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虎毒食子(四)
华山之上,云雾缭绕,一座座山峰刺破云层而出,直逼苍天,山势峥嵘无比。修真界有一颇具名望的宗门便坐落于此,名为纯阳。
此时正值清晨卯时,纯阳宫内钟声鸣响,震彻山谷,许多身穿白蓝道服的纯阳弟子汇聚于太极广场,按序排站,舞剑晨练。
纯阳宫一间道房之中,陈设颇为简单,房中墙上挂一幅匾额,上面白纸黑字书写着大大的“道”字。
匾额之下,是一张朱漆床榻,榻上躺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眉目清秀明朗,棱角分明,正是李阡陌。
李阡陌手指微颤,半晌之后,身体轻动,双目缓缓张开,他眼珠转动一圈之后,缓缓坐起,
抬眼四顾,只见房间简约,颇有修道之人的风格,便暗自寻思:“这是哪里,我怎会在这里?”
他站起身来,但觉全身乏力的厉害,迈步也难以做到,索性坐在榻便,提高声音喊道:“喂,有人没有!”
他这一叫,倒真有效果,不消片刻,便有一个七八岁的道童推门进来,看到李阡陌已然坐起,欢喜叫道:“啊,你醒啦。”
李阡陌望着这个道童,问道:“你是谁,我这是在哪里?”
小童快步跑上前来,一双大眼骨碌碌地盯着李阡陌看了片刻,这才脆生生说道:“我叫明月,这里是纯阳宫啊。”
“纯阳宫?”李阡陌微感吃惊,随即想起自己昏迷前李逸之刺向自己的那一剑,料想是有纯阳宫的高手在那一剑下救了自己。
想至此处,他微叹一声,问道:“明月,你可知是谁将我带来的这里?”
明月脆声回道:“是师尊救你来的。”
李阡陌又问:“你师尊叫什么名字?”
明月连连摇头:“我也不知道师尊叫什么名字,我一直都叫他师尊。”
李阡陌顿觉无语,只得说道:“你师尊在哪里,能带我去见他么?”
明月再次摇头,道:“师尊说了,让我守着你,看到你醒了,便去喊他过来。”
李阡陌露出一丝微笑,道:“那麻烦你去把你师尊请来吧,我好向他当面道谢。”
“好的。”明月脆生生地点头答应,小跑着出了房门,顺手将门关上。
李阡陌在房中静候片刻,听得敲门声响起,道了声“请进”,一个身材修长的纯阳弟子推门进来。
李阡陌打量来人,只见他颇为年轻,但修为却是很高,自己完全看不出他的深浅。
来人看到李阡陌坐在榻沿,微笑上前,说道:“你醒啦。”
李阡陌缓缓站起,拱手道:“晚辈李阡陌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那纯阳弟子赶紧扶着李阡陌坐下,道:“莫客气,莫客气,你们逍遥谷与我纯阳宫历来关系不错,你有危难,我怎能袖手旁观。”
李阡陌闻言微讶,不解道:“前辈怎知我是逍遥谷弟子?”
那纯阳弟子哈哈一笑,道:“你虽未穿逍遥谷的道服,但这一身逍遥游的功法却是作不得假,好认的很。”
李阡陌恍然大悟,挠头直笑。
那纯阳弟子在桌边坐下,说道:“我叫方心崖,你莫要前辈前辈的叫我,我实在当不起,你若不嫌弃,称我一声‘方大哥’便是了。”
李阡陌对纯阳宫不甚了解,自然也不识得方心崖是谁,便打着哈哈道:“方大哥的大名,久仰,久仰。”
方心崖看得出来他是恭维之言,微微一笑,也不点破。
二人一时找不到话题,沉默了片刻。
李阡陌咳嗽一声,打破尴尬,问道:“方大哥,不知我昏迷了多久。”
方心崖道:“不算太久,一个昼夜,你身上伤口虽然又多又深,却没有伤及要害,我给你用了药,伤势已恢复过半,只是你失血过多,这段时间恐怕会感到身体乏力。”
李阡陌闻言连连点头,喃喃道:“难怪我连走路都觉得费力。”
方心崖掏出一支蓝纹瓷瓶,递给李阡陌,道:“这瓶是纳元丹,对恢复精元血气很有帮助,你服用此丹药静心调养几日,便能健步如飞了。”
李阡陌望着方心崖,不好意思伸手,局促道:“方大哥,蒙你搭救我已经感激不尽了,若再收你丹药,我便惭愧难当了。”
方心崖淡淡一笑,将药瓶塞入李阡陌手中,劝慰道:“你性命我都救了,这瓶丹药又算得了什么。”
李阡陌微一沉吟,也觉有理,但心中仍是有愧,抬首道:“你这番恩情,我记下了,将来有机会,定会报答。”
方心崖走至门边,笑道:“太师尊交代了,他让你记恩的话,就记纯阳宫的恩,别记我头上。”
李阡陌闻言大是疑惑,不解道:“此话怎讲?”
