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4 革故鼎新长河唱-按部就班建楼房
咱们工人有力量!漕河泾金蝶苑工地上,你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有力量的壮观的场面。杨锦璋虽然是长白山医院的老基建了,还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下海以后,杨锦璋感到让他激动的东西太多了!这一回反正就是第一章“金蝶梦境”的最后一回了。我们留出篇幅来和杨锦璋一起激动几把。
打桩机舞动带来的激动。如果说打桩机日夜欢舞,那是一点不假。打桩机的舞蹈有点机械?是非常那个机械,相当那个机械。一代又一代的现代舞宗师、大师们受到打桩机舞动带来的灵感,把那个机械性的舞动搬到舞台上,感动激动了更多人们。杨锦璋的激动在哪里?杨锦璋告诉三人小组——他在长白山医院虽然经手这么多基建项目,但是基础工程从来没有采用过打桩机打深桩的工艺。在上海的中心城区,建造这么两栋26层高的建筑物,一般会考虑采用其它工艺做好基础工程。杨锦璋随口说道,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沪语歇后语,小地方做大场面、大事情)的话,打桩容易对周边建筑带来影响。通常建设单位会考虑采用静力压桩和钻孔桩等等基础工艺的做法。长篇小说虽然给予杨锦璋的篇幅够多,点到为止吧。
什么叫静力压桩呢?用压桩机无声无息的把预制桩压到地里去。钻孔桩则是先钻孔,再放下钢筋、浇入砼,过了28天养护期再做上部承台施工。读者可以想到的是,这几种工艺,最省钱、最省事的就是打桩了。打桩模子创造的是多快好省的工作效率!先拿打桩和压桩比较,一想就会明白,动力打桩比静力压桩的速度要快好多。举个例子,你把一根筷子用锤子砸进土里和用一块铁板无声无息的把筷子压进土里,哪个快?再拿打桩和钻孔桩比较,也不难理解。打桩,打不下去,歇歇、看看,最多割掉实在打不下去的桩头。钻孔,先要钻,再要放下钢筋,再要浇捣砼,地下施工所能碰到的麻烦事都会碰到。施工把关不严,稍稍马虎,钻孔桩就会变成吃人的老虎,变成亏本的孔洞。小说说到这里,秦凌讲了一件某区某楼盘的真实故事。
在市区施工的某楼盘,周边建筑物林立,不能采用打桩施工工艺。当时开发商为了赶进度,也放弃了压桩。但是在钻孔桩施工时由于砼浇捣出了点问题,导致新建的商品房片筏基础后来发生不均匀沉降。人们在地面上可以看到的是,建筑物楼梯台阶开裂近十公分;门窗框变形、门窗不能正常开关;在多处结构伸缩缝出更是高低不平……后来经权威部门鉴定,建造仅两年的该房屋为危房。开发商理赔退房赔钱补损失,开发商吃足了苦头。买房人,更是苦不堪言!有不少结婚户,买进新房,喜气洋洋。但是晚上门窗关不上,这可怎么是好啊?后来开发商统计,这栋问题房屋的新婚户的小宝宝比其他两栋房子的新婚户迟到了几个年头。那个年头,有一首张行唱红的歌曲就叫“迟到”——“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有读者看到这里发出苦笑,也许你家的小宝宝当年就是迟到的宝宝。你想想,每天为了考虑门窗关关紧费尽心思,谁还有心施工关于下一代的希望工程呐!如果有留恋故地心情的读者故地重游,一定还可以找到这个钻孔桩的问题楼盘在上海市区静悄悄的矗立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牢,天天吃药(沪语,吃苦头)。
漕河泾工地的打桩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还是有一点的。秦凌说应该如实反映,我们就来记录一下。首先是对小银楼的影响。小银楼很争气,虽然每天近在咫尺的打桩机轰鸣欢舞,却没有造成多大麻烦。长河人还是每天在里面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抗七级地震的房子,抵御住了打桩机的汽锤打击乐的沉重打击。长河房地产公司的工程部加强监测,结论清晰——小银楼因为金蝶苑的打桩引起的微小裂缝,属于正常范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待打桩工程告一段落,对微小裂缝加以粉刷修复就可以了。秦凌特地告诉作者和三人小组,他负责施工的小银楼,虽然没有刻石立碑,但是他对小银楼清清楚楚,他可以对小银楼的建筑结构安全性做出保证。
金蝶苑的地块是刀把式形状的,相邻9亩地的矩形地块历史上是一个小工厂。厂子搬迁以后,上级主管单位把它出租给了一个废品回收站。我们在小说前面已经看到,由于历史原因,回收站和闵行建工局关系一直不错。建工局每年报废的变形金刚、建筑机械、钢模板,都直接让回收站一揽子回收了。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现在换了从长白山下来的新邻居,废品回收业务虽然少了,但是人际交流多了。金蝶苑打桩对回收站没有什么影响,你打你的桩,我收我的废品。回收站的房子,原来就是砖木结构的破旧房子,浑身上下都是清水墙的缝隙,你再怎么打桩,都看不出这破房子有什么新的裂缝。这微小裂缝,搞不清楚原来就是天生的微笑裂缝?再说了,回收站和新邻居长河人一来二去都熟了,托他们到长白山医院办个事、看个病,体体面面、顺顺当当,谁还有心讲什么打桩影响、损失赔偿?
