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父子决裂
客观上讲,楚平王派太子建镇守城父,对重振楚国霸业来说大有裨益,然而由于他的动机不纯,致使事情真的实施起来后难免会令人大失所望。
太子建走后,费无忌变得异常活跃,他开始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向平王进谏太子建的谗言。
“王上,据司马大人(司马奋扬)禀报,太子与伍奢已经到达城父。”费无忌对平王说。
“知道了,怎么用了这么久?”平王问道。实际上早在九月末司马奋扬就已将太子建到达城父的消息禀告费无忌,但是他利用平王对自己的信任,凭借着对太子建的专奏之权,故意将实情隐瞒了一个月才告知平王。
“臣听说,太子在伍奢的陪同下,一路上游山玩水,购置名产,难免耽误了一些时日。”
“他们倒是逍遥自在,不过寡人派太子戍守城父,可不是让他前去消遣。”看来平王打心眼里就厌烦这个儿子,有所提及必要恶言相加。平王停顿了一会接着说,“太子在寡人身边时到也中规中矩的,没想到刚出郢都就原形毕露了。”
“太子自成年后从未出过远门,乍一出去难免会有些轻浮,还请王上见谅。”
“嗯,知道他与伍奢现在在城父都做些什么吗?”
“臣听司马大人说,太子每天都要读书,偶尔也会视察城建。伍奢倒是很忙,他整天东奔西走拜访亲朋好友。”
“太子好读书倒是件好事,至于伍奢,城父是他的采邑,刚回到家里是要走访一阵子。但是寡人就怕长此以往,他们会荒废掉寡人的事业。”尽管平王的话未经深思熟虑,只当是在与臣子闲聊,但是这样的话也足够伤人心的。
费无忌含笑说道:“不会的,臣下以为太子与伍奢尽忠为国,过些时日必将会尽心做事,不辱使命。”
“希望如此。此次寡人将他们外放,目的就是要看看他们离开寡人之后会有何表现。”本来话讲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费无忌见平王未动肝火,还是不肯罢休,于是他又说:“臣下还听说,城父的太子行宫尚未完工,太子暂时委屈住在了官署里。”
“寡人不是早就派工匠过去修建了吗?怎么还未完工?”平王不解道。
“好像是在用料上出了问题,石料倒可以就地取材,但是当地没有上乘木料,眼看冬季临近,司马大人已命人凿井泼街,等到冰路筑成,再从南方将木料运去。”
“寡人不是对司马奋扬讲过,营造行宫一事不必大费周章一切就简,他怎么不听?”平王有些烦感。
“司马大人岂敢违命,只是太子他太过认真,执意要精心营造,司马大人也十分为难,据说还曾与太子发生过不快。”
“简直岂有此理,楚国的劳役可不是用来给他修宫建庙的,他这么做难道是想再建起一座章华宫不成,你马上代寡人草拟意旨,就此事对太子严加申斥。”
“是。”费无忌见好就收,不再追加,因为他明白谋害太子建将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业,每迈出一步都要四平八稳,切不可急于求成。
这样一来倒是苦了远在城父的太子建,他不仅要遭受平王无来由的责骂,还会因为远离平王和费无忌的欺瞒而无法将事实澄清,并且此时想要将他置之死地的,不仅只有费无忌一人,还有那位真正的秦国公主——孟嬴。
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孟嬴曾与费无忌暗通款曲,但是聪明的她早已认识到此时是搬到太子建,扶持公子壬上位的最佳时机,这可谓是与费无忌的想法不谋而合。
楚平王六年岁末,鄢将师在费无忌的示意下,向平王进献嘉禾,平王喜不自胜特意命人修建嘉禾庙并筹备相关庆典。嘉禾指的是生长奇异的禾苗,其中一颈双穗的较为常见,在古代嘉禾被人们视作吉祥的征兆,它的出现意味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自嘉禾出现之后,楚国各地官员无不上表庆贺,来歌颂平王的丰功伟绩和众望所归。后来太子建与伍奢也上呈贺表,只不过贺表又被费无忌截下,直到庆典完毕才匆匆献与平王。
平王看过太子建与伍奢的贺表,不禁面露愠色,他觉得太子建与伍奢的拖延是在有意怠慢。孟嬴看出了平王的不满,便就此事来大做文章。
“王上怎么好好的,又不高兴了?”孟嬴翻动着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问道。
“爱妾,你看直到现在太子与伍奢才呈上贺表,而庆典的时日早就过了。”平王一边说着,一边将贺表拿给孟嬴,孟嬴接过贺表仔细地看了起来。
“楚国出现嘉禾,是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是寡人与百官明修政务,体恤百姓的成果,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呼雀跃,携手相庆。可他们两个倒好,上贺表都要延误,私下里指不定还会说寡人徒事虚文,劳民伤财。”
“臣妾也觉得太子建与伍奢是在故意令王上难做,城父距离郢都确实远了些,但也不及居巢、寿春,甚至就连陈蔡两国都已将贺表呈上,为何他们的贺表迟迟不来?还有您看这两份贺表,内容简短,并且书迹鄙陋,可见是没有诚意。”孟嬴边说边指给平王看。
“无礼,他们胆敢这般儿戏,这就是不忠不孝。”
“臣妾也觉察到王上的这位太子与您总是背道而驰,阳奉阴违。”孟嬴此话如同火上浇油。
“寡人没有他这样的儿子,他也别想坐稳太子之位。”平王终于讲出了憋闷在心中很久的话,孟嬴也得到了她最想得到的回答。
