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殉道者

正文 第十六章 为爱而斗争

    女儿啦,你看得出来,生命的使命就是谦卑地牺牲自我,用淳朴的爱和智慧影响世界。正是这种追求,我才从私欲的苦恼里解放出来,能把你搁置一边而获得宁静。纵然世界执意向孩子昭示自私哲学,我也要向孩子证明爱的真理是颠扑不破的。正是在你身上饱受烦恼,我才下决心信仰博爱。你看看,我的班级里有没有抛弃自己的孩子?他们无不在爱的真理照耀下追求自我价值。有的孩子经验情感的浩劫终于劫后复生,没有陷落在网络游戏里失恋的痛楚里溺爱的安逸里,因为有我作他们的精神支柱。孩子啊,爱是无往而不胜的。

    孩子不是个个都可爱,爱不可爱的孩子仍是我智慧攀越的高峰。课堂上,发现孩子心不在焉,无精打采,或是心猿意马,手脚不停,就很是看不惯,不由得要恼怒,于是恶语就冲口而出,尖刻地批评,肆意地嘲讽,极尽挖苦之能事。特别是扛着升学压力的教师,这种痛苦还要难以忍受,看到孩子没有听讲,就仿佛看到班级的平均分在下降,有时甚至动手打孩子。发现孩子不完成作业,懒惰是蛇,软弱如泥,萎靡不振,挥霍青春,就觉得匪夷所思,不能不嫌恶孩子,抛弃孩子,唯恐避之不及。至于忤逆成性的孩子,遍身是刺,不知好歹,处处与教师为敌,那更是欲除之而后快,怨恨来得很正当,把孩子赶回家决没有愧疚之意。我目睹同事们怎样受着种种卑琐痛苦的折磨却不能自拔,怎样未老先衰,我就决心不再重蹈覆辙,拿出气概开辟崭新的人生天地。

    只要有责任的教师,或者应试的势利者,无不把课堂当炼狱,两眼只盯住不学习的孩子,孩子哪里是心猿意马?分明是虐待老师。超然其外的神气是那样不可忍受,交头接耳的碎响仿佛在叮咬神经,进入忘川的歪斜脸相是天底下最丑陋的……种种怪相无时无刻不在撩拨你的神经,只要睁开眼睛,烦恼就硬挤进来。在这种折磨中,教师的生命得打五折来过,可极少有人处于清醒状态。要么麻木,像孩子对待学业一样麻木,抵达视而不见的境界,把教书当作简单糊口的行当,学生再没有力量动摇我的宁静。

    孩子啊,正是因为你做人和学业的失败带来的种种屈辱,使父亲饱受痛苦,才为我超越本能爱上不可爱的孩子作好铺垫。正是因为某个教师曾那样对待你,我才决心不再像某人一样不公正地对待差生。在我的同仁中,没有一个能像我这样超越本能,热情又谦卑地关怀问题孩子,作孩子人生的导师和虔诚的服务者。

    正是你为父亲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让我见到事业无限广阔的天地。我很骄傲,因为不论怎样顽劣忤逆的孩子,我都为之准备阳光充足的居室,诚恳地邀请孩子来久住。我向自己承诺,决不厌弃任何一个孩子,永远相信孩子是有希望的,一辈子不用偏见打死任何孩子。爱不可爱的孩子,已成为我的座右铭。

    孩子沉湎于懒惰的泥潭无法自拔,陷落于无所事事的软绵绵的安逸,我决不能讨厌而是洞察孩子深重的不幸,为孩子的不幸所感染。虽然厌恶和愤怒的魔鬼仍诱惑我,但我以惊人的气概超越本能,深深地为怜悯之痛震撼,于是向孩子揭露懒惰的罪恶,生动地描绘无聊的痛苦和空虚的无奈,把生活的全部黑暗暴露于阳光之下,启迪孩子忧患意识的觉悟。我是那样坚信,每个生命都有痛苦的天赋,只要唤醒痛苦,就一定渴望振作,追求快乐和幸福。

