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十三章
元旦一过,寒假马上就到了,进入了寒假,春节也将马上来临了。
学校都放假了,回家的回家,串亲的串亲,而林笙感觉无家可去,也无亲可串,只有孤零零地住在学校里,最多到操场上锻炼会儿身体,到学校周边散散步……
还未到春节,一些鞭炮声便不知于何时、不知在何地地响了起来,这是孩子们耐不住寂寞,心里痒痒得很,便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块儿,比谁的炮最响、最有新奇。他们把爆竹架在树枝上,垫在砖底下,塞进冰缝里,变着花样儿地玩,好不痛快热闹!
听着零零星星的爆竹声和孩子们的喧闹声,一时衬托得林笙更加落寞起来……
在落寞中,林笙迎来了春节,此时,连平时住校的老师夫妻也都回了老家,与家人得以几日团聚。
遥望家家户户的红对联,林笙暗示自己也要增添一点节日的喜庆气氛。
他买了红纸。用毛笔写了几个“福”字,贴在自己办公室的门楹上。他洒扫庭除,把室内外卫生好好打扫了一遍,做到洁净明亮。他还采购了一些年货,放假期间学校食堂是关着的,他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这一忙,倒还增添了一些乐趣,减少了心中的悒郁……
大年三十下午,他给伯父伯母、堂兄堂嫂打了电话,表示不回去了,并给他们拜年,他们都关怀了他几句……
他向着家乡的方向跪了下来,给去世的父母及列祖列宗磕头……他每年春节都会如此,在上学时他都是申请假期住校的……
到了傍晚,外面变得更热闹喜庆,不时有冲天的烟花辉映夜空……
林笙矗立在学校院中,望着远处,欣赏着四围的热烈,而身裹着一袭孤独……
他不知不觉地又踱步来到学校值班室,他在电话旁坐了下来。其实,他并不想给谁打电话,只是感觉电话很亲切,蕴含着一种揪人的魔力,正是这种魔力让他有所期待、有所想望……
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使林笙不禁一惊,待电话铃响了几声后,他才犹豫着拿起电话:“喂……”
“林笙哥,祝你春节快乐!”里面传来卢晓菀的声音。
人在孤独的时候最容易被感动,此时,一阵暖流从林笙的心中涌起,他脸上漾出了笑意,尽管这样的笑别人无法看见,但它是千真万确地发自内心的:“谢谢你,小卢,也祝你春节快乐!”
“照顾好自己。”卢晓菀柔声道。
“嗯,我会的。”
“唉,你快给我找个嫂子吧,这样身边有人疼。”
“上哪儿去找呀,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
“呵呵呵,怎么不好找,你只要不麻木,用心找就行。”
“那好,争取给你找个如花似玉的嫂子。”
“好,好,笙哥,再次祝你春节快乐!”
“嗯,春节快乐!”
“拜拜。”
挂上电话,林笙脸上的笑意并没有退去,他心中的孤独落寞感已减去了一半……
不久,李子祥、李国庆也相继打来电话,林笙心中一片温馨……
他接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柳云依打来的,他有些出乎意料,然而似又在意料之中,也许这正是他冥冥中的一种祈盼,只是他也无法自我审示、鲜明感知罢了。
他拿电话的手有些微微颤抖……
“喂,是林笙吗?我是……”那边的声音有些犹豫。
“柳云依!哦,我是林笙。”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个声音似乎那么久远,仿佛穿越几个世纪而来,把长期罩在他身上冷漠的冰层一下击得粉碎!
“大年三十你怎么过?”那边问。
“还能怎么过,呆呆地过呗,也习惯了。”
“那一个人过多没意思……”
“一个人过也行,我总不能从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来陪我过年吧,呵呵……”
“要不,要不我……抽出我一点儿百忙的时间,陪你小过一下……”
“那……怎么行,你还有妈妈和妹妹呢。”
“我知道,所以呀,我想让你多等等,陪着她们吃过年夜饭后,我再过去给你捎点饺子什么的,你的肚子应该能捱到那会儿吧?”
