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庶子夺嫡
秘密驻防在城父西南的囊瓦大军,是当时楚国最精锐的部队。军中的伙食也是楚军中最一流的,即便是职位卑微的小兵也可饱食终日。此次大军集结于此,已将近一个月,但除了几名高级军官,便没有人知道此行的目的。
时间一长,就算是军中最愚笨的人也难免产生了一些疑问:“为什么?我们驻扎在这里,每天好吃好喝,上面却从来不叫我们做事。”
“还有,我们为何整天都被关在军营里?为什么还不能亮出自己的旗号?”
“我怎么知道?有吃的你就吃,吃饱了只管舒舒服服的睡大觉,其他的事无可奉告,我们的囊瓦将军自会有他的安排。”一名小校尉不耐烦的回答说。
果然,几天后披红挂甲的囊瓦回到军中,并带回了平王的旨意。他下马走进大帐,立即命令手下将领集合军队,准备作战。
在短暂的誓师会上,囊瓦向部众宣讲了平王手令。其中“攻取城父,铲除太子逆党”一句,读得格外响亮。
“原来王上这次派我们来,是要我们诛杀太子,怪不得之前我们要如此低调。”
“可不是吗,要说王上心肠也够狠的,虎毒还不食子呐。”
囊瓦刚刚讲完,军中便有人小声嘀咕起来。但随着大军的开拔,就没人再想谈论此事,因为士兵们知道,城父一旦攻破,他们大可烧杀淫掠一番,到时候腰里就能塞满大把的金银,谁还会在乎平王与太子建之间的是非曲直。
兵临城下时,太子建与伍子胥正在谋划着如何与中原诸国重新取得联系。早在沈尹戍前来招回伍奢时,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事情恐怕有变,但是当时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平王召见不得不去,太子建与伍子胥只好依依不舍的与伍奢道别,不曾想到伍奢这一去便杳无音讯。
之后没多久,楚国通往中原的通道,就被司马奋扬封锁了,除非持有盖着平王印信的通行文书,其他任何人都别想走出楚国半步。这便使得太子建与伍子胥认识到了局势的凶险。两人即刻在城父整军备战,发放兵器,并动员了更多城府百姓当兵入伍。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料到,囊瓦的大军会来得如此之快。
面对囊瓦的大举攻城,太子建还算沉着冷静,他一面组织义军和城中百姓联防守城,一面命伍子胥在城中大肆宣讲囊瓦大军的嗜杀成性。然而,与身经百战的两万囊瓦大军相比,城中义军不及六千,守城百姓也不足一万人,并且这些人大多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工匠和商人,指挥他们的将领又多没有作战经验,可以说太子建一方毫无优势可言。
但攻城的进展,也并不像囊瓦想象的那样顺利,一来守城军民人人都抱有保卫家园的誓死之心,二来经过重建的城父城墙,高大厚实易守难攻。攻城战整整打了三天,囊瓦大军死伤无数,仍未能拿下外城。
“看来,当初我低估了太子的实力。”囊瓦对部下将领说道。
“末将觉得,右尹大人若要继续强攻,恐怕并非良策。”裨将军(军职,是最低一级的将军名号,相当于统帅的副手)武城黑说道。
“那你有何良策?”
“末将以为,如今在城头据守顽抗的,多是城中百姓,即便是追随太子的叛军,也多为城父子弟。世人都听说过我军的威武强悍,守城之敌是因为害怕城破之日妻儿不保,才抱必死之心为困兽之斗,最终致使我军攻城屡屡受挫。”
“你的意思,是让我向守城之敌妥协,保证城破之日不会伤及无辜?”
“是的。”
“不妥,尽管我军一时攻城不利,拖些时日也必将城父拿下,但如果做了这个保证,我军士气必会大减,人人都想着进城去捞一把,所以才会不惜性命。”讲到最后囊瓦不禁压低了语气。
“但是,王上可焦急等待着右尹大人的捷报。”
“那也不妥,将士为我卖命,我更不能亏待他们。”囊瓦的态度依然坚定。
“那右尹大人,您就坐在城下等王上来训斥吧。”此时,临时来阵前效命的鄢将师,故怀深意的挖苦道。
“右领大人难得张嘴,一张嘴还真是不同凡响啊。”囊瓦知道鄢将师是费无忌的人,所以也不会把他怎样。
“右尹大人,小的这是在为您着想。”
“为我着想。”囊瓦发出一阵冷笑。
“是,我相信凭右尹大人的本事,拿下城父不过是小事一桩,但是早拿下总比晚拿下要好,何况这也是王上他最想要的结果。”鄢将师这个人,讲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这也许与他以“智者”自居有关。
“我何尝不想早日攻破城父,这不是在与众将商讨对策吗?”
“右尹大人辛苦了,不过王上他不看过程只要结果。”
“不要兜圈子了,你到底想说什么?”囊瓦被鄢将师的慢条斯理惹火了。
“好吧,我想说的是,右尹大人应该听从裨将军的建议才是。”
“不行,我还是那句话,将士为我卖命,我不能亏待他们。”
“右尹大人别急,听我把话讲完。您是不想亏待自己的部下,但是我们大可说一套做一套。先叫人把城内放弃抵抗,城破之日王师可既往不咎的保证传到城内,这样一来城里守军必然会人心涣散,再无顽抗之意,说不定还会把太子绑来献上。至于右尹大人拿下城父后,到了那时,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还不是听您一句话的事。”
“右领大人高见。”武城黑即刻恭维道。
囊瓦没有及时作出回应,他思考了一下才说道:“倒也可行,但是事前,武城黑你先要跟将士们交代清楚。”
“是。”
“下去安排吧。”
“遵命。”
当天夜里,武城黑带领几百名士兵绕城奔走,并将劝降信用弓箭射到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完成任务后,武城黑兴致勃勃的前来向囊瓦禀报,囊瓦看了看鄢将师洋洋自得的嘴脸,不禁在心中暗骂:“混蛋,世人都说我囊瓦心狠手辣,可跟这家伙比,我囊瓦就是心慈手软的老太婆。”
等到第二天,城中守军的抵抗势头果然弱了下来,并且有些人已经丢盔弃甲,跑回家中躲避祸乱。若不是太子建在这里推行仁政减免赋税,还算有些人缘,恐怕早就有人将他绑起来去迎降献俘了。
最后,城中只剩下以伍子胥为首的一批人,还在继续抵抗。眼见城父即将不保,伍子胥迅速跑回行宫找到太子建,建议他在城破之时,趁着慌乱化妆逃跑,出城后再一路向北逃离楚国。而伍子胥自己则要留在城中,率领残部与囊瓦大军血拼到底,以便给太子建出逃赢得宝贵时间。万般无奈之下,太子建只好采纳他的建议。
又过了半日,囊瓦大军攻破外城,太子建趁机带着齐音与公子胜化妆成平民,在十几名亲随的护送下从未遭敌军围困的北门逃走。之后,伍子胥又带人倚靠内城与囊瓦大军进行了一番殊死搏斗。最终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他也放弃了对内城的坚守,孤身一人混入落难的人群躲藏起来。
太子建畏罪潜逃,大逆不道的罪名就落到了城父百姓的头上。囊瓦大军在当天午后攻入太子行宫,彻底剿灭叛乱。接着他们又在城中继续铲除零星顽抗的残兵,囊瓦见有些叛军躲进了高大的建筑中,就命人搬来薪柴和麻油进行火攻,就这样城父最后的抵抗者也被活活烧死了。随后火势开始失去控制,大火蔓延到了行宫,于是入城的士兵乘隙趁火打劫,同时四处纵火。到了最后,囊瓦也对杀红眼的部下无法进行弹压,只好草草从行宫里搬出几件太子建使用过的器物,以便在日后向平王报捷时,作为献上的战利品。