    为老师们抛弃的双差生走进我的世界,我为他们准备阳光充足的居室,与他们作深刻的交流。热情是工作的动力和趣味,但一向只倾注于优生,现在才发现,对差生的怜悯在你身上蓄养得很丰沛。原来,对差生的爱很吝啬,总是狠巴巴的,公然地歧视,唯恐避之不及;现在,改造差生以改变可悲命运,成为自觉的使命。见到懒惰的俘虏,沉湎于无所事事的安逸,超然于课堂和作业,显出任由懒惰摆布的嘴脸,我不再嫌恶,怜悯之痛由然而起,救助的热情是鼓满的风帆,驶向希望的彼岸。同样不容忍,表现出干预的冲动,可原来是把恼恨的激流化为尖酸刻薄的讽刺,一股脑发泄出来,不是唤醒蒙昧的灵魂而是筑起隔阂的大山,培植彼此的憎恨;现在,我是倾吐怜悯之痛忧虑之苦,把懒惰的谬误和勤奋的真理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讲述给孩子听。瞧着眼睛里厌学的痛苦,年轻的面孔弥漫着的颓废,举手投足是软体动物的沉沉死气,可我超越嫌恶,而洞见自己的失职,父母的娇惯纵容,其他老师的听之任之,孩子不过是教育后果的承担者呀!

    一个懒惰的孩子就是我头脑工作的对象,绞尽脑汁的辛苦里洋溢着他人无法理解的乐趣和幸福。是我的痛苦还不够,不足以感染孩子,启蒙自爱的觉醒;是我的智慧还不够,不足以征服孩子,指引孩子走向光明;是我的威严还不够,不足以震慑孩子,让孩子畏惧正义?我仍不能不用批评的利剑,劈开黑暗的堡垒,照进明媚的阳光。我仍不能不用忧愤的镜子,让孩子看清自我的丑陋,生活的荒谬。用勤奋的强大武器消灭懒惰的顽敌,在我,是多么富于魅力的目标啊!只要遥想,唤醒生命尊严,孩子振作精神重塑自我,开辟崭新的希望,我就格外兴奋,热情如不竭的源泉。单是这种梦想,在我,就是一种幸福的憧憬。

    爱是痛苦酿造的琼浆。每个迷途的孩子都是痛苦的,只是不知道自己痛苦罢了。堕落的孩子无论怎样玩世不恭,怎样装着快活和潇洒,都不可能真的快乐。我解剖蒙昧的灵魂,洞察混沌的冲突里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痛楚,把痛楚迁移到我的内心里去酿造琼浆。我看出去,把这些堕落其实单纯的灵魂看得透亮,了解孩子内心里经历着怎样的风暴,也才比孩子还要痛楚和清醒。只有我清醒,孩子越是忤逆老师,越是痛苦,只不过把老师当作发泄堕落痛苦的对象。也只有我才明白,这痛苦正是教育的契机。也只有我才不跟孩子斗气,这恶习的牺牲品本是最可怜的生命。

    “爱不可爱的孩子”是我的信仰。我为孩子奔走,有时看似一点小事,却专程去叮嘱孩子,决不放过关怀的细节。我深知,堕落的灵魂是脆弱的,在等待我去扣响青春的旋律。有时,一次小小的关爱就能敲响生命苏醒的钟,不论孩子装得怎样城府极深,其实是极容易受感染。我相信,不管怎样堕落如泥,孩子的灵魂世界里总有最易触动的琴弦。我是永不厌弃地寻找这根弦,直到扣响它才罢休。语言是我与顽习斗争的武器,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在孩子听来,却直透肺腑,振聋发聩。就是这句话,蒙昧的生命已等待许多年,仿佛就盼它来唤醒,因为这是痛苦凝成的智慧,仿佛混沌突然澄清,黑暗里射进光芒。

    孩子是人性弱点的集大成者,必然讳疾忌医,对镜子本能地抗拒。我收起义愤的利剑,用悲悯之痛安抚受创的灵魂。比管理灵魂的神父还要深刻,比孩子还要痛苦。朴素的话语饱浸着痛,丑陋的灵魂一片片给我撕下,展示给孩子看。孩子痛得扭歪脸,护痛的本能使孩子推拒着我,但我更痛苦,执着地痛苦着,决不停下解剖刀。痛苦的话不是我说出,而是从孩子灵魂深处脉脉冒出,如智慧的甘泉。孩子不能不给我的痛苦感染,因为这是自我尊严受到践踏的痛苦,我的话语是一道阳光,把痛苦照亮,让孩子对自我的全部黑暗洞若观火。孩子本能地感觉这痛苦是爱,是无法抗拒的爱,沉睡的生命终于惺忪苏醒。原来,我不是活着,而是在肆意糟蹋尊严,任由恶习支配,是驯顺的奴隶,蒙昧得不知反抗,那些叛逆的幌子不过是自欺欺人,偷得的快活不过是生命的麻醉剂,廉价得很。