“有你一句话,我三天不吃也没事儿,关键是太麻烦你了……我还记得中秋节你也来找我……太不好意思了……其实,我并没有那么脆弱,我也不怕孤独……”
“我知道你不脆弱,也明白你喜欢与孤独为伴,我只想借陪陪你之机,主要来陪陪我自己,其实在热闹的时候,我最喜欢安静,你的孤独能给我增添一点儿安静……”那边的语气有几丝可爱的狡黠。
“呵呵呵,我……”
“嘿嘿,那你等我……”
“好的,我会等你……”
林笙放下电话,眼角有些湿润,他仰头望望高远的天空……他站直了身子,张开双臂,深长地呼吸了几口空气,他感觉一切都那么流光溢彩起来……
外面依旧是鞭炮声不断、喧哗声不停……他似乎是头一次感到了“年”的喜庆味道……
晚上8点多钟,柳云依来到了镇中学,林笙把她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人围着一张办公桌面对面坐了下来。
柳云依打开拎着来的小布兜,里面有一个塑料袋装着饺子,她打开来,摆在林笙面前:“大年三十晚饭得吃饺子,你肯定饿坏了吧。”
林笙搓搓手,拿起了筷子:“你最喜欢做‘雪中送炭’的事儿,尽管一段日子以来我们没有什么联系……”他夹起饺子,放进了嘴里,连声说:“好吃,好吃……”
“别着急呀,还有别的呢。”柳云依又依次从布兜里拿出了一瓶红酒,一荤一素两个凉菜,凉菜都用食品塑料袋装着。
“这么丰盛!”林笙眼睛亮了。
“这还丰盛?得了吧,你就凑合着吃吧。我可以陪你喝点红酒。”
“那赶情好。”林笙笑道。
他赶紧拿出两个玻璃杯,打开了酒瓶,浅浅地斟上了两杯红酒。
柳云依端起酒杯,微笑道:“祝你春节快乐!”
“谢谢,也祝你春节快乐!”林笙举起酒杯与柳云依的酒杯碰在了一起。
他们一饮而尽,柳云依的脸便泛起了红晕,更显娇媚动人。
她看着林笙狼吞虎咽的样子,不觉笑了,像欣赏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林笙知道她在端详着自己,只是他又一时不敢抬起头看她。他又斟上了酒,对柳云依说道:“其实,我,挺感激你的……”
“你说的是傻话嘛,朋友之间甭说‘感激’这个词……”她轻啜了一口红酒,又缓缓放下杯,柔声道:“这阵子虽说咱们来往少,可心里还是很惦念你的……”她顿了顿,又马上转开话题说:“最近有什么诗作没有?”
“也没有过多地写过什么,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嗯,我能感觉出你诗里面的心情……诗的风格有些沉郁了,但似乎蕴含着一种即将爆发的情感张力……就像展翅欲飞的鹰,俯伏欲搏的虎,或者就像引弓即射的箭,扳指即开的枪……那种感觉有一种‘势’的存在,但我又担心,担心它会失控,会偏离某种轨迹……哦,对不起,我有些说多了……你快趁热乎吃饺子吧。”
“你说有一种‘势’、一种‘张力’存在?可我似乎确实没有找到迸发的方向,没有找到应遵循的轨迹……管它呢,也许呀,是咱们想太多了,诗歌呀,也没那么玄乎,呵呵呵,你家的饺子真好吃!”
“你多吃就行,不过,今年我们做的饺子,我有些吃不惯,放的肉有些多了,有些腻,吃腻了,我就会闹胃,谁叫吴天籁给我家那么多的肉呢。”
“我就爱吃油多的,呵呵,看来我是个馋猫头……哦,那叫什么吴天籁的,对你们很好……”
“哼,好吗?”柳云依把杯中的酒独自干了,自语道:“围着我妈转,讨好呗,还不是为了……唉,真腻呀……”
林笙又给她倒上一点酒,开始端详着她,她穿一件白色的羽绒服,里面穿着镶着水晶钻的深色毛衣,在白色羽绒服的衬托下,她的脸很是红艳。她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杯里的红酒微微荡漾,她凝视着那莹亮的红酒,两颗眸子也闪着光华……
她觉察出他在看她,她只是目光游离着与他接着谈话:“你对家怎么看?”
“家?”短短一个字,他没有紧接着往下说,只是饮了一口酒,用手稍稍擦拭了一下嘴唇……
柳云依开始凝视他的眼睛,等着他的话……
“家……家……,家是什么?家是温馨的小巢,家是宁静的港湾,家庭成员互相关怀扶助,不在意外面的风雨有多么大……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为家吧,要起码有一个能与你相伴、能等你回来的人,这样家才有吸引力,才有凝聚力,而且,它也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源泉,只要有家在,你就不会迷茫,就会汲取源源不断的信心与毅力……谁不希望有个家呢?就像潘美辰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而我,却如浮萍,飘移不定……”他说到这里,便缄口无言了,只是仰望着天花板,摇了摇头,一种伤感的情绪在他心底升起……
柳云依帮他倒了一点酒,自己端起酒杯,轻声说道:“家是可以组建的,那并不遥远,并不虚幻,有心就有爱,有爱就有家,来,干杯!”