杨锦璋戴着安全帽在金蝶苑工地跑上跑下,坐着黑马普桑在漕河泾进进出出,为了打桩机的欢舞轰鸣而激动着、兴奋着。下海经商的幸福乐趣,保驾护航的创业憧憬,在长河人的心里奏起了地产三部曲的欢快旋律。打桩机的汽锤打击乐,则是地产三部曲的序曲华彩乐章。
令杨锦璋激动的还有很多事。就说说打桩机的劳动对象土地吧。长河房地产公司破天荒地拿到了具有权属意义的土地使用证!过去形容家境贫困的老话常用——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其实不搞市场经济,没有房改,那可是实况转播的基本国情。你随便拿一根针插到地里,你敢说土地是你的,没有权属问题?现在杨锦璋们把十米长的钢筋砼预制桩一根接着一根,轰隆轰隆、惊天动地的打进地底下,轻轻的扬眉吐气的告诉人们,这块土地是我们可以使用七十年的土地。七十年,是中国大陆上土地使用年限最长的住宅类土地证的期限。设计房改以后土地证的策划师们把这种土地证都设计为墨绿色封面,也许就是让人们多一点联想——常绿、长青、土地绿卡,这样也许可以避开那种永久的没有期限的土地所有权的推论。不同国家,不同做法。大陆上我们已经见过的土地凭证的三种颜色很好记,记者都记着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的三种颜色。如实表述的话,是交通指挥三色灯——红绿黄。红证:不能上市交易的权证。黄证——补交相关费用可以交易的权证。绿证——可以直接上市交易的权证。真正的红灯停,绿灯行!杨锦璋看到来之不易的属于长河房地产公司的这张墨绿色土地证,感慨万千。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啊,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做好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的事业。
土地证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法律凭证。拿到土地证,高兴激动一阵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时不时激动着杨锦璋的称谓,小说中可以小说一下。杨锦璋在长白山医院和在金蝶苑人们对他的称呼,自然而然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双重的。回到长白山,还是叫他杨科长的人多。因为一院之长宣玉壶说过吗,都给长河公司几位大将保留在长白山的职位,保驾护航嘛,落到实处。到了小银楼,清一色叫杨总。潜规则是不能叫杨副总的。没有潜规则的地方还是继续叫副总吧,不影响小说的潜规则。碰到施工单位的上上下下人马,都清一色叫杨老板的。那么,牛缘水就是牛老板。潜规则是内部人叫公司一号人物,往往省去姓,直接叫老板。你看是否潜?
