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 第三十七章 巡阅上海下
小魏子出了陕甘粮台,租一辆马车,吩咐车夫不管钱多少,只要快,立即去怡和洋行。怡和洋行的买办李铭春,与胡雪岩交情极深,由他去总捕房交涉。因为金老大惹的是红头阿三,都是英国人从印度雇来的,自然要找英国人说事。李铭春立即去总巡捕房,小魏子则直奔南京路香粉弄的会审公廨。程老爷并不在公署,说是去丽水茶楼喝茶去了。小魏子来不及多说,直奔丽水茶楼。丽水茶楼有三层,茶室近百个。他只能让一楼的大伙帮忙查一下。好在程老爷人人认的,所以很快就在二楼找到了。小魏子让伙计立即开一间茶室,把程老爷叫过去清静说话。程老爷说:“现在肯定还在总捕房,如果人送过来了,我一准知道。现在洋人是越来越横了,华洋纠葛必须会审,只涉华人的案子由咱们自己审,可是洋人仗着捕房,有时候纯华人的案子他也自己审了,有时根本不往公审局里送。”
小魏子打断程老爷的牢骚,说:“程老爷,胡大先生的意思,如果人送过来了,您要多加关照,务必不要过堂。金爷是侯相手里的人,扫了侯相的面子道台大人也不好看的很。”道台是程老爷的上宪,如果闹得道台没了面子,他这道台委派的谳员没法交待。程老爷说:“那是那是,不要说事关侯相面子,只是胡大先生吩咐,我也不敢怠慢。你告诉胡大先生,人如果过来了,我一定关照。”谁都知道胡雪岩手面阔绰,人人都巴不得与他有些瓜葛。
小魏子与程老爷接洽好,再去总捕房,总捕房门禁森严,不让他进,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中国巡捕,是个新进的,并不认识小魏子,说尽好话,才肯帮忙打听,一会儿出来说:“怡和的老板和一位李先生是过来了,现在正与总捕头说话。”小魏子又让他帮忙打听金爷是否就在总捕房,这个巡捕却眼皮也不抬。
小魏子见李先生久久不出来,就先回陕甘粮台报胡雪岩一声。胡雪岩也很着急,说:“到底是什么结果,再拖下去,可就瞒不住了。”
小魏子说:“小的再去打听。”
刚出门,见一辆马车奔驰而来,车上的人正是怡和洋行的买办李铭春。小魏子跑过去扶李铭春下车,付了车钱,陪李铭春进去见胡雪岩,一面问:“李大先生,办的怎么样?”
“有点麻烦,你快请胡大先生。”
胡雪岩再次被叫出来,第一句就是:“怎么样,人放出来了没?”
“没有。金爷打了两个红头阿三,那个倒好说,糟糕的是金爷把一个英国骑警的鼻梁骨打断了,总捕房非要坚持送公审,要判半年。好说歹说,答应不送公审,但要花一笔银子作医疗费,并且要向被打的人道歉。银子的事好说,道歉的事难了,金爷说什么也不肯向洋人道歉。”
“什么主子出什么奴才。侯相手下的人,怎么会向洋人道歉?问他们,不道歉,要多少钱?”
“这个我也问过了,两个红头阿三,大约五六百两银子就能打发了。可是那个英国骑警,却只要道歉。”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洋人向来好利,没有不要钱却只要道歉的道理。他们不过是要多诈几个钱罢了。你再去一趟,五千两内能办妥,一切由你作主。”
李铭春刚要走,没想到左宗棠出来了,而且已经在门口听了一会儿。他说:“雪翁,是什么事要花五千两银子?”
胡雪岩说:“是一个小官司,我只想息事宁人。”
左宗棠说:“你不要再骗我了,是不是金老大惹事了,你如实给我说!”
胡雪岩看左宗棠一脸怒气,不敢再瞒,只好实话实说:“金爷被巡捕房的人带去了。”
“为什么?”
“金爷打了两个红头阿三和一个英国骑警。”
一听说打了洋人,左宗棠反倒没气了,问:“为什么打洋人?”
“洋人写了个牌子,挂在外滩公园,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金爷气不过,把牌子砸了,红头阿三来阻拦,就被金爷给打了,十几个巡捕都近身不了,后来连英国骑警的鼻梁骨也被打断了。”
“有种,该打。你们要拿钱干什么?”
小魏子代为回答说:“想把金爷捞出来,可是洋人非坚持要金爷道歉。金爷骨头硬,说什么不肯服软。所以胡大先生的意思,花点银子,早早把人放出来。”
“一两银子也不要花。洋人侮辱华人在先,金老大打人在后,要说道歉,洋人先向上海的华人道歉。花银子买洋人的脸,这种事情李少荃做得出来,我做不出来。雪岩你听着,一两银子也不要花。他们写那种牌子,就是让万国来评论,洋人也没道理。”
胡雪岩知道左宗棠不过是义气用事,一切先应下来,事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所以向李铭春眨眨眼睛说:“那就有劳李兄,按侯相钧谕去办。”
李铭春走后,左宗棠拄着杖在屋里踱步,踱了一会儿拿杖敲着地面说:“雪岩,我有一个办法,洋人非放人不可。我们就来个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你让邵小村来,我交待他造几个大大的木牌,上写洋人与狗可以通过,架到租界内洋人常走的路口。他不放人,我就不撤牌,看谁拗得过谁。”邵小村就是上海道邵友廉,他表字小村。
听了左宗棠的这个赌气的主意,胡雪岩忍不住笑了,说:“侯相,要是洋人不答应,闹僵了,金爷在里面受苦。”
“他受点儿苦怕什么?洋人总归不能把他杀了。他们要敢杀金老大,我就敢炮轰租界你信不信?”左宗棠看胡雪岩仍挂笑意的脸,说:“雪岩你不信?我告诉你,洋人向来是欺软怕硬,你让他一寸,他就要一尺。”
胡雪岩说:“不必真打,侯相的威名足以令洋人威惧。我就按侯相的吩咐去办。”
胡雪岩把小魏子叫过来,让他立即去总捕房找李铭春,把左宗棠刚才的意思告诉他。虽然左宗棠的办法不能办,但可以说给洋人,让他们休想狮子大张口。
这时候,上海道邵友廉打发差人来问:“天后宫行辕已经备好晚宴,侯相什么时候过去?”
胡雪岩代为挡驾:“回去告诉邵观察,侯相今晚在粮台吃饭,请观察自便。”
差役并不立即走,问:“侯相可否还有别的吩咐?”他的意思,是否要邵友廉过来陪餐。
胡雪岩的想法,没有这件窝心的事,当然要请邵友廉过来陪餐,但这件事不宜张扬,所以说:“侯相的意思,邵观察陪了几天了,今晚就不再讨扰了。”
法租界公董局的大钟敲了六下,已经是下午六点。胡雪岩请示左宗棠:“侯相,是否现在传饭?”