“王上,是不是因为您娶了臣妾,使得太子心中还存有怨恨,所以他才要处处与您作对?”孟嬴的话直逼平王的命门,令他霎时觉得一阵羞愧,然而过后平王又恢复了平静,觉得在孟嬴面前也不必有所掩饰,便回答说:“应该是这样吧,他可能为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那就难办了,别看臣妾肯原谅王上,太子他可能毕生都要对您怀恨在心了。”
“嗯,一定会的,不过寡人就是觉得委屈了你。”
“臣妾倒是没觉得有何好委屈的,谁让臣妾心仪王上,但是恐怕壬儿他将来就要受苦了。”孟嬴的双眼随即湿润了。
话讲到这里,平王心里也很焦急,他连忙安慰孟嬴道:“不会的,寡人向你保证,日后一定不让壬儿受半点委屈,寡人会把楚国最富饶的地方封给他作采邑。”
“王上不必再说了,臣妾相信您今日所言,日后再说日后的吧。现在最要紧的是太子他远在北疆,手持重兵,还有伍奢一班贤能辅佐,臣妾建议王上应该有所防范,避免当年灵王的惨剧再次上演。”
“爱妾的话,寡人当铭记在心,你放心好了。”其实平王也早已有了这方面的顾虑。
果不其然,不出半个月,平王就重新任命司马奋扬为上将军(军职,是一军的统帅,非固定职位),镇守在城父西面的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全权节制楚国北部军队,这样也就从太子建手中夺走了兵权。
事到如今,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能够看清平王的心思,何况是太子建与伍奢。
“看来,当初费无忌建议王上派太子来镇守城父,实际上是居心不良啊。”伍奢对太子建说。
太子建听后有些心酸,他说:“费无忌在父王身边说尽你我的坏话,我并不害怕,可是没想到父王也会如此糊涂,不辨真逆听信谗言。”
“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吧。”伍奢意味深长的讲道。
“我看父王还是在为孟嬴的事而放心不下,才会对我如此刻薄。”
“太子一言切中要害,我看王上正是因为做了丑事,所以才要加害太子。”伍子胥说道。
伍奢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正值楚国霸业复兴之际,他不想看到平王与太子建之间的不和,并且伍奢认为儿子的话兼有挑拨离间之嫌,于是他对伍子胥责备道:“黄毛小儿,乳臭未干,你懂什么?这里还轮不到你说话。”
“我同您一样身为太子的家臣,就要为太子出谋献策。现在我只是讲出了实情,父亲大人为何要训斥孩儿?”伍子胥十分不服。
“你胆敢鼓噪,难不成是要与为父争辩吗?”
“孩儿不敢,但心里仍旧不服。”
“好了,太傅大人,现在不是自家人争个高下的时候。我们不妨听听子胥的想法。”太子建劝解道,“子虚,你来说一说。”
“是,臣下以为,王上,他虽然是您的父亲,你们之间存有父子之义,但是他终究还是做出了有愧于您的事情,就不能再与您以诚相待,并且王上为人及其自负无情,我想关键时刻他不会在乎您的死活,再说又有他信任的费无忌在身边逢迎挑唆,太子啊,您现在真的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此时,太子建的内心已经被痛苦和仇恨萦绕,“接着讲。”他愤恨的说。
“所以,我劝太子您要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伍奢惶恐不安的说:“你这样会害了太子,太子不要听他在这里胡言乱语。”
“不,太傅,子虚此话有理,我不想坐以待毙,是时候该有所作为。”
伍子胥接着说:“太子现在身在边城,对外可以结交晋国和它的属国,赢得财物和舆论的支持;对内则要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待羽翼丰满后,便可挥师南下攻破郢都,像当年您父亲那样夺取王位,才可扭转局面。即便是失败了,太子也可退守北疆或是周游列国,等待时机谋求东山再起。”
“不着边际,大逆不道,你的想法太幼稚了,你这不是在给太子献计,而是与费无忌一道教唆王上杀害太子。”伍奢已经忍无可忍。
“那么父亲,难不成是让我等在这里如同羔羊一般,等到王上和费无忌磨光屠刀,再来宰杀?”伍子胥义愤填膺的说道。
待三人沉默了良久,太子建才又开口说:“每个君王都教导他的臣子尽忠尽孝,恪守本分,可是又有哪个君王不是凭借武力,谋权篡位夺来的江山与万民敬仰?起码我的父王就是这样。好吧,为了不成为待宰的羔羊,我就暂且按照子胥的说法去做,但是日后我也必不会主动将兵刃指向父王,除非他先对我不仁。”见伍奢没有再表示反对,太子建继续说:“子胥你能谋善断,敢作敢为,令我十分佩服。”
“只要对太子有益,我伍子胥必会肝脑涂地。”
“好,我要的就是你肚中的忠肝义胆,今后,你就作为我的心腹,专门为我做事。太傅大人,您以后也不要对子胥的言行再做约束。”太子建认真的说。
“是, 我伍氏一门,都将为太子力效犬马之劳。”
从此以后,太子建便加紧活动,扩充实力。在伍奢父子的协助下,他先是暗地里与宋国建立了同盟关系,接着又结交了郑定公和晋国的智氏,此外他还私自招募军队,并极力拉拢上将军司马奋扬。可是司马奋扬是个精明老练的聪明人,面对太子建的频频示好,他总是不为所动。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的矛盾和纠纷都不是由单方面引起的。伍子胥为太子建提出的建议,更加激化了他与平王之间的矛盾。两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正在一步步将自己引向不归之路,结果正如伍奢所说“这不是在给太子献计,而是与费无忌一道教唆王上杀害太子。”
