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北宋记忆

正文 诸事皆顺

    自从夏聆琴离开以后,绿竹甚感孤单,经常一个人站在院中发呆。今日她看到郭三,就想起了夏聆琴,不禁伤心落泪。郭三知道自己只是个替身,便任由绿竹抱着哭了一阵,心想:“绿竹姐怪可怜的,我今晚陪她说说话吧。”

    众孩童围到跟前,问夏聆琴为何不来教琴。绿竹道:“姐姐去了扬州。”众孩童不知扬州在何处,更不知夏聆琴为何离开,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郭三虽然知晓原因,却不好讲出来,陪绿竹在院内站了片刻,便走进厨房,对王大娘道:“王大娘,我今晚要住在绿竹姐家。”王大娘看了看院内,见绿竹和孩子们有说有笑,心想绿竹心地善良,郭三和她在一起应当无碍,便答应了。

    这日傍晚,郭三去了绿竹的住处。绿竹很是开心,陪郭三弹了一会儿琴,说道:“郭三,你教我写字吧。”

    其实绿竹的字写得极为工整,并不需要郭三指点,但郭三的“瘦金体”小有名气,整个南河镇都知道她写得一手好字,就连最有学问的吴学究,也对她赞不绝口。

    郭三道:“好,我就写一首诗吧。”取出纸笔,写了一首《静夜思》。绿竹依样模仿了几字,笑道:“这瘦金体好难写,我可学不来。”郭三道:“却也不难,雨儿姐姐就写得很好。”绿竹奇道:“谁是雨儿?”郭三道:“就是吴先生的夫人。”当即将段雨儿之事说了,又道:“你勤加练习,一定比她写得还好。”绿竹点了点头,提笔又写几字。

    郭三站在绿竹的身侧,见她生得眉弯睫长,嘴小鼻挺,肤色雪白,容貌着实出众,不由得叹了一声。绿竹问道:“郭三,你为甚叹气?可是我写得不好?”郭三道:“绿竹姐的字写得极好。我是在想,等我长大以后,能长得像你这样的美貌,那就好了。”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铜镜前,却见镜中那小姑娘虽然眉清目秀,但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美人坯子。

    绿竹听她称赞自己容貌,很是欢喜,笑道:“郭三,你今年只有七岁,离长大还早着呢。常言道‘女大十八变’,或许你长大以后,就变得漂亮了。”郭三闻言一呆,问:“听你这话,似乎我现在长得很丑?”绿竹自知失言,忙道:“现在也漂亮,长大之后就更漂亮了。”郭三嘻嘻一笑,不再说话,心想:“我对容貌看得极轻,那是因为自己相貌普通,再着急也没用。但话说回来,女孩子长得漂亮总不是坏事。”

    次日清晨,郭三刚回到安养院,木化香便递来一张纸条。郭三接过一看,见纸条上写着“八万五千六百四十九”,奇道:“这是甚么?”话音方落,便想起她曾交给王知木的任务,再一细听,屋内竟然传出打鼾声。

    原来,王知木数了一天一夜的单摆,昨晚累得倒在床上,至今仍在酣睡。

    郭三回到屋内,套用单摆公式做了计算,终于得到了摆臂的长度,随后又量取“一米”的细绳,定义了“一厘”的单位。

    木化香虽不知何为“一厘”,但看郭三满脸的认真,又想起她设计的精妙摆钟,自然深信不疑,说道:“绳子受潮会变短,还是画在木板上吧。”说着,取了一根木条,将绳子的长度做了标记。郭三大为叹服,她从没想过绳子会受潮收缩,如今听木化香这么一说,顿时又有些犹豫不决,也不知这一米的长度是否精准?