左宗棠说:“不急,等着金老大回来再吃。”
胡雪岩说:“洋人办事比较麻烦,但侯相放心,金爷受不了委屈的。”
左宗棠只说不急,不急。
这么等下去,等到大钟敲了七下,人还没回来。胡雪岩再问:“侯相,您忙一天了,边吃边等如何?”
“都两个时辰了,人还没回来?”左宗棠问,“我的办法,你给邵小村说了没有?”胡雪岩以为左宗棠的办法说说可以,做是不能做的,所以并没有告诉邵友廉,但左宗棠如此问,只好回答:“已经告诉邵观察,他也在奔走呢。”
正说着,直听小魏子一叠声的喊:“金爷回来了,金爷回来了。”
胡雪岩如释重负,说:“侯相,您瞧,金爷回来了。”
左宗棠大嗓门吩咐:“开饭开饭,雪岩,要上酒!”
胡雪岩轻快的应一声:“嗻!”又吩咐:“侯相吩咐,要上酒。”
金老大进门,跪下不敢抬头。左宗棠说:“我怎么吩咐你们的,不要无是生非。”
金老大说:“奴才给大帅惹了祸,愿受大帅责罚。”
左宗棠说:“按我的规矩,私行斗殴,该怎么处罚?”
“打二十军棍。”金老大回答。
“好,这顿打记下来。我问你,你打了几个洋人,打的重不重?”
“打了两个红头阿三,一个英吉利骑警。不太重,两个红头阿三都是戗破了手掌,英吉利骑警只是被我打坏了鼻子。”
“好的很,只是打得太轻!要让洋人看看,我左某的轿夫,也打他们八个。叫他们休要猖狂。”
金老大见左宗棠如此说,一改低眉顺眼的模样,恢复平日的神情,大声说:“大帅,要是单手过招,我他妈放倒他十个八个也不在话下。那些红头阿三,人高马大,原来却是空心罗卜,一摔一个狗吃屎。”
左宗棠说:“好,今天晚上特准你喝酒。”
除了粮台的厨子,胡雪岩还从上海礼查饭店和汇江饭店请来两个,一个擅作海菜,一个擅做西洋大菜。左宗棠喜欢吃海菜,胡雪岩是知道的,所以海菜有好几样。西洋大菜并不合中国人的胃口,图的是个稀罕。一会儿菜就上满了桌,一个穿西式制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推着一辆小车进来,上面全是酒。胡雪岩说:“侯相,这是从西餐厅里请来的调酒师,咱们中国的酒有十几样,洋酒也有十几样,您要喝什么,就吩咐下去。”
调酒师开始介绍每种酒,中国酒不必多说,洋酒却是都有讲究,一种是法国大皇帝喜欢喝的,一种是专为英吉利女王庆寿备的,一种已经存了两百年。左宗棠挥手说:“我还是喝一点花雕。金老大,你是功臣,你说你想喝什么,都依着你。”
“我喝洋酒,听说洋酒里面根本没有酒,每一样都来一杯。打洋人喝洋酒,真他妈痛快!”
这一晚左宗棠吃得高兴,谈得也高兴。金老大果然遍尝了十几种洋酒,早早就醉的说话没有准头,胡雪岩着人扶他下去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左宗棠坐船去吴淞口阅兵。邵友廉等人都到码头送行。左宗棠快登船时,突然对邵友廉说:“小村,昨天的事办的不错。我的办法对的很,对洋人,不能太示弱。我叮嘱胡雪岩一两银子也不能花,我也不知道他听没听我的话,他这个人,遇到事情总是想拿银子了。”
这番话把邵友廉问糊涂了,但他又不能说不知,只好恭维说:“侯相的声威中外皆知。”左宗棠满意登船,仍然由白云拖带,向吴淞口驶去。邵友廉把昨天晚宴前去请示左宗棠的差役叫来,让他详细说了一遍见胡雪岩的情形,仍然是不得要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左宗棠有事交待他办而胡雪岩却只字未提。胡雪岩只是一个候补道,却抢了他这上海道的风头,而且到底是抢了什么样的风头他竟然无从得知,真是越想越气。气呼呼回道台衙门,差役告诉他,盛观察前来拜访,已经等候多时。他吩咐等更衣后请盛大人到签押房说话。
所谓盛观察,就是李鸿章的亲信盛宣怀。两人都是依靠李鸿章这棵大树,关系非同一般,所以,要请他到签押房说话,而不是到花厅。邵友廉是浙江余姚人,科举蹉跎,三十五岁才中举人,此后却是屡试不中。但对洋务却颇感兴趣,几年前与会办轮船招商局的盛宣怀相识,通过盛宣怀的推荐,投奔李鸿章幕府,帮办洋务。光绪元年经李鸿章推荐,出任总理衙门章京。去年在李鸿章的帮助下,出任苏松太道。苏松太道全称是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因为驻上海,习惯称上海道。上海道非一般道台可比,除了一般道台应负的监督地方行政、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责,上海海关税由他监收,并办理地方外交和洋务。上海是国际商埠,华洋杂居,外交事务繁多,同时又奉命主持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且还担负着向总理衙门和通商大臣提供各种包括中外新闻纸在内的与外交有关的情报资料的责任。李鸿章极力帮助邵友廉出任上海道,也有借此加强对南洋控制的意图,这一点邵友廉自己也清楚。只是他运气不太好,刚上任不久,左宗棠就外放两江。左李不和,他夹在中间自然不太好受。果不其然,左宗棠此次到上海,他在豫园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晚宴,左宗棠却不肯赴宴,而对陕甘粮台的坐办胡雪岩--一个候补道,却要亲自往访,而且一呆就是一下午,比对他这个东道主还要亲密几分。
邵友廉正在烦恼,盛宣怀顶戴袍服来见,忙说:“杏荪何必如此?又不是外人。”
“虽说熟不拘礼,可是礼不可废。”盛宣怀拱手说。
“没那么多讲究,你看我,都一身便服了,你要这样,是怪我礼仪不周了?”