房地产公司老板的称谓有潜规则,房地产公司的运作也有按部就班的潜规则。三部曲的首部第一章就讲一个垫资施工、带资施工的潜规则吧。垫资施工或者叫做带资施工,是豆腐一碗和一碗豆腐的事,一回事。工程发包方不偏不倚朝南坐着,承包方为了承揽工程,不紧不慢赔上笑脸不算,还要遵守潜规则,不屈不挠垫资施工。1993年的时候,垫资施工的行情大约如此——多层住宅的商品房,可以垫资到结构封顶;小高层住宅的商品房,可以垫资到结构建造到二分之一;高层住宅的商品房,可以垫资到三分之一。为什么要垫资?计划经济刚刚转入市场经济,房地产公司项目很多是可以空手道操作的。至于你是空手道什么段位的选手,则看你本事大小了。沪语流行的时代纪录俗语——空麻袋背米,原来专指麻将台上,不带钱而赢钱的人。米,沪语,钱也。还有一句时代纪录俗语可能更具全国地域概念——空手套白狼,凡是有狼的地方都可以推荐使用。这里的狼,不是人间的什么狼,狼吞虎咽啦、色狼啦,而是真真切切原生态的狼。在人声鼎沸的地方,狼已经很少看见,白狼就更少之又少,空手套白狼,几乎没可能!对付原生态的狼,至少得下个什么原生态的套吧?做生意,空麻袋背米,空手套白狼,确实是空手道高手。做房地产生意,空麻袋背米,空手套白狼,那更是商场上的一种由潜规则造成的仙境。
垫资施工带来的大问题后来惊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什么大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支撑的。市场是由需求造成的。商品房住宅的开发商,造出来的房子,只是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开发商要挣钱,完完全全实现商品房的使用价值到价值的惊险一跳,必须把房子卖出去。房子没有卖出去的时段里,梦想空麻袋背米、追求空手套白狼的那些开发商,总是利用坐北朝南的有利地形,把施工单位顶到杠头(沪语,风口浪尖、不可退却的地步)上。要么垫资施工,要么不做这单生意!
可怜的包工头老板,身板硬朗一点的。挺一挺,接下单子来,干!给农民工兄弟的工钱,先欠着好吗?每月包吃包住,给点生活预支费用。身板差点的,生活预支也经常欠着。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回家过年,算算工钱?但是开发商的房子不是春播秋收的庄稼,商品房使用价值到价值的惊险的一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跳过去的,有跳不过去的。开发商跳楼?很少。开发商跳楼,包工头开溜,农民工发愁。开发商没有钱,包工头不露脸,农民工穷过年。
有几位巴拉巴拉东渡东瀛的读者说了,我们当年在日本打拼,背水泥、背死人……都是给的日薪——不是日本的薪,是每日发薪。大陆这么大,为什么做不到?发日薪,也有。在1993年,似乎少之又少。差钱嘛,流行病。
垫资施工带来的中国农民工欠薪大问题是一个历史进程中的问题。小说罗列几种包工头老板的处理方法,也算是和包工头老板有缘千里来相会,开诚布公,就商品房垫资施工中的市场对策来个研讨互动。地产三部曲,少不了包工头的美丽和声。
包工头对策之一,把工钱和开发商老板的相关商品房捆绑锁定,你照合同按部就班的付钱,我就不要你的房子;你不照合同按部就班的付钱,我就要你的房子。卢山告诉过长河房地产公司的同事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就是这种对策的最好诠释。在上海和平公园附近,有一位包工头老板在自己垫资建造的一栋商办楼里有办公室一个楼面、还有宿舍一个楼面。开发商老板在顶层办公,开发商销售部在底楼卖房子。大家相安无事,和平公园,和平共事,按部就班,以合同为准——付清垫资的工程款和所有余额款项,农民工部队就开拔换防。没有付清,铁板钉钉,使用至今,不付租金。
包工头对策之二,通过第三方公正,把垫资施工的项目处置权抵押一部分在包工头手里。当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开发商卖不出去房子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包工头合法合理规避了农民工兄弟的最大风险——拿不到工钱。包工头可以依法把一部分项目的处置权换钱。包工头拿到的权益,绝对不会捂盘惜售,只要不亏,只要有人买单,该出手时就出手。黄杉告诉长河房地产公司的人们的故事,就更具传奇色彩。徐汇区的一栋先天不足的楼宇,辛辛苦苦,结构封顶,惊险一跳,没有办到。资金链断掉,空手道低手,武艺蹩脚,逃之夭夭。烂尾楼,又添新。包工头通过律师操办、法院拍卖处置后,接盘人捡个便宜货,农民工破涕为笑、开心过年。
金蝶苑的按部就班施工,是垫资到结构二分之一的,刚打桩,就慢慢建造吧。郑功士听说不少农民工的故事,在小银楼练唱的时候,来了一段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农民工的歌后来上了春晚,橄榄树只能脉脉含情,一路走好,兄弟姐妹!