林笙笑了,也端起酒杯,把杯一碰,畅快地饮下……
柳云依道:“我该走了,只能陪你如此片刻……”
“哦?哦。非常感谢你。我们无法创造长远的时间,但可以营造深厚的友情……嗯,那你走吧……”
柳云依从椅子上站起来,看了林笙一眼:“那你保重。”
林笙也站起来,十分客气地说道:“谢谢,请代我向伯母和云薇妹妹问好。”
“嗯,好的,对了,还有……”柳云依又从布兜里拿出一样东西,“我给你织的围巾,你围上看一看……”
那是一条用杏黄和淡紫色毛线织成的围巾,有一种温馨柔和与神秘浪漫的气息。
柳云依帮林笙把围巾围在脖子上,又整理出一个大方的造型。
她问道:“镜子呢?”
“哦,在那面的墙上。”
柳云依过去,取下那面圆圆的面镜,又踅过身来,双手端举着镜子朝向林笙道:“你来照一照,看一看。”
林笙半弯着身体,稍稍探头端详着镜中的自己,他用手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说道:“嗯,很好,我非常喜欢。”
柳云依笑了,说道:“喜不喜欢的,暖和就好。好了,我走了。”
柳云依转身走出了林笙的办公室。林笙伴她走到学校门口,二人挥手道别。
望着柳云依头也不回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昏黄的路灯光里,林笙才挪动脚步,沿着学校周围的环路散起步来。
远处,依旧是沉闷的鞭炮声和隐约的喧哗声……
路两旁树着路灯,发出青白色的冷光。他踏着明明暗暗的灯光,曳着长长短短的身影,独自走着,一种孤寂落寞感又突然来袭,而且更加强烈,尽管她只是刚刚走……
他有些怀疑,刚才她是否真的来过,是否相伴他饮酒谈心……他总以为刚才只是一个温馨而易逝的梦……
他用手摸了摸脖颈上的围巾,才突然意识到,她的的确确来过这里陪伴自己……他感觉这条围巾很是柔软暖和,他故意地扭动着脖颈,好紧密地接触毛线,他知道这是她一针针织成的,他想像着她那上下翻动的纤手香凝……
思忆愈深,孤寂愈浓,他心中一阵沮丧,埋怨自己当时未曾细细品味两个人相处的滋味,现在已经了然无痕了……他苦笑着咂了咂嘴,唇角似还留有红酒的芳醇,似来自一个遥远的美丽的天国……
“噼叭噼叭”……几个孩子从他身旁跑过去,身后的地上响着一串小红炮……
他向路边躲了躲,又迟滞缓慢地踱着步子……
看到孩子,他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那天放学后,他被七八个淘气孩子给截住了,他们围着他,你推我搡,其中一个孩子王用手戳着他的额头,叫道:“你这个野孩子,没爹没娘缺管教,快,叫声爹就让你过去!”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嚷嚷:“快叫,快叫!”他默不作声,也不反抗。孩子王把他推倒在地,骑在他身上:“哈哈哈,我有马骑了,我有马骑了!”……回想到这里,他不禁紧紧攥起了拳头,怒火中烧,他恨,是的,他现在还心存愤恨,不管他多大或是多老,这种愤慨会深埋在他心底,伴随他一生……
他又不禁哑然失笑了,他很快把刚升起的愤慨压到心底最深处。
他抬头望望夜空,银河辽阔,星光璀璨,他不禁想起了康德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道德法则”?应该是人类整捏的特有的一种故弄玄虚的东西吧。这种“道德法则”是一种桎梏,甚至是一种鸿沟……但它又是框缚限制谁的呢?也许,有时跨越过去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也许,有时跨越过去会功成名就、万世景仰……
他自我解嘲地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想得太远了,自己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既是凡夫俗子,就应该遵循凡夫俗子的生活,如果不遵循,想得出奇,做得出格,说不定也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于是,他干脆什么也不想了,只是轻松自在地走着,传入耳畔的只有沉闷的鞭炮声、隐约的喧哗声和自己孤单的脚步声,甚至还能听到自己不急不慢、麻木不仁的心跳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学校都放假了,回家的回家,串亲的串亲,而林笙感觉无家可去,也无亲可串,只有孤零零地住在学校里,最多到操场上锻炼会儿身体,到学校周边散散步……
还未到春节,一些鞭炮声便不知于何时、不知在何地地响了起来,这是孩子们耐不住寂寞,心里痒痒得很,便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块儿,比谁的炮最响、最有新奇。他们把爆竹架在树枝上,垫在砖底下,塞进冰缝里,变着花样儿地玩,好不痛快热闹!