“岂敢岂敢,那宣怀就尊命随意一些。”
说话间,盛宣怀的长随已经进来,帮他换去官服,穿上一件竹根青绸袍。
“邵兄,个中滋味如何?”盛宣怀笑眯眯的问。
他这话太宽泛,不太好回答。“滋味不太好受,上海道是天下最难当的道台。华洋纠纷不断,太让着洋人,华人骂你是汉奸;要硬一点,惹起麻烦,总署就会怪你有碍敦睦邦交。我在总署干过,知道总署的行事规矩,说句不好听的话,总署对付洋人的办法,就是哄着孩子不哭。可是洋人早就看破了,所以得寸进尺。左侯相说,对洋人,不能太示弱,这话很有几分道理。”
“这话当然有道理,但要分在什么时候说。你自己本来就弱,却又要不示弱,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这就是左侯相与李傅相最大的不同处。李傅相苦心维持中外无事,是想韬光养晦,脚踏实地做些实事,等我们赶上洋人的时候,就可以挺直腰板面对洋人了。而左侯相,却是一味对洋人用刚,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是一个呀呀幼儿,却要向一个身强力壮的成人挑衅,那不是找揍吗?要讲痛快,左侯相的作派最痛快,也最容易换来清流言官的喝彩;要讲有裨时局,李傅相才是忍辱负重、长远之计。”
“李中堂的苦心,我也是清楚的。”
“你的苦处,中堂也是清楚的。左侯相出镇两江,肯定要出不少难题,他这人看上去粗,其实精明的很。洋务大业,一半系于上海。所以,中堂要你提防左侯相向上海伸手。中堂有私心,但多半是出于公义。上海是通商巨埠,若是左侯相的人来主持,少不得与洋人撕破了脸皮,上海倾刻之间就在洋人炮舰威胁之下。中堂的意思,请邵大人务必忍辱负重,妥善经营。中堂有封亲笔信让我转交。”
李鸿章对邵友廉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何应对,有八字教导“咬紧牙关,站稳脚跟”。尤其提醒他,要提防小人借风兴浪。
所谓小人,当然不好明说是谁,借风兴浪的“风”自然是指左侯相。因为与胡雪岩有刚刚发生的不痛快,所以他首先想到的小人自然就是胡雪岩。盛宣怀笑笑说:“这个人万万不可小瞧,一个钱庄小伙计,却打出这样一片天下,绝非等闲之辈。不过,换句话说,他也不过是纸糊的老虎。”
“这话兄弟就不明白了,既然你说他非等闲,怎么又是纸糊的老虎?”邵友廉这样问盛宣怀。
“在我们眼里,当然他是虎。可是,要放在李傅相眼里,他就只能算是纸老虎。老兄有所不知,当年中堂主持办船政、前年办电报,都曾经委托我向胡雪岩劝股。当然不是缺他的十几万两银子,实在是中堂觉得他是人才,有意要拉一把,但他却不领情,让中堂热脸贴了两次冷屁股。”
邵友廉说:“胡某人是靠左侯相这棵大树发达的,而左侯相又是恩怨立报的人,他当然不敢改弦易辙。”
“说到根本上了。左侯相固然不好惹,李傅相就好得罪吗?如今政见南辕北辙的两人,一个南洋,一个北洋,早晚要有交锋的一天,而且必定要见个胜负。左侯相当然不易撼动,但剪光他的枝杈,也就束手无策了。实不相瞒,中堂已有剪除胡某之意。老兄想,中堂有意剪除,那胡某还不是纸老虎吗?所以,老兄不必烦恼,只要瞪大眼睛,摸准胡某的命门,到时候等中堂一发力,一招至命,胡某的富贵也就到头了。”
“他这个人,还是蛮有人缘的。”邵友廉只是生胡雪岩的闷气,但却并无夺人富贵之意。
“钱多了,人缘自然就有了。我们不必与他计较,可是老兄应该清楚,一旦中堂要我们出力,那我们是义不容辞。实话说,你我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知道是李中堂的人,就是直心投靠,别人也不敢收留你我是不?”
邵友廉连忙表白:“盛观察何出此言?邵某怎会投靠别人?”
盛宣怀连忙打拱:“得罪得罪,我不过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吴淞口位于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上海的门户,也是长江的咽喉,所以这里布有海陆重兵,有苏松、福山、狼山、祟明各镇和海澄、沪南各营。为了方便左宗棠校阅,在吴淞提督行辕西的张华浜布置了陆军校场,有一百亩之多。张华浜是各兵船湾泊处,离吴淞陆程四里,原来有一营盘,为了迎接检阅,又扎丁东、西辕门、吹鼓亭和五色彩幔,附近的同兴码头也装了红栏杆,扎了彩牌楼、吹鼓厅。在营门南有500名海澄营兵,沿黄浦江列队。在营门北面有苏松镇标中营兵500名列队,计有鸟枪、拾枪、长枪、虎枪,藤牌、弓箭手各队。江中炮船十余艘都悬挂彩旗,钧和、飞霆、策电、驭远、威靖等兵船均升黄色龙旗。南北两岸,旗帜密布,鲜明整肃。
10点钟,江南提督及浙江提督的坐船首先从黄浦江上由南向北驶来,各兵船都升炮相迎。到十一点时,左宗棠的座船到,各兵船连珠炮响,水兵们都爬上桅杆,站立成三层,两岸排列的军队也都放枪迎接。船在码头停靠,海陆军提督总兵及太仓知府、崇明、嘉定、宝山三县知县都递手本,左宗棠吩咐先阅水师,再接见官员,随即换乘澄庆号兵船出吴淞口,先到各炮台巡视一周,然后检阅口外30余艘兵船操演打靶。吴淞口外停泊着英、美、法、德等国的军舰,整齐的泊在口外,观看大清水师军演。当左宗棠的座船出现在口外时,各国军舰几乎同时开炮,一时间炮声隆隆,烟雾弥漫。陪同检阅的江南提督李林成说:“大帅,那是外国军舰向您致敬呢。卑职在此驻扎五年,到上海的总督大员也见过不少,外洋军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放过礼炮。大帅声威也令洋人敬畏。”
太仓知府说:“卑职做过崇明、嘉定知县,再加本任,在上海已有九年,见多了洋人耀武扬威,如此众多的洋人升炮向我大清官员致敬,还是第一次见到。”
左宗棠问:“曾文正公和李少荃,都做过两江总督,他们亦都来过上海--李少荃就是从上海发达的,洋人可曾升炮致敬?”