常谦夫听见三毛的橄榄树歌声响起,决定把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垫资施工”写进小说——
垫底铺垫包工头,
资金欠资农民愁。
施法执法对策稠,
工人力量争上游。
农民工的工资不能再拖欠了!按照合同,按部就班的施工,按部就班的付钱。金蝶苑的施工,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下海以后,杨锦璋感到让他激动的东西太多了!这一回反正就是第一章“金蝶梦境”的最后一回了。我们留出篇幅来和杨锦璋一起激动几把。
打桩机舞动带来的激动。如果说打桩机日夜欢舞,那是一点不假。打桩机的舞蹈有点机械?是非常那个机械,相当那个机械。一代又一代的现代舞宗师、大师们受到打桩机舞动带来的灵感,把那个机械性的舞动搬到舞台上,感动激动了更多人们。杨锦璋的激动在哪里?杨锦璋告诉三人小组——他在长白山医院虽然经手这么多基建项目,但是基础工程从来没有采用过打桩机打深桩的工艺。在上海的中心城区,建造这么两栋26层高的建筑物,一般会考虑采用其它工艺做好基础工程。杨锦璋随口说道,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沪语歇后语,小地方做大场面、大事情)的话,打桩容易对周边建筑带来影响。通常建设单位会考虑采用静力压桩和钻孔桩等等基础工艺的做法。长篇小说虽然给予杨锦璋的篇幅够多,点到为止吧。
什么叫静力压桩呢?用压桩机无声无息的把预制桩压到地里去。钻孔桩则是先钻孔,再放下钢筋、浇入砼,过了28天养护期再做上部承台施工。读者可以想到的是,这几种工艺,最省钱、最省事的就是打桩了。打桩模子创造的是多快好省的工作效率!先拿打桩和压桩比较,一想就会明白,动力打桩比静力压桩的速度要快好多。举个例子,你把一根筷子用锤子砸进土里和用一块铁板无声无息的把筷子压进土里,哪个快?再拿打桩和钻孔桩比较,也不难理解。打桩,打不下去,歇歇、看看,最多割掉实在打不下去的桩头。钻孔,先要钻,再要放下钢筋,再要浇捣砼,地下施工所能碰到的麻烦事都会碰到。施工把关不严,稍稍马虎,钻孔桩就会变成吃人的老虎,变成亏本的孔洞。小说说到这里,秦凌讲了一件某区某楼盘的真实故事。
在市区施工的某楼盘,周边建筑物林立,不能采用打桩施工工艺。当时开发商为了赶进度,也放弃了压桩。但是在钻孔桩施工时由于砼浇捣出了点问题,导致新建的商品房片筏基础后来发生不均匀沉降。人们在地面上可以看到的是,建筑物楼梯台阶开裂近十公分;门窗框变形、门窗不能正常开关;在多处结构伸缩缝出更是高低不平……后来经权威部门鉴定,建造仅两年的该房屋为危房。开发商理赔退房赔钱补损失,开发商吃足了苦头。买房人,更是苦不堪言!有不少结婚户,买进新房,喜气洋洋。但是晚上门窗关不上,这可怎么是好啊?后来开发商统计,这栋问题房屋的新婚户的小宝宝比其他两栋房子的新婚户迟到了几个年头。那个年头,有一首张行唱红的歌曲就叫“迟到”——“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有读者看到这里发出苦笑,也许你家的小宝宝当年就是迟到的宝宝。你想想,每天为了考虑门窗关关紧费尽心思,谁还有心施工关于下一代的希望工程呐!如果有留恋故地心情的读者故地重游,一定还可以找到这个钻孔桩的问题楼盘在上海市区静悄悄的矗立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牢,天天吃药(沪语,吃苦头)。
漕河泾工地的打桩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还是有一点的。秦凌说应该如实反映,我们就来记录一下。首先是对小银楼的影响。小银楼很争气,虽然每天近在咫尺的打桩机轰鸣欢舞,却没有造成多大麻烦。长河人还是每天在里面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抗七级地震的房子,抵御住了打桩机的汽锤打击乐的沉重打击。长河房地产公司的工程部加强监测,结论清晰——小银楼因为金蝶苑的打桩引起的微小裂缝,属于正常范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待打桩工程告一段落,对微小裂缝加以粉刷修复就可以了。秦凌特地告诉作者和三人小组,他负责施工的小银楼,虽然没有刻石立碑,但是他对小银楼清清楚楚,他可以对小银楼的建筑结构安全性做出保证。
金蝶苑的地块是刀把式形状的,相邻9亩地的矩形地块历史上是一个小工厂。厂子搬迁以后,上级主管单位把它出租给了一个废品回收站。我们在小说前面已经看到,由于历史原因,回收站和闵行建工局关系一直不错。建工局每年报废的变形金刚、建筑机械、钢模板,都直接让回收站一揽子回收了。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现在换了从长白山下来的新邻居,废品回收业务虽然少了,但是人际交流多了。金蝶苑打桩对回收站没有什么影响,你打你的桩,我收我的废品。回收站的房子,原来就是砖木结构的破旧房子,浑身上下都是清水墙的缝隙,你再怎么打桩,都看不出这破房子有什么新的裂缝。这微小裂缝,搞不清楚原来就是天生的微笑裂缝?再说了,回收站和新邻居长河人一来二去都熟了,托他们到长白山医院办个事、看个病,体体面面、顺顺当当,谁还有心讲什么打桩影响、损失赔偿?