方心崖道:“我也不知何意,你先安心养伤,改日我再来看你。”说罢便开门离去。
李阡陌望着房门,心中甚是疑惑,思量着方心崖最后那句话,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摇头不再去想,在榻上盘膝而坐,服下一粒丹药,开始运功调息。
两日之后,李阡陌觉得气力已全然恢复,他坐在桌边,倒了杯茶浅抿一口,不自觉间便想到了李逸之,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接着又想到他偷袭自己那一心杀自己的模样,又觉心哀。
这般哀伤许久,他搁下茶杯,起身长叹一声,便想出去走走,于是便出了房门,顺着廊檐一路游走,穿过重重宫殿,不知觉间便到了太极广场之上。
如果说逍遥谷是隐士居地,那么纯阳宫便显然是道家之风,不论从房屋宫殿,还是太极广场,皆可看出极尽的道家风范。
李阡陌正在太极广场之上漫步,忽听有人呼喊,扭头望去,却是方心崖疾步而来。
二人碰面,互道了个礼,方心崖满脸欢喜道:“恭喜你啊,这么快便痊愈了。”
李阡陌将药瓶递还给方心崖,哂道:“还真要多谢你的纳元丹了,效果惊人啊。”
方心崖也不矫情,伸手接过药瓶,道:“你就莫要客气了,你对我们纯阳宫不熟,不如我带你四处逛逛吧。”
李阡陌闻言微喜,笑道:“如此甚好,感激不尽。”
于是,方心崖一马当先,为李阡陌带路,走出太极广场,往山林中走去,李阡陌衔尾而行,紧跟其后。
二人边走边聊,一路观看风景,许多特别景致都有一些典故,方心崖便一一讲给李阡陌听,好多故事感人肺腑,李阡陌听完之后颇有唏嘘之感。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功夫,二人深入竹林之中,方心崖在一处山壁前停下。
李阡陌正自与方心崖闲聊,见他忽然停住,便环目四顾,入眼之处都是绿竹,便不解道:“方兄,为何要停下?”
方心崖故作深奥,诡异一笑,道:“带你来看一样东西?”
李阡陌满面疑惑,再次四顾一番,问道:“是何东西?”
方心崖也不答话,抬手聚气挥动,大片碗口粗细的竹子应声倒下。
李阡陌初觉讶然,再抬目一望,顿时愣住,只见原本被繁茂竹叶挡住的山壁出现在他面前,上面郝然刻着一大片文字,仔细阅读之下,竟是一部深奥至极的修行功法,名为《五行真经》。
李阡陌看着这一篇经文,只觉惊骇不已,此经绝非寻常,玄奥程度远在《逍遥游》之上。
看了片刻,李阡陌将心神从经文上收回,望着方心崖,良久才语音不续道:“这,这是。。。。。。”
方心崖淡然一笑,道:“这便是我太师尊送你的一场造化。”
李阡陌更觉讶异,问道:“你所说的太师尊是。。。。。。。”
方心崖闻言面色变得肃穆,说道:“我太师尊,便是纯阳掌门,姓凌,名道虚,人称道虚真人。”
李阡陌闻言被惊了一跳,失声叫起:“是道虚真人?”