太仓知府回答:“曾文正公到上海时,卑职任嘉定知县,也曾陪同在此检阅水师,洋人军舰毫无表示。”
左宗棠听说自己的风头压过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乐得哈哈大笑。不过,等左宗棠检阅炮船打靶后,心里就有些不痛快了。这次参加检阅的,无疑是南洋水师中最好的炮船兵舰,但与洋人军舰放在一起,仅个头上就小不少,炮声一响,差距更大。外洋军舰虽是施放礼炮,其声音响彻数十里,而南洋各炮船,虽然打靶成绩不错,但炮声小,听上去威力就不足。所以左宗棠有些坐不住了,他问身边的江南提督李林成:“我多年不接触火轮船了,只听炮声,我们的炮船就有些底气不足。”
“大帅,岂止是底气不足!洋人军舰多是铁甲舰,水线以上全是钢甲,有几寸厚,不要说打不中,就是打中了,一炮两炮也奈何不了。可是,如果我们的炮船中它一炮,顷刻就会解体。大帅您看,那是法兰西国的巴雅钢甲舰--”李林成指着海口的一艘巨舰,把望远镜递给左宗棠,“法兰西的巴雅钢甲舰,排水量近六千吨,是我们的二十倍!航速十四节,高我们四节,备炮二十八门,其中有四门口径是十一英寸。”
左宗棠摆手说:“你等等。我们的炮是十一寸,洋人的炮也是十一寸,并无差别。”
“仅从口径上看是差不多,但大帅,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炮是前膛炮,洋人的炮是后膛炮,前膛炮与后膛炮比较,不仅装弹慢,而且射程也近。还有一条,我们这些炮舰,最大毛病是炮大船小,头重脚轻。听人说,咱们买英国人的炮船,又上了当。摆在海口当水上炮台用行,要海上争锋,根本不成。”
左宗棠说:“英国人向来是可恶的很。当初我收复新疆,粮饷无继,要胡雪岩向洋人借债,英国人从中阻挠,不让借。不让借我也有办法,照样收复新疆--彭刚直今春见我,说上年他奏请朝廷,要添十艘炮船,我看十艘太少了,吴淞海口也要添,我回江宁就上奏朝廷。”
长江在入海口处,被崇明岛分为南北两股,分流入海。吴淞口是在崇明岛南。在此阅罢水师,左宗棠提议要从崇明岛北面走一走。远本并无此计划,所以大家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原来崇明岛北,长江江面宽处有百余里,但江中沙线密布,而且有跑沙,若不小心触沙搁浅,丢脸是次要的,弄不好有翻船之虑。李成林和太仓知府商量一下,据实以告。左宗棠却并不体谅,说:“难道就没人熟悉水情?”太仓知府回答,只有附近渔户长期在江中捕鱼,熟悉水情。左宗棠吩咐就找渔户来带路。
崇明知县立即派人上岸,费了半个多时辰,才找来两位中年渔户,交待清了任务,两人都有些紧张,说他们平日操的是小船,侯相的座船吃水重,他们也没把握,只能从江心走。左宗棠说:“从哪里走都一样,你在火轮船上带路,只要从北面进然后从南边回到吴淞就成。”
有两位渔户领水,并没多大险阻,因为江心水深的很,再大些的船也无搁浅之虚。这么北进南回,用了一个多时辰,重新回到崇明岛。左宗棠吩咐把两位渔户叫到座船上,问东问西,谈得很热闹。然后打赏,每人十两银子,两人千恩万谢,下船去了。
当天晚上左宗棠连船也没下,就在满江红上吃饭过夜。次日检阅陆军,可是淅淅沥沥下了一天雨,只好改在次日。次日天依然阴着,好在没下雨,检阅出操、射击,吃了午饭离开张华浜回上海,海陆军开炮放枪欢送。
到了上海,上海道邵友廉率江南制造局、上海县众官员及各候补道在码头迎接,递手本请见。预计左宗棠也不会见,此次不过是例行送行。没想到左宗棠点名要邵友廉、江南制造局总办李兴锐、陕甘粮台坐办胡雪岩上船说话。
对邵友廉,自然说的是讨扰、感激的客气话,邵友廉连称多有不周,请侯相担戴。叫李兴锐上船,原来是问他能不能造出像策电、飞霆那样的炮船。李兴锐说应该问题不大,侯相有什么具体要求,明示后他与局中匠作商讨,尽快给侯相一个准话。左宗棠说:“也没太多的要求,听说李少荃主持买的这四艘炮船,也不仅仅这四艘,就是北洋的镇字号四艘,也都是同样的毛病,炮大船小,头重脚轻,当守口的活炮台可以,要出海击敌却有所不及。所以你造的时候,船吃水要再大一些,炮不妨小一些,总之要炮船相称才是。”李兴锐满口答应。他又问胡雪岩:“你与洋人交往多,又为西北采办枪炮多年,最近洋人可有什么新鲜的玩艺?”
新鲜玩艺多的很,一时竟然说不上来。“哦对了,前些时候洋人新成立了个公司,将来要给人家按德律风。这德律风,据说在这边说话,就可以通过电气传到另一处,那边就能听得见。具体情形我也不太清楚。还有,洋人打算在南京路上装电气灯。现在南京路上的灯都是用的地火,洋人公司生产的地火顺着铁管通到各个灯上,要一个个开关,一个个点燃,在中国人看来,地火灯已经很方便,但洋人仍然不满足。听说要安的电气灯,只要在洋人公司按一个总掣,到时候一关一开,便可控制全部电气灯。”见左宗棠不置可否,胡雪岩继续说:“听说杨树浦那里,洋人正在建自来水厂。洋人在上海,最苦的是无清洁水可喝,所以要建一个很高的柱子,里面装满水,澄清后通过管道送到各处。”
胡雪岩果然知道的多,邵友廉的风头又被比了下去。不过,左宗棠好像意不在此,他说:“我是说,有没有什么新式的枪炮,洋轮就泊在吴淞口,将来万一起了争执,有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他进来。”
邵有廉说:“两岸炮台就是专为此设。”
左宗棠打断他说:“这个我早就知道。”
李兴锐说:“现在有一种水雷,可以安在水中,到时候船一碰上,就轰然爆炸,是防口利器。”
左宗棠大感兴趣,问胡雪岩:“德国的福克,可还在上海?”
福克是德国军火商,这些年与胡雪岩交易颇多,他也曾经亲赴西北,见过左宗棠,还在军营住了十几天,所以左宗棠记得他。胡雪岩说:“他就在上海,水雷的事我听他说过,可以托他代购。”
李兴锐说:“水雷并不难造,我们只要买几只来作样品--水雷的式样也有好几种,有一种是碰到即爆,还有一种是要岸上控制,一按消息击发电气,水雷就可爆炸。这几种,局里都可以仿造。前些时候卑职与局中洋匠商讨过。”
“如果能仿造最好,省钱是次要的,关键是权自我操,免受要挟。雪翁就托福克每式买几枚,交给制造局仿造。还有,我看沪上各营,用鸟枪、大刀的还不少,这如何成?你让福克,再买四千支最新式洋枪,补充到沪上各营。”
江南制造局就能制造洋枪,而上海各军却还用鸟枪、大刀,李兴锐脸上无光,所以解释说:“这几年沪局所造洋枪不计其数,但都随时分到各军中。淮军勇丁所用,多是沪局所造。因为上海有洋人的缘故,所以长毛和捻子都不曾进来过,这些年有些松懈,所以大刀长矛还可见到。”
李兴锐的解释并不高明,所以邵友廉又补充说:“现在沪上各营,真正用刀矛者并不多,侯相检阅时所以有刀矛,主要是为了表示兵勇十八般兵器样样拿手。”
左宗棠说:“近身肉搏当然刀矛有用,但锐利的还是洋枪。雪翁尽早与福克谈谈,此事宜早不宜迟。”
胡雪岩对自己的身份十分清楚。现在他官家的身份是陕甘粮台坐办,而左宗棠却是总督两江,这件买卖再由他经手并不合适。无论是邵友廉还是李兴锐,他们来做顺利成章。所以他说:“要讲懂洋枪,还是李总办明白。从前卑职从陕甘粮台为西征军购买洋枪,也曾经多次请教李总办。”
这话是给左宗棠听的,有意点出陕甘粮台,让他明白为两江买军火还是由两江的官员更合适。至于说请教李兴锐,那纯是为了李兴锐面子上好看。李兴锐见胡雪岩还算知趣,说:“胡道台与洋人交易有经验,卑职对洋枪多有研究。”
多有研究是不错,但江南制造局所造枪支,出问题的也不少。左宗棠明白胡雪岩的意思,顺口说:“既然李总办对洋枪多有留心,你来买这批枪。但不要向英国人买,英国人最可恶。也不要向法国人买,法国人在越南闹得不像话,提防着我们,不会把好枪卖给我们。”
盛宣怀大概是花了银子,所以他的手本单独被递了进来,左宗棠摇摇手说:“不见了,传我的话,开船回江宁。”
这是下了逐客令,金老大高声叫道:“大帅请三位大人喝茶。”这话传出去,外面的亲兵喊:“大帅送客喽。”
小魏子打断程老爷的牢骚,说:“程老爷,胡大先生的意思,如果人送过来了,您要多加关照,务必不要过堂。金爷是侯相手里的人,扫了侯相的面子道台大人也不好看的很。”道台是程老爷的上宪,如果闹得道台没了面子,他这道台委派的谳员没法交待。程老爷说:“那是那是,不要说事关侯相面子,只是胡大先生吩咐,我也不敢怠慢。你告诉胡大先生,人如果过来了,我一定关照。”谁都知道胡雪岩手面阔绰,人人都巴不得与他有些瓜葛。
小魏子与程老爷接洽好,再去总捕房,总捕房门禁森严,不让他进,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中国巡捕,是个新进的,并不认识小魏子,说尽好话,才肯帮忙打听,一会儿出来说:“怡和的老板和一位李先生是过来了,现在正与总捕头说话。”小魏子又让他帮忙打听金爷是否就在总捕房,这个巡捕却眼皮也不抬。
小魏子见李先生久久不出来,就先回陕甘粮台报胡雪岩一声。胡雪岩也很着急,说:“到底是什么结果,再拖下去,可就瞒不住了。”
小魏子说:“小的再去打听。”
刚出门,见一辆马车奔驰而来,车上的人正是怡和洋行的买办李铭春。小魏子跑过去扶李铭春下车,付了车钱,陪李铭春进去见胡雪岩,一面问:“李大先生,办的怎么样?”
