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柔秀操持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已很不易,公公的病更加重了她的负担,她要每天为他清洗、接屎接尿。一开始,公公是死也不肯让她弄的,可是丈夫接了一次便后,又是恶心,又是呕吐,一天没进食,婆婆又没有力气扶起公公,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公公也只好无奈接受。公公看着柔秀忙碌的身影,心底总有一丝愧疚和说不尽的感激。由于公公的病,大夫不让吃肉和油大的东西,于是柔秀每天除了做一家人的饭外,还得给公公另外做一份。渐渐地,公公每当看到别人碗里的肉时,虽嘴上不能说,可眼里便会流露出一种渴望,柔秀便与婆婆商议:“妈妈,给爹吃点肉吧,反正病也是没指望好的。”
婆婆便骂:“你是盼着他早死呢,大夫不让吃肉,你偏要给吃。”
越往后,这种渴望便越强烈地反映在了公公的眼里,柔秀总觉得不忍,生活困难那会儿,公公总是等别人吃完了再吃,总也吃不饱,而现在生活好了,公公却得了这病,想吃不让吃。柔秀想到这些,心底便会涌上一丝酸楚。一次,他们吃饭的时候,婆婆出去了,公公无限渴望地盯着他们碗里的肉,,于是柔秀便自作主张将一块肉喂到了公公的嘴里,公公咬了一口后,便哽咽不停,使得柔秀眼里也储满了泪水。从此以后,这便成了他们两人的秘密,每次吃肉,柔秀便会趁婆婆不注意给公公喂上一口,公公的眼里便会写满满足,写满感激。
公公在床上躺了三年,柔秀就伺候了三年,三年如一日。她没有什么崇高的信念,她的善良的心底唯一的信念就是“为了天主”,“为了天主所救赎的自己的灵魂”。这也是每一位天主教徒的信念,可是不同的人又会以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做人准则去诠释这一信念。柔秀的诠释就是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计较得失,坚韧地走天主所指引的路。她每天快速地移动着本已日渐苍老但看上去似乎还很年轻的身体,干这干那。她的脸上谱满了和谐、慈祥,她乐观、从不抱怨。有时她会感觉肌肉颤抖、浑身瘫软,这是在生完第四个孩子,一个一出生便夭折的男孩后落下的毛病。由于孩子的夭折,丈夫和婆婆对她极其不满,生完孩子的第二天便让她下地干活,于是她落下了这个病症。她把它当做天主放在她体内的一个警钟,警醒她做人并不是要贪图享乐,而是要在人世间赎罪的。她一如既往地对待丈夫和婆婆,从不记恨他们。她有一种惊人的忘却恶意的能力,同时她的善良也有一种惊人的中和恶意的能力,所有的恶意在触碰到她后,都会无形地消融,或者说会转化为一种柔和的东西进入恶意发源的机体,使之也变得柔软和善。梦洁称之为“善良的魔力效应”。梦洁目睹了姥姥对人世间一切繁琐的忍耐,对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不公的包容,见证了她的勤劳、善良以及对天主的执着的信念。她三年如一日地伺候曾祖父,从未听到她抱怨什么,而对曾祖母的刁蛮,她也以惊人的耐力忍受着,或者说不是忍受着,而是从未往心里去过。有时曾祖母的刁蛮会引得梦洁满腔怨恨,从而帮姥姥出头,与曾祖母顶嘴,可是姥姥不仅无动于衷,还教训梦洁不该与曾祖母顶嘴。更让梦洁感到不解的是姥姥对天主的执着的信念。姥姥总是羡慕她和四姨拿着本子就能读出上面的经文,觉得认识字可真好,于是她便开始拿着本子向她和碧尘学习,一个字一个字地学,姥姥岁数大了,记性不好,可是她有她的执着,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慢慢地姥姥便能把一本经文大体地读下来了,梦洁很奇怪姥姥的这种与她的善良软弱似乎不太相符的韧性。每当她们写作业的时候,姥姥便拿着本子开始认字,她坐在那里,手里拿着本子,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上面,煤油灯的昏黄的灯光包绕着她,使她看上去亦真亦幻,此时梦洁便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姥姥是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的,她身上没有世间的庸俗,没有世间的喜恶,她有一种独立于世间之外的特有的气质,将她包绕起来,使她虽然身处凡俗,但她超凡脱俗、百毒不侵。有时这昏黄的灯光似乎正将姥姥的身体缓缓地托起,离开这喧嚣的尘世,归于一种与她的超凡脱俗相一致的清爽的境地,那里没有名利之争,没有好恶之分,有的只是一种宁静幽远的美,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在那里飘来荡去,吸纳天地之精华。
