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夏之寒 4
第七章 夏之寒 4
一连几个晚上,我都在读《文学理论》,重点放在体会理解文学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和第三要素。我和冯美君既然准备把小说作为写作的主攻方向,自然特别注重小说的三个要素的品读理解。我在读书笔记中写下了如下几点记录和体会: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应以心理学为基础,以文学功底为工具,以哲学为升华,这三个要素不可缺一。”
“作家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扎实的生活基础,进步的世界观,相当的艺术修养。”
“小说的第一要素是人物。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一本小说必须塑造出几个或一群有血有肉,有鲜明的个性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才会有成功的价值。”
“小说的第二要素是情节。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小说就是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来逐步展示人物性格,完整的故事情节是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要素。”
“小说的第三个要素是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时代特征)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人物性格形成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依据。”
“人物情节环境三者共同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服务,三维共同创造作品的立体空间。”
……
为了以后冯美君那读懂这一节和理解这一节,也为了在写作中能够作为规范,我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同时,我也非常注意她在读书过程中的活动。
这几天,她主要读的书是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其他篇。她在读了《谈动。》《谈静》《谈多元宇宙》等文后,在笔记本上做了如下摘录: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违反自然,烦恼才趁机而入,要排解烦恼,也须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
“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其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在‘恋爱的宇宙’里,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纯真,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在‘恋爱的宇宙’中,恋爱不是机械的东西,它是至上的,神圣的,含有无穷奥秘的。在恋爱的状态中,两人脉搏的一起一落,两人心灵一往一复,都恰能忻合无间。”
“第一,我们应当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有了感情,这个世界便另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人生便另是一个人生,决不是吃饭**就可以了事的。第二,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很刻薄寡恩的。……凡爱都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决不像做生意买卖,计算你给我二五,我应该报酬你一十。……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所以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气和空想,能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悲剧之所以发生就在既不舍鱼,又不舍熊掌,只在那里垂涎打算盘。……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假如荆轲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那得叫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
两人交换着看对方的读书笔记也是我们的一种快乐的交流方式,这也好比是对对方的一种人文关怀,能令人感觉到你在关心着我我也在关心着你。
令人不快的是老有人在窗外窥探我们,听到脚步响,悄悄拉开门出去看却连鬼影也不见一个。多次之后,我们也就什么也不去管他了。冯美君有点担心我在路上的安全,但我走路时警惕着,用手电照着再走,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只是瑶山近来进入了梅雨季节,那雨不管白天黑夜,崩天倒地的下,冯美君要去看她母亲的事也就一天一天的延迟了。
一场淫雨,勾起了满山的阴云。白天我们都整天的背着蓑衣戴着斗笠出集体工。晴天上地一身汗,雨天下田一身泥,中耕拔草,田里到处都长满了一种繁殖得特别快的叫作“偷油婆”的杂草,叫人一天也不得空闲。那“哗哗”的大雨说来就来,来时就拿背着蓑衣的背背对着大雨任凭大雨不断的淋。雨住了,拿眼四望,千山万壑,云漫云飞。那时候没有电更没有电视,也没有天气预报,人就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木桶里一样,也跟老鼠生活在地洞里一样。唯一能体现我们跟我们那些同龄姐妹兄弟不同的,就是我们没有停止读书,能在书本中寻找寄托,能用书本中的知识智慧来照亮我们的心灵。
这样的过了十几天,冯美君终于决定第二天去看望她的妈妈。我说要陪着她去,照旧的遭到她的拒绝。我只好把我家里为我准备好的几十元钱拿给她,叮嘱她到了那里给她的妈妈买一点好吃的东西,叮嘱她一路没有人照顾她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想得开,回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第二天天要黑的时候,冯美君的弟弟小毛到我的家里来了。他对我说他的姐姐已经回来了,他姐姐只是伏在办公桌上“呜呜”的痛哭,叫也不应他,说也不搭理他,他十分的害怕。我听了连忙拿了一把伞就跟着小毛走。
雨“的的答答”的下着,天完全黑了。我拧亮了手电筒,跟着小毛到了冯美君的家。屋里没有点灯,还能听见冯美君“呜呜”的悲绝人寰的哭声。小毛点亮了灯,我们劝慰了好一会儿,冯美君才止住了悲声。
懂事的小毛去淘米做晚饭,我看到了冯美君因为哭泣而红肿得像桃一样的双眼。
“事情到底怎样了?”我问。
冯美君止不住悲从心来,但她还是控制了自己,用得沙哑了的声音说:“要是今天我还没去,就见不到我妈了。”
我忙问是怎么回事。冯美君说:“他们用投机倒把罪和拐卖人口罪共判了我妈七年!我妈的身体那样差,能不能活着出来都难说了。”说着,她又止不住悲声,“呜呜”的痛哭了起来。想冯美君平时就像七尺男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她之所以伤心痛苦,完全是因为她知道她的妈妈是被人冤枉陷害的。她的美丽善良的妈妈,从小就教育她做好人,教育她努力刻苦读书,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怎么会去干那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呢?
