由九连的二排和十连的三排分别负责在山体的两侧监视敌人,山顶上的人员则由上至下对任务区进行分片式“拉网”作业。
接到一排长的指示,把全班召集起来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少了高建社和赵慎良,常成此时也顾不上弄清楚他俩此时的去向,便要求全班以班横队的队形离开堑嚎,开始往下搜索。
副班长杨德是个极心细之人,刚离开堑嚎,见下面有个不咋起眼的小土包,怀疑那里很可能是敌人的一个掩体,便抬脚走了上去。等来到小土包的前端,小心冀冀地勾头往下一看,果然发现下面有个射孔。该掩体同越军构筑的其它掩体一样,亦为半地下式土木结构的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上午,全营最后一次领取弹药、补给和药品。由于二营担负的是总攻发起前的穿插任务,为了让指战员们能够保持充沛的体力,当日白天,上级仍旧安排二营在原地休息;直至下午吃罢晚饭,夜幕将至,这才命令二营离开驻地,动身向出发阵地开进。
此次行动,上级除分配了一个十八门制的152毫米加榴炮兵营为二营提供专门的火力支援任务外,还为二营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指挥、侦察及医疗人员。考虑到此次行动的特殊性,马匹将注定无法参加这场战斗,运输弹药和补给的任务,便交给了一个由二百来名年纪在二、三十岁之间的基干民兵组成的民兵连负责;此外,待战斗发生后,他们还将为二营提供战场救护等任务。
参加此项作战行动的人员中,除了个别干部当年因为帮助越南抗击美国而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外,其余绝大部分人以前从来未曾打过仗;更由于此次行动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从驻地前往出发阵地的途中,个别战士由于实在是控制不住内心的紧张,一边疾步往前走,身体一边一阵一阵地颤个不停。
出发阵地内,负责为二营提供渡河任务的工程兵部队的一支轮渡分队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双方会合后,稍做准备,至晚上十一时许,按照以前的多次演练,各班、组便纷纷抬起橡皮艇或冲锋舟,开始离开出发阵地,向开设在元江岸边的偷渡场悄悄行进。偷渡场开设在元江岸边的一隐蔽处,那里距离出发阵地虽然并不算远,但是,由于天色较黑,为了保证行动的安全与顺畅,上级除在偷渡场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守备人员以防不测外,沿途还安排了部分人员进行道路的指示及相关的接应工作。
此次偷渡行动,计划共分为三个波次进行,做为“尖刀连”,九连将担负第一波次的偷渡任务。
到达偷渡场,将橡皮艇在水中顺好后,一班的机枪手陈大川便手持轻机栓,头一个登了上去,等来到艇头,随即便把轻机枪往上面一架。紧随在机枪手陈大川之后登艇的依次为连长、通信员及一班的另外三名战士常成、乔阳和高建社,工程兵部队的两名操浆手则是最后登艇。为了方便与头舱上的人员进行联络,登艇后,连长便在橡皮艇左弦的位置上蹲了下来。
待全连登艇完毕,出发的时间一到,岸上的人员便将搭载着九连指战员的这二十来只橡皮艇或冲锋舟缓缓推入江中,随后,各艇、舟的操浆手的便开始操纵船浆,将橡皮艇或冲锋舟顺流向对岸划去。头艇亦为引导艇,上面搭载着二十九团特务连的一名副连长、一名排长、一名班长和另外五名战士。搭载着九连连长的这只橡皮艇紧随着头艇右侧稍后的位置上,其余各艇(舟)则依序相随。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防止开枪走火从而暴露了我之企图,在离开驻地前,所有参战人员都已经按照要求将枪支的保险打在了关闭状态。另外,上级还要求,在实施偷渡的过程中,如果遭到敌人的射击,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任何人均不得擅自开枪还击。
红河发源于我国云南省的大理自治州,在我国境内的这一段被称为元江,但是,当地人也有叫它红河的,此段全长约一千二百公里,在越南境内的那一段全长有五百多公里。元江从其发源地一路南下,至我国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即将流出国门之时,与中越两国之间的另一条东西走向的清澈的界河——南溪河相汇,河口瑶族自治县便因两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在红河与南溪河的对岸,与我国的河口瑶族自治县隔河相望的便是越南老街省之老街市。此次行动,上级赋予二营的主要任务是在渡过红河后,穿插至越南老街市与其相隔约三十公里的沙巴镇之间,并对那里的守敌发起攻击,以切断两地越军间的公路联系,为我主力部队攻克老街市创造条件。