每逢周六或周日,神父就会来。神父是一个德高望重、让人肃然起敬的人,梦洁觉得他骨子里透着一种清奇,他很少微笑,但他的言语总是温和的,在梦洁还很小仍然跟着柔秀去望弥撒的时候,梦洁的记忆中,神父已经很老了。每当神父来的时候,梦洁就会跟着柔秀去望弥撒,这里没有教堂,因此,村西的一户教友家便成了教堂,教友们聚集在这里,等待弥撒开始。弥撒开始以后,教友们依次跪在下面,神父穿着圣衣站在最前面,他面向教友,他的前面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弥撒所必需的一些东西——圣经,葡萄酒,圣体(一种像纸一样薄的极小的面饼),点燃的蜡烛。。。。。。神父打开圣经,选择上面的一段作为开场,神父每读完一段,教友们便诵一段相应的经文,经文是一个有资质的教友领诵的,有时是柔秀。梦洁从来听不懂神父说的话,但她会和教友们一起诵经,她的声音高高的、尖尖的、带着她的骄傲盘旋于整个屋宇。只有神父在说“你们吃吧,这是我的身体(指着面饼),因你们而牺牲;你们喝吧,这是我的血(指着葡萄酒),因你们而流”时,梦洁才听得懂神父的话,她知道要领圣体了,可是她没有资格领,因为她没有受过洗礼。她总是盯着神父手里的那一片薄薄的面饼,看神父把它们放在教友们的嘴里,她极力地想知道它的味道。
长大以后,梦洁便不再跟柔秀去望弥撒了。因为她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再相信天主的存在了,碧尘也一样,她也不相信天主的存在。柔秀迷茫了,她不知道她的孩子们为什么一个个地(除碧月外)都要背叛天主,为什么天主不赏赐她们信德呢?梦洁一直是信的呀,她像一只温驯的小羔羊一样跪在她的旁边诵经、赞美天主、感谢天主,她曾一度地为梦洁在教友面前为她争的光而骄傲,可为什么她突然悖逆了呢?是天主在责罚她吗?柔秀在继碧玉的悖逆之后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她因她们的悖逆而困扰,而除此之外,她几乎不受任何事情的困扰。不过她也是没有办法的,她只能接受,因为孩子们是不听她的话的,她的话在孩子们中间激不起任何波澜,她们只接受她的关心与爱,可是从不接受她的善意的希望她们相信天主、遵从天主的劝告。碧心现在已一改往日的反对,而是处在对天主的信与不信的摇摆不定之中,而此外除碧月外,其他的几个都坚决地不相信天主的存在。她们幼稚地认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真是荒唐,她活了几十年了,也没听见说有类人猿转化成人的事件。而就这一事件,她和碧玉的公公还发生过争执。那还是在碧玉生完卫国她在碧玉家伺候碧玉坐月子期间,一天,她和碧玉的公公相遇并发生了争执。
“信天主?哪有天主呀。”卫国的爷爷对柔秀的信仰觉得不可思议,他不禁发表言论。
“没有天主,这人是哪来的?”柔秀发问。
“人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卫国的爷爷答道。
“不可能,这么多年,也没听见哪一只猿变成人呀。”
“那是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的,不是任何时候猿都可以变成人。”
“那是藉口,要是能变什么时候都能变。再说了,就算人是猿进化而来的,那么小麦玉米这些吃的又是哪来的?那些飞禽走兽又是哪来的?猿又是哪来的?”柔秀步步紧逼,希望对方能屈服。
“那都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现在安定的生活是哪来的?还不是天主赏赐的?”