听着零零星星的爆竹声和孩子们的喧闹声,一时衬托得林笙更加落寞起来……
在落寞中,林笙迎来了春节,此时,连平时住校的老师夫妻也都回了老家,与家人得以几日团聚。
遥望家家户户的红对联,林笙暗示自己也要增添一点节日的喜庆气氛。
他买了红纸。用毛笔写了几个“福”字,贴在自己办公室的门楹上。他洒扫庭除,把室内外卫生好好打扫了一遍,做到洁净明亮。他还采购了一些年货,放假期间学校食堂是关着的,他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这一忙,倒还增添了一些乐趣,减少了心中的悒郁……
大年三十下午,他给伯父伯母、堂兄堂嫂打了电话,表示不回去了,并给他们拜年,他们都关怀了他几句……
他向着家乡的方向跪了下来,给去世的父母及列祖列宗磕头……他每年春节都会如此,在上学时他都是申请假期住校的……
到了傍晚,外面变得更热闹喜庆,不时有冲天的烟花辉映夜空……
林笙矗立在学校院中,望着远处,欣赏着四围的热烈,而身裹着一袭孤独……
他不知不觉地又踱步来到学校值班室,他在电话旁坐了下来。其实,他并不想给谁打电话,只是感觉电话很亲切,蕴含着一种揪人的魔力,正是这种魔力让他有所期待、有所想望……
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使林笙不禁一惊,待电话铃响了几声后,他才犹豫着拿起电话:“喂……”
“林笙哥,祝你春节快乐!”里面传来卢晓菀的声音。
人在孤独的时候最容易被感动,此时,一阵暖流从林笙的心中涌起,他脸上漾出了笑意,尽管这样的笑别人无法看见,但它是千真万确地发自内心的:“谢谢你,小卢,也祝你春节快乐!”
“照顾好自己。”卢晓菀柔声道。
“嗯,我会的。”
“唉,你快给我找个嫂子吧,这样身边有人疼。”
“上哪儿去找呀,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
“呵呵呵,怎么不好找,你只要不麻木,用心找就行。”
“那好,争取给你找个如花似玉的嫂子。”
“好,好,笙哥,再次祝你春节快乐!”
“嗯,春节快乐!”
“拜拜。”
挂上电话,林笙脸上的笑意并没有退去,他心中的孤独落寞感已减去了一半……
不久,李子祥、李国庆也相继打来电话,林笙心中一片温馨……
他接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柳云依打来的,他有些出乎意料,然而似又在意料之中,也许这正是他冥冥中的一种祈盼,只是他也无法自我审示、鲜明感知罢了。
他拿电话的手有些微微颤抖……
“喂,是林笙吗?我是……”那边的声音有些犹豫。
“柳云依!哦,我是林笙。”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个声音似乎那么久远,仿佛穿越几个世纪而来,把长期罩在他身上冷漠的冰层一下击得粉碎!
“大年三十你怎么过?”那边问。
“还能怎么过,呆呆地过呗,也习惯了。”
“那一个人过多没意思……”
“一个人过也行,我总不能从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来陪我过年吧,呵呵……”
“要不,要不我……抽出我一点儿百忙的时间,陪你小过一下……”
“那……怎么行,你还有妈妈和妹妹呢。”
“我知道,所以呀,我想让你多等等,陪着她们吃过年夜饭后,我再过去给你捎点饺子什么的,你的肚子应该能捱到那会儿吧?”