等船只全部靠上对岸后,按照预定计划,连长便开始指挥全连占领阵地,为后续分队的渡河行动提供掩护。伏在草丛中,战士们睁大着双眼紧紧地注视着前方,竭力在黑暗中观察着周围的动静。闻着旁边的草木所散发出的与祖国的草木相同的芬芳,如果不是因为心里想着这是在打仗,战士们一时真的还感觉不到自己此时已经是来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担任第二波次偷渡任务的连队分别是七连、八连和十连,由营长率领的营前进提挥所亦在其中。等担任第三波次偷渡任务的六连,营基本指挥所、营救护所、民兵连及其它人员等上岸后,在特务连副连长等人的引导下,二营便按照事先侦察好的路线,避开越军的阵地,开始向目的地实施穿插。
经过数小时的行进,十七日凌晨五时许,二营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待机地域。随后,各连便按照营指挥所的要求,以隐蔽的动作,开始进入各自的攻击位置。
敌人的阵地由两部分组成:临公路的那座山为其主阵地,上面开设有两道环型防御工事;在其主阵地西侧的那座较矮的山上,设有其附属阵地。据前期侦察所得到的情报显示,两处阵地上的守敌的兵力约为一个加强连,另有数目不详的民兵及其它军事人员。
十七日凌晨,天色刚刚破晓,就听见一发炮弹呼啸而至,落在了敌主阵地所在的那座山上,这是我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兵营在进行正式的火力准备前所做的一次试射。随后,又是一发炮弹落了下来,在两次试身结束约一分钟后,成群的炮弹便呼啸着砸向了敌人的主阵地,不多时,敌人的主阵地便陷入到了一片火海之中。
就在二营成功地实施了偷渡后不久,担任进攻任务的我云南边防部队其它各部队,分别通过各个渡场,把大约近一个师的兵力相继成功地渡到了对岸。大约就在二营即将到达待机地域的那段时间,我工程兵部队在红河上架设浮桥的行动被越军发现了,随即,敌我双方在那里发生了交火。
营指挥所交给九连的任务是从正面,亦即从敌主阵地的北面向敌人发起冲击。
待十五分钟的炮火急袭刚一结束,就见副连长从地上一跃而起,回头大吼一声道:“弟兄们,跟我上。”听到副连长的吼声,一排长和二排长也几乎同时大吼一声道:“跟我上。”喊罢,两位排长便手持自动步枪,一马当先地带领本排的战士们向敌阵地冲去。一排长手里的自动步枪是老一班长住院后留下的;二排长手里的自动步枪是他拿自己的手枪,跟文书云海交换换来的。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九连担负的进攻正面虽然较宽,可是,真正能够用做冲击通道的地点都极其有限。故此,在冲击的过程中,一、二排只能选择共用同一条冲击通道,以排纵队的队形实施冲击。一排的进攻行动,由副指导员偕同一排长共同负责;二排的进攻行动,则由副连长偕同二排的两位正副排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想到排长担负着着全班的指挥任务,待冲击行动展开后,常成便紧赶两步越过一排长,带领一班的战士们抢先向对面的山坡冲去。
机炮排的两个连用轻机枪班以及由营机枪连加强给九连的两个重机枪班,负责为全连的进攻行动提供火力支撑任务,其阵地就设在敌主阵地北面的那座山的山顶附近。就在一、二排即将向敌阵地发起冲击之时,在指导员和机炮排的二位正、副排长的指挥下,四挺连用轻机枪即刻便开始对着一道环型工事里的敌人实施了火力压制。随后,见敌人开始对我压制火力实施反压制,二挺重机枪随即开火,对敌人的压制火力再施反压制。
十五分钟炮火急袭下来的数百发炮弹,早已经把敌人的主阵地炸得到外布满了深坑;被炮弹掀起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泥块撒得到处都是;被炸断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伏在山坡上,有的还在燃烧。一路跌跌撞撞冲至距离敌人设下的第一道环型工事还有大约二十米远时,听见一排长高声大喊:“投弹”的声音后,冲在前面的战士们立即伏身卧倒,并迅速从手榴弹带内拽出早已经旋开了柄盖的手榴弹,照着敌人的堑嚎便扔了过去。