半年后,即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四月,在郑国与智氏的资助下,太子建拥有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军队。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太子建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他忘记了当初所说过的话,心中早已产生了攻陷郢都,夺取王位的想法。虽然他很清楚,仅凭现有的实力还不能独树一帜,挥师南下实现胸中的抱负,但是青年人那浮躁的性情却驱使他做起事来越来越不肯遮遮掩掩。
“听说太子在城父,外交诸侯,私募兵马,恐怕有图谋不轨的嫌疑。”,“太子他结党营私,就要做出对不起王上的事情了”,“我还听说,太子之所以会与王上针锋相对,是因为王上霸占了真正的秦国公主。”,“这么说来,他们父子之间还存在夺妻之恨?”……
没过多久,郢都里便有官员开始议论起平王与太子建之间的不和,一时间流言四起。恰巧此时,太子建又派人接走了妻子齐音和他们的儿子公子胜,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猜忌。
后来,流言蜚语终于传到了平王的耳朵里,并给他敲响了警钟,于是他紧急召见朝中重臣商讨对策。
“寡人听说,太子在城父很不安分,正集结兵马随时准备犯上作乱,诸位爱卿可否知道详情?”平王问道。
见其他人都不肯开口,令尹阳匄只好最先发言道:“臣下也是略有耳闻,听说太子他在城父招兵买马,储备粮草,蠢蠢欲动,但这些只是道听途说,并未得到核实,臣下失职。”
“现在不是让你讲这些的时候。”平王训斥道。
“太子他怎么能这样做?如果真如令尹大人所讲,臣下愿率兵前往,把太子绑来向王上认错。”囊瓦说道。
“右尹大人勇气可嘉,可是现在的太子可没那么好绑了。”狡猾的费无忌终于肯开口了,“自从太子驻守城父以来,外结诸侯,内募私兵,图谋不轨。太傅伍奢放任娇纵听之任之,他的儿子伍子胥也曾参与其中。这是上将军的手书,请王上过目。”费无忌随即将司马奋扬书写的竹简书信上交平王。
平王草草看过后,不禁勃然大怒,他咆哮道:“你为何不早些向我禀报?”
哪知费无忌一个踉跄,跪倒在平王面前,之后涕泪聚下的回答说:“臣下,臣下是怕王上会因此事伤心呀。”
“你差点就误了寡人的大事,你滚,寡人现在不想再看到你。”见费无忌没有离开的意思,平王又叫来殿前武士把他拖到殿外。从始至终费无忌都是一副悲痛欲绝的神态,但此时此刻恐怕没有人会比他更开心,因为事已如此,太子建与伍奢已是必死无疑,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阴谋即将得逞。
“太子建还有伍奢,我早就说过,总有一天让你们好看。”原来费无忌没有急于将太子建的所作所为禀报给平王,是一种欲擒故纵的伎俩,他的目的就是等到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让平王知晓,之后平王便会发兵将太子建一干人等一举铲除,这样一来就彻底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依臣看,太子忠厚老实,断然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是不是伍奢在从中挑拨?”事到如今,直而和的郤宛还要为太子建开脱。
“臣也觉得此等大事,不可单单听信一人之言,便妄下结论,建议王上您三思而行,万不可意气用事。”阳匄说道。
“可是,眼看着太子就要领兵打到郢都来了,我等岂能坐视不理?”性格暴躁的囊瓦,已经无法容忍阳匄和郤宛的婆婆妈妈,作为天生的一介武夫,他对征战沙场,马革裹尸之事,怀有切斯底里的狂热。一听将要有战事发生,他体内的青筋几乎都要崩裂了。
“右尹大人不要急躁,征伐备战关乎国家兴衰和百姓的生死,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更何况日后有可能与你对阵厮杀的,是我们的太子,所以更要小心谨慎才是。”郤宛劝说道。
没想到囊瓦根本就不领郤宛的人情,他叫嚷道:“小心谨慎顶个屁用,我只知道要为王上抛头撒血,不惜生死。”
“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此般戏谑?”阳匄责骂道。
“那么,爱卿你又有何高见?”平王对阳匄说。平王虽然也不喜欢囊瓦的粗暴,但对他的忠孝却由衷赞赏,所以并未对其有所申斥。
“臣以为,即便太子真的做出违逆之事,王上也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况且此事尚待坐实,王上不妨先将伍奢召回郢都查问实情,同时派人到城父明察暗访做番调查。”
“这才是老成谋国,囊瓦你要跟令尹好好学习。”平王赞许道,接着他便发号施令道:
“右尹囊瓦听命。”
“臣下听命。”
“命你将兵两万,在城父南侧秘密布防,太子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刻率兵攻城,遇有抵抗格杀勿论,但事前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臣下领命。”
“左尹郤宛听命。”
“臣听命。”
“命你火速赶往宛丘,向司马奋扬传达寡人旨意,命他整军备战,一旦开战及时配合囊瓦从北部突袭城父,并命他暂时禁止边贸往来,断绝太子与中原各国的联系。”
“臣领命。”
“阳匄。”
“臣在。”
“你年事已高,不适长途奔波,就留在寡人身边,为寡人出谋划策吧。”
“是。”
“还有就是,你们觉得寡人应该派谁前往城父召回伍奢?”