    改造生命需要基督精神,神圣的劳动注定是不讨好的,孩子常常是恶习的帮凶,不仅不感激我反而憎恨我。孩子早给恶习收买,贪图恶习贿赂的安逸,全然不知有何荒谬,沦为恶习肆意支使的奴隶。我用爱征服孩子,恶习用安逸征服孩子,而我常常是失败者,因为恶习早已征服孩子。辛勤劳动的成果可以在刹那间给恶习抹杀,孩子又投进恶习的怀抱。天赋和情商有差异,天生软弱的孩子往往与我斗争得最顽强,堕落几乎成为注定的命运。教育在这时就只能是爱莫能助,可我又怎么能任其堕落,眼睁睁看着孩子死去?我眼见孩子给欺骗,被控制,被坏人引向深渊,却无能为力,又体验到另一种痛苦——孤独无能的痛苦。恶习像魔鬼附在孩子身上,孩子孤注一掷向魔鬼设置的圈套里钻,拒绝我的任何帮助。不论我怎样痛苦,孩子根本不予理睬,反而把我视为仇敌,恶毒地反咬我。我不能不摆出肃杀的气概,企图杀灭恶习的气焰。在社会不遗余力为孩子提供种种诱惑的环境里,我不能不扮演义愤的角色,有时显得愤世嫉俗,威严胜于平易。

    与佛主不同的是,上帝不能不用惩罚,我不能不猛击灵魂的死窍。我的批评秋霜般凛冽,把孩子逼向痛苦的巅峰,冷峭得寒光闪烁。看似不见动静的判断“你是懦夫”“你是懒汉”“你是窝囊废”“你是弱者”“你是奴隶”……可如枪弹射进蒙昧的灵魂,使孩子痛得发出叫声,不能不憎恨我。我俩都非常痛苦,孩子说些过激话来刺激我,不过是发泄痛苦。我很清醒,孩子越是反抗得激烈,越是痛苦得厉害,心灵中越是酝酿着自我革命的风暴。不论孩子看起来与我对抗得怎样激烈,其实是在自我斗争。我把握住原则,决不攻击,持之有据,决不恨孩子,而是始终用怜悯之痛感染。

    悲愤的痛苦使斗争格外有震撼力,孩子不能不受到我的影响。孩子挣扎,抗拒,疼得叫喊,可我怎么也不放过,一定要逼向死角,让其发现自己的荒谬。纵然是过激话也决不失分寸,洋溢着良苦的责任感。我是正义的雷霆,凛然可畏,决不会对孩子的痛苦稍作让步和安慰,决不会屈服于孩子的嚣张气焰。孩子的痛苦必须成为反省自我的推动力,而不能感染我,使我放弃改造生命的使命。由于娇惯,孩子最发达最黑暗的是委屈,只要我稍加安慰,廉价的眼泪就会汹涌而出,纵容孩子堕落。孩子慢慢就会领悟到,我的威怒是堕落的最后一道坚固的防线,不得不在此止步。

    我同样清醒,惯坏的孩子有时承受不住痛楚,采取极端行为,比如愤然逃走。我不能不请同学去寻孩子,痛苦又添上忧惧,担心孩子自残。有时,找不到孩子,我会升起自私的隐忧,造成什么后果是否影响我的饭碗。不过,我同时也很坦然,就是受到什么处分,我仍是清白的。教育如果以改造生命为使命,就不能不斗争,决不能因为怕影响饭碗而抛弃孩子。我的教育旨在启蒙思想,开发理性的智慧,不凭权威和纪律扼杀个性,也就相信孩子不会因为我的压迫而越轨。我一向致力于清除溺爱的毒害,家庭纵惯出的危险习性,在我的班级里早已消失,纵然孩子逃走,我也不会屈服。孩子与家长的斗争中,常常用极端行为征服大人,在我这里,再也行不通。当孩子回到班级后,当矛盾缓解后,我们都体验到宁静的愉悦。我因为胜利愉悦,孩子终于悔悟,发现恶习的阴险用心;孩子因为进步愉悦,发现我是天底下唯一爱自己的人。 经过每一次斗争,我们不是疏远,而是亲近了,而恶习的狰狞面目就暴露无遗。