囊瓦率亲兵撤出城父,当天仍在大帐过夜。然而这一夜,囊瓦的士兵们没有睡,他们先是在城中纵火抢劫,等到火势大涨,又都退到城外把守城门,见有外逃的百姓一律格杀勿论,等到火势稍减,就又跑回城中继续作恶。
当太阳再次从东方升起时,城父已经化作一片废墟,到处都是被烧毁的房屋,到处都有被烧焦的尸体,昏天黑地,臭气熏天。
这一夜,伍子胥藏身在城中的一个人工水池,总算躲过一劫。他的水性好,可以长时间的沉在水下。在亲眼目睹了城父百姓惨遭杀戮之后,他不禁潸然泪下,但此时他更为担心的是远在郢都的父亲和家中的妻子老小。
“不行,我一定要活着逃出去,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去救命。”他不停地在心中默念。
终于机会来了,原来有一段城墙被熊熊烈火烧塌了,伍子胥耐心的撑到深夜,见好时机一个箭步窜了出去。
跑出城后,伍子胥继续拼命的往家的方向飞奔,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回望城父。只见此时的城父依然是火光冲天,伍子胥再次感到悲痛万分,他朝着城父的方向跪下,并失声哀嚎道:“城父的父老乡亲,是我害了你们,我日后一定要为你们报仇雪恨,愿你们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过了许久,他才站起身来继续逃命。自此城父被夷为平地,楚国也不再有城父这个地方。
春秋时期,血缘关系仍然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因素,之间具有相同血缘的人们往往会更为亲近,也一定是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继而由血缘关系又衍生出了小范围的地域认同,人们只把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小范围地域里的人视为同胞兄弟,再加上当时国家观念的淡薄,所以即便同为楚国人,囊瓦的大军在屠杀城父百姓时,心中也不会存有丝毫的怜悯之情。
再说太子建,他能够从城父逃脱绝非侥幸,这恰恰是囊瓦的刻意安排。说到底囊瓦虽然鲁莽,但也是个精明人,他在平王面前装疯卖傻,是为了讨取主上的欢心,事实也证明了此种做法屡试不爽,每次他受到平王的训斥之后,又都会得到平王的重用。囊瓦知道费无忌能够暂时得到平王的宠信,是因为他肯为平王背负骂名,就凭费无忌的为人,不可能长盛不衰,所以囊瓦做事并不想与费无忌一个鼻孔出气。这次囊瓦肯率兵征讨城父,是因为他认定太子建必死无疑,还有就是可以趁机捞上一笔。囊瓦大军骁勇善战,靠的就是他允许士兵在取胜之后明火执仗的劫掠财物,对此平王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太子建虽然阴谋造反,但毕竟还是平王的亲生儿子,如果是囊瓦亲手擒拿了太子建,万一哪天平王心有悔意追究起来,他便再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囊瓦故意不去围困北门,就是要放太子建一条生路,至于这之后的事情,那就让司马奋扬来做吧。
太子建一家在亲随的护卫下一路北逃,他们想要逃往宋国,可是道路关卡全都被司马奋扬封锁了,要想顺利通过简直比登天还难。
“无论怎样都不能坐以待毙,别辟蹊径的事还要试一试。”太子建说。
他的几名亲随想通过贿赂蒙混过关,但未能成功;接着太子建又想不走官道,翻越群山,可是山峰险峻,又多虎豹豺狼还是不行。眼看追兵在后,食物又很匮乏,再想跑到别的地方出境已是不可能,太子建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偏偏祸不单行,此时又已怀有身孕的齐音,因为受了惊吓染上大病,躺在马车里已经动弹不得。无计可施的太子建,只好在边境的一座村庄里,暂且借来一间茅舍安置齐音。可出人意料的是,村庄里有人因为害怕受到牵连,偷偷跑到司马奋扬那里告密。
司马奋扬本是陈国人,在平王做陈蔡公时他的父亲做了平王的马夫。据说司马奋扬的父亲擅长相马,为人也很有远见,虽然家境不好,但他一项支持司马奋扬读书习武,最终使得司马奋扬拥有了一身才学。后来平王见司马奋扬相貌堂堂,谈吐优雅,就留他在身边做了随从,日久天长,他也就成为了平王的信臣。要说司马奋扬是平王身边最忠心的人,平王对他也十分信任,要不然怎么会将监视太子建的任务交给他来做。但是这回如果没有司马奋扬的庇护,太子建恐怕真的在劫难逃。
司马奋扬并不是一个落井下石的人,他虽然拒绝了太子建的拉拢,但也同情他的际遇。看到平王对亲生儿子的刻薄寡恩,以及费无忌的厚颜无耻,他心中产生了些许不满。于是,当告密者走后,司马奋扬并没有急着率兵捉拿,而是派一名亲信前去给太子建通风报信。起初这名亲信并不敢按他吩咐的去做,但是司马奋扬信誓旦旦地向亲信表示,对此事他会负全部责任。亲信出发一会后,司马奋扬才带着军队慢慢上路。
那个亲信来到村庄找到太子建,向他转告了司马奋扬的话:“上将军让我前来告诉太子,赶快离开这里,否则就要被他生擒。”
太子建听后不无感激地说道:“上将军果然重情重义,只可惜他也是为父王效命的。现在他让我赶快离开这里,可是眼下我根本无路可走。”
“此事上将军早有预料,他为太子准备好了通关文牒。”亲信说道。
万事俱备,只可惜齐音因为重病缠身再也经不起路上的颠簸,太子建虽然心存不舍,但是在亲随们的劝说下,还是带上公子胜离她而去,最后只留下几名亲随在她身边作为照顾。
有了司马奋扬的通关文牒,太子建一干人等顺利通关。等他们来到宋国设立的关卡下,不想又遭到宋兵阻截。原来司马奋扬一个月来对边境的封锁,使宋国人有了楚军将要大举入侵的疑虑,便也封闭了国门。直到太子建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宋兵中一名先前曾与他有过往来的军官才认出他来。只见此时的太子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犹如丧家之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庄重和威仪。
司马奋扬率兵赶来时,太子建已经逃出楚国。听过亲信任的回报,他不禁心中窃喜。在得知齐音因染病未能随太子建一道出逃后,他本想好人做到底,将齐音偷偷藏匿起来,等养好病再设法将她送出去。
可是不曾想,眼疾手快的鄢将师此时也带兵赶到,得知太子建逃亡,立功心切的他不禁暴跳如雷,一定要绑了重病在身又怀有身孕的齐音前去向平王邀功。对此司马奋扬咬牙切齿地说:“太子有罪,与太子妃何干?我不赞同你这么做。”
“上将军,太子逃亡,是我等办事不利,办事不利就等同有罪,现在不是正好可以拿太子妃来顶罪吗。”鄢将师恬不知耻的讲道。
“要顶罪,我司马奋扬自会到王上面前受过,你又何必为难一个怀有身孕的弱女子?”