“有你一句话,我三天不吃也没事儿,关键是太麻烦你了……我还记得中秋节你也来找我……太不好意思了……其实,我并没有那么脆弱,我也不怕孤独……”
“我知道你不脆弱,也明白你喜欢与孤独为伴,我只想借陪陪你之机,主要来陪陪我自己,其实在热闹的时候,我最喜欢安静,你的孤独能给我增添一点儿安静……”那边的语气有几丝可爱的狡黠。
“呵呵呵,我……”
“嘿嘿,那你等我……”
“好的,我会等你……”
林笙放下电话,眼角有些湿润,他仰头望望高远的天空……他站直了身子,张开双臂,深长地呼吸了几口空气,他感觉一切都那么流光溢彩起来……
外面依旧是鞭炮声不断、喧哗声不停……他似乎是头一次感到了“年”的喜庆味道……
晚上8点多钟,柳云依来到了镇中学,林笙把她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人围着一张办公桌面对面坐了下来。
柳云依打开拎着来的小布兜,里面有一个塑料袋装着饺子,她打开来,摆在林笙面前:“大年三十晚饭得吃饺子,你肯定饿坏了吧。”
林笙搓搓手,拿起了筷子:“你最喜欢做‘雪中送炭’的事儿,尽管一段日子以来我们没有什么联系……”他夹起饺子,放进了嘴里,连声说:“好吃,好吃……”
“别着急呀,还有别的呢。”柳云依又依次从布兜里拿出了一瓶红酒,一荤一素两个凉菜,凉菜都用食品塑料袋装着。
“这么丰盛!”林笙眼睛亮了。
“这还丰盛?得了吧,你就凑合着吃吧。我可以陪你喝点红酒。”
“那赶情好。”林笙笑道。
他赶紧拿出两个玻璃杯,打开了酒瓶,浅浅地斟上了两杯红酒。
柳云依端起酒杯,微笑道:“祝你春节快乐!”
“谢谢,也祝你春节快乐!”林笙举起酒杯与柳云依的酒杯碰在了一起。
他们一饮而尽,柳云依的脸便泛起了红晕,更显娇媚动人。
她看着林笙狼吞虎咽的样子,不觉笑了,像欣赏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林笙知道她在端详着自己,只是他又一时不敢抬起头看她。他又斟上了酒,对柳云依说道:“其实,我,挺感激你的……”
“你说的是傻话嘛,朋友之间甭说‘感激’这个词……”她轻啜了一口红酒,又缓缓放下杯,柔声道:“这阵子虽说咱们来往少,可心里还是很惦念你的……”她顿了顿,又马上转开话题说:“最近有什么诗作没有?”
“也没有过多地写过什么,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嗯,我能感觉出你诗里面的心情……诗的风格有些沉郁了,但似乎蕴含着一种即将爆发的情感张力……就像展翅欲飞的鹰,俯伏欲搏的虎,或者就像引弓即射的箭,扳指即开的枪……那种感觉有一种‘势’的存在,但我又担心,担心它会失控,会偏离某种轨迹……哦,对不起,我有些说多了……你快趁热乎吃饺子吧。”
“你说有一种‘势’、一种‘张力’存在?可我似乎确实没有找到迸发的方向,没有找到应遵循的轨迹……管它呢,也许呀,是咱们想太多了,诗歌呀,也没那么玄乎,呵呵呵,你家的饺子真好吃!”
“你多吃就行,不过,今年我们做的饺子,我有些吃不惯,放的肉有些多了,有些腻,吃腻了,我就会闹胃,谁叫吴天籁给我家那么多的肉呢。”
“我就爱吃油多的,呵呵,看来我是个馋猫头……哦,那叫什么吴天籁的,对你们很好……”
“哼,好吗?”柳云依把杯中的酒独自干了,自语道:“围着我妈转,讨好呗,还不是为了……唉,真腻呀……”
林笙又给她倒上一点酒,开始端详着她,她穿一件白色的羽绒服,里面穿着镶着水晶钻的深色毛衣,在白色羽绒服的衬托下,她的脸很是红艳。她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杯里的红酒微微荡漾,她凝视着那莹亮的红酒,两颗眸子也闪着光华……
她觉察出他在看她,她只是目光游离着与他接着谈话:“你对家怎么看?”
“家?”短短一个字,他没有紧接着往下说,只是饮了一口酒,用手稍稍擦拭了一下嘴唇……
柳云依开始凝视他的眼睛,等着他的话……
“家……家……,家是什么?家是温馨的小巢,家是宁静的港湾,家庭成员互相关怀扶助,不在意外面的风雨有多么大……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为家吧,要起码有一个能与你相伴、能等你回来的人,这样家才有吸引力,才有凝聚力,而且,它也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源泉,只要有家在,你就不会迷茫,就会汲取源源不断的信心与毅力……谁不希望有个家呢?就像潘美辰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而我,却如浮萍,飘移不定……”他说到这里,便缄口无言了,只是仰望着天花板,摇了摇头,一种伤感的情绪在他心底升起……
柳云依帮他倒了一点酒,自己端起酒杯,轻声说道:“家是可以组建的,那并不遥远,并不虚幻,有心就有爱,有爱就有家,来,干杯!”