“不是天主赏赐的,是党的政策好。”
“政策好也得天主赏赐。”柔秀坚持她的信仰。
。。。。。。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碧玉一看,这样争论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永远是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便说道:“如果百姓都是我妈这样的虔诚的天主教徒,领导都是我爸这样的老革命,那么天下就太平了,百姓会富足、安居乐业、无怨无求。因此不论人们信仰什么、尊崇什么,只要他们最终的指向是好的,是有利于劳苦大众的,不是危害社会的,那么他们所信仰尊崇的就是正确的。”
在柔秀的晚年,当丈夫病倒在炕上,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时候,国家出台的保障老年人生活的政策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安慰,使她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带给她的好。国家给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每个月发放不同的生活费,而她和丈夫的生活费也基本上够他们生活了。因此,柔秀逢人便会说:“国家的政策可好了,特别照顾我们老年人,孩子们都不能保证每个月给我们固定的生活费,可是国家每个月会固定给我。”这与柔秀的信仰并不相悖,她仍然是那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仍然虔诚地赎她在世上的罪。她因孩子们对天主的悖逆而恐慌,害怕天主会责罚她们,降罪于她们,因此她更加勤劳地赎罪,为孩子们祈求,希望得到天主对她们的无知的谅解。
天主似乎并没有将他的责罚降临到孩子们的身上,因为孩子们的道路现在看来是平坦的。碧尘考取了农牧学院学习兽医,第二年梦洁考取了卫生学校学习护理,她们都如愿以偿地挤身到了卫国所在的城市——那个她们从小就在内心无比向往的地方。她们携着她们奔涌的激情,怀揣着她们美好的梦想,踏入了那片对她们来说无比神秘的地方,开始了她们全新的生活。
碧尘并不是特别喜欢她的专业,但是她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她严谨地走着每一步。碧尘与碧玉相比,缺乏了一种碧玉的执着,更多的是一种圆润,圆润里面包裹着一种随遇而安,她不喜欢挑战生活,她喜欢由着她的圆润随生活的浪潮翻滚。当然,这并不是说她不努力,如果那样的话,就跟碧月一样了。她也努力去争取一种她向往的东西,但是又缺乏碧玉的那种韧性,如果不能达到,她也就退却了。而梦洁的世界却是一个与现实完全脱轨的世界,她的梦想似乎是建立在柔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基础上的。可是她的性格又不能完全地融入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她的比普通人稍强的智力使她支出许多由骄傲而伸展出来的小刺,不时地会刺痛身边的人,使人们对她敬而远之。她热爱她所学的专业,她喜欢那一袭白衣,尤其喜欢由自己创造出价值而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她比碧尘更加努力地学习,专研她的业务知识,她将自己用知识包裹起来,以期在以后真正的工作中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做一个像她的个性一样的骄傲的出类拔萃的人。
青春的血液是火热的,青春的血液是沸腾的,青春的血液是澎湃的。
当激情触礁后,她们的人生又会转向哪里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婆婆便骂:“你是盼着他早死呢,大夫不让吃肉,你偏要给吃。”
越往后,这种渴望便越强烈地反映在了公公的眼里,柔秀总觉得不忍,生活困难那会儿,公公总是等别人吃完了再吃,总也吃不饱,而现在生活好了,公公却得了这病,想吃不让吃。柔秀想到这些,心底便会涌上一丝酸楚。一次,他们吃饭的时候,婆婆出去了,公公无限渴望地盯着他们碗里的肉,,于是柔秀便自作主张将一块肉喂到了公公的嘴里,公公咬了一口后,便哽咽不停,使得柔秀眼里也储满了泪水。从此以后,这便成了他们两人的秘密,每次吃肉,柔秀便会趁婆婆不注意给公公喂上一口,公公的眼里便会写满满足,写满感激。