“有点麻烦,你快请胡大先生。”
胡雪岩再次被叫出来,第一句就是:“怎么样,人放出来了没?”
“没有。金爷打了两个红头阿三,那个倒好说,糟糕的是金爷把一个英国骑警的鼻梁骨打断了,总捕房非要坚持送公审,要判半年。好说歹说,答应不送公审,但要花一笔银子作医疗费,并且要向被打的人道歉。银子的事好说,道歉的事难了,金爷说什么也不肯向洋人道歉。”
“什么主子出什么奴才。侯相手下的人,怎么会向洋人道歉?问他们,不道歉,要多少钱?”
“这个我也问过了,两个红头阿三,大约五六百两银子就能打发了。可是那个英国骑警,却只要道歉。”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洋人向来好利,没有不要钱却只要道歉的道理。他们不过是要多诈几个钱罢了。你再去一趟,五千两内能办妥,一切由你作主。”
李铭春刚要走,没想到左宗棠出来了,而且已经在门口听了一会儿。他说:“雪翁,是什么事要花五千两银子?”
胡雪岩说:“是一个小官司,我只想息事宁人。”
左宗棠说:“你不要再骗我了,是不是金老大惹事了,你如实给我说!”
胡雪岩看左宗棠一脸怒气,不敢再瞒,只好实话实说:“金爷被巡捕房的人带去了。”
“为什么?”
“金爷打了两个红头阿三和一个英国骑警。”
一听说打了洋人,左宗棠反倒没气了,问:“为什么打洋人?”
“洋人写了个牌子,挂在外滩公园,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金爷气不过,把牌子砸了,红头阿三来阻拦,就被金爷给打了,十几个巡捕都近身不了,后来连英国骑警的鼻梁骨也被打断了。”
“有种,该打。你们要拿钱干什么?”
小魏子代为回答说:“想把金爷捞出来,可是洋人非坚持要金爷道歉。金爷骨头硬,说什么不肯服软。所以胡大先生的意思,花点银子,早早把人放出来。”
“一两银子也不要花。洋人侮辱华人在先,金老大打人在后,要说道歉,洋人先向上海的华人道歉。花银子买洋人的脸,这种事情李少荃做得出来,我做不出来。雪岩你听着,一两银子也不要花。他们写那种牌子,就是让万国来评论,洋人也没道理。”
胡雪岩知道左宗棠不过是义气用事,一切先应下来,事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所以向李铭春眨眨眼睛说:“那就有劳李兄,按侯相钧谕去办。”
李铭春走后,左宗棠拄着杖在屋里踱步,踱了一会儿拿杖敲着地面说:“雪岩,我有一个办法,洋人非放人不可。我们就来个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你让邵小村来,我交待他造几个大大的木牌,上写洋人与狗可以通过,架到租界内洋人常走的路口。他不放人,我就不撤牌,看谁拗得过谁。”邵小村就是上海道邵友廉,他表字小村。
听了左宗棠的这个赌气的主意,胡雪岩忍不住笑了,说:“侯相,要是洋人不答应,闹僵了,金爷在里面受苦。”
“他受点儿苦怕什么?洋人总归不能把他杀了。他们要敢杀金老大,我就敢炮轰租界你信不信?”左宗棠看胡雪岩仍挂笑意的脸,说:“雪岩你不信?我告诉你,洋人向来是欺软怕硬,你让他一寸,他就要一尺。”
胡雪岩说:“不必真打,侯相的威名足以令洋人威惧。我就按侯相的吩咐去办。”
胡雪岩把小魏子叫过来,让他立即去总捕房找李铭春,把左宗棠刚才的意思告诉他。虽然左宗棠的办法不能办,但可以说给洋人,让他们休想狮子大张口。
这时候,上海道邵友廉打发差人来问:“天后宫行辕已经备好晚宴,侯相什么时候过去?”
胡雪岩代为挡驾:“回去告诉邵观察,侯相今晚在粮台吃饭,请观察自便。”
差役并不立即走,问:“侯相可否还有别的吩咐?”他的意思,是否要邵友廉过来陪餐。
胡雪岩的想法,没有这件窝心的事,当然要请邵友廉过来陪餐,但这件事不宜张扬,所以说:“侯相的意思,邵观察陪了几天了,今晚就不再讨扰了。”
法租界公董局的大钟敲了六下,已经是下午六点。胡雪岩请示左宗棠:“侯相,是否现在传饭?”
左宗棠说:“不急,等着金老大回来再吃。”
胡雪岩说:“洋人办事比较麻烦,但侯相放心,金爷受不了委屈的。”
左宗棠只说不急,不急。
这么等下去,等到大钟敲了七下,人还没回来。胡雪岩再问:“侯相,您忙一天了,边吃边等如何?”
“都两个时辰了,人还没回来?”左宗棠问,“我的办法,你给邵小村说了没有?”胡雪岩以为左宗棠的办法说说可以,做是不能做的,所以并没有告诉邵友廉,但左宗棠如此问,只好回答:“已经告诉邵观察,他也在奔走呢。”
正说着,直听小魏子一叠声的喊:“金爷回来了,金爷回来了。”
胡雪岩如释重负,说:“侯相,您瞧,金爷回来了。”
左宗棠大嗓门吩咐:“开饭开饭,雪岩,要上酒!”