一班和四班冲在两支队伍的最前面,两个班的班长此时也是冲在各自班队形的最前面。为了提示本班的战士们注意及时跟进,也是为了告诉后面的人不要再投弹了,以免造成误伤,等扔出去的那排手榴弹在敌人的堑壕里一经响过,常成和四班长头也不回地大喊一声:“跟我冲”后,便立即起身向上冲去。刚一接近堑嚎,见一名越军突然从里面冒出头来,尚未等对方有所动作,常成手疾眼快,一梭子子弹撂到对方的头上,当即便将该敌射倒在堑壕里。随后,往下一俯身,贴着堑壕外沿上的土堆滑进堑壕、,左脚刚着地,右腿顺势往下一脆,端着枪对着前面便行扫射。四班长与常成之间的水平距离相隔约十余米,几乎跟常成同时进入到敌人的堑壕里;待进入后,随即便对着堑壕的别一侧进行着连续性地射击。两位班长不失时机地率先双双进入堑壕,并以火力对该段堑壕内可能出现的敌人进行压制,成功地掩护了后续人员的顺利跟进。
一排的任务是在进入堑壕后,由东往西发展至山脊附近后,再调头向山上发起冲击。由于敌主阵地的东面没有被包含在我第一阶段的进攻范围之内,所以,二排的任务便是在进入堑壕后,由西往东推进至前面的那道山梭线附近,控制住开设在那里的那条连接上、下两道环型工事的交通壕;尔后,即转入防守,以防止东面之敌回窜至我攻击分队的侧后实施袭击。
打得正欢之时,枪却突然不响了,心里虽然怀疑莫非是子弹卡了壳,但是,由于此时的敌情不允许往下看,必须得看前方,情急之下,常成只好左手一回,照着枪栓猛地就是一磕;这一磕之后才发现,原来不是子弹卡了壳,而是弹匣里的子弹被打光了。此时,一班的好几名战士已经进入了堑壕,随即,一排长便带领他们开始沿着堑壕往西打。
见一班的战士们已经进入到了敌人的堑壕内,二、三班的战士们冲上来后,便沿着堑壕的前沿,与一班采取内外协同、上下掩护的方式,边打边往前冲。配属到一排的喷火手余顺喜随同二班一起行动,见敌人依托工事负隅顽抗,便大吼一声道:“我来。”边喊,边在他的副手的协助下,端着轻型喷火器,对准前面的堑壕便扣动了板机。瞬时,一条十几米长的火龙便直接打进了前面的那段堑壕内,把那里的旮旮旯旯、角角落落打得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火焰。随后,余顺喜和他的副手一边随同大伙儿往前冲,一边时不时地停下来进行喷身。
见一、二排的进攻已经得手,根据营指挥所的战斗部署,连长便偕同三排的两位正、副排长及机炮排的排长一道,带领三排和六O迫击炮班,从一、二排撕开的缺口处越过堑壕,开始向山上的守敌发起冲击。
进入堑壕后,由于后面的人只顾着往前冲,来不及注意脚下的情况,当常成一条腿跪在地上换弹匣的时候,右脚竟连续被人重重地踩了那么两三下,等换好弹匣往起站时,发现自己的右脚已经被踩得扭了筋,痛得用不上劲。不过,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听见子弹从头顶上“嗖嗖”飞过的声音,常成便哈着腰,沿着堑壕一瘸一拐地往前跑。等跑出去二、三十米,见旁边的一处掩体的气氛显得有些冷清,为了防止里面还有活着的敌人待会儿等自己过去了之后从前后打冷枪,常成便又折了回来,然后,掏出一枚手榴弹拉着火后,顺手便从掩体的入口处扔了进去。
等手榴弹爆炸后,待转身继续往前跑时,跑着跑着,常成突然间感觉自己此时是不是有些个好笑?心想:班长上次是把左脚给弄伤住进了医院,自己这回可千万莫把右脚给弄伤了;否则,到时候岂不被弟兄们笑话一班出了一对“哼、哈”二将才怪!不过,由于此时战斗进行得正激烈,所以,这种担心一闪念间便过去了,等追到山脊附近时,见那里的战斗已经结束,弟兄们此时正往山上推进,常成便只好顺着交通壕跟在后面往上追。
原来,就在十五分钟的火力准备尚在进行期间,二营炮兵连的82毫米迫击炮排随即也对敌人的附属阵地展开了火力准备;等十五分钟的火力准备刚一结束,八连的三个步兵排便从三个方面一举攻了上去。随后,八连除炊事班外的全部、炮兵连的两个82毫米无座力炮班和两个75毫米无座力炮班组成了一支突击力量,由副营长统一指挥,在机枪连的两挺重机枪和四挺高射机枪的掩护下,以敌主陈地的西侧,沿山脊向敌主阵地发起了冲击。