他虽对纯阳宫不甚了解,但也听原道真说过:道虚真人乃是五洲之内第一高手,此人在两千年前便已冠绝天下,在赤焰山一战力压五洲高手,甚至有人出动传世道兵也未能伤他分毫。
如此高手送他造化,他怎能不吃惊,李阡陌向方心崖拱手道:“道虚真人送在下如此造化,在下当真。。。。。。当真诚惶诚恐。”
方心崖哈哈一笑,托住他的双手,道:“太师尊说了,这也是你的缘法,你身具绝品五行灵根,万年难见,是修行这《五行真经》的最好体质,决不能浪费了。”
李阡陌听得此话,满面疑惑:“我是绝品五行灵根?我怎地从未听说过?。”
方心崖再次哈哈大笑:“阡陌兄弟,你当真是拥有宝山而不自知啊,修士灵根乃天生而成,分别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灵根,每具备一种灵根便能掌握那一系的神通,如若同时拥有五种灵根,便是五行灵根,可以共修五系神通。”
李阡陌望着方心崖,微微点头:“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从未听说过五行灵根还有绝品这一说,这又与这真经有何关系?”
方心崖解释道:“绝品五行灵根便是五道灵根的强度全部一模一样,《五行真经》虽然玄妙,却必须要拥有五行灵根方才可以修炼。如若是一般的五行灵根,修炼途中需花一半的工夫在平衡五行之力上,而你的绝品五行灵根便没这许多麻烦,五行之力绝对平衡,修炼之时事半功倍,对敌之时也无需分心去维持体内五行之力的平衡。”
李阡陌听罢这番话手摸下颚,频频点头,喃喃道:“听你这般说来,我这绝品五行灵根还真算得上是一座宝山。”
方心崖道:“我猜你入逍遥谷之后还未见过你们门派的大贤高手吧。”
李阡陌闻言一怔,随即颔首道:“确是如此,我一直在天机阁,我师尊才是巨擘高手,距离大贤境界尚有不少距离。”
方心崖闻言微笑点头:“这就是了,逍遥谷虽然不重视弟子的灵根,但若是发现你是这般灵根,只怕早就送你来我们纯阳宫看这《五行真经》了。”
李阡陌闻言木然,转头看着山壁之上的《五行真经》,问道:“这般精妙的真经,高深至极,你们怎地不将它好生收藏,却要将它刻于山壁之上?听你话中意思,其他门派的人也可随意观看?”
方心崖望着山壁上的《五行真经》,微微出神,口中喃喃说道:“这就要牵扯到此经的来历了。”
他微一停顿,缓缓说道:“《五行真经》,原本是南赡部洲五行宗的镇派经书,此经乃是上清道尊留下的道法传承。”
新人不容易,请各位读者大大留下你们的足迹,顺手收藏一下,若是喜欢我的书就留下个评论吧。
此时正值清晨卯时,纯阳宫内钟声鸣响,震彻山谷,许多身穿白蓝道服的纯阳弟子汇聚于太极广场,按序排站,舞剑晨练。
纯阳宫一间道房之中,陈设颇为简单,房中墙上挂一幅匾额,上面白纸黑字书写着大大的“道”字。
匾额之下,是一张朱漆床榻,榻上躺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眉目清秀明朗,棱角分明,正是李阡陌。
李阡陌手指微颤,半晌之后,身体轻动,双目缓缓张开,他眼珠转动一圈之后,缓缓坐起,
抬眼四顾,只见房间简约,颇有修道之人的风格,便暗自寻思:“这是哪里,我怎会在这里?”
他站起身来,但觉全身乏力的厉害,迈步也难以做到,索性坐在榻便,提高声音喊道:“喂,有人没有!”
他这一叫,倒真有效果,不消片刻,便有一个七八岁的道童推门进来,看到李阡陌已然坐起,欢喜叫道:“啊,你醒啦。”
李阡陌望着这个道童,问道:“你是谁,我这是在哪里?”
小童快步跑上前来,一双大眼骨碌碌地盯着李阡陌看了片刻,这才脆生生说道:“我叫明月,这里是纯阳宫啊。”
“纯阳宫?”李阡陌微感吃惊,随即想起自己昏迷前李逸之刺向自己的那一剑,料想是有纯阳宫的高手在那一剑下救了自己。
想至此处,他微叹一声,问道:“明月,你可知是谁将我带来的这里?”
明月脆声回道:“是师尊救你来的。”
李阡陌又问:“你师尊叫什么名字?”
明月连连摇头:“我也不知道师尊叫什么名字,我一直都叫他师尊。”
李阡陌顿觉无语,只得说道:“你师尊在哪里,能带我去见他么?”