胡雪岩轻快的应一声:“嗻!”又吩咐:“侯相吩咐,要上酒。”
金老大进门,跪下不敢抬头。左宗棠说:“我怎么吩咐你们的,不要无是生非。”
金老大说:“奴才给大帅惹了祸,愿受大帅责罚。”
左宗棠说:“按我的规矩,私行斗殴,该怎么处罚?”
“打二十军棍。”金老大回答。
“好,这顿打记下来。我问你,你打了几个洋人,打的重不重?”
“打了两个红头阿三,一个英吉利骑警。不太重,两个红头阿三都是戗破了手掌,英吉利骑警只是被我打坏了鼻子。”
“好的很,只是打得太轻!要让洋人看看,我左某的轿夫,也打他们八个。叫他们休要猖狂。”
金老大见左宗棠如此说,一改低眉顺眼的模样,恢复平日的神情,大声说:“大帅,要是单手过招,我他妈放倒他十个八个也不在话下。那些红头阿三,人高马大,原来却是空心罗卜,一摔一个狗吃屎。”
左宗棠说:“好,今天晚上特准你喝酒。”
除了粮台的厨子,胡雪岩还从上海礼查饭店和汇江饭店请来两个,一个擅作海菜,一个擅做西洋大菜。左宗棠喜欢吃海菜,胡雪岩是知道的,所以海菜有好几样。西洋大菜并不合中国人的胃口,图的是个稀罕。一会儿菜就上满了桌,一个穿西式制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推着一辆小车进来,上面全是酒。胡雪岩说:“侯相,这是从西餐厅里请来的调酒师,咱们中国的酒有十几样,洋酒也有十几样,您要喝什么,就吩咐下去。”
调酒师开始介绍每种酒,中国酒不必多说,洋酒却是都有讲究,一种是法国大皇帝喜欢喝的,一种是专为英吉利女王庆寿备的,一种已经存了两百年。左宗棠挥手说:“我还是喝一点花雕。金老大,你是功臣,你说你想喝什么,都依着你。”
“我喝洋酒,听说洋酒里面根本没有酒,每一样都来一杯。打洋人喝洋酒,真他妈痛快!”
这一晚左宗棠吃得高兴,谈得也高兴。金老大果然遍尝了十几种洋酒,早早就醉的说话没有准头,胡雪岩着人扶他下去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左宗棠坐船去吴淞口阅兵。邵友廉等人都到码头送行。左宗棠快登船时,突然对邵友廉说:“小村,昨天的事办的不错。我的办法对的很,对洋人,不能太示弱。我叮嘱胡雪岩一两银子也不能花,我也不知道他听没听我的话,他这个人,遇到事情总是想拿银子了。”
这番话把邵友廉问糊涂了,但他又不能说不知,只好恭维说:“侯相的声威中外皆知。”左宗棠满意登船,仍然由白云拖带,向吴淞口驶去。邵友廉把昨天晚宴前去请示左宗棠的差役叫来,让他详细说了一遍见胡雪岩的情形,仍然是不得要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左宗棠有事交待他办而胡雪岩却只字未提。胡雪岩只是一个候补道,却抢了他这上海道的风头,而且到底是抢了什么样的风头他竟然无从得知,真是越想越气。气呼呼回道台衙门,差役告诉他,盛观察前来拜访,已经等候多时。他吩咐等更衣后请盛大人到签押房说话。
所谓盛观察,就是李鸿章的亲信盛宣怀。两人都是依靠李鸿章这棵大树,关系非同一般,所以,要请他到签押房说话,而不是到花厅。邵友廉是浙江余姚人,科举蹉跎,三十五岁才中举人,此后却是屡试不中。但对洋务却颇感兴趣,几年前与会办轮船招商局的盛宣怀相识,通过盛宣怀的推荐,投奔李鸿章幕府,帮办洋务。光绪元年经李鸿章推荐,出任总理衙门章京。去年在李鸿章的帮助下,出任苏松太道。苏松太道全称是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因为驻上海,习惯称上海道。上海道非一般道台可比,除了一般道台应负的监督地方行政、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责,上海海关税由他监收,并办理地方外交和洋务。上海是国际商埠,华洋杂居,外交事务繁多,同时又奉命主持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且还担负着向总理衙门和通商大臣提供各种包括中外新闻纸在内的与外交有关的情报资料的责任。李鸿章极力帮助邵友廉出任上海道,也有借此加强对南洋控制的意图,这一点邵友廉自己也清楚。只是他运气不太好,刚上任不久,左宗棠就外放两江。左李不和,他夹在中间自然不太好受。果不其然,左宗棠此次到上海,他在豫园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晚宴,左宗棠却不肯赴宴,而对陕甘粮台的坐办胡雪岩--一个候补道,却要亲自往访,而且一呆就是一下午,比对他这个东道主还要亲密几分。
邵友廉正在烦恼,盛宣怀顶戴袍服来见,忙说:“杏荪何必如此?又不是外人。”
“虽说熟不拘礼,可是礼不可废。”盛宣怀拱手说。
“没那么多讲究,你看我,都一身便服了,你要这样,是怪我礼仪不周了?”