公公在床上躺了三年,柔秀就伺候了三年,三年如一日。她没有什么崇高的信念,她的善良的心底唯一的信念就是“为了天主”,“为了天主所救赎的自己的灵魂”。这也是每一位天主教徒的信念,可是不同的人又会以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做人准则去诠释这一信念。柔秀的诠释就是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计较得失,坚韧地走天主所指引的路。她每天快速地移动着本已日渐苍老但看上去似乎还很年轻的身体,干这干那。她的脸上谱满了和谐、慈祥,她乐观、从不抱怨。有时她会感觉肌肉颤抖、浑身瘫软,这是在生完第四个孩子,一个一出生便夭折的男孩后落下的毛病。由于孩子的夭折,丈夫和婆婆对她极其不满,生完孩子的第二天便让她下地干活,于是她落下了这个病症。她把它当做天主放在她体内的一个警钟,警醒她做人并不是要贪图享乐,而是要在人世间赎罪的。她一如既往地对待丈夫和婆婆,从不记恨他们。她有一种惊人的忘却恶意的能力,同时她的善良也有一种惊人的中和恶意的能力,所有的恶意在触碰到她后,都会无形地消融,或者说会转化为一种柔和的东西进入恶意发源的机体,使之也变得柔软和善。梦洁称之为“善良的魔力效应”。梦洁目睹了姥姥对人世间一切繁琐的忍耐,对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不公的包容,见证了她的勤劳、善良以及对天主的执着的信念。她三年如一日地伺候曾祖父,从未听到她抱怨什么,而对曾祖母的刁蛮,她也以惊人的耐力忍受着,或者说不是忍受着,而是从未往心里去过。有时曾祖母的刁蛮会引得梦洁满腔怨恨,从而帮姥姥出头,与曾祖母顶嘴,可是姥姥不仅无动于衷,还教训梦洁不该与曾祖母顶嘴。更让梦洁感到不解的是姥姥对天主的执着的信念。姥姥总是羡慕她和四姨拿着本子就能读出上面的经文,觉得认识字可真好,于是她便开始拿着本子向她和碧尘学习,一个字一个字地学,姥姥岁数大了,记性不好,可是她有她的执着,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慢慢地姥姥便能把一本经文大体地读下来了,梦洁很奇怪姥姥的这种与她的善良软弱似乎不太相符的韧性。每当她们写作业的时候,姥姥便拿着本子开始认字,她坐在那里,手里拿着本子,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上面,煤油灯的昏黄的灯光包绕着她,使她看上去亦真亦幻,此时梦洁便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姥姥是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的,她身上没有世间的庸俗,没有世间的喜恶,她有一种独立于世间之外的特有的气质,将她包绕起来,使她虽然身处凡俗,但她超凡脱俗、百毒不侵。有时这昏黄的灯光似乎正将姥姥的身体缓缓地托起,离开这喧嚣的尘世,归于一种与她的超凡脱俗相一致的清爽的境地,那里没有名利之争,没有好恶之分,有的只是一种宁静幽远的美,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在那里飘来荡去,吸纳天地之精华。
每逢周六或周日,神父就会来。神父是一个德高望重、让人肃然起敬的人,梦洁觉得他骨子里透着一种清奇,他很少微笑,但他的言语总是温和的,在梦洁还很小仍然跟着柔秀去望弥撒的时候,梦洁的记忆中,神父已经很老了。每当神父来的时候,梦洁就会跟着柔秀去望弥撒,这里没有教堂,因此,村西的一户教友家便成了教堂,教友们聚集在这里,等待弥撒开始。弥撒开始以后,教友们依次跪在下面,神父穿着圣衣站在最前面,他面向教友,他的前面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弥撒所必需的一些东西——圣经,葡萄酒,圣体(一种像纸一样薄的极小的面饼),点燃的蜡烛。。。。。。神父打开圣经,选择上面的一段作为开场,神父每读完一段,教友们便诵一段相应的经文,经文是一个有资质的教友领诵的,有时是柔秀。梦洁从来听不懂神父说的话,但她会和教友们一起诵经,她的声音高高的、尖尖的、带着她的骄傲盘旋于整个屋宇。只有神父在说“你们吃吧,这是我的身体(指着面饼),因你们而牺牲;你们喝吧,这是我的血(指着葡萄酒),因你们而流”时,梦洁才听得懂神父的话,她知道要领圣体了,可是她没有资格领,因为她没有受过洗礼。她总是盯着神父手里的那一片薄薄的面饼,看神父把它们放在教友们的嘴里,她极力地想知道它的味道。
长大以后,梦洁便不再跟柔秀去望弥撒了。因为她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再相信天主的存在了,碧尘也一样,她也不相信天主的存在。柔秀迷茫了,她不知道她的孩子们为什么一个个地(除碧月外)都要背叛天主,为什么天主不赏赐她们信德呢?梦洁一直是信的呀,她像一只温驯的小羔羊一样跪在她的旁边诵经、赞美天主、感谢天主,她曾一度地为梦洁在教友面前为她争的光而骄傲,可为什么她突然悖逆了呢?是天主在责罚她吗?柔秀在继碧玉的悖逆之后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她因她们的悖逆而困扰,而除此之外,她几乎不受任何事情的困扰。不过她也是没有办法的,她只能接受,因为孩子们是不听她的话的,她的话在孩子们中间激不起任何波澜,她们只接受她的关心与爱,可是从不接受她的善意的希望她们相信天主、遵从天主的劝告。碧心现在已一改往日的反对,而是处在对天主的信与不信的摇摆不定之中,而此外除碧月外,其他的几个都坚决地不相信天主的存在。她们幼稚地认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真是荒唐,她活了几十年了,也没听见说有类人猿转化成人的事件。而就这一事件,她和碧玉的公公还发生过争执。那还是在碧玉生完卫国她在碧玉家伺候碧玉坐月子期间,一天,她和碧玉的公公相遇并发生了争执。
