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从师爷到侯爷男人榜样左宗棠

平步青云 第十七章 胡庆余堂(左宗棠亲自参加开业庆典)2

    胡雪岩要开办药号的事情,许多人已经知道,以“叶种德堂”为首的几家国药号东家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大家一致认为,胡雪岩有钱庄、当铺挹注,其财力非比寻常,一旦他的国药号办起来,大家都没好处。新生意开头十几天最关键,如果开张不能大吉,以后就更难说。所以大家决心请地面上的段六施展手段,干扰胡雪岩的药号开业,让他知难而退。这位段六兄弟七人,排行老六,从小顽劣异常,书是不好好读,往先生暖壶里塞蛤蟆,爬到房檐上向人头上洒尿,损阴德的事做了不计其数。到后来就成了杭州成里闻名的混混,阖城的乞丐都要拜在他门下,所以大家又称他丐儿头。虽是丐儿头,却不好惹,手下也有十几号人,称得上亡命之徒。谁家开业大吉、新婚典礼、乔迁誌喜,要想顺当,都要先给他一份意思,否则到时候阖城乞丐涌过去,什么事情也能搅黄。竞争对手有时也会出钱相请,让他故意去寻恶心,所以杭州城里但凡生意人,提起段六无人不心里发毛。

    段六也知道胡雪岩的势力,所以并不想把事做绝,只等胡雪岩前来送上一笔意思,他也就罢了,两头赚到银子,何苦与人为难?然而没想到的是,胡雪岩竟浑然不知,不仅没有银子相赠,连句人话也没有。所以段六觉得事情非做不可了,不然以后谁还把他这丐头放在眼里?自己又吃谁去?

    段六打听清楚了胡庆余堂开业的吉日时辰,早早赶到吴山下的大井巷。沿南北巷东西两面隔街相对的新建筑就是胡庆余堂的门店和药厂,靠街一面高丈余宽数丈的整面墙上,是七个硕大的招牌字:胡庆余堂国药号。白墙黑字,异常醒目,远远就能看见,想不注意都难。段六是见过世面之人,他不禁佩服胡雪岩有眼光,位址选得好。

    胡庆余堂就在吴山下。吴山座落于西湖南面,由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10多个小山头组成,相传,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因而得名吴山,又因山上有城隍庙,所以又叫城隍山。吴山上有伍子胥庙、晋朝的郭璞井、宋代的东岳庙、明朝的城隍庙等古迹。在山顶上,更有一座高三丈余的双层重檐江湖汇观亭,登上此楼北望西湖、南眺钱江,本朝雍正年间,“吴山大观”已是西湖十八景之一,游杭州自然要游吴山,所以此地游人不绝。而且吴山一带又是杭州三大香市之一,每年从春暖花开到立夏,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善男信女们背着“朝山进香”的黄布香袋,络绎不绝到吴山来。在此地购地开店,真是得天时地利。

    段六引着几个徒弟,来到胡庆余堂的正门,青砖雕角的门楼上镶嵌着“庆余堂”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门两边摆了桌案圈椅,桌案上都铺了猩红桌布,显得庄重又热闹。这显然是为贵客所备。与贵宾席相对,也有一排桌椅,也是铺了猩红桌布,也是客人坐的。整条巷里,几乎挂满了商号送的庆贺条幅。杭州有名的鼓乐班子请来了两家,好像比着赛在敲打着喜乐。更引人注目的是胡雪岩专程从上海请来的洋乐队,有胸前挂鼓的,有肩上背巨号的,号口比脸盆还要大。还有些不知名的器具,杭州人根本没有见过。段六大模大样走到贵宾席上,一屁股坐在上首的位子上,拍着桌子喊:人都死绝了吗?连供茶的也没一个。一个灵透的小伙计提着茶壶跑过来,说:哟,是段爷。你选的这个位子,可是最为尊贵的。段六说:怎么,你爷我坐不得?小伙计回答:坐得坐得,段爷坐不得,谁还敢坐?

    段六闲等着,他想,也许胡雪岩真把他忽略了,这个小伙计认得他,肯定知道他的手段,自然要向胡雪岩报告,胡雪岩是个懂场面的人,肯定有一笔银子相送。段六正在猜想胡雪岩会送多少,听得远处锣响,有人高喊:楚军杭州粮台李次青李大人到。话落处,两名带刀的楚勇气昂昂而来,后面紧跟着一顶轿子,颤悠悠过来了。庆余堂里跑出一位大伙计,跑到轿前,为李树青打开轿帘,一叠声的说:大人请大人请,直把李树青引到贵宾席上。两个楚军到上座前一站,段六识相,连忙挪到次位上。大伙计招呼茶水,打着拱说:李大人,店内好多事情没办妥,胡大先生正在里面发脾气,委托我来接您,您老别见怪。李树青大列列的说:我和胡大先生是什么关系,哪还说到怪呢。李树青往一眼身边的段六,段六龇牙一笑,李树青仿佛没看见,眼睛游弋到他处。