明月再次摇头,道:“师尊说了,让我守着你,看到你醒了,便去喊他过来。”
李阡陌露出一丝微笑,道:“那麻烦你去把你师尊请来吧,我好向他当面道谢。”
“好的。”明月脆生生地点头答应,小跑着出了房门,顺手将门关上。
李阡陌在房中静候片刻,听得敲门声响起,道了声“请进”,一个身材修长的纯阳弟子推门进来。
李阡陌打量来人,只见他颇为年轻,但修为却是很高,自己完全看不出他的深浅。
来人看到李阡陌坐在榻沿,微笑上前,说道:“你醒啦。”
李阡陌缓缓站起,拱手道:“晚辈李阡陌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那纯阳弟子赶紧扶着李阡陌坐下,道:“莫客气,莫客气,你们逍遥谷与我纯阳宫历来关系不错,你有危难,我怎能袖手旁观。”
李阡陌闻言微讶,不解道:“前辈怎知我是逍遥谷弟子?”
那纯阳弟子哈哈一笑,道:“你虽未穿逍遥谷的道服,但这一身逍遥游的功法却是作不得假,好认的很。”
李阡陌恍然大悟,挠头直笑。
那纯阳弟子在桌边坐下,说道:“我叫方心崖,你莫要前辈前辈的叫我,我实在当不起,你若不嫌弃,称我一声‘方大哥’便是了。”
李阡陌对纯阳宫不甚了解,自然也不识得方心崖是谁,便打着哈哈道:“方大哥的大名,久仰,久仰。”
方心崖看得出来他是恭维之言,微微一笑,也不点破。
二人一时找不到话题,沉默了片刻。
李阡陌咳嗽一声,打破尴尬,问道:“方大哥,不知我昏迷了多久。”
方心崖道:“不算太久,一个昼夜,你身上伤口虽然又多又深,却没有伤及要害,我给你用了药,伤势已恢复过半,只是你失血过多,这段时间恐怕会感到身体乏力。”
李阡陌闻言连连点头,喃喃道:“难怪我连走路都觉得费力。”
方心崖掏出一支蓝纹瓷瓶,递给李阡陌,道:“这瓶是纳元丹,对恢复精元血气很有帮助,你服用此丹药静心调养几日,便能健步如飞了。”
李阡陌望着方心崖,不好意思伸手,局促道:“方大哥,蒙你搭救我已经感激不尽了,若再收你丹药,我便惭愧难当了。”
方心崖淡淡一笑,将药瓶塞入李阡陌手中,劝慰道:“你性命我都救了,这瓶丹药又算得了什么。”
李阡陌微一沉吟,也觉有理,但心中仍是有愧,抬首道:“你这番恩情,我记下了,将来有机会,定会报答。”
方心崖走至门边,笑道:“太师尊交代了,他让你记恩的话,就记纯阳宫的恩,别记我头上。”
李阡陌闻言大是疑惑,不解道:“此话怎讲?”
方心崖道:“我也不知何意,你先安心养伤,改日我再来看你。”说罢便开门离去。
李阡陌望着房门,心中甚是疑惑,思量着方心崖最后那句话,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摇头不再去想,在榻上盘膝而坐,服下一粒丹药,开始运功调息。
两日之后,李阡陌觉得气力已全然恢复,他坐在桌边,倒了杯茶浅抿一口,不自觉间便想到了李逸之,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接着又想到他偷袭自己那一心杀自己的模样,又觉心哀。
这般哀伤许久,他搁下茶杯,起身长叹一声,便想出去走走,于是便出了房门,顺着廊檐一路游走,穿过重重宫殿,不知觉间便到了太极广场之上。
如果说逍遥谷是隐士居地,那么纯阳宫便显然是道家之风,不论从房屋宫殿,还是太极广场,皆可看出极尽的道家风范。
李阡陌正在太极广场之上漫步,忽听有人呼喊,扭头望去,却是方心崖疾步而来。
二人碰面,互道了个礼,方心崖满脸欢喜道:“恭喜你啊,这么快便痊愈了。”
李阡陌将药瓶递还给方心崖,哂道:“还真要多谢你的纳元丹了,效果惊人啊。”
方心崖也不矫情,伸手接过药瓶,道:“你就莫要客气了,你对我们纯阳宫不熟,不如我带你四处逛逛吧。”
李阡陌闻言微喜,笑道:“如此甚好,感激不尽。”
于是,方心崖一马当先,为李阡陌带路,走出太极广场,往山林中走去,李阡陌衔尾而行,紧跟其后。
二人边走边聊,一路观看风景,许多特别景致都有一些典故,方心崖便一一讲给李阡陌听,好多故事感人肺腑,李阡陌听完之后颇有唏嘘之感。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功夫,二人深入竹林之中,方心崖在一处山壁前停下。
李阡陌正自与方心崖闲聊,见他忽然停住,便环目四顾,入眼之处都是绿竹,便不解道:“方兄,为何要停下?”