“臣下觉得,可以派费大人前往。”囊瓦回答道。
“臣认为不妥,费大人与伍奢向来不和,此时派他前去,无异是在给太子通风报信。”郤宛说道。可能是郤宛压根就看不上囊瓦的粗暴鲁莽,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忘与他争斗,但是考虑到郤宛的话合情合理,平王又说道:“那你说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派连尹沈尹戍前去较为合适,他为人憨直,又与伍奢私交甚好,不会引起太子的怀疑。”郤宛回答道。
“好吧,就派沈尹戍去,不过事先不要告知他实情,就说寡人招伍奢前来是要询问城父城建事宜。”
“遵命。”
春秋时期,中国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君主或以君主为核心的官僚集团开始彻底掌握国家权力,他们开始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进行等级统治。在集权专制的人治社会,尽管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左右官僚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没有健全法律,也无强大机构制约君主权力之时,左右官僚发挥作用的好坏、正误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品质与德行。当贤明的君主在位,他能够勤奋听政、结交贤才、集思广益、兼听兼信、实行改革,国家政治自然会清明,百姓自然也可安居乐业。反之,当昏庸的君主在位而无视政事、寻欢作乐、暴虐无道、偏听偏信,国家的政治就会昏暗,百姓也要最终遭殃。这便是人治的不稳定性与诱发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狭隘自私的平王在位,伍奢这样为人刚正,直言敢谏的臣子必然会受到排挤和迫害,而只有像费无忌这样阿谀奉承,懂得钻营投机的奴才才会得到君主的重用与信赖。事实上,平王并没有因为费无忌的知情不报,而对他心存不满,他反而觉得费无忌憨傻得有些可爱,恰巧正值用人之际,事后他对费无忌也就既往不咎了。
大约在半个月后,伍奢回到郢都,此时因为平王还没有完成对付太子建的部署,所以并未急着召见。等到郤宛从宛丘赶回后,伍奢才接到平王召他进宫的旨意。
这一天,天气格外的燥热,似火的骄阳炙烤着每一个人的脸颊,路旁杨树上的蝉虫,也只剩下了有气无力地叫号。伍奢一路赶来,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仍不肯脱掉厚重的深衣。(深衣是一种将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又缝合在一起的服饰,它是古代诸侯、大夫的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伍奢入宫走进大殿,见平王与阳匄等人早已坐在殿中等候,他便先行向平王行礼,接着又向各位臣僚行礼。
平王并没有还礼,等到伍奢入座之后便问候道:“寡人听说你与太子在城父用心做事,日夜操劳,辛苦了。”
“谢王上关心,这都是臣下与太子应当做的分内之事。”伍奢回答道。
“是吗?恐怕除了分内之事,还做了不少分外的事吧?”平王先礼后兵,话锋一转倒也直截了当。
“不知王上所指为何?”伍奢略感吃惊,匆忙之下只有用此话来搪塞平王。
“寡人还听说,太子在城父外交诸侯,内募私兵,心存易志,大有攻入郢都取寡人项上头颅之势,你可知晓?”平王讲话的语速越来越快,这正昭示着他内心的愤恨。
伍奢明知事情已经败露,但为保护太子仍一口否定说道:“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还敢隐瞒,寡人还知道,太子图谋不轨你也有份。”
这回伍奢并未急着作答,而是下意识的环顾了一下四周,之后他便将目光死死地盯在了费无忌身上说道:“王上,您怎么能因为听信了奸逆小人的谗言,而疏远自己的至亲骨肉呢?”
“事到如今你还想蒙蔽寡人,看太子与你父子的罪状全都写在这里了。”平王说完,便将司马奋扬和此前派往城父细作寄回的手书扔到了伍奢面前。
伍奢连忙拿起这些书信大致翻看了一遍,随即便失去了往日里的神气,面色黯淡的堆坐在那里。他知道这回再也没有办法可以使事情得到挽回,但是他心犹不甘,仍要为太子辩解道:“王上,这些都是小孩子们的胡闹,当初我也是不赞同太子的做法,但太子他实在是因为出于自保,才会铸成大错,而并没有犯上作乱的意思。”
“出于自保?”平王用轻蔑的眼神看了看伍奢。
“是的,索性臣下今天就把全部肺腑之言都讲给王上听。太子他宅心仁厚,至忠至诚,一心想要为国家社稷和黎民苍生尽心效力,也一心想着为王上排忧解难,中兴楚国霸业。然而怎奈会有费无忌这样的奸逆小人,不知出于何种居心,一项对太子心存怨恨,铁了心的要将太子置之死地,并且他还在王上面前说尽太子的坏话,离间你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而王上您又不辨真伪,对他偏听偏信。太子害怕终究为他所害,所以被逼无奈之下,才会铤而走险,明知不义而为之,酿此恶果。我知道太子有错,但也错得有情可原,还有他真的没有加害王上的意思,恳请王上能够念及父子之情,对他法外开恩。至于罪臣父子,自会自缚手脚前来请罪,就算被王上处以极刑,也是死有余辜。”伍奢由于过度惶恐,所讲的话已经失去了条理。
此时坐在一旁的费无忌,再也无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迫切的对平王说道:“王上,不要再听信逆贼伍奢的一派胡言,他与太子不守法度,僭越礼制的罪状已经证实,他们明明是想兴兵作乱,谋朝篡位,罪不容诛。伍奢直到现在您还敢故弄玄虚,迷惑王上,就不怕军法无情吗?”
“你、你……”伍奢一时间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费无忌继续说道:“事已至此,如若王上今天不制伏伍奢,惩治太子,日后必将后悔不已。想一想,如果让他们的诡计得逞,王上您会遭受到什么样的侮辱?”