“信天主?哪有天主呀。”卫国的爷爷对柔秀的信仰觉得不可思议,他不禁发表言论。
“没有天主,这人是哪来的?”柔秀发问。
“人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卫国的爷爷答道。
“不可能,这么多年,也没听见哪一只猿变成人呀。”
“那是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的,不是任何时候猿都可以变成人。”
“那是藉口,要是能变什么时候都能变。再说了,就算人是猿进化而来的,那么小麦玉米这些吃的又是哪来的?那些飞禽走兽又是哪来的?猿又是哪来的?”柔秀步步紧逼,希望对方能屈服。
“那都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现在安定的生活是哪来的?还不是天主赏赐的?”
“不是天主赏赐的,是党的政策好。”
“政策好也得天主赏赐。”柔秀坚持她的信仰。
。。。。。。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碧玉一看,这样争论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永远是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便说道:“如果百姓都是我妈这样的虔诚的天主教徒,领导都是我爸这样的老革命,那么天下就太平了,百姓会富足、安居乐业、无怨无求。因此不论人们信仰什么、尊崇什么,只要他们最终的指向是好的,是有利于劳苦大众的,不是危害社会的,那么他们所信仰尊崇的就是正确的。”
在柔秀的晚年,当丈夫病倒在炕上,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时候,国家出台的保障老年人生活的政策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安慰,使她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带给她的好。国家给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每个月发放不同的生活费,而她和丈夫的生活费也基本上够他们生活了。因此,柔秀逢人便会说:“国家的政策可好了,特别照顾我们老年人,孩子们都不能保证每个月给我们固定的生活费,可是国家每个月会固定给我。”这与柔秀的信仰并不相悖,她仍然是那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仍然虔诚地赎她在世上的罪。她因孩子们对天主的悖逆而恐慌,害怕天主会责罚她们,降罪于她们,因此她更加勤劳地赎罪,为孩子们祈求,希望得到天主对她们的无知的谅解。
天主似乎并没有将他的责罚降临到孩子们的身上,因为孩子们的道路现在看来是平坦的。碧尘考取了农牧学院学习兽医,第二年梦洁考取了卫生学校学习护理,她们都如愿以偿地挤身到了卫国所在的城市——那个她们从小就在内心无比向往的地方。她们携着她们奔涌的激情,怀揣着她们美好的梦想,踏入了那片对她们来说无比神秘的地方,开始了她们全新的生活。
碧尘并不是特别喜欢她的专业,但是她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她严谨地走着每一步。碧尘与碧玉相比,缺乏了一种碧玉的执着,更多的是一种圆润,圆润里面包裹着一种随遇而安,她不喜欢挑战生活,她喜欢由着她的圆润随生活的浪潮翻滚。当然,这并不是说她不努力,如果那样的话,就跟碧月一样了。她也努力去争取一种她向往的东西,但是又缺乏碧玉的那种韧性,如果不能达到,她也就退却了。而梦洁的世界却是一个与现实完全脱轨的世界,她的梦想似乎是建立在柔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基础上的。可是她的性格又不能完全地融入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她的比普通人稍强的智力使她支出许多由骄傲而伸展出来的小刺,不时地会刺痛身边的人,使人们对她敬而远之。她热爱她所学的专业,她喜欢那一袭白衣,尤其喜欢由自己创造出价值而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她比碧尘更加努力地学习,专研她的业务知识,她将自己用知识包裹起来,以期在以后真正的工作中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做一个像她的个性一样的骄傲的出类拔萃的人。
青春的血液是火热的,青春的血液是沸腾的,青春的血液是澎湃的。
当激情触礁后,她们的人生又会转向哪里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