“岂敢岂敢,那宣怀就尊命随意一些。”
说话间,盛宣怀的长随已经进来,帮他换去官服,穿上一件竹根青绸袍。
“邵兄,个中滋味如何?”盛宣怀笑眯眯的问。
他这话太宽泛,不太好回答。“滋味不太好受,上海道是天下最难当的道台。华洋纠纷不断,太让着洋人,华人骂你是汉奸;要硬一点,惹起麻烦,总署就会怪你有碍敦睦邦交。我在总署干过,知道总署的行事规矩,说句不好听的话,总署对付洋人的办法,就是哄着孩子不哭。可是洋人早就看破了,所以得寸进尺。左侯相说,对洋人,不能太示弱,这话很有几分道理。”
“这话当然有道理,但要分在什么时候说。你自己本来就弱,却又要不示弱,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这就是左侯相与李傅相最大的不同处。李傅相苦心维持中外无事,是想韬光养晦,脚踏实地做些实事,等我们赶上洋人的时候,就可以挺直腰板面对洋人了。而左侯相,却是一味对洋人用刚,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是一个呀呀幼儿,却要向一个身强力壮的成人挑衅,那不是找揍吗?要讲痛快,左侯相的作派最痛快,也最容易换来清流言官的喝彩;要讲有裨时局,李傅相才是忍辱负重、长远之计。”
“李中堂的苦心,我也是清楚的。”
“你的苦处,中堂也是清楚的。左侯相出镇两江,肯定要出不少难题,他这人看上去粗,其实精明的很。洋务大业,一半系于上海。所以,中堂要你提防左侯相向上海伸手。中堂有私心,但多半是出于公义。上海是通商巨埠,若是左侯相的人来主持,少不得与洋人撕破了脸皮,上海倾刻之间就在洋人炮舰威胁之下。中堂的意思,请邵大人务必忍辱负重,妥善经营。中堂有封亲笔信让我转交。”
李鸿章对邵友廉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何应对,有八字教导“咬紧牙关,站稳脚跟”。尤其提醒他,要提防小人借风兴浪。
所谓小人,当然不好明说是谁,借风兴浪的“风”自然是指左侯相。因为与胡雪岩有刚刚发生的不痛快,所以他首先想到的小人自然就是胡雪岩。盛宣怀笑笑说:“这个人万万不可小瞧,一个钱庄小伙计,却打出这样一片天下,绝非等闲之辈。不过,换句话说,他也不过是纸糊的老虎。”
“这话兄弟就不明白了,既然你说他非等闲,怎么又是纸糊的老虎?”邵友廉这样问盛宣怀。
“在我们眼里,当然他是虎。可是,要放在李傅相眼里,他就只能算是纸老虎。老兄有所不知,当年中堂主持办船政、前年办电报,都曾经委托我向胡雪岩劝股。当然不是缺他的十几万两银子,实在是中堂觉得他是人才,有意要拉一把,但他却不领情,让中堂热脸贴了两次冷屁股。”
邵友廉说:“胡某人是靠左侯相这棵大树发达的,而左侯相又是恩怨立报的人,他当然不敢改弦易辙。”
“说到根本上了。左侯相固然不好惹,李傅相就好得罪吗?如今政见南辕北辙的两人,一个南洋,一个北洋,早晚要有交锋的一天,而且必定要见个胜负。左侯相当然不易撼动,但剪光他的枝杈,也就束手无策了。实不相瞒,中堂已有剪除胡某之意。老兄想,中堂有意剪除,那胡某还不是纸老虎吗?所以,老兄不必烦恼,只要瞪大眼睛,摸准胡某的命门,到时候等中堂一发力,一招至命,胡某的富贵也就到头了。”
“他这个人,还是蛮有人缘的。”邵友廉只是生胡雪岩的闷气,但却并无夺人富贵之意。
“钱多了,人缘自然就有了。我们不必与他计较,可是老兄应该清楚,一旦中堂要我们出力,那我们是义不容辞。实话说,你我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知道是李中堂的人,就是直心投靠,别人也不敢收留你我是不?”
邵友廉连忙表白:“盛观察何出此言?邵某怎会投靠别人?”
盛宣怀连忙打拱:“得罪得罪,我不过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吴淞口位于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上海的门户,也是长江的咽喉,所以这里布有海陆重兵,有苏松、福山、狼山、祟明各镇和海澄、沪南各营。为了方便左宗棠校阅,在吴淞提督行辕西的张华浜布置了陆军校场,有一百亩之多。张华浜是各兵船湾泊处,离吴淞陆程四里,原来有一营盘,为了迎接检阅,又扎丁东、西辕门、吹鼓亭和五色彩幔,附近的同兴码头也装了红栏杆,扎了彩牌楼、吹鼓厅。在营门南有500名海澄营兵,沿黄浦江列队。在营门北面有苏松镇标中营兵500名列队,计有鸟枪、拾枪、长枪、虎枪,藤牌、弓箭手各队。江中炮船十余艘都悬挂彩旗,钧和、飞霆、策电、驭远、威靖等兵船均升黄色龙旗。南北两岸,旗帜密布,鲜明整肃。
10点钟,江南提督及浙江提督的坐船首先从黄浦江上由南向北驶来,各兵船都升炮相迎。到十一点时,左宗棠的座船到,各兵船连珠炮响,水兵们都爬上桅杆,站立成三层,两岸排列的军队也都放枪迎接。船在码头停靠,海陆军提督总兵及太仓知府、崇明、嘉定、宝山三县知县都递手本,左宗棠吩咐先阅水师,再接见官员,随即换乘澄庆号兵船出吴淞口,先到各炮台巡视一周,然后检阅口外30余艘兵船操演打靶。吴淞口外停泊着英、美、法、德等国的军舰,整齐的泊在口外,观看大清水师军演。当左宗棠的座船出现在口外时,各国军舰几乎同时开炮,一时间炮声隆隆,烟雾弥漫。陪同检阅的江南提督李林成说:“大帅,那是外国军舰向您致敬呢。卑职在此驻扎五年,到上海的总督大员也见过不少,外洋军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放过礼炮。大帅声威也令洋人敬畏。”
太仓知府说:“卑职做过崇明、嘉定知县,再加本任,在上海已有九年,见多了洋人耀武扬威,如此众多的洋人升炮向我大清官员致敬,还是第一次见到。”
左宗棠问:“曾文正公和李少荃,都做过两江总督,他们亦都来过上海--李少荃就是从上海发达的,洋人可曾升炮致敬?”
太仓知府回答:“曾文正公到上海时,卑职任嘉定知县,也曾陪同在此检阅水师,洋人军舰毫无表示。”
左宗棠听说自己的风头压过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乐得哈哈大笑。不过,等左宗棠检阅炮船打靶后,心里就有些不痛快了。这次参加检阅的,无疑是南洋水师中最好的炮船兵舰,但与洋人军舰放在一起,仅个头上就小不少,炮声一响,差距更大。外洋军舰虽是施放礼炮,其声音响彻数十里,而南洋各炮船,虽然打靶成绩不错,但炮声小,听上去威力就不足。所以左宗棠有些坐不住了,他问身边的江南提督李林成:“我多年不接触火轮船了,只听炮声,我们的炮船就有些底气不足。”
“大帅,岂止是底气不足!洋人军舰多是铁甲舰,水线以上全是钢甲,有几寸厚,不要说打不中,就是打中了,一炮两炮也奈何不了。可是,如果我们的炮船中它一炮,顷刻就会解体。大帅您看,那是法兰西国的巴雅钢甲舰--”李林成指着海口的一艘巨舰,把望远镜递给左宗棠,“法兰西的巴雅钢甲舰,排水量近六千吨,是我们的二十倍!航速十四节,高我们四节,备炮二十八门,其中有四门口径是十一英寸。”