听罢此话,平王终于狠下心来。因为他早已见识过权力之争带来的父子反目和手足相残,在杀戮与血腥的残酷现实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权利,丢掉了父子亲情。
“伍奢你说费无忌在寡人面前说尽太子的谗言,寡人怎么不觉得?而你与太子的居心不良已是铁证如山的事实。多说无益,来人将他拿下,关进死牢留后听宣。”
“是。”早已准备在殿前的武士,将伍奢五花大绑之后,压下大殿。期间自知理亏的他没有任何反抗,也没有再开口讲过一句话,他只是在心中愤恨的咒骂着自己:
“是我,是我没有及时制止太子,才令他铸成大错,是我害了太子。”
伍奢被压出大殿后,平王随即宣布新的命令,他命囊瓦即刻率军攻打城父,捉拿太子和伍氏兄弟。并令郤宛再次赶往宛丘,协助司马奋扬封锁边境,以防太子战败之后出逃他国。就此平王与儿子太子建彻底决裂。
求大家支持,我自认为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的学生。
太子建走后,费无忌变得异常活跃,他开始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向平王进谏太子建的谗言。
“王上,据司马大人(司马奋扬)禀报,太子与伍奢已经到达城父。”费无忌对平王说。
“知道了,怎么用了这么久?”平王问道。实际上早在九月末司马奋扬就已将太子建到达城父的消息禀告费无忌,但是他利用平王对自己的信任,凭借着对太子建的专奏之权,故意将实情隐瞒了一个月才告知平王。
“臣听说,太子在伍奢的陪同下,一路上游山玩水,购置名产,难免耽误了一些时日。”
“他们倒是逍遥自在,不过寡人派太子戍守城父,可不是让他前去消遣。”看来平王打心眼里就厌烦这个儿子,有所提及必要恶言相加。平王停顿了一会接着说,“太子在寡人身边时到也中规中矩的,没想到刚出郢都就原形毕露了。”
“太子自成年后从未出过远门,乍一出去难免会有些轻浮,还请王上见谅。”
“嗯,知道他与伍奢现在在城父都做些什么吗?”
“臣听司马大人说,太子每天都要读书,偶尔也会视察城建。伍奢倒是很忙,他整天东奔西走拜访亲朋好友。”
“太子好读书倒是件好事,至于伍奢,城父是他的采邑,刚回到家里是要走访一阵子。但是寡人就怕长此以往,他们会荒废掉寡人的事业。”尽管平王的话未经深思熟虑,只当是在与臣子闲聊,但是这样的话也足够伤人心的。
费无忌含笑说道:“不会的,臣下以为太子与伍奢尽忠为国,过些时日必将会尽心做事,不辱使命。”
“希望如此。此次寡人将他们外放,目的就是要看看他们离开寡人之后会有何表现。”本来话讲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费无忌见平王未动肝火,还是不肯罢休,于是他又说:“臣下还听说,城父的太子行宫尚未完工,太子暂时委屈住在了官署里。”
“寡人不是早就派工匠过去修建了吗?怎么还未完工?”平王不解道。
“好像是在用料上出了问题,石料倒可以就地取材,但是当地没有上乘木料,眼看冬季临近,司马大人已命人凿井泼街,等到冰路筑成,再从南方将木料运去。”
“寡人不是对司马奋扬讲过,营造行宫一事不必大费周章一切就简,他怎么不听?”平王有些烦感。
“司马大人岂敢违命,只是太子他太过认真,执意要精心营造,司马大人也十分为难,据说还曾与太子发生过不快。”
“简直岂有此理,楚国的劳役可不是用来给他修宫建庙的,他这么做难道是想再建起一座章华宫不成,你马上代寡人草拟意旨,就此事对太子严加申斥。”
“是。”费无忌见好就收,不再追加,因为他明白谋害太子建将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业,每迈出一步都要四平八稳,切不可急于求成。
这样一来倒是苦了远在城父的太子建,他不仅要遭受平王无来由的责骂,还会因为远离平王和费无忌的欺瞒而无法将事实澄清,并且此时想要将他置之死地的,不仅只有费无忌一人,还有那位真正的秦国公主——孟嬴。
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孟嬴曾与费无忌暗通款曲,但是聪明的她早已认识到此时是搬到太子建,扶持公子壬上位的最佳时机,这可谓是与费无忌的想法不谋而合。
楚平王六年岁末,鄢将师在费无忌的示意下,向平王进献嘉禾,平王喜不自胜特意命人修建嘉禾庙并筹备相关庆典。嘉禾指的是生长奇异的禾苗,其中一颈双穗的较为常见,在古代嘉禾被人们视作吉祥的征兆,它的出现意味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自嘉禾出现之后,楚国各地官员无不上表庆贺,来歌颂平王的丰功伟绩和众望所归。后来太子建与伍奢也上呈贺表,只不过贺表又被费无忌截下,直到庆典完毕才匆匆献与平王。
平王看过太子建与伍奢的贺表,不禁面露愠色,他觉得太子建与伍奢的拖延是在有意怠慢。孟嬴看出了平王的不满,便就此事来大做文章。
“王上怎么好好的,又不高兴了?”孟嬴翻动着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问道。
“爱妾,你看直到现在太子与伍奢才呈上贺表,而庆典的时日早就过了。”平王一边说着,一边将贺表拿给孟嬴,孟嬴接过贺表仔细地看了起来。
“楚国出现嘉禾,是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是寡人与百官明修政务,体恤百姓的成果,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呼雀跃,携手相庆。可他们两个倒好,上贺表都要延误,私下里指不定还会说寡人徒事虚文,劳民伤财。”
“臣妾也觉得太子建与伍奢是在故意令王上难做,城父距离郢都确实远了些,但也不及居巢、寿春,甚至就连陈蔡两国都已将贺表呈上,为何他们的贺表迟迟不来?还有您看这两份贺表,内容简短,并且书迹鄙陋,可见是没有诚意。”孟嬴边说边指给平王看。
“无礼,他们胆敢这般儿戏,这就是不忠不孝。”
“臣妾也觉察到王上的这位太子与您总是背道而驰,阳奉阴违。”孟嬴此话如同火上浇油。
“寡人没有他这样的儿子,他也别想坐稳太子之位。”平王终于讲出了憋闷在心中很久的话,孟嬴也得到了她最想得到的回答。
“王上,是不是因为您娶了臣妾,使得太子心中还存有怨恨,所以他才要处处与您作对?”孟嬴的话直逼平王的命门,令他霎时觉得一阵羞愧,然而过后平王又恢复了平静,觉得在孟嬴面前也不必有所掩饰,便回答说:“应该是这样吧,他可能为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那就难办了,别看臣妾肯原谅王上,太子他可能毕生都要对您怀恨在心了。”
“嗯,一定会的,不过寡人就是觉得委屈了你。”
“臣妾倒是没觉得有何好委屈的,谁让臣妾心仪王上,但是恐怕壬儿他将来就要受苦了。”孟嬴的双眼随即湿润了。
话讲到这里,平王心里也很焦急,他连忙安慰孟嬴道:“不会的,寡人向你保证,日后一定不让壬儿受半点委屈,寡人会把楚国最富饶的地方封给他作采邑。”