“上将军说得对,不过我又怎么忍心看您受苦?罪名总是要有人来顶的,您看我们不如找个手下的人来,就说是他故意给太子通风报信,才致使太子最终逃逸如何?”
听了此话,司马奋扬认清了鄢将师险恶的为人,即刻便心生厌恶,气不过的讲道:“右领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过你也不必枉费心机,其实给太子通风报信的人就是我,你就把我绑了交给王上吧。”
“此话当真,这个时候可容不得半句玩笑。”鄢将师惊讶的说。
“当真,你绑了我吧,无耻之徒。”司马奋扬斥骂道。
“事到如今,我也是秉公办事,上将军为何要恶言相加?”
“你这无耻小人,我对你已无话好讲。少在我面前惺惺作态,干脆点,来吧。”司马奋扬面似平静,实际早已被激怒了,他不想再给鄢将师留一点客气。
“那么,上将军对不住了,来人将他拿下。”鄢将师到死也不会明白,眼前的司马奋扬为何会自讨苦吃。
“那屋子里的女人还用绑吗?”一个小兵问道。
“蠢东西,那是太子妃,肚子里怀着王上的孙儿,你说能绑吗?”鄢将师转过头来,又对司马奋扬说道:“这回上将军满意了吧。”
“满意。快绑我去见王上吧,你也好用我的人头来请功。”
“唉,上将军是王上的宠臣,想必王上也不会真心怪罪,再说了,这不还有太子妃在吗?”
“好了,闲话少叙,赶紧上路吧。”说罢司马奋扬自己走出房门。
鄢将师绑了司马奋扬,一路上快马加鞭,仅用了十来天就赶到郢都。而齐音因为有了司马奋扬的关照,得以坐乘马车,慢慢被押解过来。
司马奋扬被押进王宫大殿,楚国一班臣子站立两旁,平王高高在上质问道:“听说太子是你有意放走的,可否属实?”
司马奋扬没有开口。
“你是寡人最信得过的人,有什么话尽管讲出来。”
“是臣违背了王上的旨意甘愿受罚,但是臣扪心无愧。”
“此话怎讲?”
“记得当初王上曾经嘱咐过臣,要像服侍王上一样服侍太子,臣虽不才,但也不敢三心二意。臣按王上先前的嘱咐行事,不忍心按王上后来的命令执行。其实臣将太子放跑,现在想来已是追悔莫及。”
平王有些感动,接着又问:“那么,你怎么还敢来见寡人呢?”
司马奋扬说:“臣没有完成王上的重托,如果不来,就是再次违命,臣当然不敢。”
听罢此话,平王也有些为太子建感到惋惜,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太子建蓄意谋反,触动了平王的根基。
“好吧,今天寡人就暂且放过你,回宛丘继续当你的上将军吧。其他人寡人也不再追究,不过司马奋扬,寡人想问你一句,今后还会再亏负寡人吗?
“不会,以后臣一切都听从王上的安排,如若食言,愿遭天打雷劈,碎尸万段。”
“你下去吧。”
“是。”
也许这是平王一生中对臣子仅有的一次宽容,这其中也应当包含着他对太子建的恻隐之心。不过司马奋扬退下后,平王还是气急败坏的对臣子们说:“司马奋扬一时的妇人之仁,倒是给他自己赢得了好的名声。但是太子出逃,日后楚国必会后患无穷。”
“禀告王上。”鄢将师说道。
“你还有什么话要讲?”
“太子逃跑前,留下了秦国公主孟嬴?”
“秦国公主?”乍一听说,平王也十分困惑。
“就是太子妃。”
“知道了,她现在何处?”平王表面无事,但心里已经恨透了鄢将师。“狗东西,真有你的,这种事也敢当着众人的面来讲。还有谁不知道,真正的孟嬴早已在宫中,你这不是故意让寡人难堪吗?”
“回禀王上,还在押来郢都的路上。”
“为何不与司马奋扬一同押解”
“因为她已怀有身孕?”
“怀有身孕。”平王略加思考一番才说道:“太子妃虽然与太子是为夫妻,但她贵为秦国公主,寡人要赦免她所有的罪状。你马上命人路上好生照顾,等她到了郢都,接进宫中让我一见。记住这是寡人的家务事,鄢将师你要尽心办妥。”
“臣下遵旨。”
事后,鄢将师被费无忌一顿训斥:“你这个蠢货,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及孟嬴公主,我看你是活够了。”
“是小弟没长脑子,还请哥哥赐教。”鄢将师追悔莫及。
“现在楚国上下,还有那个不知道真正的孟嬴在宫中受到王上的宠幸,你这么一说,让宫中那个真正的孟嬴怎么办?记住,现在只能说假孟嬴是太子妃,不能说她是秦国公主。弄错了就算王上不追究,孟嬴也会记恨你,到时候,有你好果子吃。”
“但是我已经说了,哥哥我该如何是好?”鄢将师焦急的问道。
“事已至此,已再无挽回的余地,先看看王上他有什么动静吧。”
这几天,孟嬴正在为太子建被驱逐的事而高兴,可是表面上她还要装作个局外人,安慰平王不要过于伤心。太子建必定是平王的亲生儿子,平王却将他逼上了绝路。无论是多么强势的人,也会有心软的一面,而平王的这一面,只有在内宫之中才会表露出来。
这天,平王躺在孟嬴的怀里,戏谑起她的头发,突然平王对孟嬴说:“爱妾的头发乌黑如漆,真的是令人羡慕。”
孟嬴回答道:“王上年轻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头发吧?”
“有。不过寡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正赶上寡人的二哥灵王弑杀了寡人的侄儿郏敖,寡人的三哥和四哥都撇下寡人,逃到晋国去了,寡人不知道二哥将会如何对待寡人,一时间惊恐万状。”平王回忆起早年的危险处境,不禁有些伤感。
“那后来那?”
平王严肃起来说道:“后来寡人的原配蔡女,也就是太子建的母亲,拉着寡人去蔡国避难,寡人到了蔡国,受到蔡灵侯的优厚礼遇。”
“这么说,蔡女对王上有恩,那么再后来那?”孟嬴急切地问道。
“再后来,二哥派人把寡人从蔡国接了回来,并委以重任。”
“王上果然吉人自有天相。”
“再再后来,寡人的二哥杀了蔡灵侯,寡人又奉命率军灭了蔡国。”
“恩。”
“你心里是不是在想,寡人是个恩将仇报的小人?”