林笙笑了,也端起酒杯,把杯一碰,畅快地饮下……
柳云依道:“我该走了,只能陪你如此片刻……”
“哦?哦。非常感谢你。我们无法创造长远的时间,但可以营造深厚的友情……嗯,那你走吧……”
柳云依从椅子上站起来,看了林笙一眼:“那你保重。”
林笙也站起来,十分客气地说道:“谢谢,请代我向伯母和云薇妹妹问好。”
“嗯,好的,对了,还有……”柳云依又从布兜里拿出一样东西,“我给你织的围巾,你围上看一看……”
那是一条用杏黄和淡紫色毛线织成的围巾,有一种温馨柔和与神秘浪漫的气息。
柳云依帮林笙把围巾围在脖子上,又整理出一个大方的造型。
她问道:“镜子呢?”
“哦,在那面的墙上。”
柳云依过去,取下那面圆圆的面镜,又踅过身来,双手端举着镜子朝向林笙道:“你来照一照,看一看。”
林笙半弯着身体,稍稍探头端详着镜中的自己,他用手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说道:“嗯,很好,我非常喜欢。”
柳云依笑了,说道:“喜不喜欢的,暖和就好。好了,我走了。”
柳云依转身走出了林笙的办公室。林笙伴她走到学校门口,二人挥手道别。
望着柳云依头也不回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昏黄的路灯光里,林笙才挪动脚步,沿着学校周围的环路散起步来。
远处,依旧是沉闷的鞭炮声和隐约的喧哗声……
路两旁树着路灯,发出青白色的冷光。他踏着明明暗暗的灯光,曳着长长短短的身影,独自走着,一种孤寂落寞感又突然来袭,而且更加强烈,尽管她只是刚刚走……
他有些怀疑,刚才她是否真的来过,是否相伴他饮酒谈心……他总以为刚才只是一个温馨而易逝的梦……
他用手摸了摸脖颈上的围巾,才突然意识到,她的的确确来过这里陪伴自己……他感觉这条围巾很是柔软暖和,他故意地扭动着脖颈,好紧密地接触毛线,他知道这是她一针针织成的,他想像着她那上下翻动的纤手香凝……
思忆愈深,孤寂愈浓,他心中一阵沮丧,埋怨自己当时未曾细细品味两个人相处的滋味,现在已经了然无痕了……他苦笑着咂了咂嘴,唇角似还留有红酒的芳醇,似来自一个遥远的美丽的天国……
“噼叭噼叭”……几个孩子从他身旁跑过去,身后的地上响着一串小红炮……
他向路边躲了躲,又迟滞缓慢地踱着步子……
看到孩子,他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那天放学后,他被七八个淘气孩子给截住了,他们围着他,你推我搡,其中一个孩子王用手戳着他的额头,叫道:“你这个野孩子,没爹没娘缺管教,快,叫声爹就让你过去!”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嚷嚷:“快叫,快叫!”他默不作声,也不反抗。孩子王把他推倒在地,骑在他身上:“哈哈哈,我有马骑了,我有马骑了!”……回想到这里,他不禁紧紧攥起了拳头,怒火中烧,他恨,是的,他现在还心存愤恨,不管他多大或是多老,这种愤慨会深埋在他心底,伴随他一生……
他又不禁哑然失笑了,他很快把刚升起的愤慨压到心底最深处。
他抬头望望夜空,银河辽阔,星光璀璨,他不禁想起了康德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道德法则”?应该是人类整捏的特有的一种故弄玄虚的东西吧。这种“道德法则”是一种桎梏,甚至是一种鸿沟……但它又是框缚限制谁的呢?也许,有时跨越过去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也许,有时跨越过去会功成名就、万世景仰……
他自我解嘲地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想得太远了,自己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既是凡夫俗子,就应该遵循凡夫俗子的生活,如果不遵循,想得出奇,做得出格,说不定也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于是,他干脆什么也不想了,只是轻松自在地走着,传入耳畔的只有沉闷的鞭炮声、隐约的喧哗声和自己孤单的脚步声,甚至还能听到自己不急不慢、麻木不仁的心跳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