“王上不必再说了,臣妾相信您今日所言,日后再说日后的吧。现在最要紧的是太子他远在北疆,手持重兵,还有伍奢一班贤能辅佐,臣妾建议王上应该有所防范,避免当年灵王的惨剧再次上演。”
“爱妾的话,寡人当铭记在心,你放心好了。”其实平王也早已有了这方面的顾虑。
果不其然,不出半个月,平王就重新任命司马奋扬为上将军(军职,是一军的统帅,非固定职位),镇守在城父西面的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全权节制楚国北部军队,这样也就从太子建手中夺走了兵权。
事到如今,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能够看清平王的心思,何况是太子建与伍奢。
“看来,当初费无忌建议王上派太子来镇守城父,实际上是居心不良啊。”伍奢对太子建说。
太子建听后有些心酸,他说:“费无忌在父王身边说尽你我的坏话,我并不害怕,可是没想到父王也会如此糊涂,不辨真逆听信谗言。”
“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吧。”伍奢意味深长的讲道。
“我看父王还是在为孟嬴的事而放心不下,才会对我如此刻薄。”
“太子一言切中要害,我看王上正是因为做了丑事,所以才要加害太子。”伍子胥说道。
伍奢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正值楚国霸业复兴之际,他不想看到平王与太子建之间的不和,并且伍奢认为儿子的话兼有挑拨离间之嫌,于是他对伍子胥责备道:“黄毛小儿,乳臭未干,你懂什么?这里还轮不到你说话。”
“我同您一样身为太子的家臣,就要为太子出谋献策。现在我只是讲出了实情,父亲大人为何要训斥孩儿?”伍子胥十分不服。
“你胆敢鼓噪,难不成是要与为父争辩吗?”
“孩儿不敢,但心里仍旧不服。”
“好了,太傅大人,现在不是自家人争个高下的时候。我们不妨听听子胥的想法。”太子建劝解道,“子虚,你来说一说。”
“是,臣下以为,王上,他虽然是您的父亲,你们之间存有父子之义,但是他终究还是做出了有愧于您的事情,就不能再与您以诚相待,并且王上为人及其自负无情,我想关键时刻他不会在乎您的死活,再说又有他信任的费无忌在身边逢迎挑唆,太子啊,您现在真的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此时,太子建的内心已经被痛苦和仇恨萦绕,“接着讲。”他愤恨的说。
“所以,我劝太子您要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伍奢惶恐不安的说:“你这样会害了太子,太子不要听他在这里胡言乱语。”
“不,太傅,子虚此话有理,我不想坐以待毙,是时候该有所作为。”
伍子胥接着说:“太子现在身在边城,对外可以结交晋国和它的属国,赢得财物和舆论的支持;对内则要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待羽翼丰满后,便可挥师南下攻破郢都,像当年您父亲那样夺取王位,才可扭转局面。即便是失败了,太子也可退守北疆或是周游列国,等待时机谋求东山再起。”
“不着边际,大逆不道,你的想法太幼稚了,你这不是在给太子献计,而是与费无忌一道教唆王上杀害太子。”伍奢已经忍无可忍。
“那么父亲,难不成是让我等在这里如同羔羊一般,等到王上和费无忌磨光屠刀,再来宰杀?”伍子胥义愤填膺的说道。
待三人沉默了良久,太子建才又开口说:“每个君王都教导他的臣子尽忠尽孝,恪守本分,可是又有哪个君王不是凭借武力,谋权篡位夺来的江山与万民敬仰?起码我的父王就是这样。好吧,为了不成为待宰的羔羊,我就暂且按照子胥的说法去做,但是日后我也必不会主动将兵刃指向父王,除非他先对我不仁。”见伍奢没有再表示反对,太子建继续说:“子胥你能谋善断,敢作敢为,令我十分佩服。”
“只要对太子有益,我伍子胥必会肝脑涂地。”
“好,我要的就是你肚中的忠肝义胆,今后,你就作为我的心腹,专门为我做事。太傅大人,您以后也不要对子胥的言行再做约束。”太子建认真的说。
“是, 我伍氏一门,都将为太子力效犬马之劳。”
从此以后,太子建便加紧活动,扩充实力。在伍奢父子的协助下,他先是暗地里与宋国建立了同盟关系,接着又结交了郑定公和晋国的智氏,此外他还私自招募军队,并极力拉拢上将军司马奋扬。可是司马奋扬是个精明老练的聪明人,面对太子建的频频示好,他总是不为所动。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的矛盾和纠纷都不是由单方面引起的。伍子胥为太子建提出的建议,更加激化了他与平王之间的矛盾。两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正在一步步将自己引向不归之路,结果正如伍奢所说“这不是在给太子献计,而是与费无忌一道教唆王上杀害太子。”
半年后,即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四月,在郑国与智氏的资助下,太子建拥有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军队。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太子建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他忘记了当初所说过的话,心中早已产生了攻陷郢都,夺取王位的想法。虽然他很清楚,仅凭现有的实力还不能独树一帜,挥师南下实现胸中的抱负,但是青年人那浮躁的性情却驱使他做起事来越来越不肯遮遮掩掩。
“听说太子在城父,外交诸侯,私募兵马,恐怕有图谋不轨的嫌疑。”,“太子他结党营私,就要做出对不起王上的事情了”,“我还听说,太子之所以会与王上针锋相对,是因为王上霸占了真正的秦国公主。”,“这么说来,他们父子之间还存在夺妻之恨?”……
没过多久,郢都里便有官员开始议论起平王与太子建之间的不和,一时间流言四起。恰巧此时,太子建又派人接走了妻子齐音和他们的儿子公子胜,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猜忌。
后来,流言蜚语终于传到了平王的耳朵里,并给他敲响了警钟,于是他紧急召见朝中重臣商讨对策。
“寡人听说,太子在城父很不安分,正集结兵马随时准备犯上作乱,诸位爱卿可否知道详情?”平王问道。
见其他人都不肯开口,令尹阳匄只好最先发言道:“臣下也是略有耳闻,听说太子他在城父招兵买马,储备粮草,蠢蠢欲动,但这些只是道听途说,并未得到核实,臣下失职。”
“现在不是让你讲这些的时候。”平王训斥道。
“太子他怎么能这样做?如果真如令尹大人所讲,臣下愿率兵前往,把太子绑来向王上认错。”囊瓦说道。
“右尹大人勇气可嘉,可是现在的太子可没那么好绑了。”狡猾的费无忌终于肯开口了,“自从太子驻守城父以来,外结诸侯,内募私兵,图谋不轨。太傅伍奢放任娇纵听之任之,他的儿子伍子胥也曾参与其中。这是上将军的手书,请王上过目。”费无忌随即将司马奋扬书写的竹简书信上交平王。
平王草草看过后,不禁勃然大怒,他咆哮道:“你为何不早些向我禀报?”