“没有,真的没有。”孟嬴连忙解释说。
“想也无妨,事实就是如此。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要想生存就必须做到冷酷无情。”
“这样的世界也确实太残忍了。”
“寡人何尝不觉得自己是个小人,如今又亲自赶跑了自己的儿子。”平王的眼角有些湿润。
“不过臣妾以为,这回是太子他咎由自取,是他图谋不轨在先。”
“你说的没错,胆敢窥视王位,即便是亲生的儿子又能怎样?”平王又恢复了他不可一世的神态。但是一会他又说道:“不过现在想起来,当初是寡人将他逼得太紧,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无论怎样,事已至此,王上您就只能接受现实。”孟嬴劝慰道。
“恩,不过寡人今后不会再重用费无忌和他的嫡党,其实他们都是些无耻的奸逆小人。”这一刻,费无忌仿佛成了平王手中用过的夜壶,平王嫌它又脏又臭。
“臣妾也希望您日后能够励精图治,信用贤能,重振楚国雄风。”
“恩。”平王用力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平王又对孟嬴说道:“对了,还有一事。”
“王上请讲。”
“听鄢将师说,太子离开楚国时,太子妃也就是你的那个丫鬟,正怀有身孕,未能一同出逃,被鄢将师捉住,现正在押回郢都的路上。”
孟嬴听后竟显得很兴奋,她说:“王上说的,可是当初冒充臣妾嫁给太子的那个齐音。”
“正是她,听说你们情同姐妹?”
“是的,臣妾与她自小在一起长大,不过自从她嫁给太子后,臣妾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怎么?很想她吗?”
“想,臣妾恳请王上能饶她不死。”
“好,寡人答应你,等她回来后,你就去见见她吧。”
“是。”孟嬴见平王赦免了齐音,心里很高兴。
“不过。”
“不过什么?”孟嬴撒着娇问道。
“不过她肚子里的孩子,寡人还不知该如何处置?”
“王上是说……”孟嬴没敢再往下讲。
“是的,这几天寡人一直在发愁,现在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臣妾,臣妾,也不知该如何处置。”孟嬴根本不想去想。
“唉。”平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二人沉默了好一会,齐音才说:“依臣妾看,还是留下吧,必定孩子也是王上的血脉。”
“这样也好。不过孩子一生下来,你就把他抱过来抚养,不能让他与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是,臣妾知道。”平王与孟嬴最终肯这样做,绝非是一时简单的良心发现。
没过几天,齐音被押解到郢都,受到了孟嬴的召见。此时齐音身上还穿着农妇的衣服,并且浑身上下肮脏破烂,臭不可闻,她一人呆滞的坐在大殿中,身上的病已经好了。
“妹妹,咱们姐妹终于又能相见了。”孟嬴来到大殿,虽然第一眼见到齐音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但她仍然显得十分亲切,这也说明她并没有忘记当年的情谊。
可齐音却对她不理不睬,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对此孟嬴早有心理准备,她并不生气,反而将身边的侍者臭骂了一顿:“你们懂不懂规矩,殿下坐着的是楚国的太子妃,我的好姐妹,还不快服侍她沐浴更衣。”
“你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了。”齐音露出鄙夷的神情说道。
“妹妹,你终于肯说话了,饿了吧,我叫他们拿吃的来。”
“我不饿。”
“一路赶来,累了吧,我这就命人为你安排住处休息。”
见齐音不再开口,孟嬴走上前去,想用手拉她。可是还没等孟嬴将她拉起,齐音就用手一下子甩开了她的手。
孟嬴还是没有动怒,说道:“我知道,妹妹心里正在埋怨姐姐,但你这样又能如何?反而苦了自己,快起来把你的遭遇跟姐姐讲讲。”
“还有什么好讲的,你这个口是心非的女人。”齐音嘲讽道。
一听此话,站在一旁的随蛮终于狗性大发,他呵斥道:“放肆,你怎敢对王妃这般无礼?”
“闭上你的嘴。”孟嬴反而训斥了随蛮。
“是。”随蛮灰溜溜的回答道。
“妹妹,不要再怨恨姐姐,不开心的事都已经过去了,以后我们还是好姐妹。”
“姐妹?你何时拿我当过你的妹妹?”
“何时?我一直都把你当做妹妹来看待。”
“当做妹妹,就不该毁我家庭,害我夫君。”说完此话齐音泪流不止。
“你是说太子,可你别忘了是他有错在先。”
“我整天陪伴在夫君左右,什么事不知道,他叛逆也是你们逼他这样做的?”
“就算如此,我也是为了秦国才这样做的,现在好了,秦、楚两国会永结百年之好。”
“百年之好,这下你也好了,凭王上对你的宠幸,你可以当王妃了,你的儿子也可以成为太子,将来还会继承王位,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你就要谋害我的夫君。”
“妹妹我已经说了,我这是在为秦国着想。”讲此话时,孟嬴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庄重。
“去你的为秦国着想,我只要我的夫君,我只要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没想到几年不见,你竟然变得如此冥顽不灵,太令我失望了。”
“令你失望,还有更失望的。”说着齐音站起来奔向孟嬴,并用手向她的脸抓去,只听刺啦一声,她在孟嬴的脸上留下了几道红印。
随蛮见状,赶忙上前拉住齐音,并狠狠地踹了她的小腹,又把她推倒在地,正当他还要殴打齐音时,孟嬴及时制止了他。
“不许再难为她,把她拉下去好好看管,不能有一点闪失,要知道她肚子里怀着王上的孙儿。”
“小的听命。”待齐音被拉下大殿,孟嬴将身边的人全部屏退,之后她便一个人在大殿里默默抽泣。
“是命,是命让我来到楚国,是命让我们姐妹反目成仇,还是命让我做出那么多枉为人的事来。”
孟嬴哭过之后,仍要做她的王妃,仍要继续实现心愿,不管她此前做了多少诋毁太子建的坏事,此时此刻她真心向上苍忏悔。从此之后,孟嬴又做回原来那个善良的自己,不再记恨,不再尔虞我诈,本本分分为人。并且她还力劝平王修明政事,礼贤下士。
平王知道孟嬴被齐音伤害一事后,本想为孟嬴出气。可是孟嬴不但没有怪罪齐音,反而为她求情。
“王上操劳国事,不要再为臣妾操心,我们姐妹之间的事,就由我们姐妹自行解决。要知道臣妾在楚国除了您和壬儿,就只剩下这一个亲人了。”
平王自觉有愧,只好作罢。
后来齐音被软禁在王宫中,孟嬴时常会来看望她,但是每次她都是通过宫门的门缝看上几眼,从不与齐音近身接触。等到齐音产下一女后,孟嬴就把她抱回身边抚养,并且十分疼爱。
历尽风风雨雨,现在又驱除了太子建,平王再无后顾之忧,他无论如何也要给孟嬴一个名分。平王命人放出话来,说当初正是因为看出太子建有不臣之心,才会自己娶回真正的秦国公主。虽然当年平王霸占孟嬴时,太子建年仅十六岁,没有人会相信平王的谎话,但是如今有了太子建的教训,就再也没有人敢在平王面前说他的不是。最后孟嬴光明正大的被册封为楚国王后,她的儿子公子壬也最终成为楚国的新太子。据说在册封当天,只有沈尹戍一人,因为觉得不合礼法,拒绝参加册封大典。不过事后平王与孟嬴也并未责怪他。既然一切问题都已解决,那么没有人再会在意细节。
求大家支持,我自认为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的学生。
时间一长,就算是军中最愚笨的人也难免产生了一些疑问:“为什么?我们驻扎在这里,每天好吃好喝,上面却从来不叫我们做事。”
“还有,我们为何整天都被关在军营里?为什么还不能亮出自己的旗号?”