春华,你知道吗?今天这一天是我此生中经历的最最痛苦的一天。
朱光潜先生说过:“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
今天早上九点半,我乘坐的客车就到达了县城。那次我和你一起去县城,仿佛每座瑶山的每一株树都是一树诗。而今天,我感觉到的是每一颗树都是一树的愁。所以车还没有进大瑶山我就晕车了。我以前是从来不晕车的,真的。
有句话说:“来得好不如说来得巧。”我到的时候正巧遇上在召开公审公判大会。他们把几十个所谓的犯人全押到一个舞台上,一个个轮流的问和判。轮到我的妈妈了,我发现他们无论问什么,我妈妈都不出声,只是一个劲的点点头。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青年人血气方刚,我跑上舞台,跪在我妈的面前,大声的说:“妈妈,他们说的都不是真的!你为什么不辩解?为什么不申诉呀?”因为是近距离,我才看到我妈的嘴巴在动,却根本发不出声音,只看到她泪流如雨,在向我使劲的摇头。细细看,她的脸颊青肿着,头发凌乱,像是被人撕扯掉似的比以前少多了。
我当即质问法官:“我的妈妈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说不出话,为什么头发那么凌乱还比以前少了那么多?为什么我妈妈的脸颊会青肿着?”
那个法官怔怔的看着我,什么也答不上来。
我又问:“你们说我的妈妈犯了投机倒把罪,事实是有人作证说她在我们一个大队就购买了七八千尺的布票。我想跟那些作证的人对质一下,可以吗?”
法官说,证人因故不能到场。我说是什么人作的证,能把证词给我看看吗?那个法官正要拿给我看,那个什么狗屁邓组长说:“不能给她看!她的神经有问题,会把证据撕掉的!”
那个法官就不让我看证据了。我就问法官:“你知道我们大队有多少人?一年发多少布票?”那个法官就答不上来。我说:“我来告诉你吧,我们大队年初领布票时一共是五百七十四个人,每个人头国家发一丈二尺布票,合计总共是六千八百八十八尺布票。你们指控我妈妈贩卖布票七千余尺,且全是在我们一个大队购买的。这个证还有效力吗?这全是那些人在对我妈进行冤枉和诬陷!请法官为我的妈妈去掉这一条罪名!”
我又说:“请法官接受我的指控:那些人不顾事实,我要求追究他们的诬陷罪和伪证罪!”
那个邓组长冷冷的说:“有人指控就是事实。你要再胡说八道,我就把你拷起来!”
当时我也豁出去了:“你有本事就把我判个无期好了!”
那个邓组长阴阴的说:“投机倒把只不过量了你妈两年刑。更重的是她的拐卖女知青罪!”
当时我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我妈其实是为了救那两位女知青。她掏自己的钱陪了那两个女知青一个星期,那两个女知青才给了她五十块钱的报酬!换了你们,你们有谁肯干吗?”
那个邓组长说:“你别混淆概念。这么年轻就学会了花言巧语,将来可不得了!”
我说:“不是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吗?既是拐卖,被拐卖的苦主为什么不出来控告?苦主不控告,就说明与事实不附。也就是说没有拐卖女知青这个事实!”
邓组长阴险的说:“可惜法官不是你!你想抵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也是白费心的,徒劳的。”
我说:“如果中国有公平的高考,我以前从没有考虑考法官这个职业,看到你们这些法官都是这个样子,将来我非要考这个职业不可了!”
那个邓组长冷笑起来:“你就等到下辈子吧!”
我说:“像你这样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罗织罪名,落井下石,为了个人私欲,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不过是法官之中的败类!历史终究要把你们钉上耻辱柱。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可是,不管我怎么说得有理,人家手里有权,最终还是判了我妈七年的刑。你说,我这心里能不痛苦吗?
公判完了,我缠住那位邓组长,要他履行诺言,改判我妈无罪,你知道,我和我爸去向他求情,买了多少好酒好烟花了多少钱吗?可是,你猜他怎么说?他在避开别人的时候对我说:
“叫你爸弄十万块钱到我的家里,我帮你办。”
十万块钱,就是有本事抢银行,也不一定能弄到呀!
春华,当时我真的不想活了,过县政府门前大桥的时候,我爬上了桥的栏杆要跳下去,是一位老人劝住了我。想到我的弟弟没有人管,不然,我真的不想再活下去了。
谨以此书献给曾经陪我一同走过阳光和走过雨季的那位朋友。愿她的生活一路阳光,扬帆远航!