方心崖故作深奥,诡异一笑,道:“带你来看一样东西?”
李阡陌满面疑惑,再次四顾一番,问道:“是何东西?”
方心崖也不答话,抬手聚气挥动,大片碗口粗细的竹子应声倒下。
李阡陌初觉讶然,再抬目一望,顿时愣住,只见原本被繁茂竹叶挡住的山壁出现在他面前,上面郝然刻着一大片文字,仔细阅读之下,竟是一部深奥至极的修行功法,名为《五行真经》。
李阡陌看着这一篇经文,只觉惊骇不已,此经绝非寻常,玄奥程度远在《逍遥游》之上。
看了片刻,李阡陌将心神从经文上收回,望着方心崖,良久才语音不续道:“这,这是。。。。。。”
方心崖淡然一笑,道:“这便是我太师尊送你的一场造化。”
李阡陌更觉讶异,问道:“你所说的太师尊是。。。。。。。”
方心崖闻言面色变得肃穆,说道:“我太师尊,便是纯阳掌门,姓凌,名道虚,人称道虚真人。”
李阡陌闻言被惊了一跳,失声叫起:“是道虚真人?”
他虽对纯阳宫不甚了解,但也听原道真说过:道虚真人乃是五洲之内第一高手,此人在两千年前便已冠绝天下,在赤焰山一战力压五洲高手,甚至有人出动传世道兵也未能伤他分毫。
如此高手送他造化,他怎能不吃惊,李阡陌向方心崖拱手道:“道虚真人送在下如此造化,在下当真。。。。。。当真诚惶诚恐。”
方心崖哈哈一笑,托住他的双手,道:“太师尊说了,这也是你的缘法,你身具绝品五行灵根,万年难见,是修行这《五行真经》的最好体质,决不能浪费了。”
李阡陌听得此话,满面疑惑:“我是绝品五行灵根?我怎地从未听说过?。”
方心崖再次哈哈大笑:“阡陌兄弟,你当真是拥有宝山而不自知啊,修士灵根乃天生而成,分别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灵根,每具备一种灵根便能掌握那一系的神通,如若同时拥有五种灵根,便是五行灵根,可以共修五系神通。”
李阡陌望着方心崖,微微点头:“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从未听说过五行灵根还有绝品这一说,这又与这真经有何关系?”
方心崖解释道:“绝品五行灵根便是五道灵根的强度全部一模一样,《五行真经》虽然玄妙,却必须要拥有五行灵根方才可以修炼。如若是一般的五行灵根,修炼途中需花一半的工夫在平衡五行之力上,而你的绝品五行灵根便没这许多麻烦,五行之力绝对平衡,修炼之时事半功倍,对敌之时也无需分心去维持体内五行之力的平衡。”
李阡陌听罢这番话手摸下颚,频频点头,喃喃道:“听你这般说来,我这绝品五行灵根还真算得上是一座宝山。”
方心崖道:“我猜你入逍遥谷之后还未见过你们门派的大贤高手吧。”
李阡陌闻言一怔,随即颔首道:“确是如此,我一直在天机阁,我师尊才是巨擘高手,距离大贤境界尚有不少距离。”
方心崖闻言微笑点头:“这就是了,逍遥谷虽然不重视弟子的灵根,但若是发现你是这般灵根,只怕早就送你来我们纯阳宫看这《五行真经》了。”
李阡陌闻言木然,转头看着山壁之上的《五行真经》,问道:“这般精妙的真经,高深至极,你们怎地不将它好生收藏,却要将它刻于山壁之上?听你话中意思,其他门派的人也可随意观看?”
方心崖望着山壁上的《五行真经》,微微出神,口中喃喃说道:“这就要牵扯到此经的来历了。”
他微一停顿,缓缓说道:“《五行真经》,原本是南赡部洲五行宗的镇派经书,此经乃是上清道尊留下的道法传承。”
新人不容易,请各位读者大大留下你们的足迹,顺手收藏一下,若是喜欢我的书就留下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