    在古代,“厘”、“毫”有多种意思。如果用于计算利率,则一厘表示百分之一的年利率,例如“九厘”,是指你借我一百两银子,一年后要还我一百零九两;倘若用于面积,一厘表示百分之一亩,例如一亩八厘;如果用于重量,则一千厘等于一两,例如“周伯虎”的著名对联“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其中的“厘”,就是指千分之一两;如果将“厘”用于长度,则是一尺的千分之一,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说的正是长度单位。

    接下来的数日,木化香一直忙于制作游标卡尺。王知木请到几位幼时的伙伴,在安养院的东侧盖了一间大屋。郭三心里明白,那间大屋即将成为宋朝的第一家“摆钟工厂”。

    这日清晨,习铁匠来到安养院,送来一只木箱。那木箱中装了二十余根细铁棒。铁棒的端部带有小刀刃,正是制作木齿轮的铣刀。习铁匠不知这些铁棒用在何处,但既然收了十两银子,便认真制作,完工后还用蜡模做了试验,直到和图样完全吻合。

    王知木端着木箱进入房间,将铣刀装在木制铣床上试了一试,不禁大失所望。铣刀的做工虽然精致,但铣床的精度远远不足。

    在宋朝时,也有类似车床,手钻,铣床之类的木工工具,但这些工具对精度的要求极低。郭三画的齿轮,要求无摩擦地传动,精度几乎达到“丝米”级,普通铣床自然无法满足要求。

    郭三心想:“铣床无法工作,应当是形位精度不足。”说道:“知木哥,或许该用铜轴承。”王知木想了一想,觉得郭三说得极有道理,便去镇里换了两吊铜钱,随后带着郭三来到铁匠铺,请习铁匠按着郭三画的图样,将铜钱熔铸成空心的管套。

    习铁匠甚是吃惊,不明白王知木为何要毁掉铜钱,心想:“知木是不是疯了?竟然对小孩子言听计从。”但既然收了银子,也就不再多问,当日便动手制作蜡模。

    离开铁匠铺后,王知木问道:“郭三,你说咱们能赚钱么?”郭三边走边说:“应该行吧。”王知木道:“甚么‘应该行’?是‘一定能行’!”郭三笑道:“对,一定能赚钱!”

    王知木听郭三这么一说,心头大定;此时他有着全套的摆钟设计图,随时可以制作第二台摆钟,但他一心要开办大作坊,因此近日只在做着准备工作,迟迟未有开工。

    二人回到安养院时,见门口站了一人,正是府谷县的辛掌柜。那辛掌柜刚一开口,便要定制二十台计时盘,随后预付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定金。王知木夫妇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一百两银子,但这五十两银子却来得极容易。王大娘早已惊呆了。

    王知木收下银子,送走辛掌柜后,对王大娘说道:“您尽管放心,我和化香每赚十两银子,就会分两成给安养院,自己只留六成。”王大娘问:“剩下的两成呢?”王知木道:“自然是给郭三了。”木化香笑道:“我们还写了字据呢。”从怀中取出几页纸,递到王大娘跟前。

    王大娘接过一看,只见纸上写了百余字,大概意思是说,每卖出一台计时盘,就将利润的二成分给郭三。王大娘想了片刻,觉得郭三并未吃亏,便不再说话。

    这时郭三早已准备好笔纸,也没细看那“合同”的内容,就匆匆签了自己的名字。王知木随后也签了名字。合约一式三份,王知木留了一份,王大娘一份,第三份由郭三保管。

    次日清晨,郭三找来一个瓷罐,将默写的课本放入罐底,又找到那份“合同”,一并放入瓷罐,用蜡封了罐口,在外面包了几层油纸,随后抱着瓷罐来到镇西的破庙,在庙后挖了一个深坑,将瓷缸放入坑中,掩土埋了。此时她年纪幼小,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将后世的知识深埋地下,待到长大以后,便可取出“复习”,到时或能成就一番事业。

    离开破庙后,郭三觉得近日诸事皆顺,心情大好,暗自想道:“我曾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原本要平淡地度过一生,谁知竟然来到了宋朝,还设计出一台摆钟。如此说来,我也算是个奇女子了!”心中甚是愉悦,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走了一阵,见不远处就是东山,寻思:“大宋军队两天前离开了南河镇。契丹和西夏的战事应当结束了,也不知谁胜谁败?”心中有些好奇,来到东山脚下,正要上山看个究竟,忽听一阵马蹄声传来。

    郭三沿着马蹄声寻去,只见河滩边驰来十余骑,最前方是一匹红马,乘客是一名白衣男子。余者皆为士兵装扮,手中持着弓箭,正在追赶那白衣人。

    不求金牌、不求收藏、不求推荐、不求点击、不求评论、不求红包、不求礼物,各种不求,要什么没什么,啥都没砸过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