“我怎么知道?有吃的你就吃,吃饱了只管舒舒服服的睡大觉,其他的事无可奉告,我们的囊瓦将军自会有他的安排。”一名小校尉不耐烦的回答说。
果然,几天后披红挂甲的囊瓦回到军中,并带回了平王的旨意。他下马走进大帐,立即命令手下将领集合军队,准备作战。
在短暂的誓师会上,囊瓦向部众宣讲了平王手令。其中“攻取城父,铲除太子逆党”一句,读得格外响亮。
“原来王上这次派我们来,是要我们诛杀太子,怪不得之前我们要如此低调。”
“可不是吗,要说王上心肠也够狠的,虎毒还不食子呐。”
囊瓦刚刚讲完,军中便有人小声嘀咕起来。但随着大军的开拔,就没人再想谈论此事,因为士兵们知道,城父一旦攻破,他们大可烧杀淫掠一番,到时候腰里就能塞满大把的金银,谁还会在乎平王与太子建之间的是非曲直。
兵临城下时,太子建与伍子胥正在谋划着如何与中原诸国重新取得联系。早在沈尹戍前来招回伍奢时,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事情恐怕有变,但是当时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平王召见不得不去,太子建与伍子胥只好依依不舍的与伍奢道别,不曾想到伍奢这一去便杳无音讯。
之后没多久,楚国通往中原的通道,就被司马奋扬封锁了,除非持有盖着平王印信的通行文书,其他任何人都别想走出楚国半步。这便使得太子建与伍子胥认识到了局势的凶险。两人即刻在城父整军备战,发放兵器,并动员了更多城府百姓当兵入伍。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料到,囊瓦的大军会来得如此之快。
面对囊瓦的大举攻城,太子建还算沉着冷静,他一面组织义军和城中百姓联防守城,一面命伍子胥在城中大肆宣讲囊瓦大军的嗜杀成性。然而,与身经百战的两万囊瓦大军相比,城中义军不及六千,守城百姓也不足一万人,并且这些人大多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工匠和商人,指挥他们的将领又多没有作战经验,可以说太子建一方毫无优势可言。
但攻城的进展,也并不像囊瓦想象的那样顺利,一来守城军民人人都抱有保卫家园的誓死之心,二来经过重建的城父城墙,高大厚实易守难攻。攻城战整整打了三天,囊瓦大军死伤无数,仍未能拿下外城。
“看来,当初我低估了太子的实力。”囊瓦对部下将领说道。
“末将觉得,右尹大人若要继续强攻,恐怕并非良策。”裨将军(军职,是最低一级的将军名号,相当于统帅的副手)武城黑说道。
“那你有何良策?”
“末将以为,如今在城头据守顽抗的,多是城中百姓,即便是追随太子的叛军,也多为城父子弟。世人都听说过我军的威武强悍,守城之敌是因为害怕城破之日妻儿不保,才抱必死之心为困兽之斗,最终致使我军攻城屡屡受挫。”
“你的意思,是让我向守城之敌妥协,保证城破之日不会伤及无辜?”
“是的。”
“不妥,尽管我军一时攻城不利,拖些时日也必将城父拿下,但如果做了这个保证,我军士气必会大减,人人都想着进城去捞一把,所以才会不惜性命。”讲到最后囊瓦不禁压低了语气。
“但是,王上可焦急等待着右尹大人的捷报。”
“那也不妥,将士为我卖命,我更不能亏待他们。”囊瓦的态度依然坚定。
“那右尹大人,您就坐在城下等王上来训斥吧。”此时,临时来阵前效命的鄢将师,故怀深意的挖苦道。
“右领大人难得张嘴,一张嘴还真是不同凡响啊。”囊瓦知道鄢将师是费无忌的人,所以也不会把他怎样。
“右尹大人,小的这是在为您着想。”
“为我着想。”囊瓦发出一阵冷笑。
“是,我相信凭右尹大人的本事,拿下城父不过是小事一桩,但是早拿下总比晚拿下要好,何况这也是王上他最想要的结果。”鄢将师这个人,讲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这也许与他以“智者”自居有关。
“我何尝不想早日攻破城父,这不是在与众将商讨对策吗?”
“右尹大人辛苦了,不过王上他不看过程只要结果。”
“不要兜圈子了,你到底想说什么?”囊瓦被鄢将师的慢条斯理惹火了。
“好吧,我想说的是,右尹大人应该听从裨将军的建议才是。”
“不行,我还是那句话,将士为我卖命,我不能亏待他们。”
“右尹大人别急,听我把话讲完。您是不想亏待自己的部下,但是我们大可说一套做一套。先叫人把城内放弃抵抗,城破之日王师可既往不咎的保证传到城内,这样一来城里守军必然会人心涣散,再无顽抗之意,说不定还会把太子绑来献上。至于右尹大人拿下城父后,到了那时,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还不是听您一句话的事。”
“右领大人高见。”武城黑即刻恭维道。
囊瓦没有及时作出回应,他思考了一下才说道:“倒也可行,但是事前,武城黑你先要跟将士们交代清楚。”
“是。”
“下去安排吧。”
“遵命。”
当天夜里,武城黑带领几百名士兵绕城奔走,并将劝降信用弓箭射到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完成任务后,武城黑兴致勃勃的前来向囊瓦禀报,囊瓦看了看鄢将师洋洋自得的嘴脸,不禁在心中暗骂:“混蛋,世人都说我囊瓦心狠手辣,可跟这家伙比,我囊瓦就是心慈手软的老太婆。”
等到第二天,城中守军的抵抗势头果然弱了下来,并且有些人已经丢盔弃甲,跑回家中躲避祸乱。若不是太子建在这里推行仁政减免赋税,还算有些人缘,恐怕早就有人将他绑起来去迎降献俘了。
最后,城中只剩下以伍子胥为首的一批人,还在继续抵抗。眼见城父即将不保,伍子胥迅速跑回行宫找到太子建,建议他在城破之时,趁着慌乱化妆逃跑,出城后再一路向北逃离楚国。而伍子胥自己则要留在城中,率领残部与囊瓦大军血拼到底,以便给太子建出逃赢得宝贵时间。万般无奈之下,太子建只好采纳他的建议。
又过了半日,囊瓦大军攻破外城,太子建趁机带着齐音与公子胜化妆成平民,在十几名亲随的护送下从未遭敌军围困的北门逃走。之后,伍子胥又带人倚靠内城与囊瓦大军进行了一番殊死搏斗。最终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他也放弃了对内城的坚守,孤身一人混入落难的人群躲藏起来。
太子建畏罪潜逃,大逆不道的罪名就落到了城父百姓的头上。囊瓦大军在当天午后攻入太子行宫,彻底剿灭叛乱。接着他们又在城中继续铲除零星顽抗的残兵,囊瓦见有些叛军躲进了高大的建筑中,就命人搬来薪柴和麻油进行火攻,就这样城父最后的抵抗者也被活活烧死了。随后火势开始失去控制,大火蔓延到了行宫,于是入城的士兵乘隙趁火打劫,同时四处纵火。到了最后,囊瓦也对杀红眼的部下无法进行弹压,只好草草从行宫里搬出几件太子建使用过的器物,以便在日后向平王报捷时,作为献上的战利品。