一连几个晚上,我都在读《文学理论》,重点放在体会理解文学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和第三要素。我和冯美君既然准备把小说作为写作的主攻方向,自然特别注重小说的三个要素的品读理解。我在读书笔记中写下了如下几点记录和体会: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应以心理学为基础,以文学功底为工具,以哲学为升华,这三个要素不可缺一。”
“作家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扎实的生活基础,进步的世界观,相当的艺术修养。”
“小说的第一要素是人物。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一本小说必须塑造出几个或一群有血有肉,有鲜明的个性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才会有成功的价值。”
“小说的第二要素是情节。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小说就是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来逐步展示人物性格,完整的故事情节是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要素。”
“小说的第三个要素是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时代特征)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人物性格形成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依据。”
“人物情节环境三者共同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服务,三维共同创造作品的立体空间。”
……
为了以后冯美君那读懂这一节和理解这一节,也为了在写作中能够作为规范,我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同时,我也非常注意她在读书过程中的活动。
这几天,她主要读的书是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其他篇。她在读了《谈动。》《谈静》《谈多元宇宙》等文后,在笔记本上做了如下摘录: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违反自然,烦恼才趁机而入,要排解烦恼,也须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
“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其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在‘恋爱的宇宙’里,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纯真,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在‘恋爱的宇宙’中,恋爱不是机械的东西,它是至上的,神圣的,含有无穷奥秘的。在恋爱的状态中,两人脉搏的一起一落,两人心灵一往一复,都恰能忻合无间。”
“第一,我们应当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有了感情,这个世界便另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人生便另是一个人生,决不是吃饭**就可以了事的。第二,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很刻薄寡恩的。……凡爱都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决不像做生意买卖,计算你给我二五,我应该报酬你一十。……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所以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气和空想,能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悲剧之所以发生就在既不舍鱼,又不舍熊掌,只在那里垂涎打算盘。……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假如荆轲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那得叫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
两人交换着看对方的读书笔记也是我们的一种快乐的交流方式,这也好比是对对方的一种人文关怀,能令人感觉到你在关心着我我也在关心着你。
令人不快的是老有人在窗外窥探我们,听到脚步响,悄悄拉开门出去看却连鬼影也不见一个。多次之后,我们也就什么也不去管他了。冯美君有点担心我在路上的安全,但我走路时警惕着,用手电照着再走,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只是瑶山近来进入了梅雨季节,那雨不管白天黑夜,崩天倒地的下,冯美君要去看她母亲的事也就一天一天的延迟了。
一场淫雨,勾起了满山的阴云。白天我们都整天的背着蓑衣戴着斗笠出集体工。晴天上地一身汗,雨天下田一身泥,中耕拔草,田里到处都长满了一种繁殖得特别快的叫作“偷油婆”的杂草,叫人一天也不得空闲。那“哗哗”的大雨说来就来,来时就拿背着蓑衣的背背对着大雨任凭大雨不断的淋。雨住了,拿眼四望,千山万壑,云漫云飞。那时候没有电更没有电视,也没有天气预报,人就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木桶里一样,也跟老鼠生活在地洞里一样。唯一能体现我们跟我们那些同龄姐妹兄弟不同的,就是我们没有停止读书,能在书本中寻找寄托,能用书本中的知识智慧来照亮我们的心灵。
这样的过了十几天,冯美君终于决定第二天去看望她的妈妈。我说要陪着她去,照旧的遭到她的拒绝。我只好把我家里为我准备好的几十元钱拿给她,叮嘱她到了那里给她的妈妈买一点好吃的东西,叮嘱她一路没有人照顾她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想得开,回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第二天天要黑的时候,冯美君的弟弟小毛到我的家里来了。他对我说他的姐姐已经回来了,他姐姐只是伏在办公桌上“呜呜”的痛哭,叫也不应他,说也不搭理他,他十分的害怕。我听了连忙拿了一把伞就跟着小毛走。
雨“的的答答”的下着,天完全黑了。我拧亮了手电筒,跟着小毛到了冯美君的家。屋里没有点灯,还能听见冯美君“呜呜”的悲绝人寰的哭声。小毛点亮了灯,我们劝慰了好一会儿,冯美君才止住了悲声。
懂事的小毛去淘米做晚饭,我看到了冯美君因为哭泣而红肿得像桃一样的双眼。
“事情到底怎样了?”我问。
冯美君止不住悲从心来,但她还是控制了自己,用得沙哑了的声音说:“要是今天我还没去,就见不到我妈了。”
我忙问是怎么回事。冯美君说:“他们用投机倒把罪和拐卖人口罪共判了我妈七年!我妈的身体那样差,能不能活着出来都难说了。”说着,她又止不住悲声,“呜呜”的痛哭了起来。想冯美君平时就像七尺男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她之所以伤心痛苦,完全是因为她知道她的妈妈是被人冤枉陷害的。她的美丽善良的妈妈,从小就教育她做好人,教育她努力刻苦读书,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怎么会去干那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呢?