    这时候送贺礼的也陆续来了。有的送瓷瓶,有的送花篮,更多的是送匾额。李树青刚喝了半杯茶,听得远处锣响,有人高喊:杭州知府苗洛川大人到。前面几个衙役打着肃静、回避的白底黑字牌前导,四人抬的轿子跟在后面,李树青连忙离座去迎。从庆余棠里跑出一个中年人来,为知府打开轿帘,连声说:欢迎知府大人,小的是庆余堂的掌柜,我们东家正在后面指挥摆布店面,委托小的前来迎接大人,还请大人勿怪。知府连说:开业嘛,事儿多,告诉你们胡大先生,放心忙他的。李树青与知府为座位的事相让起来,李树青说知府大人是杭州父母官,应该上座,知府说我是主李大人是客,客人应该上座。两人相让的时候,段六已经乖乖退到三座上。

    屁股还没坐稳,听得远处锣响,有人高喊: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大人到。知府和李树青迎上去,庆余堂里跑出来的是阜康银号的总掌柜,其位置仅次于胡雪岩,他跑上去打起轿帘,代胡大先生恭迎藩台大人。蒋益澧是军功出身,不用衙役,用的是楚军勇丁,个个也是带着家伙,好不威风。大家重新落座,蒋益澧居上,知府次之,李树青再次,段六已经不敢在此落座,缩到对面的席上去了。他的手下也不敢张扬,小声问:爷,还动手吗?段六说:动个屁,没想到姓胡的这么大的面子,连布政使都请来了。手下说:到现在姓胡的还不出面,看来还有更大来头的。段六说:能是谁?难道他还把左大帅请来了不成?

    两人正在嘀咕,只听得两声炮响,有人高喊:闽浙总督左大人到。一帮人忽的站起来,胡雪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顶戴朝服穿戴整齐,迎上前去。左宗棠的仪仗不下四十人,前面是顶马,接着是衔牌,而后是护军,然后是他的绿呢大轿,轿前是武巡捕,轿边是戴福,后面是戈什哈及八名骑勇。护军骑勇都是清一色的洋枪,腰里还佩着大刀。左宗棠大轿停下,布政使蒋益澧带头打拱,高声自报职衔:巡抚衔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蒋益澧率江西候补道胡光镛、杭州知府苗洛川、楚军粮台坐办李树青恭迎总督大人。

    戴福和武巡捕打开轿帘,方面大耳的左宗棠弯腰走出来,头上戴的是簇新的正二品红顶子,上身袍服外面罩的是簇新的黄马褂。蒋益澧率先跪下去,众人也都跪下去,段六一看连过路人也跪了,他也跪下去了。左宗棠笑呵呵的说:诸位请起,请起。蒋益澧是他的老部下,熟不拘礼,所以他先去抚起胡雪岩,连声说:雪翁请起,雪翁请起。

    这时司仪高声喊:吉时已到,请闽浙总督左大人、浙江布政使蒋大人为胡庆余堂揭牌。胡雪岩一路弯着腰,陪左宗棠走到正门前,把垂下的红绸托到左宗棠手上。左宗棠和蒋益澧一起轻轻一拉,门楼顶上的红绸落下,露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庆余堂。几乎在红绸落地的同时,鞭炮齐呜,鼓乐大作。胡雪弯弓着腰把左宗棠请到上座座下,众位官员都分立两边,垂手站班。段六见连蒋益澧都不坐,他哪还敢坐,退到看热闹的人群中。

    鞭炮鼓乐结束,司仪高声喊:谢礼。几个身穿海蓝长袍的小伙计每人端一只木盘依次走到众位官员面前,木盘上盖着红绸,显然是整个的银锞。左宗棠挥挥手说:本部堂三四年前,还不过是个幕宾,不数年间位至督抚,但左某从没有为官位送人一两银子,到今天,也不曾收别人一两银子。本督要在浙江立下一项规矩参,但凡商家开业,可以送贺礼,而不可收谢礼。为什么呢?因为开张不易,但凡财力不济者,大多已经捉襟见肘,再送一份谢礼,无异雪上加霜,将影响此后的经营。听左宗棠有如此一说,参加典礼的商家无不欢呼。左宗棠又说:我听说,杭州城里有一帮人,专寻人家开业的时候搅局,我也在这里立下一条规矩,以后但凡有此等不肖之辈,以抢盗论,重打四十大板。知县不敢治其罪,交到府里,府里不敢,就交到臬台衙门。臬台衙门再不敢,就交到我总督府,本督四十军棍下去,让他登时毙命。那时候,一干不敢管事的官员,统统给我回家抱伢子去。商家百姓又是一阵欢呼。段六看情形不妙,要走,左右两臂早被两位勇丁捏住,动弹不得。他的两个手下不知死活,要来抢他回去,早有两位勇丁上前,照面门一拳打去,被打得仰面朝天。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
Back to Top