哪知费无忌一个踉跄,跪倒在平王面前,之后涕泪聚下的回答说:“臣下,臣下是怕王上会因此事伤心呀。”
“你差点就误了寡人的大事,你滚,寡人现在不想再看到你。”见费无忌没有离开的意思,平王又叫来殿前武士把他拖到殿外。从始至终费无忌都是一副悲痛欲绝的神态,但此时此刻恐怕没有人会比他更开心,因为事已如此,太子建与伍奢已是必死无疑,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阴谋即将得逞。
“太子建还有伍奢,我早就说过,总有一天让你们好看。”原来费无忌没有急于将太子建的所作所为禀报给平王,是一种欲擒故纵的伎俩,他的目的就是等到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让平王知晓,之后平王便会发兵将太子建一干人等一举铲除,这样一来就彻底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依臣看,太子忠厚老实,断然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是不是伍奢在从中挑拨?”事到如今,直而和的郤宛还要为太子建开脱。
“臣也觉得此等大事,不可单单听信一人之言,便妄下结论,建议王上您三思而行,万不可意气用事。”阳匄说道。
“可是,眼看着太子就要领兵打到郢都来了,我等岂能坐视不理?”性格暴躁的囊瓦,已经无法容忍阳匄和郤宛的婆婆妈妈,作为天生的一介武夫,他对征战沙场,马革裹尸之事,怀有切斯底里的狂热。一听将要有战事发生,他体内的青筋几乎都要崩裂了。
“右尹大人不要急躁,征伐备战关乎国家兴衰和百姓的生死,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更何况日后有可能与你对阵厮杀的,是我们的太子,所以更要小心谨慎才是。”郤宛劝说道。
没想到囊瓦根本就不领郤宛的人情,他叫嚷道:“小心谨慎顶个屁用,我只知道要为王上抛头撒血,不惜生死。”
“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此般戏谑?”阳匄责骂道。
“那么,爱卿你又有何高见?”平王对阳匄说。平王虽然也不喜欢囊瓦的粗暴,但对他的忠孝却由衷赞赏,所以并未对其有所申斥。
“臣以为,即便太子真的做出违逆之事,王上也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况且此事尚待坐实,王上不妨先将伍奢召回郢都查问实情,同时派人到城父明察暗访做番调查。”
“这才是老成谋国,囊瓦你要跟令尹好好学习。”平王赞许道,接着他便发号施令道:
“右尹囊瓦听命。”
“臣下听命。”
“命你将兵两万,在城父南侧秘密布防,太子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刻率兵攻城,遇有抵抗格杀勿论,但事前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臣下领命。”
“左尹郤宛听命。”
“臣听命。”
“命你火速赶往宛丘,向司马奋扬传达寡人旨意,命他整军备战,一旦开战及时配合囊瓦从北部突袭城父,并命他暂时禁止边贸往来,断绝太子与中原各国的联系。”
“臣领命。”
“阳匄。”
“臣在。”
“你年事已高,不适长途奔波,就留在寡人身边,为寡人出谋划策吧。”
“是。”
“还有就是,你们觉得寡人应该派谁前往城父召回伍奢?”