春华,你知道吗?今天这一天是我此生中经历的最最痛苦的一天。
朱光潜先生说过:“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
今天早上九点半,我乘坐的客车就到达了县城。那次我和你一起去县城,仿佛每座瑶山的每一株树都是一树诗。而今天,我感觉到的是每一颗树都是一树的愁。所以车还没有进大瑶山我就晕车了。我以前是从来不晕车的,真的。
有句话说:“来得好不如说来得巧。”我到的时候正巧遇上在召开公审公判大会。他们把几十个所谓的犯人全押到一个舞台上,一个个轮流的问和判。轮到我的妈妈了,我发现他们无论问什么,我妈妈都不出声,只是一个劲的点点头。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青年人血气方刚,我跑上舞台,跪在我妈的面前,大声的说:“妈妈,他们说的都不是真的!你为什么不辩解?为什么不申诉呀?”因为是近距离,我才看到我妈的嘴巴在动,却根本发不出声音,只看到她泪流如雨,在向我使劲的摇头。细细看,她的脸颊青肿着,头发凌乱,像是被人撕扯掉似的比以前少多了。
我当即质问法官:“我的妈妈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说不出话,为什么头发那么凌乱还比以前少了那么多?为什么我妈妈的脸颊会青肿着?”
那个法官怔怔的看着我,什么也答不上来。
我又问:“你们说我的妈妈犯了投机倒把罪,事实是有人作证说她在我们一个大队就购买了七八千尺的布票。我想跟那些作证的人对质一下,可以吗?”
法官说,证人因故不能到场。我说是什么人作的证,能把证词给我看看吗?那个法官正要拿给我看,那个什么狗屁邓组长说:“不能给她看!她的神经有问题,会把证据撕掉的!”
那个法官就不让我看证据了。我就问法官:“你知道我们大队有多少人?一年发多少布票?”那个法官就答不上来。我说:“我来告诉你吧,我们大队年初领布票时一共是五百七十四个人,每个人头国家发一丈二尺布票,合计总共是六千八百八十八尺布票。你们指控我妈妈贩卖布票七千余尺,且全是在我们一个大队购买的。这个证还有效力吗?这全是那些人在对我妈进行冤枉和诬陷!请法官为我的妈妈去掉这一条罪名!”
我又说:“请法官接受我的指控:那些人不顾事实,我要求追究他们的诬陷罪和伪证罪!”
那个邓组长冷冷的说:“有人指控就是事实。你要再胡说八道,我就把你拷起来!”
当时我也豁出去了:“你有本事就把我判个无期好了!”
那个邓组长阴阴的说:“投机倒把只不过量了你妈两年刑。更重的是她的拐卖女知青罪!”
当时我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我妈其实是为了救那两位女知青。她掏自己的钱陪了那两个女知青一个星期,那两个女知青才给了她五十块钱的报酬!换了你们,你们有谁肯干吗?”
那个邓组长说:“你别混淆概念。这么年轻就学会了花言巧语,将来可不得了!”
我说:“不是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吗?既是拐卖,被拐卖的苦主为什么不出来控告?苦主不控告,就说明与事实不附。也就是说没有拐卖女知青这个事实!”
邓组长阴险的说:“可惜法官不是你!你想抵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也是白费心的,徒劳的。”
我说:“如果中国有公平的高考,我以前从没有考虑考法官这个职业,看到你们这些法官都是这个样子,将来我非要考这个职业不可了!”
那个邓组长冷笑起来:“你就等到下辈子吧!”
我说:“像你这样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罗织罪名,落井下石,为了个人私欲,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不过是法官之中的败类!历史终究要把你们钉上耻辱柱。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可是,不管我怎么说得有理,人家手里有权,最终还是判了我妈七年的刑。你说,我这心里能不痛苦吗?
公判完了,我缠住那位邓组长,要他履行诺言,改判我妈无罪,你知道,我和我爸去向他求情,买了多少好酒好烟花了多少钱吗?可是,你猜他怎么说?他在避开别人的时候对我说:
“叫你爸弄十万块钱到我的家里,我帮你办。”
十万块钱,就是有本事抢银行,也不一定能弄到呀!
春华,当时我真的不想活了,过县政府门前大桥的时候,我爬上了桥的栏杆要跳下去,是一位老人劝住了我。想到我的弟弟没有人管,不然,我真的不想再活下去了。
谨以此书献给曾经陪我一同走过阳光和走过雨季的那位朋友。愿她的生活一路阳光,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