囊瓦率亲兵撤出城父,当天仍在大帐过夜。然而这一夜,囊瓦的士兵们没有睡,他们先是在城中纵火抢劫,等到火势大涨,又都退到城外把守城门,见有外逃的百姓一律格杀勿论,等到火势稍减,就又跑回城中继续作恶。
当太阳再次从东方升起时,城父已经化作一片废墟,到处都是被烧毁的房屋,到处都有被烧焦的尸体,昏天黑地,臭气熏天。
这一夜,伍子胥藏身在城中的一个人工水池,总算躲过一劫。他的水性好,可以长时间的沉在水下。在亲眼目睹了城父百姓惨遭杀戮之后,他不禁潸然泪下,但此时他更为担心的是远在郢都的父亲和家中的妻子老小。
“不行,我一定要活着逃出去,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去救命。”他不停地在心中默念。
终于机会来了,原来有一段城墙被熊熊烈火烧塌了,伍子胥耐心的撑到深夜,见好时机一个箭步窜了出去。
跑出城后,伍子胥继续拼命的往家的方向飞奔,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回望城父。只见此时的城父依然是火光冲天,伍子胥再次感到悲痛万分,他朝着城父的方向跪下,并失声哀嚎道:“城父的父老乡亲,是我害了你们,我日后一定要为你们报仇雪恨,愿你们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过了许久,他才站起身来继续逃命。自此城父被夷为平地,楚国也不再有城父这个地方。
春秋时期,血缘关系仍然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因素,之间具有相同血缘的人们往往会更为亲近,也一定是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继而由血缘关系又衍生出了小范围的地域认同,人们只把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小范围地域里的人视为同胞兄弟,再加上当时国家观念的淡薄,所以即便同为楚国人,囊瓦的大军在屠杀城父百姓时,心中也不会存有丝毫的怜悯之情。
再说太子建,他能够从城父逃脱绝非侥幸,这恰恰是囊瓦的刻意安排。说到底囊瓦虽然鲁莽,但也是个精明人,他在平王面前装疯卖傻,是为了讨取主上的欢心,事实也证明了此种做法屡试不爽,每次他受到平王的训斥之后,又都会得到平王的重用。囊瓦知道费无忌能够暂时得到平王的宠信,是因为他肯为平王背负骂名,就凭费无忌的为人,不可能长盛不衰,所以囊瓦做事并不想与费无忌一个鼻孔出气。这次囊瓦肯率兵征讨城父,是因为他认定太子建必死无疑,还有就是可以趁机捞上一笔。囊瓦大军骁勇善战,靠的就是他允许士兵在取胜之后明火执仗的劫掠财物,对此平王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太子建虽然阴谋造反,但毕竟还是平王的亲生儿子,如果是囊瓦亲手擒拿了太子建,万一哪天平王心有悔意追究起来,他便再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囊瓦故意不去围困北门,就是要放太子建一条生路,至于这之后的事情,那就让司马奋扬来做吧。
太子建一家在亲随的护卫下一路北逃,他们想要逃往宋国,可是道路关卡全都被司马奋扬封锁了,要想顺利通过简直比登天还难。
“无论怎样都不能坐以待毙,别辟蹊径的事还要试一试。”太子建说。
他的几名亲随想通过贿赂蒙混过关,但未能成功;接着太子建又想不走官道,翻越群山,可是山峰险峻,又多虎豹豺狼还是不行。眼看追兵在后,食物又很匮乏,再想跑到别的地方出境已是不可能,太子建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偏偏祸不单行,此时又已怀有身孕的齐音,因为受了惊吓染上大病,躺在马车里已经动弹不得。无计可施的太子建,只好在边境的一座村庄里,暂且借来一间茅舍安置齐音。可出人意料的是,村庄里有人因为害怕受到牵连,偷偷跑到司马奋扬那里告密。
司马奋扬本是陈国人,在平王做陈蔡公时他的父亲做了平王的马夫。据说司马奋扬的父亲擅长相马,为人也很有远见,虽然家境不好,但他一项支持司马奋扬读书习武,最终使得司马奋扬拥有了一身才学。后来平王见司马奋扬相貌堂堂,谈吐优雅,就留他在身边做了随从,日久天长,他也就成为了平王的信臣。要说司马奋扬是平王身边最忠心的人,平王对他也十分信任,要不然怎么会将监视太子建的任务交给他来做。但是这回如果没有司马奋扬的庇护,太子建恐怕真的在劫难逃。
司马奋扬并不是一个落井下石的人,他虽然拒绝了太子建的拉拢,但也同情他的际遇。看到平王对亲生儿子的刻薄寡恩,以及费无忌的厚颜无耻,他心中产生了些许不满。于是,当告密者走后,司马奋扬并没有急着率兵捉拿,而是派一名亲信前去给太子建通风报信。起初这名亲信并不敢按他吩咐的去做,但是司马奋扬信誓旦旦地向亲信表示,对此事他会负全部责任。亲信出发一会后,司马奋扬才带着军队慢慢上路。
那个亲信来到村庄找到太子建,向他转告了司马奋扬的话:“上将军让我前来告诉太子,赶快离开这里,否则就要被他生擒。”
太子建听后不无感激地说道:“上将军果然重情重义,只可惜他也是为父王效命的。现在他让我赶快离开这里,可是眼下我根本无路可走。”
“此事上将军早有预料,他为太子准备好了通关文牒。”亲信说道。
万事俱备,只可惜齐音因为重病缠身再也经不起路上的颠簸,太子建虽然心存不舍,但是在亲随们的劝说下,还是带上公子胜离她而去,最后只留下几名亲随在她身边作为照顾。
有了司马奋扬的通关文牒,太子建一干人等顺利通关。等他们来到宋国设立的关卡下,不想又遭到宋兵阻截。原来司马奋扬一个月来对边境的封锁,使宋国人有了楚军将要大举入侵的疑虑,便也封闭了国门。直到太子建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宋兵中一名先前曾与他有过往来的军官才认出他来。只见此时的太子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犹如丧家之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庄重和威仪。
司马奋扬率兵赶来时,太子建已经逃出楚国。听过亲信任的回报,他不禁心中窃喜。在得知齐音因染病未能随太子建一道出逃后,他本想好人做到底,将齐音偷偷藏匿起来,等养好病再设法将她送出去。
可是不曾想,眼疾手快的鄢将师此时也带兵赶到,得知太子建逃亡,立功心切的他不禁暴跳如雷,一定要绑了重病在身又怀有身孕的齐音前去向平王邀功。对此司马奋扬咬牙切齿地说:“太子有罪,与太子妃何干?我不赞同你这么做。”
“上将军,太子逃亡,是我等办事不利,办事不利就等同有罪,现在不是正好可以拿太子妃来顶罪吗。”鄢将师恬不知耻的讲道。
“要顶罪,我司马奋扬自会到王上面前受过,你又何必为难一个怀有身孕的弱女子?”