左宗棠摆手说:“你等等。我们的炮是十一寸,洋人的炮也是十一寸,并无差别。”
“仅从口径上看是差不多,但大帅,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炮是前膛炮,洋人的炮是后膛炮,前膛炮与后膛炮比较,不仅装弹慢,而且射程也近。还有一条,我们这些炮舰,最大毛病是炮大船小,头重脚轻。听人说,咱们买英国人的炮船,又上了当。摆在海口当水上炮台用行,要海上争锋,根本不成。”
左宗棠说:“英国人向来是可恶的很。当初我收复新疆,粮饷无继,要胡雪岩向洋人借债,英国人从中阻挠,不让借。不让借我也有办法,照样收复新疆--彭刚直今春见我,说上年他奏请朝廷,要添十艘炮船,我看十艘太少了,吴淞海口也要添,我回江宁就上奏朝廷。”
长江在入海口处,被崇明岛分为南北两股,分流入海。吴淞口是在崇明岛南。在此阅罢水师,左宗棠提议要从崇明岛北面走一走。远本并无此计划,所以大家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原来崇明岛北,长江江面宽处有百余里,但江中沙线密布,而且有跑沙,若不小心触沙搁浅,丢脸是次要的,弄不好有翻船之虑。李成林和太仓知府商量一下,据实以告。左宗棠却并不体谅,说:“难道就没人熟悉水情?”太仓知府回答,只有附近渔户长期在江中捕鱼,熟悉水情。左宗棠吩咐就找渔户来带路。
崇明知县立即派人上岸,费了半个多时辰,才找来两位中年渔户,交待清了任务,两人都有些紧张,说他们平日操的是小船,侯相的座船吃水重,他们也没把握,只能从江心走。左宗棠说:“从哪里走都一样,你在火轮船上带路,只要从北面进然后从南边回到吴淞就成。”
有两位渔户领水,并没多大险阻,因为江心水深的很,再大些的船也无搁浅之虚。这么北进南回,用了一个多时辰,重新回到崇明岛。左宗棠吩咐把两位渔户叫到座船上,问东问西,谈得很热闹。然后打赏,每人十两银子,两人千恩万谢,下船去了。
当天晚上左宗棠连船也没下,就在满江红上吃饭过夜。次日检阅陆军,可是淅淅沥沥下了一天雨,只好改在次日。次日天依然阴着,好在没下雨,检阅出操、射击,吃了午饭离开张华浜回上海,海陆军开炮放枪欢送。
到了上海,上海道邵友廉率江南制造局、上海县众官员及各候补道在码头迎接,递手本请见。预计左宗棠也不会见,此次不过是例行送行。没想到左宗棠点名要邵友廉、江南制造局总办李兴锐、陕甘粮台坐办胡雪岩上船说话。
对邵友廉,自然说的是讨扰、感激的客气话,邵友廉连称多有不周,请侯相担戴。叫李兴锐上船,原来是问他能不能造出像策电、飞霆那样的炮船。李兴锐说应该问题不大,侯相有什么具体要求,明示后他与局中匠作商讨,尽快给侯相一个准话。左宗棠说:“也没太多的要求,听说李少荃主持买的这四艘炮船,也不仅仅这四艘,就是北洋的镇字号四艘,也都是同样的毛病,炮大船小,头重脚轻,当守口的活炮台可以,要出海击敌却有所不及。所以你造的时候,船吃水要再大一些,炮不妨小一些,总之要炮船相称才是。”李兴锐满口答应。他又问胡雪岩:“你与洋人交往多,又为西北采办枪炮多年,最近洋人可有什么新鲜的玩艺?”
新鲜玩艺多的很,一时竟然说不上来。“哦对了,前些时候洋人新成立了个公司,将来要给人家按德律风。这德律风,据说在这边说话,就可以通过电气传到另一处,那边就能听得见。具体情形我也不太清楚。还有,洋人打算在南京路上装电气灯。现在南京路上的灯都是用的地火,洋人公司生产的地火顺着铁管通到各个灯上,要一个个开关,一个个点燃,在中国人看来,地火灯已经很方便,但洋人仍然不满足。听说要安的电气灯,只要在洋人公司按一个总掣,到时候一关一开,便可控制全部电气灯。”见左宗棠不置可否,胡雪岩继续说:“听说杨树浦那里,洋人正在建自来水厂。洋人在上海,最苦的是无清洁水可喝,所以要建一个很高的柱子,里面装满水,澄清后通过管道送到各处。”
胡雪岩果然知道的多,邵友廉的风头又被比了下去。不过,左宗棠好像意不在此,他说:“我是说,有没有什么新式的枪炮,洋轮就泊在吴淞口,将来万一起了争执,有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他进来。”
邵有廉说:“两岸炮台就是专为此设。”
左宗棠打断他说:“这个我早就知道。”
李兴锐说:“现在有一种水雷,可以安在水中,到时候船一碰上,就轰然爆炸,是防口利器。”
左宗棠大感兴趣,问胡雪岩:“德国的福克,可还在上海?”
福克是德国军火商,这些年与胡雪岩交易颇多,他也曾经亲赴西北,见过左宗棠,还在军营住了十几天,所以左宗棠记得他。胡雪岩说:“他就在上海,水雷的事我听他说过,可以托他代购。”
李兴锐说:“水雷并不难造,我们只要买几只来作样品--水雷的式样也有好几种,有一种是碰到即爆,还有一种是要岸上控制,一按消息击发电气,水雷就可爆炸。这几种,局里都可以仿造。前些时候卑职与局中洋匠商讨过。”
“如果能仿造最好,省钱是次要的,关键是权自我操,免受要挟。雪翁就托福克每式买几枚,交给制造局仿造。还有,我看沪上各营,用鸟枪、大刀的还不少,这如何成?你让福克,再买四千支最新式洋枪,补充到沪上各营。”
江南制造局就能制造洋枪,而上海各军却还用鸟枪、大刀,李兴锐脸上无光,所以解释说:“这几年沪局所造洋枪不计其数,但都随时分到各军中。淮军勇丁所用,多是沪局所造。因为上海有洋人的缘故,所以长毛和捻子都不曾进来过,这些年有些松懈,所以大刀长矛还可见到。”
李兴锐的解释并不高明,所以邵友廉又补充说:“现在沪上各营,真正用刀矛者并不多,侯相检阅时所以有刀矛,主要是为了表示兵勇十八般兵器样样拿手。”
左宗棠说:“近身肉搏当然刀矛有用,但锐利的还是洋枪。雪翁尽早与福克谈谈,此事宜早不宜迟。”
胡雪岩对自己的身份十分清楚。现在他官家的身份是陕甘粮台坐办,而左宗棠却是总督两江,这件买卖再由他经手并不合适。无论是邵友廉还是李兴锐,他们来做顺利成章。所以他说:“要讲懂洋枪,还是李总办明白。从前卑职从陕甘粮台为西征军购买洋枪,也曾经多次请教李总办。”
这话是给左宗棠听的,有意点出陕甘粮台,让他明白为两江买军火还是由两江的官员更合适。至于说请教李兴锐,那纯是为了李兴锐面子上好看。李兴锐见胡雪岩还算知趣,说:“胡道台与洋人交易有经验,卑职对洋枪多有研究。”
多有研究是不错,但江南制造局所造枪支,出问题的也不少。左宗棠明白胡雪岩的意思,顺口说:“既然李总办对洋枪多有留心,你来买这批枪。但不要向英国人买,英国人最可恶。也不要向法国人买,法国人在越南闹得不像话,提防着我们,不会把好枪卖给我们。”
盛宣怀大概是花了银子,所以他的手本单独被递了进来,左宗棠摇摇手说:“不见了,传我的话,开船回江宁。”
这是下了逐客令,金老大高声叫道:“大帅请三位大人喝茶。”这话传出去,外面的亲兵喊:“大帅送客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