“臣下觉得,可以派费大人前往。”囊瓦回答道。
“臣认为不妥,费大人与伍奢向来不和,此时派他前去,无异是在给太子通风报信。”郤宛说道。可能是郤宛压根就看不上囊瓦的粗暴鲁莽,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忘与他争斗,但是考虑到郤宛的话合情合理,平王又说道:“那你说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派连尹沈尹戍前去较为合适,他为人憨直,又与伍奢私交甚好,不会引起太子的怀疑。”郤宛回答道。
“好吧,就派沈尹戍去,不过事先不要告知他实情,就说寡人招伍奢前来是要询问城父城建事宜。”
“遵命。”
春秋时期,中国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君主或以君主为核心的官僚集团开始彻底掌握国家权力,他们开始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进行等级统治。在集权专制的人治社会,尽管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左右官僚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没有健全法律,也无强大机构制约君主权力之时,左右官僚发挥作用的好坏、正误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品质与德行。当贤明的君主在位,他能够勤奋听政、结交贤才、集思广益、兼听兼信、实行改革,国家政治自然会清明,百姓自然也可安居乐业。反之,当昏庸的君主在位而无视政事、寻欢作乐、暴虐无道、偏听偏信,国家的政治就会昏暗,百姓也要最终遭殃。这便是人治的不稳定性与诱发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狭隘自私的平王在位,伍奢这样为人刚正,直言敢谏的臣子必然会受到排挤和迫害,而只有像费无忌这样阿谀奉承,懂得钻营投机的奴才才会得到君主的重用与信赖。事实上,平王并没有因为费无忌的知情不报,而对他心存不满,他反而觉得费无忌憨傻得有些可爱,恰巧正值用人之际,事后他对费无忌也就既往不咎了。
大约在半个月后,伍奢回到郢都,此时因为平王还没有完成对付太子建的部署,所以并未急着召见。等到郤宛从宛丘赶回后,伍奢才接到平王召他进宫的旨意。
这一天,天气格外的燥热,似火的骄阳炙烤着每一个人的脸颊,路旁杨树上的蝉虫,也只剩下了有气无力地叫号。伍奢一路赶来,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仍不肯脱掉厚重的深衣。(深衣是一种将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又缝合在一起的服饰,它是古代诸侯、大夫的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伍奢入宫走进大殿,见平王与阳匄等人早已坐在殿中等候,他便先行向平王行礼,接着又向各位臣僚行礼。
平王并没有还礼,等到伍奢入座之后便问候道:“寡人听说你与太子在城父用心做事,日夜操劳,辛苦了。”
“谢王上关心,这都是臣下与太子应当做的分内之事。”伍奢回答道。
“是吗?恐怕除了分内之事,还做了不少分外的事吧?”平王先礼后兵,话锋一转倒也直截了当。
“不知王上所指为何?”伍奢略感吃惊,匆忙之下只有用此话来搪塞平王。
“寡人还听说,太子在城父外交诸侯,内募私兵,心存易志,大有攻入郢都取寡人项上头颅之势,你可知晓?”平王讲话的语速越来越快,这正昭示着他内心的愤恨。
伍奢明知事情已经败露,但为保护太子仍一口否定说道:“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还敢隐瞒,寡人还知道,太子图谋不轨你也有份。”
这回伍奢并未急着作答,而是下意识的环顾了一下四周,之后他便将目光死死地盯在了费无忌身上说道:“王上,您怎么能因为听信了奸逆小人的谗言,而疏远自己的至亲骨肉呢?”
“事到如今你还想蒙蔽寡人,看太子与你父子的罪状全都写在这里了。”平王说完,便将司马奋扬和此前派往城父细作寄回的手书扔到了伍奢面前。
伍奢连忙拿起这些书信大致翻看了一遍,随即便失去了往日里的神气,面色黯淡的堆坐在那里。他知道这回再也没有办法可以使事情得到挽回,但是他心犹不甘,仍要为太子辩解道:“王上,这些都是小孩子们的胡闹,当初我也是不赞同太子的做法,但太子他实在是因为出于自保,才会铸成大错,而并没有犯上作乱的意思。”
“出于自保?”平王用轻蔑的眼神看了看伍奢。
“是的,索性臣下今天就把全部肺腑之言都讲给王上听。太子他宅心仁厚,至忠至诚,一心想要为国家社稷和黎民苍生尽心效力,也一心想着为王上排忧解难,中兴楚国霸业。然而怎奈会有费无忌这样的奸逆小人,不知出于何种居心,一项对太子心存怨恨,铁了心的要将太子置之死地,并且他还在王上面前说尽太子的坏话,离间你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而王上您又不辨真伪,对他偏听偏信。太子害怕终究为他所害,所以被逼无奈之下,才会铤而走险,明知不义而为之,酿此恶果。我知道太子有错,但也错得有情可原,还有他真的没有加害王上的意思,恳请王上能够念及父子之情,对他法外开恩。至于罪臣父子,自会自缚手脚前来请罪,就算被王上处以极刑,也是死有余辜。”伍奢由于过度惶恐,所讲的话已经失去了条理。
此时坐在一旁的费无忌,再也无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迫切的对平王说道:“王上,不要再听信逆贼伍奢的一派胡言,他与太子不守法度,僭越礼制的罪状已经证实,他们明明是想兴兵作乱,谋朝篡位,罪不容诛。伍奢直到现在您还敢故弄玄虚,迷惑王上,就不怕军法无情吗?”
“你、你……”伍奢一时间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费无忌继续说道:“事已至此,如若王上今天不制伏伍奢,惩治太子,日后必将后悔不已。想一想,如果让他们的诡计得逞,王上您会遭受到什么样的侮辱?”
听罢此话,平王终于狠下心来。因为他早已见识过权力之争带来的父子反目和手足相残,在杀戮与血腥的残酷现实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权利,丢掉了父子亲情。
“伍奢你说费无忌在寡人面前说尽太子的谗言,寡人怎么不觉得?而你与太子的居心不良已是铁证如山的事实。多说无益,来人将他拿下,关进死牢留后听宣。”
“是。”早已准备在殿前的武士,将伍奢五花大绑之后,压下大殿。期间自知理亏的他没有任何反抗,也没有再开口讲过一句话,他只是在心中愤恨的咒骂着自己:
“是我,是我没有及时制止太子,才令他铸成大错,是我害了太子。”
伍奢被压出大殿后,平王随即宣布新的命令,他命囊瓦即刻率军攻打城父,捉拿太子和伍氏兄弟。并令郤宛再次赶往宛丘,协助司马奋扬封锁边境,以防太子战败之后出逃他国。就此平王与儿子太子建彻底决裂。
求大家支持,我自认为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