“上将军说得对,不过我又怎么忍心看您受苦?罪名总是要有人来顶的,您看我们不如找个手下的人来,就说是他故意给太子通风报信,才致使太子最终逃逸如何?”
听了此话,司马奋扬认清了鄢将师险恶的为人,即刻便心生厌恶,气不过的讲道:“右领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过你也不必枉费心机,其实给太子通风报信的人就是我,你就把我绑了交给王上吧。”
“此话当真,这个时候可容不得半句玩笑。”鄢将师惊讶的说。
“当真,你绑了我吧,无耻之徒。”司马奋扬斥骂道。
“事到如今,我也是秉公办事,上将军为何要恶言相加?”
“你这无耻小人,我对你已无话好讲。少在我面前惺惺作态,干脆点,来吧。”司马奋扬面似平静,实际早已被激怒了,他不想再给鄢将师留一点客气。
“那么,上将军对不住了,来人将他拿下。”鄢将师到死也不会明白,眼前的司马奋扬为何会自讨苦吃。
“那屋子里的女人还用绑吗?”一个小兵问道。
“蠢东西,那是太子妃,肚子里怀着王上的孙儿,你说能绑吗?”鄢将师转过头来,又对司马奋扬说道:“这回上将军满意了吧。”
“满意。快绑我去见王上吧,你也好用我的人头来请功。”
“唉,上将军是王上的宠臣,想必王上也不会真心怪罪,再说了,这不还有太子妃在吗?”
“好了,闲话少叙,赶紧上路吧。”说罢司马奋扬自己走出房门。
鄢将师绑了司马奋扬,一路上快马加鞭,仅用了十来天就赶到郢都。而齐音因为有了司马奋扬的关照,得以坐乘马车,慢慢被押解过来。
司马奋扬被押进王宫大殿,楚国一班臣子站立两旁,平王高高在上质问道:“听说太子是你有意放走的,可否属实?”
司马奋扬没有开口。
“你是寡人最信得过的人,有什么话尽管讲出来。”
“是臣违背了王上的旨意甘愿受罚,但是臣扪心无愧。”
“此话怎讲?”
“记得当初王上曾经嘱咐过臣,要像服侍王上一样服侍太子,臣虽不才,但也不敢三心二意。臣按王上先前的嘱咐行事,不忍心按王上后来的命令执行。其实臣将太子放跑,现在想来已是追悔莫及。”
平王有些感动,接着又问:“那么,你怎么还敢来见寡人呢?”
司马奋扬说:“臣没有完成王上的重托,如果不来,就是再次违命,臣当然不敢。”
听罢此话,平王也有些为太子建感到惋惜,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太子建蓄意谋反,触动了平王的根基。
“好吧,今天寡人就暂且放过你,回宛丘继续当你的上将军吧。其他人寡人也不再追究,不过司马奋扬,寡人想问你一句,今后还会再亏负寡人吗?
“不会,以后臣一切都听从王上的安排,如若食言,愿遭天打雷劈,碎尸万段。”
“你下去吧。”
“是。”
也许这是平王一生中对臣子仅有的一次宽容,这其中也应当包含着他对太子建的恻隐之心。不过司马奋扬退下后,平王还是气急败坏的对臣子们说:“司马奋扬一时的妇人之仁,倒是给他自己赢得了好的名声。但是太子出逃,日后楚国必会后患无穷。”
“禀告王上。”鄢将师说道。
“你还有什么话要讲?”
“太子逃跑前,留下了秦国公主孟嬴?”
“秦国公主?”乍一听说,平王也十分困惑。
“就是太子妃。”
“知道了,她现在何处?”平王表面无事,但心里已经恨透了鄢将师。“狗东西,真有你的,这种事也敢当着众人的面来讲。还有谁不知道,真正的孟嬴早已在宫中,你这不是故意让寡人难堪吗?”
“回禀王上,还在押来郢都的路上。”
“为何不与司马奋扬一同押解”
“因为她已怀有身孕?”
“怀有身孕。”平王略加思考一番才说道:“太子妃虽然与太子是为夫妻,但她贵为秦国公主,寡人要赦免她所有的罪状。你马上命人路上好生照顾,等她到了郢都,接进宫中让我一见。记住这是寡人的家务事,鄢将师你要尽心办妥。”
“臣下遵旨。”
事后,鄢将师被费无忌一顿训斥:“你这个蠢货,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及孟嬴公主,我看你是活够了。”
“是小弟没长脑子,还请哥哥赐教。”鄢将师追悔莫及。
“现在楚国上下,还有那个不知道真正的孟嬴在宫中受到王上的宠幸,你这么一说,让宫中那个真正的孟嬴怎么办?记住,现在只能说假孟嬴是太子妃,不能说她是秦国公主。弄错了就算王上不追究,孟嬴也会记恨你,到时候,有你好果子吃。”
“但是我已经说了,哥哥我该如何是好?”鄢将师焦急的问道。
“事已至此,已再无挽回的余地,先看看王上他有什么动静吧。”
这几天,孟嬴正在为太子建被驱逐的事而高兴,可是表面上她还要装作个局外人,安慰平王不要过于伤心。太子建必定是平王的亲生儿子,平王却将他逼上了绝路。无论是多么强势的人,也会有心软的一面,而平王的这一面,只有在内宫之中才会表露出来。
这天,平王躺在孟嬴的怀里,戏谑起她的头发,突然平王对孟嬴说:“爱妾的头发乌黑如漆,真的是令人羡慕。”
孟嬴回答道:“王上年轻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头发吧?”
“有。不过寡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正赶上寡人的二哥灵王弑杀了寡人的侄儿郏敖,寡人的三哥和四哥都撇下寡人,逃到晋国去了,寡人不知道二哥将会如何对待寡人,一时间惊恐万状。”平王回忆起早年的危险处境,不禁有些伤感。
“那后来那?”
平王严肃起来说道:“后来寡人的原配蔡女,也就是太子建的母亲,拉着寡人去蔡国避难,寡人到了蔡国,受到蔡灵侯的优厚礼遇。”
“这么说,蔡女对王上有恩,那么再后来那?”孟嬴急切地问道。
“再后来,二哥派人把寡人从蔡国接了回来,并委以重任。”
“王上果然吉人自有天相。”
“再再后来,寡人的二哥杀了蔡灵侯,寡人又奉命率军灭了蔡国。”
“恩。”
“你心里是不是在想,寡人是个恩将仇报的小人?”