杨锦璋戴着安全帽在金蝶苑工地跑上跑下,坐着黑马普桑在漕河泾进进出出,为了打桩机的欢舞轰鸣而激动着、兴奋着。下海经商的幸福乐趣,保驾护航的创业憧憬,在长河人的心里奏起了地产三部曲的欢快旋律。打桩机的汽锤打击乐,则是地产三部曲的序曲华彩乐章。
令杨锦璋激动的还有很多事。就说说打桩机的劳动对象土地吧。长河房地产公司破天荒地拿到了具有权属意义的土地使用证!过去形容家境贫困的老话常用——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其实不搞市场经济,没有房改,那可是实况转播的基本国情。你随便拿一根针插到地里,你敢说土地是你的,没有权属问题?现在杨锦璋们把十米长的钢筋砼预制桩一根接着一根,轰隆轰隆、惊天动地的打进地底下,轻轻的扬眉吐气的告诉人们,这块土地是我们可以使用七十年的土地。七十年,是中国大陆上土地使用年限最长的住宅类土地证的期限。设计房改以后土地证的策划师们把这种土地证都设计为墨绿色封面,也许就是让人们多一点联想——常绿、长青、土地绿卡,这样也许可以避开那种永久的没有期限的土地所有权的推论。不同国家,不同做法。大陆上我们已经见过的土地凭证的三种颜色很好记,记者都记着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的三种颜色。如实表述的话,是交通指挥三色灯——红绿黄。红证:不能上市交易的权证。黄证——补交相关费用可以交易的权证。绿证——可以直接上市交易的权证。真正的红灯停,绿灯行!杨锦璋看到来之不易的属于长河房地产公司的这张墨绿色土地证,感慨万千。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啊,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做好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的事业。
土地证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法律凭证。拿到土地证,高兴激动一阵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时不时激动着杨锦璋的称谓,小说中可以小说一下。杨锦璋在长白山医院和在金蝶苑人们对他的称呼,自然而然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双重的。回到长白山,还是叫他杨科长的人多。因为一院之长宣玉壶说过吗,都给长河公司几位大将保留在长白山的职位,保驾护航嘛,落到实处。到了小银楼,清一色叫杨总。潜规则是不能叫杨副总的。没有潜规则的地方还是继续叫副总吧,不影响小说的潜规则。碰到施工单位的上上下下人马,都清一色叫杨老板的。那么,牛缘水就是牛老板。潜规则是内部人叫公司一号人物,往往省去姓,直接叫老板。你看是否潜?