营指挥所的作战意图十分明确,由于这是在敌后作战,速度和效率将直接关乎敌我双方的最终命运;当进攻行动展开后,如果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夺取敌人的阵地并站稳脚跟,那么,假如敌人的增援力量及时地赶了过来,甚或是当我主力部队的总攻行动发起后,从老街方向败退下来的越军,在我“后腰”上撞那么一下子,都极有可能陷我营于巨大的麻烦之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即将战斗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并尽速达成作战目的,在战前制定作战方案时,营首长便决定待进攻行动发起后,不留预备队,将全营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以九连的正面冲击牵制住敌人;十连则从敌主阵地的侧后相机发起进攻;敌主阵地西侧的山脊方向,那里地势相对比较平缓,便于兵力展开和发扬火力,可以组织一支突击力量,从那里对敌主阵地实施突击;敌主阵地的东面临近公路,在那个方向上不便于布置兵力,另外,那里的山势亦最为陡峭、难以攀登,且敌人在那里构筑的防御工事亦最为坚固,遂决定有意识地将那个方向“空”出来,专供敌人逃窜使用。
受侦察条件所限,在战前的侦察阶段,对敌方的两个情况摸得不是太清楚。一是越军主阵地上的那些非正规的军事人员,他们不仅在数量上要略高于其正规的军事人员,并且,起的也非是一般性的辅助作用,而是被直接编入到了战斗编成内。这类人员或是退伍军人,或是早前参加过往 击队,许多人都曾经打过仗,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战斗技能与战斗意志丝毫不亚于其正规的军事人员,甚至还有高于后者当中的那些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士兵。二是没有料到越军主阵地上的地下工事会挖得那得深,我152毫米加榴炮采用延期引信也无法将其彻底摧毁,致使敌人的绝大多数有生力量由于躲藏在这些工事的深处而得以生存下来。
不过,由于敌主阵地上的表面工事大多已被我炮火摧毁,加之九连的冲击效果亦超出了营指挥所当初的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减轻了突击分队的进攻阻力。就在九连一排随突击分队一道,从敌主阵地的西侧突入敌人设置的第二道环型工事后不久,九连三排从北面也乘势攻了进去。当初,连炮弹都奈何不了的敌地下工事,在喷火器的面前便显得十分无能为力了。之后,随着十连一、二排相继攻上山顶,越军在那里的抵抗更是完全陷入到了一片被动挨打的地步。
见山顶上的枪声、爆炸声渐斩稀疏下来,意识到大势已去,越军在山腰附近与我九连、十连的激战,骤然间便随之消停了下来。剩下的那些个腿脚还利索的越军,便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开始猴急逃窜。
与堑壕里的情况差不多,交通壕的许多地段,不是某处边沿部分被炮弹给炸垮,便是里面直接被炸出一个两、三米深的大坑,行走十分困难。由于右脚使不上劲,上山的时候,常成只好采取爬行的方式,双膝跪在地上,沿着交通壕一点一点地往上爬。我求护队的行动开展得很迅速,指战员们在前面打,他们便在后面跟进,以便及时对伤员实施救助。扭头见下方有两个民兵手上抬着一副空担架,正哈着腰十分警惕地往这边行进,为了能够快点儿上去,常成原本打算喊他们一声,想让他俩把自己给抬上去。但是,由于担心他俩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到时候莫再把自己给抬进了救护所,随即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常成好不容易赶到山顶之时,那里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对躲藏在山体东面工事中的残敌的搜剿行动即将展开,这一任务主要交由连连和十连负责完成。
由于时间紧迫,一排长在向下属各班布置任务时,回头见常成从后面一瘸一拐地赶了过来,连问都没来得及过问一下,便让他赶紧把一班召集起来准备行动。搜剿将采取“一拉二看”的方式进行,即由九连的二排和十连的三排分别负责在山体的两侧监视敌人,山顶上的人员则由上至下对任务区进行分片式“拉网”作业。
接到一排长的指示,把全班召集起来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少了高建社和赵慎良,常成此时也顾不上弄清楚他俩此时的去向,便要求全班以班横队的队形离开堑嚎,开始往下搜索。
副班长杨德是个极心细之人,刚离开堑嚎,见下面有个不咋起眼的小土包,怀疑那里很可能是敌人的一个掩体,便抬脚走了上去。等来到小土包的前端,小心冀冀地勾头往下一看,果然发现下面有个射孔。该掩体同越军构筑的其它掩体一样,亦为半地下式土木结构的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