“没有,真的没有。”孟嬴连忙解释说。
“想也无妨,事实就是如此。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要想生存就必须做到冷酷无情。”
“这样的世界也确实太残忍了。”
“寡人何尝不觉得自己是个小人,如今又亲自赶跑了自己的儿子。”平王的眼角有些湿润。
“不过臣妾以为,这回是太子他咎由自取,是他图谋不轨在先。”
“你说的没错,胆敢窥视王位,即便是亲生的儿子又能怎样?”平王又恢复了他不可一世的神态。但是一会他又说道:“不过现在想起来,当初是寡人将他逼得太紧,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无论怎样,事已至此,王上您就只能接受现实。”孟嬴劝慰道。
“恩,不过寡人今后不会再重用费无忌和他的嫡党,其实他们都是些无耻的奸逆小人。”这一刻,费无忌仿佛成了平王手中用过的夜壶,平王嫌它又脏又臭。
“臣妾也希望您日后能够励精图治,信用贤能,重振楚国雄风。”
“恩。”平王用力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平王又对孟嬴说道:“对了,还有一事。”
“王上请讲。”
“听鄢将师说,太子离开楚国时,太子妃也就是你的那个丫鬟,正怀有身孕,未能一同出逃,被鄢将师捉住,现正在押回郢都的路上。”
孟嬴听后竟显得很兴奋,她说:“王上说的,可是当初冒充臣妾嫁给太子的那个齐音。”
“正是她,听说你们情同姐妹?”
“是的,臣妾与她自小在一起长大,不过自从她嫁给太子后,臣妾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怎么?很想她吗?”
“想,臣妾恳请王上能饶她不死。”
“好,寡人答应你,等她回来后,你就去见见她吧。”
“是。”孟嬴见平王赦免了齐音,心里很高兴。
“不过。”
“不过什么?”孟嬴撒着娇问道。
“不过她肚子里的孩子,寡人还不知该如何处置?”
“王上是说……”孟嬴没敢再往下讲。
“是的,这几天寡人一直在发愁,现在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臣妾,臣妾,也不知该如何处置。”孟嬴根本不想去想。
“唉。”平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二人沉默了好一会,齐音才说:“依臣妾看,还是留下吧,必定孩子也是王上的血脉。”
“这样也好。不过孩子一生下来,你就把他抱过来抚养,不能让他与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是,臣妾知道。”平王与孟嬴最终肯这样做,绝非是一时简单的良心发现。
没过几天,齐音被押解到郢都,受到了孟嬴的召见。此时齐音身上还穿着农妇的衣服,并且浑身上下肮脏破烂,臭不可闻,她一人呆滞的坐在大殿中,身上的病已经好了。
“妹妹,咱们姐妹终于又能相见了。”孟嬴来到大殿,虽然第一眼见到齐音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但她仍然显得十分亲切,这也说明她并没有忘记当年的情谊。
可齐音却对她不理不睬,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对此孟嬴早有心理准备,她并不生气,反而将身边的侍者臭骂了一顿:“你们懂不懂规矩,殿下坐着的是楚国的太子妃,我的好姐妹,还不快服侍她沐浴更衣。”
“你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了。”齐音露出鄙夷的神情说道。
“妹妹,你终于肯说话了,饿了吧,我叫他们拿吃的来。”
“我不饿。”
“一路赶来,累了吧,我这就命人为你安排住处休息。”
见齐音不再开口,孟嬴走上前去,想用手拉她。可是还没等孟嬴将她拉起,齐音就用手一下子甩开了她的手。
孟嬴还是没有动怒,说道:“我知道,妹妹心里正在埋怨姐姐,但你这样又能如何?反而苦了自己,快起来把你的遭遇跟姐姐讲讲。”
“还有什么好讲的,你这个口是心非的女人。”齐音嘲讽道。
一听此话,站在一旁的随蛮终于狗性大发,他呵斥道:“放肆,你怎敢对王妃这般无礼?”
“闭上你的嘴。”孟嬴反而训斥了随蛮。
“是。”随蛮灰溜溜的回答道。
“妹妹,不要再怨恨姐姐,不开心的事都已经过去了,以后我们还是好姐妹。”
“姐妹?你何时拿我当过你的妹妹?”
“何时?我一直都把你当做妹妹来看待。”
“当做妹妹,就不该毁我家庭,害我夫君。”说完此话齐音泪流不止。
“你是说太子,可你别忘了是他有错在先。”
“我整天陪伴在夫君左右,什么事不知道,他叛逆也是你们逼他这样做的?”
“就算如此,我也是为了秦国才这样做的,现在好了,秦、楚两国会永结百年之好。”
“百年之好,这下你也好了,凭王上对你的宠幸,你可以当王妃了,你的儿子也可以成为太子,将来还会继承王位,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你就要谋害我的夫君。”
“妹妹我已经说了,我这是在为秦国着想。”讲此话时,孟嬴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庄重。
“去你的为秦国着想,我只要我的夫君,我只要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没想到几年不见,你竟然变得如此冥顽不灵,太令我失望了。”
“令你失望,还有更失望的。”说着齐音站起来奔向孟嬴,并用手向她的脸抓去,只听刺啦一声,她在孟嬴的脸上留下了几道红印。
随蛮见状,赶忙上前拉住齐音,并狠狠地踹了她的小腹,又把她推倒在地,正当他还要殴打齐音时,孟嬴及时制止了他。
“不许再难为她,把她拉下去好好看管,不能有一点闪失,要知道她肚子里怀着王上的孙儿。”
“小的听命。”待齐音被拉下大殿,孟嬴将身边的人全部屏退,之后她便一个人在大殿里默默抽泣。
“是命,是命让我来到楚国,是命让我们姐妹反目成仇,还是命让我做出那么多枉为人的事来。”
孟嬴哭过之后,仍要做她的王妃,仍要继续实现心愿,不管她此前做了多少诋毁太子建的坏事,此时此刻她真心向上苍忏悔。从此之后,孟嬴又做回原来那个善良的自己,不再记恨,不再尔虞我诈,本本分分为人。并且她还力劝平王修明政事,礼贤下士。
平王知道孟嬴被齐音伤害一事后,本想为孟嬴出气。可是孟嬴不但没有怪罪齐音,反而为她求情。
“王上操劳国事,不要再为臣妾操心,我们姐妹之间的事,就由我们姐妹自行解决。要知道臣妾在楚国除了您和壬儿,就只剩下这一个亲人了。”
平王自觉有愧,只好作罢。
后来齐音被软禁在王宫中,孟嬴时常会来看望她,但是每次她都是通过宫门的门缝看上几眼,从不与齐音近身接触。等到齐音产下一女后,孟嬴就把她抱回身边抚养,并且十分疼爱。
历尽风风雨雨,现在又驱除了太子建,平王再无后顾之忧,他无论如何也要给孟嬴一个名分。平王命人放出话来,说当初正是因为看出太子建有不臣之心,才会自己娶回真正的秦国公主。虽然当年平王霸占孟嬴时,太子建年仅十六岁,没有人会相信平王的谎话,但是如今有了太子建的教训,就再也没有人敢在平王面前说他的不是。最后孟嬴光明正大的被册封为楚国王后,她的儿子公子壬也最终成为楚国的新太子。据说在册封当天,只有沈尹戍一人,因为觉得不合礼法,拒绝参加册封大典。不过事后平王与孟嬴也并未责怪他。既然一切问题都已解决,那么没有人再会在意细节。
求大家支持,我自认为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