    人性在某些方面固然是丑陋的,孩子一方面在进步,一方面又怪怨我,可我只感觉淡淡的悲哀,眼见孩子进步,就很是欣慰。我知道,这时,我需要亲近佛主,那是远离人世的超脱,任是什么怨恨都对自我无可奈何。在民主考评中,有极个别的孩子阴损我,我日益超然其外。只要改造生命改变命运,我就获得别人无法动摇的宁静和幸福。个别孩子会在以后的岁月里理解我,感激我,理性的光辉总有照耀黑暗心灵的一天。纵然孩子永远不理解我,我还是幸福,因为我曾对孩子有过有益的影响。

    凡是为恶习俘虏的孩子都本能地怨恨我,怨恨虽不敢当面流露,可从眼睛里分明洞见怨恨造成的隔阂。豪迈的气魄表现在,我都毫无芥蒂,坦然地把热情奉献给孩子;甚至越是对我不满的孩子,关怀越热忱越周到。为震慑孩子的气焰,我不能不用肃杀的利剑,孩子本能地怨恨我,可是很快,我会用厚道的关爱驱散怨恨。孩子啊,之所以能把肃杀与爱统一,是因为肃杀的气概也是爱的表现形式,从没有怨恨。

    额角沧桑,眼睛凝重,背也微微变形,可我突破对你的爱,开辟独立广大的天地。这是一片阳光明媚花木繁茂的世界,不论怎样顽劣的孩子,在这里都有宽绰的地盘,获得优厚的待遇。见到每个孩子,我是那样喜悦,以至不能不说点什么,“感觉咋样”,“状态还好”。特别是问题孩子,只要见到,就油然产生愧疚,不由得涌起救助的热潮,目光满含温暖关切的情意,总得要找个机会深谈一次。闲下来时,问题就沉沉地兜在心底,寻找解决的途径。在你小时候,我不是希望你养成阅读和思索的习惯吗?苦苦地思索着孩子们的问题,在我是一种充实的乐趣;研读经典是我不可或缺的需要。我的教育智慧就是在苦索和研读中培植出来。有时,在校园里见到我沉思的身影,同事就嘲笑:“又在思索国家大事?”就是斗争得非常激烈的时候,我们都很痛苦,可我也是幸福的,因为痛苦的出路很广阔,只有恨是黑暗的死胡同。

    我的台词越来越富有魅力,擅长营造温馨的谈话氛围。声音蓄满怜悯之痛,纵然不听语言,单是声音也有不可抵御的魅力。我的声音浑厚低沉,从肺腑里发出,也就能直抵孩子肺腑。这声音是孩子不幸的生动表达,是命运的形象写照,仿佛镜子照彻自我,只要震动耳膜,立即条件反射似的充满严肃的情感。我的语言穿透坚硬的甲,刺进灵魂深处,十多年的沉疴大白于天下,沉沦的生命仿佛一直在等待这诊断。是的,蒙昧的生命自然本能地反抗,可是我沉痛的声音拥有驾驭孩子的巨大能量,解剖得鲜血淋漓,可孩子忍受得住。锐利的眼睛,惊人的智慧,深如大山的爱,使孩子无法抗拒我的影响。有时,为某种痛苦所震撼,我们都沉默着,而爱正把我俩扭结得非常牢固。我是孩子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同盟者,是打倒恶习的精神支柱。爱的启蒙,思想的觉醒,个性的发现,第二次生命悄然诞生。在黑暗的教育者面前,我感觉格外骄傲。同仁们沉湎于卑琐的烦恼,哪里懂得我的幸福和快乐?想到他们与差生没有休止的冲突,双方耽于狭隘的怨恨,我就既自豪又悲哀。智者哪怕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耕耘出盎然生机,为生命找到崇高的寄托。

    哪天,你终于能发现我爱你的痛苦从而崛起,像别的孩子一样,我就会认定这是上天对我爱所有孩子的回报。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种回报到来的必然性。这不是迷信,而是对你情商的信念。当爱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时,你一定会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像别的孩子一样懂得爱的真理,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我不会相信,你会对我的追求毫无感觉,更不会相信,你会忌妒其他孩子受恩于我。犹如班上的一切利益,你从不染指,可决不抱怨,因为你有这样的父亲,不能不如此。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