房地产公司老板的称谓有潜规则,房地产公司的运作也有按部就班的潜规则。三部曲的首部第一章就讲一个垫资施工、带资施工的潜规则吧。垫资施工或者叫做带资施工,是豆腐一碗和一碗豆腐的事,一回事。工程发包方不偏不倚朝南坐着,承包方为了承揽工程,不紧不慢赔上笑脸不算,还要遵守潜规则,不屈不挠垫资施工。1993年的时候,垫资施工的行情大约如此——多层住宅的商品房,可以垫资到结构封顶;小高层住宅的商品房,可以垫资到结构建造到二分之一;高层住宅的商品房,可以垫资到三分之一。为什么要垫资?计划经济刚刚转入市场经济,房地产公司项目很多是可以空手道操作的。至于你是空手道什么段位的选手,则看你本事大小了。沪语流行的时代纪录俗语——空麻袋背米,原来专指麻将台上,不带钱而赢钱的人。米,沪语,钱也。还有一句时代纪录俗语可能更具全国地域概念——空手套白狼,凡是有狼的地方都可以推荐使用。这里的狼,不是人间的什么狼,狼吞虎咽啦、色狼啦,而是真真切切原生态的狼。在人声鼎沸的地方,狼已经很少看见,白狼就更少之又少,空手套白狼,几乎没可能!对付原生态的狼,至少得下个什么原生态的套吧?做生意,空麻袋背米,空手套白狼,确实是空手道高手。做房地产生意,空麻袋背米,空手套白狼,那更是商场上的一种由潜规则造成的仙境。
垫资施工带来的大问题后来惊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什么大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支撑的。市场是由需求造成的。商品房住宅的开发商,造出来的房子,只是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开发商要挣钱,完完全全实现商品房的使用价值到价值的惊险一跳,必须把房子卖出去。房子没有卖出去的时段里,梦想空麻袋背米、追求空手套白狼的那些开发商,总是利用坐北朝南的有利地形,把施工单位顶到杠头(沪语,风口浪尖、不可退却的地步)上。要么垫资施工,要么不做这单生意!
可怜的包工头老板,身板硬朗一点的。挺一挺,接下单子来,干!给农民工兄弟的工钱,先欠着好吗?每月包吃包住,给点生活预支费用。身板差点的,生活预支也经常欠着。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回家过年,算算工钱?但是开发商的房子不是春播秋收的庄稼,商品房使用价值到价值的惊险的一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跳过去的,有跳不过去的。开发商跳楼?很少。开发商跳楼,包工头开溜,农民工发愁。开发商没有钱,包工头不露脸,农民工穷过年。
有几位巴拉巴拉东渡东瀛的读者说了,我们当年在日本打拼,背水泥、背死人……都是给的日薪——不是日本的薪,是每日发薪。大陆这么大,为什么做不到?发日薪,也有。在1993年,似乎少之又少。差钱嘛,流行病。
垫资施工带来的中国农民工欠薪大问题是一个历史进程中的问题。小说罗列几种包工头老板的处理方法,也算是和包工头老板有缘千里来相会,开诚布公,就商品房垫资施工中的市场对策来个研讨互动。地产三部曲,少不了包工头的美丽和声。
包工头对策之一,把工钱和开发商老板的相关商品房捆绑锁定,你照合同按部就班的付钱,我就不要你的房子;你不照合同按部就班的付钱,我就要你的房子。卢山告诉过长河房地产公司的同事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就是这种对策的最好诠释。在上海和平公园附近,有一位包工头老板在自己垫资建造的一栋商办楼里有办公室一个楼面、还有宿舍一个楼面。开发商老板在顶层办公,开发商销售部在底楼卖房子。大家相安无事,和平公园,和平共事,按部就班,以合同为准——付清垫资的工程款和所有余额款项,农民工部队就开拔换防。没有付清,铁板钉钉,使用至今,不付租金。
包工头对策之二,通过第三方公正,把垫资施工的项目处置权抵押一部分在包工头手里。当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开发商卖不出去房子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包工头合法合理规避了农民工兄弟的最大风险——拿不到工钱。包工头可以依法把一部分项目的处置权换钱。包工头拿到的权益,绝对不会捂盘惜售,只要不亏,只要有人买单,该出手时就出手。黄杉告诉长河房地产公司的人们的故事,就更具传奇色彩。徐汇区的一栋先天不足的楼宇,辛辛苦苦,结构封顶,惊险一跳,没有办到。资金链断掉,空手道低手,武艺蹩脚,逃之夭夭。烂尾楼,又添新。包工头通过律师操办、法院拍卖处置后,接盘人捡个便宜货,农民工破涕为笑、开心过年。
金蝶苑的按部就班施工,是垫资到结构二分之一的,刚打桩,就慢慢建造吧。郑功士听说不少农民工的故事,在小银楼练唱的时候,来了一段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农民工的歌后来上了春晚,橄榄树只能脉脉含情,一路走好,兄弟姐妹!
常谦夫听见三毛的橄榄树歌声响起,决定把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垫资施工”写进小说——
垫底铺垫包工头,
资金欠资农民愁。
施法执法对策稠,
工人力量争上游。
农民工的工资不能再拖欠了!按照合同,按部就班的施工,按部就班的付钱。金蝶苑的施工,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